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經常有人問膠片跟數碼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我無法回答,在我看來數碼味與膠片味的區別只能意會,說不清。
12
回覆列表
  • 1 # 整景

    膠片與數碼最大區別有以下幾條:

    一是現在數碼產品是幾十年發展的結晶。膠片技術也發展了,但不被大多數認可,只是少數太師留戀。數碼技術成熟,後繼手段完善,如PS一鍵調片技術已成熟,一鍵能完成過去膠片大師苦苦追求的效果,大眾能愛用那個?

    二是數碼產品價效比高。它使大眾都能成為攝影人,普及率超過人的想像力。有誰還願意左思右想,捨不得按快門而選擇膠片呢?

    三是選擇數碼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趨勢。過去在工廠搞裝置維修。每次大修討論技術進步都是兩種意見。老技工、專家、能手,對新技術都是懷疑態度,其實他們留戀過去老一套,因為已經很熟練的都能生巧了,重新學習掌握一項新技術,得和年輕人一樣站在一個起跑線。另一種意見大多是年輕的技術人員,他們思想開闊沒有條條框框。相信科學發展必勝,所以有了進步。

    四是數碼生命力強,膠片技術逐漸退出舞臺。膠片賣場少,洗相店少,相機及配件少,價格還貴。能有幾個人還玩深沉呢?除非你是搞研究攝影器材的,再就是大師膠片玩的比數碼好。

  • 2 # 光影閱讀

    看題目和簡短說明,問者似乎在問:兩者生成影像的區別;又似乎在問膠片攝影和數碼攝影的區別。

    就兩個可能的意思,我試著回答一下,不妥之處,誠懇邀噴!

    我認為:膠片攝影和數碼攝影最大的區別是承載生成影像資訊的載體不同!具體點說,膠片攝影承載影像資訊的載體是膠片(直接感光生成負像或正像的潛影)和相紙(擴印成正像),整個過程是光化學過程;數碼攝影承載影像資訊的載體是CCD或CMOS和儲存器,整個過程是光電磁微電子數字化過程。其它對影像生成的過程控制、處理等部分,兩類攝影雖有差異,但不是最大的區別。

    關於最後擴印(膠片攝影)或數字列印(數碼攝影)成品的照片,有什麼“最大的區別”呢?直觀的觀察,非專業人士一般看不出區別。但兩類攝影最後生成的照片,膠片攝影對應的是化學物質顆粒所呈現的一定影調(黑白)或色調(彩色)的影像;數碼攝影對應的是數字化的噴墨點(畫素)所呈現的一定影調(黑白)或色調(彩色)的影像。前者的畫質取決於“顆粒”(以億計)的感光和細微;後者的畫質取決於畫素“點”的大小和多少(解析度)(以千萬計)。理論上,高質量的膠片和相紙記錄的景物資訊是遠大於目前數碼相機所生成的數碼照片的。

    說到這裡,數碼攝影者可能會不以為然,認為數碼照片品質好於膠片照片。這裡的異議問題出在哪兒?我認為關鍵在於:數碼照片成功的實現了精確的點的控制!而膠片攝影不能!

  • 3 # 右腿大叔

    主要區別如下:①膠片是1880年發明的,歷史近140年,而數碼相機是1975年發明的僅有不到50年曆史。②膠片是化學反應,數碼是物理光電轉化。③膠片成本高,拍一張都是幾塊錢,拍廢片依然算著錢,數碼的成本低,幾千塊的相機能拍十幾萬張還不壞,分攤到每張才幾分錢,拍到不滿意的刪除即可,不浪費錢。④數碼感光度高,現在最高的有40萬高感的,最差的入門級也能達到6400,夜裡可以輕鬆手持,膠片基本上只有100度和200度兩種,400以上很少有賣。除了白天室外可以手持,別說夜裡拍,白天在室內都肯定離不開三腳架。⑤賣膠捲沖洗膠捲的店鋪現在基本上都因為嚴重虧損暫停這項業務了,使用者量最大的數碼相機是智慧手機,全國手機使用者超過15億,扣除一人兩臺手機和不拍照的老年機,至少數碼相機含拍照手機使用者超過8億。我估計膠片機全地球使用者都不會超過10萬人,但全球上網和有手機的使用者已經突破40億人。以我所在的一個500萬人口的一二線城市為例子,現在還在拍攝膠捲的人不會超過100人(指一年至少拍一卷以上的且每年都在拍的),但用手機拍照的人絕對會超過400萬。使用者數的差異這就是膠片與數碼的最大區別

  • 4 # 小和平鴿66

    用膠片的人都會跟你吹噓膠片在技術上有多牛逼。

    用膠片的人都不太會跟你比實拍的效果有多不牛逼。

    用膠片的人都會把失敗的作品甩鍋給沖洗店。

    用膠片的人都會被沖洗店坑的反正並沒有能夠拿的出手的好作品。

    用膠片的人也許會跟你吹噓他的底掃,但是多數不會跟你吹噓他的膠片。

    因為

    用膠片的人都會說反正這不是膠片的錯。雖然他們也並不會去買真的很好,並且嚴肅保管的專業膠捲

  • 5 # 非著名攝影師知非

    膠片跟數碼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數碼攝影和膠片攝影,首先應該是一個“成本問題”,其次更是“一個攝影心態問題”。

    以我為例吧,80年生人,對於那個時代的普通人家來說,相機真是稀罕玩意兒。記憶中第一次把玩相機還是在1997年,經濟條件很好的姨媽家有一臺鳳凰牌相機,膠捲有富士、柯達、樂凱可買,那個時候的彩色膠捲可不便宜啊,如果沒記錯的話價格二十多到三十多一卷,一卷膠捲的支出差不多就是我半個月的早餐錢。省吃儉用一個月買了兩卷富士彩色膠捲,對光圈、快門、ISO僅僅是粗略瞭解的情況下就開始拍照,結果成片可想而知,九成以上都糊成一片。不過,至少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先不說成片質量,至少先得拍清楚了吧,因為膠捲可不是一般的貴啊!

    所以,這首先就是個成本問題。

    再後來我看到一篇關於2009年7月,美國的 Modernbook Gallery 在其加州之展覽廳舉辦了一埸名攝影家何藩先生與攝影愛好者的分享會的訪談文章,文章中何藩先生談到:“從前用菲林拍攝比現今使用數碼媒體有所不同。每一次按下快門起是錢!衝曬費用也不小。所以要十分小心決定捕捉時刻。你要有如 Cartier Bresson 般的使用’決定時刻’去拍攝。不是隨意去按下快門的。”

    這裡便引出第二個問題:“攝影心態問題。”

    何藩先生進一步談到:“我非常尊敬 Cartier Bresson 及其’決定時刻’理論。’決定時刻’這理論不獨在攝影藝術上非常重要,也令攝影在云云藝術中得到極高的位置。因為雖然我不是一個畫家,但小時曾經習畫的我覺得繪畫是沒有’決定時刻’的。而攝影則不同,每一次按下快門掣時,無論成功與否,都是’決定時刻’!”

    大會的主持人Mr. Mark Pinsukanjana繼續問到:“什麼時刻會令你拿起相機拍攝,又是什麼靈感使你感覺到那個時刻呢?”

    ”我想是同時發生的!當我發現我的主題人物後,我會跟隨他或她到我認為無論地點、光線、氣氛都合我心意時便拍下我的照片。就如 Cartier Bresson 的論說一樣,那個就是按下快門的時刻!”何藩先生答道。

    日暮途遠.1954 —— 何藩先生自己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從何藩先生的答案中不難發現,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那是因為他們對光影、主題、構圖都有著極致的美學追求,每按下一次快門都力求完美。而如今的數碼時代呢,拿我自己的習慣而言,一般情況下我會連按三下快門,三張中總有一張合焦是準確的吧,更別說像他們一樣精益求精了。

    此外,進入數碼時代以後,由於技術越來越先進,我們關注的焦點往往不再完全集中於對攝影美學的追求,琳琅滿目的攝影器材,名目繁多的技術引數…………不勝列舉,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誠然,數碼時代的確在硬體上為我們提供了方便,不過,我們是不是應該如實光照“攝影到底是什麼?”這一雋永的話題呢?

    攝影是什麼?

    攝影是光的藝術,是情感的共鳴,攝影不只是攝影,而是一個人內在精神的折射。

    “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安塞爾·亞當斯如是說。

    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無趣的回答,但願我的回答足夠有趣而嚴謹。

  • 6 # 老三怎麼看

    膠片攝影工序複雜,買膠捲、裝膠捲、拍攝、取膠捲、沖洗膠捲、擴印照片,走完這個流程,要經過幾次物理化學反應,不僅時間長,而且還花費大,為了節約費用,攝影師一般都是在充分醞釀後才按快門。

    最關鍵的是,只有走完流程,才能看到拍攝效果,後期調整空間幾乎沒有或者很少 。

    一卷膠捲36張,為了不浪費,通常要等36張都拍攝完之後才會拿去沖洗擴印。從拍攝到變成照片,可能需要很多天時間,其間的等待、期盼、想象,與照片一樣,都變成最寶貴的回憶。

    膠片時代,因為技術、器材、價格原因,用單反的人比較少,單反幾乎是專業的象徵。

    數碼攝影給攝影師帶來方便的同時,也讓攝影師變得更盲目更隨意,因為反正沒有成本,為什麼不啪啪啪多拍幾張呢?於是,拍照往往不經過大腦推敲,出片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越來越低。

    數碼時代,用單反的人很多。隨著手機攝影技術的大幅度提高,在日常生活領域,手機攝影幾乎已經可以完全取代單反。而且,手機攝影的及時性、分享的方便性,都是膠片機、單反數碼相機不可比擬的。

  • 7 # 劉培國3

    膠片和數碼最大的區別是載體不同,在相機上成像對焦原理是一樣的,膠片是光影投在膠片上感光成像,數碼是光影投在感測器上,由感測器收集到資訊導在儲存卡中。膠片只能使用一次,感測器無限次數。

  • 8 # 攝影知天下

    膠片相機和數碼相機最大的區別:

    1.

    膠片相機是透過感光膠片成像,而數碼相機是透過CCD或CMOS感測器把影像轉化為數字訊號儲存在卡上;

    2.

    膠片相機拍攝的畫面要經沖洗後才能看到,而數碼相機所拍畫面則可即時檢視;

    3.

    膠片相機的後期處理比較麻煩,而數碼相機的後期處理比較容易;

    4.

    用膠片相機拍照不夠環保,而使用數碼相機則比較環保。膠片機的135膠捲質量相當於數碼單反相機的1670萬畫素(即全畫幅)...

  • 9 # 無色視界

    從圖片上直觀的看膠片比數碼更細膩些,從理論上講數碼感光晶片的感光點是正方形的,曝光後訊號以平面資料傳遞。膠片上銀鹽感光顆粒是圓形的且直徑更小,曝光後銀鹽堆積是有層次的。這就是膠片比數碼更細膩柔和的原因,不過膠片最後的數碼輸出成為屏障,使得膠片機和數碼相機區分不是很明顯。附上幾張柯達反轉片和伊爾夫負片,佳能9000F掃描器數碼輸出。

  • 10 # 濤聲907

    最大的區別:現在賣膠捲的地方非常少,照出來洗曬相片都地方也非常少。除了一些特殊行業及追求極致攝影效果的大師,膠片行業已經被淘汰了。

    從成像原理來看,數碼相機和膠片相機沒什麼區別,數碼相機的優勢在於便捷、經濟,所見即所得。膠片相機再好,也已經成為歷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很多課程,沒有童年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