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錦城裡劉洋

    鄔先生在物質上基本算無慾無求,單單是喜歡秋月,賞秋月就是給了鄔最大的面子了。這個情年羹堯更是要領,這是一石雙鳥。只是劇中為了政治需要四爺娶了秋月,這個劇情我覺得安排的有點牽強了。當然,說的是劇中。

  • 2 # 使用者5014179932460

    雍正王朝都是二月河編的故事,不是真正歷史,歷史上年羹堯的妹妹是雍正的側福晉,雍正做皇帝后封貴妃,給雍正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但是都沒活到成人。年貴妃死後封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年貴妃死後幾個月雍正下旨賜死年羹堯,年羹堯自殺後年羹堯的兒子及其它家人沒有受連累。雍正只把年羹堯自己賜死了。

  • 3 # 蓑衣閒客

    《雍正王朝》中,熱河狩獵是比較精彩的一個片段,年紀幼小的弘曆在鄔思道的教導下一鳴驚人,緩解了太子被廢的危機,這一舉措的效果完全超乎胤禛的想象,回去之後,自然要對鄔先生進行獎賞,可這次的獎賞卻有點讓人看不懂。他並沒有獎賞鄔先生什麼,而是獎賞了鄔先生身邊的丫頭——年秋月。

    賞賜丫鬟,給點珠寶首飾都已經是“莫大的恩典”了,可胤禛卻不行,他直接為年秋月抬旗,也就是說從一把包衣奴才抬到了旗人的身份!這在清朝可是極高的榮譽 。表面看,這是胤禛的“賞罰分明”,其實不然,在“賞罰分明”的背後藏著胤禛更長遠的打算

    首先看年秋月和鄔先生的關係。鄔先生從江夏鎮入府以來,年秋月就被“特批”照顧鄔先生的飲食起居。俗話說日久生情,兩人也不例外,而且劇中也隱隱透露出這點暗示。咱們局外人都能看出來,難道胤禛看不出來嗎?不可能,他比誰都清楚鄔先生和年秋月之間的情愫。

    年秋月是誰?年羹堯的妹妹啊,而當時年羹堯已經是四川總督了,封疆大吏,尤其在任懷安和劉八女一案中,年羹堯雖然燒了江夏鎮,但是對胤禛的作用也毋庸置疑。別人辦不了的事,年羹堯辦;別人不敢做的事,年羹堯做。而胤禛唯一能要挾年羹堯的依仗,就是年羹堯唯一的妹妹年秋月。不用懷疑,留年秋月在府裡就是一種要挾,這和古代將領上戰場、家屬往往會被接到京城裡一樣,是一種操控手段,否則以年羹堯總督的身份,養個妹妹還能養不起嗎?還是他願意看著自己的妹妹與人為奴呢?他也無奈

    年秋月的身份註定她不可能和鄔先生走到一起,哪怕他們多麼情投意合。但是,如果冒然用其他丫鬟替換年秋月的話,肯定會召來鄔先生的反感,勢必會動搖鄔先生對自己的忠心,這是胤禛最不願看到的。

    於是,就趁著弘曆出彩這一幕將年秋月抬旗,這麼做有兩個目的:

    其一:

    拉攏年羹堯這一點很好理解,相信沒人有意見,當時的年羹堯不但胤禛重視,連皇上也覺得年羹堯是可造之材,這屬於“紅人”啊,前途不可限量。在九子奪嫡的背景下,這樣的“潛力股”,胤禛怎能放棄呢?而拉攏年羹堯的最好手法就是嘉獎年秋月,於是乎,年家全家都被抬旗了,這麼一來,年羹堯肯定會對胤禛忠心不二了

    其二:

    撇清秋月和鄔先生之間的關係這怎麼能撇清呢?對不起,你忘記了那是在清朝,年秋月抬旗之後就是“旗人”,她是不可能和漢人、犯人、殘疾身份的鄔先生有什麼結果的。這等於是在告訴鄔先生——老人家,收收心吧!

    可能有人說這是在詆譭胤禛的好意,大家仔細想一下,讓弘曆出彩的是誰?鄔先生!那麼該賞的人也就是鄔先生,可為什麼胤禛不賞鄔先生、卻要賞賜年秋月呢?伺候的好嗎?伺候的好也不能比鄔先生的賞賜還要高吧?他怎麼不給鄔先生抬旗呢?這不有點喧賓奪主嗎?如果能這麼想,第一點的說服力就體現出來了,那就是借賞賜之名拉攏年羹堯,順便把鄔先生和年秋月之間的曖昧畫上句號。

    後來發現這一招對兩人沒用,索性“殺人誅心”,把年秋月給娶了

  • 4 # 炒米視角

    鄔思道立功,年秋月受賞抬籍。這看起來有點不符合正常邏輯。

    但實際上,這恰恰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比較籠絡人的一種典型操作。

    弘曆在鄔思道的調教之下,在木蘭圍場大出風頭。不但說出來了康熙是大清第一巴圖魯,還準確說出來了康熙歷年的狩獲。這讓康熙的陰霾愁雲一掃而空,還替康熙解了蒙古王公支援八阿哥胤禩的圍。興奮之餘,康熙甚至把原本外蕃進獻給太子的玉如意,當作獎品賞給了弘曆。

    實際上此舉就是將皇孫輩的弘曆以一種驚豔的出場方式進入康熙的視線,這個意義重大。

    鄔思道本來就是雍王府世子們的東房教授,學生立功受賞,老師臉上有光。如果因此直接獎勵鄔思道,其實還真有點尷尬。因為鄔思道本身年紀又大,又不好錢財酒色。獎勵一般物件,跟這個功勞也沒法比。而且直接獎勵,還有胤禛急功近利之嫌。

    所以胤禛一句秋月伺候鄔先生有功,因而給年秋月兄妹抬籍,抬籍對於在旗的莫大恩賜,力度相當大。

    對伺候鄔先生的人都如此大恩了,那麼雖然沒有直接賞賜鄔先生,但實際上也是變相地告訴鄔先生,你的境界已經是賞無可賞。

    但關鍵這本質上,還是胤禛操作的一個巨大的陽謀。

    年秋月知道自己抬籍之後,反而不是開心,而是愁眉不展,到處亂髮脾氣,連親哥哥年羹堯都不見。

    這就說明對於年秋月而言,抬籍並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因為滿漢有別,自己抬了籍之後,就不再是賤籍身份了。自己和鄔思道廝守終身的願望也就落空了。

    年秋月是一個苦命的人,自己本身是包衣奴才出身(劇情,正史上不是),本身命運便若浮萍,不受自己左右。胤禛讓年羹堯從揚州把鄔思道請到府上給世子教書;年羹堯為了自己的前途,讓自己的妹妹伺候鄔思道。日久生情,鄔思道雖然又瘸又老,但對秋月卻非常細緻貼心。這讓秋月心生不求名分,但願偕老的念頭,這也是年秋月比較理想的結局。

    然而雍正這個“獎勵”,卻把這個夢給徹底打破了,因為鄔思道並非在旗之人,非旗籍之內的這層關係是不現實的。

    那雍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鄔思道入府以來,明面上的身份是世子們的老師,但是從進來的第一天晚上,他就表露出了強烈的要支援胤禛奪嫡的想法。當時談到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時,就已經犯了一個交淺言深的忌諱。

    而到了如今,鄔思道又將弘曆推進了康熙的視線,這份意圖已經明確得不能再明確了。胤禛自然知道鄔思道的迫切想法。

    但是胤禛是一個從來不會被別人推著走的人,所有的節奏和事態都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包括鄔思道在內。

    所以給年秋月抬籍這事,表面是獎勵鄔思道的另一種方式,但本質上其實就是在告誡鄔思道,不要和年羹堯之間關係變得密切而不受胤禛控制。雖然此刻兩人的重要性還沒有達到那個高度,但也正是要從這個時期開始防微杜漸。

  • 5 # 歷史茶坊

    康熙率諸皇子圍場狩獵,弘曆的一番稚子之言大放異彩,不僅有力的駁斥了蒙古王公將金如意賜給八阿哥的建議,而且巧妙利用康熙一生狩獵俘獲無算的本領,引申出平三藩,收臺灣,親征準噶爾的豐功偉績。康熙被這番話說得心花怒放,決定把這場皇家狩獵的特殊賞物——一柄代表儲君權威的金如意,賞賜給了弘曆。兒子弘曆在狩獵大會上出盡了風頭,做為父親的四阿哥胤禛自然是喜不自勝。弘曆出彩的原因除了他自身天資聰穎,慮事周全外,也跟鄔先生的悉心教導有著莫大關聯。由於鄔先生在課堂上向弘時、弘曆講述了曹操帶領兒子們狩獵的故事和這次康熙率諸皇子狩獵相比較,引導他們進行深入思考,又向弘曆講述了康熙一生狩獵的不凡戰績。

    毫無疑問,鄔先生是弘曆在狩獵會場上大放異彩的幕後功臣。按理來說,四阿哥胤禛應該好好獎賞他家這位西席先生,可他卻把外藩使臣們送的禮物全都賞給了年秋月,並且還要給她抬旗。乍一看,這好像是兩樁風牛馬不相及的事,可實際上這顯示了胤禛高超的馭人手段。年秋月是年羹堯的妹妹,內務府包衣出身。早在胤禛和胤祥在揚州賑災時,年羹堯就安排秋月精心伺候鄔思道,隨後護送他進京,表面上擔任弘時和弘曆的西席先生,實際上卻是胤禛的核心智囊。

    鄔思道與年秋月朝夕相處,日久生情,大傢伙都看在眼裡。有一次,弘時、弘曆因背不出文章,鄔思道罰他倆背不出來不準吃飯。一家人都等他們吃飯,老十三胤祥親去求情都被擋了回來,秋月一過去就把兩位少爺和鄔思道請來了,害得老十三滿腹幽怨的說:“趕明兒請皇阿瑪把咱倆的貝勒、貝子都給革了,還不如一個丫鬟的面子大”。鄔思道悉心教導有功,可他既不貪財,又不愛名,四阿哥還真不好賞他什麼。胤禛想,既然鄔先生和秋月有情,何不做個順水人情,成全這對神仙眷侶。因此,他把外藩使臣送來的奇珍異寶賞給秋月。年秋月對這位喜怒無常的主子本就懷有一絲恐懼,又見他莫名其妙地賞賜這些財寶,懷疑是不是自己哪裡辦差出了差錯,內心十分恐懼。

    老十三胤祥一語道破天機,說是她伺候鄔先生伺候得好,立了大功,當受這份賞賜。秋月認為自己是奴才,伺候鄔先生是份內的事,主子為此賞賜是打奴才的臉。胤禛高興地說,從現在起你就不再是奴才了,我給你抬旗。所謂抬旗,是指清朝旗人為了提高身份而提升旗籍的制度。清朝以八旗立國,旗人自打出生便享有很多特殊福利,包括選秀入宮,每月派發錢糧等。八旗之中也有貴賤之分,由皇帝親自掌管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統稱上三旗,鑲白、鑲紅、鑲藍、正紅、正藍統稱下五旗。抬旗通常是指從地位較低的下五旗提升為地位較高的上三旗,據史料記載,年秋月的原型是胤禛的側福晉年氏,雍正登基後,將她和家人從下五旗中的鑲白旗抬入上三旗中的鑲黃旗。

    在清朝,抬旗是一種特殊榮耀,通常是由皇帝特旨或部議優敘者才能獲得,例如雍正寵臣田文鏡因政績突出被抬入正黃旗,慈禧太后掌權後將母家從鑲藍旗抬入鑲黃旗。因此,秋月在聽聞胤禛給她一家都抬旗後會難以置信地問出一句:“四爺,您說的是真的?”胤禛是想透過給秋月抬旗,提升她的身份,用美人計的方式籠絡鄔思道。只可惜,一心想攀附胤禛這顆大樹的年羹堯並不希望如花似玉的妹妹嫁給一個脾氣古怪的瘸子,而胤禛也要靠秋月來籠絡節制西北軍務的年羹堯。苦命的秋月如同一件商品,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淪為帝王與權臣之間互相利用的一枚棋子。

  • 6 # 雍親王府

    弘曆在康熙面前的“語出驚人”,使得雍正第一次見識到了鄔思道的厲害。

    《雍正王朝》劇情開始的時候,雍正接下了江南籌款賑災的訊息,而他到達江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交代年羹堯將鄔思道送回北京自己的府上。

    在此之前,鄔思道的一篇《士子揭世文》揭露了科場的腐敗與弊病,而這也使得他遭受了長達十年的牢獄之苦,不僅身患腿疾,行走不暢,同時也使其內心遭受了巨大的打擊與創傷。

    不過,這篇《士子揭世文》卻讓同樣剛正不阿且憤世嫉俗的雍正找到了共鳴,與此同時,除了這份氣節,鄔思道的學識和文采也讓雍正頗為欽佩。出於這樣的原因,雍正想要將鄔思道聘請到自己的府上成為自己的幕僚,以在紛繁複雜的政治鬥爭中,找到重要的幫手與支援力量,並且也能讓其為自己的兒子們傳道授業。

    然而,接連鄔思道前兩次對雍正的獻計獻策,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一次是追比戶部欠款的時候,鄔思道勸諫雍正應該當仁不讓的接下這份差事。

    當然,雍正也照做了。只是追比戶部欠款的程序並不順利,先是眾位皇子特別是太子胤礽從中阻撓,隨後又遭到了大臣們的抵制,到最後接連發生魏東亭被逼自盡,老功臣找康熙求情,十阿哥胤䄉又帶著官員上街變賣家當等一系列事件,弄得的場面混亂,影響極為惡劣,讓朝廷與康熙的顏面全無。

    鑑於這種情況,康熙只能草草將追比欠款的事宜草草了結收場,雍正本人儘管沒有被削除爵位,但是也遭到了罰俸一年的處罰。

    對於雍正來說,這件差事,最終還是辦砸了。當然,這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雍正本人,他任用的田文鏡尖酸刻薄、剛愎自用,遭到了朝臣們的集體抵制,進而成為了雍正追款的拖累。同時,雍正本身也缺乏方式方法,只是一廂情願的逼迫與哀求,就連康熙都說他是“以精明自詡”,這才最終導致了追比欠款的無疾而終。

    而這卻也讓雍正對於鄔思道勸諫他接下這份差事的正確與否,產生了懷疑。

    第二次是審理“刑部張五哥冤案”,鄔思道勸諫雍正不能接下這件差事。

    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雍正起初同意接下這份差事,差點讓鄔思道憤而出走,最後才知道這是雍正的計策,他希望藉此打消康熙對他的偏見,同時也可以順利將這份差事推脫掉。

    而最終的結果是,負責主審的八阿哥胤禩,揹著同樣參與案件審理的十三阿哥胤祥,連夜誘審肖國興,以至於太子胤礽的全部罪證為康熙所知,肖國興更是被連夜送到了寧古塔。這使得包括胤礽、雍正以及十三阿哥胤祥在內的眾人完全陷入迷惑之中,特別是太子胤礽,他還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冷落,倍受打擊。

    也正是看到了胤礽的慘狀,讓雍正有感而發“我怎麼就言聽計從了呢”,這是他對自己聽從鄔思道建議的一種懊惱之情,同時也是對鄔思道能力的懷疑。

    這一次,弘曆的大放異彩,讓雍正感到了莫大的欣喜,也讓康熙眼前一亮。

    包括康熙和雍正在內,在場的所有王公貴族誰也不會想到,小小年紀的弘曆,會將康熙狩獵的成果記得如此清楚,甚至連康熙的皇子們都不一定能說的上來。這是對康熙的莫大讚美,同時也是對支援八阿哥胤禩的蒙古王公的觀點進行了徹底的反駁,更是戳穿了八阿哥胤禩的假仁假義,而這恰恰說出了康熙的心裡話,也替康熙甚至與太子胤礽挽回了場面,找回了面子。

    於是,康熙將蒙古王公進貢給太子胤礽的金如意賞賜給了弘曆,冥冥之中,也預示著國家未來統治者人選的交接。

    在康熙看來,這是雍正教子有方,他本人必然會得到康熙的青睞,而實際上,雍正非常清楚,這些都是鄔思道的功勞。

    鄔思道自登入雍正的府上開始,就仔細研讀康熙皇帝的卓著,學習有關康熙皇帝的書籍,為的就是更加深入而又徹底的瞭解康熙,熟悉、通曉康熙皇帝的想法,以在關鍵時刻,站在康熙皇帝的角度給予雍正最為合理也最為適合的建議。

    而弘曆在康熙面前的話語,正是鄔思道教授與灌輸的結果,也正是有了鄔思道這樣的安排,加上弘曆的聰慧,才有了弘曆的語出驚人,讓康熙頗為感動,而雍正也就此沾光,為康熙所喜愛和器重。

    然而,此時的雍正非常清楚,鄔思道他是無法賞賜的。

    鄔思道在雍正的府上,是雍正的幕僚,同時也是雍正兒子們的老師,在雍正從江南籌款賑災回京後,就帶領著包括自己福晉在內的府上眾人,向鄔思道行了大禮,甚至在節日家宴的時候,都要請鄔思道上席就坐,可以說給了鄔思道莫大的尊重。

    只不過,雍正能給到鄔思道除了這份禮遇,也就是對其言聽計從,至於其他的賞賜,確實無法給到。

    名望和仕途,雍正不會給他。

    這是斷不可取的,本身鄔思道在雍正府上成為雍正的幕僚就是一件非常絕密的事情,這在電視劇中表現的非常明顯。一方面,鄔思道與雍正進行謀劃,基本都是在深夜進行,而且很多時候僅是這二人私下裡的密謀,另一方面,就是那雍正兒子們的老師,這一身份掩蓋鄔思道的真實作用。

    所以,鄔思道不會像李衛那樣,走雍正的王府上走出去,成為朝廷官員,更不會放其離開自己的府上,同時也不會對外進行聲張。

    至於錢財,雍正也不會給他。

    後來鄔思道為什麼執意要田文鏡的八千兩幕酬,還是因為沒錢嘛。

    不管是在雍正府上,還是在李衛府上,生活可以很好,但是錢上面,肯定受限制。特別是在雍正府上,不是雍正給不起,而是不願給也不能給,畢竟他也要限制鄔思道,避免鄔思道逃走後,可以快速的安頓。

    所以,對於鄔思道,雍正只能是極盡安撫,並且更加器重和尊崇,至於其它方式的獎賞,確實難以實現。

    雍正對於年秋月以及整個年家的賞賜,既是做給鄔思道看的,也是做給年羹堯看到。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全家都是雍正府上的包衣奴才,年秋月更是在雍正府上做著下人的工作。當然,這是電視劇的杜撰,正史中年羹堯家族早在順治皇帝時期就已經脫離了賤籍,有了正式的漢軍旗人戶口,雍正只是將他們家從漢軍鑲白旗抬到了漢軍鑲黃旗,而且這也是在雍正登基之後的事情了。

    如果單純是一個年秋月,雍正沒有任何獎賞的必要,但是關聯到其背後的鄔思道和年羹堯,雍正希望這一手便實現了多重目的。

    一來,抬高了年家的地位,更好的拉攏年羹堯。

    透過年秋月,抬高了的是整個年家的地位,這其中得益最大的便是年羹堯了。曾經“包衣奴才”的背景讓他的晉升受到了限制和制約,如今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同時這也將使得子孫後代萌陰,年羹堯必然對雍正是感恩戴德,以此讓年羹堯更加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效力。

    二來,這也在給鄔思道提醒。

    鄔思道與年秋月已經暗生情愫,這一點雍正已然是看在眼裡,雖然雍正表面上並沒有任何的反對,但是不代表他心中沒有些許的擔憂。一方面,年羹堯懂兵法、有兵權,鄔思道有智慧、有謀略,兩人的結合必然是對自己乃至整個朝廷的威脅;另一方面,雍正還需要年秋月作為牽制年羹堯的重要手段,豈能就此放棄。

    所以,雍正用一手抬旗的策略,將年家的身份提升,按照清朝“旗民不通婚”的傳統,從制度和禮法上,否決了鄔思道和年秋月在一起的可能。

    而鄔思道也就此認清了形勢,明確了自己的位置,就此也就對年秋月斷了念想,更明白了自己要做的只能是竭盡全力的輔佐雍正,至於其他的全要看雍正的安排。

    而年秋月雖為一介女流,但是也看出來雍正的想法,明白了自己對於雍正的“價值”,儘管年家特別是年羹堯靠著這份“價值”飛黃騰達,但是犧牲的確實年秋月自己的幸福,這才導致了年秋月對於年羹堯的翻臉。

    這並不是怨恨雍正,也不是怨恨年羹堯,而是對於自己身世的怨恨,這也是對於自己命運的一份無奈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九子奪嫡”最有優勢的嫡長子胤礽為何會最先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