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鷹視國際

    一個黨派當選後,另一個就稱為反對黨,起監督,糾錯作用!

    美國的兩大黨派:

    一、共和黨 ——又稱“老大黨”,其標誌是大象,代表色為紅色。共和黨在社會議題上傾向保守主義,經濟上主張自由主義,與企業界關係緊密,但很少獲得工會組織的支援。共和黨支援低稅收,在經濟議題上主張限制政府規模和支援商業發展;在一些社會議題如墮胎上共和黨則支援政府介入。在對外政策和國家安全方面,共和黨立場強硬。

    二、民主黨——標誌是驢,代表色為藍色。民主黨傾向於推行中間派經濟政策和具有改革性的社會政策,並認為政府應在減貧和社會救助等問題上發揮作用。著重推行的兩大政策是:應保證國民擁有可支付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以及成本低和質量高的教育機會;在外交政策上反對單邊主義,認為美國應該重視同盟關係和國際支援。

    如果一個黨派當選,那就叫執政黨,通常是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議席或在總統競選中獲得勝利。統一掌握和行使立法權和行政權,這是一個政黨的最大勝利。 未當選的黨派統稱為在野黨。在野黨裡面實力最強的稱為反對黨。掌握和行使對執政黨的反對權即成為反對黨,這對於一個政黨來說也是政治成就,因為反對權實質上也己成為一種國家權力。

  • 2 # 趣說聞史

    美國政黨

    平易近主黨和共和黨為美國兩個首要政黨。

    平易近主黨於1791年建黨,其時由部分栽培園主、農平易近和某些與南方跟班主有接洽的資本家組成。曾名共和黨戰爭易近主共和黨。1828改稱現名。1933-1953年,平易近主黨人羅斯福和杜魯門先後任總統,平易近主黨持續執政20年,是該黨最暢旺發財時代共和黨建設於1854年,其時首要由阻撓擴充年夜跟班制的北方工商業的資本家組成。1861年林肯就任總統,共和黨初度執政,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均為共和黨執政。

    共和黨戰爭易近主黨完全滲入在美國的政治程序中。約60%的美華人自以為是共和黨人或平易近主黨人,即便那些自稱為中間選平易近的人通常也具有政黨偏差,並默示出高度的政黨虔誠。譬如,在1980年至1996年的5次總統選舉中,75%偏差共和黨或平易近主黨的選平易近都投了他們所“偏差”的政黨總統候選人的票。在2000年,79%偏差共和黨的中間選平易近投票選舉共和黨的喬治·W.布什 (George W. Bush),而72%偏差平易近主黨的中間選平易近投票選舉平易近主黨的阿爾·戈爾 (Al Gore)。

    政黨無所不在的影響還擴充套件到政府。如今,兩大年夜黨主導了總統、國會、州長和州立法機構。自1852年以來,歷屆總統由兩大年夜黨輪替坐莊。第二次天下大年夜戰後的時光裡,兩大年夜黨總統候選人取得的選平易近票平均為94.8%。2002年國會和地方選舉後,美國商榷院 (Senate) 百名議員中只有孤零零一名獨立議員,而在眾議院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435名議員中也僅有兩名。在州政府層面上,悉數50位州長非共和黨即平易近主黨;7300多名州議員中僅有21人 (.003%) 既非以共和黨人又非以平易近主黨人被選。在聯邦和州的層面上,是兩大年夜黨組織和陳設著政府。

    只管美國的政黨每每在意識形態凝結力和政治綱目光鮮性上不如其他平易近主國家的政黨強,但它們確其實擬定平易近眾政策上起到首要和通俗是抉擇性的浸染。實在其實,自1944年中期選舉以來,國會中的共和黨人戰爭易近主黨人在政策上顯袒露截然不同,與以往比擬,黨內也呈現非同平庸的高度團結。政策不合的兩黨著眼於兩年一次的完全有大年夜概變換由哪個黨節制兩院的議員改選。政策不合和對兩院節制權的激烈篡奪連年來在兩院都造成黨派爭持白熱化的求助氣氛。在緊鑼密鼓的2004年競選中,兩黨的國會翹楚、平易近主黨總統候選人和布什政府都投身一系列秉承的意在博得選舉劣勢的勾當。

    為何是兩黨制?

    兩黨競爭是美國政治軌制最顯著和最持久的特點之一。自19世紀60年代以來,共和黨戰爭易近主黨便一貫主導著選舉政治。同是這兩黨秉承獨霸一個國家的選舉政治無可抵制的情況,既迴響反饋了美國政治軌制的構造,也浮現了美國政黨的特點。

    美國選舉聯邦和州議員的普遍做法是“一人被選”選區制。這就象徵得到相對大年夜都票者(即在任何選區中得票最多) 即能被選。與比例制不同,“一人被選”選區制規定在任何選區只能有一個政黨得勝。是以,“一人被選”選區制是在鼓舞鼓勵造成兩個根本遍及、能博得選區大年夜都票的政黨,同時還註定小黨和第三黨險些永世無法得勝,除非與一個大年夜黨連繫,否則便無法耐久保留下去。對大年夜大年夜都小黨而言,與大年夜黨連繫不是個法子,因為除了少數州,其他州都脅制所謂的“連繫選票”(fusion ticket),即一名候選人被不止一個政黨提名參加競選。

    總統由選舉人團 (electoral college) 選舉的軌制進一步在體系編制上督促了兩黨制。遵循該軌制,美華人現實上沒有直接自候選人選舉總統,而是在各自的州選舉保證選舉這個或阿誰總統候選人的“選舉人”(elector)。被選總統必須得到50個州的538張選舉人票的絕對大年夜都。這項規定使第三黨染指總統寶座難於上彼蒼,因為各州的選舉人票是按“勝者全得”的準繩分配的,即任何得到州內直選大年夜略大年夜都票的候選人,哪怕只是單薄虛弱大年夜都,即可博得該州的全數選舉人票。選舉人團與“一人被選”選區制一樣,也是對第三黨不利。第三黨得到任何州選舉人票的機遇微乎其微,更不消說在充分多的州得勝而博得總統地位了。

    由於平易近主黨和共和黨掌控著政府呆板,它們擬定了其他有助於兩大年夜黨的選舉規定也就無獨佔偶了。僅僅在州內將一個新黨的名字增加在選票上就得收入九牛二虎之力,並且用度高。譬如,北卡羅來納州 (North Carolina) 規定,將一個新黨的總統候選人增加到2004年大年夜選的州選票上,必必要遞交一份有5.8842萬人署名的請願書。另外,《聯邦選舉法》(Federal Election Campaign Act) 給以兩大年夜黨特其它優惠,其中包括比小黨 — 乃至那些在上屆選舉中到達直選5%選票競選資歷門檻的小黨 — 所能得到高得多的總統競選平易近眾資金。

    美國與眾差異的提名步驟是第三黨生長的別的一個構造性窒礙。在全天下的平易近主國家中,只有美國依靠預選提名各政黨的國會和州議員候選人,寄託州的預選來選擇總統候選人。在這種提名軌制下,參加預選的尋常選平易近選出他們政黨的大年夜選候選人。在大年夜大年夜都國家,政黨候選人提名受黨組織及其翹楚的節制。但在美國,選平易近最終確定誰將是共和黨戰爭易近主黨的候選人。

    只管這種軌制與大年夜大年夜都平易近主國家比擬,有利於建樹內部疏鬆的政黨組織,但這種參預式提名步驟另有助於150年來兩黨主宰選舉政治。黨內的招架者可經由過程預選的樂成博得黨的大年夜選提名,而在無須組織第三黨而增長博得大年夜選樂成的機遇。是以,預選步驟每每將不同政見納入兩大年夜黨,使持不同政見者一般無須吃力去組建第三黨。當然,預選提名候選人的軌制還使兩黨具有高度可滲入性,偶爾會被多種多樣的“邊緣”社會舉動和“局外人”類的候選人滲透。

    根本遍及的支撐和中間派的態度

    美國政黨有各個階層和遍及選平易近的支撐。非洲裔美國選平易近除外 — 其中90%在2000年大年夜選中支撐平易近主黨總統候選人 — 現實上兩黨都得到社會中悉數首要社會經濟群體的支撐。譬如,雖然普遍以為工會會員及其家庭成員是平易近主黨人,但共和黨在大年夜大年夜都選舉中能夠指望得到至少1/3工會會員的選票。1984年,46%的工會會員將票投給了共和黨。2000年的比例為37%。與此類似,只管對平易近主黨的支撐通常隨支出程度的提高而下降,該黨的總統候選人通常可指望來自中上層選平易近的大年夜力大年夜舉支撐。以2000年為例,平易近主黨總統候選人阿爾.戈爾博得43%年家庭支出10萬美元以上的選平易近的支撐。

    相對而言,美國的政黨內部較為疏鬆、不足對一種意識形態嚴厲的虔誠或完備的政策方針。相反,它們一貫最為關注的是博得競選和節制政府的人事。鑑於選平易近的遍及社會經濟根本和必要在一此中間的意識形態佔上風的社會中運作,美國政黨本質上接納了中間蹊徑的政策態度。它們還表現高度的政策矯捷性。這種非教條的步伐使共和黨戰爭易近主黨得以在黨內容忍多元化,這有利於加強它們領受第三黨和呈現的抗議舉動的伎倆。

    勢力分手的政黨

    無論若何誇大美國政黨勢力分手構造的特點都不外度。從歷史上看,在執政黨內,總統也不能以為國會 (Congress) 中的本黨議員會虔誠地支撐他的計劃;國會的政黨翹楚也不能期待本黨議員投票時會按黨的蹊徑統一步履。在黨組織內,共和黨戰爭易近主黨在眾參兩院的競選委員會 (由現任議員組成)不受以競選總統為方針的黨的世界委員會 — 共和黨世界委員會 (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 戰爭易近主黨世界委員會 (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 — 的約束而自立步履。

    另外,世界性政黨組織除了在推舉世界提名代表大年夜會的步驟上操作勢力外,極少插足各州的黨務。這種在組織上各自為政的做法,部分迴響反饋了憲法分權軌制的成效:立法、行政和法令部門分權,它們的人選以差異的步驟選出,任期不同,部門間互相獨立。三權分立軌制對議員與本黨翹楚貫串毗鄰團結沒有起幾何促進浸染。無論是國集會員與本黨的總統,或州議員和州長的近似相干上通常也云云。

    憲法的聯邦主義準繩,在美國設立建立了多層級軌制的聯邦、州和地方政府,這一準繩經由過程 — 也同樣在聯邦、州和地方層面上 — 建立數千個有各自平易近選官員的選區,進一步使政黨非集權化。正如前所述,授與預選來提名候選人也使政黨無法節制提名,從而減弱了政黨組織。是以,鼓舞鼓勵各候選人建樹自己的競選組織和助選集體,首先在預選中勝出,然後在大年夜選中被選。乃至連競選籌資也首要由各候選人得意其責,因為黨組織的資金來歷有限,並在供應幾何資金,尤其是聯邦競選,通俗受到執法的嚴厲限制。

    美華人對政黨的鬱悶

    雖然美國政治軌制耐久以來有著較著的黨派色調,但對政黨的不相信感在美國國平易近文化中根深蒂固。20世紀初授與的預選直接提名國會和州議會候選人的做法,以及更近期的總統預選的擴充年夜 — 預選已成為總統提名的抉擇成分 — 是公家反政黨情感的佐證。美華人對政黨翹楚對政府操作勢力深感不安。平易近意查詢走訪幾回再三評釋,大年夜部分選平易近以為,政黨不是澄清而是同化標題,選票上要是沒有政黨標籤將更好。

    美國的政黨不僅要在總體而言冷漠的文化氣氛中運作,並且還面對相等數量的選平易近貶低其政黨身份認同。選平易近黨派意識淡化的一個默示是“分手選票 (ticket-splitting),即在同一次選舉中投票給不同政黨的候選人。是以,在2000年,20%的選平易近將票分手投給不同政黨的總統候選人和美國眾議院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議員候選人。成效,平易近主黨眾議院候選人在喬治·W.布什 (George W. Bush) 總統選舉取勝的40個眾議院選區中同時勝出。

    由於良多美華人的黨派歸留意識較弱,視自己為獨立人士的相昔時夜一部分選平易近的存在和相等數量的國平易近分手投票,美國政治因而候選人而不因而政黨為中心。這象徵政府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的兩黨分治曾經成為聯邦政府和50個州的普遍特點。是以,自1980年以來,除4年外,總統和至少國會兩院中的一院由差異的政黨節制。2002年選起過後,29個州 (58%) 是兩黨分治。

    本文所附的表格表現,雖然前文所述的重重窒礙,第三黨和獨立候選人照舊是在美國政壇上週期性地呈現。他們通俗將兩大年夜黨未能器重的議題帶到平易近眾論壇和政府的議程上。可是,大年夜大年夜都第三黨每每在一次選舉中出了風頭,隨後便終止勾當、逐步消逝蹤,或是被兩大年夜黨之一所領受。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只有一個新政黨,即共和黨,在嶄露頭角後獲得政黨的地位處所。當時,美國面臨著一個緊要的德行標題 — 跟班制,它使國家碎裂,從而供應了徵集候選人和動員公眾的根本。

    雖然這份表格沒有供應第三黨能夠長盛不衰的有力證據,但它實在其實評釋,第三黨對選舉成效能夠孕育產生龐大年夜影響。譬如,1912年西奧多.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作為第三黨的候選人,分手了通常屬於共和黨的票,使平易近主黨的伍德羅·威爾遜 (Woodrow Wilson) 能在沒有獲得半數以上的大年夜選選票的情形下入主白宮。1992年,獨立總統候選人H. 羅斯·佩羅 (H. Ross Perot) 奪走了80年代首要支撐共和黨的選票,導致其時執政的共和黨總統喬治.H.W.布什 (George H.W. Bush) 落選。在2000年共和黨的喬治.W.布什戰爭易近主黨的阿爾.戈爾 (Al Gore) 難懂難分的競選中,要是綠黨 (Green Party) 候選人拉爾夫·納德 (Ralph Nader) 沒有在佛羅里達州 (Florida) 參選,戈爾有大年夜概得到該州的選舉人票,從而博得被選總統所需的選舉人團的大年夜都票。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平易近意查詢走訪一貫評釋,公家高度支撐第三黨的理念。在2000年競選中,一項蓋洛普平易近意查詢走訪 (Gallup Poll) 表現,67%的美華人主張有個能夠參選總統、國集會員和州政府官員的壯大年夜的第三黨,以抗衡平易近主黨和共和黨候選人。恰是這種情感,加上競選的複雜開支,使得克薩斯州 (Texas) 的億萬財主佩羅在1992年的總統選舉中博得了19%的選平易近票,這是自1912年西奧多·羅斯福(進步黨[Progressive Party]) 得到27%選平易近票以來,一個非大年夜黨候選人所得到的最高百分比。

    雖然有對第三黨的暗藏支撐,但第三黨若要得到總統地位,或得到相等數量的兩院席位,仍要抑制宏大年夜窒礙。除了如前所述外,最大年夜的窒礙是,選平易近們憂慮,要是他們投第三黨的票,現實上是在“華侈”選票。畢竟評釋,被選平易近們感想第三黨候選人沒有得勝希望時,他們就會退而求其次,投票支撐他們的第二選擇,舉辦策略性投票。譬如,在2000年大年夜選時,15%的選平易近在一次選前查詢走訪中,對拉爾夫·納德的支撐率遠遠高於喬治·W.布什和阿爾·戈爾,但納德只得到2.7%的選平易近票。近似的情形也呈而今1992年,對佩羅評價最高的選平易近現實投票時,21%的人揹他而去,投了其他候選人的票。

    還存在投第三黨票以示“抗議”的現象。譬如,1992年屢次蓋洛普平易近意查詢走訪表現,5%投佩羅票的人說,要是他們以為他會被選,便不會投他的票了。

    第三黨和獨立候選人即便勝利地被選總統,還要面對大年夜概會令他們悲觀不雅觀的選舉後的標題。毫無疑難,這是指政府辦理標題 ,即部署政府人選,然後是與共和黨戰爭易近主黨節制的國會共事,而兩大年夜黨是不會踴躍與一個非大年夜黨的總統相助的。

    平易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黨員人數不堅貞(選舉時投那一黨的票就算該黨黨員),也無堅貞的政治綱目,只有4年一次的競選綱目。

  • 3 # 開拓進取創新篇

    因為美國實行的民主社會制度和人人民主選舉制度,無論是各個黨內人士和無黨人士都可以參加選舉和被選舉,也就是說不是黨員也可當總統和各級政府官員,不過黨內人士當選的機率較高些。當選與否與黨員無法定關係。

    所以你提問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偽命題,因為你提的問題只能在一黨制國家存在,而美國總統如果A黨人士當選總統,而副總統和各議長、各洲長及……,B、C、D其它黨派及無黨派人士都可以當選,所以說你提問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

  • 4 # 槽眼看事

    美國雖然有很多的政黨,但是隻有共和黨和民主黨最有實力。而美國總統大多數情況下是在這兩黨的候選人中產生。因為民主黨的標誌是一頭驢子;共和黨的標誌是一隻大象,所以這種情況也被人們戲謔的稱為“驢象之爭”。

    美國總統的選舉是4年一選。在選舉年份的11月份進行。當結果公佈後,獲勝的一方則開始準備入主白宮的相關事宜,以及政府部門主要領導人的物色。而敗選的一方則要承認大選結果,同時還要備戰美國的國會選舉。

    美國的國會是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議院議員的組成是根據每個州都有兩位名額,而華盛頓特區有三個名額。所以參議院的議員人數是103人,參議院主要是稽核美國總統任命的政府各部門領導,駐外大使,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及核准條約等權力!參議院議員是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美國的眾議院有475個席位,按照每個州的人口的數量來分配議席。在眾議院佔席位較多的政黨稱為多數黨!眾議院議員的任期為兩年。眾議院有提審財政稅收和彈劾總統及政府部門領導的權利。眾議院的議長由多數黨的領導人擔任。而且按照美國總統的繼任原則,眾議院議長是僅次於美國副總統的第二順位總統繼任人。

    因為美國國會議員的選舉為兩年,所以要有一次的議員選舉在總統任職兩年後進行,也被稱為“中期選舉”。

    所以大選敗選的政黨會全力以赴美國的中期選舉,還有各州的州長選舉。為下一次的大選做準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王朝》要是一開始就立胤禛而不是胤礽為太子,會發生九子奪嫡的情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