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樊樊樊掌櫃

    儒家文化都已經銘刻在我們的內心裡,表現在我們民族的精神中。因為它是建立在仁、義、禮、智、信和忠孝基礎上的,首先要在家裡做一個好人,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在社會上也要禮敬他人,從家庭的孝推及到對國君的忠。

    自漢代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就在思想領域確立了統治地位。

    儒家文化成為一個培養人的系統,人在這種文化裡薰陶,從小就會有很好的禮教、很好的約束,知道自己未來長大應該去做什麼,就是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人的理想。如果沒有機會出社會報效國家,那就治好家。如果能出社會,那就要盡到自己臣子的責任,如果再有機會,就要平天下,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來。

    儒家文化所培養出來的成功的代表人物,一個是王陽明,他精通儒學,在學養上,功名上,打仗上,最終的成就上,都達到了前人達不到的高度。還有一個是曾國藩,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和影響,一介書生平定了當時大清最大的內患——太平天國,同時又以儒家文化來剋制自己,全身而退,最終沒有被捲入到政治上的殺戮之中。這二人都被人們視為楷模。

    從細節上來講,儒家文化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也非常好,孔融讓梨,割席斷交,臥冰求鯉,這都是對兒童影響好的一面。

    儒家文化有沒有它的侷限和不足呢?如果儒家文化一直是那樣優秀,源源不斷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對人們精神的影響一直是這樣一種正面的因素,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大清王朝的衰落,在整個世界的發展史上,中華民族寫下那一頁屈辱的歷史呢?

    要知道,清朝對儒家文化的弘揚和堅守,也是不遺餘力的,無論是科舉制,還是從康熙親自去拜謁孔廟,尊孔子為至聖先師。也就是說,中華民族的儒家文化之學從來沒有斷根,沒有受到本質的影響。而且以儒家文化為正統的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唐代和宋代都在世界範圍內達到了繁榮鼎盛。還有不少外族奪取了政權,也都被儒家文化所同化,所改變,可見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力之深,生命力之強。

    但是,事實就是事實,當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叩開了中國國門的時候,當鴉片煙傾銷到中國來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卻是華人的沒有脊樑,沒有意志,沒有鬥爭力,也沒有進取心,是一些萎靡的生命,這個是不是當一種文化發展到鼎盛的時候,展現的負面因素所造成的呢?這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

    儒家文化培養的是個人奮鬥,重親情,因為儒家文化所有的教育,都是從親情開始的,從家庭開始的,仁義禮智信,孝悌,這都是圍繞家庭建設開始搞起的。

    家庭裡就有血親關係,就有親疏,你在家庭裡強調了這樣一種價值體系的時候,他雖然也是愛屋及烏,去兼顧別人的感受,但是畢竟是從私開始,從自己身邊的人開始,所以他涇渭分明,私是從一開始就悄悄的種下了,有親疏,出社會以後也有裙帶風,也有非常多的和血緣關係有關的不好的狀態。

    而西方,印度,美國或者歐洲,它沒有儒家文化,但它有的是宗教,宗教對人們的影響是從小開始的。這個時候我們就看到宗教有宗教的優勢和長處了。從華人角度來說,他理解不了,因為來生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你去信它,它不實在,最終可能信的不對。

    但是宗教卻有著宗教的好處。好處在哪裡呢?宗教有共同的利益,就是上帝,上帝是他們共同的保護人,是所有人共同的主人。這樣一來就他們就沒有家族的劃分,血緣關係的親疏影響就變得小了。

    而作為一個民族,整體有共同的價值觀,有共同的道德和善良的標準,這個時候當他們在世界範圍內去打拼的時候,他們走到一起來,因為他們有共同的上帝,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像親人一樣親。

    但中國的儒家文化,由於它是從家庭開始做起的,所以每一個人內心都有一處私,都是要先顧及到親人,和自己最親的人的這種利益和感受。在外面又有禮教的約束。

    但是人這種私心在一種特定的情況下,它就會膨脹,就會沒有約束和遮攔,就容易爆發出來,顯示出來。所以中國的儒家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文化它也面臨著一個更新,也有一個發展,也存在著成住壞滅,你如果沒有新的文化因素融進來,它一定有成長和衰落的週期。

    而中國的儒家文化歷經了二千多年,所以慢慢這種劣根性的東西就越表現越突出,主要就是私字作怪。這個私就直接產生了對人群的劃分,是以利益和血親劃分的。在這種情況下,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的嫉妒心就會膨脹。

    因為每個人強調的是自己的利益,他沒有共同的利益,除了在家族之內有一定約束之外,他出了家族,就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他和另外一個家族出來的人,他們倆就變成一個利益紛爭的狀態,因為他們沒有血親關係,沒有共同的信仰,沒有一個共同的上帝去管他,只有一個法規,在西方是法治,在中國是禮教,就是克己,做聖人。

    克己做聖人對人是從最高的標準、要求做起,難度非常大,因為每個人的聖人標準是不一樣的。而西方的法制是做人的最低標準,你不按這個標準做,馬上就要抓你,就要去制裁你,所以容易做到。

    這個時候我們就看到差距了。在西方人心裡,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是仁慈,仁愛,上帝對子民的庇護,人就是要剋制自己,不要進地獄,要進天堂,這是他共同的價值觀,大的目標。而細緻的法制,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約束著人,就形成了非常有利的成長和管理的體制。

    而在中國,情況正好相反。一方面是從私字入手,從家裡的血親關係開始,首先,人群的劃分,利益的劃分是從家族開始,然後才是社會,先顧自己,然後再心繫天下。這樣一來,就使得這個私悄悄的隱藏。同時除了家族以外,又強調個人奮鬥,本質上自己和社會上所有的人,一出社會,其實是一個競爭關係,你有了我就沒有,你為你的小家利益去拼搏,我也為我的小家利益去拼搏,我們身後都帶著我們自己家族的利益,這個時候就兵戎相見。

  • 2 # 飛飛貓說話

    儒家對於人的研究,採取掐頭去尾的作法,不問我從哪裡來?也不問我將去哪裡?只選擇中間一段,即從出生到死亡一段,這一段自然不涉及靈魂的問題。儒家不是不懂,而是說不清楚,就不說了,或者說是為了突出重點,只講一段。"君子不論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等等。

    中國道家對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的說法,只說人從道中來,死後又回到道中去的說法,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所以中國引進了佛教,佛教把人分為三段,前世,今生和來世,用"緣起性空,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理論貫徹起來,較好的回答了“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了"的問題,而且用一句話說明了,我們為什麼要做一個好人的問題?就是“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的因果報應理論。

  • 3 # 國學是小孩

    靈,古文是巫師求雨之意。魂,《說文》言:陽氣為魂。儒家是極為關注生命的一個群體。其思想充滿了生命意識。這裡要把靈魂的概念放在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中去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氣”來形容靈魂,這樣就能更好地理解儒家對靈魂的重視。儒家希望透過德行來修煉自己的靈魂,確證自己的生命。

  • 4 # 澡雪堂主談修心

    不是沒有,而是很少,這和儒家“入世”的處世原則有關,因為鬼神問題過於玄奧,離現實太遠,很難說的明白,又極容易產生幅作用,當時中國社會面臨的現實問題較多,所以儒家把大量的精力,就放到了這些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中了。

    子路問事鬼神

    孔子在《易經.系傳》中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故知鬼神之情狀。”鬼神通俗的講就是指陰陽之間的變化,往深裡說就涉及到了生死問題,生死問題在《論語》裡面也談到過,但孔子明顯是不願意多談,所以關於這一塊,儒家文化中“不是沒有,而是很少。”

    在《論語.先進》中,子路就曾向孔子“問事鬼神”,這裡的“事”,有從事、處理等意思,“問事鬼神”就是在問怎麼處理與鬼神有關的問題,鬼神之類的事情,不管沒有沒親身經歷過,每個人幾乎都聽說過,越是說不清的事情,就傳得最快,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子路問這些問題,其實也挺正常的。

    孔子回答的很乾脆,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說,你還是先學會怎麼處理與人有關的問題吧,人既看得見又摸得著,活生生的就在我們眼前,而鬼神呢?神秘莫測,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如果連活生生的人的問題都處理不了,那些說不清又道不明的鬼神問題,就更免談了。

    孔子是站在一個相當的高度來講這些話的,有些事情,只要讓大家知道怎麼去做就行了,沒必要告訴他為什麼,因為有些道理是講不清楚的,不講還好,一旦講的話,反而會越講越亂,效果適得其反。

    所以《易經·觀卦》裡講“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鬼神之事,是拿來用的,目的是為了治,而不是亂。孔子在《論語.泰伯第八》中也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都是聖人的拳拳愛人之心,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說,因為不知道比知道了要好。

    生死問題

    那麼孔子的“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故知鬼神之情狀。”到底是在講什麼呢?其實這就是生死問題,一個生命,是由精、氣、神三部分構成的,精是指生理方面,神是精神的範疇,而氣則是溝通前二者的。

    再明白點說,精就是指我們的生理功能,比如我們身體的九大系統,呼吸、消化、生殖、運動系統等等,都屬於精的範圍,氣指能量,九大系統相當於設施,能量流入以後,就可以正常運轉了,所以叫“精氣為物”,意思就是能量流入系統,生命就開始運轉。

    神是我們的心識,這是精神層面的內容,前面兩個象是搭建房子,房子建好了,神這個主人就可以搬進來住了。前面兩個精和氣也叫魄,神也叫魂,我們平時講魂魄,和精氣神是一回事,“遊魂為變”是講神散了,跑掉了,“遊”就是指神走了,離開我們的身體了。

    這樣一來,房子成了空房子,沒有主人的房子,就象屍體一樣,很快就會壞掉,這個經驗我們應該都經歷過,再舊的房子只要有人住就沒事,但只要沒人住,再新的房子也會很快跨掉。這只是大概的情況,魂離開身體以後,就會變成鬼,或者變成神,都有可能。

    因為這裡面是有因果的,而孔子講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其實已經為我們揭密了,孔子雖然沒有明講,但我們把儒、釋、道的內容結合起來看,只要按儒家的教法去做,魂離開身體後,也就是人死後,是百分百要變成神的,不會變成鬼,孔老夫子的聖人不是別人給的,而是他確實有這個境界,他真的懂因果。

    總結

    我們經常講三教同源,三教是一家,這不是隨便喊的口號,而是三家的教義,確實是相通的,只是各自闡述的角度不同,而三家之中,儒家最了不起,因為他能以入世為原則,不拋棄世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最難得的,非常值得我們尊重。

  • 5 # 月淡風青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強調的是入世。積極地融入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苟利社稷,生死以之。”談鬼神對社會沒有益處,也說不清楚,所以不談。

    “敬鬼神而遠之。”是孔子的態度。儒家思想講究的是入世,為這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宣揚仁義道德,正人心,做事情。而鬼神這類不可捉摸的物件,敬而遠之就好。

    孔子是教育家。在魯國也好,周遊列國也好,一直在忙著教育。教育人入世,對社會做貢獻。

    積極地去幹活,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不管立德立言立功,努力去做就行了。可是人的水平不同。有的能無師自通,有的透過學習也能達到相當水平,有的則是無論怎樣努力,也不明白。於是就出現這三類情況。第一,理解的,你就去做;不理解的,跟著我做;我也不理解的,我就不說。這三類,是孔子自己的分類。

    有些人,天分極高,智商指數爆表,自然不用按部就班的跟老師學習,一點就透。自然不會找孔子,孔子也不教這樣的。孔子教的學生都是需要點撥的。孔子因材施教,根據各人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方法,才有了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的成果。

    那麼,聖人,有不明白的嗎?有的。很多嗎?很多。

    那不明白的問題怎麼解決?三種方法:

    第一、找人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向老聃問禮,向萇弘學琴,向郯子問官職。

    第二、自己研究,研究周易,研究教育。

    第三、問不明白,自己也弄不明白的,不說。比如鬼神的行為軌跡,靈魂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鬼,本來是人死後的靈魂,那時的人認為,鬼是可以對人起作用的,比如降祥瑞或降災難。

    但具體怎麼個降法,有什麼實施細則,誰也弄不明白。孔子也不例外。所以,就儘量避免吧。一次,孔子病了,子路特孝順:“老師我給你問問鬼神(請禱),看看管不管事?”孔子說:“不用麻煩了。我平常做的都是符合禮數的,沒有什麼可改進得了,(丘之禱久矣),他不降福給我也沒招呀。”

    因為靈魂的事,並沒有被大眾共同看見,像上個春晚呀,參加個比賽呀。只是存在於個別人的言談中,所以人們總是將信將疑。與其將信將疑,耽誤時間和精力,還不如把精力用在為社會作貢獻上。季路問過一會,孔子給㨃回去了。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所以因為孔子的影響,在儒家經典中,很少談及鬼神(靈魂)的事,即使談及,也是不得不談,一帶而過。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西漢·戴聖《禮記·禮運》)(厚養薄葬)

    畢竟,沒見過的事,或自己沒弄明白的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把別人帶溝裡不合適。

    有時候,孔子認為給你說也不明白,照著做就行了。

    比如:“饗大高者而彘為上牲,葬死人者裘不可以藏,相戲以刃者,太祖軵其肘,枕戶而臥者,鬼神其首。”

    祭祀時為啥豬排第一?,埋葬死人時,為啥裘皮大衣不能陪葬?

    你就說明白了,豬最好找,裘皮大衣還能穿呢,埋在裡面忒浪費。

    定了好多規矩,合適的不合適的,都得遵守,對後世的影響不太好。

    其實,孔子有時,也應該相信人民的智慧,說不定孔子當初一提倡,就能為後世帶來天翻地覆的貢獻呢。

    不過,我還是覺得“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句挺好。

    人生苦短,多幹點正能量的事兒,那些負能量和看不見摸不著的事就不要琢磨了,弄不好能把自己整迷糊了。毛主席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6 # 瘋哥哥l

    講靈魂是宗教的事

    佛教講來生,講轉世

    基督教講上天堂

    伊斯蘭講復活講末日審判,追求以後能進入樂園

    道教講長生不老,渡劫成仙

    這是在探索死後的事情,是宗教範疇。儒家思想和法家、兵家、墨家、縱橫家一樣,是現世之學,是人學,可以以此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提升自我,更好地適用現實的生活。僅此而已。

    儒家講的是思想,是哲學範疇

    儒家講中庸

    講仁義禮智信

    講忠君愛國

    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發端於孔孟,成熟於董仲舒,發展於韓愈,發揚於程朱理學、陸王心學。是一整套的文化體系,是長時間積累、吸收、歸納而成的一種思想體系。裡面有世界觀,有方法論,是認識世界的收穫,目的是為了掌握世界和社會發展的規律,並加以利用。所以,這是一種哲學。

    入世之學,是一種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儒家文化講忠君愛國,講天子,這是一種天倫,認為社會和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規律的,順應就好。在天倫之下,還有人倫,人倫便是社會。天倫和人倫構成了儒家的世界觀。

    在此基礎之上,開始教化世人,教人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作為人生目標,要光耀門楣,要出人頭地,要入世去有一番作為。這便是儒家要強調的人生觀。

    而在個人修為方便,鼓勵人們要做君子,勿做小人,要學會仁義禮智信,學會溫良恭儉讓。這便是儒家提出的價值觀。

    儒家以人為個體,認識自己,發展壯大自己,鼓勵人入世,創造價值,融入到社會里面去,是地地道道的入世之學。

  • 7 # 朱八戒CC

    靈魂是什麼?有兩種說法,一是人身上有一種靈異的非物質,當人死亡之後,將離開人的軀體,成為鬼魂。這是佛教的產物,人有前世今生來世,六度輪迴,了脫生死,超越生死,講的是積善積德修來生。儒家敬鬼神而遠之,講的今生入世的有所作為,所以儒家文化中沒有對鬼魂之類的解度。

    另一種說法,靈魂是人的思想意識,是人的道德品質,是人的家國情懷,是人積極向上勵志奮鬥的精神。當人的生命結束,他依然活在人們的心中,他的精神和風範將代代相傳。

    這種精神就是儒家的精神,也就是儒家的靈魂所在,那麼儒家的文化之中,處處都是對於靈魂的解度,被譽為東方聖經的四書五經,整體都是對一個人靈魂的啟示錄。

    儒家文化的核心仁義道德,就是一個人的思想靈魂。這種靈魂是沿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奮鬥目標努力地踐行,令大多數人都有著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仁愛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靈魂。“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是人間大愛,這是胸懷天下的博愛。

    儒家精神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史命,注重氣節、品德、人性的尊嚴。以德行修練自己的靈魂,淨化自己的靈魂,有著人間的正義,大行其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是哪八十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