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湘水微波
-
2 # 初心如舊
曹操銅雀臺比武中,哪位武將最厲害?
建安十五年(210)春,曹操在鄴城的大型工程,銅雀臺落成典禮隆重舉行。在如此盛大的活動中,需要一定水平的助興,於是,曹操下令,文官們作詩寫賦、武將們騎射比箭。 文臣陳琳、王粲、鍾繇等,絞盡腦汁,進獻詩章,不乏吹捧肉麻之作。不少是稱頌曹操功德,並暗示曹操合當代漢,曹操逐一瀏覽,大笑曰 : “諸君佳作,過譽甚矣……,孤死後,得題墓道:漢故徵西將軍曹候墓,於願足矣……”,當時的曹操五十五歲,不能說這話,是曹操虛心假意,故意裝逼,畢竟兩年前,在赤壁碰了釘子,華容道受了坷坎,曹操心裡也知道,那些官員們拍馬屁,真實用意想自己再上,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有一定心裡話的味道。
需要說明的是,《三國演義》中,羅先生故意沒提這個典禮上,最著名的曹值之賦《銅雀臺賦》。為啥要隱瞞曹植這首堪比杜牧《阿房宮賦》、司馬相如《子虛賦》的《銅雀臺賦》呢?因為,羅先生在前面,為了表現諸葛亮,在銅雀臺還沒修的建安十三年(208),虛構修改一句“攬二喬於東南兮”,激怒周瑜聯劉抗曹,已經提前透支了。
對於武將的騎射比賽,曹操是大體這麼佈置的。在一顆楊柳枝上,懸掛一領西川錦袍,作為獎品。一百五十步外,擺一箭垛,武將們按照曹氏宗親、異性將領分為兩隊,曹氏穿紅,異性將領穿綠,騎在馬上,摧馬賓士中,拽弓扣箭,射出箭枝,中紅心❤者,就以錦袍獎勵,如果脫靶,則罰水一杯。開始,一切順利。
第一位出場的,是一位少年將軍,曹二代曹休,只見曹休縱馬賓士,往來三次,扣箭滿弓,一箭正中紅心,金鼓齊鳴,眾皆喝彩。第二位出場的,是荊州降將文聘,文聘佔弓搭箭,縱馬賓士,一箭亦中紅心。第三位上場的是曹洪,曹洪揚言給前兩位解箭,一箭射中前兩箭中間。第四位射箭的是張郃,張郃動作出眾,沒有重複前面幾位,採用翻身背射,射中紅心,這個難度,明顯大得多。第五位是夏侯淵,雖射中紅心,但基本沒有特別之處。第六位就是出問題的徐晃。
這徐晃別出心裁,縱馬飛奔中,不射箭垛,一箭射斷掛錦袍的柳枝,錦袍落地,徐晃搶上去,抓起錦袍,回馬就跑,完全亂了規矩。這以下惹躁了暴脾氣許褚,也不請示,催馬上前,一把抓住徐晃勒甲絛,把徐晃提離鞍橋,徐晃掙扎反抗,兩人在馬上拉來扯去,都滾下馬來,拳打腳踢、連撕帶扯,戰袍撕得粉碎,打得鼻青臉腫,狼狽不堪。許褚怒眉睜目,徐晃咬牙切齒,都恨不得吞了對方。
這都高階將領,現場管理官員,也不敢隨便處置,只好把兩個活寶,帶到曹操面前,看領導怎麼處理。誰知道曹操打哈哈說,有這麼勇猛的將軍,孤豈吝惜一領錦袍?來人!開啟庫房,按參賽將軍人數,各取一領錦袍伺候!
迴歸提問,如果就騎射比賽看,射箭技術應該是張郃最優。因為張郃的翻身背射,不僅難度大,也符合實戰要求,其他將領的射箭,基本沒有特色,屬於一般化。當然,能射中紅心,比起脫靶要強多了。至於徐晃,所謂射斷柳枝,只是表面,實際也存在疑問。因為錦袍是掛在柳枝上,究竟是射斷柳枝,還是箭枝飛過時,尾翼擾動柳枝葉,撞落錦袍,需要仔細檢視,遠處觀察的,只是大致,與細節可能不相符。特別是,以徐晃破壞規則、搶走錦袍的作為看,作弊可能是很大的。
-
3 # 大飛熊騎士
銅雀臺確切來說,是比試箭術,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比試,箇中峰迴路轉的,要說誰最厲害?那得看哪個方面了。先說說箭術的比試吧,沒有規則不成方圓,箭術比試規矩如下;
“西川紅錦戰袍一領,掛於垂楊枝上,下設一箭垛,以百步為界。分武官為兩隊:曹氏宗族俱穿紅,其餘將士俱穿綠:各帶雕弓長箭,跨鞍勒馬,聽候指揮。操傳令曰:“有能射中箭垛紅心者,即以錦袍賜之;如射不中,罰水一杯。”《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過程如下:
第一個出場的是紅袍陣營中的曹休,往來賓士三次,一箭射中紅心;
第二個出場的是綠袍文聘,不服錦袍被宗室奪取,出場一箭也中紅心,眾皆喝彩;
第三個是紅袍曹洪,大叫為他們二人解箭,於是一箭射中紅心,一眾齊聲喝彩;
第四個出場是綠袍張郃,和其他三人不同的是,張郃了背射中紅心,大家都說:“好箭法!”
第五個是紅袍夏侯淵,縱馬至界口,扭身一箭,正中四箭之紅心,結果金鼓齊鳴;
第六個是綠袍徐晃,直接射中掛著錦袍的柳枝,奪走錦袍,百官稱羨;
第七個是綠袍許褚,上前搶奪徐晃錦袍,二人扭打,最後撕得粉碎。
從規則來說,毫無疑問,夏侯淵最厲害。原因有二:第一,夏侯淵是在四人皆中紅心下,再射中四根箭的當中,還是跑到界口,扭身一箭的。所以,夏侯淵射箭的難度技巧,精確度都超過了前面四人。而且,從看客們的表現也可以看得出來,一開始看客們都是喝彩,這一半是給面子;到了張郃,終於說出“好箭法”了,到了夏侯淵,只剩下“金鼓齊鳴”,看客們要麼是驚呆了,要麼就是覺得已經無懸念了。所以,規則之下的冠軍,也非夏侯淵莫屬了。徐晃射柳條,屬於違規,許褚搶奪錦袍,更和箭術更是無關。
不過,除去規則,應該說徐晃的箭術最厲害。因為,前面無論是誰,射的箭靶都是死的,柳條卻是隨風擺動,難度大得多。說到射擊的參照物,夏侯淵瞄準的是四支箭的當中,能射中已經是相當難得了,遠超前面四人,但是畢竟有靶子,靶心,以及上面的箭作為參照物。徐晃射的柳條,四周除了底下的錦袍,就沒有了,所以,錦袍再大,又是處於下方,柳條卻很細,參照的條件很有限。所以,論射箭的精準度,徐晃最厲害。
銅雀臺比試箭法,原本是曹操一時興起的彩頭,結果差點演變成宗室和大將一個壓過一個的對抗,這就有些尷尬了。幸虧有個人,眼明手快,化解了這場不利於團結的鬧劇,這個人就是許褚。許褚看似無理取鬧,其實他搶的必須是徐晃的,因為徐晃箭術再厲害,總是違規,難免讓宗室大將一方產生怨恨。所以,身為外將的許褚搶奪同是外將的徐晃,就把矛盾從陣營轉化為私人,最後錦袍撕得粉碎,曹操就借坡下驢,一人賞賜一件錦袍,皆大歡喜收場。
所以,這場比試,許褚一箭未發,其實才是最大的贏家。
-
4 # 讀書有癮
話說曹操夜觀天象,忽見一道金光從地飛起,旁有荀筱說道:“那金光處,必然有寶物現世。”曹操忙命人在金光之處挖掘,得到了一隻銅雀。曹操問荀筱道:“這是什麼徵兆呢?”荀筱道:“此乃吉祥之兆。”曹操聽之大喜,命人在此建造了一坐銅雀臺。而所謂的銅雀臺比武比的是武將的箭術。那到底這些武將的箭術,誰的箭術更勝一籌呢?
建安十五年春,銅雀臺建成之時,曹操會集文、武百官,一起來慶賀。
一:曹操設立遊戲規則
曹操想看武官比試弓箭,於是就讓人把一件紅錦戰袍掛在了一顆柳樹的枝條之上,又放了一個箭靶,以一百步的距離為界線。把武官分為兩隊:曹氏家族的人穿著紅色的衣服,其餘的將士穿綠色的衣服。各自帶著弓箭和馬鞍坐在馬上聽命令列事。曹操說道:“有能射中箭靶紅心者,贈予錦袍;射不中的,罰水一杯。”
二:遊戲參與者
紅袍戰隊:曹休、曹洪、夏侯淵、許褚(曹氏戰隊)。綠袍戰隊:文聘、張郃、許晃。
三:比賽過程
第一個出場的人是曹休,曹休縱馬賓士三次,一箭射去,正中紅心。
第二個出場人是文聘,文聘拉弓縱馬一箭正中紅心。
第三個出場人曹洪,曹洪把弓拽滿,一箭正中紅心。
第四個出場人張郃,張郃飛馬翻身,從背後射了一箭,此時四枝箭都在紅心裡。
第五個出場人夏侯淵,夏侯淵把驟馬至界口,扭身一箭射去,箭正在四枝箭的中間。
第六個出場人徐晃,徐晃拉弓望柳條射去,把柳條射段後,徐晃縱馬而來取走錦袍,披在了身上。
第七人雖是許褚,但因此袍已被徐晃搶走,所以他只能從徐晃身上去搶。兩人相鬥,竟把錦袍撕扯的粉碎。
我們可以先排除第七人許褚的箭術。從曹休,文聘,曹洪,張郃,夏侯淵和徐晃六人的箭術進行對比。
總結:曹休、文聘、曹洪、夏侯淵這四人都是一箭射去正中紅心,所以他們的箭術,應該在伯仲之間。
張郃從背後射了一箭,這難度就比前四位要大多了,所以張郃的箭術應該在四人之上。
徐晃把柳條枝射斷,這個難度比張郃要大。因為柳條枝在有風的情況下會出現搖動,而且柳條的辨別度沒有紅心高,所以徐晃的箭術應該在其餘五人之上。
個人觀點,小夥伴們覺得張郃和徐晃到底誰的箭術更高呢?
-
5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出自北宋大文豪蘇軾的詩《赤壁》中就提到了曹操修建的銅雀臺,同時還提到了當時的兩大美女:大喬和小喬。
銅雀臺是三國時期,曹操在冀州治所鄴城修建的“鄴三臺”之一,鄴三臺分別是銅雀臺、金虎臺和冰井臺,位於今天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18公里處。
銅雀臺原本是曹操為了彰顯平定天下功業而修建的一座高臺,後來成為鄴城最高階的休閒場所,以建安七子為代表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賦,以五子良將和曹氏、夏侯氏宗親武將在此比武練功。
三國演義中,曹操修建好銅雀臺之後,曾經在銅雀臺舉行了一場弓箭比賽,以能射中箭垛紅心者為勝,並可獲得錦袍一件,如若無法射中,則罰喝水一杯。
參加弓箭比賽的就是曹操手下的武將們,有五子良將,也有曹氏、夏侯氏宗親武將,具體參與人員有曹休、文聘、曹洪、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等人。
比賽規則是所有參賽人員分成兩隊,以曹氏、夏侯氏宗親為紅隊,以其他武將為綠隊,射箭的距離為一百步,射中箭垛紅心者為勝。
首先出場的是曹家的千里駒曹休,曹休騎著馬來回三次,上箭滿弓一箭射去,結果是正中紅心,按比賽規則,曹休應該獲得錦袍,可是錦袍只有一件,正在曹休準備去取錦袍的時候,綠隊中衝出一將,乃文聘也。
只見文聘縱馬拈弓,一箭射去,同樣是正中紅心,所以文聘就準備去取錦袍。說時遲,那時快,只見紅隊中衝出一將,一馬當先,邊衝邊喊道:看我來與你解箭!只見這將拉滿弓,一箭射去,又是正中紅心,這將就是曹洪。
曹洪正準備取袍時,綠隊中一將飛馬奔出,邊衝邊說道:你們三個人有何了不起的,看我射箭來!這將正是張郃,只見張郃一箭射去,還是正中紅心,而箭垛上整整齊齊地插著四支箭。
張郃邊說“錦袍是我的”,邊向錦袍衝去,這時紅隊中又一馬飛出,眾人一看是夏侯淵,夏侯淵邊衝邊吼道:你翻身背射,有什麼奇怪的,看我奪射紅心。於是夏侯淵騎馬到邊界處,回身一箭射去,只見這一箭正中紅心,而且在之前四支箭的正中間,眾人拍手稱奇。
夏侯淵也洋洋得意地連騎邊說:這一箭能奪得錦袍了吧!話音未落,只見綠隊中一將應聲而出,並大聲吼叫:還是把錦袍留給我徐晃吧!夏侯淵不服氣的喊了一句:你有什麼箭法,能夠超越我的正中四箭中心及紅心之箭法?
誰知徐晃說道:你奪射紅心,沒什麼大不了的,看我怎麼單取錦袍!徐晃說完一箭射去,便徐晃射的不是箭垛,而是錦袍,當時的錦袍是掛在一棵柳樹的柳條上,徐晃正對著柳條射去,剛剛好箭把柳條射斷,而徐晃正好飛馬趕到接住錦袍。
徐晃的射柳條之箭法可謂是一氣呵成,正好徐晃也接到了錦袍,於是就直接騎馬到曹操面前,對著曹操行禮表示感謝,正要縱馬回去,突然旁邊跳出一綠袍大漢,對著徐晃大吼一聲:你準備把錦袍拿到哪裡去?給我留下來!
眾人一看,綠袍大漢卻是許褚,原來是許褚看著一班武將比武射箭,心裡也癢癢的,看到徐晃得了錦袍後,許褚也想著來搶一把,但他又不射箭,而是準備直接從徐晃手上搶。
徐晃不服氣了,對著許褚就說道:錦袍已經在我手中了,你怎麼敢強奪呢?許褚也不答話,直接動手開搶,徐晃便用手中的弓當武器揮向許褚,而許褚力大無比,一手按住了弓,一手把徐晃拖下馬來,兩個人揪在一起廝打。
曹操一看:亂了。趕緊招呼眾人把他倆拉開,但是那件錦袍已經被撕得粉碎了,比武也就這麼結束了。
縱觀整個射箭比武的過程來看,如果是按規則來講的話,應該是夏侯淵贏了。因為規則是射中紅心者得錦袍,夏侯淵射中了紅心,並且那一箭是排在前面四箭的正中間位置,算起來是夏侯淵的得分率最高,因為他的箭在正中間,在正中間就是準確率最高,這個四周的四箭都比不上。
如果按射箭這項技藝來說,那還是徐晃贏了。要知道前面五個人射的是箭垛上的紅心,而徐晃射的是掛錦袍的柳條,要知道箭垛是死的,不會動的,而且目標較大,而柳條上掛著錦袍,肯定是會動,並且柳條特細,徐晃能一箭射斷柳條,說明徐晃的射箭水平高於前面四人,所以比技術的話,徐晃贏了。
如果不講規則,誰搶到算誰贏,那麼應該是許褚贏了。很簡單,沒有規則,無所不用其極,肯定是誰的武力最厲害,誰會贏了,曹休、文聘、曹洪、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七人誰的武藝更厲害?
不用說,當然是許褚了,所以比武力,還是許褚厲害。
-
6 # 六甲番人
曹操擊敗袁紹後,在鄴都修建了銅雀臺,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建成之日,曹操在臺上大宴群臣,《三國志·魏志》記載當時曹植和曹丕都寫了《登臺賦》,各有名句,而《三國演義》則另外描寫了曹操麾下武將比武的場面。
當時曹操欲觀武官比試弓箭,於是命近侍將西川紅錦戰袍一領,掛於垂楊枝上,下設一箭垛,以 百步為界,然後命令:“有能射中箭垛紅心者,即以錦袍賜之;如射不中,罰水一杯。”
當時武將們分成兩隊,曹氏宗族俱穿紅,外姓將士俱穿綠,但並非計算團隊成績,而論個人賽績。比武剛開始,曹休飛馬往來,賓士三次, 一箭正中紅心,隨後文聘和曹洪都是一箭中紅心,接著張郃別出心裁,飛馬翻身,背射一箭,也中紅心,而第五位出場的夏侯淵則扭回身一箭射在四箭當中,也中紅心。
隨後徐晃見紅心已無射箭位置,於是投機取巧,拈弓搭箭,遙望柳條射去,恰好射斷柳條,錦袍墜地,然後飛取錦袍,披於身上,向曹操喏曰:“謝丞相袍!”曹操與眾官無不稱羨。
但許褚偏不服,直接飛馬來奪袍,徐晃便把弓打許褚,許褚一手按住弓,把徐晃拖離鞍鞽,徐晃急棄弓下馬,許褚隨之下馬與之廝打。
從以上七人的表現看,似乎許褚和徐晃最為出彩,許褚徒手迎戰拿著弓的徐晃,居然將徐晃拖下了馬,就此而言,許褚武力勝過徐晃,而徐晃射柳率先奪袍,當時曹操看似並無異議,然而,比武終究是有規則的,曹操一開始宣佈的是“射中箭垛紅心者,即以錦袍賜之”,就比武規則而言,許褚和徐晃都不能算達標。
而剩下的五個射中紅心者按比武規則都是滿分,不分高下,不過張郃是背射,夏侯淵是扭身一箭射在四箭當中,兩人顯然都比曹休、文聘、曹洪三人更精於箭法,如果有附加分,兩人都會超過一百分。
再將兩人相比,夏侯淵射在四箭當中其實難度不大,張郃只是沒機會嘗試而已,而其背射明顯比扭身射難度要大得多,若用之實戰,也更隱蔽,更讓敵人防不勝防,所以張郃的附加分還是要高於夏侯淵。
綜上所述,銅雀臺比武結果是:張郃冠軍,夏侯淵亞軍,曹休、文聘、曹洪並列第三名,許褚和徐晃沒有名次。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中在銅雀臺落成時,曹操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其中武將比武是十分精彩的一段內容。
當時的比武,就是將一件紅錦戰袍掛在一垂楊的枝上,下面設一個箭靶,箭靶中心為紅色,離百步遠開始射箭,中紅心者即可得到戰袍作為獎賞,沒射中者罰水一杯。另外,曹操把武將分為兩隊,各站一邊,曹氏宗族(包括夏侯氏)為一隊穿紅色衣,另一隊為外姓將領穿綠衣。
比武開始,首先一少年將軍從紅衣隊伍中飛馬出列,往返賓士兩次後抬手一箭正中紅心。此將名叫曹休,曹操族侄,曹操大為讚賞,稱他為千里駒。後來果然,他成為曹魏後期中流砥柱,曾任徵東將軍、大司馬之職。
在金鼓奏鳴中左右將取袍與他時,綠衣隊伍中一將縱馬而出大叫,“丞相不可偏心,看我外姓人來爭”,說完揚手一箭也中紅心,此人為上將文聘。紅衣隊曹洪不服,飛馬而出大叫“小將軍先射,憑什麼奪,著我的”,說完一箭也中紅心。卻欲取袍,綠衣隊張郃飛馬而出,用了個高難度射箭,他策馬飛馳背朝箭靶,然後翻身一箭正中紅心。但紅衣隊夏侯淵又不服了,飛馬衝到了盡頭然後扭頭一箭,正中四支箭中間,把整個紅心佔滿,引得一陣喝彩。他得意地叫著要取錦袍,又只見綠袍隊中一將飛馬而出,大聲叫喊:“留下錦袍還我!”卻是大將徐晃。他不再射箭靶,而是射上面掛著錦袍的柳條,一箭射出柳條斷,錦袍飄落下來,他直接披在了身上大聲說:“謝丞相之袍!”全然不顧他人。
這時許褚不服了,大叫要徐晃留下錦袍,策馬上來搶,徐晃用弓打,卻被他抓住弓將徐晃扯離了馬鞍,徐晃棄弓下馬,許褚也下馬兩人打成一團。曹操急命人扯開,一件錦袍早已扯得稀碎。曹操只好將這些將領每人贈送一件錦袍了事。
按理徐晃許褚都屬綠衣隊中人,徐晃射後也輪不到他,憑什麼就去搶呢,原因是許褚想射也無處可射了,錦袍被拿走了。但他又不甘心,況且徐晃不射靶心卻射柳枝取袍,違規在先,所以就耍起橫來。
究竟他們比武誰最厲害?應該以出場為序,越在後面的越厲害。就射箭而言徐晃勝出,他雖然違規,但射楊柳枝難度更大,百步穿楊真功夫。但論打架他打不過許褚,他手上拿著弓反被許褚奪走,下馬打架很快被人拉開,否則肯定會吃虧,論武功許褚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