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濰坊高新城市管理
-
2 # 一燈照破千年暗
答:主要是覺悟!
孔子被後人尊為聖人!就不是一般凡夫!是為使命而來!是為了給佛教鋪路而來,前身是水月童子!(宣化上人)。南無阿彌陀佛
-
3 # 思悟心蕾
孔子生活的環境是在春秋時期,當時周室王朝逐漸衰亡。群雄並起各個封國都在舊時代的格局下,去醞釀新的碩果。而這個時候也迸發出各種思想和流派的雛形,大體上有進行上古遺風的繼承,也有與當時社會現象的融合成新的規範,還有的是在打破舊體系直接運用自己的主觀認知來駕馭等等。在這樣的大格局中,孔子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思維和認知。
孔子所走的思想路線就是,繼承上古的精華,並且相容幷蓄百家之長以求達到集思廣益的方式來完善自己的思想,這是其他眾多流派相對比較反對的存在。然而這種想法的出現,就需要踐行務實並需的去做。只有在務實踐行中,不斷的對自我進行錘鍊,才能讓其智慧得到更好的匯聚和凝練,從此成為大家所能夠接受的思想理論。
而孔子則依然的選擇了周遊列國的方式一面求職各派之長,同時還能夠從各地的風土人情中的智慧中來尋找真知。然而這一趟遊歷下來,不但使得自己的思想得以錘鍊,知識得以豐富,同時還傳播了自己的思想和收入弟子進來。
智慧智慧,一日一知方為智,“急中生智”就是依賴足夠經驗的積累,才能“急中生智”。只有足夠的知識才能夠達到“靜兒生慧”的心境。人上人就在於每日都進行反思,故有“三思而後行”一說。沒有周遊列國就不會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樣的佳句。同樣更不能有我們後世可以學到的《論語》一書。期間的智慧,都是由孔子開始周遊列國作為開端來展開,之後的很多儒學經典書籍都是在記錄和回顧周遊列國的反思的延伸以及徹悟。
人生一世必須懂得思辨,孔子如果沒有一顆思辨求真的心,就不會去吃苦受罪周遊列國。周遊列國之處,孔子雖然看似心得意滿,但是其內心有很多想法需要見證求解,這一切都不是外人所能發現的。同樣現代的人表面所能看到的也是如此。只有自我有一顆不斷上進的心才是最可貴的。故而對我影響最重要的也就那幾個字:傷平覺思悟,明養擇修辯煉。周遊列國之前就是傷和平的階段,覺和思則伴隨周遊列國數年的每個過程。悟則是在周遊的過程中以及最後的靜思極恐的徹悟。明養擇修辯煉則貫穿了每一次的心境的變化,沒有這樣的心境就不能造就一個非凡的聖人出現。
-
4 # 陳廣逵
孔子接受教育的過程,尤其是早期接受啟蒙教育的過程一直都是難以說清的謎。
孔子生活的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地,周公是可以“託六尺之孤”的人,因他輔佐成王有功,成王給魯國一個最高的禮遇——諸侯享用天子的禮節。因此魯國在周代的禮儀文化遺產方面比其他諸侯國要豐富得多,這個環境對孔子的成長有積極影響。
孔子自幼敏而好學,童年時玩遊戲,就常擺各種祭器,效仿大人們祭祀的禮儀,這為他禮樂觀念的形成做了良好的鋪墊。
孔子十一歲時曾跟魯大師學習周禮,
十五歲時,開始有了明確的學習目的,一直努力學習古代文獻,“自學成才”。
到二十歲時,孔子已經掌握了很多文化知識,涉獵相當廣泛,博聞強記,多才多藝,有“博學好禮”的美譽。他擔任過給人幫辦婚喪祭祀的“相禮”、管理倉庫的“委吏”和看管牧場牛羊的“乘田”。
孔子的身份是“士”。古時的“士”在成人時要舉行加冠禮,娶妻生子都要在加冠之後,一般在二十歲時進行,因家庭變故可能提前。孔子的加冠禮應該在二十歲前,因為,他十九歲就娶宋人丌官氏為妻,二十歲生子鯉時,得到昭公賜的鯉魚——“士”一級以上的人才有的待遇。 孔子出生在魯襄公時代,經歷了昭公、定公,至哀公十六年。這個時代,社會正處在激烈變革的時期:周王朝中央政權早已名存實亡,周王朝制定的禮樂制度也被破壞殆盡,齊、晉等強大諸侯國曾先後成為霸主,左右政局,發號施令,接受本應周天子才可以擁有的朝賀和貢賦。各諸侯國權勢也在下移,權柄掌握在卿大夫手中,如當時的霸主晉國的權柄為六卿掌握,齊國的權柄為田氏掌握,而魯國權柄為三桓掌握。諸侯卿大夫的權力也在喪失,為他們的家臣所控制,這就是孔子所說的“陪臣執國命”,最典型的是魯國季氏的家臣陽虎曾一度專斷魯國政治。
孔子崇尚周代的禮儀文化制度,在他大約二十三歲左右開始招收弟子,他一邊刻苦自學,努力鑽研,不斷充實自己,一邊私人講學。大致在孔子二十四歲時,他的母親顏氏去世。
孔子三十五歲時,魯昭公被三桓驅逐逃到了齊國,魯國一度沒有國君,孔子得不到任用,也到了齊國,做了貴族高昭子的家臣。經高推薦,齊景公曾向孔子諮詢過治國的道理,很欣賞孔子。但齊國有大夫排擠孔子,他便離齊返魯。當時的魯國,貴族之間互相爭權奪利,政治紊亂,孔子沒有出仕的機會,便居家專心研究整理《詩》《書》《禮》《樂》《易》等文化典籍,他刻苦鑽研《周易》竟“韋編三絕”。同時,他繼續私人講學。
陽虎失敗出奔後,孔子五十一歲時才被任用,先是出任中都宰,又升任司空,繼而成為司寇,參與國家大事。
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離開魯國,開始他的“周遊列國”之行。 孔子先後周遊過衛、曹、宋、陳、蔡、楚等國,一邊周遊,一邊實踐教學。
周遊十四年後,孔子於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六十八歲時返回魯國。 回國後,孔子繼續從事教學,並繼續完善《詩》《書》《禮》《樂》的整理,因魯史而作《春秋》。
孔子豐富思想學說主要受周禮影響,廣泛的學習內容除來自文獻史料外,還來自勤學好問,來自社會生活實踐,來自於民間。正如他自道的那樣“非生而知之者”,而是“學而知之者”。 孔子堅信“學而知之”,他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放過每一個學習機會。二十七歲的孔子聽說郯國的國君郯子在覲見魯昭公時闡明瞭古人“以鳥命官”的話後,親自到郯國“學於郯子”。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 孔子廣泛涉獵,“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子入太廟,每事問”就是孔子善於學習的具體事例。
孔子一生蒐集整理諸多歷史文獻和散落於民間的詩歌。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孔子整理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單說 他為蒐集整理的《詩經》譜曲,整理《樂經》,足可見他的學識。孔子把他整理的《詩》《書》《禮》《樂》《易》《春秋》作為教學資料,並在教學中完善,教學相長。
孔子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他人誨人不倦。孔子的一生是不斷學習的一生,積極追求與探索的一生,努力奮鬥的一生。
-
5 # 哲問1
孔子獲取知識的渠道大約有這些:
一、師承。孔子無疑是經過老師啟蒙教育的。他說“吾十五有志於學”。這個在老師指導下的學習過程,為他以後自修及實踐中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實踐中學習。孔子年輕時的職業是吹鼓手。在這個職業中接觸並深入研究了古代流傳下來的禮儀。這使他年紀輕輕就成為禮儀專家。孔子成為禮儀專家後並未就此止步,他進一步研究了禮儀的祭祀起源與治國功用,研究了禮儀中所蘊含的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把禮儀上升為《易經》哲學理論指導下的方法論。他為了研究禮儀,還到杞宋實地考察夏商古禮。這使他成為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禮儀專家,導致一些國君向他請教禮儀問題。他說自“三十而立”,估計與此有關。
三、教學相長。孔子名聲大了以後,就有學生投到他的門下學習。孔子的職業也隨著學生的增多而變成老師。學生的成熟議論與深入思考,給了孔子很多啟發,比如他就從子貢、路由、顏淵等人那裡汲取了一些知識營養。
四、《易經》的學習研究,給了他辯證思維方法,而辯證思維方法使他對事物有更廣更深的認識。孔子說他五十而學易,我估計要早得多,因為《論語》中有許多議論都是遵循太極本體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方法的,他的“五十而學易”,可能指的是他在五十歲以後對《易經》進行深入研究及整理編輯而言。關於辯證思維對他增長新知的幫助,他頗為自豪地表示:我並不比別人知道的多,甚至鄙夫不瞭解的事物我也不瞭解,但我就比別人擅長思維,比別人多了個“叩其兩端”的思維、認識方法。“叩其兩端”即《繫辭傳》中的“原始要終”,這是《易經》中對立統一運動過程規律在認識論中的運用。
-
6 # 閆榮生
我認為還有個信仰問題,孔子得到的學識,和他同時代會有很多人也得到過,但有很多人不信,唯獨孔子覺得儒家先賢的主張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所以才努力鼓吹的。
-
7 # 老瓜瓢
首先,孔子讀書很多,對“禮”有深刻的研究。不僅如此,君子六藝,都有涉獵。博聞強識,用來形容孔子非常合適。孔子讀書,而且是讀了很多好書,等於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這個世界,看得遠,為以後形成自己哲學體系有了基礎的積累。
再說,孔子周遊列國,這是把學問落地的重要過程。書本上看的和孔子自己想的,和列國實際情況一一印證,或者去偽存真,或者排開不合時宜的學問,就這樣,實事求是的把學問精煉了一遍,更接地氣。
而且,這個遊歷過程中,很多現實情況沒有現成的學問對應,激發了孔子的創造性,自立了沒有過的新學問。
最後,說說教學的作用。孔子有72個入門弟子。大家必須知道一個道理,自己掌握學問最好方法,就是教導別人。教的越好,自己掌握的越多越深。
-
8 # 杜興華51775718998
孔子為什麼學了那麼多知識?
這就要從他學習知識的思想、途徑與方法上來研討,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愛好學習,勤奮讀書,從古代文化中汲取知識與智慧。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自稱自己愛好古文化,勤奮而敏捷地學習古先賢的著作。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是沒有書籍及電子書的,在那個年代,若要寫本書,就得用小刀一個字一個字地刻在竹簡或木牘上,最早的時候只能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或者鑄在青銅器皿上。當時寫書和讀書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可能只有貴族之上的人可以做到。孔子當年讀過的書有以下幾種:
1、《詩經》。孔子當年讀的詩大約有3000篇。他十分重視《詩經》,他教導兒子孔鯉道:“不學《詩》,無以言。”並認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還對弟子們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晚年的時候,孔子對《詩經》進行了嚴格的刪訂,只保留了305篇,估計很多原汁原味的古代民謠都被孔子刪掉了。
2、《尚書》。這是一本上古三代及以前歷史文獻的彙編,屬於國家檔案性質的典籍。主要是上古歷史及治國理政方面的文章,歷代各有刪增。孔子好古,《尚書》原有100篇,孔子不但研讀過,還進行了編纂併為之作序。
4、《易經》。孔子讀過《易經》,這是毫無疑義的。司馬遷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看來,孔子不但喜歡讀“易”,還把周易修訂為《易經》。
5、《樂記》。孔子是一位音樂愛好者,並十分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孔子曾在齊國聽到過演奏《韶》樂,以至於“三月不知肉味”,感慨“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困於陳蔡之野的時候,糧都絕了,仍絃歌不衰……他曾經說過“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所傳授弟子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課程中,“樂”是一項重要內容。這樣看來,孔子一定研究過《樂記》。
6、《春秋》。這本書雖為孔子所寫,因孔子是魯華人,他研究過本國這一時期的編年大事記,然後整理成書,全文18,000字,雖然被後世的王安石說成是“斷爛朝報”,但能寓褒貶於一字,所謂“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對後世影響極大。
以上幾種書,史有明載,孔子應該都曾讀過,並且進行過整理。此外,孔子曾當過魯國的大司寇,職務大約相當於如今的最高法院院長。還學過《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等法典。
孔子可能讀過的書還有:
讀過《管子》,孔子對管仲的評價非常之高。讀過《老子》,老子比孔子出生略早。讀過《黃帝內經》,傳說《皇帝內經》的作者是華夏始祖黃帝,春秋時期是不是存在這樣一部醫書,無法考證,但當時肯定會有一些醫藥方面的書籍流傳,只是不知孔子是否對醫學曾有過興趣。
這樣看來,孔子能被後人尊為“萬世師表”,真與其所謂的“學富五車”是分不開的。
第二,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學的同時及時地、時常地進行溫習、練習,是令人高興的事情。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學而時習”,才能對所學內容不斷加深理解,熟練掌握,溫故而知新。這也是孔孑教學的思想方法。
第 三、學思並重,融會貫通 。
孔子認為學習必須與思考結合起來,既要重視學,也要重視思,二者不可偏廢。 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死記硬背,食古不化。而要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孔子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只是冥思空想而不學習,那是“無益”的。 只有把學習與思考有機結合起來,才真達到學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的目的。這是孔孑教育思想的重要體現。
第四、學以致用 ,孔子認為,要做到學有成效,必須堅持學以致用。 他要求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在實際工作生活中去運用,用學到思想理論去指導實踐。孔子甚至說,一個人如果能尊崇賢達的人,對父母能盡力侍奉,也能對上級用心用力,對朋友說到做到。那麼這個人就算沒有學詩學禮,也是一個有學問的人。
第五、不恥下問,虛心請教,相容幷蓄,博採眾長。學問來自於學與問,不斷地學習、請教、探討、思辨。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漸趨衰敗,諸侯大國之間相互爭戰侵吞,天下動亂。有個郯國,雖是區區小國,郯子治郯,講道德,施仁義,恩威有加,百姓心悅誠服,使郯地文化發達,民風淳厚。在中國歷史上傳頌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親”的美德一直被視為楷模。民間廟宇裡的“三聖”像為孔子、老子、郯子。由此可見,孔子是很崇拜他的老師郯子的,並以偶像來學習之。
成語“萇弘碧血”、“碧血化珠”來自於萇弘這個人。孔子向萇弘學習音樂舞蹈。 孔子學琴於師襄子。孔子問禮於老聃,春秋時稱學識淵博者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們皆稱老聃為“老子”。 孔子的“仁義禮孝”思想與老子的“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思想,其本質是一致的。
第六、孔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思想,也是“知行合一”的實踐過程。
雖然孔子出魯國周遊各國是被迫無奈的。他到處遊說自己的主張.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戰爭.但那個時候正是春秋時期,各國多想能擁有更多的土地,只有進行戰爭.所以不可能聽他的 ,孔子的政治主張當時沒有被統治階級正確採納。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是孔子學習,思辨,思考,實踐,反思自己思想主張的一個過程。
回覆列表
孔子不光是哲學家、教育家,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但是孔子的那麼多學問從哪裡來的呢?小編翻閱了很多古書都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論語·子張》有記載,衛國大夫公孫朝問子貢,孔子跟誰學習,話裡有嘲諷孔子並非名師高徒的意思。子貢毫不客氣地予以反擊:“文王、武王的大道並沒有崩壞,還在人間。賢者理解它大的方面,不賢者瞭解它小的方面,文武之道,,無處不在。夫子哪裡不能學習?他為什麼要有固定的老師呢?”
這說明,在當時孔子的老師確實名聲不顯,孔門子弟有意不提孔子的老師有哪些人,為的是把孔子塑造成橫空出世的“至聖先師”。但是小珏認為,古代那麼閉塞的傳播環境,孔子確實不可能沒有向別人學習過,孔子也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說明孔子是一個重視向他人學習的人。當然他有可能由於從小家貧,沒有經歷過系統學習,但不能說他沒有老師。
孔子向老子學習過周禮和哲學辯證觀。孔子三十多歲後,在社會上已經有些影響了,但是他很謙虛好學。當時老子名聲很大,孔子決定去拜見老子,向他請教禮的問題。於是孔子一路風塵僕僕地從魯國山東曲阜來到周王都,據說老子向孔子傳授了周禮和關於辯證法的哲學觀,這也是老子的最強項。今天在洛陽市東關大街北側,還有一座“孔子入周問禮處”的古碑。
韓愈的《師說》: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其中郯子是春秋時郯國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少皞氏時代的官職名稱的由來;萇弘是東周敬王時候的卿大夫,孔子曾向他請教古樂;師襄亦稱師襄子,是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
《戰國策·秦策五》中說孔子在一次旅途之中,偶見的一位神童,雖然只有七歲,孔夫子向他提了一堆問題,他沒有答不出來的,而他向孔子提出的問題,孔夫子答不出來,再次請教神童,他卻能自圓其說。這位神童的,叫項橐。據說孔子當場認為項橐做老師,後世尊項橐為聖公。
另外《呂氏春秋·仲春紀第二·當染》:“孔子學於老聃、孟蘇夔、靖叔。但是孟蘇夔、靖叔二人到底何為專長,有什麼能值得孔子學習的,已經沒有考證了。
當然,互相學習,並不能說明就是師徒關係,只能說像孔子那麼知識淵博的人,也要不恥下問,多向周邊人學習,對於今天的人很有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