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野胖丫

    馬鈴薯從播種到收穫,在整個生長生育期內大致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塊莖形成期、塊莖膨大期、澱粉積累期、塊莖休眠期等6個生長髮育階段。

    (1)馬鈴薯發芽期, 塊莖發芽至播種到地裡長出幼苗為發芽期。生長中心是根和芽的生長。此階段幼苗生長粗壯程度和根系發達與否,直接影響馬鈴薯的後期生長。

    (2)馬鈴薯幼苗期, 出苗至頂端用肉眼看得清花蕾時為幼苗期。約需20一40天,生長中心是髮根和長葉。出苗後約20天左右,便可看到花蕾,叫做現蕾。同時,地下部分的甸甸莖頂端停止極性生長,開始膨大成幼小的塊莖。

    (3)馬鈴薯塊莖形成期, 現蕾15~20天后開始開花,地下莖的頂端相繼膨大形成塊莖,直徑一般在1~3釐米,此階段稱為塊莖形成期。此時,植株已由單純的營養生長期過渡到營養生長、生殖生長和物質積累並行的時期。

    (4)馬鈴薯塊莖膨大期, 從始花塊莖形成至盛花末期塊莖基本停止膨大為塊莖膨大期。此階段馬鈴薯開花、莖葉增長和塊莖膨大同時進行,是馬鈴薯一生中生長髮育的全盛時期。其莖葉生長速度、葉面積和莖葉重達到最高峰;塊莖增長的速度為塊莖形成期的5—9倍,一天可增加20一50克。是決定塊莖膨大和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

    (5)馬鈴薯澱粉積累期, 末花期,馬鈴薯價格行情地上莖葉生長基本停止,基部葉片自下而上逐漸衰老變黃,開始枯萎,塊莖大小基本定型,進入澱粉積累階段。此階段以澱粉積累為中心,蛋白質和灰分的積累也同時進行,只有糖分和纖維素相應減少。澱粉積累直至莖葉全部枯死才停止。

    (6)馬鈴薯塊莖休眠期,一般剛收穫的馬鈴薯塊莖,即使給以適宜的發芽條件,也不會很快發芽的現象,便叫馬鈴薯休眠。以上便是我總結的馬鈴薯生育時期和其他各個時期的特徵。

  • 2 # 農村晴妹

    一、休眠期

    新收穫的馬鈴薯塊莖在適宜條件下必須經過一定時期後才能發芽,這一時期為休眠期,這種現象為休眠。塊芽的休眠實際開始於塊芽開始膨大的時刻,在栽培上則從芽葉衰敗後收穫時看做進入休眠期。休眠期長短按塊莖成熟收穫到芽眼開始發芽的天數計算,由品種的遺傳特性和貯藏的溫度決定。

    有的品種休眠期長達四五個月,有的品種則很短。一般情況下晚熟品種的休眠期較長,而早熟品種則較短。一般溫度在10℃以上,塊莖易透過自然休眠而發芽,溫度在2℃~4℃時,塊芽可以保持長期休眠狀態。

    另外,收穫時塊莖的成熟度與休眠期的長短也有關係。馬鈴薯塊莖的休眠屬於生理性自然休眠。休眠期內,塊莖的生理代謝過程減弱、生長停頓,由於塊莖休眠強度不同,打破塊莖休眠的難易程度在不同品種和塊莖的不同時期也是不同的。

    二、發芽期

    從種薯解除休眠,幼芽眼處開始萌芽,抽長芽條,直至幼苗出土為發芽期。這個時期的生長中心在芽軸的伸長和根系的發育上,養分和水分主要靠種薯根從土壤中吸取的水分和營養物質供給。

    這一階段生長是馬鈴薯產量形成的基礎,直接關係到馬鈴薯的高產與優質,但它首先取決於種薯的休眠狀況,打破休眠的程度以及種薯的生理年齡;其次取決於種薯的健康狀況;再次取決於周圍的環境條件,例如土壤的墒情、氧氣含量和適宜的溫度。

    發芽期的長短,因品種特性、種薯貯藏條件、栽培季節和栽培技術水平等而不同,在正常情況下不應超過1個月。這一時期的關鍵措施在於把種薯中的養分、水分、內源激素等充分調動起來,使種薯儘快發芽出苗。

    三、幼苗期

    從出苗到第8葉或第6葉平展為幼苗期。一旦幼苗出土,其綠色莖、葉即開始利用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種薯內的養分可繼續發揮作用,直至出苗後30天左右。

    這一階段的生長以根、莖、葉為中心,同時伴隨匍匐莖的形成和伸長以及花的分化,是以後發棵、結薯以及產量形成的基礎。塊莖產量的高低與植株的強弱密切相關。根深葉茂是豐產的基礎,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要根系發育良好,才能從土壤中吸取足夠的水分和無機元素,以供植株各部分生長利用,而植株生長所需要的大量有機物質,是靠葉子的葉綠素在光合作用下形成的。

    同時,不論根部吸收的無機元素還是葉子製造的有機成分,都必須透過莖部組織輸送和分配。所以,植株的生長髮育和塊莖的膨大增長,都是根莖葉綜合協調的結果。這一時期農藝措施的主要目標是促根、壯苗,保證根系、莖葉和塊莖的協調分化與生長,出苗後要早管理,促根系發育和匍匐莖形成。

    四、發棵期

    從團棵到主莖形成封頂葉(第16葉或第12葉)展平為發棵期。在此時期,早熟品種於第一花併發生第一對頂生側枝;晚熟品種於第二花序下發生第二對側枝。

    此時植株高度達總株高的50%左右,葉面積達總葉面積的比例是:早熟品種為80%左右,晚熟品種為50%以上。與此同時,根系繼續擴大,塊莖逐漸膨大到3~4cm。這段時期主要以建立強大的同化系統為中心並逐步轉向塊莖生長為特點(30天左右)。

    農藝措施主要是對溫、光、水、肥進行調控,前期以肥水促莖葉生長,後期以中耕和培土來控秧及促根,進而使生長中心由莖葉轉向塊莖旺盛生長。

    五、結薯期

    主莖生長完成並開始側生莖葉生長,莖葉和塊莖幹物質含量達到平衡時,便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期。初期莖葉緩慢生長,葉面積逐漸達到最大值,然後葉片開始從基部向上逐漸枯黃,脫落,葉面積迅速下降,但塊莖的體積和重量保持迅速增長的趨勢,直至收穫。

    結薯期的長短因品種、氣候條件、栽培季節、病蟲害和農藝措施而有很大變化,產量的80%在此時期形成。所以,這個時期的關鍵措施在於保持植株強盛的同化力,並加速同化產物向塊莖運轉和積累。

    六、成熟期

    當50%的植株莖葉出現枯黃時,便進入成熟期。此時馬鈴薯地上、地下兩部分均己停止生長。應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收穫。

  • 3 # 楊小夥愛中國

    馬鈴薯別名土豆、洋芋、山藥蛋,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塊莖富含澱粉和蛋白質,耐貯運,作糧用,在中國主要作為蔬菜栽培。馬鈴薯根系包括初生根和匍匐根,初生根為主要吸收根系,隨著芽的伸長,在芽的葉節上,還可產生匍匐根,主要是水平生長,莖分為主莖、匍匐莖和塊莖,同時馬鈴薯在生育時期和各個時期會有不同的特徵。

    1、芽條生長期

    種薯播種後,從萌發開始,經歷芽條生長、根系形成,至幼苗出土為芽條生長期。該生長期是以根系和芽生長為中心,持續時間差異較大,短者一個月左右,長者可達數月之久。這期農作物措施關鍵是能把種薯的養分、水分及內源激素調動起來,促進早發芽,多髮根、快出芽、出壯苗。

    2、幼苗期

    從幼苗出土,經歷根系發育、主莖孕苗期。由於馬鈴薯種薯內含有豐富營養和水分,在出苗前便形成了相當數量的根系和胚葉。出苗後根系繼續擴充套件,莖葉生長迅速,多數品種在出苗後7~10天匍匐莖伸長,5~10天頂端開始膨大;同時頂端第一花序開始孕育花蕾,側枝開始發生。此期的生長中心是莖葉與塊莖的生長。

    3、塊莖形成期

    從塊莖具有雛形開始,經歷地上莖頂端封頂葉展開、第一花序開始開花、全株匍匐莖頂端均開始膨大、直到最大塊莖直徑達3~4釐米、地下上部莖葉幹物重和塊莖幹物重平衡為止,為塊莖形成期。本期是決定單株結薯數的關鍵時期,一般經歷30天左右,農作措施以水肥促進莖葉生長,迅速建成同化體系,同時中耕結合培土為莖膨大創造條件。

    4、塊莖增長期

    從地上部與地下部幹物重平衡開始,即進入塊莖增長時期,此期葉面積已達最大值,莖葉生長逐漸緩慢並停止;地上部製造的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的體積重量不斷增長,是決定塊莖體積大小的關鍵時期。

    5、澱粉積累期

    從莖葉開始逐漸衰老,到塊莖體積和重量繼續增加。該期生長特點是地上部向塊莖中轉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灰分,塊莖日增重達最大值。澱粉的積累一直延續到莖葉全部枯死之前,農作物措施主要是晝保持根、莖、葉減緩衰亡,加速同化物向塊莖中轉移成熟期,收穫期決定於生產目的和輪作中的要求。一般當植物地上部莖葉黃枯,莖塊內澱粉積累充分時,即為成熟收穫期。

  • 4 # 鄉里阿金

    馬鈴薯的生育期通常劃分為六個時期:

    (1)發芽期:塊莖發芽至播到地裡長出幼苗。

    (2)幼苗期:出苗至頂端用內眼看得清花蕾(現蕾)

    (3)塊莖形成期:現蕾15~20天后開始開花,地下莖的頂端相繼膨大形成塊莖,直徑一船在1~3cm,此階段稱為塊莖形成期;

    (4)塊莖增長期:從始花塊莖形成至盛花末期塊莖基本停止膨大的階段;

    (5)馬鈴薯澱粉積累期:馬鈴薯價格行情的上莖葉生長基本停止,基部葉片自下而上逐漸衰老變黃,開始枯萎,塊莖大小基本定型,進入定粉積累階段;

    (6) 馬鈴薯塊莖休眠期:一般剛收穫的馬鈴薯(土豆)塊莖,及時給以適宜的發芽條件,也不會很快發芽的現象,變叫馬鈴薯休眠。

    按品種劃分:

    1、特早熟品種:出苗後60天成熟;

    2、早熟品種:出苗後70天成熟;

    3、中早熟品種:出苗後85天成熟;

    4、中熟品種出苗後105天成熟;

    5、中晚熟品種出苗後120天成熟;

    6、晚孰品種出苗後120天以上成熟。

  • 5 # 大輝拍拍拍

    馬鈴薯別名土豆,馬鈴薯的生長髮育是呈週期性的,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成熟的塊莖經過一段時間的休眠才能作為種薯播種。

    二,播種後依靠自身的營養生根發芽,長出幼苗,也是自養階段。

    三,出苗以後,經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利用根系吸收水份和土壤裡的無機元素形成完整的植株生長體系,直到開花達到植株的最大繁茂,也就是異養階段。

    四,開花後地上部分停止生長,塊莖迅速膨大,積累養分直到成熟,也就是塊莖形成階段。

  • 6 # 宋城靜靜

    1,發芽期(塊莖萌芽至出苗)

    從種苗播種到幼苗出土為發芽期。透過休眠的塊莖,在適宜的發芽條件下,幼芽開始萌發,相繼出現初生根,並在土壤中以比幼芽生長更快的速度擴充套件,當幼芽露出土面,初生葉展開時,稱為出苗。末催芽的種薯播種後,溫度、溼度條件合適,30天左右幼苗出土,溫度低需40天才能出苗。催大芽播種加蓋地膜出苗最快,需20天左右。

    發芽期是馬鈴薯以根系形成和芽的生長為中心,同時進行葉和花原基的分化,這一時期是馬鈴薯發芽、紮根和進一步發育的基礎,也是獲得馬鈴薯高產穩定的基礎。種薯的質量和栽培措施對發芽出苗也有很大的影響。幼齡健康的小整芽,組織幼嫩,代謝旺盛。生活力強,而且具有頂端優勢,所以出苗齊、全、壯。一般比老齡薯提前出苗3-5天,提高出苗率20%。土壤疏鬆,通氣良好,有利於發芽生根,促進早出苗,出壯苗。施用速效性磷肥作種肥,有利於發芽出苗。

    2,幼苗期(出苗一管理)

    出苗到第6或第8葉展開的時候,聊團棵,為幼苗期。此時地上主莖葉片生長很快,當第6片葉子展開時,複葉逐漸完善,幼苗出現分枝,地下芽培根向縱深發展,並相繼發生甸甸根,而且甸甸芽沿著水平方向伸長。當主莖出現7-13片葉子時,有的甸甸莖頂端開始膨大,至現芽時,甸甸莖數目不再增加,標誌著幼苗期的結束。幼年期隨品種熟性不同,一般需要15-25天。

    幼年期是以莖葉和根系發育為中心,同時伴隨著甸甸莖的形成和伸長及花芽的分化。所以,這一時期生長的好壞,是決定光合面積大小、根系吸收能力和塊莖形成多少的基礎。因此,在栽培上應一壯苗促櫻為中心,儘快促進地上莖葉的快速生長,使其儘早達到最大光合面積,促進更多的調包莖的形成和根系向深廣發展。

    3,塊莖形成期

    從現蕾到開花初期是塊莖形成期。地上植株現蕾是地下塊莖形成初期的標誌,此期的生長特點是:植株進入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並進期。由地上部莖葉生長為中心轉向地上部莖葉生長和地下部塊莖形成的同時進行。在營養供應不良時,地上莖葉生長會出現暫時減緩現象,一般約10天,以後恢復正常生長。當地下塊莖增大到3cm左右,地上主莖出現9-17片葉時,花芽開始開花,塊莖形成期即結束。此期決定結薯多少的關鍵,同一植株的塊莖,大都在這一時期形成。隨著塊莖的形成和莖葉的生長,對水肥的需要量不斷增加,所以,該期應保證充足的水肥的供應,及時進行追肥、澆水,多次培土,才有利於塊莖的形成。

    4,塊莖增長期(始花–終花)

    塊莖增長期基本與開花期相一致,是以塊莖的體積和重量增長為中心的時期。開花後,莖葉生長進入盛期,葉面積迅速增大,光合作用旺盛,莖葉製造的養分向塊莖拍送,因此,在開花盛期,塊莖的膨大速度很快,在適宜的條件下,一穴馬鈴薯塊莖每天可增重20-25克。盛花期是地上莖葉生長最旺盛的時期,也是決定塊莖大小和產量高低的時期。此後,地上部分生長趨於停止,製造的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繼續增大,直至莖葉枯黃為止。所以,本期是決定塊莖大小的關鍵時期,馬鈴薯全部生育期所形成的幹物質,大部分在這個時期形成,該期是馬鈴薯一生中需水肥最多的時期,佔生育期需肥量的50%以上。所以,該期必須充分滿足對水肥的需要,保證及時追肥澆水。這一時期溫度對莖塊的膨大影響較大,塊莖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6℃-18℃,超過21℃塊莖的膨大就會嚴重受阻,甚至完全停止。

    5,澱粉積累期

    當開花結實接近結束,莖葉生長漸趨緩慢或停止,植株下部葉片開始衰老、變黃和枯萎便進入了澱粉積累期。此期地上莖葉中貯藏的養分繼續向塊莖中輸送,塊莖的體積基本不再增大,但重量繼續增加,而糖分和纖維素則逐漸減少。澱粉的積累一直可繼續到莖枯萎為止。此期應注意防止土壤溼度過大,以免引起爛苗,同時,適當增施磷、鉀肥,可以加快同化物質向塊莖運轉,增強抗病能力和塊莖的耐貯性,防止莖葉早衰或徒長。

    6,休眠期

    當莖葉全部枯莖時,即達到成熟期,塊莖不再增重,並逐漸轉入休眠期。所謂休眠,就是指剛收貨的塊莖在良好的條件下,也不能在短期內發芽,必須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發芽,這段時期叫做塊莖的休眠期。

  • 7 # 花椒小哥

    馬鈴薯俗稱土豆,我們甘肅人叫洋芋,是一種根系類植物,在我們甘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下飯菜,我們一般做成“洋芋攪團”、酸辣土豆絲、油炸洋芋塊、洋芋餅、土豆片等菜。

    那麼馬鈴薯生育時期及各時期的特徵有哪些呢?就讓我為大家分享一下它每個時期的特徵吧。

    種子時期

    一般馬鈴薯種子時期是上一年中留下來的優良成品馬鈴薯,一般需要人工用刀具切成帶胚芽的塊狀種子,以備當年種植使用。

    幼苗時期

    等馬鈴薯出芽後,一般是兩半葉子,這個時期我們一定要注意胚芽生菌而出現白化病,容易死苗,並且幼苗時期我們一定要按時合理施肥,一般一畝地需要30公斤化肥,這樣可以促進馬鈴薯幼苗快速生長。

    壯苗時期

    一般是在的苗子想到30公分以上的苗子稱為壯苗時期,這個時期必須注意病蟲害的防治,有白化病,炭詛病,一般是葉子邊緣呈白色霧化狀,所以我們要及時防治。

    開花時期

    馬鈴薯在開花時期,我們一定要進行打花處理,因為花朵後期會形成球狀蛋物質,所以我們必須要處理花朵,這樣可以增加以後馬鈴薯結果產量提高。

    苗後期

    一般馬鈴薯苗木葉子呈黃色而落葉,這個時期一般要防治莖腐爛和發黴而影響馬鈴薯果實的生長。所以說必須防治大水的覆淹,會使得土豆會腐爛發臭。

    成熟期

    葉子幾乎全部脫落,只有莖,並且全部幹掉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挖馬鈴薯了,一般要注意雨水,因為這個時期最害怕的就是馬鈴薯腐爛。

    總結:以上幾個時期就是我們馬鈴薯的幾個注意的時間段,所以希望我們的農友要及時防治病害,水肥等方面的管理。

  • 8 # 蒼松聊三農

    馬鈴薯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有栽培,其喜冷涼氣候,種植要求土壤深厚,對氮磷鉀需求旺盛,生長後期以磷鉀為主,與大多數塊莖植物一樣,最怕雨澇。

    (1)馬鈴薯切塊種植後,需經二十天左右的自然催芽,然後破土而出,長出鱗片狀小葉“胚芽”,慢慢再在其下紮根入土。

    (2)在馬鈴薯出土後到現蕾前,屬於幼苗生長期。這時其生長旺盛,大量分支,營養生長強勁,是匍匐莖與根系繼續發展的關鍵時期。

    (3)馬鈴薯開花到現蕾時,其地下塊莖初現,地上封頂葉展開。標誌著營養生長完成,進入生殖生長。

    (4)盛花到莖葉開始衰退時,其製造的營養大量輸入根部塊莖,馬鈴薯塊莖迅速進入膨大。

    (5)當莖葉乾枯三分之一時,地上部分不再生長,塊莖澱粉開始積累,重量不斷增加。

    (5)地上部分不斷乾枯,當死亡三分之二時,塊莖澱粉達到最高值,意味著馬鈴薯已成熟。

    馬鈴薯的生長與外部環境密切相關,適宜的溫度、充足的光照、合理的水分、營養豐富的土壤都是提高其產量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

    馬鈴薯 各時期對氮、磷、鉀的吸收數量和吸收速度不同。一般幼苗期植株小,需肥較少。塊莖形成至塊莖增長期吸收養分速度快,數量多,是馬鈴薯一生需要養分的關鍵時期。澱粉積累期吸收養分速度減慢,吸收數量也減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梅超風沒瞎眼,憑著九陰白骨爪活到《神鵰俠侶》時期會是什麼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