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優秀的米老鼠96
-
2 # 叨說歷史
1,客觀因素:實力差距。主要體現在將領不足,兵線過長,水軍實力等方面。
首先,根據《蜀記》的記載,司馬昭滅蜀國的時候蜀國一共才十萬的兵力。按照彰武元年也就是221年蜀國記載的人口才九十萬人而已。而且蜀國還要擔心魏國的突襲,所以說那時候蜀國能出動的兵力最多也就幾萬而已,和吳國出動的兵力應該是差不多的,這樣算起來,蜀國的兵力兵力並不佔什麼優勢。
其次,劉備在夷陵之戰的時候,關羽已經被殺,張飛也因為隨意毆打手下,被手下殺了。黃忠病死了。這個時候劉備的五虎上將只剩下馬超和趙雲兩個人了,還有一個大將魏延。其中馬超坐鎮西羌,只有他才能鎮得住西羌。趙雲因為多次勸阻劉備攻打東吳,所以這時候劉備就不喜歡他了,讓他去後方接應。至於另一個大將魏延呢,被派往鎮守漢中地盤了。所以說這個時候劉備攻打吳國,手下是沒有什麼厲害的將領的。
還有,從蜀國到吳國,中間隔著川東大巴山,大巴山斜貫長江南北,崇山峻嶺,河谷深切,地形複雜。軍隊是過去了,可是糧草等綴重可不是那麼容易過去的,說以說運糧這件很關鍵的是就出問題了,蜀國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才能供應前線。
最後,水軍實力差距明顯。有沒有一支強大的水軍,是能不能大敗吳國的關鍵,在夷陵之戰可以看出來,蜀國的水軍和吳國的水軍差的太遠了。反過來看孫權,早就做好了被攻打的準備了。
二、主觀因素:感情用事,驕傲輕敵。
三國當中劉關張三兄弟的感情是最好的,可以說從劉備一無所有之時這兩個兄弟就跟著他一起打拼天下,夷陵之戰背景就是,關張兩人均被殺,隨後為報關羽被害之仇,宣佈對吳開戰。蜀漢朝廷重臣諸葛亮、趙雲均反對伐吳。劉備不聽勸諫,一意孤行。
在三國演義當中失敗的原因就是劉備不懂排兵佈陣,從而讓對方捉到機會一把大火燒到劉備懷疑人生,但是我們也知道劉備從無到有,經歷過了不知道多少次戰役,怎麼可會犯這麼低階的錯誤。要知道博望坡的那場大火可就是劉備主導主演的一場戲,對於火攻這種事劉備比任何人都要輕車熟路。其實在於劉備看不起“黃口孺兒”的陸遜,加之陸遜一直拒戰不出,加重了劉備的狂傲。
在開始的時候,蜀國士氣非常的高昂,可以說是百戰百勝。在221年的時候,蜀國軍隊一直在打勝仗,把陸遜等人打得落荒而逃,接連攻下很多的城池。下一年,又攻下了很多城池。又有吳國的很多人響應,背叛吳國而投靠蜀國,在這裡雖說又陸遜故意打敗仗的原因,但是也能證明這個時候蜀軍是很強的。這樣連續的勝利讓劉備變得驕傲,變得輕敵。再有就是,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陸遜等的就是這個機會,這個劉備因為驕傲,輕敵而心生懈怠而沒有防備的機會。這個機會被陸遜抓住了,說以放火燒了劉備的大營,最終導致夷陵之戰大敗,劉備只能逃往白帝城。
所以說劉備夷陵之戰失敗不在於不知兵,其實在歷史上,劉備是“知兵”的。在黃巾之亂的時候,劉備帶領軍隊和黃巾軍打過仗,那時候他也曾南征北戰了很長時間。劉備能成為亂世的一代梟雄,甚至是稱帝,又怎麼會不懂得打仗呢?比如劉備在去爭奪漢中的時候,是沒有帶諸葛亮去的,是讓諸葛亮負責內勤。所以說整個漢中前線的戰鬥,幾乎都是靠的劉備一人指揮。在《三國志》的記載中劉備的表現,也足夠證明劉“知兵”。而是有其客觀和主觀因素造成的。
-
3 # 閏土看歷史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三個月後,率領數萬軍隊以替關羽復仇為名義,水陸並進。意在奪回荊州。結果在猇亭遇到東吳名將陸遜,兩軍對峙數月後,以陸遜火燒連營,劉備逃到白帝城病死結束。蜀漢幾乎全軍覆沒,從此更加衰弱。那麼,作為三國時代的老江湖劉備,為何會被出道不久的小年輕陸遜用火攻打敗呢?真的僅僅是因為排兵佈陣的失誤麼?我認為劉備的錯誤有以下幾點:
一,一意孤行,不能聽從意見。自從襄樊之戰失敗後,關羽被東吳斬首。蜀國失去了戰略要地荊州,從私人感情上來說,劉備是很傷心的,因為正史上的劉備雖然沒有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然而這三個人作為一起打江山的蜀國開國君臣之間友誼是很真切的。《三國志,關羽傳》上稱其:“恩若兄弟,抵足同塌而眠”。好的跟親兄弟一樣,關羽之死使劉備很是惱火,打算教訓一下東吳,更主要的是荊州這個地方對蜀國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北可進攻曹魏,東可遏制孫權。現在失去了,蜀國只能縮在益州,別說克服中原了,自保都夠嗆。
已經六十多歲的劉備此時衝動的,在怒火和貪功的心理作用下,他不顧蜀國此時國困民貧的現實情況,固執的發動對吳戰爭。蜀國的大臣們其實也是清醒的,如果蜀漢對吳發動戰爭,那便會被北方的曹魏坐收漁利。而且孫劉聯盟一旦破裂,日後只能等著曹魏吞併。但劉備不考慮這些,他已經六十多歲了,興復漢室是他一輩子的夢想,他想早日看到這個目標實現。這才出現了匆忙稱帝繼而東征吳國的錯誤戰略。這種情況下,但凡敢否定伐吳戰略的,都受到懲罰。第一個撞槍口的是秦宓,他否定劉備的伐吳決定,然後就蹲監獄去了。然後趙雲也勸說劉備,劉備一聽,把他調到江州去了。劉備自任主帥,黃權覺得這樣太冒險,願意帶兵伐吳,自我高估的劉備才不管這個,拒絕了黃權帶兵的請求,把他調去帶領另外一隻軍隊去了。劉備命令張飛率軍一起出徵,並約定合兵地點。張飛還沒出發就因為喝酒鞭撻下屬被刺殺了。
此時的蜀漢名將凋零,能用的沒幾個了,諸葛亮又留守成都。於是這場浩浩蕩蕩的大軍在沒有名將,沒有智謀之士的情況下,由最高領導人劉備帶隊朝東吳殺來。
二,讓水軍上岸,平地結營。東吳先是向魏國稱臣,解除了後顧之憂。然後派年輕將領陸遜帶軍抵禦蜀軍。陸遜故意敗退,把蜀軍引到平地之上,雙方在夷陵對峙。劉備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六十多歲的老江湖會被後起之秀陸遜打敗。最開始, 劉備埋伏了軍隊然後派人向陸遜挑戰,不敢怎麼罵陣,陸遜就是堅守不出。劉備很輕視陸遜,認為陸遜被嚇破了膽,包括東吳方面的將領都覺得主帥陸遜是膽小鬼。就這樣,雙方僵持了七八月,劉備犯了一個致命錯誤,讓水軍上岸加入陸軍。這讓陸遜看到了機會,他對手下將領說:
“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幹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三國志.陸遜傳》劉備這個狡猾的老頭子,軍隊剛來的時候,一心想進攻,此時我們是不能和他打的。現在已經那麼久了,也沒佔到我們的便宜,兵老師疲,如今正是消滅他的時候。
劉備讓水軍上岸後,所有的軍隊都在陸地的營寨中,陸遜讓吳軍每人帶著一把茅草,忽然發動襲擊。到了蜀軍營寨就放火,火攻使蜀軍大亂。東吳軍隊趁機殺來,連拔四十多坐營寨。劉備率殘餘部隊逃跑。劉備逃出後來到馬鞍山,被東吳軍隊追上,殺的人仰馬翻,幾乎全軍覆沒。下屬放火燒掉自己的軍用物資,熊熊大火阻斷了陸遜的追兵,劉備趁夜方得幸免,逃到白帝城,之後長嘆一聲:“我沒想到會敗於陸遜小兒,難道這是天意麼?”劉備又驚又氣,很快就病死於白帝城。
總結: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第三次有決定歷史走向的大規模戰爭。在無名將無謀士的情況下,劉備做出錯誤的戰略方式,被年輕的陸遜火攻擊敗,損失了蜀國的軍力和財力。從此以後,蜀國更是雪上加霜。這是一場由蜀國領導人錯誤發動的戰爭,而導致失敗的原因就是高估自己能力,錯誤的戰爭方案。這對後世有許多借鑑意義。
-
4 # 傲視蒼穹39
題主的問題,還真說的基本上正確;只是除了排兵佈陣錯誤之外,還有一個用人問題。也是導致夷陵之戰大敗的原因;
1、首先,說說劉備得戰略構思;荊州是物阜民豐之地,而且在赤壁之戰前,荊州基本上沒有什麼戰火,人力資源也相對豐富。其次,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有兩路出兵的構思。失去荊州後,已經被破壞。其三,關羽的被殺、孫夫人的迴歸,對劉備來說都是奇恥大辱。如果對此都熟視無睹,劉備的人品也會被世人詬病,甚至寒了手下將士的心!其四,也是最大的原因;劉備深知,吳軍的精兵都是水軍,陸戰能力是三國中最弱的,根本不會是蜀漢這樣山地精兵的對手(前期的戰事,已經證明了劉備的判斷是正確的)。所以,劉備的戰略構思的第一步,自然是借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第二步,應該是從陸路東下,直取東吳的腹地建業。以形成劃江為界,擴大勢力再伺機北伐。
2、歷史上說夷陵之戰是陸遜以弱勝強,這個說法只是小說家言。劉備的真正兵力應該是四萬餘人,加上五溪蠻的萬餘人,總兵力約五萬餘人而已。從劉備設伏,被陸遜識破,撤伏出來僅八千人就知道。劉備對陸遜是想引誘他的主力出來決戰,而伏兵是劉備的真正精兵主力,才八千人。那麼,實際上此戰對陣陸遜的兵力是多少呢?黃權領了八千人北上防曹魏去了,五溪蠻兵並沒有來到和劉備主力匯合。吳班、陳式還領著數千水軍駐紮在長江之上。所以,劉備此時身邊的軍力,實際上僅有三萬人不到。對陣陸遜,完全是以弱擊強。儘管如此,陸遜也不敢出戰。因為底牌已經暴露給了陸遜,劉備只好放棄水路,將水軍也調上岸駐紮,兵力也僅三萬餘人而已。陸遜除了親率的五萬大軍,還有原來的戍守部隊,總兵力約六萬餘人。接近劉備的兩倍!
3、出征之前,諸葛亮沒有任何勸阻。是劉備敗了後,他才感嘆法正早死。典型的“事後諸葛亮”!趙雲勸阻的說法,也僅見於裴松之的“雲別傳”。而“雲別傳”沒有任何其他史料佐證,所以此傳與羅貫中的《演義》都屬於“講故事”而已,沒有任何可信度!也就是說,只有黃權勸劉備不可親征。並請劉備讓他率軍先出徵,做試探性進攻,然後劉備才根據試探後的情況決定是否親征。這個建議非常穩妥,劉備錯誤的拒絕了!
4、黃權一直建議劉備水陸並進,而陸遜最害怕的,也是劉備會水陸並進。可劉備還是把水軍撤上了岸,當作陸軍使用。另外,大軍紮營40餘座,橫貫七百餘里(兩百公里左右),軍力本身就少,還分得很散,對敵沒有形成特別的壓力。這三個問題,都是屬於劉備的“排兵佈陣錯誤”。
再說用人方面的錯誤;黃權是法正一類的人才,而不是領軍作戰的大將。其軍事才能不下於法正,領軍上馬殺敵,未必是他的強項。從戰略戰術上說,馬良跟黃權沒有可比性。劉備入川的企圖,首先就被黃權看破,極力勸阻劉璋不聽。曹操下漢中,又是黃權提出“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極力建議劉備發起漢中爭奪戰。法正只是劉備帶著隨軍的軍師,實際的戰役出謀劃策之人。而黃權才是漢中戰略的發起人!所以說,黃權之能,不在法正之下。劉備不是把他放在身邊做軍師,而是作為大將派出北上防曹。本末倒置!誠然,曹魏不得不防,但不應該是黃權去。能代替黃權的,有趙雲。如果擔心趙雲無謀,大可讓馬良為謀士去協助他。還有一位就是李嚴,也是可以代替黃權北上防曹的。有諸葛亮在成都,糧草問題他自然會設法運輸,並不一定需要趙雲!
如果是這樣的安排;即使黃權協助,也不一定能擊敗陸遜。但最起碼有一條,陸遜的伎倆,也瞞不過黃權。最多是平安撤軍,他決不會令劉備慘敗!
再說劉備的損失問題;與東吳正面對峙的蜀漢主力,僅三萬餘人。而《三國志·陸遜傳》卻誇大成了斬了七八萬,多出的五萬哪來的?如果是這樣,蜀漢主力已經損失殆盡了,孫權為何還要求和?那裡陸遜寫信威脅劉備,這邊孫權聽說劉備駐紮在白帝城,嚇得趕快求和。這不是明顯的矛盾嗎?
再看看長崎的核爆傷亡數字:長崎市約60%的建築物被毀,傷亡8.6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37%。幾十萬人密集聚居的城市,在避無可避,逃無可逃的情況下,也僅是死了幾萬人。陸遜那把火,速度比原子彈快、比原子彈威力還要大數百倍?他能同時在兩百公里範圍內的四十座軍營同時防火,人會跑不出來?八萬人即使不抵抗,站在那裡任他砍,一晝夜能砍幾個?日寇在南京,殺了半個多月,還是用槍的,也才殺了三十萬手無寸鐵的。陸遜的刀比日寇的歪把子威力更大?所以,非常明顯;《三國志》中“吳書”的記載,基本上是假的。陸遜攻擊的,僅僅是劉備的大營而已。蜀漢是敗了,但最大的可能是軍隊被打散了。這些人的家屬都在川中,除了個別被俘的,基本上都回到了蜀漢。劉備在此戰的損失,絕對不足萬人。最能證明的是;吳班、陳式所率的數千水軍,是完好無缺回到了白帝城的。也正因為劉備兵力的真正損失有限,所以,才令孫權害怕劉備會捲土重來而求和!劉備損失最大的,反而是黃權以及黃權所率的八千漢軍。還有就是,損失了新一代的後備將領馮習、張南、傅肜等。
再看《諸葛亮集》裡寫得很清楚;諸葛亮移駐漢中的時候,率二十萬大軍。劉備死後,諸葛亮沒有軍權,從李嚴手上把兵權奪過來,又平叛,又徵南蠻,根本無暇徵兵。那麼,這20萬大軍是天上掉下來的?當然不是!其中最大的一塊應該是魏延漢中軍區的,應該約有五萬人。其次就是劉備夷陵敗後的散兵,約三萬人。原法正的京畿部隊,應該也有三萬左右,還有原張飛的,由馬忠率領的閬中機動兵團也是約兩萬人。馬岱率領的馬超部隊等等。從這裡可以看出;一是劉備並未有啟動傾國之兵,二是兵力的損失雖多,卻多數是被黃權帶著投降了曹魏。被吳軍斬殺的,也就數千人而已。根本沒有撼動蜀漢的根基。這才是孫權最害怕的!
-
5 # 周尋史記
《三國演義》中,夷陵之戰,是三國戰場一個非常著名的戰役,也可以說是蜀國國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最終導致了三國鼎力之勢的形成。
然而,關於劉備統領大軍在夷陵之戰失敗的原因總結中,熟讀三國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見解,大部分人都認為之所以此戰失敗,歸結為“備不知兵”,是他排兵佈陣錯誤引起的。其實在歷史上,劉備是真的“知兵”的,他在漢末年間,黃巾之亂時,劉備就曾經帶領軍隊與之打過仗,也算是身經百戰的人物,領兵能力也是相當可以的。
但對三國“夷陵之戰”為什麼失敗,我有自己的理解,並非劉備排兵佈陣錯誤引起,可以從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來了解失敗的緣由。天時
先看天時,劉備出兵時,正值夏季,天氣炎熱,雖然蜀兵出征之初,士氣正盛。但還是經不住陸遜的拖延之術,最終把佔盡天時的蜀軍消滅殆盡。
地利再看地利,雖然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擁有益州的險固,得益州之民心,並居於長江上游,可以順江而下,對孫權一擊即潰。可是我們都知道,當時的兵馬錢糧的後備供應,大部分來之蜀川之地,由於戰線太長,供應方面無法及時有效的銜接,久而久之,最終導致士氣低落,也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人和
最後人和,由於陸遜深得孫權的信任,並且執法有度、軍紀嚴明,由於長期的磨合,東吳方面已是上下齊心、同仇敵愾、誓同生死。反觀劉備所部,因求戰心切、上下急躁,對比於東吳,已經失去了人和。
縱觀夷陵之戰由剛開始的爆發,再到中間的相持,最後兩軍的決戰,不同時期,天時、地利、人和,已經在對戰雙方發生了悄然變化,所以領兵者必然要懂得善於利用地利之便,取長補短。在三個條件中,“人和”為主,“地利”次之,“天時”又次之,只有將兵同心,再結合這三條件,才是制勝的關鍵。
回覆列表
夷陵之戰在三足鼎立時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蜀軍失敗之慘烈、陣亡人數之多、主將損失之嚴重都是這一歷史時期之最。夷陵之戰傳統的說法是劉備因七百里連營遭至兵敗,致使蜀軍主力全部喪盡。而劉備連營只是夷陵戰敗的一個重要因素,並不是致敗的唯一因素,排兵佈陣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時機、人心和戰略戰術。對於蜀軍夷陵之戰的失敗,我來談一談,請大家指正。
第一,戰前蜀漢朝廷群體反對,張飛被殺,都預兆對吳作戰不得天時。
曹丕篡漢後,劉備正式稱帝,隨後為報關羽被害之仇,宣佈對吳開戰。蜀漢朝廷重臣諸葛亮、趙雲均反對伐吳。趙雲表示,囯賊是曹丕,不是孫權,曹魏是公敵,孫權是私仇,不能以私而廢公。劉備不聽勸諫,一意孤行。趙雲的一席話已經說明了這場伐吳之戰不得人心,未取得統治集團集體支援。
張飛因催逼、虐待手下偏將範僵、張達,而被二人殺害。隨後,範僵、張達攜帶張飛頭顱投奔東吳。在蜀漢伐吳的關鍵時刻,先因意外事件損失一員重將,已經顯示出蜀漢東征開局不利。此戰不得天時、天意。張飛被殺一事已經警示了伐吳不可行。
第二,黃忠陣亡,首戰失利,大戰未來,先損大將,人員上已不佔優勢。
蜀軍首入吳境,取得了一些小勝,卻士氣逼人,老將黃忠因孤軍深入中吳軍埋伏陣亡,開戰之初又損失一員主將。而東吳緊急收縮兵力,讓出一部分吳地,但有生力量並未受損。至此,張飛、黃忠均死難。大戰未開,先損兩員重將。這使蜀漢全軍士氣受到很大打擊。東征孫吳,因意外所致的兵損將失,敗象已顯。此時,實際上勝負已分。
第三,圍夷道,戰孫桓,陷入持久作戰,蜀軍失敗的陰霾已現,陸遜主力契入蜀軍背後。
蜀軍兵圍夷道,企圖全殲孫桓部。此時,陸遜指示孫桓據守待援。夷道城城堅糧足,致使蜀軍久圍不克。陸遜主力部隊按計劃契入蜀軍背後,佔據長江沿岸,切斷了蜀軍撤退的必經之路。至此,劉備圍城打援計劃落空。蜀吳之戰持久半年,致使蜀軍士氣減退,懈怠之意凸顯,陸遜意識到破蜀時機已到,蜀軍失敗只是時間問題,戰略上已經呈現不利戰局。
第四,水軍全部上岸,連營七百里,完成作死最後一步。
劉備七百里連營是陸遜以持久戰抗蜀計劃的必然結果。在相持階段,劉備命令水軍上岸與步軍合併一處,為吳軍最終發起火攻創造了條件。陸遜採取了當初周瑜火燒赤壁時的作戰方法,在火攻的同時,切斷敵人退路,徹底圍殲敵人。吳軍發起火攻的同時,攻取秭歸,截斷劉備歸路。可以說,劉備的排兵佈陣是蜀軍最後致命的一步。即使沒有七百里連營,在戰略上蜀軍也難以取勝,蜀軍企圖圍城打援,而吳軍佔據了有利地形,在沿江通路上實際上已對蜀軍形成了戰略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