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喜歡看影片者
-
2 # 07鷹眼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後,他在兩德統一問題有自己的主張,別看戈爾巴喬夫推行“新思維”,但他始終反對兩德統一。
大勢所趨:戈爾巴喬夫推行的“新思維”,從1985年開始,最初沒有影響到東歐,但當戈爾巴爾喬夫不斷調整“新思維”的內容時,特別是他鼓吹“公開性”、“民主化”、“多元論”等,搞亂了東歐國家的思想,給了東歐國家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說法,開始奪取政權。
對東歐各國的局勢 ,戈爾巴喬夫卻宣佈,東歐各國自行決定是否實行多黨制,自行決定自己國家的未來。戈爾巴喬夫的做法,也影響到德國。既然自行決定國家的未來,那兩德當然可以選擇統一。
正是在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下,兩德加快了統一的步伐。但令人奇怪的是,戈爾巴喬夫可以支援其他東歐國家自行選擇未來的體制,對兩德統一卻極力反對。
德國統一在當時歐洲來說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畢竟德國曆史上曾引發兩次世界大戰,誰也不願看到德國統一後再次強大。在兩德統一問題上,西方國家也表現的很有意思,有的西方國家全力支援,因為更能體現東歐劇變的效果,而像英國就不願意德國統一,因此在德國統一的問題上很少說話。而美國則順其自然,也沒有強烈支援兩德統一。
但面對戈爾巴喬夫的反對,西方國家又出奇的站在一起,畢竟德國統一有一定隱患,但總比面對一個強大的蘇聯要強之百倍。因此西方國家開始向戈爾巴喬夫施壓,要求戈爾巴喬夫不要阻止兩德統一。
面對西方國家的壓力,戈爾巴喬夫最開始並沒有讓步。這個時間點很關鍵,此時戈爾巴喬夫對其他東歐國家表現出寬容的態度,但對兩德統一卻始終不退讓。後來雖然他在德國統一的態度上有所鬆動,但他並不想德國快速統一。
戈爾巴喬夫的堅持,只過了不到一年,他突然改變以前的反對兩德統一的做法,全力支援德國統一。
支援原因:戈爾巴喬夫短時間內改變自己的做法,當然有來自西方的壓力。但戈爾巴喬夫的態度短時間內轉變,有很多原因。
一是國內壓力:戈爾巴喬夫推行經濟“加速戰略”失敗後,轉向蘇聯政治體制改革,但蘇聯經濟卻一落千丈,經濟不景氣,特別是國內生活總值不斷下滑。自從二戰以來,蘇聯還沒有出現過經濟如此糟糕的時期。蘇聯民眾對戈爾巴喬夫表示了不滿。戈爾巴喬夫要發展經濟,必然要依靠西方支援。因此,戈爾巴喬夫不得不向西方妥協,
二是德國技術:德國雖然在二戰遭受重創,但德國工業技術在歐洲首屈一指。蘇聯工業化後工業實力也很強大,但在精細化技術上與聯邦德國還有一定差距。因此蘇聯要發展工業,必然需要德國幫助。如果一味反對德國統一,將來蘇聯就會失去這方面的技術優勢。
三是利用矛盾:戈爾巴喬夫雖然是蘇聯解體一個重要因素,但作為一個政治家,他並不是一無是處,在德國統一問題上,他也看到西方國家並非都願意德國統一,像英國、美國等國家在德國統一上有矛盾,而要與西方國家進一步周璇,戈爾巴喬夫也要藉助西方國家的矛盾拿捏一下。因此,在美國等逼迫下,戈爾巴喬夫及時調整策略,從反對德國統一到支援德國統一。
四是德國承諾:德國為了統一,科爾一直與戈爾巴喬夫談判,最後德國方面同意兩德統一後裁減軍隊,並承認二戰後的歐洲邊界,堅決制止納粹勢力抬頭。這些承諾也讓戈爾巴喬夫轉變態度。德國還向戈爾巴喬夫承諾,德國統一後,北約不會東擴。
五是經濟補償:德國也向戈爾巴喬夫承諾,只要支援德國統一,德國將向蘇聯提供50億馬克的貸款,還將在蘇聯從東德撤軍提供130億馬克的補償費用。
這些條件及承諾很誘人,戈爾巴喬夫突然轉變在德國統一上的態度也屬正常。但戈爾巴喬夫卻沒有看到嚴重後果。
最後代價:戈爾巴喬夫贊同德國統一後,德國統一的步伐很快,1990年10月3日就實現統一。但戈爾巴喬夫並沒有換來德國承諾,兩德統一後,蘇軍撤出德國,北約繼續東擴。戈爾巴喬夫做法雖然得到西方的認可,但讓蘇聯失去很多。
德國前總理科爾曾說:“我們應該感謝戈爾巴喬夫,他的改革政策和外交政策中的新思維,是使德國和歐洲發生深刻變化成為可能的條件之一。”
戈爾巴喬夫在蘇聯解體,1997年他還對德國一個出版社說:“我們以最佳的方式解決了德國統一問題。”1997年11月,戈爾巴喬夫的夫人賴莎還說:“對德華人來說,戈爾巴喬夫的確是統一之父”。
但蘇聯得到了什麼?應該說什麼也沒得到,卻失去了很多,蘇聯解體後,這種代價便顯現出來。北約東擴,進一步壓縮了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使俄羅斯不得不直面北約。
-
3 # 漢時光
一是國內壓力。
戈爾巴喬夫推行經濟“加速戰略”失敗後,轉向蘇聯政治體制改革,但蘇聯經濟卻一落千丈,經濟不景氣,特別是國內生活總值不斷下滑。自從二戰以來,蘇聯還沒有出現過經濟如此糟糕的時期。蘇聯民眾對戈爾巴喬夫表示了不滿。戈爾巴喬夫要發展經濟,必然要依靠西方支援。因此,戈爾巴喬夫不得不向西方妥協,
二是德國技術。
德國雖然在二戰遭受重創,但德國工業技術在歐洲首屈一指。蘇聯工業化後工業實力也很強大,但在精細化技術上與聯邦德國還有一定差距。因此蘇聯要發展工業,必然需要德國幫助。如果一味反對德國統一,將來蘇聯就會失去這方面的技術優勢。
三是利用矛盾。
戈爾巴喬夫雖然是蘇聯解體一個重要因素,但作為一個政治家,他並不是一無是處,在德國統一問題上,他也看到西方國家並非都願意德國統一,像英國、美國等國家在德國統一上有矛盾,而要與西方國家進一步周璇,戈爾巴喬夫也要藉助西方國家的矛盾拿捏一下。因此,在美國等逼迫下,戈爾巴喬夫及時調整策略,從反對德國統一到支援德國統一。
四是德國承諾。
德國為了統一,科爾一直與戈爾巴喬夫談判,最後德國方面同意兩德統一後裁減軍隊,並承認二戰後的歐洲邊界,堅決制止納粹勢力抬頭。這些承諾也讓戈爾巴喬夫轉變態度。德國還向戈爾巴喬夫承諾,德國統一後,北約不會東擴。
五是經濟補償。
德國也向戈爾巴喬夫承諾,只要支援德國統一,德國將向蘇聯提供50億馬克的貸款,還將在蘇聯從東德撤軍提供130億馬克的補償費用。
這些條件及承諾很誘人,戈爾巴喬夫突然轉變在德國統一上的態度也屬正常。但戈爾巴喬夫卻沒有看到嚴重後果。
最後代價
戈爾巴喬夫贊同德國統一後,德國統一的步伐很快,1990年10月3日就實現統一。但戈爾巴喬夫並沒有換來德國承諾,兩德統一後,蘇軍撤出德國,北約繼續東擴。戈爾巴喬夫做法雖然得到西方的認可,但讓蘇聯失去很多。
德國前總理科爾曾說:“我們應該感謝戈爾巴喬夫,他的改革政策和外交政策中的新思維,是使德國和歐洲發生深刻變化成為可能的條件之一。”
-
4 # 貓頭鷹深度觀察
二戰後,德國一分為二,聯邦德國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民主德國實行的是蘇聯體制。這是二戰後形成的一個既定的結果。兩德的分界線,也是華約與北約冷戰邊線。蘇聯一直以來主張保持戰後既定的結果,反對兩德統一。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後,他在兩德統一問題有自己的主張,別看戈爾巴喬夫推行“新思維”,但他始終反對兩德統一。
大勢所趨
戈爾巴喬夫推行的“新思維”,從1985年開始,最初沒有影響到東歐,但當戈爾巴爾喬夫不斷調整“新思維”的內容時,特別是他鼓吹“公開性”、“民主化”、“多元論”等,搞亂了東歐國家的思想,給了東歐國家反對派機會,他們打著戈爾巴喬夫的說法,開始奪取政權。
對東歐各國的局勢 ,戈爾巴喬夫卻宣佈,東歐各國自行決定是否實行多黨制,自行決定自己國家的未來。戈爾巴喬夫的做法,也影響到德國。既然自行決定國家的未來,那兩德當然可以選擇統一。
正是在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下,兩德加快了統一的步伐。但令人奇怪的是,戈爾巴喬夫可以支援其他東歐國家自行選擇未來的體制,對兩德統一卻極力反對。
德國統一在當時歐洲來說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畢竟德國曆史上曾引發兩次世界大戰,誰也不願看到德國統一後再次強大。在兩德統一問題上,西方國家也表現的很有意思,有的西方國家全力支援,因為更能體現東歐劇變的效果,而像英國就不願意德國統一,因此在德國統一的問題上很少說話。而美國則順其自然,也沒有強烈支援兩德統一。
但面對戈爾巴喬夫的反對,西方國家又出奇的站在一起,畢竟德國統一有一定隱患,但總比面對一個強大的蘇聯要強之百倍。因此西方國家開始向戈爾巴喬夫施壓,要求戈爾巴喬夫不要阻止兩德統一。
面對西方國家的壓力,戈爾巴喬夫最開始並沒有讓步。這個時間點很關鍵,此時戈爾巴喬夫對其他東歐國家表現出寬容的態度,但對兩德統一卻始終不退讓。後來雖然他在德國統一的態度上有所鬆動,但他並不想德國快速統一。
戈爾巴喬夫的堅持,只過了不到一年,他突然改變以前的反對兩德統一的做法,全力支援德國統一。
支援原因
戈爾巴喬夫短時間內改變自己的做法,當然有來自西方的壓力。但戈爾巴喬夫的態度短時間內轉變,有很多原因。
一是國內壓力。
戈爾巴喬夫推行經濟“加速戰略”失敗後,轉向蘇聯政治體制改革,但蘇聯經濟卻一落千丈,經濟不景氣,特別是國內生活總值不斷下滑。自從二戰以來,蘇聯還沒有出現過經濟如此糟糕的時期。蘇聯民眾對戈爾巴喬夫表示了不滿。戈爾巴喬夫要發展經濟,必然要依靠西方支援。因此,戈爾巴喬夫不得不向西方妥協,
二是德國技術。
德國雖然在二戰遭受重創,但德國工業技術在歐洲首屈一指。蘇聯工業化後工業實力也很強大,但在精細化技術上與聯邦德國還有一定差距。因此蘇聯要發展工業,必然需要德國幫助。如果一味反對德國統一,將來蘇聯就會失去這方面的技術優勢。
三是利用矛盾。
戈爾巴喬夫雖然是蘇聯解體一個重要因素,但作為一個政治家,他並不是一無是處,在德國統一問題上,他也看到西方國家並非都願意德國統一,像英國、美國等國家在德國統一上有矛盾,而要與西方國家進一步周璇,戈爾巴喬夫也要藉助西方國家的矛盾拿捏一下。因此,在美國等逼迫下,戈爾巴喬夫及時調整策略,從反對德國統一到支援德國統一。
四是德國承諾。
德國為了統一,科爾一直與戈爾巴喬夫談判,最後德國方面同意兩德統一後裁減軍隊,並承認二戰後的歐洲邊界,堅決制止納粹勢力抬頭。這些承諾也讓戈爾巴喬夫轉變態度。德國還向戈爾巴喬夫承諾,德國統一後,北約不會東擴。
五是經濟補償。
德國也向戈爾巴喬夫承諾,只要支援德國統一,德國將向蘇聯提供50億馬克的貸款,還將在蘇聯從東德撤軍提供130億馬克的補償費用。
這些條件及承諾很誘人,戈爾巴喬夫突然轉變在德國統一上的態度也屬正常。但戈爾巴喬夫卻沒有看到嚴重後果。
-
5 # 御前帶刀侍衛
戈爾巴喬夫當時的“新思維”政策,讓他錯誤的估計了形勢。他認為兩德統一是對世界和平的重大貢獻。會因此得到西方國家的接受,結束冷戰對峙。同時,蘇聯的經濟形勢已經不允許再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除非爆發戰爭。而這個後果,不是他一人能承擔得起的。所以只能坐視兩德統一。
-
6 # 老侯講百家
1990年東西德“統一”的2個必備條件
二戰開打之前,時任德國領導者希特勒叫囂著用戰爭,為德國獲得前所未有的版圖。然而隨著1945年4月30日蘇聯的坦克碾壓進柏林城時,希特勒個人在絕望中舉槍自殺之後,德國不光失去了戰爭中搶奪的版圖,戰前的既有領土也陷入被“瓜分”的命運,
作為主要戰勝國的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舉起手中殺戮的武器,在幾乎完全沒有徵求德國百姓同意的基礎上,以單方面的《克里米亞宣告》和《波茨坦協定》為依據,將德國本土一分為四。
且讓德國民眾更加絕望的是,他們剛剛從自己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痛中走出來,立馬就被迫加入了新的戰爭。蘇聯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在1947年因為意識形態實在是難以談攏,進入了武裝對峙的狀態,史稱“冷戰”。
德國由於地理上是兩大陣營在歐洲的主要勢力分割線,不可避免的成為“冷戰”的最前沿。而出於能夠在戰爭中搶奪住先手的考慮,美華人不顧和蘇聯達成的“讓德國放棄進攻性軍事能力”共識,主動將德國重新武裝起來。
1948年6月美英法宣佈所管轄的佔領區合併,並隨即在1949年5月23日扶持出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而蘇聯這邊也不甘落後,西德成立5個月之後的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也在蘇聯佔領區被孵化而出。
4國佔領圖
由於蘇聯和美國都想把自己控制的德國領土,變成一個非爭議的勢力,所以在激烈的妥協談判之後,東西兩個德國均在聯合國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從歷史經驗來看,德國這次是徹底分裂了。
然而世人都低估了德華人民間“血濃於水”的“民族”認同,1990年8月東西德國的人民,莊嚴的向全世界宣佈德國再次迎來了“統一”,分裂的德國將成為“歷史”。
至於德國為什麼能夠如此快速的統一,時任聯邦總統魏茨澤克是這樣說的“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但是歷史的事實真的如同那位德國總統說的這麼簡單,僅僅是“良好的國民素質”嗎?小袁從國際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這次和平的“統一”有2個條件缺一不可。
戈爾巴喬夫
首先是冷戰基本進入尾聲,出於國內民生的壓力,時任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於1988年,不甘心的放棄了在冷戰中時刻保持“進攻”的姿態,全心全意的解決國內問題。
對於包括東德在內的衛星國,給予一種“自生自滅”的態度,不過多幹涉他們的內政,如此一來東西德統一在蘇聯方面基本過了關。
再而是德國的民眾之間,並沒有什麼血海深仇。跟德國有一樣地緣屬性的“北韓半島”,至今沒有統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南韓和北韓曾在1950年殺的昏天黑地。
而東德、西德在整個冷戰期間並沒有全面戰爭,所以在沒有互相殺戮的前提之下,不管是東德還是西德的百姓,都沒有把對方認定是一定要幹掉的敵人,更多的是認為德國的分裂,是美蘇留下的悲劇產物。
當蘇聯那邊已經基本鬆口,德國全體民眾不約而同的認為, 不要再把“悲劇”強加在德國民眾身上了。
-
7 # 閒看秋風999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一個自古以來的統一國家,歷史文化傳統完全一脈相承的國家,後來被人為的一分為二;因此,統一的步伐上不可阻擋的。
德國戰敗後,根據“三巨頭”在雅爾塔以及波斯坦會議達成一致一致,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紛紛向德國派出佔領軍,將德國分成了四個部分。
當時的德國首都柏林也被分成了四個部分,柏林牆就是1961時候的傑作。
1945年的德國是由“四強”(美、英、法、蘇聯)共管;隨著冷戰的開始,1948年,美、英、法國佔領軍將各自管了的區域合併,成立了一個國家,簡稱“西德”;而蘇聯當然也不甘落後,隨即要成立來一個國家,簡稱.“東德”。至此,德華人骨肉分離。
為什麼要講述這一段歷史呢?因為,德國對一分為二不是一個國家的決定,是由當時的“四強”共同完成的;同樣,“兩德”後來的統一,也不是戈爾巴喬夫所能夠左右的。
1989年,東德局勢鉅變。大批公民出逃西德。接著,東德對許多城市相繼爆發了規模不等的示威遊行,要求放寬出國旅行和新聞限制。同年10月,東德總統昂納克宣佈辭職。
這一年不僅僅是東德,整個東歐原蘇聯集團國家政府紛紛倒臺;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四強,即美國、英國、法國以及蘇聯一千共同決定兩德合併。所以,並非是戈爾巴喬夫一個人的“功勞”。
1990年8月31日,東德核西德兩國共同簽署協定宣佈正式合併。
回覆列表
1989年到1990年,是德國統一道路上的劃時代的年份,兩德統一問題成為世界的焦點,對此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對此是反對的,怕統一的德國會危機蘇聯及東歐的地緣政治利益,但是最終戈爾巴喬夫還是同意了統一,為何會轉變那麼快,應該是下面幾個原因。
第一民主德國的危機加深,聯邦德國經過一系列改革,與民主德國在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再加上西方對聯邦德國一系列的經濟扶持,使得聯邦德國從消耗工業到工業經濟的轉型,經濟實力大幅加強,反觀民主德國經濟改革失敗,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和對生活差距的不滿,加大了社會的動盪,民眾合併的情緒高漲。
第二聯邦德國大力推進統一,德國分裂後聯邦德國政府一直致力於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1982年上臺的科爾總理,在促進統一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隨著1989年東歐劇變,科爾抓住了這一機遇,提出“十點計劃”,民主德國和民眾也積極迴應。
第三蘇聯國內局勢的惡化,1989年到1990正是蘇聯國內短缺型經濟危機爆發的時候,蘇聯經濟停滯不前,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財政金融惡化嚴重,國內日用品短缺,社會動盪,民族分離主義抬頭,此時的聯邦德國迅速抓住機會,大量援助食物和生活物品,還提供了50億馬克的貸款,緩解了蘇聯政府的壓力。
第四戈爾巴喬夫外交政策的轉變,戈爾巴喬夫主張新外交思維,積極與西方國家接觸,柏林牆倒塌時,認可了東歐劇變,併力壓國內對東歐劇變的牴觸心理,當東德領導人來求助時戈爾巴喬夫態度冷漠,加上英美法等西方國家的介入,使得蘇聯有被孤立的危險,所以選擇德國統一是蘇聯不得不面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