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知道中學裡說只有人有意識,但我持懷疑態度。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64353423442

    動物的意識是本能的天生的,是低階盟芽的。動物的意識沒有創造性和開發性。而人的意識不同,除了具有動物的意識之外,還可透過學習和實踐獲得更高階的意識,人獲得意識的廣度,深度和高度都是動物無法比擬的,人的意識的提高可以促進社會文明和發展,也可以解放和提高生產力發展從而推動社會進步!

  • 2 # 奇趣驛站

    幾天前,澳洲的一家海產店攤上大事兒了。一位顧客想在這家店買一隻新鮮的龍蝦,店員二話沒說立刻現殺了一隻,不過宰殺的過程有些殘忍,龍蝦直接被店員斬斷,身體還在動就被放進了切割機。沒想到有人錄下了這個過程並上傳到網路,立刻惹惱了澳洲皇家阻止虐待動物協會,動物協會認為在龍蝦沒有知覺的情況下被宰殺才是正確的方式,並將海產店告上法院,海產店最終處以1500澳元罰款。

    這則新聞實在令人咋舌,不過我們暫且不去思考1500澳元的罰款是否合理,單從動物的角度來說,在動物失去意識後宰殺和清醒時宰殺真的有區別嗎?換句話說,動物能感覺到疼痛嗎,動物的意識狀態能達到什麼程度?這一問題吸引了許多動物研究者,他們從單細胞生物入手,進而研究了節肢動物到脊椎動物的意識狀態,越來越接近問題的答案。

    1黏菌,微生物界的工程師

    科學家們對仿東京地圖模擬的黏菌實驗

    黏菌是一種介於植物與動物之間存在一種單細胞微生物人們發現,為了找到食物,黏菌能應對複雜的迷宮。它把自己管狀的腿(偽足)構成的網路伸展出去,同時探索各條路線,直到找到最佳路線。兩位比利時研究者對黏菌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測試。他們用瓊脂做出了英國的地形圖,在“倫敦”的位置放入黏菌菌群,並記錄這個菌群的覓食活動,然後用黏菌喜歡的燕麥麩標記其他9個城市。一天之內,黏菌便用伸展出去的“腿”連線到了各個燕麥麩“城市”,模擬了英國現有的城市間公路網路。事實上,這個“沒有頭腦的生物”能夠準確地判斷出抵達分散在各處的燕麥麩的最短、最有效路徑,它們像工程師一樣找到了最佳路線。研究者說:“這顯示了沒有神經系統的單細胞生物如何能在路線問題上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2因群體生活而“開心”的蝗蟲

    蝗蟲主要生活在乾燥地區,通常過著孤立的、相對不愛社交的生活,但當蝗蟲的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自發性群體行為。當蝗蟲的數量保持在10-25只時,它們會更靠近彼此,但沒有組織。但是當封閉空間中的蝗蟲數量達到大約30只時,它們很快便會發生一系列非同尋常的生理改變。它們的腿部肌肉開始增大,並與附近的蝗蟲一起行進。它們大腦的體積大約增加了30%,並且發生了根本性的重組:獨自尋找食物所必需的視覺加工區域減小,而為適應群體覓食的需要,進行高階視覺加工的腦區增大了。研究者發現,當蝗蟲彼此親近時,會用後腿與其他蝗蟲進行交流,刺激後腿上的毛會使蝗蟲大腦突然釋放出大量5-羥色胺。對於人類而言,5-羥色胺正是產生愉悅情緒的信使。

    3喜歡藏東西的灌叢鴉

    加州大學的克萊頓發現弗羅裡達灌叢鴉會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儲存不同種類的食物,還會調整它們的儲藏策略,來儘量減少其他鳥偷自己食物的可能性。如果一隻灌叢鴉過去從其他鳥的儲藏處偷了食物,並且當它儲藏自己的食物時被別的鳥看到了,那麼當那隻鳥走了以後,它就會偷偷把自己的食物重新儲藏在其他地方。不僅如此,灌叢鴉的行為還取決於誰在觀察它的儲藏處。如果對方是一隻強大的鳥,那麼比起對方是自己的配偶或一隻弱小的鳥時,灌叢鴉更可能偷偷重新藏食物。這些結果表明,灌叢鴉可能知道另一隻灌叢鴉知道什麼,也就是說它們具有複雜的心理。

    4小狗也有眼力勁兒

    狗天生就具有一些類似人類的社會技巧,這些社會技巧並不是習得的。比如,它們懂得人類能看見什麼,如果人轉過身,它也會把撿回來的球放在人的面前而不是背後。狗會從看得到頭和眼睛的人類那兒乞求食物,而不會向腦袋上蓋著一個桶的人乞求。當狗位於障礙物後面,但食物處在人可以看到的透明窗戶前時,它是不會接近被禁止接近的食物的。它知道即使自己看不到人類,但人類還是可以看到食物。

    5捲尾猴寶寶討厭差別待遇

    研究顯示,生長在熱帶雨林地區的捲尾猴也象人類一樣對於不公平的交易深惡痛絕。如果訓練一些捲尾猴用某種物品交換一根黃瓜,同時訓練其他一些捲尾猴交換葡萄,那麼前者看到葡萄之後就會拒絕得到黃瓜。相反,他們會扔掉用來換黃瓜的物品,並拒絕吃黃瓜,甚至將黃瓜丟給其他猴子。研究者表示,看得出,那些只能得到黃瓜的猴子“對我非常不滿意”。人類和猴子也許從進化的祖先那裡繼承了相似的一種公平意識。這種公平意識也許對於物種之間的合作和生存產生了幫助的作用。

    已有研究告訴我們,有些動物似乎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覺知,即它們能夠將自己作為注意的客體,但動物擁有覺知到什麼程度尚待解答。另外,自我覺知並不是意識的全部維度,大多數動物實驗聚焦在心理理論問題和動物是否知道其他個體的知識,很少有研究探討動物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的瞭解。一種更為新穎的尋找動物自我反思意識的研究方法是尋找它們的元認知,或者說是動物對自己思維的思維,也就是覺察自己心理活動的能力。動物會考慮自己知道什麼嗎?這是另一個很難研究的問題。可以說,動物具有意識行為這個想法雖然很誘人,但還有待更嚴格的評估。

  • 3 # 貓先生內涵科普

    動物有意識嗎?我堅信它們沒有,否則,人類社會幾百年來的成就,將崩潰無疑。

    工業巨輪上的機械化

    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能源和原料,人類的生產力獲得了爆炸性的發展。過去的幾百年間,工業化的巨輪,早就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成為農業的支柱。

    機械化不是單單機器的事情,植物和動物都無可避免的捲入了機械化的浪潮之中。科學讓人類獲得了近乎於神的地位,以人為本是現代人類堅信的真理和無可置疑的價值觀。

    但有一樣東西卻悄悄的發生,似乎沒有人去有意的察覺。各種動物,特別是進入農場的動物,它們已經不被視為活生生的、能夠感受痛苦的生靈,我們只是將它們如同機械一樣對待。動物們的身體依照人類產業的需求,被改造,它們的一生就是工業化生產線上的一個齒輪,決定它們生命長短的只是商業上的利潤和虧損而已。

    意識?你會覺得一件商品具有意識?

    它們沒有意識,是最好的科學解釋

    一隻蛋雞,如果它活在野外,它們會構築自己的社會階層,會築巢和理毛。但作為雞蛋產業的一個單元的蛋雞,它們的活動空間只有22立方厘米左右。雖然它們有足夠的食物,但是它們無法拍打翅膀,甚至無法完全站立抬頭,它們只需要做一件事情,產蛋。

    一頭豬的智商,在動物界或者在哺乳動物中,可以排在前三位。在工業化的養豬場中,母豬住在連翻身都無法做到的小隔間裡,大約四星期後,它們會產下小豬,小豬們不會有任何和母親溫存的時間,它們立馬將被帶走,烤乳豬或者繼續養肥後宰殺,是必然的宿命。而母豬則又被帶去懷孕,重複上面的迴圈旅程。

    奶牛的一生,也只是活在一個小隔間裡,不管是站還是臥倒,後面是它們的尿液和糞便,前面是一套供給食物的機械。身上還有一套機械,每幾個小時會來為它們擠奶。它們的孩子小牛呢?奶牛場不會給予考慮的,或者小牛排才是它們的去處吧。

    我不知道上面的例子中,這些生靈具備意識的話,它們會怎麼想?我也無法想象,如果人類發現它們具有意識,和它們進行交流後,我們的社會會如何改變。

    結語

    這不是一篇科普,我也無力做這樣的科普。作為享受這現代化便利的一員,我無力去為這一切做什麼辯解,我只能說,它們沒有意識。

    曾經在草原上捕獵,為殺死的動物祈禱,感謝它們化成我們生命的一部分的日子,終將一去不復返了。

  • 4 # 阿奇154425239

    你的懷疑是有道理的,不用說動物,即使是植物也是有意識的,一切生物都是有意識的,比如,植物人是有意識的,沒有意識的植物人會被宣佈死亡,沒有意識,生物就無法生存了,趨利避害是一切生物的意識,是本能。但是,除了人類以外,其他生物都沒有思想,思想才是人類獨有的。

  • 5 # 法蘭西is培根

    首句給出答案:“意識”這個詞,有複雜的定義。如果以“自我認知”來定義意識的話,答案是肯定的,動物有意識。

    以著名的劍橋宣言開場。

    2012年,神經學家們聚集在英國劍橋大學,簽署了關於動物意識的劍橋宣言(The Cambridge Declaration on Consciousness)。宣言指出:“沒有大腦新皮質層的動物也有神經基質,有能力表達意向性行為。”換句話說,沒有大腦新皮質層的非哺乳動物,也有意識。

    哺乳動物,能跟人類交流的黑猩猩,能學習人類製造並使用工具的紅毛猩猩,能體會到主人喜怒哀樂的寵物貓狗,大多數人都沒法否認它們具有意識。

    鳥類,會感恩的貓頭鷹,會記仇的烏鴉,大家也不能否認它們有意識。

    再往演化等級排序的下一步走,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節肢動物,有沒有意識呢?問題的爭議就很大了。

    哺乳動物的鏡子實驗

    為了測試動物們有沒有自我認識,戈登·蓋洛普設計了鏡子實驗。方法很簡單,讓動物們照照鏡子,看它們能認識鏡子中的自己嗎,有沒有“我”這個概念。

    第一個鏡子實驗物件是黑猩猩。剛看到鏡子中影像時,黑猩猩暴躁不安,出手攻擊影像。熟悉之後,黑猩猩認識了鏡子中的自我。蓋洛普給黑猩猩實施麻醉,在它眉毛上塗上彩色顏料。從麻醉中甦醒的黑猩猩照鏡子時,看到了塗料,它沒有去摸鏡子裡的記號,而是用手撫摸眉毛,然後觀察手指頭,還放到鼻子下去聞味道,試圖搞明白眉毛上是什麼東西。

    透過鏡子測試的動物很少,全是公認的高智商哺乳動物:紅毛猩猩、亞洲象、瓶鼻海豚、虎鯨。

    部分沒有透過鏡子測試的,公認高智商的動物名單:包括捲尾猴在內的大部分猴類、大熊貓、貓、狗和海獅。(獼猴在訓練之後才認識了鏡子裡的自己,它是否透過鏡子測試有爭議。)

    非哺乳動物的鏡子測試

    2008年,歐洲喜鵲透過鏡子測試。

    在此之前,人類給萬物劃分智力等級的依據是:“新皮層”,自我識別被認為只存在於大腦的新皮質區域,而新皮層只存在於哺乳動物的大腦裡,鳥類是沒有的,事實否定了推論。

    鏡子實驗研究物件範圍繼續擴大,海洋裡最聰明的動物,章魚沒有透過。海洋裡只有7釐米長的清潔魚認出了鏡子裡的自己。 褐色凝膠塗在清潔魚的喉嚨處,小魚兒在鏡子裡看到凝膠後,游到魚缸底,在石頭上摩擦嚨,然後重新游回到鏡子前,觀察凝膠有沒有被摩擦掉。(清潔魚測試論文於2019年2月在PLoS Biology上發表)

    除了喜鵲、清潔魚外,更加出人意料的是,螞蟻通過了鏡子實驗。

    C圖中,螞蟻的腦門上被塗上藍色斑點,它照著鏡子,用觸角摩擦藍點,試圖把記號擦乾淨。E圖中,螞蟻的腦門被塗上褐色斑點,它照著鏡子,沒有去擦拭。F圖中,螞蟻的後腦勺上被塗上藍點,它在鏡子裡看不到記號點,沒去擦拭。

    為什麼螞蟻只擦藍點,不去擦褐色點?原因很簡單,塗藍點會被打,褐色點沒關係。當腦門上頂著藍色塗料的螞蟻回到蟻巢,被蟻群攻擊,而頂著褐色點的螞蟻沒有被群毆。(螞蟻測試論文於2015年在Science上發表)

    動物有意識嗎?

    你能接受跟我們相似的靈長類動物,還有跟我們朝夕相處的喵星人汪星人有意識。那你能接受指頭長的小魚,米粒大的螞蟻也有意識嗎?連螞蟻都知道自我和他物的區別,人類引以為傲的自我意識居然在螻蟻面前都會失去優勢。

    思考還可以再殘酷一點兒,你能接受每天吃的豬牛羊雞、魚蝦扇貝,這些食物都是從有意識的動物身上割下來的嗎?

    否定動物有意識的主流思想,大致分兩類:一類是人類至高無上,俯視眾生,接受不了動物也有自我認知。另一類是道德派,接受不了被剝皮削骨做食物的動物,也有自我認知。

    我們以人類的腦袋來思考非人類的動物,但是大千世界,萬千生命跟我們有不同的生活、思考、學習進步方式,我們沒有經歷過它們的生活思考,怎麼能斷然認為它們沒有意識、沒有智慧?跟動物們一樣,我們也是動物的一種,生命不是由人類締造的,我們怎麼能說自己的生命比其它生命更加優秀?

    我們能掌控的是衛星、電腦、人工智慧,但我們不是地球上其他生命的主宰。

  • 6 # 鍾銘聊科學

    自我意識

    其實關於“意識”這個問題,科學家一直以來也確實在研究,而且就是在這個領域出現了一個現象多種解釋,每種解釋都千差萬別的情況。這其實在整個科學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那究竟是咋回事呢?

    我們其實可以思考一下,意識的基礎是什麼?或者說,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機器人和人類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實際上,這個區別是,機器人有沒有“我”這個概念。

    能夠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意識到自己和周圍的事物是完全不同的,是人類的智慧和機器人之間最本質的區別之一。而這也就是自我意識。

    具有了自我意識,就會知道“我”其實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其實對於我們而言就像是每天在呼吸一樣自然。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知道:

    我餓了我困了我累了我渴了我想上衛生間……

    但實際上,自我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如果你養育過孩子,你就會發現,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沒有“我”這個概念的。

    具體來說就是,小孩子並不會說:我。當他們要表達需求時,常常會說:寶寶(或者是他的小名),如何如何。而不會說:我如何如何。

    而孩子從1歲半2歲時,就會慢慢開始學會使用“我”,也就是說,對於人類來說,自我意識是在成長髮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能力。

    有一種常見的疾病,現在被我們稱之為自閉症。自閉症是一種和遺傳有關的疾病,患者會有嚴重的社交障礙。這些患者中,有很多在成人時,依然無法使用“我”。這也說明了自我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帶有很強的遺傳學基礎。

    鏡子實驗

    上文我們一直都在講述的人的自我意識。那動物的呢?動物有沒有自我意識?我們如何可以知道動物有沒有意識呢?

    1970年,美國心理學戈登蓋洛普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設計了一個實驗。他們把黑猩猩麻醉了,然後在它的臉上畫了小紅點,把黑猩猩關在一個籠子裡,並且放了一面鏡子。等黑猩猩醒過來後,拿起鏡子玩,他們觀察到,黑猩猩找了鏡子之後,能夠立刻意識到鏡子裡的是自己,不僅如此,它還能意識到臉上出現了紅點,並且開始試圖去擦掉紅點。

    類似的實驗,科學家重複做了很多遍,並且推廣到對各種動物做這些實驗,比如,我們平時樣的寵物狗,它們就沒有辦法識別出鏡子裡的自己。

    不僅僅是狗做不到,實際上貓也做不到。

    那些我們平時覺得特別聰明的動物,比如:海豚,大猩猩,大象。它們是可以意識到鏡子裡的是自己。

    更神奇的是,科學家給孩子也做了鏡子實驗,他們就發現,一歲半以前的孩子是沒辦法透過鏡子實驗的,而1歲半到2歲之間的孩子,就開始可以透過鏡子實驗了。這也完美符合了之前的發現。

    (當然,這裡要強調一下,實際上鏡子實驗也並不是完美的實驗,它也有一些缺陷,比如:有一些動物的視力不好,即使它具有自我意識,也沒有辦法識別出鏡子裡的自己。)

    目前,能夠透過鏡子實驗的大概有10多種動物,比較奇葩的就是喜鵲也在其中,剩餘的都是我們平時覺得比較聰明的動物。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透過科學家的研究,自我意識其實是一種可以知道“我”的存在,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能力。我們目前可以利用“鏡子實驗”來測試一個動物是否有自我意識。能夠透過自我意識的動物僅僅只有10多種,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只有極少的動物具有自我意識,而其他的動物並不具備。

  • 7 # 尋藝持久

    能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可稱得上很有“意識”。

    如果你能理解什麼叫意識便可知什麼物種有意識了。不但動物有意識,凡屬“有性繁殖”之物都可稱有意識,有性繁殖的植物也是有意識的,可以稱它們為“潛意識”。若無意識又怎能繁演出下一代。

    凡是有性繁殖的物種都是以陽施陰授的程式而傳宗接代的,若無意識陽如何能施、而陰又能願授呢?所以說動物也是有意識的,有性就有意識,這是自然規律,“道”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賽季CBA聯賽排名會怎麼樣?同曦隊有希望進季後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