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師範生活

    1.兩種奇怪的現象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發現有這樣的現象,那就是有些小孩性格很溫和,很乖巧,很懂事,很配合老師配合家長做事,不敢越雷池半步。但是學習成績就很 一般,甚至是偏差。而相反的,有些小孩,特別是一些男生,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調皮搗蛋,沒個正經,做事總是與老師或家長對著幹,你說東他說西,但是一旦到了考試,講成績的時候,這樣的學生成績卻不差,甚至都可以說很好了,在班上往往都能進前五名,直接貢獻班級平均分。這種情況很常見吧?

    2.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考試試題知識結構可以找到答案。

    現在的高考試卷或試題結構,決定了高中生、初中生的平時考試試卷知識構成。考查的知識可以分兩類:一類是來自書本大綱規定的考點,這一部分考點在初中可能佔有70%甚至更高比例,而高中階段下降到50%甚至更低比例。還有一部分考點是來自於生產生活產生的新知識與新現象,這些問題或現象還沒有寫成經典進教材,沒有當作通用教材來學來用。但是,已經證明了這是正確的理論或現象,因此,這些新知識新現象往往會出現在中學生的考試試卷之中,當作梯度或區分試題來用。而且這類知識在當前的考試試題中佔的比例越來越高,甚至越過50%的比例了。(這能解釋為什麼很多同學很努力卻學不好的原因)

    3.“不努力”的調皮學生的價值取向

    調皮的學生不是沒有學,而是學習的方式與你想象中的不一樣。調皮學生(不努力學生)也許很快就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而且他們認為這些知識不夠學、太基礎、沒有什麼價值,反而追求課外的那些更有趣味更有價值的知識與營養,當老師上課努力講書本上的知識與考點時,“不努力”調皮學生可能已經學會了,覺得無味了,不新鮮,於是有些同學在課堂上做出了一些搞怪動作與不屑表情,讓老師覺得他們不認真、不踏實、不想學。恕不知,他們已經學會了,光吃這些“食糧”不夠飽,他們的主要精力放在搜尋課外的知識與技能上去了。由於學會了很多課外新知識與新技巧,且靈活地運用在考試之中,所以他們成績往往是拔尖的,成為了尖子!

    4.給其他學生及家長的啟示

    在我實際的教學中,我往往提出要努力做家務勞動,努力參與一些社會事務,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因為很多考題就是從實踐中引申出來的問題,只要你稍加思考與改變,答案立即出現在你的面前。最關鍵的是,這些問題在書本中是找不到的,而在課外卻輕輕鬆鬆獲得了體驗。所以,我的結論是:要學習成績好,一定要兩手抓,一是課堂課本知識,二是社會知識實踐技能,兩腳並行一定穩,不管你高考、中考如何變,尖子生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 2 # 春之聲1953

    按照九年義務教育規則,不應有民辦中、小學的,可中國辦了那麼多的民辦學校!這絕對是不應該的!當然那些有錢人有錢沒處花,可全部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學習!可現在那些沒有多少錢的家庭也跟風,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上學,為什麼呀?獨生子女多呀!攀比呀!給自己增面子呀!為了獨生子女,為了這個浮躁的面子,一切都拼了!對孩子有效果嗎?中國有那麼多的民辦或貴族學校,可這些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都患有不同程度精神疾患呀,雖有少數學生成績或許有點進步!但她們當中許多人生活技能、善、孝等還是一張白紙!這就是重才輕德導致的後果呀!學習成績提高了嗎?有科研機構做過雙盲對照試驗了嗎?僅憑這些被某某某錄取了多少學生,就認為這些民辦學校教學如何好,這是沒有足夠真實依據的!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公辦學校和在民辦學校並沒有多大區別的!成績好的學生成績還是好,成績差的學生成績還是差,甘肅有一位母親花了12萬元給自己兒子補了6個月的課,結果高考時只考了206分;一位家長為了提高自己兒子的英語成績,花了3萬元去補英語課,補前兒子英語考了70多分,補課之後英語考了40多分。任何一個老師或學校說能大幅度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那只是騙子的伎倆呀!一個孩子的培養一定要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這才是真正的教育!那種說公辦老師在課上不講,在補課上講,這是每個教書育人的老師應該不會存在這樣的情況的,是現在社會上許多孩子的父母,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自己的榮光,編造出來的一段話,也是每個人用自己浮躁的心和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成龍、女兒成鳳所造成的!公辦老師的教學方法完全是按照國家教育大綱教育孩子們的!他們也想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才呀!沒有任何老師不願意把學生教好的!那種說公辦老師上課不講課後講是極其荒謬的!

  • 3 # 小Z老師教育經

    一個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受多個因素的影響。一個學霸曾經說過,學習力包括動力、能力和毅力三方面,缺一不可。只有動力而不付諸行動,一切都是空談,同樣,沒有動力再聰明的孩子也不會有大的發展,因為他根本就不想起步。既有動力又有能力就夠了嗎?非也!一個孩子在成長路上沒有毅力,堅持不下去,就走不遠,容易半途而廢。

    學習很努力成績卻不是很好的孩子,肯定是學習力不足,按照剛才的說法,學習力有三方面:能力、動力、毅力。現在這個孩子學習很努力,動力有了,毅力也有了,那就是能力的問題了。學習的能力包括智力和方法,智力是先天的,主要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後天的訓練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難有突破。而學習方法是可以透過長時間的學習,在老師的幫助下不斷最佳化的。有的孩子智力平平,學習方法再不對頭,那就只有落後的份了。

    如何改善學習方法,讓原本資質平平的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呢?我想,一是要學生自己透過長期的學習過程來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而是家長可以找一些名師為孩子指點迷津,讓孩子走一條捷徑,快速掌握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去偽存真所用,最終達到高效學習。

    學習不努力成績卻很好的孩子,一定有他自己的獨特之處,也就是能力超強,和一般孩子比起來有天賦。天賦這東西是很讓人崩潰的,因為是天生的,誰也沒有辦法改變。這類孩子輕輕鬆鬆,就可以考出比別人好的成績。讓人羨慕嫉妒恨,可是又完全沒有辦法。

    我仔細觀察過班裡的第一名,每年如此。第一名大多具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上課看起來漫不經心,好像在玩,但是注意力又一直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手還喜歡放在桌兜裡做一些小動作。這些孩子給我的感覺就是,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反正上課沒有用盡他們全身的力氣,但聽講也沒有鬆懈。反觀那些成績不太好的孩子,一部分是聽講特別認真,但還是什麼都不會,一部分是自制力差,上課不能專心聽講,不能持之以恆。這樣差距就出來了,一方面這些孩子智力沒有前一類孩子好,另一方面聽講又不能專注,抓不住上課要點,關鍵時刻沒有聽進去。所以這兩類學生考試成績就會有較大的差距。

    孩子的學習成績除了後天的努力,也要靠自身天賦和適當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家長也不可過於焦慮,如果孩子已經盡力了,就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身上。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長成參天大樹,遺傳因素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各有各的風景。什麼算是真正的成功?孩子有一個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端正的三觀,善良的品性,健康的體魄,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就是最大的成功。

  • 4 # 自在人生wub

    為什麼一些學生努力學習成績卻不是很好,而有些不努力的學生成績拔尖?學習努力不能只看表面現象,真正的努力是一種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後重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堅持、更需要方法!

    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兩個大的方面,即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內部因素是主要性的、是決定性的、是關鍵性的。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內部因素包括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就是我們常說的智力水平和聰明程度,也就是智商,表現在學習上就是學習能力,具體表現在觀察力、分析力、理解力、記憶力、和想象力等全面綜合能力的發揮水平上面;孩子的學習能力既具有先天遺傳生成性,又具有後天培養成長性,這跟父母的智商有一定關係,也跟家庭教育的科學性水平有一定關係,學習能力較強的孩子,往往學習不怎麼費勁而學習成績就不錯,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常常費了很大勁而學習成績也不咋樣!

    影響孩子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孩子的情商,還包括身心發育與健康水平、和行為習慣養成的好壞程度。情商就是情緒控制能力水平,在學習上集中表現為面對誘惑、挫折等的自我控制力和堅毅力,也就是上面說到的“努力”即態度、追求、堅持、和方式方法。在孩子智力水平正常、身心發育健康、行為習慣良好的前提下,孩子的真正努力程度,對其學習成績的好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包括了認真水平、意志品質好壞、方式方法是否科學得當等諸多方面的綜合表現,而不是那種一味表演式的“假”積極,也不是那種不動腦子的“偽”努力,而真正努力的孩子,學習成績一定會很出色、甚至是拔尖!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外部因素,主要就是家庭教育環境、社會風氣狀況、和學校學習資源,其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作用更大。家庭教育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孩子智力發育、健康身心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這對孩子的學習起到奠基性影響;有著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普遍都比較努力,學習成績一般不會太差,除非先天弱智誰也沒有辦法。學校教育水平差別比較大,這涉及到教育資源、教育水平、教育方式方法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例如高水平的重點學校重點班級,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學習環境和氛圍,都是普通學校所無法比擬的,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費盡艱辛,也要給孩子找個好學校的根本原因所在。但是,無論外部因素多麼重要,它都是輔助性的,不對孩子的學習起決定性和關鍵性作用,根本性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還在於孩子自身的智力和努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智力水平相當、身心發育正常、教育環境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孩子的真正努力情況,直接決定著他的學習成績好壞,這裡的關鍵是,看孩子是否真正努力,是否會努力,是否持續努力!

  • 5 # 金牌小書童

    為什麼一些學生努力學習成績卻不是很好?

    回答這一問題,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學生的狀態。

    1.你的努力堅持了多久?

    我們班有一女生,一到大考過後就跑去找我談心,說老師,我很有挫敗感,自從上次期中考試考差了,我就決心好好學習,現在我手機也不玩了,戀愛也不談了,但成績完全沒有起色。

    我想了一下,期中考試是啥時候來著?原來是兩週前。你花了兩週的時間去好好學習,然後就困惑為什麼學習成績不見好轉,要是真有好轉那才見了鬼呢!你以為這兩週別人都沒有學習,都原地踏步在等你嗎?兩週就能夠讓你量變產生質變嗎?

    學習本就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如果你努力了,卻不見好轉,那想一想,是不是因為努力的時間還不夠長?

    2.你的努力盲目嗎?

    什麼是努力?現在的學生總有一種錯覺,好像只要讓自己忙起來,那就是在努力;只要把學習時間提上去,就是在努力學習。但學習,可從來都不是一個體力活,而是一種腦力勞動,說白了,學習是要用腦子的,是講方法技巧的。

    讓你去背一篇《離騷》的節選,你今天花了一個小時一遍又一遍的讀,隔兩天再次用一個小時去讀去背,這是努力嗎?不,這隻能叫賣力。另一個學生先用半小時熟讀,然後每天三次去讀背,每次十分鐘,他同樣耗時一週,但效果卻比你好得多。因為人家尊重人的遺忘規律,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背誦,人家也知道尋求高效的適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隻使蠻力去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一門學科,甚至每一個知識模組,或許都有獨特的學習方式,你去關注了,去嘗試了,效率就有可能提高,努力才更有意義。

    3.你說自己成績不好的判定標準客觀嗎?

    我還知道有同學每次考試,都過分計較自己在班級的名次。上次考試前三十,這回考試還是前三十,太失敗了!或者只在意分數,這次比上次少了十分,便會萬分沮喪——這樣真的客觀嗎?

    須知我們的高考,最終要看的是全省的位次,而不是分數,也不是你在自己班的名次。如果你們班學習氛圍足夠好,你在進步的同時你的同學也在進步,那相對之下你的進步就極有可能被湮沒了。你高一的時候全班三十名,和高三的時候全班三十名,看起來沒有任何進步,但也可能是班級集體在進步,而你的進步幅度,與班級其他人同步。

    但此時跳出班級,你在學校的名次,在全省的名次也許已經大有提升。

    當然,除了這幾點,我們不得不承認,個人的智力情況真的也是極重要的一項。也許你腦子確實不是 太靈光,但這沒關係,你完全可以用時間換取分數啊!

    就如曾國藩年輕時木訥,記性極差,深夜讀書,至百遍而口不能誦,同樣的一篇文章,連事先躲起來的梁山君子都已經背下來了,他卻還磕磕絆絆。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若干年後,樑上君子依然是梁山君子,而曾國藩卻已經被很多人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地位崇高。天賦也許很重要,但並不是起決定性的作用,你儘管去努力,做真正的努力,上天不會薄待一個真正努力的人!

  • 6 # 饕餮視聽

    學習能力。我們不得不承認不同的人之間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相同的內容有的人很快就能夠學得懂,但是有的人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去學習。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可能是與不同學生之間的智商有關係,智商可能是遺傳的來的,還有可能是學生在嬰幼兒時期形成的;另外學習能力可能也和學生小學、中學期間的一些學習習慣有關係,如果從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話他們的學習效率、學習能力也就比較強;學生們不同的學習能力還和學生的自信心有關係,那些自信心比較強的學生認為自己一定能夠把學習學好,所以這些學生一般學習成績也不錯。

    學習方法。不同的學習方法也會造成不同的學習效率。有的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可能在前一天晚上的時候就預習了下一次要講的課程,所以這些學生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基本上能夠聽懂當堂的課程;可能在當堂課程的時候也有一些不懂的地方,他們都做了相應的標記,課後再稍微的推敲一下就能夠完全明白當堂的內容;這些學生因為能夠聽明白當堂的學習內容,所以他們做作業的效率也是比較高的,這些學生就有了更充足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學生你看著他經常在操場上打籃球但是他學習成績還很好的原因。另外這些學習方法比較好的同學,在從小學到中學期間的學習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比較適合他們自身的學習方法,這些較好的學習方法能夠促進他們更加高效的學習。

    相對應的一些不懂得學習方法的同學,不注重課前的預習過程,他們在老師講課的時候也是懵懵懂懂的,這樣的話也就導致他們做作業的效率會比較低。這些學生可能要用更長的時間,才能夠把當天所學的內容消化掉,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學生即使是天天很努力的學習但是學習成績還不好的原因。

    學習與休息。學生們每天學習的時間是比較緊張的,但是在這些緊張學習之餘,還要注重正常的休息、運動時間。有的學生就注重正常的休息時間,他們在課間十分鐘的時候基本上不在教室裡面待著,而是出去走一走、看看遠方;甚至他們會在課間操見習時間去操場上玩會兒籃球,玩過一場籃球以後他們的精神就更加的抖擻,上課也就更加的有精神;晚自習見習時間,他們可能去學校的跑道上跑幾圈或者去運動器材上運動一會兒,這樣能夠讓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晚自習的學習之中。

    相對應的,有的學生整天待在教室裡面學習,但是這樣的學習是一種很低效的學習過程。這些學生不注重學習與休息之間的關係,所以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可能也是昏昏沉沉的,學習效率並不是特別的高。

  • 7 # 牽牛花牽牛郎

    學習效率、學習方法問題。

    有些學生在假裝在學習,努力程度感動了自己,卻感動不了成績!這類同學在學習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甚至也有大量的實際行動。但是成績就不是很好。原因有以下幾點。

    1.心不在學習上,效率低。

    同學在學習的時候,只注重學習時間。覺得把時間花費在學習上了,成績就會一定好,甚至有類同學看到成績之後,非常的氣憤和不理解。

    這主要原因就是在學習的時候身體在動,但是腦子沒有在動,心沒有在動。

    沒有用腦子去思考,去理解這些知識,只是膚淺的在學習,甚至是死記硬背。

    我們現在的學習要求:理解性的背誦和掌握。你只有理解了相關知識點,學習起來就比較快了,效率也高了。比死記硬背掌握的時間長,並且花費的時間少。

    並且另一部分學生,不光理解性學習,還全身心的投入。在學習的時候就是學習,不會有其餘的雜念。

    而我的大學同學,不光是腦子不轉,在學習的時候還開小差,留意看著旁邊的女生。原來他學習只是一個幌子,出去認識女生才是真的。最後考研沒考上,結果認識了現在的物件。

    2.沒有系統的學習方法。

    很多同學沒有系統的學習方法,沒有構建自己的學習系統、知識框架的能力。

    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學習起來將會非常的費勁。學了一大堆知識點,並且知識點越來越多,但是沒法將這些知識點,進行聯絡歸類。最終只會將自己搞得很累,並且沒有真正的學會,也不能活學活用。

    必須要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每一門課都有它的主幹——分支——知識點,先學主幹再學分支,再把知識點放到分支上。

    並且理論知識學好之後,還要進行內化,最後進行練習,在練習中掌握知識。這個內化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容易被很多人忽略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白交易者初期需要的條件你知道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