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瑞土文化
-
2 # 漫天風雪
朱元璋建國後,國家在一篇滿目蒼痍的廢墟中重生,所有人剛經歷過磨難,需要安定下來,好好過日子了。老百姓都在期待安居樂業的日子,這個時候朱元璋作為老大幹掉了很多位高權重的功臣,雖然對朝廷影響大,但是對基層影響不大。這個龐大的國家機器還是個滿身朝氣的少年,沉淪滾滾向前開進,甚至朱元璋死了也不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安定。
崇禎時代的大明王朝已經是一個老態龍鍾的老人,垂垂暮已。下面民不聊生,中層貪汙腐化,朝廷宦官把持朝政,一片烏煙瘴氣,在這個時候能夠拯救國際的只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很牛逼的人物起來造反,像他的先祖朱元璋一樣建立新王朝,要麼是皇帝非常牛逼,大刀闊斧調整政務,調整國家機器,讓國家重新煥發生機。事實上,第二種情況實現的難度更高。中華幾千年歷史還沒有遇到過這情況。再說崇禎,一方面是沒有這麼高的政治天賦,同時也沒有這麼高的靈敏嗅覺。甚至權利都已經快被閹黨架空了。到這個份上,他能夠做的也就是拖延一天過一天好日子。滅亡的結局基本註定,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
3 # 爬上雲彩看地球
大明終其一朝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如果去看明朝戰史,你會發現明軍無論多麼慘,面臨的情況有多麼危急,都絕不用女人換取和平,絕不割地賠款。哪怕如暴民軍大軍壓城,哪怕如瓦刺大軍圍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不論是哪種情況,都絕不認輸。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愛玩的,有荒謬的……沒錯,你多半知道朱元璋當初起兵的時候有多麼勇武,多半也聽過後來成了永樂大帝的燕王朱棣是多麼英明,你也多半聽過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多麼的“荒唐”……可是明朝的每一個皇帝,卻沒有一個是軟骨頭的。你看如崇禎皇帝天子殉國,你看如正統被俘卻決不求饒,你看如隆武戰死沙場,你看如紹武被俘,絕食自殺……正氣明朝。明朝軍隊的單個戰績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確實是古代世界上所有歷史超過了百年的帝國之中,唯一沒有與其它國家或勢力簽定任何不平等條約,也唯一從不向任何勢力屈服的王朝——哪怕是暫時的。
明軍是世界上在國家亡國後,抵抗時間最久的——他們堅持抗擊清朝達38年之久。 明軍能夠保持這樣持久的戰鬥力,不僅僅是因為明朝本身就不是一個民風柔弱的朝代。無論是明朝的帝王還是百姓,都有著剛毅不屈的性格,無論是歷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還是“揚州十日”,當看到“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樣的言語,當看到“自閏六月初嘉定人民自發起義抗清,兩個月內,大小戰鬥十餘次,民眾犧牲兩萬餘,史稱‘嘉定三屠’”這樣的記載,即使你對那一段歷史從未過問,你也不可能不為之動容。 中國歷史5000年,各個王朝的軍事實力保持的時間不等,縱觀所有被忽略或誤讀的歷史,惟有被輕視的大明軍隊,戰鬥力保持了最久的近300年。大明一朝276年,確實沒有對外屈膝一星半點。
大明“流行”罵皇帝,正德年間,皇帝朱厚照要搞出遊,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對,先後杖斃了十幾位大臣,但是大臣依然犯顏阻攔,最後正德帝只能妥協。在明代,內閣是有權利駁回皇帝旨意的,這是中國歷史絕無僅有的。雖然這個權利很少有動用,但是確實存在。這已經是君主立憲的萌芽。明代計程車子們視媚上為仇寇,無論什麼人,有明一代,沒有一個媚上的獲得好下場。反而是那些犯顏的大臣成為天下讀書人景仰的典範。在明代,我們記得《天工開物》,記得那約三百米長的鄭和寶船,記得有密集勞動型的作坊出現,記得後膛炮已經規模應用,記得腐朽的理學開始受到重視客觀實際的心學的衝擊,“格物致理”第一次在理論與實際中出現並逐漸壯大……至崇禎年間,每年新出版刊行的各類書籍以百萬計,而到了清朝,即使是所謂的“康幹盛世”,也不過每年4萬餘冊。 2.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建國的時候定都在南京,後來則遷都北京,遷都的目的,則是為了“天子守國門”。
由於滿清的緣故有人對明朝極盡汙衊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實,只要細心比較,就會發現明朝其實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和號稱最強大的漢、唐相比,明朝亦毫無遜色!
長期為明朝邊患的是蒙古,而漢朝則是匈奴。愚昧者總是津津樂道於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漢高祖當年也被匈奴兵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後的解決方案是,漢朝去給單于老婆送禮,請她吹枕邊風,這樣才放了漢高祖一條生路;而明朝則斷然拒絕蒙古索求財物換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寧死不降,最後明朝另立新君打敗了蒙古。漢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則是御駕親征五徵蒙古。“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並不適用於整個漢朝,而明朝也有過類似的輝煌。
與唐朝相比。不錯,唐初國力強盛,四海鹹服。可盛唐以後呢?安祿山叛兵和黃巢匪兵以及吐蕃蠻兵都曾攻入長安。可以比較的是:在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棄都南逃蜀中。明朝則從未有過這種例子。大家知道明朝永樂皇帝從南京遷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國門”,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親自在第一線守國門。崇禎皇帝當年,北京形勢很危急,有人勸他遷都,他不去,有人勸他走,逃到南京,他不逃,他登上煤山自縊殉國而死,忠於江山社稷。大家想想,這與清廷的咸豐皇帝致京城百姓於不顧兩度倉狂逃離北京以及清廷末帝溥儀苟且偷生向日本侵略者認賊作父更有著天壤之別。
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更是堅定,兵臨城下仍然寧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亡”,()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
當年明朝崇禎帝的遺言和清廷宣統帝的豪言可見兩個皇帝對國計民生的不同態度:
崇禎皇帝殉國前怕李自成傷害無辜百姓,就寫了一首絕命詩給他:“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宣統帝溥儀的豪言:“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多少人,運走多少糧食和煤,只要不讓我當大清的皇帝我就不會心甘”(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
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抗清比南宋抗元更加激烈,全家投井、自縊殉國、立戰而死的官員志士無數,光後來被追諡有據可考的就多達八千六百多人。他們大義凜然、壯烈殉國、從容就義、就義前每每慷慨賦詩。明末絕命詩在數量上是空前的多,而且大都是以熱愛祖國和堅持民族氣節為其主題,我想這就是我中華民族原有的精神與民族氣節。
當年崇禎皇帝抱怨百官都不來上朝,絕望的鐘聲在紫禁城響起的時候,拼命抵抗的守備太監紛紛慘死在義軍的刀下。崇禎皇帝不知道的是,他的忠臣們比他早一天便掀起了自殺的浪潮,因為北京外城已經在頭一天就被攻破了。
現僅摘錄其中一小部分明朝自殺殉國官員名單:
東閣大學士,曾在大明崇禎二年任河南巡撫,率兵勤王的範景文已經連續四天未吃飯,在前一天全家投井而死。
戶部尚書兼侍講學士倪元璐全家十三口全部上吊自殺。
左都御史李邦華,投水自殺。
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殺,
另外後宮周皇后帶頭自殺,崇禎帝嬪妃並不多,基本自殺。
另外更加早的有明朝大學士兼太子太傅孫承宗全家七十口於河北高陽縣,
比較出名,有明末嶽少保之稱的盧象升死河北嵩橋。
後南明死忠者有著名的史可法死揚州,劉宗周死杭州,還有官員全家自沉船死海上,官員獨自到南京死,為的就是留名證明自己節氣。
由於自殺官員者眾,至少有上千人名字都難以統計。
外華人不太理解這一種現象,任何一朝能夠象明末這樣忠死者多,崇禎皇帝不知道算是幸福還是算痛苦。
明末忠臣、清官、義士自殺殉華人數之多是令人驚訝的!不過明王朝依舊還是滅亡了。
-
4 # 木小實
都是殺大臣,但是區別還是挺大的。
朱元璋殺的時候,這些大臣他已經把他們身上的價值都榨乾了,該打的仗打了,還制定的制度也制訂了,該撫慰的人心也撫慰了,天下太平,這時候逮著大臣的毛病,殺一批,問題不大。而且朱元璋從亂世稱王,親手打出來的太平,再加上稱帝后的高壓政策,殺了也就殺了,誰也沒膽子鬧事兒,局面盡在掌握。
朱由檢就不一樣了,明朝末年,內部烽煙四起,後金也在東北虎視眈眈,朝廷正是用人時候。而且朝廷重文輕武,武備鬆弛,將士久疏戰陣,連戰連敗,大多數都是兵敗被殺。看看都殺了些什麼人:
楊鎬,兵部侍郎,崇禎二年1629年因薩爾滸戰敗被殺。
劉策,薊遼都御史,崇禎三年1630年因遼東戰事失利被殺。
袁崇煥,督師,遼東巡撫,崇禎三年1630年被殺。
孫元化,巡撫都御史,崇禎五年1632年因遼東戰事失利被殺。
楊一鵬,漕運總督,崇禎七年1634年因農民軍破鳳陽被殺。
熊文燦,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崇禎十三年1640年因招降張獻忠、羅汝才失敗被殺;同時還殺了總兵官33人。
鄭崇儉,三邊總督,崇禎十四年1641年因剿農民軍不力被殺。
薛國觀,內閣首輔,崇禎十四年1641年因勸說皇親國戚捐助軍款被殺。
陳新甲,兵部尚書,崇禎十五年1642年因洩露崇禎與滿清議和的訊息被殺。
周延儒,內閣首輔,崇禎十六年1643年因貪汙、謊報軍情被殺。
其它下級官員被殺的不下上百人。
前線戰事不利,兵敗的責任都在將士頭上,這個鍋崇禎絲毫不背,只是下了毫無誠意罪己詔,詔後依然死不悔改,罪己詔下了好幾次,可能都習慣了,最終變成了一種換取人心手段。
當然,朱元璋殺得可比崇禎狠多了,不光數量多,而且質量好。可能崇禎殺的那些人,朱元璋一個有些沒看舒心,就給你扯平了,別說四大案件了。
朱元璋殺大臣,殺武將,加強了中央集權,軍權政權收歸皇家所有,封王藩地,意圖長治久安,最壞不過肉爛也爛在老朱家的鍋裡。後來的藩王,也沒起到守藩籬的作用,建文意圖削藩,反而被藩所削。朱棣上位,對自己成功的途徑更是嚴防死守,絕對不允許其他人複製貼上,朱瞻基打掉親叔叔的謀反後,藩王徹底靠邊站,隨後的年月,戰事稀疏,文臣趁勢崛起,土木堡之變,更是耗費了大量的武官,文武更加失衡。
朱元璋殺了大臣,還有兒子,個個都是戰火中歷練出來的,個個都是心思玲瓏之輩,朱元璋自己更是千古一帝。崇禎就沒有那麼多可用之人,派出去領兵的打不贏,在朝中待著的更不中用,偶爾有那麼一兩個能打贏的,還不被信任,輕輕一個反間計,就做掉了,與朱元璋不可同日而語。
我相信朱元璋殺大臣,殺得理直氣壯、氣定神閒,崇禎殺大臣,可能自己心裡都哆嗦,江山風雨飄搖,殺了這些人還能指望誰?不殺,其他人會不會也這麼懈怠?難!崇禎是真難!
-
5 # 不正經的軍棍
開國之君和亡國之君
十七年憂國如病,呼不應天靈祖靈,調不來親兵救兵,白練無情,送君王一命......
看下朱元璋被萬人敬仰的原因,朱元璋元朝末期起義,推翻元朝,平定各地軍閥,建立大一統王朝,這些功績就夠朱元璋被人稱頌了。後來建國開元,朱元璋可以說是仁政愛民,洪武年間也絕對是盛世局面。朱元璋就夠被歷史所銘記也足夠被稱為一代聖君了。再看看朱由檢,朱由檢雖說勤政,但是,國家就是亡在他手中了。
兔死狗烹和自毀長城
朱元璋殺功臣,無非就是擔心這些功臣造反,與其留下禍患,不如殺掉。朱元璋殺功臣的時候,是建國之後,外患平定,國泰民安之時。充分印證一句話,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還有一句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在已經沒有內憂外患的時候,殺掉可能威脅自己的人,而同時,他手下還是有可以使用的文臣武將,他為朱允炆留下了可以齊家治國的文臣武將,只不過,武將最厲害的造反了。
再看朱由檢,朱由檢時期,張獻忠李自成等起義軍已經攪的崇禎心神不寧了,關外又有剛剛崛起的女真虎視眈眈。而明軍此時已經久疏戰陣,朝廷只有為數不多的武將可堪大用,而朱由檢卻心生疑慮殺掉了袁崇煥等將領,又殺掉了很多戰敗的將領,導致明朝末期沒有能獨當一面的將才,剩下的都是東林黨的一些嘴炮黨。
對比下就是,朱元璋雖說殺了大臣,但他建立了大明王朝,開創盛世,而朱由檢是,用人之際,自毀長城,最終城破自盡,保留最後一絲尊嚴。
-
6 # 坐古談今
題主提問的問題不實在。
(1)朱元璋屠戮功臣並沒有被人萬人敬仰
朱元璋殺大臣什麼時候成萬人敬仰了?朱元璋大殺功臣的做法本來就不對。雖然,從客觀效果上有助於抑制土地兼併。
但是,朱元璋以各種比較低階的理由屠戮功臣的做法,確實顯示了其“意圖獨掌大權、徹底消除危險”的心思。在統一王朝中,他是最狠的君主。
無論歷史和現實,都有很多人批評。我雖然對朱元璋有好感,但這樣的領導我是絕對不會跟從的。他之所以被“萬人敬仰”,主要是他推翻了元朝、奠定了明朝的基礎。在政策上,對社會底層也比較有利。總之,踐行了唐太宗的“舟水理論”。
至於崇禎殺的大臣並不多,而且多是打了敗仗、有比較確實的問題存在的大臣。除了拿“非常時期可以減輕懲罰”理由抹罪外,基本上不屈枉這些大臣。
(2)朱元璋屠殺大臣是在“一切威脅被消除後”,崇禎殺的那幾個大臣則是在“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
朱元璋屠戮功臣屠,無論殺多少都對政權安全沒有威脅。
崇禎殺的那些,例如袁崇煥,雖然冤不冤到現在都在爭論中,但是有一個問題應該被承認:即當時袁崇煥的能力在文臣武將中是優秀的。
再比如周延儒“謊稱捷報”被崇禎所殺,在平時殺沒問題。但在1643年的亂世當中,因為這個被殺同樣太嚴厲了。
許多人都說崇禎多疑。但問題是,崇禎自幼在“威脅”下成長,我不相信一個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大成人,其心態是正常的。我對其“多疑”的性格表示“理解的惋惜”。
在當時情況下,崇禎不要“水至清”的話,問題反而不會那麼嚴重。
“亂世”“特殊情況下”,能人最重要,德行反倒不重要了。當然,和平時期“德才兼備”最重要。
回覆列表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破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享年34歲,南明政權曾給諡號“烈皇帝”,後清朝又給諡號“莊烈皇帝”。亡國之君,歷來都是昏庸無道遭人唾棄的,而有關崇禎的評價卻大不相同。崇禎皇帝是明君還是昏君?
崇禎皇帝著名事蹟
剷除魏忠賢。明熹宗也就是天啟皇帝駕崩以後,遺詔讓他弟弟信王朱由檢繼位,時年十七,也就是崇禎皇帝。魏忠賢在天啟一朝,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竟然達到“只知魏忠賢而不知有皇帝”的境地,也被稱為“九千九百歲”。魏忠賢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太監,也是臭名昭著的大太監。朱由檢繼位以後,大力打壓閹黨集團,並果斷賜死魏忠賢,肅清餘黨,時政一新。
為君勤政節儉。君主昏庸政局混亂,奢侈無度荒淫不堪,這是大多數亡國之君的寫照。然而很少見到史書中有對崇禎皇帝有這樣的說法。反而稱讚他勤政借鑑。崇禎的前一任皇帝天啟,木工活做的巧奪天工,而皇帝卻當的實在不行,魏忠賢擅權亂國,把大明王朝進一步推向深淵。崇禎皇帝繼位以後,勵志重振大明,匡扶社稷。據史書記載,崇禎雖然只有二十多歲,因為勞累頭髮已白,堪稱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六下罪己詔。罪己詔是古代皇帝在國家遇到災難或者重大變故的時候頒發的一種自我檢討式的文書。不管罪己詔是不是口頭說說,或者僅僅當成做錯事的擋箭牌,再或者是魅力政治的一種手段,能下罪己詔的皇帝,或多或少是有一點責任心的。崇禎在位十七年,曾經六次頒發罪己詔,譴責自己為政有過失,導致黎民百姓受難。
史書評價崇禎皇帝“二十四史”之《明史》評價崇禎,認為他在繼位初年能夠剷除奸佞,沉機獨斷,一改前代君主昏庸的風氣。同時指出,朝廷內部大臣傾軋,戰場上將驕兵惰,國內流寇蔓延,明朝大勢已去,積重難返。肯定了崇禎繼位的十七年裡,“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儘管崇禎每每想要找到治國的非常之材,卻用非其人,後期信任宦官,朝政舉措失當,身死國滅。盛讚崇禎蒙難不辱身,為亡國之義烈。
《石匱書》說,古代君王,有好酒亡國、好色亡國、暴虐亡國、奢侈王國、窮兵黷武亡國,崇禎皇帝卻宵衣旰食、勵精圖治,即便是古代的中興君主也沒有超過他的。同時指出,崇禎皇帝自己省吃節用,卻把宮中的財務看作是先祖的遺產,無論如何不能挪動,導致軍隊沒有錢發餉銀,最後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這些錢一下都充了逆賊的軍費。同時指出他“焦於求治,刻於理財;渴於用人,驟於行法”,最終沒有達到力挽狂瀾的目的,大明亡國了。
崇禎皇帝繼位的時候,外部無法有效防禦清朝軍事攻勢,內部官員傾軋,天災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各處流寇揭竿而起,明朝已經到了內憂外患的境地。崇禎皇帝並不具備他先祖朱元璋的鐵腕和時機,不能夠在亂世中審時度勢採取有效措施,也沒有能夠安撫國內群眾平定流寇作亂。崇禎畢竟駕馭明朝十七年,對明朝的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責任,但是明朝滅亡的原因眾多,不能只算在他一個人頭上。至於崇禎自縊在煤山,遺書上寫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僅此一點,足以值得後世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