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莓愛種花

    養蜂的技術 養蜂是中國的一項傳統副業。它投資小、發展快、收益大,又不佔耕地。蜂蜜用途廣泛,經濟價值高。蜜蜂授粉,能顯著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因此,發展養蜂生產大有可為。 (一)種蜂的選擇 中國飼養的蜜蜂有中國蜂和西方蜂兩種。種蜂宜在繁殖期挑選,南方上半年在2-3月份,下半年在9~10月份,北方在4~5月份。種蜂.選擇的條件是:出入勤奮,巢內有3~4框以上的蜂數,幼蜂和子脾封蓋整齊,貯蜜多。蜂王體大,全身密披絨毛,腹部修長豐滿,產卵數多,巢脾整齊接近滿框,雄蜂房少。意蜂每群應有10框巢脾。 (二)蜂場的選擇 蜂場周圍有豐富的蜜粉源,如大田作物的油菜、紫雲英、苕子、芝麻、向日葵、棉花·、蕎麥等:果樹的柑橘、荔枝、龍眼、柿、棗、枇杷等,屑大田作物蜜源,每個採蜂群要有3~6畝的蜜源作物面積,冬暖夏涼,不受牲畜、化工廠及農藥等的影響。 (三)養蜂用具 10框標準蜂箱,箱內放置10個445×235mm的巢框,16框臥式蜂箱,適於轉地飼養,高窄式蜂箱是飼養中蜂的一種改良式蜂箱。管理蜂群的用具有:面網、噴煙器、釘錘、起刮刀、蜂掃、隔王板。取蜜用具有:割蜜刀、搖蜜機,生產王漿用具有:王漿框、蜂棒、移蟲針。此外,還有巢礎、巢礎機、雄蜂捕殺器、盜蜂預防器、花粉收集器、飼餵器、脫蜂器、王臺保護圈和蜂王籠等。 (四)蜂群的一般管理 1.蜂群的檢查:全面檢查包括:蜂王的有無、蜂量、粉蜜貯存、子脾(卵、蟲、蛹)的消長及有無病蟲害等。在轉運前後均須進行全面檢查,平時只要對個別有疑慮的蜂群進行檢查。檢查蜂群應在20℃以上進行。春秋季節,宜在中午檢查:夏天炎熱季節,宜在早、晚檢查。 2.蜂場的安置:蜂場應設定在背風向陽、地勢高燥、無噪聲和無家畜來往的地方。義大利蜂可以集體排放數引,而中蜂要散安放。巢門不能同一個方向。轉地的中蜂,到達目的地後,應先灑水。蜜蜂群的位置放妥後,不能隨意改動。如果需要遷移時(50m內),應逐日將蜂箱向前或向後移動,每次移1m。若作長距離的遷多,暫養個把月,再遷預定位置。高溫季節運蜂,要保持群內有充分的空間(脾多於蜂),適當給水(灌水脾)。裝運宜在晚上進行。移運在3天以上,應在運蜂1天后,卸車放蜂1次,讓蜜蜂活動5小時晚上再裝運至目的地。 3.巢脾的築造:若外界蜜源較多,蜂群發展較快,應著手築造巢脾。宜採用小群(5框群)和自然分蜂群造脾。大流蜜到來之前,可利用大群造脾,大流蜜開始後,應立即停止造脾,轉入王漿,蜂蜜的生產。新增巢礎,位置應插入蜜脾和小幼蟲脾之間。新脾要隨即抽出再加新巢礎進去。當1箱造好3張新脾時要停止造脾,將新脾加入分蜂群和新王群中產卵,老脾貯蜜。 4.蜂群的合併:冬、春季節,弱小的蜂群無禦寒和繁殖能力,須將兩群或多群蜂合併。大流蜜期為奪高產,把中等群合併,形成強大的群勢進行王漿和蜂蜜的生產。蜂群失王或蜂王老化時,也必須與產卵力強的蜂群合併。 5.盜蜂的預防及制止:盜蜂是飛向它群箱內抱食蜂蜜的蜜群,常在秋天發生。當盜蜂剛發生時,應立即將被盜群的巢門縮小,或用稻草覆蓋蜂箱,虛掩巢門。或將盜群移開原位3-5m,原位放上1只空箱,經1-2天后,把盜群遷還原位,或立即將蜂群運至8km以外停放。 6.工蜂產卵的處理:工蜂失王3~5天,意蜂2~3周後,少數工蜂可產未受精卵。發現工蜂。產卵,應及早引入一個成熟的王臺或老王到群內,也可將他群的小幼蟲脾調入1~2張,讓其做部分急造王臺。有了王臺,工蜂產卵會立即停止。 7.逃群的處理:蜂群的逃跑主要是外界的騷擾和內部缺蜜、盜蜂、病蟲害的侵犯以及自然王臺的出現所致。發生蜂群逃遁時,當工蜂尚未大量出巢離飛或蜂王未起飛時,應立即將箱蓋啟開,換上紗蓋,並噴上冷水使蜂群安靜下來,然後檢查逃跑的原因,並立即處理。若逃群離巢遠逃,應待蜂團落定後,用有幼蟲的巢脾收集進箱。 (五)春夏季主要蜜源期的蜂群管理 1.春季油菜開花初期、紅花期的蜂群管理:在油菜開花初期,應選哨暖天進行蜂群的檢查和整頓,抽掉無蜂;少蜂、雄蜂多的巢脾和黴溼的蜜脾並把脾間縮小到9mm,為蜂王產卵、擴大子脾面積創造條件。不足一脾的群,應合併。為了多儲存蜂王,可將弱小群組成雙王群,以利蜂,群發展和保溫。蜂王產卵時,要加強巢內、外的保溫。晴天(不低於14℃)還應把巢箱內的保溫物取出曝曬,以消滅黴菌和驅除溼氣。箱體外面用稻草或塑膠薄膜覆蓋。根據氣溫的高低,要隨時調節巢門大小。缺蜜時,應加巢脾,可在上午11B寸至下午3時(不低於14℃)換上貯備的巢脾,也可把蜜液微熱灌於巢脾兩面,隨後加入箱內,供蜂食用。在蜜脾或換脾工作無法進行時,可將溶化好的蜂蜜或白糖,泡入飼餵器從,置於箱內的保溫稻草上,並放一些短草或木片懸浮,以免蜂採食時淹死。油採開花初期,不論群記憶體蜜豐歉,均需飼餵稀蜜水,濃度為40~50%,以刺激蜂王產卵和促進工蜂內勤工作。7框以下,每箱每次喂0.25kg:8框以上,每框每次喂0.5kg。整個花期均要飼餵。當巢內花粉消耗殆盡時,應給予補喂。可用脫脂大豆粉、食母生粉、紅薯粉、脫脂奶粉等與蜜汁摻合溼潤,然後塗於空巢房內或置於飼餵器中,或在巢箱底上墊上1張紙,把代用花粉撒於紙上供蜜蜂採食。油菜後期、紅花初期,應培養蜂王。如3月1日養王、10日分蜂、20日前處女王可交尾成功,月底可產卵2-3脾。蜂群在恢復期內應做到蜂多於脾,若封蓋蜜圍子圈時,可用刀削除蠟蓋讓蜂搬移打掃,便於蜂王產卵。當子圈邊沿被蜜壓縮時,宜將少量的成熟子脾抽出搖取邊蜜以擴大子脾面積。當蜂群進入增殖期,應及時新增無雄蜂房的優質空脾,使蜂群迅速繁殖。箱內(或巢門口)、箱外應設定喂水器,水中加入0.5~1%的食鹽,供蜜蜂採食。當蜂群進入紅花期,外面有良好蜜源時,應多造新脾更換老劣巢睥,以刊新王群的使用和大流蜜期有足夠的空脾貯蜜。紅花草盛開時期,蜂群由迅速增長進入新蜂積累期,氣候穩一時,應抓緊生產王漿和蜂蜜,以避免分蜂現象。當新王產卵滿一脾且又封蓋時,應從強群中抽取成熟的封蓋子脾帶幼蜂加入新王群內,促使蜂王大量產卵。 2.夏季山烏桕花期蜂群的管理:山烏桕的開花期自6月初至7月上旬:大流蜜期在6月中旬至6月下旬,約20~25天。此時正是盛夏,除了新增空框箱外,還應將青草或樹皮覆蓋於蜂箱上遮蔭。同時,還可用清水噴灑在蜂箱上或巢門前,降低巢外溫度。最好把蜂箱放在樹下,減少太陽直射。在蜂場上也要設定水盆,內盛0.5%的鹽水,供蜜蜂採食。山烏桕大量流蜜時,一框蜂能取蜜4~5kg,最多可達10kg。這時應在早上7時以前搖蜜。流蜜中期,要做到蜂睥相稱或蜂略少於脾,把蜂群中多餘的巢提出。同時,從小群中抽調封蓋老子脾補助採蜜群,以增強蜂群;山烏桕的花粉少蜜多,後期基本無粉,為做好下一個蜜源期採集蜂的繁殖,應補充天然花粉或人工花粉,促進蜂王產卵。在大流蜜過後,箱內進蜜減少時,應及早地把蜂群遷移到山下有粉源的地方進行繁殖。 (六)秋冬季主要蜜源期的蜂群管理 1.秋冬蕎麥花期蜂群的管理:當蜂群進入莽麥場地之後,要狠抓治蟎。用25%馬拉松1mL加清水2500ml,均勻噴於蜂體。4天噴1次,連續噴2~3次,可消除蟎患。也可用昇華硫7份加萘(衛生球)粉3份,混勻後裝入塑膠奶瓶,瓶口用雙層紗布扎口,使用時壓擠奶瓶,使藥粉均勻地噴於蜂體和封蓋子脾上,呈現一層白粉即可。10天一次,每個花期施藥1~2次。如果小蜂蟎嚴重而且封蓋子脾又較多時,應將所有的封蓋子脾抽出用硫磺煙燻3~5分鐘,燻後通風10~20分鐘將脾歸還原箱。常見的蜜蜂疾病還有大肚病(痢疾病)、黑蜂病(癱瘓病)和美洲幼蟲腐臭病。大肚病大多是因消化不良或沒有及時排洩所致,可用酵母片、檸檬酸混合蜜水飼餵。黑蜂病主要因低溫、潮溼引起,發病後可用20萬單位金黴素或新生黴素糖漿治療,每隔2次喂一次,連續喂3~4次。美洲幼蟲腐臭病,是蜜蜂幼蟲的一種危險性病害,危及蜂群。發病後,可用磺胺塞唑鈉、四環素和土黴素交替或混合使用喂蜂。每片混合稀蜜液喂蜂16框,連續喂7~10天。 蕎麥花蜜豐厚,花粉豐富,可在大流蜜前抽取一部分粉脾貯備,供翌年春季繁殖之用。在大流蜜期應留足越冬飼料(每箱2-3張封蓋的成熟蜜脾),同時適當地收取一些商品蜜,以免產生蜜壓縮子圈。蜂群進入蕎麥場地後,要迅速地對蜂群進行整頓,不到5框的蜂群都應合併,過於強大的蜂群要將部分子脾調入小群,使各蜂群應相差不太懸殊。蜜源結束後要縮小巢門,緊縮蜂路至9mm,有利保溫和防止盜蜂。 秋末羽化出來的工蜂,經過排洩飛行,但未參加採集活動,是越科適齡蜂。培育適齡越冬蜂應在霜降前,加獎勵飼餵,促進蜂王產卵。11月中旬羽化,適於越冬。隨著蜜源的結束或減少,盜蜂活動頻繁,要經常檢查蜂群。放蜂場地不宜設在上風口,也不宜離蕎麥地太近,應設在背風、向陽、無家畜處。在無花可採時,蜜蜂會採蚜蟲排出的糞便,食後消化不良,脹腹而死。因此,蕎麥收割後,附近有松樹的地區不宜停放蜜蜂箱。同時,必須控制蜂王產卵,使其安定休息。方法是:抽去箱內粉脾,把蜂群置放陰暗處,或幽閉蜂王。胡蜂對蜂群危害甚大,不僅會咬死蜜蜂而且會啃壞子脾,應注意撲滅。 2.冬季野桂花花期蜂群的管理:野桂花的種類很多,開花期也不一致,早的在10月下旬開花。此時氣溫較高而穩定,適宜於蜜蜂採集。利用野花開花前也應將蜂群進行調整,使蜂群在5脾以上。同時剔除老弱蜂王,讓年輕體壯的蜂王產卵,要避免子脾過多的蜂群採不到飼料蜜。早期的野桂花在霜降後、立冬前流蜜量大,當巢內的貯蜜達80%以上時,可進行取蜜:但每箱應先留足1-2張蜜蜂,同時箱內須留1~2張中蜜脾,以防以後氣候突變,發現缺蜜象。小雪過後。搖蜜更要慎重,做到“少搖、多次”,如果沒有3天連續好天氣,切勿取蜜。在蜜源豐富的花期要及時培育體格健壯的新王,以保持蜂群的持續發展。野桂花期培育蜂王應在10月25日左右進行。立冬前後新王出房,大流蜜期間交尾,成功率高,小雪即可產卵。這期間蜜茂盛,將老的劣蜂王更換上新王,能適時地繁殖一批越冬適齡蜂,野桂花期晝夜溫差較大,白天蜜蜂受熱散佈倉箱,晚上收縮成團,這時要加強保溫。白天溫度升高,如見蜜蜂聚集巢門口扇風,應及時取出保溫物,待傍晚涼爽後再歸還箱內。寒潮來時,巢門也要適當縮小。

  • 2 # 追花精靈

    蜜蜂一個月不進花粉不一定表示蜂王老了。跑了幾次蜂要找到原因,再針對解決。

    蜜蜂採集花蜜還是花粉,是根據外界蜜粉源花情況來的,如果外界有花蜜可以採集,蜜蜂就會優先採集花蜜,如果外界只有花粉可以採集蜜蜂就會大量採集花粉,如果沒有什麼蜜粉花開,沒有可以採集的蜜蜂當然什麼都不能採集了。只要蜂群裡有采集蜂,外面有可以採集的花蜜花粉,蜜蜂是不會偷懶不採集的。哪怕沒有幼蟲,蜂王老劣,還是會有工蜂進行採集。

    一個月都沒有發現蜜蜂採集花粉是什麼原因。

    一,外界實在沒有粉源花開,蜜蜂沒有辦法採集花粉。

    沒有蜜粉源花蜜蜂是不能進行採集的,不論是哪個地方都會有蜜粉源花枯竭的時候,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有花蜜,花粉可以採集的。特別是盛夏秋枯的時候,蜜粉源不足是很正常的現象。一兩個月沒有采集什麼花粉也是有可能的。

    二,蜂群十分弱小,蜂群狀態已經不正常了。

    如果蜂群十分弱小,沒有采集蜂能夠採集,外界有蜜粉源花開,能採集的工蜂也是很少的。 也可能是蜂王老劣,幼蟲不足,蜂群處在衰竭的邊緣,工蜂採集積極性不高。或者蜂群存在病蟲害,蜂群處於恐慌的狀態,無心採集勞動。這樣異常的狀態,都會使工蜂勞動積極性下降,採集蜂就很少了。就算有工蜂在採集,我們平時不注意檢視,也發現不了採集的花粉。

    三,蜜蜂消耗花粉的量很少,採集花粉的工蜂不多,如果沒有認真觀察,可能沒有發現。

    花粉是撫育幼蟲和幼峰所必須要吃的,只有在大量繁蜂的時候,消耗的花粉才多,如果蜂群幼蟲不足,消耗的花粉量很少,工蜂就會放棄採集花粉,以採集花蜜為主。少量的工蜂採集花粉滿足幼蟲幼蜂吃就可以了,如果不是長期認真的觀察,是不容易發現的。 實際上工蜂主要是採集花蜜,還要採集水分,然後才是採集花粉。養蜂人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是不能發現蜜蜂採集的是什麼?花蜜和水藏在工蜂的蜜囊裡,在肚子裡面,我們看不到。而花粉是夾在腿上,我們很容易發現。很多人只要看到採集花粉才覺得工蜂是採集勞動,如果沒有看到花粉,就以為沒有進行採集,實際上,更重要的花蜜和水我們沒看到而已。

    具體是什麼原因只有養蜂人自己檢視才能知道,如果周圍確實沒有什麼花開,那蜜蜂是沒辦法採集花粉的。如果覺得蜂王使用時間超過半年,比較瘦小,產子量很少,蜂群已經處於不正常的狀態了,就要考慮換新蜂王了。如果蜂巢裡子脾正常,還有花粉儲存,我們就不要操心採集花粉的事。

    蜂群出現多次逃跑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處理。

    如果蜂群多次出現飛逃,肯定是不正常了,必須及時檢視找到具體原因才能阻止飛逃,光靠防逃片是不能真正制止逃蜂發生的。

    一,蜂王老劣,難以控制蜂群,工蜂出現分蜂熱。

    要檢視蜂群裡是否出現了自然王,或者自然王臺。只要發現有自然王或者王臺,就說明蜂群已經出現分蜂熱了,必須要淘汰老蜂王,只留下一個蜂王或者王臺,才能阻止逃蜂的發生。

    二,病蟲害發生,蜂群處於異常狀態,有生存危機。

    看蜂群裡是否有病蟲害發生,是否處在生死存亡的狀態。中蜂在蜂群出現危險狀況時,容易選擇逃跑保命。比如說巢蟲害,爛子病,囊狀幼蟲病等。如果病蟲害嚴重,蜂群處於滅絕的境地,中蜂群就會選擇逃跑的。 養蜂人必須注意蜂群是否有病蟲害發生,要及早防治。如果完全不管不顧,蜂群處於危險的狀態,要麼滅絕,要麼逃跑,這樣損失就很大了。

    三,蜂群的蜜粉消耗殆盡,處在餓死的邊緣。

    在蜜粉源枯竭的時候,蜂群的蜜糖消耗殆盡,蜂群難以活下去時,中蜂會逃跑尋找新的領地,能夠有蜜粉採集的地方,開始新蜂巢。 現在環境的變化,很多地方都會有蜜粉源不足的時候,養蜂人必須密切注意蜂巢裡蜜糖的儲存情況,如果不夠要及時飼餵。如果堅持不飼餵,中蜂要麼都餓死,要麼都逃跑,捱餓就得喂糖漿,否則用其他什麼辦法也挽救不了的。

    仔細看看蜂群具體是什麼情況,然後按照上面說的方法處理。蜂群出現異常情況一般都會有各自不同的原因,要靠養蜂人仔細檢視,找到原因才能針對性解決。別人說的只是猜測,只能作為參考意見,正確處理方法還得靠自己。

  • 3 # 鄉野優哥

    關於這個問題一般是生病了或者蜂王老了產子低壞不產仔等。

    一、囊狀幼蟲病。又名囊雛病,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幼蟲傳染病。春末夏初多發,主要傳染源為被汙染的飼料。病蟲一般於5-6日齡大量死亡,發病蜂群子脾中常出現不規則的空房。

    防治:選育抗病蜂種,加強飼養管理。密集蜂群,加強保護、保溫。斷子清巢,減少傳染源。備足飼料提高蜂群抗病力。

    藥物治療:將市售碘酊加水配成1-3%的溶液再加少量白糖,配成稀糖液噴脾。使用濃度要由低到高,最好在傍晚使用。按每框蜂病毒靈1片,多種維生素1片,調入糖漿內喂蜂。

    二、麻痺病。又叫黑蜂病或癱瘓病,病原體為慢性麻痺病毒和急性麻痺病毒。一般春秋季在成年蜂中所發生的,多為麻痺病。氣溫較低的早春或晚秋多以大肚型為主,夏秋季多以黑蜂型為主。主要透過蜜蜂的飼料交換傳播。

    防治:替換蜂王,加強保溫,防止蜂群受潮,給病蜂群飼餵奶粉、黃豆粉等蛋白質飼料,提高其抗病力。

    藥物治療。20萬單位的金黴素或新生黴素兌入1千克糖漿,每框蜂喂50-100克,隔3-4天喂1次,3-4次為一療程,或每千克糖漿加病毒靈3-4片,每框蜂喂50克,3-4次為1療程。也可用1千克糖漿對板藍根沖劑20克、土黴素2片,隔天喂1次,連用4次。

    三、美洲幼蟲腐臭病。又叫爛子病,是由幼蟲芽孢桿菌引起的一種封蓋幼蟲傳染病,被汙染的飼料和巢脾是傳染源。腐爛的幼蟲有黏性,挑起能拉細絲,有魚臭味。

    防治:加強檢疫,杜絕病源,不購病蜂,禁用來路不明的飼料。對蜂群用0.1%的磺胺噻唑糖漿預防。發現病蜂群,立即隔離治療。對重病群要徹底換箱及脾,徹底消毒,輕病群進行人工清巢和消毒。土黴素、四環素、磺胺噻唑鈉3種藥物可交替使用。每群蜂用土黴素粉5萬-10萬單位(四環素10萬-20萬單位,磺胺噻唑鈉0.5-1克)混於0.5千克白糖中,加食用油揉成團連喂4-5天后改為隔天飼餵,直至不見爛子為止。

    四、歐洲幼蟲腐臭病。主要是未封蓋幼蟲的傳染病。由蜂房鏈球菌、蜂房芽孢桿菌,蜜蜂鏈球菌和蜂房桿菌等多種細菌混合感染所致。春秋兩季易發。患病幼蟲一般死於4-5日齡,屍體有很濃的酸臭氣味,但無黏性,易被工蜂拉出清除。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緊縮巢脾,飼料要充足。早春對病蜂群適當補飼蛋白質飼料,以提高蜂群的清巢力和抗病力。用每千克糖漿加入10萬-20萬單位鏈黴素或土黴素,按每框蜂50-100克進行飼餵,每4-5天給藥1次,連用3-4次為一療程。

    五、孢子蟲病。又叫蜜蜂微粒子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蟲引起的蜜蜂成蟲慢性傳染病。早春、晚秋和越冬期間多發。病蜂逐漸衰弱,頭尾發黑,並伴有腹瀉。失去飛翔力的病蜂常爬行,不久即死亡。

    防治:備足優質越冬飼料和創造良好的越冬環境。對病群蜂箱、巢脾和蜂具徹底消毒,更換病群蜂王。1千克糖漿加入滅滴靈0.5克,每群每次喂0.3-0.5千克,每隔3-4天喂1次,連續喂4-5次為一療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紅樓夢》中誰的婚姻最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