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東
-
2 # 馬振廷1
突出暗藏一個生字,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就是說遠方沒到過知道的當然少啦,為什麼知之甚少呢?因為不執系,生地方呀,老子偷偷告許你無知長生。這個問題,按正常思維是不復合邏輯的,外出的遠應該是見識廣,怎麼會其知彌少呢?不出門戶,怎能知天下事呢,古時沒有電報,手機,怎麼知道的呢?迷惑吧?老子所說的聖人是指他自己,或所有的人,都能作到。要不怎麼說人人是佛呢,就在人心裡,看你作到做不到啦。本來不願說洩天機,還是管不住要說,修煉要進入清靜狀態,必須沒一絲雜念,元神才能離地球彌遠。(總體暗藏一個生字。生地方知之什少。)有了功力之後,想知道什麼,自然就到心裡來,恍兮惚兮其中有信,其信乃真。
-
3 # 風中CD
我們讀文章,要結合上下文一起讀,讀整體的意思,看個別的語句在整體文章中是一個什麼意思,起了一個什麼作用。
如果我們光看“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一句,那麼有可能對,有可能不對。因為“出”的越遠,“知”的可能越多,但如果“知”錯的越多,那麼反過來也就是“知”的越少了,所以是不能絕對講的。
如果一定要單獨地絕對地講老子的這句話,那麼還可以用蘇格拉底的一句話來解讀老子的這一句話,“我所知道的越多,我越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大意)。
但如果我們把這句話同上下文結合起來看,那麼可以理解,這句話無非是老子又在強調他一貫強調的無知無為。
這句話的上文是“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牗,見天道”,下文則是“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認識世界,有歸納法,也有演繹法。歸納法是透過經驗的總結,來認識世界,所以要出戶才能知天下,窺牗才能見天道,只有其出彌遠才能其知彌多。
但是演繹法不是,它以一點出發,只要憑藉一個假設為起點,透過一系列的規律來推演,即可得出一個結論。
老子求“道”,所謂“道”,在道德經裡,即可以指代事物演變的動力、根源,有時也可以指代事物演變的規律。掌握了規律,那麼事物如何演變也就掌握了。所以聖人可以“不行而知,不見而明”。
在認識上,老子是謹慎對待傳統論經驗論的,對歸納法是有疑忌的。就如同佛教裡的“色相”,在同一個“道”的作用下,有千色萬相,看多了只有迷人心智,而誤入歧途。
所以歸納法不能證真,只能證偽,只要出現一個錯的,整個結論就是錯的。但大千世界,千色萬相,人的認識是不可能歸納所有的。而且看得越多越容易受迷惑而出錯(其行彌遠其知彌少),而演繹法只以一個假設出發,出錯的可能性當然要少多了。
(但實際上我們知道,如果演繹法的這個前提假設錯了,那麼整個基於這個點演繹出來的整個理論大廈都將崩潰。
實際上歸納法和演繹法在認識世界上各有千秋,演繹法的假設前提仍然是由而且只能由歸納法,或者說由經驗、傳統來獲得,要不然我們使用演繹法就不是認識世界,而純粹是在進行思維的遊戲了)。
老子認為天道高於人道,人法地地法天,與其人為制定而常常犯錯,不如順其自然,直接取用天道。這也就是因為“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所以聖人才常常“不為而治”。
聖人採取“不為而治”的原因,是因為聖人知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其前提是聖人可以做到“不行而知不見而明”。
-
4 # 檻內小紅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到此靈山,知無不徹,含天含地,洞徹四方。
如向外馳騁求索,走得越遠,對外物迷之越深,離靈山反而愈遠。
故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矣!
-
5 # 成雲社初心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七 章
不 出 戶 , 知 天 下 ﹔ 不 窺 牖 , 見 天 道 。
其 出 彌 遠 , 其 知 彌 少 。
是 以 聖 人 不 行 而 知 , 不 見 而 明 , 不 為 而 成 。
翻譯:不出門就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知道天一般精深的思想。
他在一條道路上走的越遠,就越專注,知道的(其他)東西越少。
所以聖人還沒開始做就預見結果,沒看見卻已經瞭解來龍去脈,沒刻意去做,事情卻辦成了。
上面是我翻譯的,題主的問題應該與專注有關,一個人越專注某個領域,他的知識面就越窄,越深。
知識面窄,就是彌少。
-
6 # 老喬218152046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如何理解?非常簡單,出字怎麼解釋? 出字在此是距離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離你越遠,你就知道的越少。《道德經》25章還有:“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可對對照理解,並不是違背邏輯的。
第47章〈譯文〉不出門戶,能知天下事,不看窗外能夠了解自然規律。這是隻說到了普遍性的問題,而“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則是區別事物,認識事物特殊性的關鍵所在。
因此聖人不出行而知情,不眼見而明白,不作為而成功 。這些都是將“無名”“無為”的普遍性,錯當成“有名”的特殊性而丟失了“同一性”的錯誤認識。
-
7 # 七月流火140400643
儒家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老子卻說:“其出彌遠,其智彌小“。大有針鋒相對之意。到底誰對了?誰錯了。其實無所謂對錯,雙方的角度不同而己。
我們先來看看《道德經》第47章的這段話: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小。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老子這段話沒有什麼難懂的地方,他說:聖人足不出戶就能知天下之事,明天下之理。其目的是為了說明無為的道理。聖人的智慧是天生的,不必外求。而其治天下自然也是無為而治,順其自然,這也就是聖人之見,聖人之明。是無為法。儒家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有為法。
其出彌遠,其知彌小。現在也可以解釋的通。聖人之智,是以我為中心,向四面八方發散的。離開原點,無論向那個方向的“出“,都是對另外無數方向的背離。故出的結果必是得一失萬,所以說其出彌遠,其智彌小。
舉個現實的例子。聖人治天下,要懂得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民生、社會等全方位的知識,如果成了某一方面的專家,知識就不全面,不能稱為聖人了。
-
8 # 思思思行行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之所以引起誤會,主要是違背了我們所熟知的常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按字面意思,如果大家都足不出戶,反而知道的更多,對事情看得更清楚。矛盾啊!究竟是老子錯了,還是我們的解讀錯了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先看原文: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弗為而成。首先,從語法結構上分析,前後文有如下對應關係: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行而知
不窺於牖,以知天道<-->不見而明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弗為而成
可見“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是從“無為而成”的角度得出的結論。明白了這一點,再看這句話,你就會發現,“其出彌遠”是外在表現形式,“其知彌少”才是內在根源,因而,這句話不應解讀為“走得越遠,知道的反而越少”,而應解讀為“一個人活動範圍越大,即有為之舉越多,說明他對“道”瞭解的越少”。
其次,老子並不反對“行萬里路”!老子怕世人誤會,緊接著本章,老子又說道:『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何解?老子告誡世人,要分清自己的身份,只有“聞道者”,即統治者(王侯士大夫),才做“減法”——日損,以至於無為;對於“為學者”,即潛在管理者,還要做“加法”——日益,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總之,《老子》是一本偉大的書,每字每句都充滿著智慧,它的初衷是給管理者充電的,而不是寫給普通老百姓的。如果搞不清楚這一點,斷章取義,不但沒有用武之地,反而會失去前進的銳氣!
-
9 # 道鹹齋
這是《道德經》裡的一句話。
原文如下: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弗為而成。
平時我們都記得一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認為這是學習的根本方法。但是後面還有一句,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讀經典一部。這些話加起來如何理解呢?讀書是學習的初級階段。行萬里路是在讀書的基礎上到實踐中去體驗和檢驗,要一個感性的認識。這就跟儒家宋儒,朱熹所講的格物是一個階段。也就是初學者和研究具體問題的一些方法。行萬里路之後是要閱人無數。因為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物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有了不同人的理解和認知,會讓我們更加豐富起來。就好像我們多了幾雙眼睛多了幾個思考。那麼學習更高一層次階段為什麼叫讀經典?一部?因為我們在各種實踐當中,我們理解的還是一個一個分散的,區域性的知識。只有回來再讀一部經典,我們會講這些分散的知識,認識,理解系統的組織成一個具有深刻邏輯內涵的整體。會讓我們進入一個智慧的狀態,那麼這個狀態就是大學裡面講的致知的狀態。這個狀態也就是成系統的狀態。就像我們把汽車的各個零部件組裝成一個整體,變成一個可以系統執行的邏輯關係。這就是把分散的知識變成系統科學的過程。
那麼到了這一步的時候,就是“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在儒家那裡就是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的階段。因為進入創新的時候就不是在具體的研究一個個零散的問題的時候,到了系統整合的時候就是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取整體的思考世界的執行規律。
再說到更高層次的管理者。需要整體把握治理而不是事無鉅細插手具體事物。所謂君子周而不比,進入了這個狀態是需要整體性思維了。這也就好笑。在迷宮裡走迷宮和站在迷宮以外看迷宮的整體一樣。
-
10 # 看看44975
現代人理解錯誤。走得越遠,你越不熟習看見的環境物標,新的事物,在附近,對山川河流,道路很熟習,走路不需問人都知道到哪了,走得近,凡而掌握得更多事物,懂得下一步該往哪走,走遠了,到陌生地方,對地理環境知道得越來越少,不認識路了,知識更少了,甚至不知道下一步往哪走了。
回覆列表
知有兩種:知識和智慧。我們日常生活多強調知識和技能,知識和技能可以讓我們生活的更好,但真正體現生命本質的還是智慧,知識技能融入智慧會有很強的彈性和無限的可能性。
“其出彌遠”是外求,求知識技能,外求本身並無錯,如執著於外求,甚或忘記舍卻生命本身而外求,是捨本求末,如現實中,不顧生命健康地追求功名嗜慾,則得不嘗失,是謂“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出自《老子》第四十七章,全文“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弗為而成。”《老子》思想的核心主張是“現素抱朴,少私寡慾”,“修之於身,其德乃真”,對事物的認識透過觀徼,對事物本質的洞悉,要透過內求式的觀妙,“出”與“不出”是相對的,知識技能為用,智慧為本,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不行而知,不見而明,弗為而成。
正言若反,辯證地看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