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數碼相機的感光度太豐富了,真的不知道如何設定為好。求攝影老師指點迷津,謝謝。
6
回覆列表
  • 1 # 小k印像

    要說難,其實也不難,記住一句話,在保證安全快門的前提下,越低越好:

    一、ISO的概念

    iso源於膠片時代,原指化學膠片的感光速度,反映膠片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數碼時代用以表徵電子感光器對光線的敏感度:

    二、ISO的作用

    iso一般有兩方面作用:

    1、控制相機曝光時間(快門速度)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一般會使用光圈作為調節曝光時間的引數,以實現目標效果。在為兼顧景深效果需要固定光圈值的時候,iso往往成為調節曝光的引數。以正確曝光為目的,在其它條件固定的前提下,iso越高,快門速度越高,曝光時間越短;反之曝光時間越長:

    2、控制某一曝光時間下的曝光程度

    三、高ISO的不足

    iso越高,畫面噪點越明顯,畫面潔淨度越差:

    四、ISO的控制原則

    1、在保證安全快門的前提下,越低越好。

    2、需要透過控制iso獲得不同曝光時間或曝光程度時,依據環境光線條件和實際曝光效果確定iso。

    3、拍攝夜景人像等題材時,要適當提高iso,確保在人物補光同時可以獲得足夠的背景光線:

  • 2 # 光影的光陰社

    關於iso的設定,其實我以前也會遵從一個概念:越低越好!所以新手期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用最低iso拍攝,然後發現暗光拍攝的照片總是不理想。後來發現 過低的iso會導致弱光拍攝時手持不穩,因為iso太低 哪怕你1.4光圈鏡頭 也有很多時候必須使用低速快門才能滿足曝光量。

    所以後來學會了要保持安全快門,這個比低iso更重要!然後一段時間我就習慣稍微光線暗一點 我就把iso往高了開,雖然這樣糊片率降低了,但成像質量有些就覺得不滿意了,特別是微距片最頭疼。

    慢慢玩過一段時間就明白了iso和快門還有畫質的關係,這時候就會合理使用引數組合了,不單單依靠於某一項來調整曝光量。 光圈 快門 iso這三個東西搞清楚了、差不多也就渡過了開始的新手期。

    然後慢慢的積累一段時間的經驗之後,就明白了大家都懂的一個道理:在能滿足基礎曝光量的情況下 儘量低的使用ISO!

    比如我要拍攝某個東西、首先考慮快門速度夠不夠? 不夠的話 看看是不是能夠開大光圈?如過開到了最大所需光圈 還是不能保持安全快門,那麼考慮提升iso吧,比如開400iso就能夠保持安全快門了、那就儘量不要再往高了開啦。

    然後我就發現了一個很多人都不會注意的問題,往往很多人都擔心過高ISO影響畫質、所以會用一個最低的ISO值來維持畫面亮度!這個iso也許剛剛能夠滿足曝光量、甚至需要後期去提亮才行,這裡我用經驗給大家兩個忠告。

    1.如果你考慮後期提亮的辦法、所以前期想用低iso來維持畫質,那還不如直接開更高一級iso!

    2.如果你對暗部細節有更高的要求、那麼請開高iso!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發現後期提亮產生的噪點、比直接開高iso更可怕!

    然後在使用高iso值拍攝的照片裡面,暗部的噪點往往比亮部多得多!

    所以簡單來講就是:寧願用更高iso來保證畫面曝光絕對充足,也不要迷戀去使用低一級iso來維持畫質! 合理正常的曝光度比低iso值更重要。

  • 3 # 攝影講習所

    什麼是感光度?所謂感光度是指感光材料對光的敏感程度。使用國際統一的ISO來表示大小和量化,這是一個來自於膠片攝影時代的概念。通常ISO100的膠片稱其為中感光度膠片,凡是低於ISO100的膠片稱其為低感光度膠片;凡是高於ISO100度的膠片稱之為高感光度膠片。感光度越低的膠片其顆粒性越細膩;感光度越高的膠片顆粒性越粗糙。感光度低的膠片對光的敏感程度差,記錄弱光的能力低下;感光度高的膠片對光的敏感程度高,記錄弱光的能力就強。現代數碼相機是借用了傳統膠片相機關於感光度的概念,使用電子化方式來模擬感光度,其特點與上述的膠片感光度基本相同,只是膠片的顆粒性大小變成噪點大小而已。

    1.光照充足

    這種情況下儘量使用小一點的感光度數,通常設定在ISO100——200及以下,保證噪點最小化,提高畫面質量。光照充足通常允許使用較高的快門速度,影像不至於手的抖動而虛化。

    2.光照較弱

    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ISO400——800左右,這個段的噪點其實也沒有太大變化,也屬於較高畫面質量。通常天氣較為陰霾時,光線較弱,如果不提高感光度將無法手持拍攝。

    3.光線特別暗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白天的室內和有燈光的夜晚室內。為了確保手持完成拍攝,要根據具體光照情況來設定相機的感光度,甚至也可以將感光度設定在最高(ISO6400或更高)。有人會說高感光度噪點太大了,畫面粗糙難看,但是,我認為總比都把畫面拍虛了要好。到底使用多大的感光度呢?只要感光度能夠保證最低手持的快門速度即可,這就要看你當時使用多大焦距的鏡頭。通常你使用的鏡頭焦距(變焦距鏡頭按照長焦距段計算)的倒數就是你能夠手持拍攝的最低快門速度,比如:當你使用24mm——70mm的變焦距鏡頭時,你的手持最低的快門速度是1/60秒;當你使用70mm——200mm的變焦距鏡頭時,你的手持最低的快門速度是1/250秒。

    4.慢門攝影

    白天拍攝慢門攝影時,需要將感光度調至最低,光圈放到最小,確保快門速度最長(如果光照太強,以上做法還是不能保證足夠長的曝光時間,那就建議你在鏡頭前再加裝一枚具有阻光功能的中灰密度鏡);如果是在夜晚拍攝長時間曝光的畫面(例如:星軌、萬家燈火的都市、車燈的軌跡等),也建議使用最小的感光度,如果具體情況需要也可設定在ISO200——400之間。

    5.運動物體

    拍攝運動物體時,如果可以使用大光圈的話,感光度就可以小一些,保證畫面的畫質。有時拍攝運動物體時,還需要畫面要有一定的景深(前後清晰的範圍,光圈越小,清晰的範圍越大),這種情況下就要求設定較大的感光度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決定,總的來說要確保主體清晰成像。

  • 4 # 攝影初級班

    一,什麼是感光度?

    感光度即相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用“iso加數字”表示。iso後面的數字越大,感光度就越高,iso後面的數字越小,感光度越低。

    下圖為佳能800D的感光度設定,黃色框框起來的為感光度。

    二,感光度的作用

    當光圈值,快門速度不變的時候,感光度越高,相機的感光能力越強,拍出來的照片就越亮。反之感光度越低,相機的感光能力越弱,拍出來的照片越暗。

    下圖為不同感光度拍出來的照片:

    透過上面這張照片可以看出來,隨著感光度逐漸升高,畫面變得越來越亮。但是不能為了增加畫面亮度而一味提高感光度,因為隨著感光度的提高,噪點會越來越嚴重,畫質會越來越差。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

    可以看出隨著感光度的提高,畫面的顆粒感越來越多,也就是噪點越來越多,畫質也逐漸下降。

    感光度越低畫質越好,所以在拍攝時儘量用低感光度來拍攝。但是在有些時候需要提高感光度來過得足夠的進光量,下面給大家說說怎麼選擇感光度。

    三,感光度選擇

    1,若果是在光線好的條件下拍攝,那麼用低感光度就行,比如iso100.iso200等等。現在的單反相機高感能力很好的,把感光度調到800至1600之間都沒多大問題。

    2,如果拍攝環境光線不好,但是你使用了三腳架,那麼也可以使用低感光度進行拍攝。

    3,如果拍攝環境光線不好,你又沒用三角架拍攝,光圈已經最大或者不能再大了,還沒有達到安全快門值,那麼你就只能透過提高感光度來縮短快門時間,從而保證拍出來的照片是清晰的。

    有些時候即使噪點高了點也比畫面模糊強,畢竟可以後期降噪,但是照片模糊就沒辦法了。對於普通拍攝來說感光度越低肯定是越好的,但是在拍攝某些題材時則必須用高感光度。

    下表很好的總結了感光度:

    四,感光度設定經驗分享

    1,當你在室內拍攝時,即使光線好,那麼你也要把感光度調到800或者1600才能做到手持相機拍攝。

    2,當你正在拍攝移動的物體時,比如:賽車,奔跑的運動員,跳躍的寵物等等。你需要用很快的快門速度來拍攝,這樣拍出來的畫面才是清晰的。

    使用很快的快門速度拍攝,即使拍攝環境光線好,你是用大光圈拍攝,拍出來的畫面可能還是偏暗,這個時候你就要提高感光度來保證畫面曝光正常。

    上圖快門速度為1/800,光圈為f4.5,感光度為640。不提高感光度畫面就會很暗。

    3,拍攝夜景不用三腳架,手持相機拍攝夜景,想要拍出來的照片是清晰的,那麼你得快門速度一定不能慢。快門速度不能慢,你又要保證照片曝光正常,那麼你只能提高感光度來來保證曝光量。

    總結:感光度並不是單獨用的,它需要搭配快門,光圈來使用。你得非常清楚光圈,快門,感光度三樣每個的作用,然後他們之間是怎麼搭配使用的才行。

  • 5 # 光線攝影學院

    感光度這個東西,其實並不是很重要了。一般情況下,不要去設定感光度。

    關於感光度的具體設定和使用技巧,我大概談談:

    一、當你沒有三腳架的時候,你對於感光度,其實是隻能聽之任之的

    是的,當你有了三腳架,往往你才有資格來設定感光度。如果你就是手持拍攝,其實感光度完全可以設定為自動,相機會自動調整感光度,以免你的照片被拍模糊。

    ISO感光度的自動控制,其實真的是非常方便的功能

    其實,自動感光度,沒啥不好的了。對於大多數人和大多數情況來說,自動感光度都夠了。

    就好比我們用手機拍照,現在大部分手機都可以設定ISO感光度,但是,我從來不設定,或者說,幾乎就沒有設定過ISO感光度。都是由手機自動調整感光度的了。

    因為自己手動設定感光度,沒有必要,沒有意義啊。

    二、對於M擋來說,其實把感光度設定為自動也是極好的抓拍秘籍

    這個,尤其是對於光線經常變來變去的拍攝場合,比如說舞臺表演,這個,真的是M擋全手動曝光模式,結合ISO感光度自動,太棒了!

    三、凡是抓拍來說,其實都可以放心使用ISO感光度自動

    四、如果你是拍攝靜止的景物,比如說荷花,夜景,那麼,還是可以手動設定ISO感光度

    當然,手動設定的原則嘛,就是越低越好,只要快門速度不要太慢。當然,如果你有三腳架,也無所謂快門速度的了。

    總結一下:不要把ISO感光度看的太重要了,也不要隨時隨地都去調整ISO感光度。

  • 6 # 攝影PS醉美證件照

    不同的拍照環境下,該如何設定感光度?

    說說個人看法,

    簡單的理解感光度,就是對光的敏感度,數值越高,對光越敏感,曝光也就越強(缺點,照片的顆粒也就越大)。

    如果手持相機的情況下(保證安全快門上以的)

    白天有大太陽下(Sunny充足情況下),用100的感光度。

    陰天用200或400的感光度。

    雨天用400或800的感光度

    晚上用800以上的感光度。(光些越暗,感光度也就越高)

    感光度、快門、光圈三者都是有緊密聯絡的,三者不同的組合,可以讓曝光一樣準確,但不同組合拍出來的照片就不一樣效果。所以有時也要結合自己想要的效果來調整三者的數值。
  • 7 # 拍客張光林

    從你提問的口吻來判斷,你的研究和造詣不淺。為什麼這麼說?你提到了“不同的環境下”的說法,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不少的人,要麼就片面的強調感光度的的極低;要麼就是讓感光度聽之任之;要麼就是甚至“炫耀高感”,說什麼,你看你看,我的機子能用到多高多高的感光度等等。

    總得來說,絕大多數情形下,感光度儘量求底,它能帶來明亮、清新、質感的畫面,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應該按照不同的使用環境去確定感光度的高和低。歸納一下,大致有這麼幾種環境:

    第一、自然光條件。這裡的自然光條件,一般就是指室外白天裡的自然光。既然如此,我們當然設定成較低的感光度,比如100—400等等,只要不與曝光時間發生衝突就行。如果發生衝突,比如拍攝飛鳥等運動體,就得優先保證較高的拍攝速度,從而適當提高感光度。

    第二、室內光條件。室內光一般不如自然光條件,這時必須提高感光度,比如800左右等等。

    第三、夜景條件。夜景的拍攝一般是離不開三腳架等固定條件的,所以曝光時間反而有充分的保證,這個時候就得設定較低的感光度,比如100—200等。只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隨著拍攝時間的推移,光線不斷變得暗淡,曝光時間已經用到極限(比如30秒)還不能完成曝光,就是依照前面的設定,需要的曝光時間遠遠大於30秒,這時只能透過加大感光度以及光圈的辦法來服從曝光時間的需要,以便完成拍攝。當然,使用B門操作的不在此列。

    第四、靜物和翻拍條件。靜物和翻拍時,如果使用了三腳架,方案類似於夜景,因為時間不是問題;如果是手持拍攝,就要較高的感光度,以保證在“安全快門”下完成拍攝。

    第五、劇場和舞臺演出條件。劇場和舞臺的拍攝,光線變化莫測,我們很難判定使用多大的感光度。拍攝實踐告訴我,使用速度優先模式,將速度設定在1/80—1/50秒之間,而將感光度設定成“自動”跟隨,這個時候相機能夠在保證速度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光圈和較低的感光度進行動作,一般都會有很好地畫質表現;如果你的手持功夫足夠深,又想獲得舞蹈動作的“動感”效果,還可以將速速設定成1/30秒左右,這將一舉多得,得到的畫面既會非常新亮豔麗又會動感傳神。

    第六、星軌拍攝等。對於星軌的拍攝,我的理解是因為從曝光時間上去考慮,而設定成較高的感光度;對於有一種“只有較高的感光度才能拍出星軌味道”的說法,實在是無法評價。

  • 8 # 南方之南

    本不想回答這個問題的,看到別人的胡說八道誤導別人,忍不住得說兩句。

    其實,在攝影裡,人們可能更關注快門和光圈,對感光度不是太看重,甚至直接自動感光度完事,要我說,這有點太不尊重感光度了吧?哈哈。

    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感光度、快門、光圈還是攝影三要素。而感光度,我覺得卻是第一個要確定的要素。

    感光度決定顧照片的畫質:感光度越低(原生)畫質越高,感光度越高,畫質越差、噪點增加。就從這一原理出發,在拍攝前首先需要確定的就是感光度。

    確定的原則就是;感光度往低了設!

    光線好

    在光線好的情況下,沒有什麼好說的。直接把感光度設定到原生最低感光度,這是照片畫質的有力保證。

    原生低感光度,也是一臺好相機努力的方向之一,現在一些機皇的感光度已經達到了ISO64甚至是ISO50.特別是在風光攝影中,由於可以使用三角架,不考慮快門速度的情況下,更是想透過感光度來提高照片畫質。

    光線不好

    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感光度的高低。比如拍攝快速移動主體,因為需要較快的快門速度定格主體,快門速度就不能太低,這時候就需要先確定一個較快的快門速度,如果景深沒多大要求,就儘量用大光圈,光圈已經到了極限再考慮提高感光度;如果景深有要求,需要較大的景深,還要事先確定光圈的大小,這時候不得已的去提高感光度。

    有時候一些光線環境較複雜的時候,可能還是要將感光度設定成自動,但也不用擔心,現在一般相機的高感表現良好,在設定自動感光度時,給它設定一個最高限制,也就不能讓相機的感光度超過這個最高值。

    最後還是要強調的是,一定要重視感光度,它照片畫質的保證,原則就是儘量使用更低的感光度。

  • 9 # 劍舞影像

    不同的拍照環境下,該如何設定感光度?

    很多新人經常會諮詢關於感光度的問題,他們對這個數值不是太懂,在相機上設定為自動。實際上這樣做是很不好的習慣,下面我們共同來交流一下關於感光度的問題。

    感光度,說的最通俗,就是調整它的數值,在光圈或快門不變的情況下,可以讓我們的畫面變亮或變暗。

    1、光線充足時。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把感光度調到最小值就行,100、200都是可以的,現在有些相機的低感可以達到64數值。感光度小的話,畫面的顆粒度會極小,讓我們得到優良細膩的畫質。

    2、光線不足時。這種情況,為了達到曝光的平衡,我們可以適當調高感光度,比如室內等光線弱的一些場景,可以調高,但不要太高了,以防止出現過多的噪點而影響畫質。

    3、拍攝夜景時。一般來說我們拍攝夜景都會用到三腳架,這種情況下我們會進行長時間的曝光,而長時間的曝光本身會帶來一些噪點的,所以在拍攝夜景時,我們一定要把機身上的感光度調低一些,以防更多噪點的產生。

    4、拍攝星空時。這種情況我們就得用高感光度來拍攝,用5000左右來拍攝,因為在沒有光線的夜晚,我們要拍攝天空,只能用大光圈和高感來拍攝了。

    5、在用三腳架時。個人建議在用三腳架拍攝時,我們可以降低感光度,以達到細膩的畫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宗族文化的利弊分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