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寧波牙科醫院許坤

    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蟲媒傳染病,經伊蚊(俗稱花蚊子)叮咬傳播,以發熱、皮疹和全身疼痛為主要症狀,夏秋季節高發。

  • 2 # 急診夜鷹

    中國的登革熱病例大部分在廣東,廣東的登革熱病例大部分在廣州,廣州的登革熱患者大部分就診急診科,作為廣州的急診科醫生,夜鷹對登革熱病例非常熟悉。

    2014年廣州曾爆發登革熱大疫情,數萬例患者,急診室真的被擠爆了。

    好在登革熱雖然經蚊子傳播,容易形成疫情,但國內的登革熱多屬於輕症病例,危重病例極少。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驟,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痠痛、部分患者出現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減少等。本病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系由伊蚊傳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

    患者起病高熱,少有咳嗽流涕,即使用退熱藥,效果不好,發熱反覆,早期可以透過檢測登革熱抗原診斷,大約5天機體會出現登革熱抗體陽性,患者如果白細胞下降,抗感染能力低;部分患者血小板下降明顯,出現臟器出血表現,如果出現顱內出血,就會危及生命。

    登革熱沒有特殊治療措施,基本對症退熱、補液治療為主,一般7-10天患者逐漸就會自愈。

  • 3 # 醫療器械觀察
    什麼是登革熱:原因,治療,症狀,預後,生存率,預防什麼是登革熱?

    病毒導致我們地球上存在的大多數疾病,其中一種是登革熱。登革熱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給人們的疾病,通常由黃病毒引起。登革熱的特點是溫度通常高達104°F至106°F,伴有嚴重的關節疼痛,頭痛和皮疹。登革熱也被稱為骨折疾病,因為它表現出嚴重的關節疼痛。主要發生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每年有數百萬人患上這種登革熱。

    導致登革熱的原因是什麼?

    有四種不同的登革病毒由蚊子傳播。通常將登革熱病毒傳播到人體並在人類住所周圍居住的蚊子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登革熱病毒屬於黃病毒科(Flaviviridae),其RNA鏈作為其基因組成,需要蚊子和人類完成其生命週期。當一個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病毒並且蚊子叮咬它們時,蚊子會感染登革熱病毒。登革熱病毒也可以感染來自其他來源的蚊子,蚊子在整個一生中都會受到感染。由於這種登革熱感染的蚊子會叮咬你,你會感染登革熱。當登革熱開始消失時,這意味著身體已經對病毒的特定血清型產生了免疫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已經對這種病毒的三種血清型中的其他血清型產生了免疫力。由於它們之間存在足夠的抗原差異,因此您可能會不止一次地感染登革熱。

    登革熱的病理生理學

    登革熱由來自相同黃病毒科的四種不同病毒引起,其具有密切相關但抗原性不同的血清型DENV-1至DEN-4。病毒透過伊蚊(Aedes)蚊子傳播到人體,它們起到載體的作用,不受病毒的影響。這種雌性蚊子是白天飼養者,一般咬在頸後部和腳踝上。他們在血餐期間很容易被打擾並轉移到另一個人,使他們成為向量。因此,在同一家庭中,經常可以看到在24至36小時內發生登革熱感染,可能是由同一只蚊子感染。

    登革熱:在3至7天內,症狀出現在感染者身上,發燒持續約7至10天,在許多情況下完全恢復。溫度高達106°F。兒童發燒的頻率更高。可以看出發燒在一兩天內消失並再次出現; 因此被稱為鞍背熱。

    登革熱出血熱:這是一種罕見的情況,其中發燒的特徵是血漿滲漏。在嚴重和極端情況下,發生迴圈衰竭,導致8至24小時內死亡。

    登革熱的症狀和症狀有哪些?

    在攜帶登革熱病毒的蚊子叮咬一個以前未接觸過該病毒的人後,登革熱的症狀和症狀在3至15天內開始在患者體內發展。有可能在輕微的登革熱病例中,患者根本沒有任何體徵和症狀;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登革熱有一些常見症狀,例如:

    高溫,溫度上升至106°F。嚴重的骨骼,肌肉和關節疼痛是登革熱的一個特徵。頭痛。全身皮疹普遍存在。眼睛後面的疼痛。發冷。登革熱經歷嘔吐和噁心。登革熱也可見淋巴結腫大。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登革熱症狀在治療後一週內消失。

    登革熱的一些嚴重症狀包括:

    口腔和鼻子大量出血。面板下出血。嚴重的腹痛。肺,心臟和肝臟問題。持續的嘔吐問題。

    登革熱出血的問題與血管在這種疾病中受損的原因有關,而血小板則起到形成血栓以防止出血的作用和責任,登革熱的數量顯著下降。因此,出血成為登革熱的持久問題。這種情況稱為DSS或登革休克綜合症。

    登革熱:流行病學,預後和生存率

    全世界有超過5.2億人患有登革熱。但是,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登革熱的發生率最高,而在英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則非常罕見。印度次大陸,中國,東南亞,墨西哥以及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其他地區,以及氣候炎熱潮溼和人口密集的非洲國家,登革熱病例最多。

    由於病情嚴重,全世界約有50萬人需要住院治療。但是,如果提供足夠的治療,登革熱不是致命疾病,死亡率低於1%。雖然每年全世界約有25,000人死於登革熱,但這是因為治療延遲或沒有提供正確的治療。

    如何診斷登革熱?

    登革熱的一般診斷測試是:

    血液和凝血試驗檢查登革熱病毒及其型別。臨床檢查患者,檢查登革熱的體徵和症狀。檢查血壓並做胸部X光檢查是否有登革熱出血熱的可能性。登革熱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登革熱沒有具體的治療方法,因為這是一種病毒性疾病。登革熱會逐漸消退。進行對症治療以緩解登革熱的症狀。醫生開了一些藥來減輕疼痛。喝大量的液體也很重要。休息在登革熱中很重要,以確保病情不會惡化。即使在登革熱的溫度開始下降之後,登革熱的惡化感也開始復發,需要住院以預防和控制登革休克綜合徵和登革出血熱的發生。在給予患者靜脈輸液的嚴重情況下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如何預防登革熱?

    登革熱媒介蚊子的一般預防方法是:

    管理環境,消除登革熱蚊子茁壯成長的有利氣氛。清潔水澇和覆蓋儲水容器有助於防止蚊子滋生和預防登革熱。處置固體廢物有助於預防登革熱。使用蚊帳,穿著全套和有蓋的衣服。使用殺蟲劑,驅蚊線圈和液體,以防止登革熱。家庭補救措施:用木瓜葉管理登革熱

    患者總是試圖尋求家庭療法以應對巨大的疼痛,血小板計數急劇下降以及登革熱發燒至高溫。在這種情況下,發現在登革熱的各種病例研究中非常有用的一種家庭療法是使用生木瓜葉的汁液。

    雖然沒有科學證據證明這種替代治療方法和登革熱的家庭治療方法,但許多研究和案例研究表明,在使用木瓜葉汁的一天內,血小板計數會有所增加。只有木瓜葉的葉狀部分,沒有莖,建議透過布過濾器搗碎並過濾,並在每餐後吞嚥。每個木瓜葉通常給一湯匙果汁,建議每次給兩湯匙木瓜汁給登革熱患者。要記住,木瓜汁不會煮沸或煮熟,甚至不會與熱水接觸,因為它會失去力量。

    在正確的時間開始適當的治療登革熱並不是一種無法應對的困難和複雜的疾病。透過預防措施,可以避免登革熱。然而,如果發生登革熱,治療,護理和家庭療法可以很快治癒這種疾病。

  • 4 # 兒科醫生鮑秀蘭

    “登革”是英文“Dengue”的音譯,更早可以追溯到斯瓦西里語,意思是:“突然抽筋,猶如被惡魔纏身!”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疾病,臨床表現複雜多樣。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發症狀為發熱,24小時內體溫可達40℃。發熱時可伴頭痛,全身肌肉、骨骼和關節疼痛,明顯乏力,並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顏面四肢出現皮疹,典型皮疹為四肢的針尖樣出血點。如果未能及時救治,部分患者持續高燒不緩解,或退熱後病情加重,可能會發生休克、重要內臟損傷等!

    登革熱的傳播媒介就是蚊子

    目前確認的常見傳播登革熱的蚊子只有兩種,它倆有個共同的特徵:腿上有白色的斑紋,江湖人稱“花腳蚊子”。

    一種,埃及伊蚊,主要在廣東省等出沒,北方的朋友先不要笑得太早,另一種白紋伊蚊,它分佈廣泛,連大東北都有它的蹤跡。

    我們該怎麼辦?

    對付登革熱,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防蚊隔離,是登革熱的治療原則。

    預防,尤其是做好夏季防蚊,是重中之重。

  • 5 # Haysham93

    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由伊蚊(俗稱花蚊或花斑蚊)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主要是透過蚊蟲叮咬在人群當中傳播,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登革熱的感染性很強,潛伏期很短,大概一週左右就爆發了。登革熱流行的季節常是天氣溼熱、蚊蟲滋生的季節,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期是在7~9月。

    感染上登革熱會有哪些症狀?

    1、登革熱發病較突然,有畏寒、發熱、伴疲乏、噁心、嘔吐等症狀,突發高熱達到39度以上。

    2、面板出現多樣性皮疹(麻疹樣皮疹、猩紅熱)皮下出血點等,皮疹分佈在四肢軀幹或頭面部,多有癢感。

    3、伴有較劇烈的頭疼、眼眶痛、關節肌肉痛、骨骼痛,也會有全身無力和疲勞症狀。

    4、部分患者會有出血的傾向,包括眼中出血、鼻子出血、牙齦出血,面板出現大批淤斑,嘔血、便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甚至顱內出血等。

    5、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暫時性休克甚至死亡。

    如何預防登革熱?

    1、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2、儲水用的容器一定要加蓋,及時清除家居環境周圍的積水,從而清除蚊蟲孳生地,防止蚊蟲孳生。

    3、前往熱帶及亞熱帶國家旅遊或工作時,一定要隨身攜帶驅蚊物品。出行時,穿長袖衣服及長褲,外露的面板塗防蚊藥物。如出現高熱、體痛等身體不適,應立即就醫。

  • 6 # 快樂之獎

    依據於寶安疾控宣傳資料官方統計,大家可以瞭解並宣傳登革熱知識,學習預防登革熱辦法。

    因此,市民去公園遊玩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儘量穿淺色的長袖上衣和長褲,將驅蚊劑噴在頭、手臂、腿部等裸露部位,一般每 2~4 小時需要補噴一次。

    2、儘量避免在涼亭、綠化帶等戶外陰暗處逗留,並且遠離積水、廢舊輪胎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

    3、一般上午7~10 點、傍晚 4~7 點是伊蚊出沒的高峰時段,這些時間段就儘量不要在公園溜達啦。

    建築工地是防控登革熱的重點區域,建築工地人員密集, 流動人員較多,衛生環境較差,稍不注意,很容易孳生蚊蟲、傳播登革熱。

    因此工地居住人員應注意以下幾點!

    1、搞好衛生,清除積水

    清除可積水的容器,如不用的花盆、輪胎等。花盆托盤不積水,如有積水及時清幹。一些種養的水生植物(如富貴竹、萬年青等)應每隔3~5天更換水洗瓶、清理根鬚。清除不用的瓶瓶罐罐以及餐盒等垃圾。填平坑地面坑窪處,防止積水。

    2、準備防蚊物品,做好個人防護

    應使用蚊帳,安裝紗門、紗窗等物理屏障,適時使用蚊香、電蚊拍、防蚊燈等裝備,還可以用殺蟲噴霧劑等進行化學滅蚊。

    3、及時就診

    一旦出現發熱、關節或肌肉痛、出疹或結膜出血等疑似登革熱症狀,要儘快去正規醫院就診。

  • 7 # 醫聊健康

    登革熱高發期是每年的7~9月,主要由伊蚊傳播,中國流行地區是廣東、香港、澳門等地。最近就是高發期了,前幾天物業還過來挨家挨戶檢查是否有水生植物,怕長蚊子。

    登革熱有哪些危害?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後可導致隱性感染、登革熱、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中國少見。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驟,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痠痛、部分患者出現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減少等。在新流行區,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以成人為主,在地方性流行區,發病以兒童為主。

    輕度的登革熱可以自愈,但是仍然有一定比例的重症登革熱患者死亡。不過,每年登革熱流行的時候,各地區很重視的一大原因是患者會作為傳染源。

    如何預防登革熱?

    1、要做好傳染源的管控,做好登革熱疫情監測預報等工作,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並且進行隔離。

    2、要切斷登革熱的傳播途徑,也就是防蚊、滅蚊、消滅伊蚊滋生地,清理積水,改善衛生環境,噴灑殺蚊劑,消滅成蚊。

    3、登革熱高發期,應穿著長袖衣服、長褲,並在外露的面板和衣服上,塗抹或噴灑蚊蟲驅避藥物。晚上睡覺最好做好蚊蟲的防護工作,裝置蚊帳或防蚊網。在流行季節少到植物較多的,戶外、野地等地方逗留。

    4、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注意飲食均衡營養、勞逸結合、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8 # 金色柳葉刀

    2019年WHO公佈了全球健康面臨的最大威脅清單,出人意料的是,登革熱排名居然超過了艾滋病!每年全球估計有四億人感染登革熱,大約一億人發病,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蟲媒傳染病!

    什麼是登革熱?它有哪些危害呢?刀刀為您揭示登革熱的奧秘!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登革熱病毒一共四個型別,均可傳染給人,其中,二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於其他型。登革熱的急性發熱期,可以出現發熱,畏寒,體溫可以達到40度,並可以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登革熱的傳播

    登革熱的傳染源

    登革熱患者,隱性感染者,登革熱病毒感染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及帶病毒的媒介伊蚊是登革熱的傳染源。

    登革熱的傳播途徑

    主要是透過伊蚊叮咬傳播,傳播媒介就是埃及伊蚊和和白文伊蚊。

    登革熱的易感人群

    人群對登革的普遍易感,但感染登革熱之後,僅有部分人群發病。

    登革熱的治療

    針對登革熱的治療主要採取支援及對症治療為主,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防蚊隔離!

    一般情況下,患者需要臥床休息,清淡飲食。做好防蚊隔離及退熱措施,不宜過早下床活動,防止病情加重。同時給予退熱補液鎮靜止痛治療。

    登革熱的預防

    目前來說,最有效的預防登革熱的方法就是滅蚊!

    1.改善居住環境,妥善處理固體廢物,清除人為造成的水池水溝積水等,防止蚊子進入產卵的棲息地。

    2.增強個人家庭防護措施,及時安裝紗窗,門紗簾,外出的時候注意穿著長袖衣褲。

    3.透過媒體普遍宣傳,提高社會全員參加防控登革熱的意識。

    4.對登革熱患者進行認真地臨床檢測和管理,以防止他們成為新的傳染源。

    人類曾經戰勝天花,霍亂等病魔,面對登革熱,我想我們只要冷靜地面對困難,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戰勝登革熱指日可待!

  • 9 # 幫幫拜思特集團

    登革病毒作初次感染,發現病毒在病毒血症前已侵入附近淋巴組織,以後迅速擴充套件至全身淋巴組織,病毒血症消失後,病毒仍可在白細胞等組織細胞中複製,並再次進入血迴圈中,發病很急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祝健康。

  • 10 # 男科王傳航教授

    2019年是登革熱的高發年份,東南亞及西太平洋許多國家爆發了嚴重的登革熱疫情,2019年2月,菲律賓中維薩亞地區共發生3076例登革熱病例,與2018年同期相比高出215%,其中24人死亡;孟加拉國2019年已報告的登革熱病例達1.5萬餘例。 而在中國,目前輸入性病例依然是中國登革熱發生的主要原因,個別地區也引發了當地病例的發生。那麼登革熱到底是怎樣一種疾病,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登革熱由登革病毒屬引發,共有4個血清型,4種血清型均可感染人並引起嚴重甚至致死性疾病。登革病毒主要透過伊蚊叮咬傳播,登革熱患者、隱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靈長類動物也是本病的重要傳染源,在流行期間,隱性感染者的數量可達全體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傳染源。對於本病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後僅有部分人發病。感染一種病毒型產生的免疫對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續較長時間甚至終生。

    登革熱的潛伏期一般為3~15天,多數5~8天。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現為無症狀隱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熱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病程分為急性發熱期、極期及恢復期,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又分為普通登革熱和重症登革熱兩種臨床型別。

    本病患者通常以發熱急性起病,可伴畏寒,24小時內體溫可達40℃。部分病例發熱3-5天后體溫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稱為雙峰熱型。發熱時可伴頭痛,全身肌肉、骨骼和關節疼痛,明顯乏力,並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急性發熱期一般持續2~7天,於病程第3~6天在顏面四肢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疹,典型皮疹為見於四肢的針尖樣出血點及“皮島”樣表現等。本病發展至極期可出現嚴重出血、胃腸道症狀、休克及其他重要臟器損傷等。之後2~3天,患者病情好轉,進入恢復期。 多數患者表現為普通登革熱,可僅有發熱期和恢復期。少數患者發展為重症登革熱。若治療不及時,則可能出現中毒性肝炎、心肌炎、急性血管內溶血等併發症。

    阻斷傳染途徑,保護易感者是預防本病的基礎。具體措施包括積極清除居住環境及其周圍無用的儲水容器;做好居家清潔和環境衛生,及時清除家居環境積水;定期更換花瓶中的水;家用水缸、儲水池應加蓋並定期清潔;安裝紗窗紗門、蚊帳,防止蚊叮咬;野外活動或作業,使用驅避劑,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臥床休息,並清淡飲食。

    文:嶽增寶/王傳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袁紹手下謀士,審配逼走許攸,逢紀逼死田豐,郭圖逼反張高,誰才是最坑的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