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像一陣風吹

    不恨,他得感謝自己有一個開國皇帝當爸爸。本來劉邦對他就不壞,封他做代王,後來有機會當皇帝,他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 2 # 在下古麒

    為什麼要恨呢?如果說沒感情倒是有可能的,但是遠遠到不了恨上他的地步。

    我們知道,漢文帝劉恆的母親是薄姬,薄姬在生完劉恆之後就壓根得不到劉邦的寵幸了,而這母子兩人也得不到劉邦的重視。不過薄姬生性不喜爭奇奪豔,這也使得劉恆從小就為人低調,不顯山不露水,和和氣氣的,沒有對任何人能夠產生威脅。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劉邦在親征平定代地陳豨的叛亂後,就立八歲的劉恆為代王。這個時候小劉恆就要離開父親母親前往代國去治理他的封地了。所以,在八歲這年,劉恆就沒有見到過劉邦了,既然眼不見心不煩,而且之前劉邦就沒管過這娘倆,所以劉恆就只知道劉邦是自己的父親,要說感情的話並沒有多少,而且,帝王之家有多少真正的感情呢?

    不過,在劉恆前往代國之前,途經了兄弟的封地趙國,在對比了趙國的繁華之後,在來看一下自己的封地,完全就是兩極分化啊。所以這個時候難免心中會有一些失落,但是因為薄姬長年的教導,劉恆也比較的懂事與能吃苦,既然封地沒有兄弟的那樣好,那就好好的治理吧,於是,在他的勵精圖治之下,代國的風氣漸好。

    在劉邦時候,呂后專權,清除異己。其中,戚夫人的慘狀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也比較慘。而薄姬呢,因為從來沒有得到過劉邦的重視,自然也不會引起呂后的嫉妒,所以對於這個不對自己構成威脅的薄姬,呂后就讓其前往劉恆的封地,母子重聚了。這個時候劉恆難免有些慶幸了,應該劉邦不重視自己和母親,不然自己如今也難免會在呂后的攻擊範圍之內了。

    此後,劉恆就一直和母親與舅舅待在代國,生活工作也比較稱心如意,而後在呂后倒臺,劉恆更是得到了朝廷老臣的擁戴,登上了帝位,成為了漢朝第三位皇帝。所以,劉恆親身經歷算是眾皇子中比較好的,那他也沒有什麼理由去恨自己的父親的。

  • 3 # 甲乙丙丁戊

    這個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從史料中記載來看,他也沒有恨劉邦的理由,不過最多也不會有太多的父子感情,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只不過偶爾被劉邦臨幸,最後懷孕生下後來的漢文帝,之後只不過作為普通的妃嬪納入後宮,但也很少見到劉邦,她的兒子也有幸被封為代王,劉邦死後,她也跟她的兒子回到封地過著安穩的日子,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元老重臣周勃,陳平等發動誅呂軍事政變,重新選擇皇位繼承人,於是就選擇無權無勢,實力比較小的漢文帝登基做皇帝。

  • 4 # 一個人的歷史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漢文帝劉恆有什麼原因會記恨自己的父親漢高祖劉邦呢?難道是因為自己被封在邊陲苦寒之地的代地,難道是因為母親薄姬不受劉邦的恩寵,我看這些都不會成為劉恆怨恨劉邦的原因。既然心中無怨,則恨就無從談起了。做為薄姬的兒子,劉恆和母親一樣,並不得到劉邦的重視,在劉邦的幾個兒子裡的存在感頗低。以至於功臣集團剿滅“諸呂之亂”後討論繼位問題的時候,最先想到的並不是劉邦在世的兒子裡這個年齡最大的代王劉恆,而是首先想到了劉邦的孫子實力雄厚膽識過人的齊王劉襄,認為劉襄不適合後想到了勇力過人的淮南王劉長,最後才想到默默無聞的代王劉恆。少了關注就少了是非,薄姬低調能忍、不妒不爭的性格深深的影響了劉恆,也造就了劉恆仁者愛人的仁君之資。西漢初年國力衰微,面對內外交迫的壓力,“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國策是最為合適的。劉恆就是開創了“文景之治”的男人,他的前面是劉邦打下的江山,呂雉奠定的基礎,薄姬賦予的沉穩,蒼生給予的勇氣。在得不到父親劉邦的重視時,劉恆選擇了安守本分,做了個稱職的代王,代地在他的治理下外據匈奴無患,內治百姓無怨。當命運選擇了他的時候,他也沒有猶豫和逃避,直面平定“諸呂之亂”後的爛攤子,收拾舊河山穩定朝局,用恩威並用、外寬內強的辦法將權力牢牢的控制在了自己的手裡。沒有呂雉的剛毅,沒有劉邦的老辣,但有劉恆有自己的信念和辦法,同樣有忠於自己的一干人馬。這個時候他對於父親劉邦不僅不會有怨恨,反而會感激正是劉邦的決定,才讓自己在代地得到了鍛鍊和成長,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成長為一位合格的君主。

  • 5 # MGL陌上青花

    愛恨交加吧。

    漢文帝劉桓在歷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他在位期間推行輕徭薄賦的執政理念,開創了輝煌的文景之治。漢文帝死後,他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在遠離咸陽原的白鹿原上。他的父親劉邦,在死前早已劃定皇家墓葬區,它位於咸陽原上。漢文帝為何要遠離自己的父親,違背祖制與劉姓宗族保持距離?

    漢高祖十一年,劉邦平定代地的叛亂。將八歲的劉恆封為代王,都於晉陽。代王也不是一個高級別的諸侯王,劉邦也並不十分喜歡他,一個父親不喜歡自己的兒子,兒子會真心的喜歡他嗎?

    劉邦不喜歡劉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劉恆的母親薄姬是秦末諸侯魏豹的妾,楚漢戰爭初期魏豹被劉邦擊敗,薄姬成了劉邦的寵姬,過了沒多久劉邦就對她失去了興趣。

    在以後的日子裡,劉恆與母親相依為命,從不惹是生非,給大臣們留下了溫柔敦厚的印象,他的封地遠離政治中心,因此也幸運地避開了呂后的迫害。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依,自古如此。

    一個八歲就離開了自己父親的人,他對自己的父親有多少真感情在裡面,何況那個人對自己的母親也不好。換做現代人來說也是一樣的,父母親感情不好經常爭吵,在這種氛圍里長大的孩子,多多少少對父親或母親都有一些怨恨的,我開篇說的愛恨交加就是這個道理。

  • 6 # 意識物理學

    從劉恆死後另葬,以及特別孝順母親這兩件事來看,漢文帝對劉邦懷有很深的怨恨,他應該從幼年就開始怨恨父親,一直到終身,他不會因為後來當了皇帝而真心感激劉邦,他當皇帝和劉邦沒有任何關係!劉邦決不會讓他當皇帝,給了他個代王也是三等王,他和他母親從未離開過山西,劉邦也就是路過魏國時因為缺女人,臨時借來的魏王的妾而已,因為一夜情而偶然懷孕,至此後再無相見,所以他母子和劉邦的父子情和夫妻情幾乎為零。

    漢文帝極其孝母,他把自己對父母的愛全給了母親,從小到大,直到當了皇帝,反而變的更加孝順了,據載他每天都要去問侯母親,總是親自端湯送水,如果母親病了更是整日不離左右,有這樣的兒子!這樣濃郁的愛!還有什麼病不能戰勝的呢?漢文帝尤其是在別人面前顯示他對母親的孝順,除了治理國家的需要以外,也是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劉邦的不滿。

    這種事給了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你作為一個父親,養了我而不管我,娶了我的母親而看不起她,什麼也不給她,你算什麼父親?算什麼丈夫?記恨是肯定的!而且他壓根兒沒有想到自己能當皇帝,輪誰都輪不到他,雖然他的能力,應該是最出色的,可一直扔在晉陽,既使有本事也顯不出來呀!四十歲以前,他母子就一直呆在那兒,誰也不去理他,任何國家的事也不要他管,你只管領你代王的爵祿就可以了。

    但是人恰恰在這樣的逆境中才有利於成長,劉恆在漫長的四十多年中,在壓抑和不滿中進行痛苦的思考,這會讓他明白很多世理,他的才能應該是這麼來的,深沉持重,艱韌頑強,周密佈置,謹慎出擊,以德服人是他的特點,比較封閉和自守,他的那幾個哥哥和弟弟為了擔心他和他們爭奪帝位,一直嚴密監視他,他的周圍都是監視他的人,反而讓他覺得自己也是有機會的,所以他還是有所準備的。

    漢文帝在自己稱帝后對待劉氏諸王及皇族方面顯得有些薄情寡義,那些欺負過他的皇子國戚們紛紛都死的死,亡的亡,而對於母家的外戚則紛紛重用,這也側面反映了他對劉邦的不滿。

  • 7 # 大秦之歌

    “薄姬,明日你就帶著代王劉恆去代國吧!”公元前195年初秋的一個夜晚, 一代梟雄劉邦駕鶴西去,他的幾個老婆和一眾兒子們披麻戴孝,齊刷刷跪在靈堂前面冰冷的地板上,給自己的丈夫和老爹守靈。靈堂裡的氣氛低沉壓抑,讓人透不過氣來。這裡沒有哭聲,也沒有香火的味道,只有每個人緊張的呼吸聲交織在一起。此時此刻,這群孤兒寡母的心中似乎並沒有對死者表現出多麼大的哀悼和痛苦,每個人的心裡都緊張的盤算著自己的明天是什麼?沉寂的氣氛中,大老婆呂雉主持了一個靈前會議,作為皇后她實際上此刻已經成為大漢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在確保兒子劉盈這個少年天子的帝位不被其它兄弟們構成威脅時,她在老公死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這些已經有威脅或者潛在威脅的妃子們和兒子們進行打壓,以鞏固兒子的帝位。呂雉冷豔看著眼前的這群穿披麻戴孝的女人和孩子們,突然對著薄姬和代王劉恆說出了這麼一句話。聽到呂雉皇后的安排,薄姬緊張的心情終於有了片刻的平靜,鞋子總算落地了。她我自己的兒子劉恆深深地撥出了一口氣。

    薄姬和兒子劉恆對於眼前這個躺在棺材裡的劉邦來說,印象是非常模糊的,他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沒見到她們母子二人了,他對她們娘兩也一點印象都沒有。而劉邦對於薄姬母子來說,更是形同陌路,沒有絲毫的感情可言。有時候面對後宮的紛爭,當自己和兒子的命運面臨危險時,薄姬甚至在心裡充滿了對劉邦的各種仇恨,只是因為這個男人是皇上,所以她才壓制住自己的不滿。劉邦帶給她的除了兒子劉恆,別的什麼都沒有。他四處征戰,走到哪裡都會有女人,所以根本不在乎她的感受是什麼。尤其在兒子劉恆出生以後,劉邦根本沒有盡過父親的責任,對兒子的生死、成長不管不問,似乎這世界上沒有這個孩子一樣。

    命運總喜歡在人們沒有準備的時候捉弄人。公元前203年,劉邦在河南宮成皋臺上觀景,左右抱著兩個美女,一個是管夫人,一個是趙子兒,他們三個人一邊打情罵俏,一邊聊著閒話。兩位美女談論起他們的閨蜜薄姬,不斷稱讚薄姬的美貌,哀嘆薄姬的命運。劉邦問明原因,也對薄姬頗為憐憫,於是就起了想見之心,命人把薄姬招來一看,果然貌美如花、俊俏迷人。劉邦心情愉悅,當天晚上就把薄姬留在自己的寢宮翻雲覆雨了一夜。第二天中午,薄姬醒來告訴劉邦:“昨晚我夢見有一條巨大的蒼龍盤旋在我肚子上。”也不知這話是真是假,劉邦聽完就哈哈大笑。此刻有一位風韻猶存、柔情似水的美女陪在床榻之上,劉邦興致高漲,寧願相信這話是真的。他對薄姬說:“這是很顯貴的事情,我來為你促成這件好事。”於是兩個人接著又整夜的魚水之歡,劉邦大汗淋漓,卻樂此不疲。不久,薄姬果然懷孕了。有過了十個月,順利誕下兒子劉恆。

    公元前196年,八歲的劉恆被父皇劉邦封為代王。從劉恆出生到八歲封王,他和母親幾乎再也沒有見過父皇劉邦。人們常說,雖好的感情就是長久的陪伴,但生在帝王之家的劉恆,從生下來嗷嗷待哺的嬰兒到牽著母親的手開始學走路,從一年一度過生日的晚宴到因病發燒躺在病榻上的痛苦,凡此種種,他根本看不到父親劉邦的身影,更別想得到父親的懷抱和撫愛了,他絲毫感受不到自己的父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劉恆從小就生長在一個沒有父愛的家庭裡。

    公元前195年的初秋的某個早晨,劉恆在母親薄姬、舅舅薄昭及幾個家臣的陪同下,啟程前往代國,開始了長達15年代王生活。在劉邦所有兒子的封國裡,代國的地盤是最小的一個,而且地處西北,土地貧瘠、人口稀少,還時常面臨著草原匈奴民族的侵擾和掠奪。這對於剛剛九歲多就到代國生活的代王劉恆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看著別的哥哥弟弟們的封國不但面積大,而且土地肥沃,經濟發達,人民富足,這讓劉恆內心的落差有點大。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自己在父親劉邦和皇后呂雉心目裡的地位,但以當時大漢朝廷的現狀,身為代王劉恆又能怎麼樣呢?他和他的母親薄姬只能低聲下氣、提心吊膽的生活在遙遠的代國,不顯山不漏水的像個平凡人一樣經歷著四季輪迴、日升日落。

    到大代國不久,劉恆就聽到哥哥劉如意被呂太后殺死的訊息後,而劉如意的母親戚姬死的更是讓人心驚肉跳,她先是被呂雉挖去雙眼,接著又被砍斷四肢做成“人彘”,漢代著名的舞蹈家、一代音樂才女戚姬就這樣被呂雉殘忍的殺死。劉恆和母親薄姬反倒覺得代國距離長安遙遠,遠離是非之地,倒是一件因禍得福的好事。哥哥劉如意和戚姬娘娘的死,在代王劉恆心目中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讓他對殘酷的宮廷鬥爭身心疲憊,深感帝王之家充滿殺戮,是一個沒有感情和溫暖的家庭。在荒僻的代國,劉恆和母親薄姬相依為命,朝昔相伴。薄姬為人善心寬厚,母儀天下,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農民極為同情。劉恆也深受母親影響,常常以同情之心善待百姓,想法設法減輕百姓徭役賦稅。母親兩在代國這塊貧瘠的土地上一晃就是十五年的光陰,劉恆也從一個九歲的孩童成長為一個穩重儒雅的青年才俊。

    公元前180年,準備一輩子紮根西部邊陲的劉恆卻引來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哥哥漢惠帝劉盈做了7年皇帝之後就撒手人寰,走完了自己短暫的人生。朝臣們把劉恆接到長安,讓他成為大漢王朝的第四代皇帝,歷史上稱他為漢文帝。劉盈生長在兵荒馬亂的時代,當時劉邦正在和項羽爭霸天下,一家人被亂軍衝破,劉盈和姐姐魯元公主恰巧碰到父親劉邦逃跑的馬車,於是姐弟兩幸運坐上父親的馬車一同逃走,本以為從此就能遠離危險。結果,項羽的追兵一到,劉邦就急忙用腳把年幼的姐弟兩踹下馬車,根本不管兒女的死活。駕車的夏侯嬰看不下去,就下車重新把姐弟兩抱上馬車,結果跑不多遠,姐弟兩又被父親踹下馬車,夏侯嬰又再次下車,把姐弟兩抱上馬車。要不是夏侯嬰堅持,估計姐弟兩早就死在亂軍之中。這件事給劉盈留下很深陰影,父親在危險面臨時只顧自己逃命,卻對兒女殘忍拋棄的做法,在劉盈往後的歲月裡留下了無盡的悲傷,每次想起父親的無情無義,他就心有餘悸,也讓他對父親的形象大打折扣。後來,母親呂雉對弟弟劉如意和戚姬娘娘的所作所為又摧殘著他的心智。劉盈的死與其說自己因病而死,倒不如說是被劉邦和呂雉的殘酷無情折磨而死。

    做了大漢皇帝的漢文帝劉恆,在皇帝的寶座上一坐就是23年,以47歲的壯年之身匆匆離去。在他執政的23年裡,大漢王朝才慢慢走上軌道,少了殺戮,多了溫暖,老百姓在安寧的環境裡,生活條件開始有了很大的改變。經過長期征戰的華夏大地才有了政通人和、氣象萬千的新面貌。劉邦給不了劉恆的父愛,從小缺少父愛,對父親沒有感情的劉恆,卻把自己所有的愛給了天下百姓。

  • 8 # 淡看天上月

    恨嗎?

    漢文帝劉恆會恨劉邦嗎?這是站在今天的角度來問的,在古代是沒有人這麼問的。因為這就是生在帝王家必經歷的事情,只是劉恆經歷的算年紀比較小的一批。他們從小的教育和如今的講究親子教育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以今天的觀念來看古人的行為,那麼只會得到錯誤的結論,那就是“恨”!而若是以當時的觀念來分析,劉恆根本就不會恨。

    以羞先帝之遺徳

    在漢文帝劉恆的遺詔中,有“以羞先帝之遺徳”這句話。這句話再結合上下文來說,意思是說劉恆羞愧自己沒有繼承劉邦的優良基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加上古代的觀念,就更加證明,劉恆對劉邦只有尊敬,沒有恨。

    其實我們還可以反過來想一下,若是劉恆恨劉邦,那麼絕對對劉邦定下的各種規矩不說做大修改,至少修改是必然的,因為恨就會氣憤,氣憤就會懵閉頭腦,就是做出錯誤的舉動。但是縱觀劉恆一生,使得漢朝的國力更加鼎盛,漢朝的政權更加穩定了。所以無論從古代的觀念還是加以反推,都是說明劉恆不恨劉邦。

  • 9 # 方圓論壇

    劉恆這個皇子不僅沒有許多榮耀,反而不被劉邦所喜愛。活的戰戰兢兢的。但也正是因為劉恆不被劉邦喜愛,才逃過了一劫。劉邦八個兒子只有最不起眼的劉恆得以倖存。

    劉邦次子漢惠帝劉盈,也是呂后的兒子。劉盈性格柔弱本身就被呂后壓制的夠嗆。呂后專權謀害劉邦的其他兒子的時候,漢惠帝劉盈也曾竭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兄弟。但也收效甚微。後來更是看到被呂后削成人彘的戚夫人嚇的肝膽欲裂,最後鬱鬱而終。在位時間僅僅七年。

    劉邦三子劉如意。戚夫人所生。劉如意也是劉邦最喜歡的兒子。最初戚夫人也曾鼓動劉邦爭奪太子之位。劉邦死後呂后虐殺了戚夫人。並且毒死了劉如意。

    劉邦五子劉恢,劉恢可以說是一個情種。呂后曾為了控制劉恢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劉恢,但是劉恢只喜歡自己的原配夫人,呂后的侄女嫉妒所以殺死了劉恢的原配夫人,劉恢傷心欲絕也殉情自殺了。

    劉邦六子劉友,劉友的境遇和劉恢差不多。都是被呂后以美人計拉攏。劉友也同樣不喜歡呂后的侄女。後來被呂后的侄女汙告謀反,劉友被呂后抓捕之後活活餓死了。

    劉邦七子劉長。劉長倒是沒被呂后所害。相反呂后還比較喜歡劉長。但是劉長在配合諸位大臣剿滅呂后之後沒有當上皇帝就意圖造反,但最後被漢文帝所擒拿。漢文帝並沒有殺他,只是流放了劉長。劉長在流放途中身亡。

    劉邦小兒子劉建,封地比較偏僻,所以沒有受到傷害。一直在做安樂王爺。但劉建死後他的封國卻被呂氏族人給霸佔了。

    劉邦八個兒子中,其他七個兒子全部都不得好死,唯有不被劉邦看中的兒子劉恆,因為早年和母親薄姬不受劉邦待見,所以搬遷到邊境之地苟延殘喘。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密謀殺了呂氏滿門。準備擁立劉氏子孫繼續當皇帝。劉邦的兒子中選來選去也只有劉恆最合適不過。而選擇劉恆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劉恆和薄姬母子二人孤苦無依,肯定不會再次發生像呂后專權的事件。再加上劉恆為人寬厚,所以就擁立劉恆為帝。

    至於劉恆是否怨恨劉邦,我介於有和沒有之間。如果剛開始劉恆有怨恨劉邦的心思的話,那麼等呂后專權劉恆也可以看出,正是因為劉邦的不喜,才讓劉恆可以平安的活下去。而劉恆母親以前的弱勢就是孤苦無依,到最後反而是劉恆當上皇帝的重要原因。只能說是造化弄人了。所以,即使劉恆以前有過怨恨劉邦的意思。但最後也會消散。我想更多的劉恆心理想著的是僥倖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的軍艦又撞上了,這美國究竟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