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92麗哥

    司馬家族旺盛,兒子多,壽命也可以。特能熬。司馬家的人熬死了曹操,曹丕,劉邦,諸葛亮,孫權,孫策……三國裡基本排得上號的大人物都死在他們司馬家的人前面。自己的對手都死光光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嘛。

  • 2 # 細說簡史

    三國之時足以媲美先輩們的英雄有不少,劉備不甘為人下百折不撓;趙雲千里追隨不離不棄亦視富貴於浮雲;而關羽和曹操更是聯手演繹了千年歷史最浪漫的篇章之一。而最終的贏家卻是司馬家族,說到司馬家族不得不提司馬懿。

    曹芳:“太尉體道正直,盡忠三世,南擒孟達,西破蜀虜,東滅公孫淵,功蓋海內。”(《《三國志·魏書四·三少帝紀第四》》)

    奪得天下

    1、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曹操的志向是興漢室,是要做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名臣。司馬懿縱使無此胸懷,但必也為出人頭地,惠濟家族。漢末諸侯爭霸,而後三國紛爭。曹操活下來了,並且活得最好。這個時候才可能起心,代漢而執牛耳。曹操如是,司馬懿亦如是。司馬懿早期的仕途就不多講,基本上晉升得中規中矩,他的能力配得上這樣的高位,也可以較好地完成任務。

    2、司馬懿率軍平定遼東的時候,魏明帝曹叡病重,幾次更改託孤大臣,最終選定了曹爽和司馬懿,也因此埋下禍根。像這類雙核又沒有明確節制關係的結構是很不穩定的。倆人共同錄尚書事,又都督中外諸軍事,就是全面掌握軍政大權。一旦出現競爭一方失勢,或者意外去世,另一方就必然大權獨攬;如果兩邊的勢力都剋制,那能平安地輔助皇帝長大,一旦一方開始放肆,另一方如果不是活雷鋒,肯定就無法繼續剋制了,這也就導致了後期競爭白熱化。

    3、還是從輔政說起,雙方起初團結一致合作愉快,司馬懿被升為太傅,但許可權不減,錄尚書事持節督軍如故。但曹爽有心與司馬懿爭權,兩人共錄尚書事,起初曹爽尊重司馬懿的意見,後來因為部下的慫恿逐漸就獨斷起來,不讓司馬懿處理政務,並大量任用自己人。這期間司馬懿兩度對吳用兵,說明其權力並未被完全架空,但顯然受到排擊。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中護軍夏侯玄被調任徵西將軍,作為交換,司馬師接替中護軍一職,這給曹爽的覆亡埋下隱患。隨後便是曹爽對蜀用兵,本要建功立業,結果兵敗退還,威望下降。曹爽及其部下驕奢跋扈如故,得罪的人越來越多,雙方競爭更加激烈,司馬懿被迫稱病不理政事,開始有做掉曹爽的計劃。

    統一大業

    1、司馬懿生前提拔司馬師為衛將軍,掌握軍權。去世後司馬師大權獨攬,司馬昭官職雖有升降,最終還是在司馬師生前擔任了衛將軍。司馬師執政期間被算計,有人意圖廢司馬師立夏侯玄為大將軍,結果洩密了,於是司馬師誅殺了政敵夏侯玄等人。軍事上大戰主要就是平淮南二叛。司馬師比他父親更牛的是還廢了個皇帝。司馬師執政時間較短,官職與爵位都沒有更進一步,他去世后皇帝有意讓司馬昭鎮守許昌,結果司馬昭率軍回京,順利接替兄長的所有許可權。

    2、司馬昭執政時間較長,足有十年,期間平了淮南第三叛,比父親和兄長更牛的是還殺死一個皇帝。執政期間司馬昭的爵位從侯升為公,又升為王,魏國出現了國中國,後期組織滅蜀並順路做掉了反叛的鐘會,權勢威望巨大。司馬昭到這一步算是給兒子稱帝鋪好路,到這一步也退無可退,估計他也樂見兒子當皇帝。果然司馬昭去世後司馬炎接替相國、晉王,隨即稱帝,到此晉代魏已完成,十幾年後滅吳完成統一。

    亂世奸雄

    1、儘管不為皇權所喜備受打壓,但這股氣質畢竟還是頑強的撐到了三國。獨漢以強亡,強的不僅是武力,也是這骨子裡的高貴。這是個亂世打造出來的鬥爭機器。儘管他在漢朝待的時間比諸葛亮還長,卻和那個如煙花般絢爛也如煙花般逝去的時代做了徹底的切割,舊時代人視為生命的光榮與驕傲對他來說一文不值。勝利就是一切,為了扼殺對手哪怕一絲一毫勝利的機會也可以不計代價。

    2、所以他圍困公孫淵之時寧肯讓士兵泡在水裡也不肯移營;所以他寧可被天下嘲諷也堅決避戰;所以他高平陵之變後果斷翻臉食言族誅曹爽。從頭到尾都只有精緻的算計與冰冷的抉擇,嚴謹而無情。他送走了舊時代最後的捍衛者,從此親手埋葬了舊時代的軀體;他又斬斷了舊時代最後一絲影子,從此徹底吧舊時代變為純粹的記憶;然後他和他的兒子們又屠盡了所有敢於緬懷舊時代的人們,把這段記憶也深深地塞進了時空的縫隙裡。

    3、他彷彿是天派來埋葬無比輝煌的秦漢帝國的,埋葬的非常乾淨。然後他建立了新的遊戲法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再無任何中間地帶可容納不願站隊的溫情和堅持。於是活下來的人們苟且偷生,他們只敢偷偷發出世無英雄的哀嚎,卻絕不敢再去做一個註定要被毀滅的英雄。所有人都沉溺在玄幻的清談來逃避命運和責任,而邊塞的號角已經響起。當一個羯人都敢任意臧否漢家天子並表示不屑時,我們就後知後覺的感受到,時代真的已經變了。

    結語

    三國中期,有諸葛家族的鞠躬盡瘁,苦心孤詣來感天動地。然而這些偉大人物的光榮與夢想卻都經歷了飛揚與落寞,天下終究還是歸屬於以厚黑學立身的司馬家族。司馬懿可謂是一代奸雄,他是三國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時代裡的最後贏家,天下奇才,立四朝而不倒。

  • 3 # 梓元小維

    三國分立之初的人們,或許會以為曹操曹阿瞞的子孫有機會如漢室一樣坐擁江山,歷數百年方衰。可誰曾想他的後人雖坐上了皇座,卻只維持了兩代半,真是讓人跌個跟頭。曹操曹丕父子處心積慮弄到手的大魏江山,扭頭就被司馬家族奪去了。那為什麼司馬家族能從曹魏手中奪得天下呢?箇中緣由,且聽我娓娓道來。

    一,司馬懿的韜光養晦。

    司馬懿在史書和世俗戲曲中都是一個心思深沉,詭計多端的野心家。《晉書.宣帝》記載“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就是說曹操發現司馬懿有狼顧之相,鑑於這種命相的人“性狠,常懷殺人害物之心”,曹操認為他對曹家事業是個威脅,提醒曹丕小心提防。據說,魏文帝曹丕對司馬懿甚是信任,臨終之前還把他作為託孤之臣。可是在提到與司馬懿同為輔政大臣的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的時候他卻對兒子說了一句頗有深意的話:“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為毛不是四公呢?為毛不是司馬懿和別人被離間呢?可見曹丕也是對司馬懿不信任的。好在魏明帝曹叡睿智,死死地防著司馬懿,在其任內司馬氏竟無任何機會。但是該來的終究是要來的,“孝順”的曹叡聰明繼承了乃父,好色也繼承了乃父,短命也繼承了乃父,真是他爸爸的好兒子,愣是死在了司馬懿的前面。這種情況下,光背了一個“狼顧之相”而無任何不臣之舉的司馬懿實在是不好意思再不作為了,為了使那些看不上他的人不落“信口雌黃”的罵名,老爺子在七十歲高齡的時候開始帶著一家老小奔向了奪取曹魏政權的康莊大道。

    二,三司馬實力雄厚且完美交接。

    據說曹操早早的就預見到司馬懿父子對其家族的威脅,這種警醒源自一個“三馬同食一槽”的夢。人們普遍認為這恰好應證了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均事曹魏,但卻心懷鬼胎,圖謀曹氏江山,最終奪取天下的歷史史實。司馬三父子可謂各個都是人中龍鳳,他們的政權交接可謂父死子繼,兄死弟及,環環相扣,沒有一絲脫扣,完美的保證了對外的一致性和避免了內部的分化。魏明帝死後,司馬懿七十發難,七十三過世,老爺子是生生的等到了曹叡離世,自己的兒子司馬師成長了起來,並且還在臨死之前把司馬師扶上了馬。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堪稱雙雄,以不懼世人直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跋扈性子,長期相處,利益相關的情況下,司馬昭怕是容不得一山二虎的情況。這兄弟二人,即使不會出現玄武門之變,未必不會演變成袁紹袁尚兄弟的故事。可是在司馬昭羽翼漸豐時,司馬師死了,哈,完美交接。而且司馬師還沒有兒子,司馬昭倒是有好幾個王位繼承人,這簡直是天意呀。如果司馬師有兒子,難保他不會急於稱帝,好傳位給兒子,可是這僅僅是假設,事實是,他沒有兒子,所以做事可以步步為營,徐徐圖之,穩紮穩打。這樣既減少了奪位道路上的變數,又避免了家族的內部矛盾。父子三人這種不一樣的同行,兌現了父子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三,天下大勢所驅,人心所向。

    眾所周知,任何亂世之後的人們都特別珍惜和平的歲月,兩三代人都會由於戰亂留給其及家族的苦痛而迫切希望天下一統,都渴望天下太平。曹魏實現了天下一統,按照人們的期望,應該是太平,富足,祥和的願景,可是事與願違,曹叡在位之時,大興土木,廣招美女,搞的人們有些迷失,恍惚中有些恐懼。恰在此時,司馬氏強力登上政治舞臺,先是操控了朝堂,再爾排除異己,最終放逐了曹氏君王。雖然上層貴族斗的腥風血雨,你死我活,可是對於平頭老百姓來說,卻是希望再現:又有人出來要一統天下,維護天下太平了。作為普羅大眾,在此種局勢下,為何不靜觀其變,樂見其成呢?終究老百姓期盼的是太平,安定,富足,司馬氏沒有動他們的蛋糕,他們依舊不願重回亂世,再入三國。

    ————————————————————————

    問題萬萬條,原因千千種,縱是萬千因,只析頭三個。我是梓元,真心為您答疑解惑。只論主因,無關大小,如君惺惺惜,亦請多關注。

    ——梓元敬上

  • 4 # 阿輝聊三農

    首先司馬家族是名門望族,司馬懿父子才能出眾,門生故吏遍佈朝野,其次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沒有稱帝,而是一代代努力籠絡人才,拉攏當朝士族,取得他們支援,夯實基礎,一直到第三代的司馬炎才稱帝。建元后提倡“以孝治天下”,轉移世人視線。由此看出司馬家族:政治嗅覺敏銳,善於收買人心,能夠重用人才,懂得拿捏火候,善於利用和創造有利條件,不露聲色,毅力頑強,胸中暗藏韜略,蓄勢待發。以上這些才是司馬家族最終取得天下的原因!

  • 5 # 平平聊農民

    司馬懿父子作為三國最後的贏家確實很了不起,可是他們的子孫都很杯具西晉除司馬炎外都是非正常死亡,司馬懿一系除司馬睿以外都被劉聰石勒殺光了,而司馬睿的東晉幾乎所有皇帝都是權臣的傀儡,最後被劉裕滅族(司馬休之等幾名非司馬懿後代的宗室北逃倖免),但沒有殺司馬睿的曾孫司馬寶,這是司馬懿唯一的後代了。司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即晉恭帝,東晉最後一位皇帝。晉孝武帝司馬曜次子,晉安帝司馬德宗之弟,母為淑媛陳歸女。司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後歷任中軍將軍、散騎常侍、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司徒、錄尚書六條事等官職。晉安帝被桓玄所廢時,司馬德文與晉安帝都居於潯陽;桓玄敗死後被遷至江陵。元熙元年(419年)劉裕殺晉安帝,立司馬德文為帝,年號元熙。劉裕出身平民,一生簡樸,但是後代卻是一個不如一個。後世子孫荒淫無道,殘暴無比,到宋朝第八代皇帝劉昱的時候,江山隨時將覆,但是這位皇帝卻毫無察覺。也可能是他太小了,因為10歲登基,15歲就被殺死了。

    劉昱生性殘虐,不務正業,淫亂朝政,常常親手殺人,並常到街巷中擾民,殺人成癮,一日不殺人,就悶悶不樂。而且劉昱喜怒無常,左右稍有不合心意,就拳腳相向。即位第四年,劉昱就“無日不出”,常常是夜裡從承明門突出,夕去晨返,晨出暮歸,從人各執長矛大棒,路上凡遇見男女行人及犬馬牛驢立時殺死,致使人民驚擾,道無行人。一次他進入領軍府,當時天氣酷熱,將軍蕭道成正解衣袒腹臥在堂中,見到皇帝急忙站起來相迎。劉昱指著蕭道成的肚子說:“好大的肚子。”接著命蕭道成站立在室內,在他的腹部畫了一個靶心,然後持弓引箭就要射。蕭道成忙說:“老臣無罪。”左右都勸說:“蕭領軍腹大,陛下這麼好的箭法一箭就會射死他,以後就不能再射了,不如將箭頭包起來再射。”於是劉昱換了一支包起箭頭的箭正中蕭道成的肚臍。劉昱又曾親自磨刀說:“明日殺蕭道成。”

    蕭道成十分憂懼,秘密與袁粲、褚淵商量廢去劉昱,褚淵不說話,袁粲不同意。蕭道成寄書給兒子蕭賾,讓他暗中準備。越騎校尉王敬則密結蕭道成,夜裡穿著黑衣服,匍匐在路上聽察劉昱的行蹤。是年七月七日乞巧節,劉昱臨睡前吩咐楊玉夫說:“你在庭院裡等著織女度河,看見了立刻報告我,看不見就殺你。”牛郎織女相會只是一個神話,哪裡看得見,楊玉夫十分恐懼,在劉昱熟睡的時候用刀子殺了他。當時劉昱十五歲。蕭道成殺死劉昱後,立了劉昱的弟弟劉淮做皇帝,之後就如司馬懿後人司馬炎讓曹操後人禪讓、劉裕讓司馬懿後人禪讓一樣,登基做了皇帝。蕭道成做了皇帝后,殺光了劉裕後人。也許,這就是因果報應。

    說起司馬懿,大家對他的印象無非就是陰險狡詐、老謀深算的一個老狐狸形象。不論後人對司馬懿評價如何,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是一位聰明絕頂的人。我們來看一下他的履歷,曾經先後擔任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這一個個響噹噹的頭銜都是實力的體現,不是靠吹噓奉承就能得到的。如果有人問:你能否用一句話總結一下司馬懿的一生,小編會告訴他根本不需要什麼修飾語,簡簡單單四個字足以概括司馬懿傳奇的人生,這四字便是“忍辱負重”。這一“忍”字訣果然奏了奇效,把諸葛亮弄得絞盡腦汁,好不容易才勝了司馬懿幾場,還算不上太大的勝利。有幾次反被司馬懿打得潰不成軍。六出祁山雖然看似轟轟烈烈,實際上卻是寸土未得。這在諸葛亮的戰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不但熬死了諸葛亮,後來還熬死了曹睿,又輔佐曹芳,成了四朝元老。能當上四朝元老的,古往今來還真沒幾個,司馬懿算得上鳳毛麟角。到了曹芳這代,曹氏集團的勢力已經漸漸衰微,司馬氏的力量卻已逐漸強大。但他也沒有急於篡位,而是先忍著,等了個好機會除掉了心腹大患曹爽,把大權盡握在自己父子三人手中。

    司馬懿臨死時囑咐二子曰:“吾事魏歷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極矣;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恐懼。吾死之後,汝二人善理國政。慎之!慎之!”最後這兩個慎之,其實傳授的也是一個忍字。意思是說:我已經被別人懷疑有篡位的野心了,這是很不利的。你兄弟倆千萬學會忍耐,得等到時機非常成熟的時候才可以行大事,要多加謹慎,小不忍則亂大謀!司馬懿在曹魏權侵朝野,一度執掌大權,並且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平定遼東。因此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推崇,很多人對他的評價頗高,認為他是唯一一個可以與諸葛亮抗衡的統帥。之所以對他評價如此之高,主要是因為在三國後期一度阻攔諸葛亮北伐,嚴重阻礙了諸葛亮的各項計劃,最終導致諸葛亮功敗垂成,嘔心瀝血征戰半生也沒能幫助蜀國一統天下。為什麼說司馬懿能忍?在曹操在世時,司馬懿在其手下效力,但是曹操看出了他的野心,對他一直有所猜忌,所以一直被壓制著,但是司馬懿是個老狐狸啊,能夠忍常人所不能忍,謀常人所不能謀,最終成就了大業,把曹魏江山佔為己有,笑到三國的最後。

    司馬懿成功的第二要訣就是敏而好學。他很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從不故步自封。他最突出的學習“成績”體現在向曹操的學習上。雖然小說中沒有明顯提到此事,但明眼人卻不難看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打著天子的幌子,四處興師剷除異己,最後把天下大權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曹操卻沒有自己稱帝,而是把機會留個了自己的兒子,因為那時的機會更加成熟。曹匹稱帝時,向漢的勢力已經幾乎全部消亡,滿朝上下盡是他曹家的勢力,想當皇帝就如探囊取物一般。如果說曹魏政權都是曹操這樣的梟雄,那麼顯然司馬氏不可能竊取政權。其實有史書記載曹操覺得司馬懿“鷹顧狼視”,是有反叛之心的人,故而比較忌憚。但鑑於其子曹丕和司馬懿交情頗好,司馬懿給曹丕做過太子中庶子。而且曹丕也算是文韜武略,頗善於權謀。最重要的是曹丕要比司馬懿小了足足有八歲,於是乎曹操認為曹丕定能駕馭司馬懿。曹操逝去後,曹丕上位,司馬懿的命運也由此有了大的轉向,延康元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同年十一月,曹丕登皇帝位,史稱魏文帝。登基後,任命司馬懿為尚書,不久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司馬懿得到了曹丕的信任和重用。而此時曹操時期的謀臣已經凋零,司馬懿的施展空間就很大了。司馬懿成功的第三個要訣就是心狠手辣。例如在平定公孫淵之時,不但殺了公孫淵父子,還將公孫淵宗族,並同謀官僚人等,俱殺之,計首級七十餘顆。在謀殺曹爽之時,先殺了曹爽兄弟三人,又滅其三族。果真是無毒不丈夫,斬草除根!免除了許多後患。

  • 6 # 笑口核桃

    東漢,三國,兩晉都是舉薦制度,當然,你推舉我兒子,我就推舉你孩子,所以形成了氏族政治。在曹魏時期,司馬懿活了三朝,很多官員都是他舉薦的,軍中非司馬氏命令不行。身體健康很重要啊啊啊啊

  • 7 # 隨心說說看

    司馬家族最終能取得天下有兩點根本原因:一、司馬家族領袖司馬懿壽命足夠長是一大亮點,司馬懿心思整密善於韜光養晦,雖有政治野心但把自己隱藏的很好,在經歷了曹操、曹丕、曹睿之後終於實現了“三馬同槽”把持朝政。二魏國後期跟隨曹操打天下的一大批能臣武將逐漸凋零隻有一個曹爽勉強支撐,而與之相對應本身就是名門望族的司馬家族,經過多年的暗自培植打理已是人才濟濟早以躍躍欲試,機會一到自然是席捲殘雲一舉定乾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蠶絲被的選擇,你會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