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在中年28052196
-
2 # 列夫SYS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漢族,義興國山(今江蘇省宜興市)人,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
南北朝時期第一名將。
陳慶之少時為梁武帝蕭衍隨從,思慮周密,善於下棋,但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是一位深得眾心的儒將。
普通六年(525年)41歲的陳慶之被梁武帝蕭衍以武威將軍去接應軍隊。普通七年(526年),安西將軍元樹出征壽春,陳慶之為假節、總知軍事。魏豫州刺史李憲遣其子李長鈞築兩城以拒之,陳慶之攻拔兩城。十一月,李憲力屈而降,陳慶之入據其城。此次作戰,梁軍共克52城,獲75000人。陳慶之轉為東宮直閣,賜爵關中侯。
公元529年,北魏永安二年,南朝梁中大通元年。北魏內亂,北海王元顥降梁,並請梁朝出兵助其稱帝。梁武帝蕭衍派陳慶之率兵七千護送元顥北歸,這原本一搪塞之舉卻成就了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北伐征程。陳慶之的七千白袍軍,縱橫千里,屢戰屢勝,居然殺進魏都洛陽,扶立元顥為帝。一時間北朝談陳色變,洛陽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大同五年(539)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梁武帝以其忠於職守,戰功卓著,政績斐然,追贈他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賜鼓吹一部,諡號“武”,還詔令義興郡發500人為其會喪。
毛澤東晚年重讀南朝歷史,也為之驚歎!
據說,前幾年風靡一時的琅琊榜,主角兒原型就是陳慶之。
-
3 # 歷史名將錄
中國歷史幾千年,從來不缺傳奇人物,這裡有:亂世梟雄,絕代佳人,千古一帝,常勝將軍等等。南北朝時期,雖說是繼三國後又一個黑暗動盪的時代,但是,也絕對是皇帝將軍非常“高產”的一個時代,當然,其中也不乏“高質”的傳奇人物存在。
人都說少年英雄、意氣風華,但是,厚積薄發的也不在少數。形容領兵將軍多用威風凜凜、驍勇善戰,但是,偏偏就有人溫文儒雅,談笑間揮斥方遒。一句話“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說的就是不惑之年上戰場的南梁儒將陳慶之。
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南朝前後共有宋、齊、梁、陳四朝,南梁就是其中之一,而蕭衍就是南梁的開元皇帝梁武帝。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出生於官宦世家的蕭衍,自小琴棋書畫、軍事政治各方各面都不缺栽培,而他自己也是非常爭氣的成了大家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軍事上,齊明帝蕭鸞稱帝后,蕭衍力退北魏三十萬大軍,後又親自召集軍隊擊敗繼位後殘暴無得的蕭寶卷。政治上,公元502年,接受蕭寶融“禪讓”的他,一躍成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掌政期間宵衣旰食,儉以養德,同時,還設計謗木函、肺石函,廣開言路、善於納諫。
文學上,他自小聰慧、博學多才,與沈約、範雲等七人拜入肖子良門下,並被稱為“竟陵八友”。蕭衍也是南北朝時期少有的長命皇帝,但是,晚年之時卻又因性格與宗親之故,篤信佛教,甚至,多次出家為僧。
而陳慶之,從少年時就是跟隨著蕭衍。
陳慶之的出生並沒有清晰記載,但是,據梁武帝對其的誇讚前兩句“本非將種,又非豪家”可以得知,陳慶之大概是出生於庶族或是寒門。自幼跟隨蕭衍的陳慶之,在蕭衍建梁後被升到主書之位。這一職位是個實實在在的文職,陳慶之就算心裡有什麼想法也沒有機會去實現。
他唯有散盡家財,廣招賢士,耐心等待一個能讓自己實現抱負的機會,而最終,也沒有讓陳慶之失望,四十一歲的他,等到了這個機會並在抓住之後牢牢不放。因為,一件意外的事兒,陳慶之第一次從文官轉為武官。
公元525年,與南梁對立的北魏朝中,叛亂不成的元法僧反而在彭州向南梁投降了,這就相當於主動“被招安”。當然,都知道這是因為元法僧叛亂的結果,又打不過北魏朝廷,便想到:被北魏抓了肯定是沒好果子吃,於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向南梁投降算了。
但是,這卻成了陳慶之的機遇。
接受元法僧投降的梁武帝偏偏就封了陳慶之為將軍,當然,這也有可能是源於梁武帝對他的瞭解,讓其與胡龍牙等人前去接應。
從此,陳慶之的武將之路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同年五月,回軍後的陳慶之再次領著兩千人護送豫章王入徐州。陳慶之第一次領兵是以一位“降官”的身份,而從,這次以後陳慶之正式轉變成一位能夠讓上面放心,真正能率兵打仗的大將軍。因其平時愛穿白色袍子,當時有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護送途中,面對魏國的兩萬士兵,陳慶之一鼓擊潰魏軍營壘,若非豫章王投降,士氣不振,梁也不一定會輸。但是,即使在這種局面下,陳慶之依然帶領部下全身而退。次年,隨元樹出征,擔任總知軍事,接連攻下兩座城池,一直到結束俘獲七萬五千人。
在之後的十五年間,陳慶之先後參與渦陽之戰、北伐之戰等四十餘次戰役,接連拿下北魏三十餘座城池,橫掃洛陽。敢領著兩百人就敢深夜襲營,以少勝多更是常態。陳慶之著實是讓人驚歎,畢竟,老老實實當了幾十年的文官,史料記載他是“射不穿札,馬非所便”。
誰能想到:有朝一日,這麼個文弱先生率兵打仗,竟然還能當個常勝將軍。但是,想想陳慶之的前半生似乎又能理解了。
首先,從陳慶之十八歲被正式授予官職以來,本人就算散盡家財也要招賢納士。可見,陳慶之絕非一個安於現狀、一門心思撲在主書一職上的人。相反,他的心中是有思量、有抱負的,只是因其寒門出生、沒任何背景,難免為現狀所限制。
其次,在對陳慶之的記載中就有“善撫士兵,能得其死力”。所謂軍心不振怎麼作戰?而陳慶之不僅善於用計,還善於攻心。在渦陽一站中,魏軍久攻不下,軍糧兵器消耗巨大,在這種局勢下士兵軍心渙散,但是,卻在陳慶之的一番慷慨言辭中打消了退意。
之後,軍心大振、誓以死戰的大軍就如同狼虎之師,最終,贏得這場勝利。
再來就是陳慶之的指揮才能了,兩千大軍對魏軍兩萬,七千對二十萬、對三十萬大軍,無一不是以少勝多。幾十場戰役中少有輸者,沒點本事怎麼可能,這在陳慶之前的幾十年則完全沒有表現出來,或許,是沒有機會展現。
那麼,他的這些本事又是從何而來?
從史料對他的記載中,唯一能看出端倪的大概就是:陳慶之好圍棋。
梁武帝才華橫溢,而擅長的才藝中就有圍棋。擅棋者善戰,下棋者雙方對戰,棋局如戰局,最能考量下棋者的大局觀與思維。歷史中,著名的軍事家如曹操、陸遜等都是棋盤上的高手,而在陳慶之人生的前二十年中,陪梁武帝下棋就是其生活的一部分。
相傳,兩人一下棋可以做到不眠不休,就跟老僧入定一般。加之,陳慶之職位之故能夠靜下心來思考。多年的沉澱,這份智慧自然是不容小覷,以致陳慶之得遇機會就能旗開得勝。想想若是沒有前半生的積累,梁武帝也不會派其出征,陳慶之或許也不能成功吧。
名將成林的歷史中,陳慶之的一生頗為傳奇,但是,又好像本該如此。逝年六十五的他諡號為“武”,這也算是上位者對其一生戰績的肯定了。主席曾說道:“再讀此傳,為之神往。”
參考資料:
【《梁書·卷第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
-
4 # 嘉御尚品工藝葫蘆
陳慶之,南北朝時期南朝人。
:史書記載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宜興市。
至於他為什麼被梁朝皇帝選中,十四五歲就做統帥,帶8000人,一路北上,把幾十萬軍隊都打敗了,歷史學家並沒有說明的。
-
5 # 逗B的沙雕
南北朝時梁將陳慶之,護送北魏宗室元顥,自銍縣至洛陽,行程3000餘里,47戰克魏32城,一往無前,可謂神勇,至有七千破百萬之說。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是:NO。
首先說一下我的疑問:
陳慶之屢次打敗敵軍幾萬,幾萬,甚至上百萬,為什麼敵軍總能很快又集中更多的軍隊與之作戰?難道敵軍有取之不盡的兵力?如果敵軍沒有取之不盡的兵力,那陳慶之當初的戰績是不是很可疑?北魏究竟有幾百萬軍隊?其全華人口又有多少?
如果陳慶之憑藉七千軍隊打敗了北魏百萬大軍,那就不是護送元顥稱帝的問題,而是趁機滅亡北魏的問題了。可陳慶之居然沒這麼做,這是不是很奇怪?他為什麼要放棄這麼好的機會?
陳慶之屢經大戰,而兵力居然沒什麼損失,這可能嗎?其後勤保障又如何執行?
陳慶之返回南梁後,曾經說過:“吾始以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鄉,比至洛陽,乃知衣冠人物盡在中原,非江東所及也,奈何輕之。”如果不是經過大挫,以陳慶之那種“百戰百勝”的“戰績”,他會這麼“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嗎?
有了上述疑問,陳慶之的“戰績”就不那麼可靠了。那麼,事實的真相又如何呢?
首先,陳慶之的戰績被嚴重誇大,甚至到了非常荒謬的地步。《梁書》記陳慶之自述,“我輩眾才七千,虜眾三十餘萬”。(《南史》則為“賊眾四十餘萬”),常人多誤解為是以7000破30萬,其實“虜眾”不只指敵軍,亦指敵軍脅帶做後勤等工作的百姓。且古代打仗,多愛浮誇,如曹操之號百萬,實際不過數十萬。進一步看,據今人朱大渭考證,當時北魏總兵力不過20萬左右,陳慶之能大破敵軍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因此,《梁書》中“魏將丘大千有眾七萬”、“撫軍將軍元顯恭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眾凡七萬”,以及“虜眾三十餘萬”等說法,顯然是梁朝方面自我吹噓戰績、從而誇大敵軍兵力的結果。
其次,陳慶之此次北伐,始終未與魏最精銳之師接戰。其時魏朝第一名將爾朱榮初破葛榮,正囤兵上黨至鄴城一線,而元天穆實際上也未全力與陳慶之正面接戰,其主要精力耗在進攻濟南邢杲方面。《魏書》言,“朝廷以顥孤弱,不以為慮”。就是說,陳慶之護送元顥,被北魏認為勢力孤弱,北魏將主力放在平定內亂方面。故陳慶之不過是與魏軍之非主力部隊作戰,故較易成功,否則勝負難料。
第三,其時正值北魏末期,北魏內外交困,流民四起,宮廷頻生變故,洛陽方圓數百里內兵力空虛、士氣低落,而南梁新興,故陳慶之所向披靡,亦有一定機緣巧合。
第四,元顥封陳慶之為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督軍西上攻佔滎陽。故陳慶之是以“大魏皇帝”元顥的名義作戰的。許多地方也因此歸順“大魏皇帝”,並未發生戰鬥。即使有魏軍來攻,也因陳慶之軍隊性質的問題發生疑問,客觀上對陳慶之有利。
第五,陳慶之此人非常殘忍,縱兵禍害百姓。滎陽城未克時,陳慶之解鞍秣馬,對將士們說:“吾至此以來,屠城略地,實為不少;君等殺人父兄,略人子女,又為無算。天穆之眾,並是仇讎。我等才有七千,虜眾三十餘萬,今日之事,義不圖存。吾以虜騎不可爭力平原,及未盡至前,須平其城壘,諸君無假狐疑,自貽屠膾”(《梁書·陳慶之列傳》)。克榮陽後,陳慶之俘楊昱,殺其屬下37將,生刳其心而食。陳慶之是靠掠奪民財來保障軍隊供給,靠殺俘來激勵士氣的。
第六,攻下洛陽後,元顥加封陳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派他防守洛陽的門戶北中郎城。此時爾朱榮也派來“百萬大軍”與之作戰,據說三天打了十一仗,七千人(又是七千人?)的陳慶之部隊把上百萬(上百萬?)的爾朱榮部隊打得死傷慘重(傷亡多少?),爾朱榮下令退兵。這時候出現了一件怪事,爾朱榮並未真的撤軍,而是很快地攻陷洛陽,殺死元顥。要知道,陳慶之防守的是洛陽的門戶,正是爾朱榮所來之地。既然陳慶之大敗爾朱榮軍,怎麼沒把爾朱榮擋在黃河以北,反而讓爾朱榮攻進了洛陽?陳慶之真的大敗爾朱榮了嗎?還是爾朱榮將陳慶之圍困在北中郎城,然後從容不迫地進軍?陳慶之失去了根據地後,率軍撤回南梁,爾朱榮率領大軍隨後追趕,一直走到河南邊界一帶,據說陳慶之準備指揮軍隊過河,但突如其來的山洪無情地衝走了他百戰百勝的部隊,陳慶之裝成和尚秘密潛回建康。問題又來了,難道爾朱榮的軍隊沒有趁勢發起攻擊?如果僅僅是洪水,陳慶之用得著化裝嗎?
以上就是陳慶之軍事勝利的真相。這可不是我個人猜想,許多人也有同樣的觀點,而且有史書為證。《魏書·爾朱榮傳》寫道:“(爾朱)榮與(元)顥相持於河上,顥令都督安豐王延明緣河據守。榮既未有舟船,不得即渡,議欲還北,更圖後舉。黃門郎楊侃、高道穆等並謂大軍若還,失天下之望,固執以為不可。屬馬渚諸楊雲有小船數艘,求為鄉導,榮乃令都督爾朱兆等率精騎夜濟,登岸奮擊。顥子領軍將軍冠受率馬步五千拒戰,兆大破之,臨陣擒冠受。延明聞冠受見擒,遂自逃散,顥便率麾下南奔”。而《魏書·島夷蕭衍傳》中則有一句:“永安二年夏,(爾朱榮)遂入洛陽,車駕還討,破走之。唯慶之一身走免,自餘部眾皆見俘執。”
看見了吧?所謂陳慶之大軍被洪水淹沒的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在《魏書·爾朱榮傳》和《魏書·島夷蕭衍傳》中,根本沒提陳慶之大軍毀於洪水的說法,只說為水所阻,而爾朱榮大軍趁勢攻擊,陳慶之大敗,僅以身免,化裝潛逃。我們可以合理地設想一下:如果真的是洪水,那麼為什麼這洪水只淹陳慶之大軍,卻沒有淹沒爾朱榮大軍?難道洪水還分得出敵我?如果雙方都被洪水所掩,那麼陳慶之向南逃,爾朱榮大軍已不成軍,他還用得著化裝嗎?回去還不更驕傲了?可事實是,他回去後變了一個人。
總結一下:陳慶之是有軍事才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絕沒有人們說得那麼神。他之所以成功,一是因為梁興魏衰,北魏內亂,給了他機會;二是他奉魏宗室元顥為帝,吸引北魏人心,但這是南梁朝庭的決策,與陳慶之的才能無關;三是他掠民殺降,其部下紛起仿效,是一股強盜軍;四是他開始並未與魏主力作戰,故常能獲勝,後來與爾朱榮大軍作戰,他全軍覆沒,隻身逃歸;五是南梁與敵軍作戰敗多勝少,需要樹立一個“軍神”的形象,而他又進過洛陽(當然他個人的成功僅是次要因素,更主要的是形勢),成了一個很好的利用物件;六是後代史家對前事不甚了了,照搬照抄,無形中誇大了他的勝利。
陳慶之就是一個被嚴重誇大到荒謬程度的“勝利者”。
-
6 # 舊照片裡的故事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這兩句歌謠,說的不是當陽長坂坡七進七出的趙雲,而是說的南北朝時南梁的陳慶之。陳慶之出身南朝時的寒族,今江蘇宜興人。因為他本人以及手下都穿白跑,打仗鮮有失敗的時候,所以才有了上面兩句歌謠。
陳慶之的出身東晉到南北朝時期,實際上是門閥政治時代。而陳慶之出身寒族,靠自己的努力和勢力,一步步走到了高位。梁武帝時期,其他高階官員都出身世家,只有陳慶之和俞藥是出身寒門。梁武帝曾經在褒獎他的詔書中,有“本非將種,又非豪家”的字樣。
陳慶之從小就跟隨梁武帝。因為梁武帝喜愛下棋,可以從早下到晚而不疲備。其他人熬不住就睡了,只有陳慶之精神抖擻,所以很受梁武帝喜愛。後來隨梁武帝建立梁朝,陳慶之散去財物而聚攏人才,想著報效國家。
陳慶之的光輝經歷公元525年,已經41歲的陳慶之才開始領兵。公元527年,陳慶之在曹仲宗的節制下,征討北魏的渦陽。等到了渦陽四十里的時候,陳慶之帶領500人破魏軍前軍,“魏人震恐”。兩軍從冬天打到春天,數十百戰。後來曹仲宗有心班師,陳慶之慷慨陳詞,力主與敵人戰鬥到底,最終攻下了渦陽。“武帝嘉焉,手詔慰勉之”。
公元529年,陳慶之領兵直驅大梁,進而要攻打滎陽、虎牢。北魏派來40萬人馬,想要把陳慶之這一網打盡。而此時,陳慶之手下只有7000多人。陳慶之於是下馬安慰大家:“我等才有七千,敵眾四十餘萬。今日之事,義不圖存,須平其城壘,一鼓悉使登城。”在陳慶之的鼓勵下,將士作戰勇猛,遂克之。“俄而魏陣外合,慶之率精兵三千大破之。”最終北魏將領不敢迎敵,棄城逃跑。這也是陳慶之最輝煌的一戰,以七千人馬大破對手幾十萬軍隊,很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了。
陳慶之的敗仗後來,陳慶之在14個月的時間裡,平定了32座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可以稱得上所向披靡了。不久,魏軍和皇帝一起來,號稱百萬大軍,前來對陣陳慶之。“三日十一戰,殺傷甚眾”。只是己方人員的讒言,再加上兵力對比懸殊,陳慶之這次沒能延續他的神話。到了最後,陳慶之手下都被打散,陳慶之把頭髮剃了,裝作和尚,孤身一人逃回了梁國。梁武帝並沒有責備他,仍舊封賞了他的功勞,除右衛將軍,封永興侯。
後來,在和北魏豫州刺史堯雄的對陣中,陳慶之兩次敗給他。歷史上有記載的,陳慶之和堯雄對陣3次,勝1次,敗2次,算是遇到冤家對頭了。但即使到了晚年,陳慶之也不可小視,侯景曾經被陳慶之輕易打敗。公元539年,陳慶之去世,時年56歲。梁武帝懷念他的功勞,諡曰“武”,還詔令五百人給他發喪。
陳慶之之所以如此善戰,並非是他本人武力有多高。他本人非常謹慎,穿著樸素,不喜愛音樂。他的身體也不強壯,“射不穿札,馬非所便”,不善於騎馬射箭。但是他“善撫軍士,能得其死力”,陳慶之有謀略,善於團結士卒,戰士願意為他赴死,這是他打仗厲害的原因。
其實,這也與他的出身有關。他出身寒族,沒有家族的勢力可以依靠,從小更沒有華麗的衣服和絲竹享受。他想要出頭,只能憑藉自己的拳頭一點點打出來。所以他才能沒有架子,團結士卒,最終讓士兵為他所用,標準的一副儒將形象。斯人已逝,但“千軍萬馬避白袍”的故事,依舊讓人神往。
參考資料:《南史》。
回覆列表
陳慶之,南北朝時期南朝人。
:史書記載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宜興市。
至於他為什麼被梁朝皇帝選中,十四五歲就做統帥,帶8000人,一路北上,把幾十萬軍隊都打敗了,歷史學家並沒有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