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文明發展的悖論,是說越是文明的地方,糾紛越多,社會越分裂。套用一句《笑傲江湖》的臺詞: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所以,歷史上的文明古國,大多數都是戰亂不斷,紛爭不斷。反而那些新興國家,因為社會發展運營積累的矛盾還不足夠多,顯示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和諧。

    在東亞大陸,華夏民族發展的最早,文明成果最高,自然而然形成了文明高地,周邊民族仰慕漢化,從漢民族學習到了很多社會管理、工藝技術等知識,提升了他們民族文明的整體發展層次。這種文明的學習交流多數是單向的,因為周邊民族並沒有多少值得華夏民族學習的內容。

    這種單向的交流,逐漸形成了文明的悖論。由於社會發展運營積累的矛盾過多,爭權奪利的情形時有發生,直到八王之亂把中原王朝的元氣給打散了,遊牧民族突然發現壓迫在他們頭頂的華夏民族的文明壓力突然不存在了。他們藉助於軍事征服,紛紛南下建立政權,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五胡十六國”時代。

    北魏統一了北方,他們是首個以遊牧民族君臨中原的政權。在起初,他們是以草原遊牧民族作為統治基本盤,中原一帶只是羈縻統治,他們承認了華北地區堡主的政治及經濟特權,換取了華北地區的政治統一。後來柔然崛起,草原遊牧民族都換了大哥,北魏王朝的草原基本盤崩潰。他們的統治岌岌可危,只能透過完全漢化,治理漢地,利用漢地的資源,羈縻統治草原。這是漢武帝時期就已經驗證過的正規化,北魏王朝學起來也不難。

    所以,北魏王朝選擇漢化,是時勢發展的結果。漢化的結果,使他們喪失了民族特性,都融入到了漢民族中。

    至於元朝,就是另外一個極端了。元朝採用的是以草原為戰略腹地,羈縻統治中原漢地的模式。蒙古人崛起的過程中,他們親眼看到遼國、金國漢化後軍事實力衰弱以至於亡國的事實,在鐵木真第二次來到居庸關,攻打華北郡縣,望著華北大地城池的烽火,他在長城上說:“如果哪天我們蒙古勇士也住進了這樣的城池和磚瓦造成的房子,我們蒙古人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鐵木真在蒙古人中的影響是巨大的,他說的話都成了律令成為蒙古人的生活指導書。因為這句話,儘管後來有很多蒙古人貪圖富貴,選擇了漢化,住進了城池,但是始終有大量的蒙古人選擇留守漠北草原,頑固地拒絕一切現代文明。蒙古人的政治重心是大都,但是中心卻始終在漠北草原的哈爾和林。蒙古太子繼承皇位前,都要到漠北草原統兵,與那些草原親戚們建立關係。不然,他們的皇位都不一定能坐穩。

    所以,蒙古人的漢化程度是有限的,這與他們一直堅持軍事征服的理念有關,也與蒙古人一開始就兼併征服了太多的文明有關。當有人認為蒙古人沒有禮法,拿漢高祖時叔孫通制定禮法,讓高祖皇帝感嘆“做皇帝真好”時,忽必烈就曾不屑地說:“漢高祖眼光短淺,我怎麼能和他一樣?”蒙古人見識過了中亞、東亞的文明,他們的視野更開闊,有不少蒙古人皈依了伊斯蘭教。在他們的概念中,既然這麼多文明都毀滅在蒙古人的刀劍下,那就說明文明不過如此。如果不能解決文明的問題,那就用10萬蒙古鐵騎。如果10萬不夠,那就20萬騎兵。至於學習文明,那是不必要的。

    所以,蒙古人即使統治了那麼多文明,到最後也還是回去了漠北啃沙子。

  • 2 # 玉之溪

    答:回答正題:北魏是中國歷史上鮮卑族建立的國家,孝文帝拓撥宏在位時進行改革,自上而下,全盤漢化,最終實施成功,鮮卑族融入中華人大家庭。

    魏孝文帝拓撥宏

    元朝是由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的,由於他的本部在蒙古高原,建立元朝,後來被推翻,他們當中有部分人員人口成功退向了蒙古草原,應此沒有全盤漢化。

    元世祖忽必烈

    北魏孝文帝漢話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民族大融合,這次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目的是為了緩和自五胡亂華時代的民族仇殺和民族矛盾。

    北魏,他是五胡十六國中的一國,他入主中原,是進入了農耕區,作為一個開明的皇帝,他接觸過漢文化、漢族規範的生產生活禮儀制度,在對比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當方式,他意識到了巨大差距。同時,北魏的貴族階層也都羨慕,漢族農耕的穩定生活,起而效之,有一定的改革基礎。漢族作為最早的世居中原的主要民族,實施的是農耕文化,當時的農耕生產技術,科學文化是遊牧少數民族不能比擬的。朝中大臣,也有很多的漢族還官員,實施的也是漢族皇室的禮儀制度。但是,國家政權更替太快,當鮮卑族舉族內遷後,又被別的國家取代,這也是鮮卑族完全融入中華的決定因素。

    北魏疆域圖片

    元朝,他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元朝的前身是蒙古帝國,當時蒙古帝國,進行過三次西征,打下的疆土很大,有多大,遠到歐洲多瑙河、非洲埃及附近,滅國無數。他所接觸到的文明,多了去了,不單單只是解除了中華文明。而作為宋朝,是蒙古帝國最後滅亡的國家,應此,核心的中華文明他是不可能全盤接收的。當蒙古帝國分裂為元朝和四大汗國是時,元朝受到的是中華文明的影響的,而四大汗國受到所在地的生活文化影響,融入當地民族。元朝由於他的統治核心階層,沒有全盤接受中華文明,最後失敗了,他還是全身而退,退向他的老家——蒙古高原繼續遊牧文明的生產生活當方式。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蒙古帝國雖然建立了元朝和四大汗國,都有首都,但是他在蒙古高原還有一個協調元朝和四大汗國的首都和林,這個和林可以說是蒙古帝國的首都,他對元朝和四大汗國都有權威,相當於元老院。這個元老院是元朝全盤漢化的最大阻止力量,最終阻止了元朝的統統治階層全盤漢化。

    元朝建立後,不到100年就被徹底推翻,最終撤向了蒙古高原,所以沒有全盤漢化。

  • 3 # 明月奴

    首先對漢化這個概念怎樣定義,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模糊的說法,不能說鮮卑就完全漢化而漢人就一直保持自己的生活習俗。漢人這個概念在近代以來才逐漸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含義,這是民族覺醒的一個結果。在漢朝與匈奴人對峙的時期,生活在長城以南的通常被稱為漢朝人,漢朝是一個勢力範圍,並不是一個民族概念,就像日後唐朝的周邊國家叫我們唐人一樣。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列強武力打破滿清天朝上國的美夢,輸入新的文化制度觀念,加上清實行滿漢分治,以滿為主的基本方針,民族覺醒的程序在國家概念民族概念平等概念的多重思潮的衝擊下,才逐漸有一個明確的漢民族的提法,也就是現在所說漢族的直接來源。那麼搞清楚這個概念,我認為對於理解北魏漢化與元朝漢化的問題十分有幫助。

    北魏是是鮮卑建立的王朝,孝文帝時期遷都洛陽,可以說是一進入了傳統華夏勢力的範圍。這是所謂漢化得重要節點,但是我們必須注意一個事實就是變化是雙向的,就是說鮮卑人在禮儀制度方面學習周禮建立了北魏的禮儀制度,在孝文帝的推動和倡導下服漢服學漢文,鮮卑開始了向先進文明學習的程序,同時也華夏大地也出現了鮮卑化的趨勢,世家大族紛紛改姓鮮卑姓,與鮮卑貴族聯姻,衣食風物也都向鮮卑貴族看齊。經過幾百年的相互融合,到北周北齊時代,鮮卑貴族與世家大族都混而為一了,比如北周的八柱國就是鮮卑和世家大族的混合,兒隋的建立者正是多了宇文家族的皇位建立的帝國。北周創立的府兵制,八柱國,關隴貴族集團在隨後華夏幾百年的歷史中仍然發揮著作用。漢化是一個後起的概念,從我們現在漢民族概念來研究過去的歷史的結果,我認為更恰當的說法應該是相互融合最終形成一個民族大一統的王朝—唐。

    元朝為什麼沒有漢化,這個問題同樣犯了我前述中反覆強調的問題。不過元朝與北魏時期還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蒙古人建立的統治範圍空前的廣闊,完全超出了當時的華夏對天下的認知,華夏屬於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但是問題當中提到漢化就不得不直言這個現象。首先蒙古人應該分為幾塊,第一留在蒙古本土的蒙古人,第二留在西亞的蒙古人,第三留在中亞蒙古人,第四留在歐洲的蒙古人,第五留在華夏復地的蒙古人。我們討論的物件其實就是倆部分,留在華夏的蒙古人,留在蒙古本土的蒙古人漢化的問題,因為漢民族有一個頑固的觀念就是蒙古全部曾經是中國的領土。國家觀念是近現代社會觀念,中國在近現代時期飽受外族欺凌,丟掉了許多國土,但是我們也得承認,有的國土時而在中央王朝的控制下時而遊離與中央王朝體系外。正是由於這樣的歷史原因我們任然保留著那總曾經的情懷。現在回到主題,主要物件我認為可以是留在中央王朝也就是清朝的蒙古人漢化的問題與元朝的漢化問題,我認為仍然是相互影響,雖然元朝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但是蒙古帝國之間扔保留著緊密的交流,所以當時的各種文化交流比較頻繁,例如伊斯蘭文明,基督教文明等等,可以說元朝時期從世界各地帶來了許多新的文化來中原,漢化是一種生活方式禮儀制度,不是一種宗教信仰,所以並沒有明顯的標誌。我們能說滿族漢化嗎,我們能說漢族滿嗎。明朝將元順帝逐出中原,蒙古人也向漠北逃亡,他們保持漢化生活的基礎沒有了,何來漢化的動力。北魏當時已經無法退回草原,因為北方有一個更強大的部族崛起了,而蒙古人始終都控制著漠北。

  • 4 # 白馬非馬1001

    東晉時,漢人很少有信佛的,民間道教、官方儒家,族群認同感強烈,血性依舊,甘心做漢奸者鮮矣。

    前有冉閔一紙檄文,漢人人人動手反融合,四胡立即灰飛煙滅。

    鮮卑人雖僥倖入主中原,但前車之鑑尤在,只能被迫採取全盤漢化政策,以消除民族隔閡。算是一種自保策略吧!

    唐朝中期起,佛教已成為漢人民間第一信仰,族群渙散,血性低下,輕易屈服於屠刀暴政,甘心為漢奸者如過江之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忽必烈本人正是依靠漢奸軍隊,在與兄弟爭奪正統地位的戰爭中勝出。而後,攻陷南宋的大小戰役,自有漢奸甘效犬馬之勞。

    對於如此異化嚴重、不以屠戮同胞為恥、甘受異族驅使的奴性民族。只有腦子進水,才會放著奴隸主不做,自降身份主動漢化,與奴隸泯然眾人!

    人皆畏懼獅虎,無人崇拜犬兔!這就是歷史真相!

  • 5 # 一身孤勇終似夢

    我之前淺顯的粗略看了一下元朝的皇帝,覺得元朝之所以不漢化的原因之一是元朝皇帝沒什麼漢族血緣(魏孝文帝好像奶奶媽媽都是漢族,老師也是漢族),元朝忽必烈靠的是漢地的支援所以他相對對漢地好一點。另一個原因我個人認為是最重要的原因——元朝建立以後歷任皇帝基本都短命,接班人大多是奪權上臺,沒有一個良好的繼承體系,這就意味著可能今天他還在蒙古大草原牧羊,明天就造反成功當了皇帝,他當皇帝還沒來得及給自己孩子找老師就死了,然後北方大草原又一個正在牧羊的他的兄弟就過來,把他兒子取代了。所以元朝自始至終始終無法漢化,甚至無法進行民族融合。

  • 6 # 鄧海春

    中國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後,如北魏、金、清都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逐漸走上了“漢化之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漢化傾向非常明顯,甚至在改漢姓時追溯黃帝為自己的祖先,對漢文明的認同可見一斑。而忽必烈也在開國之初進行改制,但是元朝漢化的程度卻遠遠不及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其原因之一就在於遭到了來自蒙古、色目舊部貴族勢力的阻力,所以統治者改革措施態度曖昧,“漢化”改革不徹底。

    政治體制漢化不徹底:元建國之初,設中書省管六部,設樞密院掌管軍事,設御史臺管監察,這些措施都是效仿漢族封建行政體制的體現,而在這樣一個漢族建立的行政體系中,卻不允許漢人為正官。《新元史》中記載:“然上自中書省,下逮郡縣,親民之吏,必以蒙古人為之長,漢人南人貳之…一代之制,未有漢人南人為正官者”。此外,元朝雖然效仿以往政權實行科舉制,但依舊還是以世襲和恩蔭為主進行選官,對待科舉取士並不積極,曾一度被廢止,就算元仁宗恢復科舉,被錄取的人也不得重視,前景渺茫。元政權雖然願意學習漢人的政治體制,但卻並不願意以“漢人”為師,將漢人排斥在元朝權力機關之外。

    經濟體制漢化不徹底:元建立政權後就已經從奴隸社會轉變為封建社會,但對奴隸制依舊有很大的寬容。敘州安撫使,家有“奴脾千指”,為其耕種良田五千畝,元將阿里海牙有家奴近四千人,這樣必然不利於小農經濟的發展。元政權雖採取重農政策但仍有保留,中統二年(1261),元設立勸農司,大力促進農業的發展。然而,在下詔禁止蒙古軍侵佔農田保護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同時也下詔禁止侵佔牧場。但農田被侵佔的現象依然時有發生,“王公大人之家,或佔民田千頃,不耕不稼,謂之草場、專放孽畜”以及“舊有牧地,圍人恃勢,冒奪民田十萬餘頃,訟於有司,積年不能理”,這都不利於畜牧業向農業的轉型。

    以上“漢化”措施不徹底的原因除了元政權民族意識強烈以外,更多的還是由於統治者的階級侷限造成的。很顯然,漢人掌握權力、轉畜牧業為農業、廢除奴隸制必然會損害蒙古貴族的利益,而蒙古貴族在軍事戰爭上立下過汗馬功勞,與皇權的關係十分緊密,甚至可以透過忽裡臺大會干預立儲,擁有著非常強大的勢力,像北魏孝文帝那樣大刀闊斧的改革是無法實現的。元英宗就是因為推行新政觸犯了蒙古貴族的利益而死於政變。

    除此之外,蒙古族有相對完整的文化和信仰,以及當時受到世界帝國的威脅而無暇內顧等,都是造成元朝“漢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雖然元朝亡於內亂,但蒙古民族也因未被徹底漢化而在元朝滅亡之後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傳統,也不失為一幸事。

  • 7 # 林子說歷史

    北魏是南北朝中北朝的一員,孝文帝是一位有雄心的君主。元朝是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之間的一個朝代。

    北魏和元朝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但北魏君主尤其是孝文帝,在當政時大力推動漢化。而元朝確並無此舉。

    首先說北魏。當時五胡亂華產生了很多個少數民族政權,隨著時間的推移,凡是有雄心的明主,都明白了漢文化的發達程度。

    使其對此的重視也越來越高,到北魏孝文帝時,已經讓君主認為只有漢化,才能使國家基業長青。由此可見北魏的漢化是大勢所趨。

    其次說元朝。元朝也是少民族政權,但它並未漢化。這是因為在元朝之前,有遼、金、夏三國的衰亡經驗。

    使元朝統治者認為一旦漢化,容易使王侯將相沉浸在紙醉金迷的享受當中。若是如此便只會導致腐敗、衰落、滅亡的下場。由此可見元朝的不漢化,也是大勢所趨。

    綜上所述北魏和元朝都是少數民族建立,但北魏孝文帝大力漢化,而元朝並未漢化。這都是大勢所趨導致的。

  • 8 # 北洋海軍炮手

    因為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說穿了就是利用漢化以及漢族知識分子打擊鮮卑貴族勢力,強化君主集權。這一點從他遷都洛陽就能看出來,因為孝文帝要打擊鮮卑貴族,首先就要離開舊都平城這個鮮卑貴族勢力龐大的地區,到漢族知識分子比較集中的地區,藉助漢儒的力量壓制舊貴族。北魏下場也很簡單,那就是改革之後幾十年就完蛋。這是因為孝文帝玩大了,導致漢化鮮卑貴族以及漢族知識分子勢力做大,不僅傳統鮮卑貴族受到嚴重打擊,就連追他們的北方各族人民、將士與北魏朝廷離心離德,進而引發六鎮起義。雖然起義最終被鎮壓下去,但是鮮卑化貴族爾朱榮控制朝廷,大肆誅殺漢化鮮卑貴族以及漢族知識分子,作為北魏打壓北方傳統鮮卑貴族的報復。最後,北魏徹底崩潰,高歡和宇文泰各自綁架了一個宗室子弟分別建立東魏後西魏,之後是北齊和北周。所以,後世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都儘可能避免孝文帝造成北魏鮮卑貴族分裂對立的局面,因為漢化未必是一劑良藥,但是如果因為漢化導致本族的軍功貴族之間離心離德,漢化就是一張催命符。這一點比較成功的就是大遼和大清,因為這兩個王朝雖然不反對漢化,但是卻一直堅持有限漢化,大遼的玩法是各民族只要尊奉契丹皇帝的權威就可以按照本族習慣法自治;大清將八旗子弟的身份透過制度的方式固定下來,作為帝國的現役軍人和預備役軍人。而且,大清因為沒有學孝文帝全盤漢化讓滿洲人的武德和進取精神維持了一百多年,把古典中國推向極致;大遼因為不是大一統王朝而有點默默無聞,但是大遼這套制度一度執行良好,甚至北宋上至知識分子下至平頭百姓都時不時的投奔契丹皇帝。

    元朝的情況又比較特殊,因為元朝既沒有像北魏那樣搞漢化改革,也沒有像大遼、大清那樣有限漢化,但是元朝反而走了北魏的老路。元朝由於其在統一之前就接觸到了西亞的伊斯蘭文明以及歐洲的工商業文明,所以蒙古大汗的眼光並不侷限在漢儒的一畝三分地裡。所以蒙古大汗更多的是採取實用主義,缺錢的時候就利用色目的理財派斂財,不缺錢了再利用漢儒教化子民,所以漢儒在元朝並不掌握絕對的話語權。

    與此同時,出於節省行政成本以及蒙古貴族共治的傳統,元朝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君主專制王朝,而是採取了分封制,出於提高行政效率的考慮,元朝還會給分封在邊疆的貴族一部分行政、軍事以及經濟上的獨立權,而且這樣的貴族大多在漠北,這種人一般也稱為傳統蒙古貴族;在內地元朝也分封了大量的貴族,不僅僅是漢軍侯,還包括蒙古貴族,這些居於內地的蒙古貴族受漢儒影響較大,稱之為漢化蒙古貴族。傳統蒙古貴族,如博爾忽的後代;漢化蒙古貴族,如木華黎後代。雖然博爾忽和木華黎同為蒙古四傑,而且還是親你的戰友,但是他們的後人卻水火不容,因為一個堅持蒙古傳統一個主張漢化,而且博爾忽的後人還參與到了南坡之變當中,殺死了元英宗以及木華黎的後人拜柱丞相。

    所以,元朝雖然未推行漢化,但是由於元朝的分封制導致蒙古貴族分成了水火不容的兩派,他們之間的矛盾不亞於北魏傳統鮮卑貴族和漢化鮮卑貴族之間的矛盾。而且,由於元朝蒙古貴族之間的矛盾過渡透支了元朝國力,再加上元朝君主集權程度不強的原因,導致元朝無法應對元末的天災,以及邪教叛亂,更無法彈壓地方軍閥的崛起。最後元朝只能走向解體。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督、巡撫、提督、總兵等都是統軍人物,是如何區分官職大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