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洱海107758846

    後世對於三國時期的三位君主,大多是尊劉備,貶曹操,忽略孫權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小編認為,其實很簡單,就因為劉備姓劉,所以大家覺得劉備就是正統,劉備的軍隊才是正義之師。而曹操作為一個外姓人,最終稱王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很多細看過三國的人都說,其實曹操是真小人,而劉備是個偽君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歷史記載的兩個人所做的事中可以看出答案:劉備雖然起於草莽,但身世有點不平凡,據說是漢景帝兒子的後裔,是漢獻帝的遠房叔叔。雖然這個沒有確切證據,但是劉備從此就以皇叔自據,並且他起事時對手下的兄弟們和天下人喊的口號就是“匡扶漢室,還於舊都”意思就是等我幫著漢獻帝恢復了漢家天下,就輔助漢帝回去舊都。

    但是觀看他的行跡,就發現,他對於漢室並沒有幫助多少。先是和關張二兄弟在袁紹手下當差,屢立戰功,卻沒有得到漢家一官半職,後來總算得了個小縣尉,又因和上級官員一點小矛盾就用鞭子把上司抽了一頓,然後扔下官印揚長而去。可見,劉備對漢家官場是沒有半點尊重的。

    後來,關羽想殺了曹操救漢獻帝,但是劉備就是不同意。漢獻帝寫了血書懇求“皇叔”救命,但是劉備仍然不為所動,趁大家忙著救“帝”,還自己先走了,令漢獻帝失去了最後一點希望。後來劉備認了劉封這個乾兒子,也是為了自己的繼承人問題。而且,在拿下了益州和小部分荊州之後,諸葛亮勸劉備稱王,劉備也是假意推讓了一番,就急不可耐地稱王了。

    劉備稱王,不只是改個稱呼而已,為了在歷史上名正言順,需要一套繁瑣的程式,先要讓群臣勸進,然後再上書漢獻帝,皇帝批准後,還要把下面的一干文臣武將論功行賞,特別費功夫。而這個時候,關羽正在荊州血戰,創下了活捉于禁,水淹曹軍,俘虜大批敵軍的赫赫軍功,這個時候,劉備本該派後援去支援關羽,擴大勝利果實,然而並沒有。就算關羽最後失策,敗走麥城,終至被殺,劉備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去援救關羽,他在忙著稱王。

    而歷史上對於關羽的死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因為關羽一直都反對劉備自立,被劉備不容,所以關羽的死,劉備是難逃干係的。用來佐證這個說法的就是,關羽死了以後,劉備甚至沒有追封關羽,但是劉備追封了法正為翼侯。關羽的壯繆侯是後來後主劉禪追封的。

    所以劉備的實際行為和他自己所標傍的匡扶漢室是處處相左的。而且劉備對結拜兄弟的情誼也並不像那麼深厚,三國時期曹魏和孫吳都有修史,然後蜀國卻沒有史官修史,這一點兒也令人匪夷所思,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為什麼不修史?再說到曹操。世人一說起曹操,就毫無疑問地給他安上奸臣的名頭,白色的臉譜就是奸詐的象徵。但是自古兵不厭詐,這一點兒是情有可原的,諸葛亮的很多計策不也是很奸詐的嗎? 曹操的另一個被貶之處就是篡位,這一點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也不算什麼大罪,誰規定天下就只能姓劉?

    曹操最讓人詬病的地方是第三點,他曾說過一句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是事實還是虛構呢?他說這句話時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呢?歷史記載,當年曹操逃避董卓追殺,住在呂伯奢的家裡,心裡正慌張的時候,聽見外面廚房裡呂家人在整理炊具,以為是拿菜刀武器要殺自己,所以先跳出去把呂伯奢一家人全都給殺了。之後才發現殺錯,人家只是準備做飯而已。隨後曹操懊喪悽愴地大呼:“算了,寧我負人,不讓人負我”,這句話其實是在安慰他自己,說明他是為了保住自己才動的手。

    後世三國演義把這兩句話中加上了“天下”兩個字,這樣,意思就成了曹操為了自己的私利蓄意要害別人。不過,相比起別人常說的“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這種唱高調實際卻做不到的人來說,曹操是個真小人,起碼他從沒有標榜過自己多偉大。真小人易擋,偽君子難防。歷史上的真相或許遠沒有這麼簡單,需要一雙慧眼和沉靜的心去識別。

  • 2 # 社會與生活記錄

    曹操,亂世之梟雄,個人認為曹操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談不上偽君子和真小人!

    一、東漢末年,漢朝的皇帝已經不足以支撐整個王朝的發展了,中央上,十常侍橫行朝野,對地方的控制越來越弱了,人們飽受疾苦,先有黃巾起義,後來地方上豪傑並起,全國各地,十八路諸侯都紛紛想要得到天下,爭霸天下,曹操只是其中之一;

    二、曹操善用能人異士,籠絡人心,招攬了一批又一批的軍師,猛將,為他效力,導致他的實力越來越大,三分天下;

    三、每一個亂世都需要一位能人來書寫歷史,可惜,三國時期,能人太多了,劉備,孫權各自舉起了大旗,哪一個不都是想成為一代君王,導致三國時期持續了幾十年,曹操,劉備,孫權他們三個都是想建立新的王朝,如果非要說偽君子真小人,他們三都算了,大家都在用計謀。

  • 3 # 孟煩了的歷史

    到底是真小人還是偽君子,從當初籌措軍餉這件事就能看出來

    不知道大家在讀《三國演義》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作者羅貫中總是隱隱約約的將蜀國作為自己方正派去描寫,而曹魏和東吳則是被描繪成了反派,但在加入個人喜好之後的三國演義,也出現了很多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人物,和很多和真正歷史不符的情節,曹操作為三國演義中描繪的大反派,幾乎做所有事情都被放大缺點,而曹操起家的時候,透過盜墓補充軍餉的事情,也一直被後人詬病,大家紛紛指責曹操為了曹軍,竟然連別人的祖墳都不放過。

    而蜀國的領導人劉備,則被描繪成了三國時期最仁慈的君王,但是今天要說的是,在真正的歷史上,劉備其實並沒有演義中描繪的那麼高尚,甚至可以說是非常虛假的一個人,他的一生根本和仁厚這個詞沒有半點關係,就拿招兵買馬擴充兵源這件事來說,劉備的辦法要比曹操挖人祖墳還惡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劉備當初是怎麼做的?你肯定不敢信!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曹操為了籌集軍餉,專門設立了專業盜墓的摸金校尉,將古墓中的古董和金銀珠寶盜出後,變賣成金錢,補充軍餉,被曹操盜過那麼多墓中,最有名的就是劉武墓了,據說當時光靠劉武一座古墓,就養活了曹軍三年,不過在歷史上,似乎很少有記載關於劉備籌集軍餉的方式,相比之下,曹操盜墓的方式看起來似乎更仁義一些。

    在劉備還沒正式發家之前,都是四處奔波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當時劉備已經結識了關羽和張飛兩位兄弟,而張飛當時已經算是富甲一方的鄉紳了,所以在劉備早期的時候,軍隊的開銷基本上都是透過張飛賣家產籌來的,後來透過劉備的遊說,還有好幾位有錢的富豪資助他,最後還遇到麋竺,這個人可是當時數一數二的頂級富豪,非常看好劉備,不僅將自己的所有家產都送給劉備,還主動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為妻,但在當時來看,雖然有這麼多人的資助,相比於其他各路軍閥來說,劉備還是要薄弱很多。

    在自身不夠強大的情況下,劉備可以說是一事無成,只能繼續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劉備跟過的人,要不是被更大的勢力滅掉,要不就是想滅掉劉備,於是劉備只能繼續逃亡奔波,換下一個主公,先後在曹操、袁尚。呂布等人手下都效過命,不過好的一面是,在寄人籬下的期間,自己軍隊的開銷都是由這些軍閥提供的,這樣的局面一直維持到了後來劉備自己有了荊州和益州之後才改變。

    在劉備得到荊州之後,劉備集團已經成為當時各路軍閥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勢力了,無論是曹操還是孫權都開始正視他,不過對於劉備來說,有了自己的地盤固然是好事,但軍隊的開銷也越來越多,劉備的家底並不深厚,所以也倍感壓力,就在這時候,劉備想出了一計特別損的計謀,就是記著討伐逆賊為名,每到一個地方就掠奪當地的財團勢力。

    所以真正歷史上的劉備,可和演義中有非常大的差距,利用自己可以發行貨幣的權力,就肆意的掠奪川蜀百姓的財物,可以說這是劉備一輩子抹不掉的汙點,相比之下,曹操為了籌措軍餉,盜取古人的墓穴,但最起碼沒有影響當地百姓的正常生活啊,而劉備這樣做,就相當於是掠奪當地的資源來培養他的蜀軍,最後導致百姓們哀聲怨道,劉皇叔也民心大失!

  • 4 # 史努比行走歷史

    真小人和偽君子?

    說實話,筆者真不知道有什麼特別的區別

    筆者認為這兩個詞形容曹操不太好吧,不恰當,曹操做為一代梟雄,雖然為人多猜疑,但是這也是作為一個統治者正常的思維,畢竟身在高處,誰不怕有人盯上你。

    說起壞事曹操自然也幹過不少,強佔人妻等行為也是令人不恥。

    筆者覺得好壞參半吧,雖然有很多缺點,但是曹操禮賢下士,善於用人,有出色的軍事才能,這一點也是不可忽略的。

  • 5 # 夢想努力樂觀

    曹操是真小人還是偽君子?

    作為一個統治者,不是誰相當就能當的,必須要有多面性,就像電影裡的演員一樣該哭就哭,該笑就笑,該殺就殺,該重用就重用,用完了甩一邊去或者直接殺掉。

    成功的統治者都是以自己統治地位為核心保持不變的。一個正人君子不適合做統治者,一個真小人也能,偽君子更不行。

    曹操的是座右銘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負我。太自私了,真小人。

    還有自己下令踩壞莊家殺頭,自己踩了就以發代首------這不是糊弄人嘛?偽君子。

    還發明摸金校尉,缺德不?

    老曹是你有我有,你無我也有,全都有的多面性。

  • 6 # 梨叔說史

    曹操既不是真小人,也不是偽君子,他只是活得比較真實罷了。他的所作所為,都來自於他的本性,以及他對時事的判斷與選擇。走到曹操那一步,想不成奸雄,都活不下去。

    起初,曹操也想當一個英雄,但是,那個時代不允許他成為英雄,他為了生存,只好做一名世人眼中的奸雄。

    曹操在洛陽初為官時,明令禁止,不畏豪強,下令“有犯禁者,皆棒殺之”。哪怕是當朝權貴的親戚,曹操也照殺不誤。這說明曹操有擔當。

    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等人,謀殺宦官,結果計劃敗露也被誅殺。當時滿朝文武,都不敢言語,只有曹操上書漢靈帝。這說明曹操有忠義。

    黃巾起義如火如荼之時,曹操奉旨剿殺黃巾軍,屢有斬獲,初步顯露了他的軍事才能。這說明曹操有謀略。

    曹操拜為濟南相後,他大力懲處了當時的貪官汙吏,使“政教大行,一郡清平”。這說明曹操是一名能臣。

    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人,野心勃勃,他們想廢掉漢靈帝,改立合肥候為帝。他們曾想拉攏曹操入夥,結果被曹操斷然拒絕。這說明曹操忠君愛國。

    董卓禍亂長安時,滿朝文武大都屈服於他的權勢,而曹操表面服從的時候,毅然敢行刺董卓。這說明曹操非常有膽氣。

    只是到了後來,曹操越來越明白,東漢王朝已經不可救藥。而他也被推到了權勢的頂峰,產生了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他明白,如果他從這個位置上下來,等待他的是萬劫不復,而且是滿門抄斬。

    曹操極其一生,有稱帝的條件,卻沒有稱帝。他做了一輩子的漢臣。

  • 7 # 歷史迷猴神通

    如果說曹操是君子,估計徐州人會罵我們。但曹操又在很多時候自以為是君子,於是我們只好稱其:“偽君子”

    如果說曹操不是小人,估計華佗、荀彧會罵我們,於是我只能說他是“真小人”

    蘇東坡崇拜周瑜,周瑜認為:曹操託名漢相,實則漢賊。我們總不會比蘇東坡的偶像更會看人,於是我們只好承認周瑜的說法。

    事實上,忠厚的人在三國很難混長。曹操有“偽善”的一面,也有“小人”的一面!但這些特點,也正是他在亂世成為頂級大佬的必備技能。

    一、曹操和華佗01.神醫和姦雄的開始

    曹操和華佗之間,究竟是醫德高尚的醫生的錯,還是疑心重重的患者的問題?三國的這次醫患事件,可能是中國醫學史上永遠的痛。

    《三國志》裡記載這一次事件的來龍去脈:

    戰爭的老藝術家曹操,從來都是算計人的天才,但用腦過度也讓他患上了頭風。於是神醫華佗就成為了他的救星。

    歷史記載,每次曹操發病,華佗總是隨手治癒。但曹操沒有辦法退休療養,於是他的病依然在不斷加重。

    事實上,在三國時期的醫學條件來看,即使是華佗也不可能幫他曹操治癒心腦疾病。

    華佗很誠實地告訴曹操,他華佗最大的能力,也只能是透過一次次攻治,讓他曹操多活幾年。

    02.治不好的曹操

    一次華佗回鄉探親後,曹操又派人來請他出山,戀家的神醫走得稍微慢了一些,於是被曹操打進了大獄。

    雖然有荀彧為華佗求情,但曹操依舊把華佗大刑伺候。曹操說:“天下當無此鼠輩耶?"於是華佗被殺。臨死的時候,華佗傷心地燒了他的醫書。

    曹操很快遭受了報應,華佗死後,原來老藝術家突然發現,其他醫生都不會治療他的頭疼。於是曹操開始罵華佗是小人。

    曹操編了理由勸自己,他說殺華佗沒有錯,華佗即使活著,也不會為他曹操根治疾病。因為,華佗要用這種小人方法,以保證他自己作為一個醫生的重要性。

    事實上,曹操這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終於,等到曹操愛子倉舒病重時,他才感嘆說:"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03.曹操和華佗誰的錯?

    作為老鄉,曹操和華佗有著美好的開始,但因為三國的醫學沒有那麼發達,所以神醫也治不好曹操的心腦疾病。

    因為不能及時滿足曹操的條件,曹操非要把華佗置於死地。聰明的曹操曾經天才地認為,少了華佗,還有其他神醫能幫他。於是,曹操恩將仇報地對待了華佗。

    但事實上,華佗一死,曹操的頭疼更加厲害,此時已經無人能幫他緩解疼痛了。

    於是曹操編出了理由騙自己,但很不幸,他的愛子也會生病。

    曹操最後終於認錯,如果他對華佗忠厚一點,也許他也就不會老來喪子。

    在這個故事裡,曹操“小人”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忠實的結婚愛好者

    曹操一生,是建功立業的一生,也是不停結婚的一生。比較有特色的,是老藝術家以下幾段婚姻:

    其一:擔任司空之時,曹操已經先後成為丁夫人、卞夫人的丈夫,但當他見到何進的兒媳尹氏時,還是把她娶回了家裡。曹操這次給何進家屬送溫暖,看上去有些感人。

    其二:曹操攻打下邳,就和降將秦宜祿夫人杜氏結婚,而秦宜祿後來還擔任將軍為曹操出戰,死在了張飛的搶下。曹操這種優待俘虜政策,聽上去很具有特色。

    其三:曹操南征,張繡主動放下武器,但曹操對張繡的優待卻是要和他的嬸母結婚。於是,好漢張繡反了曹操,曹操長子曹昂成為這次婚姻的犧牲品。

    三次婚姻中,曹操表現得敢愛敢恨,但也顯示了他超越道德底線的魄力。

    三、不可原諒的徐州往事

    大詩人曹操,寫過很多感人的文字,《蒿里行》就是其中最動人的一篇。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聽上去像是在為民控訴他人戰爭的罪行。

    但事實上,在《三國志》裡卻又這樣的記載:

    初平四年,太祖徵謙,攻拔十餘城,至彭城大戰。謙兵敗走,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

    看上去,這次戰役中,似乎曹操殲敵很多,取得了一場大勝。但事實上,在《三國志注》裡卻洩露了真相:

    曹公得謙上事,知不罷兵。乃進攻彭城,多殺人民。”

    換句話說,曹操殺的四萬人裡,有很多都是徐州的老百姓。無論如何洗白曹操,對平民的殺戮,總是讓你我這樣善良的人們難以接受的。

    四、殘酷的政治鬥爭犧牲者們

    同時,曹操也有過殺戮功臣的劣跡。

    儘管荀彧為曹操立了大功勳,但荀彧最終卻是為曹操墊背的人。

    建安十七年,曹操要進爵國公,並加九錫,成為第二個董卓。

    但荀彧卻認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事實上,善良的荀彧不希望他的老闆成為篡位的人,但曹操卻認為荀彧礙事。於是,在征伐孫權時,荀彧被調到了戰場慰勞部隊,最終死在了軍中。

    《三國志注》洩露了最終的秘密:“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

    也就是說,曹操用這種方式讓聰明過人的荀彧主動離開世界。

    事實上,被稱為“奸雄”的曹操,有他了不起的地方。但在成為奸雄的過程中,他絕不是像你我一樣正直。

    事實上,“偽善”和“險惡”也是他馳騁天下的另一種能力。或許,周瑜對曹操的評價,也有一定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克蘭想要賣掉“烏克蘭”號導彈巡洋艦,會有人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