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小妮

    一句話:賈母這位重祖母對賈蘭這個重孫子的態度,比王夫人這位祖母對賈蘭這個孫子的態度好。

    我們在書中曾看到賈母看到好吃的,說是留給蘭小子吃去,卻從來沒有看到王夫人說把什麼東西留給蘭小子吃去。賈蘭不是主角,曹公在寫作的時候從來沒有閒筆,只這淡淡的一筆,就可以看出賈母對賈蘭的態度了。

    至於有人提到,李紈的原型,原是曹顒的遺孀馬氏;賈蘭的原型,則是曹顒的遺腹子。而真實的曹家的祖母李煦的妹妹李氏,自然是疼愛這個孫子的。在我個人的觀點裡,作者將曹顒的遺腹子分化成了幾個人,我們在賈寶玉和賈蘭身上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然而,《紅樓夢》畢竟是小說,小說就是可以虛構的。小說中的人物永遠不會等同於現實生活中的某個人。要說小說中原型符合最真實生活的,大概就數史湘雲了。

  • 2 # 青山紅豆心

    賈母對賈蘭這個重孫子,比王夫人這個當祖母的好。

    賈蘭,是賈珠李紈的兒子。他是賈府榮國府的長房長孫,是賈府名正言順的合法繼承人。他自幼孤苦伶仃,只能相伴在母親旁邊,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誦讀四書五經,像他父親一樣走封建知識分子的仕宦之道。從李紈的"判詞"可知,賈蘭後來也考中皇榜,李紈"母以子貴"一段時間後死去。

    賈蘭,是賈母的第四代孫。因為他年幼,又在其寡母旁邊帶大。賈母的心思又放在孫輩賈寶玉身上。所以相對較少寫關心賈蘭的情況。家中大小聚會,也很少出現賈蘭。這與賈蘭年紀幼小有關,就如巧姐的出現,也很少描寫。

    王夫人是賈蘭的祖母。對這個自幼失去父親的嫡孫,王夫人也極少關心他。《紅樓夢》中基本上沒有描寫王夫人疼愛這個親孫兒的。

    按《紅樓夢》描寫分析,主要原因:

    一、賈蘭自幼由母親旁帶著,有專職的奶孃一類侍候著,王夫人與賈蘭之間接觸較少缺乏親情,自然也沒有額外關心的內容。

    二、王夫人與媳婦李紈沒有共同語言,婆媳關係比較淡,估計因為賈珠的早死在互相間投下陰影。李紈也只知"侍親養子",平時與眾姐妹一塊的時候多;

    三、王夫人的眼光緊盯在寶玉這個兒子身上。因為賈寶玉這個兒子才是自己的倚靠。如果賈寶玉出現狀況,或像他哥哥賈珠一樣早夭,到時候榮府的一切都將是合法繼續者賈蘭的,甚至是賈環的。李紈母子一旦大權在握,王夫人的一切都將不可想象,但畢竟還是孫子。要是賈環母子掌權,王夫人的一切都更難想象。利害權衡之間,對幼兒賈蘭,她就沒有多少疼愛的心了。

    喜歡經典《紅樓夢》,關注@老林文學社

  • 3 # 萍風竹雨123

    賈蘭是賈珠的遺孤,是榮國府二房的長子長孫,是賈政一脈的法定繼承人。可是他在榮國府的地位,遠遠不如他的叔叔賈寶玉。不僅祖母王夫人在前八十回從未理睬過他,就是曾祖母賈老太太,對他也淡漠的很。

    在第二十二回,元宵節時,賈母做了一個圍屏燈,主子們都在做燈謎戲耍。但賈蘭卻沒有出現,只有賈政問了一句“怎麼不見蘭哥兒”,其他人卻並未注意,包括賈母。這說明了什麼,說明賈母並沒有關注賈蘭,以至於賈蘭不在,她也沒有發現,或者是發現了但並未放在心上。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賈蘭的朋友圈我們也可看出賈蘭在賈家的地位,賈蘭去探寶玉,是與賈環結伴而行,探望賈赦,還是與賈環一起,而不是自己的親叔叔寶玉,可見,賈蘭的地位,與賈環相差不遠。為什麼這樣?自然是賈母這個大boss不重視他這個重孫子,賈家的勢利眼捧高踩低造成的了。

    有人曾以第七十五回,賈母為賈蘭送去了一碗肉為例,說賈母比較重視賈蘭。事實上那只是賈母在中秋佳節做的一次秀而已。平時,她的一顆心則全放在兩個玉兒身上了。對賈蘭,則也是根本想不起。 

  • 4 # 棲鴻看紅樓

    賈母對賈環這個重孫是什麼態度? 不光賈母對重孫,包括王夫人對孫子,以及眾姐妹對侄子,所有人對賈蘭的態度,都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冷淡。

    只要看看賈蘭出場的次數就可以知道。因為年紀小,賈蘭還跟母親李紈生活在一起,但是人們統計大觀園裡居住的男性,往往只記得一個寶玉,而完全忽視了賈蘭。就可見他有多麼不引人注目了。

    在大觀園中,眾人的聚會有不少在李紈的稻香村,可從來沒有提過賈蘭一句。雖然他好學,白天大多在書房裡,可是眾姐妹竟連一句問候都沒有。

    賈母只有兩個直系重孫,一個巧姐一個賈蘭。對更小的巧姐,賈母還給她吃過一塊糕(雖然引發了巧姐生病),而對賈蘭,賈母幾乎提也沒提過。

    王夫人就更怪了。巧姐是賈璉的女兒,只是她的侄孫女。王夫人的親孫子只有一個。兒子早死、媳婦守寡,按理說奶奶應該對孫子格外疼愛才對。但是不,王夫人基本無視這個孫子。

    他們的冷淡也帶動了別人的忽視。趙姨娘和馬道婆秘密謀害鳳姐寶玉,就說“只要絕了他兩個,明日這傢俬不怕不都是我環兒的”,竟然忘記了長房長孫賈蘭的存在!而按照宗法制度,在分家的時候,長房長孫應該佔大份的。

    迎春不引人注目,有她性格上的缺陷。而賈蘭這麼小,不注意他就完全是成人的疏忽了。

    賈府上下,這麼齊心協力地忘記賈蘭的存在,一定有內在原因。是什麼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歷史上有過一個事件,卻與這情形有幾分相似。

    明末清初抗清將領鄭成功,雖然有一半日本血統,卻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他跟家人在道路選擇上發生了很大的衝突:父親投降了清朝,他卻孤懸海外,幾乎成為反清復明的最後一支力量。

    鄭成功三十九歲英年早逝。而他的死,與一樁緋聞有關——別誤會,不是鄭成功的緋聞,是他兒子的。

    鄭成功的長子鄭經,雖然年輕,精明幹練,很深將士愛戴,獨自鎮守離島,不跟在鄭成功身邊。忽然有一天,鄭經派人報信,說自己的小妾生下一子。

    鄭成功三十九歲就做了爺爺,自覺抗清事業後繼有人,喜也可知。 然而沒過幾天,又有訊息傳來,說鄭經這個兒子,並不是其妾所生,而是鄭經與其四弟的乳母通姦而生。

    其實和乳母通姦,也算不上什麼大事。明熹宗朱由校,對乳母奉聖夫人依戀異常,野史中就記載他們有曖昧關係。那是跟自己的乳母,鄭經的通姦物件卻是弟弟的乳母,已經隔了一層。

    但鄭成功的儒家思想、禮教觀念深刻,認為這就是亂倫,氣得吐血,派人拿自己的寶劍去殺死亂倫的兒子。這時戰局緊張,眾將領認為不能臨陣斬將,認為鄭成功的命令是亂命,不肯奉令。 鄭成功既恨兒子做出羞恥之事,又憤於諸將不肯受令,一氣而亡。

    接下來恰是這個不爭氣的兒子鄭經,被奉為主帥。 鄭經漸漸年長,在繼承人的問題上遇到矛盾。他的母親、鄭成功夫人董氏,認為這個長孫鄭克臧的出生造成丈夫的逝世,從小對他很不感冒。她偏愛次孫鄭克塽(沒錯,就是《鹿鼎記》中韋小寶的情敵)。

    本來祖母偏愛小孫子,也不算什麼大事。但把偏愛帶到軍國大事中,就會出大事了。董夫人幫助次孫鄭克塽培植私人勢力,在長孫鄭克臧十六歲時謀殺了他,造成臺灣內部的分裂,實力削弱,間接地加速了臺灣被攻破。

    這段歷史在《鹿鼎記》中有所涉及。只是小說中把鄭克塽的年紀改大了。事實上臺灣被攻破、鄭經自殺、鄭克塽帥殘部投降時,這位小公子只有十二歲。

    說得有點多了。鄭克臧這個長孫,一出生就揹負著原罪,因為他的出生就是亂倫通姦的結果,並且因為他的出生,導致祖父與父親失和、祖父因此早逝。揹負著這樣的原罪,祖母董夫人對他的厭惡冷淡,可想而知。

    回到《紅樓夢》中,賈珠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男子,是賈府不好讀書的第三代弟子中唯一的例外(賈珍、賈璉、賈寶玉、賈環,都不好讀書),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就死了。

    襲人進讒一回,王夫人說:

    我何曾不知道管兒子,先你珠大爺在,我是怎樣管他?難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兒子了?只是有個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經快五十歲的人,通共剩了他一個,他又長的單弱,況今老太太寶貝似的。若管緊了他,倘或再有個好歹,或是老太太氣壞了,那時上下不安,豈不倒壞了。

    賈珠似乎自己非常好學爭氣,但這時王夫人以他為例:我是怎樣管他?看來管得也非常嚴格。 下面又說寶玉,王夫人管得少了,是因為只剩他一個、長得單弱、老太太寶貝,怕有個好歹。看來賈珠的早死給王夫人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兒子管得嚴了,就會出好歹。

    如果賈珠的死,完全是意外,王夫人怎麼會把對寶玉的管教和出好歹早死聯絡起來?除非賈珠的死,的確跟管教過嚴有關。

    賈珠十四歲進學,在學業上非常上進,並且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王夫人未必會在這一點上對他管教太多。那麼又管什麼事呢?從對寶玉的態度上可以看出,王夫人最介意的是男女之事,惟恐寶玉被人勾引壞了。是不是賈珠的前車之鑑?

    李紈有一次提到賈珠從前的屋裡人,至少有兩個:

    “你們看我還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見他兩個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爺一沒了,趁年輕我都打發了。若有個好的守得住,我倒有個膀臂。”

    李紈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自己有容人之量,但兩個侍妾惹事生非,在賈珠生日就很難忍受。換到王夫人的角度,她未必分得這樣清楚,多半隻看到賈珠妻妾爭鬥,想必賈珠也糾纏其中,不勝其擾。

    就時候,就輪到王夫人管兒子(也包括兒媳)了。她強硬而生硬地介入,又缺乏調節潤滑的能力,一來就是追究責任、嚴肅處理——就像金釧說幾句笑話就被她攆出去,晴雯長得像林黛玉就被認定為狐狸精一樣,簡單而粗暴。

    本來婆媳關係難處,丈夫要受夾板氣,賈珠又加上侍妾這一層。二十不到的年紀,也缺乏處理家務感情的經驗和能力。或許賈珠就是在妻、妾、母親三方夾攻之下,心理上承受不了壓迫,以至憂慮成疾、一病不起。

    賈蘭的出生,就是在賈珠生病死亡前後。不管李紈多麼淡泊退讓,這個時候懷孕生子,都會讓人聯想到爭風爭寵,甚至認為賈珠之死,李紈和賈蘭也是催成因素。所以在八十回中,王夫人根本沒跟李紈說過一句話,更沒有過問賈蘭一聲。而賈母對這對母子的關照,側重在李紈的年少守節,也無視賈蘭的存在。

    無可否認,以上推論,僅僅是一種可能,缺乏證據支援。但是同樣無可否認,是存在這一種可能的。一部作品再包羅永珍,容量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像生活一樣,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第個人都有完整的故事。

    在以寶黛釵為主的故事裡,李紈只是一個配角,她的故事不可能充分展開。我們只能從蛛絲馬跡裡,推測賈蘭受冷落的可能原因。而這冷落、冷淡、冷遇,毫無意外會對賈蘭的心理產生影響,並且會在八十回之後影響情節的發展。

  • 5 # 君箋雅侃紅樓

    賈母作為賈家地位最高的人,她的喜好左右著賈家這群勢利眼的諂媚風向。賈母喜愛賈寶玉和王熙鳳,所有人都巴結討好他們。在賈家眾多子孫中,賈母唯一的重孫子賈蘭不聲不響,那麼賈母喜歡賈蘭麼?賈母對賈蘭的感情還真的不一般,但要說賈蘭上升到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樣在賈母心中的位置也不現實。

    一,賈蘭是榮國府的隱形人?

    很多朋友願意把賈蘭歸類為隱形人,因為他從沒特別正式的出場,也沒有他的大傳,要麼隨眾出場,要麼被動出場走過場。這固然與賈蘭前期不是故事主角有關。與李紈對賈蘭的教育不無關係。

    賈珠早喪,留下李紈賈蘭孤兒寡母,雖然賈母特別照顧他們母子,可他們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自己努力。李紈也是憋著一股勁要教育好賈蘭,所以賈蘭幾乎不被李紈帶出來一起玩。大觀園聯詩那麼好,賈蘭都從來不參加,就是李紈認為這些詩詞歌賦與仕途並不特別重要,只要工整會做就好了。看賈蘭的詩也知道他作詩的才能很一般。

    賈母王夫人等對於賈蘭不出席聚會早已經習以為常,所以賈蘭來不來大家也不在意。這倒不是有意忽視賈蘭。

    二,賈母對賈蘭很重視

    賈母不可能不重視賈蘭這個重孫子,畢竟世家大族傳承非常重要,雖然賈珠的去世使得賈蘭在繼承方面並不佔優,但賈蘭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榮國府的傳承,這是誰也替代不了的。作為自己直系的第四代人,賈母對賈蘭的疼愛首先體現在李紈身上。李紈的月錢和賈母王夫人一樣,足足多了王熙鳳四五倍。分紅,地租都是榮國府拔尖的。李紈雖是寡婦,背後奴才也沒人敢輕視她,說她閒話,固然李紈出身很高,有賈蘭做依仗更重要。李紈如此受疼愛,與賈母對賈蘭的重視分不開。

    元宵節賈政讓請賈蘭,賈蘭來了賈母讓他坐身邊,就是賈蘭的身份體現。賈母沒理由不愛重孫子。後面賈母分菜,也只給了王熙鳳,賈寶玉,賈蘭等,賈母從來不掩飾對嫡子嫡孫的疼愛。只是感情上,賈蘭從小和母親長大,不如天天長在賈母身邊的賈寶玉和林黛玉。但這與賈母對賈蘭的重視無關,也與賈蘭的身份無關。

    綜上,賈母對賈蘭是重視的。只是她對於賈寶玉更有感情,讓人覺得賈蘭彷彿不受重視,其實絕不是。不但賈母重視,賈政對賈蘭更重視。賈政數次誇獎賈蘭,都體現出賈蘭越來越長成賈政心目中的樣子。可以說,後面賈蘭是有凌駕賈寶玉的趨勢,畢竟在仕途功課上賈蘭更讓賈政滿意,深有乃父之風。他才是賈政心中榮國府的希望。不但賈政,甚至與賈蘭從無交流的王夫人都對賈蘭有關注,抄檢大觀園就直說賈蘭新來的奶媽不好,太過妖嬈,顯然王夫人並不如表面描寫的那樣對賈蘭不聞不問。古人注重出身,賈蘭榮國府嫡長孫的身份註定他不可能被邊緣!你認為呢?

  • 6 # 少讀紅樓

    紅樓夢裡,賈寶玉作為賈府金鳳凰,銜玉而生,受盡賈母、王夫人等人寵愛,而作為賈府第五代、賈母重孫的賈蘭,似乎被忽略和遺忘了,賈母對賈蘭是真的忽略沒有疼愛,還是另有隱情呢?

    一、賈母對兒孫的偏愛度

    賈母是賈府的老祖宗。對於賈府的一切,她是絕對的權威。賈蘭是賈珠的兒子,還是唯一的兒子,賈母作為曾祖母,不可能不疼愛。俗話說得好,“老兒子大孫子,老人家的命根子。”

    作為一個母親,多是偏疼小兒子,賈母也不例外。賈母喜歡賈政,對賈赦冷淡,固然是二人的人品有高下之分,但也不可否認,偏愛小兒子是世人之通病,賈母不能免俗。

    那大孫子又是誰呢?應該是賈珠。對賈珠作為小兒子的大兒子,賈母的大孫子,一定是備受疼愛的。賈璉是賈赦的兒子,尚且也是仗著賈母“素日疼他們”,求鴛鴦幫忙偷偷倒騰出賈母的東西抵押換錢應急。賈母只是裝不知道罷了,背地裡鴛鴦早和她說了。

    鳳姐在賈母面前如此得臉,雖是她個人魅力佔主要原因,可是也跟賈母疼賈璉有關。鳳姐潑醋那一回,賈璉之所以敢“驚了老太太的駕”,作勢要殺鳳姐,不也是恃寵而驕嗎?

    可憐賈珠早逝,留下孤兒寡婦,老祖宗心中怎麼會不惦記?看她對李紈青年守節的肯定,給她高規格的月例銀子,租子地,苦留她的嬸孃及妹子住下,都不難看出,賈母心中有這對母子。

    二、賈母對寶玉的溺愛

    但是不可否認,賈母最疼的人並不是賈蘭,而是寶玉。這是個不爭的事實。關於這個事情,我的理解是,一方面,賈珠死了,賈璉成家立業,已經大了,在賈母膝下承歡已是奢望。世間有幾個人有王熙鳳那樣的心機與口齒可以把她哄得眉開眼笑?

    寶玉的存在填補了賈母膝下荒涼的現狀,更何況寶玉銜玉而生,根基不凡,長得得人意,足以安慰賈母內心的孤獨寂寞了。隔輩人之所以比父母更疼孫兒,大概就是,年紀越來越大,與成年子女之間漸行漸遠,而孫輩恰恰彌補了這種遺憾。

    三、賈母並非不愛賈蘭

    賈母看似忽略的重孫賈蘭,但並非不疼愛,只是作為讀者的我們,主觀地以為賈母忽略的賈蘭。這是有原因的。賈蘭年紀太小。這是其一。寶玉剛出場時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孩提,賈蘭很可能還是個嬰兒呢。膝下承歡的只能是寶玉。

    後來寶玉年紀見長,搬去了大觀園隨姐妹們住,賈蘭這時候也漸漸長大。可是為什麼還是出鏡率極低,存在感不強呢?跟李紈的教育有關,這是其二。

    李紈因死了丈夫,連管家的權利都沒有,每日除了陪小姑們做針線,就是課子讀書。賈蘭是她絕望的人生裡的唯一的寄託。這點寄託,賈母應該是知曉的,更何況從小沒有培養起來的感情總是會有空白。所以賈母對重孫子還算是照顧得,有一次給寶黛分好吃的,還特意囑咐把肉給“蘭小子”送去。

    總之,賈母對賈蘭的態度其實並無不妥之處。她記掛著他,因此善待他的母親,給他娘兩個以經濟上的補償,希望他們可以從喪夫、失怙的痛苦中走出來,過得稍好一些。

    賈蘭作為賈珠生命的延續,也給賈母以希望和慰藉。倒是王夫人對賈蘭整本書裡沒有互動,跟李紈的關係似乎也非常淡漠,一門心思只在寶玉一個人身上,也是令人費解。

  • 7 #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賈母不太重視賈蘭 ,甚至於元宵家宴 ,賈蘭不在,賈母都沒有發現。但是其他人也沒有發現,唯一意識到的是賈政。

    賈母愛熱鬧,宴飲很多,而賈政參加的較少。所以賈母的態度是“樂一樂”,任性縱情,賈政卻比較嚴肅,重視儀式感,很容易發現唯一的孫子不在場。

    除了抄檢大觀園之後賈母給“蘭小子”的一碗肉,賈母與賈蘭幾乎沒有交集。就是這一碗肉,不僅在有的版本中並不存在,而且更重要是對無罪被抄者的安慰——不便給臥病的李紈送肉食,轉而送給賈蘭,其實還是安慰李紈。

    換言之,賈母時時忘了賈蘭的存在。這並不能說明賈母與賈蘭有過節。曾祖母與曾孫,也談不到什麼過節。主要是賈蘭的年紀尷尬:比巧姐大一點,已經超過了由乳母抱著找媽媽的年紀;比寶玉甚至賈環都小,還不到寫詩填詞、甚至承歡膝下的程度。

    從賈母這方面來說,她疼愛的,是時時與自己在一起的寶黛湘及三春,而不是“重孫輩中”唯一的男丁。換言之,賈母喜歡誰、疼愛誰,是由於自己的個人體驗,而不是出於家族前途責任這樣的功利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曼聯2:1戰勝阿森納,你如何評價本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