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觀點對立面

    農民工把孩子交給父母在農村帶不好。這個是我個人的觀點。

    1.父母隔代領養小孩會更疼愛小孩,比較嬌慣,縱容小孩。

    2.老年人的教育的價值觀念和現在年輕人教育的價值觀不一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和現在主流價值觀不一樣。

    3.小孩長期不和父母在一起會更加思念父母,會影響小孩的心理健康。

    4.爺爺奶奶帶大的小孩會更任性,更愛玩遊戲,玩手機,上網。爺爺奶奶總認為小孩不哭不鬧就是好就是聽話。哪怕知道玩手機不好還是會讓小孩去玩的,太溺愛小孩了。

    5.現在小孩的做業比較難,爺爺奶奶看不懂,小孩也容易糊弄一下就過去了,小孩的作業做的好不好爺爺奶奶是不知道的。

    如果父母在城裡有能力把小孩接到身邊的話儘量還是把小孩帶在身邊比較好,畢竟出來賺錢也是為了小孩以後能生活的比較好一點。現在農村的留守兒童真的很可憐。農村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兒童,和問題青少年比較多,小孩的性格一旦形成以後長大了就不好在改變了。 為了小孩以後的健康成長建議還是把小孩帶在身邊領養比較好。以上只是個人觀點,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謝謝!

  • 2 # 幼教手記

    農民工把孩子交給父母在老家待,確實存在不少問題:

    1.親情缺失

    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兒童生活影響非常複雜,其中情感缺失是最嚴重的影響。父母“關愛缺失”會引起留守兒童嚴重的“情感飢餓”。

    2.家庭教育不到位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作為留守兒童會缺乏父母的直接監護,那麼,作為家庭教育這一在兒童成長過程至關重要的環節便被人為的、極大的削弱了。許多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和興趣會大幅下降,有的孩子會出現逃課、輟學等行為。更嚴重的是,有些孩子會沾染社會不講習氣,與閒散人員一起廝混,慢慢的會出現偷摸、打架、搶劫等行為。

    3.心理問題加重

    留守兒童中絕大部分都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比如:自卑心理、孤獨膽怯、盲目反抗、逆反心理、怨恨父母等。留守兒童患心理疾病的機率明顯高於其他兒童。

    4.安全問題存在隱患

    留守兒童的人身、生命安全是最讓在外辛苦打拼的父母牽腸掛肚的。在留守兒童中,男孩子容易成為人販子注意的目標,女孩子則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人身侵害。

    5.留守兒童易性格扭曲,不善交往

    5.缺少良好的道德品質

    大部分留守兒童的道德品質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這是因為留守兒童道德情感缺失,缺乏必要的自覺性、紀律性、自控性,道德意識薄弱,甚至有的孩子酗酒、賭博、迷戀網路,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如果有可能,還是建議外出打工的父母能帶上孩子,自己親自帶更好。

    當然,外出打工的父母如果帶著孩子,會很不方便。因為要考慮吃住的問題、子女上學的問題等等。父母打工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孩子、讓家人生活的更好嗎?因此,外出打工的父母如果帶著孩子,還想把孩子教育好,那麼就要注意:

    1.家長自身要加強修養

    2.家長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父母可以有針對性的參加一些培訓活動,比如:親子教育培訓課程、心理知識培訓等等,掌握如何有效的教育子女的知識。

    3.父母再忙再累都不要忘了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儘量給孩子安排一個獨立活動的空間,至少要安排一個安靜的學習角。

    4.父母要抽時間多陪陪孩子,多與孩子交流和溝通,注意孩子的心理發展和情感需求。

    5.幫助孩子儘快融入城市生活,加強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6.父母要多與學校保持聯絡,常和孩子的老師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思想狀態。

    7.鼓勵孩子多與城裡的孩子交流互動,擴大交際圈。

  • 3 # 旅遊達人老嶽

    謝謝悟空小秘書和題主朋友共同邀請!對於這個話題我深有感觸,也是無數帶孫子的爺爺奶奶們的無奈。現實生活不容我們選擇,雖然看孫子能給爺爺奶奶們帶來很多快樂,該子也不被耽擱。但是,我感覺爺爺奶奶帶孩子還是弊大於利。因為如果孩子的爸爸媽媽自己帶,便於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和心理變化,感情上可以磨礪他們之間的依戀,親子關係來說,當然是和父母一起孩子會更加開心。做為老一輩人,是傳統的教育理念,只要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了,沒有充足的精力與現代認知去教育孩子,還容易使孩子產生自私自利,因為他得不到父母的愛,沒有安全感,所以身心不能自由呼吸。如果孩子錯過了最佳的生長期,父母就是在身邊教育也很困難了,孩子和父母不在一起,心裡會有隔膜,勢必會有叛逆和逆反心理。所以,我認為爸爸媽媽自己帶孩子利大於弊。

    爸爸媽媽自己帶更好嗎?

    隔代教養的好處

    1、異世代的智慧,上一代的老人們,有其細膩的心思和豐富的成長經驗,孩子父母親也皆能信任,故能在生活起居上將孩子照顧得較為完備與妥善。

    2、長者安閒心態。家中長輩與有工作壓力的父母相比之下,長輩的心情與心態皆較比孩子父母親安穩平靜得多,也比較有耐心與愛心去伴隨及哺育隔代的孩子,這就是所謂“隔輩親”。

    3、代代相傳心態。老一輩極度容易與孫子女建立親睦的情感,能為教導孩子創造良好的感情基礎。另外,就孫子孫女與自身是一脈相連、愛屋及烏的想法,老者更加憐惜家中的孩子。隔代教養的壞處

    1、過當的寵溺。家中長輩過於寵愛小孩,極容易會導致孩子任性妄為、高度依賴性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不良的情況發生。

    2、難改變通守舊。不同世代必然會有觀念較為保守及古板的情形,這將有可能對於孩子未來在進入社會與適應團體能力的培養方面,產生不利的害處。

    3、長輩干涉過多。在父母親對小孩提出嚴厲的要求條件時,家中的長者往往會出手干預,讓孩子父母無法立刻糾正子女的錯誤與缺失。好了,關於今天的話題我就談論這些,做為帶孫子的爺爺奶奶們,你們有何想法?歡迎大家共同討論說一說您的看法。謝謝!農夫老嶽:2019.11.10.

  • 4 # 王子書童

    孩子,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這是所有把孩子留守在老家的農民工的肺腑之言和深刻體會。

    農民工把孩子交給老家的父母帶確實有些不好的影響。比如,打遊戲,看電視,離家出走,早戀,偷東西等等。我曾經耳聞目睹過一些留守兒童的事情。

    那是今年六月中旬的時候,我手下一個員工哭紅著雙眼找我請假。我問她請假事由,她哇地一聲就哭了。她平靜下來以後,我才知道原來是她留在老家讀初中的女兒早戀了。並且已經懷了孕,真是把她夫妻倆氣的想死的心都有了。她只在電話裡罵了女兒幾句,她女兒乾脆搬到男同學家去住,學也不上了,家裡的老人也管不著。所以她只好請假回老家去處理這件事情,心裡後悔的不得了。

    其實我也深有體會的,每次放假我回老家的農村,總是看見那些和我孩子一樣大的留守兒童。他們不是整天呆在家裡看電視就是玩手機,而城裡的孩子每天都忙著補課,培訓特長,去旅遊什麼的活動。真的很恐怖,別人已經很優秀了,卻還要比你更努力!難怪現在有人呼籲:寒門,再也難於出貴子了!

    自己帶更好嗎?回答當然是肯定的。隔代教育不僅跟不上世代的步伐,還會把孩子養成許多不良習慣。自己帶更能讓孩子有歸屬感,更能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必即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教育將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古代的孟母三遷,現代的父母陪讀,都深刻的說明自己帶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的教育時效性太短,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孩子優秀了,你掙錢做什麼?孩子不成器了,你又掙錢做什麼!

  • 5 # 一頭怪牛

    謝邀!首先違法!法律規定:“父母有撫養孩子的義務”,這一句話就夠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千真萬確,讓父母帶是推脫責任!一是將來和孩子沒有任何感情,這是很多父母以外的人帶孩子的後果!二是孩子和自己父母沒有任何感情!嚴重影響兩代人的感情!甚至有一些子女認為,根本沒有這樣的父母!三是自己在大的困難也要帶著孩子!國家一些政策正在向農民工帶孩子打工傾斜!可以關注一下!

  • 6 # 費玉山

    爺奶愛孫嬌慣多,

    不如父母可負責。

    打工怎奈無餘力,

    拼命掙錢為生活。

  • 7 # 浮塵微草

    打工父母將孩子託給爺奶看管,我是堅決反對的。

    親情缺失,父母責任何在?孩子小時候最無助,最需要父母的陪伴,你卻為了多賺錢,撒下孩子而去。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卻丟掉了孩子最需要的最寶貴的親情。金錢日後還可能賺,親情缺失則會造成一輩子的遺憾。等孩子長大,父母再想管理孩子,恐怕很難,因為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有恩於他”,也就沒有親情資本給孩子“立威”,那樣就會造成問題孩子。實在得不償失呀!

    觀念落後,教育方式陳舊,而且許多做法毫無科學依據。偏偏還很固執,就是不跟時代的發展而改變。比如長輩哄嬰兒喜歡讓嬰兒睡搖床,孩子哭鬧就會使勁地搖;但按現在科學的解釋,嬰兒腦部還沒發育完全,腦裡面幾乎都是水份,睡搖床會搖出問題。再比如,許多長輩認為嬰兒沒有六月天,大熱天還要給孩子穿暖和,結果把孩子捂出一身的長疹子,甚而會讓孩子熱至脫水。還有,長輩老是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所以易採取暴力教育手段,讓孩子身心受傷害。

    衛生觀念極差,尤其是農村的爺爺奶奶。他們不會給孩子洗澡,也不怕碗沿上蒼蠅帶來的病菌。他們會帶孩子到野外隨意吃剛噴過農藥的葡萄,或用衣襟一擦,就會讓孩子吃渣桃子。他們信奉的是祖宗遺訓——“不乾不淨,吃下沒病”。殊不知,祖先時代不講究不怕,水果蔬菜絕大多數是天然綠色產品。可現在的時代,處處殘留著有害物質,不講究不行。

    隔代最易溺愛孩子,縱容孩子,讓孩子養成不守規矩、任性自由的不良習慣。比如飯不好吃就不吃,想要什麼就得給買什麼。一不滿足,就哭鬧不停,撒潑打滾。給日後上學也會帶來諸多麻煩。溺愛是害,可在爺即奶這兒就是會暢通無阻。所以父母必須明白這一點,想清楚外出打工給孩子有可能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後果,可要慎之又慎啊!

    性格扭曲,心裡孤僻,問題孩子偏多。這是留守兒童的共性。從教多年,遇到的性格古怪、脾氣怪異的孩子,或者行為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缺乏教養的、不聽話、易與各科老師發生矛盾衝突的問題孩子,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佔絕大多數。這些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愛,缺乏親情建構的家庭溫暖氛圍,沒有父母的庇護,缺乏安全感,受人歧視欺凌,所以性格變得孤僻古怪,心靈扭曲陰霾,思想消極偏激,缺乏朝氣,成績落後是必然的事。這些問題孩子往往會成為社會的隱患。

    一句話,有能力有精力就生而撫育,,無財力無時間則靠後再生;再苦再累,也要和孩子在一起,親情的溫暖遠幸福於金錢的享受。父母輩只適合幫襯自己帶孩子,而不能替代自己撫育孩子。衷心地奉勸那些拋家棄子的打工族父母們,為了孩子,也該踏上返程歸鄉的征程了。

  • 8 # 100個男神

    天底下沒有哪個父母願意把自己孩子放一邊,為了一家人的吃穿住行,是不想為而為之。全國一年有差不多2000萬的留守兒童,都是跟爺爺奶奶,或者叔叔嬸嬸帶,一年也就過年的時候見一次爸爸媽媽,而我的大寶也是其中之一……其實說到大寶我多半是愧疚的。 首先要說的是天下父母都關心的學習成績,大寶是聰明的,數學成績只要老師講一遍他都會做,還會幾種方法。但是讓我難過的是,從小把他給奶奶帶,奶奶一個字不認識,所以現在五年級,寫的字筆畫順序不會,字寫的相當潦草,我看他作業基本都是靠猜的。因為什麼呢,因為當媽媽的那個人從小沒在身邊,錯了沒人糾正,壞習慣一直延續,久了他認為自己寫的就是對的。考試明明可以100分,就因為字寫的不好,粗心大意,就只有90分了。 然後就是隔輩親帶出來的孩子非常小氣,爺爺奶奶平時不會罵他,小孩子做錯事笑笑就過去了,做的對的會一直誇他,什麼能幹啊,聰明啊,真棒啊,有時候自己主動刷個牙,穿個衣服就會誇他半天,現在的大寶真的很小氣,不能說,說他不是就哭,有時候開個玩笑也會哭,眼淚不值錢,他的身後必須是掌聲。這樣導致的後果是寶寶很懦弱,上課不敢回答問題,怕錯了老師罵他,同學笑話他,碰到熟人也不敢問好,反正在他的世界不能錯,只能是對的。 最後要說的是孩子最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陪伴,現在我家大寶我自己帶了,帶了幾個月我發現,從最開始我罵他字寫的不好,哭,罵他懶,哭,罵他只知道看電視,打遊戲、哭,到現在怎麼罵都不會哭了,還會笑著跟我說“媽媽別生氣了,我明天保證做好”我知道他在慢慢改變,性格也開朗了不少。只要在慢慢變好,我覺得我的陪伴是他最好的補償!

  • 9 # 我才是Y點點呀

    孩子留在老家交給老人帶,到底有什麼影響?

    我相信提出這個問題的父母們,內心一定是明白一個道理的:孩子留在自己的身邊,陪伴他成長,對孩子一定是最好的。只是在現實中,迫於各種壓力與形勢,還是狠狠心,把孩子交出去了。

    我今天主要來說兩點:

    隔代養育的不良影響

    隔代養育,尤其是與父母分離的隔代養育,到底對孩子有哪些影響?這些影響也許比你想象的更加深遠一些。

    1. 嚴重的分離焦慮

    很少有老人直接將一個孫子帶至成年的(少數父母早逝或者其他異常情況不含在內),絕大部分孩子早期的幾年由老人帶大,上幼兒園,小學或者中學以後又被接回到父母身邊生活。

    對於這種情況, 通才孩子的第一親密物件是老人,比如爺爺奶奶。孩子和爺爺奶奶的關係,更像是不能明說的實質上的親子關係,彼此的依戀比任何人都深(往往是孩子對爺爺奶奶的依戀,甚於爺爺奶奶對孩子的依戀)。這個時候將孩子與爺爺奶奶分離,無疑會引起強烈的分離痛苦,面對新的生活環境,和相對陌生的相處模式,孩子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適應環境和重建關係中,並因為脫離掌控而不斷產生焦慮。

    另外,很多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即使後來呆在父母身邊乖巧懂事,但是面對爺爺奶奶終將較早離開人世的現實,受到的心靈打擊也往往要大許多。

    2. 難以與父母建立親密關係和良好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基於長期的親密陪伴和共同的經歷形成的。當孩子的早期幾年與老人生活在一起,與老人建立了第一親子關係以後,在稍大的時候就比較難以與父母建立安全穩定的關係,對老人的依戀一直難以消散。

    3. 啟蒙落後&不良習慣

    老人限於自身的活力與精力,學識與眼界,對孩子的啟蒙和教育終歸是稍遜一籌。他們把幾乎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的物質生活上,難以做到陪伴遊戲,充滿活力的互動,而遊戲是所有兒童學習外界的最重要的手段。

    有一項研究表明,由老人養育的孩子與同齡孩子相比,更顯老成,同時也較為缺乏活力,遊戲中的創造力和好奇心也相對較低。而好奇心,創造力,審美能力都將是未來智慧高度發展的社會下,實現自我不可替代性的關鍵因素。

    另外由於老人的溺愛或忽視,孩子在知識積累和習慣養成方面也會稍顯落後。

    4. 最近發生在身邊的觸動我的一個故事

    小區媽媽的老公同事帶的素描班裡有一位學生,因為抑鬱跳樓了,所幸落在車棚上,並未傷及生命,不過也斷了數根肋骨。

    這位準藝考生,此前由於爸爸媽媽在城市打拼,一直託付給爺爺奶奶養育,這兩年才接到父母身邊生活。父母如今是高管,因為老人疏於教育,孩子在文化學科表現都堪憂,於是父母把他安排進畫室,希望他將來靠藝考,考上個好大學。

    但是出於親子關係的疏離,父母缺乏陪伴,對孩子意願的打壓和忽視,一步步造就如今境地。

    這個不幸的原因不能全部歸咎於早期分離,但是很顯然他們錯過了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重要時光,即使父母關係不好,如果生活在一起,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去修正和溝通,不至於孩子大了以後不願吐露,悶聲抑鬱。

    父母們有哪些方法可以弱化不良影響?

    1. 保持頻繁的影片通話

    如果你不得已把孩子留在老家,那我希望做父母的,至少要做到頻繁與孩子影片通話,保持情感連結。

    影片通話也是有要求和技巧的,不是每次幾乎一樣的噓寒問暖,而是可以融入講故事,讀繪本這樣的形勢,生活在老人身邊的孩子大多相對過的不那麼精彩。我相信利用影片通話時間,用繪本和故事滋養你的孩子,他一定會每日期待你的電話,在感情上也會安全依戀。

    2. 老人對孩子的引導

    父母不在身邊,孩子一定有很多關於父母的問題想要問老人,這方面一定要和老人溝通好,如何回答,如何引導,如何讓孩子對父母充滿期待。很多老人以孩子和自己親,不和爸媽親為傲,這真的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這恰恰是一種無奈與遺憾,最終受傷害的還是孩子。

    3. 定期探望

    這一點沒有什麼特別的,萬分想念,不如見面。父母的擁抱,親吻,以及一次難忘的出遊回憶,很可能是支撐孩子慢慢等到過年相聚的希望。

    很多父母不明白孩子對父母到底有多麼深的依戀,孩子越小這份依戀越深,對父母的渴望和需要也越明顯。

    成長是一份過期不候的禮物,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希望全天下的爸爸媽媽都能慎重做出分離的決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時候心情不好,很煩,無緣無故就生氣。好多是想不通,越想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