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享育
-
2 # 鹿兒媽媽
這是受多方面原因導致的。
環境因素在熟悉的環境中,人的精神都是放鬆的,行為舉止也會活潑大方一些,而在陌生的環境中,人往往會因為生疏感而變得拘謹,靦腆。孩子更是如此,因為不會偽裝,他們對環境變化的表現會比大人更明顯。所以在家裡的時候他們處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就會活潑一些,出去以後,比較陌生,就會安靜一些。
性格因素每個孩子的性格是不同的。有些孩子是內向型性格,有些孩子則是外向型性格。還有的孩子是內外兼具。與生俱來的性格決定了他在家的時候。外向性格的人往往在家裡和外面都會比較活潑,而內向的人一般在外面的表現會比在家裡表現安靜的多。
家長因素有些家長一旦帶孩子出去,就會要求的比較嚴格,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希望孩子能成為別人眼裡優秀的孩子。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出現不配合心理,原本活潑的也不活潑了,原本好動的也不愛動了。
綜上,孩子在家像條龍,出門像條蟲實在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家長要多多給予孩子鼓勵,如果有些要求孩子實在做不到也不要強求。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性格,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
3 # feeling惠惠
很多媽媽都在疑惑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在家就是龍,出門變條蟲呢?孩子的膽子為什麼這麼小?這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有木有影響?在外會不會受到欺負等。
帶著媽媽們的疑問,與惠惠一起探討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太過依賴。在家都是事事父母包辦,(寶寶手一指,家長就馬上給寶寶拿到手上。)什麼事情都對於他來說是沒有阻礙的。一旦出門就顯得事事不順,並不是按照家裡的情況發生了,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做,膽子當然就小了。(2)生活範圍小。很多孩子從出生後成長的環境幾乎就是在家裡,父母很少帶寶寶與外界接觸,對於外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習慣,孩子當然會產生恐懼心理。 (3)經常恐嚇。很多父母在孩子淘氣不聽話時,家人就常用恐嚇的方式:有‘麻老虎’、這個會傷害你、會把你賣了、不要你之類的話,久而久之孩子心理就會留下陰影,失去安全感,從而膽小。 (4)動手實踐少。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孩子還小,很多東西都不讓他去碰,造成孩子不敢嘗試與實踐,未獲得知識和取得經驗,孩子在面對新事物時就會恐懼、膽小。 (5)缺少溝通。孩子的世界有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觸,如果父母沒有跟孩子做好溝通,一旦受到阻礙或者不順時,孩子就會自動放棄,但下一次再面對時就會產生恐懼心理。 以上就是造成孩子膽小的一些重要因素,而孩子膽小且不去引導和教育的話,會對孩子的成長和身心都會有很大影響。如自閉,懦弱,性格孤僻,內向,缺乏創造性等,而這些都是現代社會生存的大忌。
那怎麼解決孩子膽小問題呢,應注意以下幾點: (1)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先從簡單的事做起,讓孩子自己動手,慢慢嘗試,形成習慣。(比如:幫助父母做家務:摘菜,拖地,掃地等,雖然孩子會幫倒忙,但一定要讓孩子參與,能夠增強寶寶自信心的建立。)
(2)多與外界接觸,多和同齡小朋友玩耍。帶孩子外出,擴大孩子的眼界和接觸更多的朋友,能夠認識世界並得到交流。
(3)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讓他敢於探索與嘗試精神。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你覺得超出孩子的能力時,可適當降低問題的難度,讓孩子有信心的去解決。
(4)榜樣的力量。寶寶在外不按照你預期的時候表現,比如:不和阿姨打招呼,那我們父母大方的與別人打招呼,不強迫寶寶,讓寶寶看到你的積極態度,慢慢的寶寶也會像你一樣積極面對問題了。
(5)提前預告寶寶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事情。比如,呆會我們要到哪裡去,可能會遇到什麼事情,我們可以怎麼做。
因此,父母要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膽子大,敢於嘗試,抗挫折能力強,自己動手等性格,才會更好的成才。
-
4 # 愛嬰燕老師
“雙重性格”,“兩面派”,家裡小霸王,屋外害羞孩。很多的孩子都處於這樣一個狀態,當孩子到了要入園進入大集體生活時,家長的擔心也就隨之而來,孩子能適應嗎,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性格表現呢?我們一同來剖析:
一,餵養,監護過於謹慎
現在父母工作繁忙,孩子幾乎上長輩帶得多,隔代餵養和監護造成了孩子在家就是一個小霸王。長輩們在孩子的生活上不是擔心吃飯沒吃飽,就是害怕穿衣多熱了,穿得單薄冷了。孩子所有的訴求完全不用表達長輩們就已經給孩子完成了。寶寶的自主意識沒得到提高。帶寶寶外出遊玩,孩子玩會兒沙土,長輩嫌棄孩子的衣服會髒,不讓玩。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遊樂設施,怕孩子有打鬧,不讓接觸。等等諸如此類的情況一而再再而三的讓家長阻隔,孩子的認知領域就會認為,哦,原來在家外面的一切事情都是不能去接觸的,孩子慢慢得就不去接觸,也不接納,同時也阻隔了寶寶探索的慾望。
二,安全感建立不完善
在家環境是熟悉的。孩子的玩伴是家長,天天在一起,熟悉。物品的擺放,孩子都知道在哪,得心應手,熟悉。孩子要幹什麼事,家長了解,熟悉。而,家長又沒有進行有效的引導和交流,那在外,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沒有探索,沒有嘗試,對於孩子來說他的安全感嚴重缺乏,導致,在陌生的環境裡不敢去展示自我,表現出害怕,害羞的狀態。
三,自我防範意識過於敏感
中心有一位叫長長的寶寶,每天來中心都會哭一會兒,然後就是提著自己的水壺,包包,必須是綠色的椅子進入教室,坐也是在他認為安全的位置上。走到哪,隨身物品就攜帶到哪。而且小朋友多的地方,自認為危險的地方一概不去。孩子的自我防範意識敏感,導致寶寶沒時間去體現自身優秀的一面,一直提個心防範他人。
孩子出現兩面派,雙重性格主要是長時間沒有讓孩子獨立的探索未知的領域,自主的完成他的年齡應該完成的任務或事情。有時,父母,長輩們的放手教育並不會適得其反,孩子腳下的路要他自己去走,讓孩子去走屬於自己的路,我們只要做好孩子的支持者。
-
5 # 小敏老師營養育兒坊
在家像條龍外出像條蟲的孩子,當今社會還真不少!孩子“龍變蟲”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其實,孩子自身和家長雙方面都有一定的原因:
1、首先,孩子自身生理和心裡因素決定的。
孩子們自控能力還比較差,對外界的判斷能力不足,會對自己的撫養者有強烈的依賴心理。當孩子離家在外時,面對老師和其他孩子們,其或多或少會自我約束,此外,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孩子在早教中心或幼兒園也會表現出與家裡不同的一面。
2、家長主觀行為因素是關鍵。
首先,家長過分溺愛孩子。有些家長尤其一些老人們對孩子無底線的一味遷就,就算孩子犯了錯誤,可能媽媽批評了幾句,孩子一哭了,其他家長就來哄孩子了。
其次,家長包辦代替。家長們總覺得孩子還小,凡事都要幫著孩子做,吃飯家長喂著吃,作業也是家長幫著寫,……,孩子缺乏自主性和獨立性!家庭教育與早教機構或幼兒園教育不一致。那麼,孩子上幼兒園而離開家時,就難免不適應了!
說起原因,還有一點就是在家時孩子對周圍環境很熟悉,很放鬆。並且,孩子知道家裡人都很愛他,做錯事也不怕,在家就“成龍”了。而孩子不太熟悉的公共場合,孩子自我感覺不在自己掌控範圍,安全感不足。尤其還有陌生人在時,孩子不能判斷他們對自己行為的容忍底線,他也無從瞭解,也就“成蟲”了。
那麼,家長朋友們要如何對付寶寶們的這種家裡外頭“兩面派”的現象呢?
1、家庭無原則的溺愛要杜絕,不能過分遷就!有時對孩子說“不”是父母的責任,在社會環境中,對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我們都可能遭到拒絕,孩子必須接受和習慣這一點。
2、家裡家外的行為標準要統一。
3、為孩子提供多元的社交機會,進入公共場合,他就更容易適應,不容易變得膽怯了。 -
6 # 玥育兒
在家是條龍,在外面是條蟲,孩子的性格為何出現“兩面派”?
有很多朋友跟我溝通說孩子在家裡面能說會道,脾氣還挺大,天使與惡魔並存,但是一到外面去,寶寶就變得膽小怕人,作為家長的都很焦慮!對於這種現象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罪魁禍首還是我們自己!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6+1”的帶孩子模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6個人養育1個孩子),孩子的生活環境十分優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真正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生活環境;再加上家長的過度保護:寶寶這不能摸,那不能碰!這一切都會讓孩子的安全感得不到發展,覺得離開家人的地方都是不安全的!
再者,外面的環境很少會以他為中心,他感到不習慣,也不會透露自己的“本性”! 綜合起來,孩子就出現了“在家是條龍,在外是條蟲”的“兩面派”性格! 總結下來,家長不可過度溺愛孩子過度保護孩子,這樣會阻礙孩子的“自然能力”的發展!您的愛就變成了害!放手吧,親愛的家人們!
-
7 # 顧媽媽來了
哈哈哈,中國語言博大精深,比喻的恰如其分。其實我想先表揚一下我們小寶寶。
超級會看臉色對不對?
很多人說是因為大人溺愛,不捨得責罵,所以他們在家作威作福,養成了習慣。而在外面,別人對待他不會照顧他們的情緒,更不會摻雜任何溺愛的成分,孩子自然就會收斂很多為保護自己,看起來就跟一條蟲一樣軟弱。
這種理由肯定是對的。其實我們想想,這種情況只在小朋友身上發生嗎?我們“大人”身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情況呢?
即:人對於自己可以支配、可以操控、可以傷害或者可以虐待的物件往往會更加的忽略和貶低。
例如生活中,我們可以很生氣的和媽媽&爸爸說“你這樣做不對啊!怎麼這樣啊!”和我們的配偶因為一點芝麻小事吵得不可開交。
而對外人我們彬彬有禮,就算他們出言不遜,我們的容忍度也高些……
這種現象是我們人類的心理現實,也是大部分人的一個通病。 有人說,瞭解這些知識有什麼用,孩子不還是在家像龍,在外像蟲麼?
哈哈哈, 是的,不過這個現象恰恰提醒了我們一點:
育兒即育己。
我們在完善自身的過程中,孩子也一定有所變化。
-
8 # house秀爽
孩子在家像條龍
在家裡一家一個小皇帝,小公主,真的是千百般寵愛於一身,如果有隔輩親人那更是說一不二,一言九鼎。稱為人中龍鳳一點不誇張。
孩子在外像條蟲
在外邊孩子看到人不敢打招呼,看到不熟悉的小朋友繞著走,不能很好的玩到一起。小朋友間玩耍發生矛盾衝突,不會解決,哇哇大哭。真的同蟲沒兩樣。
孩子性格為何兩面派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家裡照顧的無微不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事事順從,一切都為其打點好了。沒有讓她自己的生活能力得到鍛鍊。手巧則心靈,手部鍛鍊的不夠,孩子心智發育也不會很成熟。從而導致當她脫離家裡的“真空”環境之後,會極其不適應。不敢表達,不會表達,畏畏縮縮,活脫一條小蟲子。
所以在孩子性格養成方面,家長需要做的真的很多,古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你的寶貝還在性格可塑期,請給她更多自由和空間,讓她天性釋放,與大地親密碰觸。與自然充分融合,建好性格的基石。
-
9 # 美言美語du
孩子在家裡跟家庭成員建立了安全感和熟悉的交往方式,無論什麼時候都以非常放鬆的狀態去做,行為沒有任何約束。
孩子外出像條蟲主要以以下幾方面原因:
1、缺乏安全依戀
缺乏安全依戀的孩子總是粘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保姆
2、缺乏交往能力
當孩子不懂得如何與同伴交往時,孩子通常站在旁邊觀看而不敢參與
3、缺乏自信心
藝高膽大,孩子也一樣。會滑冰的孩子在廣場上看到別人滑冰時,會很快跟著大家一起玩,不會玩的孩子就沒有這種自信參與活動。
-
10 # 灝賓媽媽
經常可以聽到很多家長說“奇怪,我家這個在家是小霸王來的哦,在學校怎麼那麼聽話?”或者說“在家很活躍的哦,怎麼出來就那麼安靜呢?”。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遇到同樣的事情,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人的本能正常反應
不要說小孩,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在陌生的環境和在家裡對比都會有所拘束和收斂的,對吧?那是我們的本能反應和條件反射來的,小孩就更加不用說了吧,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和遇到陌生的人總得要觀察和熟悉才能做出反應的哦,你們覺得,對嗎?
二:性格使然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種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複製貼上品,所以每個寶寶從生下來就已經有著別於他人的獨立性格和特質。有些人天生就是一慢熱型的性格,只有在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中表現出自己的活躍,相比較在陌生的環境就比較內斂。
三:刺激和鍛鍊不夠
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否由於各種的原因沒有提供足夠的讓寶寶接觸外部環境的時間,都是待在家這一小空間裡。特別現在家有二胎後,情況更嚴重,我就是這一類了。由於二寶的降臨和工作生活的忙碌,致使原來每天都出去廣場玩耍的大寶只能跟著忙碌的我待在家裡。寶寶沒有更多的接觸陌生環境和陌生人,人際交往能力就沒有得到鍛鍊,從而也使寶寶在陌生的環境不知所措。沒有能夠像在家裡表現得那麼自如和放鬆
回覆列表
孩子在家裡的時候就會表現的很大方活潑,甚至囂張霸道;在外面就會表現的很乖或者是羞澀、膽小。很多孩子都會有一些“兩面派”的作風。這主要是人的“利己行為”在驅動。
孩子其實非常敏感,很會看眼色,可以根據不同的環境做出不同有利於自己的行為。在家裡一家人都寵著孩子,孩子就是“小皇帝”;在外面大家都是集體的一份子,孩子就會刻意表現出自己優秀的一面——“乖巧懂事”,或者把自己融入集體不讓自己太突兀,就會表現出膽小羞澀的一面。
如何調整孩子“兩面派”的行為?
1、不要過度寵溺或冷落孩子,要讓孩子明白他/她是家庭中平等的一份子。
2、多帶孩子出去接觸陌生人和陌生環境,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
3、提高孩子的自身素養,增長見識,拓寬眼界,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4、培養孩子Sunny樂觀的性格,多讚美孩子,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孩子“靦腆”,給孩子貼標籤。
5、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家庭氛圍要和諧,家庭成員之間幽默熱情而不失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