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樊樊樊掌櫃

    先貼上書裡幾段我感觸較深的話吧:

    1.因為女人除了談情說愛不會幹別的,所以她們把愛情看得非常重要,簡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們還想說服我們,叫我們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愛情。實際上愛情是生活中無足輕重的一部分。

    2.世界是無情的、殘酷的。我們生到人世間沒有人知道為了什麼,我們死後沒有人知道到何處去。我們必須自甘卑屈。我們必須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們一定不要出風頭、露頭角,惹起命運對我們注目。讓我們去尋求那些淳樸、敦厚的人的愛情吧。他們的愚昧遠比我們的知識更為可貴。讓我們保持著沉默,滿足於自己小小的天地,像他們一樣平易溫順吧。這就是生活的智慧。

    3.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裡,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4.在愛情的事上如果你考慮起自尊心來,那隻能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還是最愛自己。

    5.“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他的傷害,”他說,“但是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做出的犧牲。”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體面的證券經紀人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有一天突然消失了,為了去畫畫而放棄所有,下半生窮困潦倒直至潰爛死去的故事。

    讀完了《月亮和六便士》,怎麼說呢?一方面震驚於斯特里克蘭德為了理想而拋家棄子的舉動,另一方面痛恨施特略夫在愛情面前卑微到塵埃的樣子。這應該是我最深的兩點感受了吧。所以聊聊理想和愛情吧,這兩個世人最愛的話題。

    關於理想

    看到斯特里克蘭德人到中年卻不顧一切眼光,放棄一切東西,只為了畫畫。對於他畫畫的動機,書裡是這樣寫的:心裡有一種力量迫使他不得不這麼做。我突然很羨慕他,因為我已經活了人生的五分之一,竟然卻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讓我義無反顧地放棄所有而去追求(額等等,好像我本來就一無所有( ̄▽ ̄)/)。說簡單點就是迄今為止,活的像條鹹魚,沒有什麼夢想。也不曾為什麼東西而瘋狂地、用盡全力地去奮鬥過,就像《爆裂鼓手》那部電影裡面的主人公一樣熱血。

    這讓我意識到自己不過只是個平凡人,雖然心裡一直想成為很厲害的人,卻從不知道自己該擁有一副怎樣厲害的模樣。當然當個普通人也挺好的,這世上大多數人都終將是普通人。我也總是這樣安慰自己的。有時候覺得工作賺錢、買房買車、娶妻生子、退休養老這種大多數人過的日子很愜意,能平淡過一生就是幸福,有時候又覺得這種日子好像缺少點什麼,卻說不出來究竟缺什麼。

    現在已經快畢業一年了,一直在想這一年我學到了什麼。如果有學弟問我這一年有什麼收穫,我還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大學至少知道自己在打遊戲混了一年,這一年裡雖然大部分時間在跑步健身,學英語,學造價,卻真的都沒學到什麼東西。關於理想這種東西,現在的感覺就是太虛無縹緲了,還不如多讀點書。就像楊絳先生說的:你的問題在於書讀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如果說人生有什麼東西可以確定的話,那就是人生是不確定的。我這種小時候整天上山打鳥、下溪捉魚,不學無術的人本應該去廣東澄海的黑心工廠打工,卻居然能考上大學,並順利混畢業;畢業後原本想的是應該會在福建廣東好好修路造橋,卻出國來寮國建房子混口飯吃;現在在寮國的小日子過得是有滋有味的,說不定下一個專案就被扔去馬爾地夫這個天然的監獄關上幾年了。人生之所以美麗,就在於它的未知。所以說啊,萬一哪一天人到中年的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而拋家棄子去追求也不是不可能;當然也可能娶不到老婆,所以連拋家棄子的機會都沒有。

    理想太遠,當下近點。好好學習,好好工作。

    關於愛情

    我很討厭提到這個話題,一則別人說的太多了,話都被說完了;二則年紀輕輕,沒什麼資格談論愛情。

    在小說中,愛情在思特里克蘭德面前就是廢物,一無是處;而愛情在施特略夫面前卻高於一切。前者找女人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以便自己能更好地去專心畫畫,後者則為了他太太願意放下所有東西,包括尊嚴。

    看到“在愛情的事上如果你考慮起自尊心來,那隻能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還是最愛己。”這句話時我心裡起先是微微一震的,一針見血。剛開始我對施特略夫的行為表示很不解,究竟要多愛一個人才會令自己卑微成這樣?後來覺得也可以理解吧,或許愛情這種東西跟理想一樣,在內心的驅使下,你不得不去那樣做。某種程度上,施特略夫和思特里克蘭德是一類人。當然如果一個人像施特略夫那樣,還是愛自己會好點吧。因為愛情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它總是讓在乎的人卑微。事實上,生活中的絕大部分人也還是最愛自己。

    現在吧,對於愛情這種東西總覺得可有可無,有點過於悲觀,卻是真實想法。覺得花精力去談情說愛,還不如跑步背單詞實在。不久前還跟阿火聊天時說道,其實回家相親也是種很不錯的選擇。記得初高中時我是很看不起相親的人的,特別是唸完大學的人。那時覺得連自己喜歡的人都找不到,還要靠回家相親找媳婦,太沒出息了。後來,慢慢理解相親的那些人了,再後來,也要慢慢成為相親的那些人了。(捂臉)

    愛情對於很多人都變成奢侈品了,可望而不可及。而愛情對於我們這種幹工程的,是望都望不到了。有個女同學告訴我個真實的愛情故事:她的一個同事姐姐和男朋友都是幹工程的,異地七年,歷經各種艱辛,終於修成正果,在去年結婚了。兩人結束了痛苦的異地戀,然後開始了異地婚姻……

    有時候會在想,身邊這麼多幹工程的人,半年見妻兒一面,常年在外奔波。不能看著孩子長大,也很少牽著妻子散步,更沒法陪著父母老去。對家庭虧欠那麼多,究竟是為了什麼要選擇這個行業?出於對建築行業的熱愛嗎?還是為了建設更美好的世界?也許有人是這樣子的,但大部分人是迫於無奈吧。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在生活面前,愛情多少顯得有點脆弱吧。

    哎呀,不想那麼多了,太深沉了。還是過好當下,多學點東西,多賺點錢。讓以後的自己多點選擇,少點無奈。不管是高貴的月亮,還是低賤的六便士,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應該就是件很幸福的事了吧。我想這就夠了。

  • 2 # 共讀經典

    最簡單的問題:最求夢想還是接受平庸?作者用遙遠不可觸及的月亮來代表夢想,用庸俗的六便士來代表現實的平庸。這是一個抉擇的問題?也是一個哲學問題?

    https://www.toutiao.com/i6695200463597339147/

    讀完《月亮與六便士》,難以抑制內心的歡喜,

    拉著咖啡小姐一起看完了這一期。

    內心的火熱又被點燃了。

    當文字的內容用話劇的形式表現出來時,

    那種震撼力,似乎就在故事身邊一樣。

    久久不能忘懷那種尖銳。

    又花了一些時間瞭解了高更的故事,

    欣賞了他的一些作品,

    似乎掉進了一個深邃的空洞,

    在一個時間跳躍的波動裡,

    在黑暗的森林深處,

    在遙遠的太平洋小島。

    眼淚湧了出來,

    似乎所建立的價值觀,

    完全失去了約束。

    一幅偉大的油畫

    ① 一幅偉大的油畫

    故事裡主人公,

    雖然只是以高更為原型,

    並不是真是的他,

    但我更願需要現實比故事更精彩。

    就像我們的生活,

    生活的無厘頭,

    往往比想象的更加可怕。

    人生終極三問

    這幅畫是高更晚年在塔西堤畫的,

    從右至左講述人的一生。

    對人生歷程的深刻思考,

    這幅畫的名字就是人類的終極三問。

    是什麼樣的經歷,

    讓高更有如此的沉重的思考。

    這段故事比書本里的故事更加殘酷,

    我想作者是已經研究過高更的生平,

    他是刻意隱去了一些殘酷。

    一位生活潦倒無法生存的窮畫家,

    離開現代文明,

    來到了原始的塔希提,

    為了生存他什麼髒活累活都做,

    賺來的錢除了生活所需,

    全部用來用來買畫筆和顏料。

    跟一個原住女人生活在一起,

    有了他們的孩子和家庭。

    一次回歐洲參加畫展,

    卻失敗而歸,

    心情跌落到了谷底。

    而他的孩子又因為傳染病,

    離開了。

    這個殘酷的現實,

    徹底擊碎了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殺未遂,

    被人救了回來……

    就在這樣的殘酷狀況下,

    他完成了這幅作品。

    很喜歡知乎上的一段話,

    生活就是一個碧池,

    你越害怕,

    她就越得意,

    直到你徹底屈服了。

    人生真難,

    但不配讓我認輸。

    人都是和命運鬥爭的鬥士

    周國平說:“人生有三次成長:

    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

    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並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大概要經歷過深淵才能明白平凡的美吧。

    飄搖而堅強

    ② 心裡要有一顆種子

    夢想最明確的時候應該是小時候,

    老師問我們,夢想是什麼?

    會毫不猶豫的大聲喊出來:

    我長大要做科學家;

    我長大要做宇航員;

    我長大要做警察;

    我長大要做律師;

    ……

    越長大,自己的夢想變得越小,

    或者說變得更加現實了。

    一份安穩的工作,

    家庭美好,賺多少錢等等,

    很世俗卻很真實。

    好像被時間磨得變了一個人一樣,

    小時候的那種侃侃而談不再有了,

    變得矜持,穩重,顧慮重重。

    有人說這是成熟,

    倒希望儲存著那份純真和無知。

    思特里克蘭德,

    骨子裡儲存著那份對夢想的追求,

    即使現實的烙印,已經印在了靈魂上。

    他還是選擇去撿起那顆夢的種子,

    讓它自由地的發芽成長。

    一個人掉入熟悉的漩渦裡,

    想跳出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不過思特里克蘭德去嘗試了,

    用一種被世人鄙視的方式逃離了舒適圈。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

    總會追問:這樣值嗎?如果失敗了呢?

    這可能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區別吧!

    這種前怕狼後怕虎想法,

    似乎註定只會平淡的過一生。

    瞭解要放棄什麼,

    懂得自己想要什麼。

    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才能獲得滿足感。

    有一個朋友,

    公司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求寫目標,

    同時也會詢問你需要放棄什麼?

    放棄自由,放棄娛樂,放棄遊戲……

    總有些東西需要為了目標放棄。

    深刻思考,

    問問內心中的那個自己。

    我們大部分人精力是有限的,

    你努力去實現一個目標,

    必定需要割捨一些其他的東西。

    會羨慕一些人——光鮮,成功,

    把生活過成夢想的樣子。

    而我們卻沒看見凌晨的時間裡,

    他們拼命地努力。

    最近很多人在說“比你聰明還比你努力”,

    這是一種什麼心態呢?

    不知道是自嘲還是自棄。

    天才並不是我們想象的無所不知,

    而是背後默默地努力和堅持,

    就像思特里克蘭德一樣,

    是堅持和努力成就了天才。

    多少個黑夜你在踟躕裡前行

    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

    心理學上說,

    如果一個人,

    依靠內心的愉悅驅動,往往比較自我;

    依靠內心的恐懼驅動,往往比較自律。

    這兩類風格,都會催生非常優秀、非常成功的人。

    可能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影響,

    大多數人會被要求是自律的那一種。

    這樣的劣勢很明顯,就是缺乏明顯的興趣,

    也就只能由其他原因促成著前進。

    就像很多大學畢業生一樣,

    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

    這樣引起的問題可能就是,工作中會倍感痛苦,

    感受不到快樂,

    內心充滿恐懼,自我懷疑。

    C羅

    當然,也不全是這種消極的,

    球王C羅就是一個極度自律的人。

    據說有一次訓練結束,

    C羅請朋友埃弗拉到家裡做客,

    結果吃的就只有沙拉和水煮雞肉,

    喝的也只有白開水。

    後來埃弗開玩笑說,

    直接拒絕就行了,

    因為他只是想找你去練球。

    C羅的自律大概達到了極致的境界,

    為了保持自己的競技狀態,

    幾乎不攝入任何高脂肪食物,

    不喝果汁飲料。

    這其中一點恐怕對普通人都不容易做到吧?

    或許是出於對更高目標的追求,

    才讓他如此享受。

    或者你說這也是一種自我,

    為了自己地目標不管別人的感受。

    凡事都有多面性,

    就像思特里克蘭德一樣,

    對於他來說,他的行為可能是要自律,

    完全忽視外界的干擾,

    全力追尋內心的感受。

    然而,對於他的家人和朋友,

    他的行為是自我的,

    忽視了他們的感受,給他們帶來了傷害。

    無論是自律還是自我,都可以達成目標,

    只要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需要放棄的是什麼,

    並且內心可以坦然地接受它。

    很多時候,我們的痛苦,

    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不願意妥協,不願意放棄,不願意承擔責任,

    這才是痛苦的根源吧。

    掉進了染缸裡你的色彩還在嗎

    有很多人批判思特里克蘭德的自私,

    但是他卻自私的理所當然。

    難道不是這樣嗎?

    月亮還是六便士,

    這永遠都是一個問題。

    這一篇寫了很久,中間拖延了太長時間。

    反思這段時間的故事,又重現了那種失去自我的狀態,

    沒有一顆月亮在面前吸引著,就輸給了黑暗。

    這黑暗的面板完全是自己的慾望,

    就像“蜘蛛俠”裡的黑色物體,

    是自己無法放下的慾望才會招致這種東西。

    面對全新的一年,

    彌補一些拖延的遺憾,

    用文字記錄一些故事,

    認真的思考一些問題,

    養一盆植物,

    陪愛的人去一些地方看看這個世界,

    欣賞在路上的美景。

  • 3 # 書影生香

    “人生如果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月亮與六便士》要表達的主題用卡耐基這句話概括非常恰當。

    整本書裡並沒有出現月亮、六便士這兩個詞,毛姆用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代表現實,表達的是理想和現實不可調和的矛盾。

    以思特里克蘭德追求繪畫理想為主線,以他前後生活狀況為對比,輔以阿伯拉罕和船長夫婦的小故事,充分詳盡地闡明瞭個人在實現理想過程中遭遇的世俗眼光和現實壓力。

    雖然毛姆在書中沒有明確說明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間如何選擇,以個人理解,毛姆是更加偏向選擇月亮。結合毛姆豐富的人生經歷,他確實也做到了這一點。

    我們往往要在取悅自己還是取悅別人之間做出選擇。正如思特里克蘭德一樣,前半生取悅別人,後半生取悅自己。他的行為不被世俗所理解,所有人都以為他有了外遇,也只有這樣人們才能解釋他的瘋狂舉動。

    反觀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日復一日做著重複的工作,被房貸、車貸、孩子、家庭裹挾著前進,沒得選擇。吐沫星子淹死人,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思特里克蘭德一樣能夠超然物外,完全不在意世俗的眼光。

    理想就像掛在夜空中皎潔的月亮,美好而不可觸控。因為不可得,才格外浪漫。

  • 4 # 非愛2019

    思特里克蘭德不忌世俗,不懼倫理,具有超出常人般的狂熱和冷漠。他甘於摒棄名利,丟下自己的家庭、財產,去過未知的生活,去遇見未知的角色。他極其自私,不考慮身邊他人,他擁有常人無法想象的對世界萬物的冷漠。

    他在藝術上是怪人,是天才,但在社會中,在家庭中他是個不折不扣的爛人。我在憎恨他丟下一切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和欽羨他敢於面對世俗的指責,去追自己的月亮。後文中提到,他終於畫出自己滿意的畫作,卻讓島上的妻子將其燃燒殆盡。他的一生,是追尋自己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了獲得他人贊同而活著。他是好人,也是壞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安CS75自動1.5T的哪款比較好?落地大概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