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探尋歷史奧秘
-
2 # 樓蘭都護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
自古英雄都如夢……韓世忠
永遠只能看見他的背影……劉光世
棺材裡伸手死要錢……張俊
南宋中興四將,岳飛是大英雄,韓世忠在黃天蕩一仗打的金國不敢再越長江南下,也是大將之才,但張俊和劉光世就名不副實了,先說劉光世吧。
劉光世是將二代,他爹就是武將,但他們家有個優良傳統,打仗沒本事,只會逃跑,跑還跑的挺快,金軍永遠只能看到劉光世和他統率那支軍隊的背影,估計金軍也很鬱悶,好歹你跟我打一仗,你老跑什麼勁啊。
劉光世那支軍隊,按說軍隊規模也不小,有五萬人,但這支軍隊有個奇葩的地方,還帶著許多家屬,這樣的部隊戰鬥力可想而知了。
有一次,金軍南下,金軍在北方扶植的一個傀儡政權“偽齊”也出兵了。宋軍幾位統軍大將都去佈防了,劉光世也被派出去了。“偽齊”一看,有劉光世,高心的鼻涕泡都冒出來了,迅速進攻劉光世所駐紮的防區,劉光世也是跑慣了,也沒看一下對手是誰,就帶著所部一如既往的逃跑。
這次高宗皇帝勃然大怒,劉光世的逃跑讓宋軍的防區出現的空檔,如果不馬堵住這個缺口,後果是非常危險的,其它幾支隊伍有被包圍的可能。宋高宗馬上下旨給劉光世,讓劉光世奪回陣地,不然的話軍前正法。
劉光世把皇上的旨意給部下看,並對部下說,“弟兄們,咱們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這次皇上震怒,要我奪回失地,請弟兄們看在劉某人以往對兄弟們還算不錯的情份上,拉劉某人一把。”眾將一看劉大帥這次不奪回陣地,是真不過不去這道坎了,劉大帥平時對兄弟們還行,紛紛表示願意追隨劉大帥。
這次劉光世表現出驚人的勇敢,剩偽齊的軍隊立足未穩,殺了個回馬槍,把偽齊的軍隊打跑了。但劉光世心想,戰場看來不是我久待的地方,這次皇上震怒,要我奪回失地,兄弟們還算給我面子,幫我奪回陣地,可一樣長久也不是事,萬一哪天皇上不給這種機會怎麼辦?萬一哪天兄弟們不給我面子怎麼辦?看來軍營非久留之所啊,馬上打報告,向皇上請辭。宋高宗馬上批准了,想來劉光世還是對寡人還是忠心的,只是打仗水平有限,讓他去吧。
宋高宗賞了許多財寶給劉光世,劉光世很高心啊,根本就辦不了隊伍交接了,整夜把玩皇上賞賜的財物。辦交接的官員把劉光世的舉動報告給高宗,高宗也很高心,這樣的將領還是比較好管的,寡人也就放心了。
說完劉光世,再說張俊。
此人貪財,好色,會鑽營。張俊的兵根本就不是兵,或者說不是能上陣殺敵的兵,他們是一群泥瓦匠、木工、打雜的僕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張俊的兵平時不訓練,更多的時候是張俊承包下政府的工程,搞房地產,當開發商。宋朝的很多政府工程,就是張俊的兵蓋的,不僅幫皇上蓋皇宮,還稍帶手把自己的府第蓋成杭州最大、最好、最豪華的官宅。還在杭州城內蓋了一座上好的酒樓“太平樓”,當時有人作詩嘲諷道:“張家樓沒來由,使他花腿抬石頭。二聖猶自救不得,行在蓋起太平樓。”
張俊的兵還有一個稱呼,臨安(宋高宗趙構在杭州建都,把杭州改成臨安)的百姓稱為“花腿軍”。因為張俊把長得帥的,個子高計程車兵挑出來,腿上紋上花繡,平時走道,故意把腿露出來,故而得名“花腿軍”,也不知道張俊是怎麼想的,可能是搞前衛藝術。
其實給張俊當兵也挺慘的,本來當兵是想報效國家的,可在張俊手下,天天蓋房子、造樓,還沒有軍響(張俊把軍響都剋扣了,讓當兵幹活掙錢,再從中抽成),由於沒有很好的軍事訓練,張俊的兵戰鬥力極其低下。
有一次皇上開宴會,有一個丑角拿張俊開心,他說我透過一枚銅錢,能看出在座的各位大人是天上的什麼星。先給皇上看,丑角說:“帝星。”(皇上嗎,帝星不錯)再給秦檜看,丑角說:“相星。”再給韓世忠看,“將星。”再給張俊看,丑角半天不語,眾人問,這是為何,丑角喃喃地說:“張郡王(張俊居然被封郡王)看不出是什麼星,只看見張郡王自己坐在錢眼裡了”。眾人鬨堂大笑,聲震屋瓦,餘音隨處飄蕩,久久不能散去。
張俊的豪富還表現在他的收藏。也許你也聽說過汝窯,居宋代“五大名瓷(汝、官、哥、鈞、定)”之首,因產於汝州市而得名,汝窯有著“瓷中魁首”之美譽,擁有一件汝窯,也是所有瓷器收藏者畢生的夢想。但有記載的汝窯拍賣歷史來看,汝窯一經流出,哪怕是一件不合格的殘次品,都是價值連城。
現今存世的古代汝瓷,一般認為有65件,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23件,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著名的收藏家馬末都先生手上就有一件。
而我們這段的主人公張俊一次性進貢給皇上16件汝窯,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記載汝窯最多的一次。
說完張俊,再說韓世忠
韓世忠長的相貌堂堂,高大威武,但年輕的時候不上進,屬於街頭小混混,還特別懶,不愛洗澡,年紀輕輕,長了一身爛瘡,媳婦也不願意跟他過了。
這樣一個街頭混混是怎麼逆襲變成將軍的呢,他有一個奇遇,有一次在河裡摸魚,遇到一條大水蟒,這條大水蟒想咬韓世忠,韓世忠一手捉他的尾巴,一手捉他的七寸,不讓大水蟒咬他,就這麼僵持著,時間長了,韓世忠也受不了啊,用牙咬這個水蟒,把水蟒咬死了,又把水蟒拿回家煮煮吃了。說來也怪,第二天韓世忠身上的爛瘡沒有了,渾身肌膚變成雪白,通體粉嫩,大概蛇有養顏的功效,打那以後,韓世忠咬死大水蟒的威名就傳開了,遇到的人一多,有人就指點韓世忠你老在街上這麼混也不是事兒,你儀表堂堂,又有把子力氣,你應該投軍啊,在陣前效力,將來建功立業,也不枉此生啊。
韓世忠一想也是,就投了軍了,在軍隊打拼多年,還跟著太監童貫徵方臘,就是韓世忠親手捉住的方臘,也算是建立了一些功勳,但官職一直不大。
有一年,金軍南下,韓世忠不顧上級的勸阻(他的上級要逃跑),自己領著八千人在鎮江獨立抗擊金軍。金軍在南宋搶略一番,想回北方,在鎮江和韓世忠的隊伍迎頭撞上,金軍統帥金兀朮一想自己有十萬大軍,並沒把韓世忠的八千人放在眼裡,等在水裡交上手,金軍是陸軍,不習水戰,再加上金軍的船隻都是小船,韓世忠統率的是正規的水軍,用的是蒙衝鉅艦,金軍的小船根本不是對手。
金兀朮一看想突破韓世忠的水軍是不可能了,長江這麼長,我從其它地方北上吧。金兀朮沿長江向上遊逃去,韓世忠率領宋朝水軍在後面追,金兀朮被韓世忠追的沒辦法,誤打誤撞,進入黃天蕩,想往前走,發現沒水道沒路了,韓世忠把黃天蕩的進口堵住,不讓金軍出來,就這麼金軍被困四十多天,一直後來在一個儒生的指點下,用刀槍挖開長江故道,才逃出生天。
黃天蕩一戰,打的金軍甚是狼狽,提到韓世忠就發怵,以至於以後金軍南下,不敢再越過長江,只敢在江北劫略。
最後,我們重點聊聊岳飛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從二十歲從軍。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岳飛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金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岳飛這個人的事蹟,大家應該有所耳聞,他有一聯詩,“斬除頑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意思是說我投軍打仗殺金賊,迎二聖回朝,不是為了封侯,不是為了自己。宋高宗趙構問過岳飛,“嶽愛卿,你打完仗,想幹什麼呀?”岳飛說,“回家務農”。趙構就覺得這種人很難收買。
在中國有這樣一群人,比如戚繼光,“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比如袁崇煥,“仗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他們有自己的遠大抱負、理想,他們打仗是為國、為民,而不是為了自己。
應該說宋朝的皇帝還是宅心仁厚的,宋太祖趙匡胤在立國之初,“密鐫一碑,立於太廟寢殿之來室,謂之誓碑”。每當新皇繼位,便須“謁廟禮畢,奏請恭讀誓詞。獨一小黃門(小太監)不識字者從,餘皆遠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誦訖,復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這個碑誓內容,除了趙宋的列位皇帝得知外,沒有任何人可以看到。直到靖康之變時,金兵攻佔開封,碑誓內容才洩露出來:“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內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知識份子最幸福的時代就是宋代,在宋代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英雄不問出身,寒門弟子也能當官,當大官。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第三任統治者宋真宗還勸化大家勤奮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第四任統治者宋仁宗更是一位老好人,大臣進柬,言語激動時(如包拯),就是把唾沫星子噴在皇帝臉上,仁宗皇帝也不會生氣。
只有宋高宗趙構當朝時,殺了三個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張邦昌、陳東、歐陽澈。宋高宗為什麼要殺這三個人呢。
當年金軍南下,捉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及所有皇子,只有康王趙構不在開封,倖免於難。金軍扶持張邦昌當皇帝,雖然後來張邦昌把皇位讓給趙構,但趙構還是要殺他,不殺他,就顯得自己的皇位來路不正,“敢情不是你爸傳給你的,是張邦昌傳給你的。”至於太學生陳東,布衣歐陽澈,他們倆人上書趙構,言辭繳烈,辱罵趙構,說你不應該當皇帝,你爸爸和你爺爺還沒死,他們只是北狩,你怎麼能當皇帝呢。趙構覺得南宋草創不易,這兩人動搖國本,該殺。由此看來,趙構是個猛人,狠人,不是一個慫人。
那麼趙構為什麼要殺岳飛呢,岳飛究竟犯了什麼死罪呢?
以前的歷史書上常說殺岳飛是因為岳飛打金朝,要直搗黃龍,要迎二聖回朝,這樣宋高宗就覺得,二聖回朝,我就得脫袍讓位啊,這麼可以呢,所以要殺岳飛,這真的是岳飛的死因嗎?我們在今天的杭州嶽王廟看到那些秦檜等人的跪像,他們真的就是害死岳飛的真兇嗎?
其實殺死岳飛的真兇就是趙構,很多人會說不對啊,趙構怎麼會是殺死岳飛的真兇呢,他們可是有蜜月期的,岳家軍手裡的那杆大旗“精忠岳飛”四個大字就是趙構手書的,趙構殺死岳飛不是自毀長城嗎?
岳飛什麼罪名?“謀反”,岳飛是以謀反的罪名被害的,證據確鑿嗎?“莫須有”,也就是“也許有”,怎麼能以也許有的罪名就殺死一員大將呢?
這還得從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說起。趙匡胤所處的年代是五代十國晚期,趙匡胤當年是後周的一員武將,後周世宗皇帝柴榮英年早逝,小皇帝年幼,趙匡胤被部下“黃袍加身”擁立為皇帝,奪了柴家的江山,在五代十國那個年代,武將造反是常有的事。
所以有宋一代,特別害別武將造反,武將的官職也被文官壓制著,同樣的品級,文官要比武官大。在文官眼裡,武官都是“豪豬賤狗”之輩。
就在趙構一朝,還有一個“苗劉兵變”呢,也是武將造反,差點弄死趙構,所以在防犯武將這根弦上,趙構的神精一直是繃緊的。
也許大家知道有這麼一句話,“北宋缺將,南宋缺相”,在北宋只有一位名將,狄青。狄青沒當樞密使(武將最高階)之前,也被眾人看好,小夥子長得帥,打仗也常打勝仗,可當他當了樞密使以後,一幫文人出來反對,打壓,都是些什麼人啊,歐陽修、溫彥博,都是一幫大文學家啊。
狄青也納悶,跑去見溫彥博,“我什麼也沒幹,你們為什麼這樣對我。”溫彥博冷冷地說,“你是什麼也沒幹,是我們猜嫉你。”原話是,“唯猜嫉爾”。
仁宗皇帝問歐陽修,“狄青可是忠臣啊,他怎麼會謀反呢?”歐陽修冷冷的道,“是忠臣,太祖皇帝當年也是忠臣啊。”
趙構曾對秦檜說過:“岳飛可是忠臣啊,他怎麼會謀反呢?”秦檜冷冷的說道,“是忠臣,可是太祖皇帝當年也是忠臣啊。”此言一出,趙構便不再作聲了。
歐陽修與秦檜,一個大忠臣、一個大奸臣,可在對待武將的問題上竟然達到高度的一致,有趙匡胤那樣榜樣在那兒,宋朝的武將就是這麼命苦。
那麼這就是殺害岳飛的理由嗎?還不是。
殺害岳飛的理由,有二條,第一條,岳飛要參和太子的人選。這在古代是最大的禁忌,岳飛身為統兵大將,握有軍權(全國軍隊的七分之五),你再參與這件事,你要幹什麼,如果你提的候選人真當了皇帝,你就有擁立之功,再加上你有軍權,你還不把持朝政,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方面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最臭名昭著的比如董卓。
如果你提的候選人沒有當上皇帝,將來的皇帝一定對你懷恨在心,要奪你軍權,如果不能和平交接,你不反,你的部下也有可能造反,搞不好宋朝還會有第二次“陳橋兵變”。
所以如果有皇帝問你,“你覺得朕的兒子,誰能承繼大統”。正確的做法是“此乃陛下家事,請陛下自行定奪”。
第二條理由,當時的朝庭分為二派,議和派(也被稱為投降派),主戰派。議和派名義上的頭是秦檜,實際就是趙構本人,他每次打仗都是金兵南下,奮而抵抗。主戰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岳飛,宋高宗趙構要想議和,就必須把岳飛拿掉,不把岳飛拿掉,議和,想都別想。拿掉岳飛,趙構本來想學太祖皇帝,“杯酒釋兵權”,可惜學的不像,他沒有明說,而是拐彎抹角,旁敲側擊,岳飛沒明白,不但不肯放棄北伐,劉光世辭職以後,他還要劉光世那支隊伍的兵權。岳飛已經有了天下兵馬的七分之五,再拿到這支隊伍,那天下兵馬差不多都歸你岳飛了,你那時造反,趙構的皇位就得拱手相讓。
趙構在這件事情上玩了心眼,不讓岳飛拿到這支隊伍,拖的時間一長,這支隊伍自己反了,投降“偽齊”了,趙構心裡這個窩火啊,他對武將表現的越發不信任了。
一場打壓武將的運動就此展開,劉光世已經回老家了,排除在外。接著就是張俊,張俊腦子活泛,馬上看出了趙構想要幹麼,給皇上進獻了十六件汝窯,並馬上表忠心,皇上你別衝我來,你讓咬誰,我就咬誰。
緊接著就是韓世忠,韓世忠在官場經過這麼多年的打拼,也已經變了,不是當年那個意氣奮發的“潑韓五”了,他舉著三隻有殘缺的手指,對皇上說,“皇上,難道你忘了,有一年金兵南下,微臣為了保護皇上,拼死斷後,手中毒箭,這三個指頭就是中箭後斬掉的。”又把上身衣服脫下(他背上雖然沒有母親所刺的“精忠報國”,但也有滿身的傷痕),“這都是歷次戰爭中留下的,如今臣老了,打仗的事就交給年輕人吧。”趙構覺得韓世忠還行,忠心可表。韓世忠從此退出軍界,醉心於文學,流歷祖國的大好河山,不再過問政事,不再跟任何部下來往。
這三人涉險過關,接著就輪到岳飛了,岳飛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軍權你不交,還想掌握更多的軍隊,韓世忠都退了,你不退,趙構想議和,你挑頭反對,岳飛的命運就此終結。
回覆列表
南宋中興四將指的是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但是最被大眾認可的是韓世忠與岳飛,無論從戰功以及道德,這兩人都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張俊與劉光世被列為南宋“中興四將”是有爭議的,尤其是劉光世,素有“逃跑將軍”稱號,而張俊因陷害岳飛至今還跪在岳飛墓前。
劉光世
劉光世
劉光世在抗金方面確實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相反,在與金作戰時他還數次逃跑:1129年,金軍500騎兵長趨直入至長天,宋高宗南逃,他率兵前去勤王,結果還未遇金兵便倉皇潰敗;同年九月,金兵從黃州渡軍,劉光世再次逃跑;1130年,完顏昌攻楚州,楚州被圍,趙構詔命劉光世支援,劉光世竟不聽,只派王德、酈瓊率少數兵馬襲擾;1136年十月,偽齊劉麟渡淮攻宋,劉光世直接棄城南逃,要不是張浚督迫,他才不會回來。劉光世對外作戰唯一拿得出手的戰功只有1126年在杏子堡戰鬥中擊敗西夏軍。但是,劉光世也不能算一無是處。他曾平息過1129年苗傅、劉正彥在杭州的兵變,招安了酈瓊。實際上,劉光世之所以能位列“中興四將”是因為他是當時擁兵較多的將領之一,且“光世將家子孫,將卒多出其門”,高宗不得不依仗他來管束其手下之兵。所以我認為劉光世配不上“中興四將”之一。
張俊
張俊為人垢病的主要是陷害岳飛、為人貪婪。但張俊在抗金方面要比劉光世強的多。張俊早在靖康元年(1126)金兵圍榆次時就展露頭角,在榆次被破,种師中死後,張俊臨危不懼,率數百人突圍而出,且戰且走,到烏合川時又遇金軍,再斬五百人。更是在靖康之恥後擁趙構為帝,平定淮寧,鎮江、杭州、蘭溪、秀州等地的武裝割據勢力,制定了南渡方針,可謂南宋“定國功臣”。
建炎三年(1129年),完顏宗弼領兵南下,先後攻克建康、臨安等地,高宗逃至溫州,並留張俊於明州拒敵,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金兵至明州城下,面對金兵,張俊頑強抵抗,小挫敵軍,次年正月初一,張俊又在高橋小挫金軍,兩天後,張俊撤出明州。(“二十五日已亥,張俊敗金人於明州”、“建炎四年正月一日甲辰……張俊敗金人於高橋。”――《三朝北盟會編》)
紹興四年(1134年)十月,金人與劉豫入侵,舉朝震恐,又有人勸趙構南逃。張俊力主抗擊,曰:“避將可之,惟問前進一步,遮可脫。”,他被任命為兩浙西路、江南東路宣撫使,在分析敵軍無心久留的意圖後,張俊派張宗彥渡江前往六合。果不其然,偽齊軍在僵持一月後,無心再戰,遂領兵而去。張俊遂命王進出擊,在淮河一帶大敗敵軍。
之後,張俊又在紹興六年大破偽齊軍,紹興九年,金毀約南下後,金軍主力宗弼圍攻順昌府戰敗,張俊軍也渡淮北上,一度攻佔亳州。後因宰相秦檜令諸將退兵以便乞和,張俊便退回淮南。
雖然張俊陷害岳飛,且為人貪婪,但他是擔的起“中興四將”這個名號的。
至於岳飛與韓世忠,自然是名副其實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