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34370706499

    川端康成大師的《雪國》雖然是他唯美主義的代表作,名氣也最大,但是從入門考慮非常不建議你先讀《雪國》,要入手就要由淺入深的拜讀,建議從《東京人》,《古都》這些入手開始讀,慢慢得了解適應了川端大師的寫作風格後再讀其他作品。東經日語整理過川端大師的建議入門小說,都是可以拿來先讀的。

  • 2 # 錦添文化

    要看懂一個作家的作品,首先有必要了解作家的生平經歷,以及個人喜好。川端的出生是相當不幸的,父母早逝跟著叔父長大,所以他的小說文字中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而後期因為人生轉折,作品主要描寫對老態的無奈,很多他的小說前言都有詳細介紹的。

  • 3 # sscc0612

    《伊豆的舞女》和《招魂節一景》是以作家的孤兒生活和戀愛失意為主。《雪國》和《禽獸》描寫的是社會底層人物的悲慘命運和愛情波折。從《古都》表現對藝術的追求和對傳統的執著,《睡美人》和《千隻鶴》則是追求感官的享受,渲染病態的性愛染上了頹傷的色彩。

  • 4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出生於日本大阪,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著名小說家。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早年因寫《伊豆的舞女》而一舉成名。1957年,獲西德政府頒發的“歌德金牌”。1960年獲法國政府授予的藝術文化勳章。1961年,被授予第21屆文化勳章。1972年4月16日,以自殺方式離開人世。

    川端康成創作的思想傾向較為複雜,但似乎寂寞、孤獨、無奈、無助、徒勞、虛幻成了他作品的典型風格。可以說他的作品每一部都是人生的折射。

    閱讀川端康成的作品,不揣譾陋,個人認為從以下六種作品入手較好。僅供參考。

    1、《伊豆的舞女》。小說寫了20歲的舊制高中學生“我”因不能忍受孤兒氣質帶來的“令人窒息的憂鬱”, 從而踏上了伊豆的旅程。旅途中結識了其中名叫“薰子”的舞女。在短暫的旅行中, 我與藝人們真誠相待, 結下了真摯的友誼, 同時與舞女之間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最後, 因旅費花光而在下田與藝人們分別, 並約定寒假相聚。“我”與舞女之間的感情發展是貫穿作品的一條主線, 然而又決不是“真正意味的戀愛小說。”舞女對“我”的感情, 既有少女情竇初開的成分, 也有因難得遇到象“我”這樣以親切、平等的態度對待她的人而感激的成分。而“我”對舞女的感情, 既有喜愛又有感激。

    2、《東京人》。這部作品是一個以中年主婦白井敬子的生活為主線,講述了在東京的一個戰後日本重組家庭的悲歡離合。川端康成作品中長篇小說很少,這本小說文風憂鬱唯美,引人入勝,令人愛不釋手。

    3.《古都》

    這部川端康成作品從出世就被倍受青睞,頗受好評。《古都》發生在千年古都京都,綢緞批發商家的獨生女千重子是一個天真美麗的少女,偶然間巧遇與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貧苦少女苗子。姐妹倆久別重逢,卻因生活方式相差巨大,苗子最終選擇離開姐姐,令人唏噓不已。

    4.《睡美人》。這部小說屬於川端康成作品中的頹廢文學型別。小說講述江口老人來到一個神秘的旅館接受一種神秘的服務。充滿了人到老年對衰老和死亡的無奈和無助,對老醜的自卑和自輕,對青春的追念和緬懷。

    5.《山音》。兒子的外遇,女兒婚姻的失敗,對美麗兒媳婦的微妙眷戀、曖昧情愫,和對年輕時求而不得、忘而不得的愛慕的追懷......這部川端康成作品被稱為日本文學的頂峰,筆風清淡,文字優美,尾崎信吾老人一家的生活反映了日本戰後的世相,表現了普通人幻滅的內心。

    6·《睡美人》。川端康成經典代表作。《睡美人》寫的是年近七旬的江口老人來到一家位於海邊的神秘旅館。而在那裡等待他的,是睡得不省人事的少女。在鮮活年輕青春逼人的睡美人身旁,老人找回了生之喜悅,但往事與夢魘卻也不期而至,紛至沓來……

  • 5 # 一起讀經典

    先讀讀《伊豆的舞女》這部作品,它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中篇小說,成書於1926年。

    《伊豆的舞女》曾先後6次被改編成電影搬上熒屏,其中,以1974年版,由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主演的最為經典。建議小說原著和電影一起看。

    然後,再讀讀《雪國》、《古都》、《千隻鶴》,憑藉這三部作品,川端康成於1968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泰戈爾之後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這三部書中,尤其是《雪國》必須讀一下。

    以上這四部書,是川端康成作品經典之中的經典。先把這四部讀完再看其它的吧。

  • 6 # 阿蠻教你寫作文

    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 1968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想讀川端康成的作品,我個人建議讀下面幾部。

    第一,成名作:《伊豆的舞女》

    這是一部短篇小說。主要寫一個20歲的高中生獨自去伊豆旅行,路上遇到一群巡迴演出的江湖藝人,便同他們結伴而行。這些藝人人很好,善良,純樸,使這位高中生(我)感到很溫暖。在這些人裡面,有一個小舞女,天真爛漫,兩個人之間就產生了好感,一種很朦朧美好的感情哦。不過,幾天之後,他們就分別了。小說主要以含蓄的筆墨來寫“我”和舞女的心理變化及情感交流過程。

    其他短篇小說,推薦《重逢》、《水月》和《名人》。

    第二、代表作:《雪國》、《古都》、《千隻鶴》

    這是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三部代表作品,非常值得推薦。

    《雪國》寫了島村、行男、駒子、葉子等一系列人物,小說把重點放在對駒子形象的刻畫上,對島村原來生活的世界及有關人物只是側面提及,對駒子與葉子、駒子與行男、葉子與行男的關係也作了模糊處理,川端康成說:“我認為與其以島村為中心把駒子和葉子放在兩邊,彷彿不如以駒子為中心把島村和葉子放在兩邊好。對處在兩邊的島村和葉子,我採用了不同的寫法,但哪個都沒寫明白。”

    《古都》集中描寫了京都風物,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千重子和真一的一次結伴遊玩,所到之處,處處開滿櫻花,一串串、一絡絡、一條條。他們穿行在櫻花樹下,青梅竹馬的他們,不再是小時候扮“童子”的他和緊跟在後面的她,而是各懷心事的少年。

    《千隻鶴》是中篇小說,發表於1952年,主要講述的是一段涉及兩代人的畸戀故事,表現了愛與道德的衝突,同時心理的刻畫也十分細膩。《千隻鶴》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它不僅是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而且從多方面反映出川端康成獨特的創作風格。

  • 7 # 從黔說事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1]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成為繼泰戈爾之後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3]

    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畢業於東京大學。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鬱,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的文學底色。[4]他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5]川端康成善於用意識流寫法展示人物內心世界。因寫《伊豆舞女》而成名。[1]

    川端康成的名字早已記錄在菊池獎(1944)、藝術院獎(1952)、野間文藝獎(1954)、每日出版文化獎(1961)的花名冊上。1953年被選為日本文學藝術最高的榮譽機關——藝術院的會員。1961年,日本政府即“以獨自的樣式和濃重的感情,描寫了日本美的象徵,完成了前人沒有過的創造”,授予他最高的獎賞——第21屆文化勳章,成為日本文化功臣。1957年,獲西德政府頒發的“歌德金牌”。1960年獲法國政府授予的藝術文化勳章。[2]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採取口含煤氣管的自殺方式離開了人世,未留下隻字遺書。他早在1962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 8 # 雨打芭蕉朱思橋

    想讀川端康成的作品,首先要了解其人,他的性格靈魂深處是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但同時又不失風雅悠閒的風格,他的作品中滲透著深厚的日本文化底蘊。是日本傳統文化與文學創作的完美結合。他的作品善於塑造感人至深的藝術形象,使人物的情調充滿悲劇色彩,讀來扣人心絃,使人產生心靈的共鳴。像《千紙鶴》裡面描寫茶道和茶具的情景,文子看見陶罐就會賭物傷情,所有茶具之類的東西都會聯想起自己的母親,自始至終都覺得母親的死與他有關,甚至是自己害死了自己的母親,那無限的哀思與淒涼久久不能消散的情感糾葛,悽婉悱惻之情,訴諸筆端,而歷歷在目。

    其次川端康成的作品是虛幻的,哀愁的,但又不是一種頹廢的美,達到一種虛無空靈的境界,但也是灑脫的,在生死之間無所畏懼,你能感覺他的心是寧靜而淡泊的,是超凡脫俗的一種禪意。雖然他的作品注重的筆調往往是冰冷的,悽婉的,哀愁的,但同時展現的又是美豔的,他用細膩情感描述,融入到大自然變化之中,使自然與文學相互融合,烘托出自然美,把人生的無奈,世事無常的感嘆,悲而美的意境展現的淋漓盡致。

    看川端康成的作品,重點要理解他寫花,寫樹,寫天空,寫茶道都不是為寫景而寫景,而是結合自然與人物的心情心境結合來寫的。以日本自古以來的傳統精神,來強調,來闡述,自然美與人性美,來達到作品最好的表達形式而深入人心。

  • 9 # 東方漫仕

    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學界的泰斗,和夏日瀨石、橫光利一、芥川龍之介等都是日本近代文學史上承上啟下的作家。 只不過,川端更傾向於承上,而芥川是啟下。

    雖然川端康成熱衷於精神分析和意識流,但他更恪守日本文學的傳統。比如他的《雪國》從敘事、結構、語言上明顯受《源氏物語》的影響。大和時代述真;平安時代物哀;鎌倉時代幽玄;江戶時代閒寂,都能在川端的作品中看到影子。

    日本文學講求纖細、敏感而含蓄、精煉而詩化的語言,短小精悍的故事結構,唯美的意象,微言大意的效果,即“和風禪味”。 而這些也正是川端康成的創作特點。

    如果你從未接觸過日本近代以前的文學,那我的建議是不妨先看看川端稍早前的文學作品。比如德富蘆花的散文,用平淡無奇的語言,將日常瑣事也寫得那麼意味雋永,放在當下就是個小清新啊。比如伊藤佐千夫的小說,《野菊之墓》,同樣是流水帳似的語言,四平八穩的結構,將一個當時見怪不怪的“寶黛”式悲劇寫得催人淚下。瞭解了他們的語言、敘事、情感,更有助於你理解川端康成。

    想必大多數人都會首先推薦《伊豆的舞女》,這是川端的成名作,被三次拍成電影。但我覺得,你不妨從川端康成的一篇散文開始,《我在美麗的日本》。

    這是作者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的講演辭,精闢地闡發了日本文學、美術、花道的精髓與情韻,全篇美感充盈,文字細膩,優美典雅。拋開了故事的框架和羈絆,非常直觀地體現了川端康成的語言特色、精神追求。

    如果你是棋迷,那一定要從《名人》開始。這是1938年日本本因坊秀哉名人的引退之戰觀戰記,川端卻花了整整四年時間來寫,直到1942年8月才發表。

    本因坊秀哉在圍棋界是傳統的象徵,是尊嚴的體現,是神一般的存在,對於臭棋蔞子川端來說,更是高山仰止的膜拜物件。但隨著吳清源、木谷實攜新佈局的衝擊,這尊大神終於走下了神壇。

    波濤洶湧的棋局、大神最後的抗爭、神的崩潰及神和神周圍人的複雜的情感變幻,都巧妙地隱藏在平淡的流水帳式的文字之中。本書值得一讀再讀三讀四讀。

    有了這兩篇墊底,相信你再去讀《伊豆的舞女》、《古都》、《千紙鶴》、《山之音》等會更容易深入理解它們。

    川端的文學之根植於日本的古典文學,而日本的古典文學始於對中國古典文學的模仿,如果你讀川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味道,那就對了。

    最後送一首在江戶時期大名鼎鼎的俳句名家松尾芭蕉的《古池》供欣賞:

    閒寂古池旁,

    青蛙跳進水中央,

    撲通一聲響。

  • 10 # 花果山人生活號

    先讀讀《伊豆的舞女》這部作品,它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中篇小說,成書於1926年。

    《伊豆的舞女》曾先後6次被改編成電影搬上熒屏,其中,以1974年版,由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主演的最為經典。建議小說原著和電影一起看。

  • 11 # 岸者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將煤氣管含在嘴裡自殺了。

    沒有留下遺書。

    雖然他說過:“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但我更喜歡另外一句:“我漸漸懂得對事物不甚明瞭,本身就

    是一種幸福。”

    那年在伊豆,我一直在尋找川端康成的蹤跡,雖然一無所獲。

  • 12 # 使用者3619215116090168

    川端康成的文學創作與日本的傳統文化相聯絡。在文化底蘊深厚的日本,形成了以“浪漫的物哀、幽玄、風雅”在作品《千隻鶴》中,裡面對茶道和茶具有很多的描寫。同樣在作品《雪國》中,當島村第一次去雪國時,在火車上遇見了美麗可人的葉子和病情嚴重的行男,在這裡他被葉子那真摯的情感打動,雖然不是對自己,卻也深深的難以忘懷。

    川端康成的創作風格中“死亡意識”也是及其濃厚的。他自己也說過一句話“死亡就在我們腳邊”,“無言的死,就是無盡的生”。

  • 13 # 千知手繪

    《河邊小鎮的故事》,川端康成後期文學的作品,對戰後日本社會的刻畫,對女人心理的描寫很細膩很棒,令人讚歎。比較偏向大眾文學,可以看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殖鴿子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