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濟南攝影師麥兜
-
2 # 大話相機
之前用的是佳能7d,因為無法忍受機器跑焦和低感下的噪點,對,你沒有看錯,iso100時,畫面光線稍微不足時就很不純淨,所以忍無可忍,就想升級全畫幅。
因為資金有限,只能考慮二手,於是,目光瞄向了5d2和d700。16年的時候,5d2成色一般的都要5000多比d700貴了一千多,而且當時考慮到5d2由於影片機的原因,就放棄了,最終入了d700和24-120。
最大感受是,對焦精度提升了,但是人像膚色確實令人頭疼,好在我比較擅長後期,只是比較費事。
但是,升級全畫幅是早晚的事,目前感覺d700最大的不足是畫素,有點低了。
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d850,基本就和佳能說再見了。
-
3 # 光影的光陰社
玩攝影以來,我就換過一次門,還是以前從賓得半幅換到尼康全幅的時候。至於為什麼換門、就是因為賓得不出全幅啊!
最早之前我是一直使用賓得機器的,從k10d到後來的k5,也是用了差不多5年的賓得,說沒有感情那是假的、換門卻是也是逼於無奈啊。誰叫賓得那時候不出全幅機器啊!
雖然賓得半幅機器確實不錯、在k5的時候我記得尼康d90 佳能550d好像差不多是同時期產品,但k5的各方面效能比它們其實還要好一些,至少我覺得我用k5是非常舒服的!操控 高感 畫質成像 各方面我都很滿意。
但後來尼康出了d700 佳能出了5d2,我的心態就崩了.....先是本地賓得群裡面陸陸續續有朋友滅門,然後身邊用賓得的朋友也是越來越少。開始看到有人滅門還很高興、遇到合適的鏡頭還買兩個補充一下自己的鏡頭群。嘻嘻哈哈等我把三公主都買齊了,才發現身邊全是尼康佳能了....我自己成了接盤俠....
然後看著他們鼓吹全幅如何如何牛x、效能如何如何優越、出片如何如何高效,我哪還能坐的住?特別有一次跟一個用5d2的朋友一起出去拍攝星空、我的k5在5d2面前渣的抬不起頭來 之前引以為傲的高感也被人家吊打,回來之後就開始著手滅門計劃了。
最終把手裡器材低價處理了之後,入手一臺d3,春天馬上就到來了。d3不用多說,當年是無敵的機器!我一次用它的連拍的時候、聽到那個快門聲,簡直舒服的飛起來。然後各種操控 手感 畫質 都是體驗滿分,除了重 我找不出它的缺點!從此之後一直都是用尼康機器、也沒換過門了。
-
4 # 攝像liy
看見前面某條回答,實在是忍不住。完全不同意他說那些觀點,換門不一定是折騰,是無奈,別以己度人。
尤其對於使用單反工作的人群來說,換門的不在少數,如果不是得到的大過麻煩,誰吃多了去換門?
單反對我來說是一臺工作的工具,利用不同品牌的特性選擇我最順手,價效比最高的相機是我換門的理由。
說一說我我的換門原因吧(嚴格說也不算換門,看下文)
我使用單反主要工作是影片拍攝,之前一直使用佳能裝置。
14年底的時候,實在無法忍受佳能的全畫幅相機(6d,5d3等)全高畫質解析度下,最高只支援30p幀率。當時還沒有1dx2,即使有也太貴,價效比不高。
所以思來想去換了一臺索尼單電a99一代。
跟佳能比互有優劣,但是就這一點。佳能當時的全畫幅升格50p全部需要降低解析度到720p,廣角下糊成一片。
這一點,就是別的品牌有,你使用的品牌沒有的。
不過我也沒換門,佳能依然有索尼沒有的優勢,佳能系統保留,快速出片顏色更好用。直出色彩,全畫素雙核af,鏡頭組價效比。
到現在來看,單反影片能力上,索尼確實引數比佳能強。所以不少同行是索尼機身+佳能鏡頭,說明了很多東西。
-
5 # 人像寫真手冊
換門是應為無奈,誰也不想好端端的就出掉自己曾經擁有的器材。可是有時候確實是沒有辦法才會出此下策。畢竟換門就意味著我們將會損失一大筆的費用。
我也曾經換過門。從佳能轉到了尼康。因為寬容度,佳能的寬容度確實會令人抓狂。我平常拍攝的基本上是以風光為主,經常會遇到大光比。因此我在使用佳能的時候很多照片在後期上損失了很多的細節,即使我拍攝的圖片格式是raw依舊很難還原其中的細節。而且讓我糟心的不僅僅是寬容度,還有它的螢幕。佳能的螢幕看起來非常ok的照片放到電腦上顏色差別非常的大。導致了我每次回去導照片的時候都要經歷失望。
換了門就意味著要把手上所有的器材都要出售,這一點確實是非常的心疼,當購買了新器材以後還要用很長一段時間去適應新器材的操作。如果不是因為沒有辦法是不會去這麼折騰的。
所以每一次的換門都是因為手上的機器已經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或者是器材本身的短板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才會去換門。
-
6 # 那個誰誰誰誰誰啊
因為佳能的大光圈,因為佳能的紅圈入門最便宜,因為佳能的白色鏡頭群。。。。。
但是換了佳能後才特麼明白,尼康是真的好用。。。。。。
-
7 # CodeRSS
對於我個人來說,從“索尼”換門至“索尼”,應該說也是個無奈之舉。
自索尼E 卡口推出全畫幅相機以來,索尼在影像方面的研發中心顯然就不再放在A 卡口上了。即便是在A7R2 橫行的時候,我還是堅持使用著A77II 作為主力機去應付圖片甚至影片的拍攝任務。
好不容易地終於等到了A99II 的釋出,在試機後我才發現,A 卡口似乎只有少部分設計較新的鏡頭能夠滿足4200 萬畫素。而即便是想要堅守A 卡口,,市面上如果不是預定的話也很難能夠買到全新的A 卡口鏡頭,這種“沒落感”讓我動了換門的念頭。
由於我是一個照片影片都要拍,沒有誰輕誰重的人,尼康基本上是排除在外,畢竟團隊拍攝時鏡頭相容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至於佳能方面我也曾經考慮過,但佳能很多經典焦段鏡頭的素質放在高畫素的今天,感覺與A 卡口並無太多區別,所以我最後還是選擇了E 卡口。
相比之下,由於E 卡口全畫幅鏡頭都是全新設計,即便是最便宜的鏡頭素質方面也都無須擔心太多,考慮到逐步過渡以及機身的影片效能能等原因,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換門至E 卡口。
儘管目前來說,鏡頭方面基本上算是基本完成過渡,但我依然保留著一兩支A 卡口鏡頭,除了情懷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儘可能地降低換門成本。
總的來說,我覺得換門並不是因為折騰,而是找到了更加適合自己裝置的一個過程。相機對於拍攝者來說只是一件工具,既然要選工具當然是要選一件稱手的才能用得舒服。
-
8 # 春成子詩
一次認定,終身使用,這樣的說法以前或許很可能,但是現在數碼產品日新月異的發展,可能就是今天用佳能,明天用尼康,後天就是用索尼大法了。換門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現在對於有需求的朋友來說,換門換的起,換了會有很大意義!
換門肯定有換門的意義,好比佳能與尼康之間換門,我想不出有什麼意義了,同樣都是單反,鏡頭群都有著相似之處,除了色彩之類的有些變化之外,換門沒啥意義,反而是一種無腦行為,換門之後的的機器都得放二手打折處理,再換新的裝置,虧本可以到死,而且確實換了之後以前拍的不行,換了之後拍的還是不一定會好很多!
有意義的換門
當然,你有錢燒的慌也沒辦法,各種單反來一套,索尼攝像,尼康佳能拍照,各有千秋,換門一定要有一定的效果再去考慮換門!切換且珍惜!
-
9 # 小和平鴿66
換門很簡單啊,主要是因素還是看錢啊。簡單來說,在以前的膠片時代,大多數人都是在日常換門的,然後進入了數碼時代以後,換門的成本一下子暴增了,所以換門才成了一個嚴重的話題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換門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來看,一個是換鏡頭系,也就是換卡口。比如在膠片攝影的時代,出佳為尼,或者出尼還佳之類的做法,其實重要的都不是機身的替換,而是整套鏡頭系統的更換。
然後到了數碼攝影時代,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鏡頭並不再是決定成像的唯一重要因素了,機身上的感光元件也是一個更加核心的因素了。然後感光元件對應到膠片攝影時代就是裝在相機裡的膠捲。更換不同的膠捲就可以更換不同的成像特點,包括色彩特點,細膩程度,後期迫衝的能力等等都是很不一樣的。其中的差異要比現在各家CCD CMOS的成像差別大得多的。
在這裡說一句題外話,很多年紀大一些的攝影愛好者都記得中國都樂凱膠捲。當年很多攝影愛好者都津津樂道因為樂凱膠捲的存在,柯達膠捲在中國的價格是全世界最低的。然鵝這種愛國情緒掩蓋了一個更加尷尬的事實,那就是柯達的各種專業膠捲在中國市場上“幾乎”沒有多少銷售。並不是說中國攝影愛好者不需要這樣膠捲,更大的可能是人家根本不打算賣給你們。就讓你們沉浸在樂凱製造的入門級的虛幻裡面去吧。
回到正題,現在很多愛好者考慮換門的時候更多的考慮的是各家的感光元件和成像技術帶來的色彩,反差,細膩程度等等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在膠片時代只要更換不同風格的專業膠捲就可以做到了。
最後還有一個換門的因素就是拍攝題材的需要。現在已經進入到影片時代了,所以相機是不是有方便的影片拍攝能力也成為很多人換門的一個重要考慮了。索尼這幾年能夠異軍突起很大程度上也是抓住了這個重要的市場機會。
-
10 # 任吉的雲吹
什麼是換門,為什麼會換門?因為數碼單反相機或者是微單相機,都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套產品,一系列產品。買了單反或者微單相機後,是無法使用的,必須配套以鏡頭才能使用。而高素質的鏡頭,都無法做到一鏡走天下的標準。所以高素質都是分焦段的產品,因此數碼單反和微單相機所配的鏡頭不是一隻,往往有許多隻。但是這些鏡頭又是和廠家卡口是配套的,如果換了品牌的相機,卡口就更換了。老的品牌卡口就無法使用在新的相機上了。所以要換基本上是所有攝影器材都換掉包括機身,鏡頭,閃光燈等,這樣稱之為換門。
換門肯定老的一套要處理掉,處理掉就是折損。那麼結果就是換門要承擔較大的折損。比如15000元的鏡頭,賣掉至多隻能賣到12000元,那麼3000元就折損掉了。所以換門是一個需要承擔損失的決定。攝影愛好者一般是在這幾種情況下換門的
1、對方出了高於持有品牌的30%畫素的機身,為了達到高標準的圖片要求,壯士斷腕換門。比如當年尼康的d700牛機1200萬畫素而佳能的5d2則是2000萬的機身,很多人因此而換門。
2、對方品牌出了幾個高素質的鏡頭,這些鏡頭銳度和解析力都超高。自己手裡的相機沒有如此特殊的高素質鏡頭,為此痛下決心換門。比如索尼出了幾款大師鏡頭,成像銳度極高,因此換門索尼。
3、看到對方品牌相機的色彩非常好。自己又不會後期。加上自己有錢那麼就換門,以後拍出的照片不動腦筋色彩都像對方品牌相機的色彩。比如嫌尼康拍的臉太真實,惹得美女對他的照片不感興趣,對佳能拍的白裡透紅更鐘情,受到了刺激因此換門
或許還有別的原因,但是主要的也就是這三點了。
回覆列表
記得在2007年9月的時候我購買的第一款單反相機。不是尼康不是佳能也不是索尼,而是奧林巴斯e510,。當時。也不知道怎麼的,就選了奧林巴斯,或許因為尼康的價格著實讓人承受不起,買了以後就後悔了,奧林巴斯E510只有三點對焦,額,可憐吧。那怎麼拍啊,只有半按快門對焦再構圖了啊,而且連拍只有每秒3張,怎麼破。而且套機鏡頭是1442的,也不夠,索性買了18180的鏡頭,就這樣堅持拍了兩年。
因為喜歡拍攝生態,並且也一直關注尼康的單反,在2009年8月,尼康D300S上市一個月就買了,當時價格是12600,非常清楚,又買了70200的鏡頭價格是12800。刷卡的時候從5位數變成了兩位數,那小心肝啊,不過也是值得了。換門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我換門主要是因為連拍速度對焦點太少,而奧林巴斯的其他機型沒有滿足我的要求,所以只能是升級換門了。尼康D300S的51點對焦讓人驚喜,滿螢幕的對焦點一時讓我不知道怎麼去選擇,每秒6張的連拍速度比奧林巴斯提高了一半,剛開始基本上每天都會拿著出去拍攝,作為DX畫幅的旗艦機型,D300S到現在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並且現在我也會用D300S拍攝一些照片。
我是基本上不會在換門的了,如果考慮換門的因素那大概有這一些原因,不喜歡尼康的風格了喜歡拍人像,現有的機型已經不能夠滿足我的拍攝,而同品牌的又沒有特別好的,相同價格的情況下其他品牌更有優勢。換門不是特別難,而滅門才是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