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孚鑑

    馬超,字孟起,他是馬騰之子,為三國時期蜀漢的名將。他武藝高強,英勇善戰。後來他接掌了其父馬騰的隊伍。而曾經在曹操為漢丞相的時候,曹操曾經想召馬超入朝為官,但馬超卻沒有前去。後來曹操又以漢獻帝之名義封馬超為徐州刺史,但馬超這次還是沒有前去。

    後來馬超起兵反曹操,雖然最終被曹操的所敗,但因馬超作戰勇敢,故而馬超曾一度讓曹操受挫,兵敗後的馬超幾經流轉終投降劉備,成為了劉備賬下一員大將。在漢中之戰後,劉備取得漢中之地,當時蜀漢一百二十多名蜀漢官員上書劉備晉位漢中王時,就是以馬超為首。劉備為漢中王之後,馬超被封為左將軍。

    後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稱帝,馬超又被封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後馬超在他四十七歲時因病去世。在後主劉禪時期,馬超被追封諡號為威侯。

    那曹操曾多次招馬超入朝為官,馬超沒什麼就是不從呢?

    因為雖然入朝為官表面上看著有前途,畢竟是進入漢朝朝廷內部。然而當時畢竟是一個群雄割據動亂的時代,主要的還是需要自己有兵有實力。同時那時的漢朝皇室衰敗,漢天子勢弱,真正掌握朝廷大權的卻是權臣,當時的權臣就是名為漢丞相的曹操。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故而他的地位尊貴。而馬超卻對曹操並不怎麼認可和信服。如此他又怎麼會接受曹操的徵招呢!

    再則,當時掌握朝廷大權的是曹操,而馬超接掌他父親馬騰的部隊,可謂是當時一個有實力的割據諸侯。如此他有實力,也沒有必要接受曹操的徵招。

    同時馬超不入朝是一方諸侯,若一旦入朝為官,就身入朝廷,如此他就會受制於曹操。兩則相比的話,還是不入朝的好。

    所以,曹操雖然多次徵招馬超,但馬超卻都拒絕了。後來馬超在和曹操交戰中失利,但是他後來歸順劉備,為蜀漢效力,並且成為了蜀漢的一位名將。

  • 2 # 南宮外史

    馬超,祖籍扶風茂陵人,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超的爺爺曾任天水蘭幹尉,後失官留居隴西,娶羌女為妻,生馬騰,馬騰生馬超。馬援自幼家境貧寒,無產業,以砍在柴為生。馬援在漢中平四年,即187年被朝廷任命為州郡軍從事,討伐羌民叛亂,因軍功封軍司馬,遷偏將軍。但不久就反叛朝廷。

    董卓之亂時,受董卓之邀一起出兵長安。李榷專權時封馬騰為徵西將軍。後兵敗返涼州。

    建安七年,曹操討伐高幹和郭援,寫信給馬援請求派兵援助。騰派馬超,超被朝廷任命為司隸校尉督軍從事。有功,被封為徐州刺史,但馬超不去赴任。曹操又改封為諫議大夫,依然沒有赴任,而回了涼州。

    建安十三年,馬騰入朝擔任衛尉,馬超的兩個弟弟也入朝為官,唯獨馬超留守涼州,被封為偏將軍,都亭候。

    建安十六年,曹操討伐張魯借道涼州,馬超韓遂猜疑,遂即起兵反曹。

    初反時,韓遂顧忌兒子以及馬騰等人的生命安全,但馬超寧肯捨棄父親及兄弟們也堅決反叛。最終導致父親和兩個弟弟及家人二百多人被處死,而自己也導致大敗。不得已又投靠張魯,最終投靠劉備。

    曹操三番五次地讓馬超到朝廷做官,固然有籠絡地方豪強勢力,在朝作為人質的意圖。當然也有網羅人才的想法。馬超以武勇見稱,與呂布相匹敵,可能曹操真喜歡他。

    但馬超卻多次拒絕,大概有幾方面原因。

    一、看不起曹操的為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朝廷賣命就是為曹操賣命。曹操在當時就被人們稱作奸詐,奸雄,名聲不好。

    二、馬超只是一方割據豪強,沒有與朝廷共事的意願,不想把父親經營多年的涼州拱手相讓,說穿了胸無遠見和大志,基本上還是停留在羌民有利則叛,失利則降的思想層面上。

    三、個人品格決定的。看他以父弟二百多人被殺也在所不惜,也夠隱忍的。張魯曾想把女兒許配給他,最後還是考慮他的性格而作罷。後人多評價馬超‘強而無義’‘、‘勇而不仁,見得不思義‘、乖道反德’’’。馬超投靠劉備被封官後,竟然直呼劉備的姓名。可見他傲慢無禮,不懂禮義。這也決定了他的無視朝廷。

    四、可能也受父親馬騰的影響,馬騰多次反叛朝廷,與董卓為武。這種風格也會影響馬超。

  • 3 # 四川達州人

    馬騰雖然是軍閥,但心目中尚且有一點忠漢之心,所以曹操以朝廷名義召集,就去了。

    馬超略微不同,作為混血,生長於邊塞,身邊都是些草莽,對於禮儀與忠孝節義都不怎麼看中,所以馬超當然不會到中央政權去,這哪裡比得上在邊境當大軍閥自在?

    因此,後面馬超連父親兄弟不通知就正式反叛朝廷,曹操也就屠殺馬騰全家。這也就是馬超性格涼薄的真實體現。

  • 4 # 老王春秋觀史

    馬超是東漢末年軍閥馬騰的兒子,馬騰從公元187年從軍討伐叛亂開始,到公元208年經人勸說入朝為官,在西涼地區可以說經營了20來年,在西涼的勢力根深蒂固,所以即使是曹操當時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前去討伐馬騰、韓遂等人,而是採取的分化瓦解策略。後來既然馬騰都入朝為官了,為什麼馬超卻在曹操三番五次的相召下,不入朝為官呢?這裡面有幾個原因僅供參考。

    馬騰和馬超父子互為外援

    208年,馬騰在張既等人的勸說下,入朝為官。作為一個軍閥肯定明白放棄自己的部隊就會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因此,在馬騰決定入朝為官的時候,將自己的部下交給了自己的兒子馬超。這樣的話,一是可以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畢竟自己還有兒子統兵在外,即使曹操想對自己不利,也需要考慮一下是否得不償失的問題。二是自己入朝為官,可以為自己的兒子馬超爭取利益。畢竟自己的兒子馬超還代替自己控制著數量不錯的軍隊和西涼地盤,為了穩住北方的局勢,當時全力南下的曹操多少還是會給予一定的好處的。因此,馬超不答應曹操的應召,肯定是馬騰和馬超父子商量好的。畢竟當時曹操統一北方沒多久,民心不穩,這樣做有利於保證自己的最大利益。

    答應入朝為官利益損失太大

    西涼作為馬騰經營了近20年的地方,在地方上肯定有很多利益。馬超接手馬騰統治西涼就是為了維護馬家在西涼的利益。如果在馬騰入朝為官之後,馬超再在曹操的應召下,入朝為官,那麼就等於放棄了馬家在西涼的利益。雖說西涼在人們的眼中是個荒涼的地方,可是對於一個家族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更何況入朝為官就要放棄手中的軍隊,這就等於將自己一整個家族剝光了放到案板上,再也沒人反抗之力,到時候也就任人宰割了。因此,為了家族的利益和不失去反抗的能力,馬超也不會答應曹操的應召。

    入朝為官沒有做軍閥自在

    入朝為官就等於成為了別人的手下,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別人的臉色行事。做得好或許會有人讚揚兩聲,做得不好還得捱罵,甚至會因此丟掉性命。在當時那種戰亂時期,做別人的手下,特別是像馬超,馬騰父子這樣曾經是一方軍閥的人物,放棄自己的地盤和部下軍隊,隨時打偶要小心翼翼才能獲得性命保證安全,這對於出身於西涼那種地方,性格豪爽的人,特別是軍人出身的人來說那是想當的憋屈不自在的。作為軍閥就不一樣了,手下有兵有地盤,沒人能管的著自己,想做什麼就是一個想法的事,兩相比較,換做任何一個人如果不是最終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誰會放棄手中的權利入朝為官,整天生活的膽戰心驚,小心翼翼的?所以馬超才會拒絕曹操的相召。

    可以說,馬超拒絕曹操的相召,不到朝廷為官,一是曹操的勢力還沒有達到能夠決定馬超生死存亡的地步,馬超還有相當大的生存空間。二是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不願意也不能放棄西涼。所以才會拒絕曹操。

  • 5 # 史海泛舟擺渡人

    馬超就像是一個小企業的老闆,曹操是大企業的董事長。曹操擔心馬超的小企業做大後會威脅自己,因此就以高薪邀請馬超入股,做自己大企業的一個經理。馬超在涼州經營的非常好,他肯定不想放棄自己的基業,去投奔到曹操手下做一個“員工”。曹操召馬超入朝為官,並不是因為曹操想要重用馬超,而是曹操想要控制馬超,趁機吞併掉涼州。馬超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英雄,在涼州有自己的根據地和獨立武裝。假如馬超入朝為官,就要處處受到曹操的壓制,遠不如馬超在涼州的日子快活。而且曹操性格殘忍多疑,馬超一旦得罪曹操,就可能會被曹操殺死。

    曹操第一次向馬超深處橄欖枝是在官渡之戰前,當時曹操知道馬超勇猛無敵,在號稱“天下精銳”的西涼軍隊中被稱為“健勇”,所以邀請馬超來朝廷做官。當時馬超的父親馬騰是西涼軍閥裡面的首領之一,馬超認為曹操邀請自己本意是要用自己做人質,因此拒絕了曹操。在官渡之戰結束後,馬騰同曹操達成了同盟關係,馬超帶領軍隊幫助曹操攻擊高幹。馬超在戰鬥中受了重傷,仍然不肯退卻,最終擊潰了高幹的軍隊,被曹操封為徐州刺史。徐州在漢朝的東部,涼州在漢朝的西部,馬超不願意離開根據地,就遲遲沒有赴任,曹操只能派別人做了徐州刺史。

    之後曹操又多次邀請馬超來做官,都遭到了馬超的拒絕。後來馬超的父親馬騰認為自己年齡比較老了,就把軍隊交給馬超控制,接受曹操的邀請入朝做官。馬騰是唯一一個入朝為官的涼州軍閥,他的下場非常的悽慘,全家都被曹操殺害。曹操在進攻漢中的時候,想要從涼州軍閥的地盤上過去,馬超等人認為曹操一旦攻滅漢中,就能夠對涼州形成兩面夾擊的形式,到時候涼州軍閥的處境就危險了。於是馬超將涼州地區的其他軍閥全部叫來一起開會,韓遂認為自己的兒子在朝廷裡面做官,擔心造反會造成自己的兒子被殺。

    馬超憤怒的說:我的父親也在朝廷做官,現在我放棄父親的生命,把您當做父親,希望您能夠放棄兒子的生命,把我當做兒子。於是馬超和韓遂等人都造反了,馬騰在許昌的家人都被曹操抓到了監獄裡面。後來馬超在潼關之戰被曹操擊敗,撤軍之後佔據涼州自稱涼州牧,馬騰都因此被曹操殺害。從馬騰的教訓不難發現,馬超如果入朝為官,肯定也不會落得好下場。畢竟曹操是一個十分多疑的人,馬超又是一個有野心的英雄豪傑,曹操早晚都會除掉他。

  • 6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曹操是一代梟雄,而馬超也非單單只是悍勇匹夫!在漢末亂世,群雄割據之時。凡是能夠形成勢力的人,都絕非易予之輩——馬超也是一樣。至於曹操詔令馬超入朝為官,而馬超不從之事,淺析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曹操以皇命詔馬超赴許都為“官”是假。而想要以高官厚祿的名義,將其誆誘到許都,加以控制才是真!馬超又不傻,怎麼自投羅網。

    二、馬超之所以能被曹操所看重。不僅是因為他有本領,更是因為馬超有軍隊、有地盤,能對曹操構成一定的威脅。故為消除危險計,曹操試圖將馬超與其控制的部隊分開。以達到“誘虎下山”的目的——馬超又豈會不知!

    三、在當時那個東漢朝廷己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的情況下,各路諸候無不視之為“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之輩。俗話說:道不同,不相與謀!馬超與曹操的政見,也未必相同,因此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四、曹操秉性多疑,對任何人都不會徹底信任!對馬超也不會例外。就算馬超真的放棄了軍隊和地盤,選擇投靠曹操也未必會為曹操所信任——曹操會以高官的空銜為餌,而對馬超行監視之實。因此馬超豈敢去做那個“高官”?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曹操和馬超之間的互不信任,以及對自身安全的擔憂。才會導致了曹操欲招馬超入朝為官,而馬超不從的結果!

  • 7 # 鴻涵先生

    您的問題是曹操三番五次的招馬超入朝為官,馬超為何就是不從?

    我想先從馬超的人品說起,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馬超為父報仇,在潼關打的曹孟德割須棄袍,令人拍手稱絕,在演義中,馬超是一個有血有肉,鐵骨錚錚的漢子形象。可真實的馬超是這樣的嗎?我來給您分解一下。

    馬超自打投奔了劉備之後就從來沒被劉備重視過,從不給他兵權,也不給他施展的機會,《三國演義》中唯一一次他統兵還是在諸葛亮平五路的時候,因為其中一路是西涼羌兵,而馬超自幼在羌地長大,馬家軍之前很多都是羌人,而馬超的爹馬騰本身就有一半是羌族的血統,所以諸葛亮派馬超對付羌兵一路是有原因的,可以用最少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利益,因為馬超可以把這些羌兵搞定。

    真實歷史上的馬超是一個半生征戰殺戮,大半生在逃亡。孤獨、失落、絕望、寄人籬下、遭人冷眼,沒有親情,更沒有友情的一個不忠不孝之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馬超的父親馬騰是西涼的大軍閥,和韓遂是拜把子兄弟,韓遂後來和馬騰鬧翻,殺了馬騰的家人,曹操來勸架,最後把馬騰一家子二百多口人勸到了京城,留下馬超自己經營馬騰的部隊,後來馬超竟然和韓遂一起商量進攻曹操,曹操勸說馬超不要這麼做,否則殺了他的父親以及家族所有人,你們猜馬超怎麼說的:“殺就殺吧,我沒有了父親,就認韓遂為父親,以後孝順韓遂。”曹操見威脅馬超沒啥用,留著他老馬家二百多口人也沒有意義,就全都給殺死了,由此事就可以看出馬超的人品,不忠不孝冷血無情。

    馬超是一個野心非常大的人,當時在西涼有自己的部隊,割據稱王也是一方諸侯,曹操勸他進京,他肯定是不會去的,去了就是個小弟,哪像自己在家當老大好啊,可惜這個馬超,得了當皇帝的病,沒有當皇帝的命啊,除了有野心,武力值強大外,幾乎沒有什麼作為,智謀也不夠用,做人畏畏縮縮,空有一身武藝,卻無處維保,後期到了蜀國,又出賣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自此更沒有人和他交往了,可以說馬超這個人是一點做人的底線都沒有的,為了在劉備這裡苟延殘喘,在擁立劉備做漢中王的時候,他第一個聯名,可見人品之低,拍馬屁也是無底線的。

    綜上所述,馬超不入朝最主要原因是想自己稱王稱霸,可惜沒那個命啊!悲催!可笑!

  • 8 # 西府趙王爺

    歷史上的馬超不是什麼好人!

    按照《三國演義》的人物設定,馬超身為蜀漢五虎將,那自然也是忠義之士,曹操先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又殺了他父親。馬超自然是會與其為伍的!

    但從正史上來看,馬超的形象遠沒有那麼光輝!

    他不歸順曹操只是為了他自己,他想要當草頭王,野心很大實力卻不行,為了拉攏勢力認韓遂為父,一起起兵造反曹操,棄自己親生父親性命與不顧。

    說他為殺父之仇不歸順曹操,聽上去更是有些諷刺。

    當時馬超的父親馬騰,是西涼數軍閥裡實力的佼佼者,同為佼佼者的還有後來與馬超一同造反的韓遂。本來兩家關係不錯,同為割據西涼的軍閥自然會互相照應,甚至兩家還共同聯合西涼的勢力一起去打壓在西涼地區的朝廷官員,有明面上反抗朝廷的交情。

    但再好的交情也抵不過利益的牽扯,兩個人同在西涼,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權利的牽扯自然也互不相讓,後來關係就惡化了起來,兩家人誰看誰都不順眼。

    在官渡之戰後,曹操心裡打著小算盤,讓馬騰協助他的軍隊去攻擊被袁紹佔據的河北,這次戰爭中的合作無疑拉攏了兩家的關係,馬騰也是聰明人,自然也表示願意歸順朝廷。

    曹操藉此機會邀馬騰入朝為官,而長期生活在西涼的馬騰因為年事已高,加上和韓遂日益加深的矛盾,都把優勢指向歸順曹操這邊,本著安享晚年的意願,馬超的父親馬騰就同意去朝廷做官了。

    而馬超自然想得與父親不一樣,他認為曹操拉他父親去做官,只是因為他還有可以利用的地方,拉馬騰入朝為官只是第一步,如果他同父親一起去了後,西涼的勢力單薄,就便於曹操進攻了。

    於是和父親有不同意見的馬超,就留了下來,統領父親餘下的兵,為了防範於未然,馬超拉攏各派勢力,其中最大的當然還是常年矛盾不停的韓遂,為了表明自己絕無二心。

    他認韓遂為父親,讓韓遂把他當兒子看待。韓遂看他如此誠懇,也知道他是鐵了心的要造反,所以就答應同他聯手騎兵反抗朝廷。

    “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三國志·張既傳》

    要知道他親爹以及一干家眷還在曹操手裡啊,如此不顧家人生死,那也真夠狠的!

    就在馬超造反不久,遠在朝廷的父親和拖兒帶女的一大家子全部斬殺,馬超被夷滅三族!

    ”夏,五月,癸未,誅衛尉馬騰,夷三族“——《資治通鑑》

    對於曹操來說,他並沒有錯啊,你馬騰的兒子造反了,我肯定予以迴應。馬超也因此背上了”背父逆子“之名。

    超襲歷城,得敘母。敘母罵之曰:“汝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天地豈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超怒,殺之。——《三國志·楊阜傳》

    然而就算馬超如此“大義滅親”,他依舊不是曹操的對手!

    雖然西涼叛軍靠著勢頭兇猛,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一些漂亮的戰績,但西涼叛軍組成的勢力大大小小,眾心不攏無法齊心協力,到了戰爭後期就完全處於劣勢了。

    這時的馬超還沒有心死,他不願意歸順朝廷,只是向曹操提出停戰,但被拒絕了。在曹操打壓之下,馬超只得又投奔張魯,當然其目的為的也是借勢想重興西涼,東山再起而非真正的歸順。

    至於後來為何他又投奔劉備,只是因為張魯的手下十分看不慣馬超,這種抵制關係讓他產生了危機感,而當時的劉備也才剛成氣候,正是需要人才的時機,他去投奔他在當時看來實屬走投無路吧。

    說實話,他比呂布好不到哪兒去,甚至於更冷血,為了一己私慾,棄族人而不顧,那是二百餘口性命啊。

    所以,在劉備這種“兄弟團”裡,馬超其實並不受待見!

    雖然保留了他都亭侯(這是之前漢獻帝給封的)的爵位,還拜左將軍。但其實都是虛職,不管是督臨沮還是守涼州,那都是偏遠之地,沒多少實力。

    總而言之,此人過於自私,不適合做朋友!

    超勇而不仁,見得不思義,不可以為唇齒——王商

  • 9 # 使用者97776375577

    曹操在擔任丞相時,曾想招攬馬超入朝為官,但馬超沒有前去赴任。討伐郭媛後曹操借漢獻帝詔拜封馬超為徐州刺史,但馬超依舊沒去赴任。曹操改封馬超為諫議大夫, 徐州刺史的位置朝廷給了臧霸。

    建安十三年(208年),馬騰在張既的勸說下入朝為官,被任為衛尉。馬超的兩個弟弟馬休,馬鐵也被封奉車都尉、騎都尉,唯獨馬超留守涼州,被封為偏將軍、都亭侯,統領馬騰的部隊,割據原來馬家勢力所在的"三輔",依舊屯兵於槐裡。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以馬超、韓遂為首的關西軍閥都懷疑曹操要攻打吞併涼州。馬超認為這是曹操的假道滅虢之計,於是聯合關中諸將張橫、梁興、安定的楊秋、河東的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萬人馬起兵反曹。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抓捕在鄴城的馬超族人(包括父親馬騰,二弟馬休,馬鐵等),計三族人,全部斬殺。

    建安十八年(213年),楊阜和姜敘率先在滷城起兵,趙衢、尹奉勸馬超去攻打,馬超聽到後,率兵前去攻打,梁寬、趙衢偷偷佔據冀城,關閉城門,並殺害馬超妻子和孩子。 馬超大怒,但又攻不進冀城,於是襲擊歷城,殺死楊阜、姜敘在歷城的族人(包括怒罵馬超的姜敘母親) 楊阜於是率領叛軍和馬超對戰,戰場上楊阜與宗祖昆弟七人來圍攻馬超,都被馬超殺死,楊阜自己也身負五處重傷猶然死戰。夏侯淵援軍趕到後,馬超失去了根據地,進退狼狽,只得投奔漢中依附張魯。

    漢章武二年(222年),馬超患了重病,上疏給劉備:"臣宗族門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誅殺殆盡,只剩下從弟馬岱,當以我卑微的宗族讓他繼承,深深地託付給陛下您,其他的也沒什麼話了。" 同年十二月馬超病逝,年僅47歲。

    原本順風順水的一生,全被曹操給悔了,他豈有不恨之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家鄉資中田園風景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