回覆列表
  • 1 # 黑兔子牙

    首先來分析作為長子,在兄弟之爭中長期具有優勢並處於有利地位、最終卻淪於失敗的李建成。 按照阿德勒的說法,長子是父母期抱負和野心的第一個承受者,致使這個孩子經常感到來自父母期望的壓力以及實現父母夢想的焦慮,但一般而言,長子也擁有與其位置相應的威信和權力。長子在諸子中佔有獨特的地位,經歷過一段獨生子唯我獨尊的時光,佔據父母的寵愛,處於“君主”的位置。與其他人相比,長子可能是身高最高、速度最快、身體最強、說話最流暢的一位。因此,他們深深地感到長子地位的重要性,也經常認為其重要位置與“自己是長子”或“做的最好”是緊密相聯的。這種心理環境具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積極的一面是長子有責任心,有較高的成就動機;而消極的一面則是有極強的控制慾和支配欲,總想成為第一。

      長子通常都會得到父母的極大關注,也很容易對這種受關注的位置習以為常。而等到弟弟妹妹出生後,父母關注的焦點會突然轉向次子,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他被逐下“王座”,必須與一個對手分享關懷,會體驗到創傷性的地位下降,會感受到父母關注焦點轉移而帶來的痛苦。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把父母拉回到自己的身邊,他會運用各種可能的方法拼命掙扎,這些動作的最終指向,正是那段業已消失的“君主”時光,他們對過去權力的眷戀和回顧,使之比其他孩子更瞭解權力和威勢的重要,很可能形成一種極強的權力慾,高度的焦慮和過度的防禦傾向。而此時,如果父母沒有讓長子為新家庭成員的到來作好準備,他就會很消極、表現具有競爭性、採取攻擊或不良行為,甚至形成對自我、對生活和關係的消極看法。阿德勒以三歲為界,如果長子在三歲之前有了弟妹,他們對後者的敵意和憎恨大多是無意識的,在其人格發展中很難改變這種態度;而如果次子出生時,長子已經三歲以上,他們就會把一種廢黜感融入先前形成的生活風格中去,對新生嬰兒產生莫名的敵視與憎恨李建成是李淵的長子,而且在第一個弟弟李世民出生時已有十歲,作為一個略通人事的準少年,享受了近十年的獨生子待遇,從普通家庭的角度來講,他一直是父母注意和寵愛的中心,從關隴大族以及世襲唐公爵位的角度講,他也是唯一的和毫無挑戰的承襲者。但隨著弟弟的出生,他的“君主”地位被取代和“罷黜”,被迫與弟弟分享父母的情感與注意,而且涉及到爵位繼承等實際利益的附加因素,李建成難免在潛意識中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和罷黜感,對優秀的弟弟有一定仇恨和嫉妒。為了保持和爭奪父母的愛,他會採用一些對付困境的方法,這些方法在成長中不斷總結、概括,加進自己的生活風格中,形成了獨特的人格,影響了自己後來的行為。這種性格在大業年間和武德早期並沒有很大顯現,兄弟間的矛盾也沒有尖銳起來,至少沒有引發足以記入史冊的爭鬥。而在武德五年劉黑闥第二次起義被鎮壓以後,唐王朝天下初定、國家基本實現統一,隨著“化家為國”的實現,在特定的情境中,李建成的強烈權欲和過度防禦傾向,使他對於弟弟的不安與憎恨日益膨脹,逐漸與李世民水火不容,從互相猜忌、攻汗、告發演變為公開爭鬥。如《舊唐書》所載:“聯結後宮,訴(李世民)愈切”,及“謀行鴆毒,引太宗人宮夜宴”以至於李世民“吐血數升”(《列傳第十四》)等等,是非曲直不論,足可見兄弟之間的矛盾已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另外,在阿德勒看來,因為長子在家庭中有過權力喪失的經驗,他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安於現狀,強調規則和紀律,在政治上有一種強烈的保守主義的傾向。這就不難理解李建成在軍事和政治上時常表現出來的溫和與保守作派。李建成因其儲君身份過早結束了軍事生涯,但是從晉陽起兵到被立為太子之間,從他參與的西河、霍邑、河東寥寥數役來看,與弟弟李世民好用奇兵、直取長安的“勇於有為”相比,李建成在軍事策 略方面還是相當持重和循規蹈矩的,扮演的多是防禦、守衛等保障角色。而進入武德後期,在兄弟之爭日益激烈之時,佔有優勢的李建成卻沒有采取激進的行動,如武德七年“李世民從上幸李元吉第,李元吉伏護軍宇文寶於寢內,欲剌李世民”(《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武德七年》),卻遭到李建成的阻止,固然可以“寬簡仁厚”或者“深思熟慮”來解釋,但並不妨礙後人略窺他生活風格中不夠果斷的一面。這些也正是他在鬥爭中長期處於優勢地位卻遲遲沒有采取果斷有效的行為,以至於被弟弟一舉擊破的重要性格原因。次子李世民,“推刃同氣”而奪取至高權力,作為玄武門之變的發動者與勝利者,並不如後代所粉飾的忠孝悌義,近乎“內聖外王”,而是有著次子典型的人格特徵,處心積慮逃避敗亡命運,野心勃勃爭奪至高權力。

      在阿德勒看來,次子一般會努力尋求自己的重要位置,讓他們的人格特徵和行為方式與長子有很大的差異甚至相反。他從一出生就必須跟長子共享父母的注意與照顧,這是他所不甘心的,在他面前,始終有一個年齡和發展都遙遙領先的競爭者,他必須拿出競賽的精神努力奮鬥,使出渾身解數迎頭趕上,以爭取父母長輩的稱許,這造成了次子通常都比長子有才能,且有可能更成功。如果長子在某方面表現優越,那他會發展另一方面的才華來抗衡,而在立場上,次子通常是與長子相反的。通常,次子們時刻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中,會發展一種變革的態度,認為可以向任何權威進行挑戰,他們有強烈的野心,採取凌厲而積極進取的方式,嫉妒、反抗並試圖壓制兄弟。比哥哥小了十歲的李世民,自幼沒有感受到來自哥哥的保護和支援,再加上王朝建立過程中勳業克隆而日益膨脹的權欲,便對兄長的嫡長子身份產生強烈反抗,對儲君之位發起了果斷的爭奪。李世民的人格中,充滿了“勇於有為”,不安於現狀、墨守成規的因素,不論是晉陽時期的“潛圖義舉”,還是統一戰爭中戰術上多次“正合奇勝”、“卷旗人陣”都是這種性格的生動體現(如淺水原之戰中“親御大軍,奄自原北,出其不意”(《舊唐書・本紀第二》)等等)。存武德五年以後皇位之爭白熱化時,李世民在軍事實力、政治影響以及李淵本人的傾向上都處於劣勢,而他生活風格中的野心勃勃與果斷凌厲,正是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世民政變之心已非常堅定,籌劃十分周密,比如欲對“不敢奉命”的房玄齡、杜如晦“斬其首持來”(《舊唐書・尉遲敬德列傳》),利用早已收買的玄武門守將常何、敬君弘佈置強有力的伏兵等等。與李世民的果斷和措施行之有效相比,李建成明顯沒有做好應有的應急準備,六月四日被召進宮時,他沒有聽四弟李元吉“勒宮府兵,託疾不朝,以觀形勢”(《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武德幾年》)的建議(事實證明這個建議是非常明智的),而是貿然進入玄武門,被一箭斃命。李世民作為次子,對兄長地位取而代之的野心究竟起於何時,筆者這裡還有一個冒險的想法:大業末期李世民在太原籌劃起兵之時,李建成、李元吉以及庶子智雲等人身在河東,處於隋朝的勢力範圍之內,一旦公開反叛,上述幾人性命堪虞(智雲果然因此被捕殺)。對於這種情況,李淵也非常清楚,直言“不早起兵者,顧爾兄弟未集耳”(《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一》),而李世民積極甚至急迫於此時行“義舉”,是毫無所知、胸有成竹抑或旨在借刀殺人?若果真是最後一個目的,那後世的研究者便可以不寒而慄地推測出,他勃勃的超越野心和凌厲的挑戰手段,早就形成並已經萌芽。 兄弟三人的這場爭奪中,東宮、秦王府、齊王府各自擁兵,形成三大實力集團,李建成與李世民的鬥爭針鋒相對,最小的嫡子李元吉的態度和傾向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阿德勒認為,幼子通常被看作家裡的小寶貝,極易成為家庭的中心,因為他既年幼又弱小,需要別人的幫助,父母最溺愛和嬌慣的就是這個最小的孩子,一方面他會有著強烈的依賴性,另一方面他又並不喜歡當幼子,因為幼子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是不值得信賴的,這種強烈的自卑感使他想證明自己樣樣都能做,希望在任何事情上都超過和打敗所有的人,因此特別重視權力的追求,往往可能成為家中最能幹的人。但是,他要在具有競爭的環境中才過得愉快,要犧牲別人才能維持精神上的平衡,這種極端而偏執的人格往往也會使他遭到失敗。李淵晚年頗多內寵,皇子公主很多,但在“嫡庶有別”的原則下,作為嫡子中最小的李元吉依舊體現出阿德勒所說的幼子的人格。李淵對這個小兒子是相當寵愛的,起兵之初,只有十四歲的李元吉就被“授太原郡守,封姑臧郡公”(《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鎮守發跡之地,委以重任;而在面對劉武周進犯時,李元吉的不戰而逃使整個河東根據地一朝喪盡,也未遭受處罰,不久反而加封侍中銜。末子的身份、李淵的過度溺愛,使他嬌縱而狡猾,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並試圖超過所有人的特質。在有兩個兄長的前提下,正常情況下他是絕無繼承皇位的可能的,但是,補償自己自卑感的強烈慾望推動他毫不遲疑地捲入這場鬥爭中,當然,這個聰明的末子有很清楚的腦筋:幫助李世民除掉李建成,這個才能卓越、功勞赫赫的哥哥是他無法對付的,為人作嫁,無利可圖,甚至會賠上自己;而幫助李建成則不同,“但除秦王,取東宮如反掌耳”(《舊唐書・列傳第十四》)。為了超越所有兄弟,促使他倒向李建成一邊,在兄弟之爭中起到相當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上文所述武德七年設計行刺李世民,以及武德九年密請殺秦工,“但應速殺,何患無辭!”(《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武德幾年》)等果斷行動,除之後快的心態溢於言表,似乎比直接當事人、長子李建成更加急迫。 在兄弟之爭走向何方的問題中,有一個人的態度和做法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這個人就是作為父親和皇帝的李淵。阿德勒認為,父母存幫助孩子形成獨特的生活方式並幫助他們設定目標方而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父母沒有幫助長子存心理上懂得家庭成員的到來、接受弟弟妹妹,長子情感上的失落和仇恨很可能產生,他會很消極,表現具有競爭性,以重新獲得失去的樂園,而如果父母又對這些行為做出不恰當的消極反應(如批評或忽視),會進一步讓老大喪失信心,採取攻擊行為或不良行為,而長子對待弟妹的態度,又會對後者的人格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 2 # 2019雨女有瓜

    雖然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被稱之為一代明君,但是他的帝王寶座卻是踩著無數人的屍體坐上去的。在他的登基之路上,敵人從來不止是外人,還包括自己的父兄。因此那場發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玄武門之變,就變得那麼“理所當然”了。

    這場政變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唐高祖李淵和兒子唐太宗李世民。至於成為刀俎的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則僅僅是個配角罷了。

    武德年間的李世民,他的地位可不簡單,不止是朱棣式的帶兵親王,也不止是韓信式的開國功臣,而是一個連李淵都撼動不了的“集團帶頭大哥”。

    影視劇照李淵

    李淵從太原起兵造反的時候只有區區3萬人,但是佔領關中河東只用了短短4個月,稱帝更是神速,不到一年,歷史上從未有過這樣的築基之速。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就是關隴集團的重要成員,成為建立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王朝關隴集團的新主人。

    李淵這個人很會收買人心,凡是跟他打天下的人基本都得到了封賞,這直接導致其獲得了關隴集團和關中世家的全力支援。但是這樣做也存在很大隱患,那就是李唐政權很大程度上成為形同西魏北周的西北武人之軍閥政權,將會被分割殆盡。

    因此李淵才重用次子李世民為主帥統領戰局,最初的目的是利用他吸納那些英才與利益集團。是以李世民才獲得了各種榮銜權柄,並能夠自行招降納叛,開府治事。但等到戰局穩定之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李世民未必不會成為李淵的棄子。

    影視劇照李世民

    然而,李世民也不是大傻子,他能力太強,野心不小,藉此機會反客為主,得到關東豪傑的全力支援,讓天策府成為天下英雄最想投奔之地。而正是這些陸續投效的關東豪傑,成為李世民實現自己功名富貴的中堅力量。而這些人對李唐王朝,對李淵毫無感情,只會聽命於李世民。

    例如,玄武門政變當日。李世民自關東招降納叛而來,收為親衛大將的尉遲恭“殺王囚帝”可半點也不心軟。即便李靖、李績兩大軍中巨頭,也對“親王謀皇位害太子”這種大逆行徑持“中立”態度,其真實意向可想而知。這充分說明,李世民比李淵更得人心。同時這也是李淵早想“除掉”李世民,卻遲遲不敢動手的根本原因。

    殺李世民不難,但所造成的後果是無法估量的。因此李淵決定“借刀殺人”,扶植李建成打壓李世民,力圖達到某種平衡。

    影視劇照李建成

    武德六年,太子李建成出征劉黑闥,這是李淵開始著手遏制李世民集團的開始。那以後,李淵與李世民的政敵立場逐漸浮出水面。之所以不似皇帝對通常政敵那樣下黑手,並非李淵注重父子情誼,而是因為當時,李世民的天策府實力不容小覷,動一發而牽動全身,搞不好還會適得其反。

    李世民的勢力在於其收攏了一大批精英人才,他們迫切需要幫助李世民鞏固地位。再加上李世民本身就具備較強的能力,這足以成為他們死心塌地的又一大條件。因此天策府一時謀臣如雲,猛將如虎。

    李淵若想強行擺平天策府,那麼大唐朝廷的根基可能會發生動盪。一旦讓李世民及其黨羽逃出長安城,唐朝江山便會內戰不斷,被有心人乘虛而入那就涼涼了。如此得不償失的行為,不是李淵這個聰明人會做的。更何況當時天下剛平,人心未定,此時內戰,豈不是自取滅亡。

    而且此時雙方的矛盾已然到達了頂點,不解決掉天策府這個最大的威脅,唐朝政治體制便無法正規化。但想要滅掉天策府豈是易事,必然會遭到李世民集團的劇烈反抗。於是李世民他們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的結果導致李淵失去了權利、自由及二子十孫,同時也避免了一場規模更大、程度更激烈的內戰。這對李唐王朝以及天下百姓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到底有沒有篡改玄武門事變的真相,可為青史定論。他在官方版唐史中說自己是被逼無奈自衛反擊,對此,我們可信可不信。

    不過李世民能夠成功的關鍵,在於他以斬首戰術控制了李淵。導致英雄一世的李淵,臨老卻變得窩囊了。堂堂開國皇帝居然能忍下兩子十孫慘死、自己被逼宮的奇恥大辱,這不是窩囊是什麼。當然,若解釋成李淵出於穩定政局考慮而選擇了妥協,亦無不可。

    史料篡改的關鍵,正在於將李世民的對手從李淵變成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三兄弟的矛盾上,完全抹殺了其中的真正原因。李世民之所以要抹去這一事實,正因按專制帝制的標準,他的行為當屬大逆不道。

    因此就算當天在玄武門前,真有李元吉以弓弦勒殺李世民,以天策府勢力,長孫無忌他們在突襲控制李淵後,難保不會以李淵名義下詔殺李元吉扶植自己的好外甥李承乾登基,到時候恐怕又是一個西魏八柱國平衡下的宇文護幕府式執政時期了。

    至於李淵因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心灰意冷只得傳位李世民的說法,太過片面化。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只不過是李淵制衡李世民的棋子,李淵的兒子孫子多了去了,不差這三個。如果當時李淵能號令禁軍與中樞,肯定是先殺了李世民,再立新皇儲。即便他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大不了開後宮繼續生。

    即便李淵選擇犧牲李建成,更立李世民為太子,若他始終不肯讓位,李世民及其追隨者斷然不會放棄手中權柄,甘心等李淵老死。他必然會在短期內逼宮篡位,否則身後的天策府集團絕不會答應。

    因為只有李世民成為皇帝,他們才能升官加爵。所以李淵絕不可能對李世民放下心,相信他會是一個孝順的好太子。而同樣,李世民也絕不甘心交出兵權,當個任人宰割的閒王。在根本利益衝突面前,兩父子之間必定矛盾重重。

    此時的李淵,要麼冒險迅速囚禁並賜死李世民,同時全力撲殺天策府集團。要麼儘快立李世民為太子,拉著李建成李元吉一同放手,以保全他們的性命。如此,不至於白髮人送黑髮人。

    李淵的問題就在於他既放不下帝王權柄,又始終兼顧兩端。所以才落得個被逼宮退位,失兩子死十孫的悲慘下場。

  • 3 # 心飛揚237543337

    其實李建成只不過是李淵手中制約李世民及其天策諸將的一枚棋子罷了,沒李淵支援李建成根本無法與李世民抗衡,雙方都想殺了對方,只不過李世民早一步在玄武門設伏,這是李建成沒有想到的。所以建成被殺,李淵失去兩子十孫,最終被迫遜位於世民。

  • 4 # 歷史作者

    雖然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被稱之為一代明君,但是他的帝王寶座卻是踩著無數人的屍體坐上去的。在他的登基之路上,敵人從來不止是外人,還包括自己的父兄。因此那場發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玄武門之變,就變得那麼“理所當然”了。

    這場政變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唐高祖李淵和兒子唐太宗李世民。至於成為刀俎的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則僅僅是個配角罷了。

    武德年間的李世民,他的地位可不簡單,不止是朱棣式的帶兵親王,也不止是韓信式的開國功臣,而是一個連李淵都撼動不了的“集團帶頭大哥”。

    影視劇照李淵

    李淵從太原起兵造反的時候只有區區3萬人,但是佔領關中河東只用了短短4個月,稱帝更是神速,不到一年,歷史上從未有過這樣的築基之速。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就是關隴集團的重要成員,成為建立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王朝關隴集團的新主人。

    李淵這個人很會收買人心,凡是跟他打天下的人基本都得到了封賞,這直接導致其獲得了關隴集團和關中世家的全力支援。但是這樣做也存在很大隱患,那就是李唐政權很大程度上成為形同西魏北周的西北武人之軍閥政權,將會被分割殆盡。

    因此李淵才重用次子李世民為主帥統領戰局,最初的目的是利用他吸納那些英才與利益集團。是以李世民才獲得了各種榮銜權柄,並能夠自行招降納叛,開府治事。但等到戰局穩定之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李世民未必不會成為李淵的棄子。

  • 5 # 二郎lns古今通

    玄武門之變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政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互相殘殺,結果李世民勝利當皇帝,李建成,李元吉失敗,死於李世民刀下,這個政變主謀是李世民,李建成只扮演配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自達發動機為什麼涼車啟動聲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