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假粉絲說文娛

    我們都知道到了三國後期,三國其實都沒什麼如早期萬人敵般的猛將了!在寥寥無幾的猛將中,張郃成為當時為數不多健在的宿將之一,幾乎天下無敵,屢次讓諸葛亮大軍吃了苦頭,諸葛亮認為張郃是心腹大患,必須除掉,因此,精心設計,在木門道設伏,將張郃射死。

    這裡張郃被射死是中了武侯伏兵之計被亂箭射死的。引張郃中計的就是魏延與關羽之子關興。而且還是這兩位蜀國大將輪流詐敗引誘張郃至木門道。這裡就反映出一個問題,大費周章的引郃至此其實就是為了除去郃。如果魏延武力真高出張郃許多,那麼兩軍對陣之際完全可以取郃性命,完全不用詐敗引誘!所以魏延以武力是殺不死張郃的。

    魏延與郃大戰10餘回合洋裝敗走,郃先被關興詐敗引誘,這回又被魏延詐敗引誘,所以一時興起追魏延至木門道!

    魏延能在張郃手下玩詐敗也說明,魏延武力其實也是不怯張郃的。

    不過提到魏延的單挑記錄也很尷尬,多數都是詐敗敗敗!沒有什麼有效的戰績,唯一能體現水平的是龐德奮力殺退魏延。與馬岱戰時以為是馬超奮力揚刀衝殺上去戰10閤中馬岱暗箭。

    張郃有大戰張飛20回合和50回合而不敗的記錄,兩次都是現場形式失利情況下無心戀戰。有20回合敗於馬超,30回合敗於趙雲(此處是現場有利完全不用拼命情況下)張飛有郃馬超戰200合記錄。所以按全力以赴情況下,張郃同樣能50合不敗於馬超。

    按民間排法三國猛將,1呂2馬3典韋,4關5趙6張飛(1呂2趙是毛主席排距離時間太遠不大可信)所以能在當時數一數二高手手上不敗的張郃實力還是相當牛逼的。

    龐德殺退魏延(情況危機無心戀戰戰鬥回合應該不是很多)而敗於關羽,關羽和張飛平。所以龐德是打不過張飛的。魏延打不過龐德,龐德打不過張飛,張郃能戰張飛50合不敗。

    所以綜合比較,他兩實力相差不大,誰殺誰難度都不小,如果非要死戰,張郃更勝魏延一籌!

  • 2 # 可樂派大星

    兩人的武功應該差不多半斤八兩吧,但張郃能成為五子良將靠的可不單單是武力,在統兵和兵法方面是魏延不能比較的。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張郃肯定能夠擊敗魏延。

    在後三國時代(以蜀漢五虎全部去世為節點),張郃就是當時的天下第一猛將。

    想在群雄紛起,猛將如雲的三國時代混出個樣子來可不是個簡單事情。有多少名將,如上將潘鳳,河內方悅,他們的名字一閃即逝,就湮沒在雲煙中,結束了命運。

    張郃很厲害,能被曹操欣賞,能被劉備警惕,能被諸葛亮忌憚,張郃絕不是個簡單人物。

    張郃的戰鬥質量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諸位猛將中最高的。

    咱們來看看張郃的單挑戰績:

    透過這份成績單,我們能夠看出張郃單挑對手都十分強悍。

    張郃在戰鬥生涯中一共單挑過九個對手,其中蜀漢五虎將,他戰過四位。

    其他對手還有張遼、龐德、魏延、關興這樣的一流猛將。張遼能與東吳第一猛將太史慈戰成平手,龐德能與關羽硬磕百合。魏延是三國蜀漢後期的第一重將,關興是蜀二代中戰力最強戰績最好的年輕一輩。

    張郃只遇到過一個弱敵――楊昂,被張郃秒殺。

    我們還能夠發現張郃的一個特點:遇到弱敵,迅速碾殺;遇到實力相近的,他也敢拼一把;若遇強敵,決不勉強,拔馬就跑,毫不猶豫。

    而正是因為張郃具備這樣的素質,使他能夠在頻遇強敵的戰鬥歷程中,屢次死裡逃生,並最終把所有排在他前列的猛將都熬死了,最終混成後三國時期的天下第一猛將。

    但天下第一沒那麼好當,很快,他不但成為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眼中釘,也成為了魏國主將司馬懿的肉中刺。 木門道一戰,在魏蜀雙方兩個死敵――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默契配合下,張郃以一個軍人的宿命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咱們再來說說魏延。

    張郃死後,魏延就可以算得上是當時的天下第一猛將了。雖然當時還有姜維、關興等年輕人,但戰鬥經驗和戰場洞察力仍然遠不能與魏延這類老將相提並論。

    咱們來看看魏延的單挑戰績:

    魏延的戰鬥次數與張郃很接近,戰鬥效果也是有勝有負有斬獲,經歷非常豐富。

    但我們發現魏延也有自己的鮮明特點:

    1.魏延遇到的強手很少

    其中張郃、姜維和龐德算是比較強的。

    2.魏延喜歡詐敗

    連遇到司馬懿這種渣渣,魏延也詐敗,而且還能讓司馬懿感覺贏得理所當然,自信心爆棚地緊追不捨。

    能把這個老狐狸騙了,魏延的演技還是相當高超的,這一點在戰場上太重要了。

    檢點一下魏延曾經詐敗過的對手,基本上都落網了。

    張郃與魏延有過交手,魏延詐敗,將張郃誘入木門道。

    張郃和魏延還有過一個共同的對手:龐德。

    張郃戰龐德,數合後詐敗。

    魏延戰龐德,前期僵持狀態,後來魏延趁亂射了曹操一箭,正要捉拿,被龐德奮力殺退。

    這說明,龐德奮力時,是能夠擊敗魏延的。而張郃曾經與馬超對陣,二十合敗退,而龐德肯定武藝要低於馬超。張郃如果不詐敗,龐德要擊敗他是很困難的。

    在後三國時代,蜀漢五虎將趙雲去世後,張郃始終是諸葛亮的心頭大患,如果蜀軍中有人能抗衡張郃的話,諸葛亮不會如此忌憚。

    所以,透過對比和分析,得出結論:

    若上陣單挑,張郃武藝要勝過魏延。

  • 4 # 流雲天下

    三國前期武力強悍者眾多,魏延和張郃在各自陣營中的武力都不算是出類拔萃的,比如蜀漢武力高過魏延的有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曹魏武力高過張郃的起碼有典韋許褚曹彰龐德張遼等人;然而時過境遷等到三國後期名將凋零武力最強悍的那一批人先後故去之後,魏延和張郃儼然成了各自陣營的武力最強悍之人,那麼魏延和張郃,兩人武力誰更強悍?一看馬岱,二看黃忠,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來看張郃的幾場典型戰例:三十餘回合不敵趙雲,二十回合被馬超擊敗,三五十回合戰平張飛,這其中最具參考價值的就是大戰張飛這一場,因為和趙雲馬超兩場有點水分不是張郃全力以赴之下的真實水平,為什麼這麼說?一是趙雲秒殺和張郃齊名的高覽給了張郃太大的震撼,所以張郃不敢戀戰;二是馬超含恨而來,曹操身邊又有其他大將犯不著和馬超死磕;三是即便張飛武力和趙雲馬超有差距但是也絕不至於有那麼多回合的差距,而且當時的張郃是陷入張飛包圍之中由不得他不拼命,因此就以張郃五十回合戰平張飛的最高武力水平來和魏延做個比較。

    演義中魏延和張郃其實有過不止一次的交手記錄,不過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再打下去所以無法直接判斷他們兩人武力強弱,不過可以從演義中的一些細節和對比作出判斷。其中之一的參照就是魏延張飛都和馬岱交過手,而且都是“戰不十合,馬岱敗走”,當然不能由此判斷魏延武力等同於張飛,但是至少從馬岱身上可以看出魏延武力和張飛相差不大,比起張郃只能在張飛手上支撐五十回合肯定要強一點。

    黃忠也可以作為佐證:魏延自認為武力不在黃忠之下,劉備攻取西川時魏延和黃忠就差點比武決定由誰攻取雒城”,黃忠大怒曰:“汝說吾老,敢與我比試武藝麼?”魏延曰:“就主公之前,當面比試。贏得的便去,何如?”兩人同是長沙太守韓玄屬下,魏延對黃忠的武力肯定很清楚還敢叫陣,至少說明魏延武力比黃忠差不了多少才敢如此!反而是張郃在漢中之戰中先是敗於黃忠之手天蕩山被奪,然後和徐晃把黃忠圍住卻不能擒殺反被趙雲救走。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時,張郃領兵作戰,諸葛亮說“張郃乃魏之名將,有萬夫不當之勇。非智勇之將,不可當此任”,並且目視魏延意思就是認為蜀漢眾將中唯獨只有魏延可以匹敵張郃;在魏延低頭不語拒絕之下諸葛亮派出了王平和張翼兩人,魏延一人出戰可敵張郃,王平張翼兩人出馬才可與張郃匹敵,而且王平之前在街亭之戰中曾大戰張郃幾十個回合武力也不算弱,這樣一對比顯然諸葛亮認為“智勇之將”的魏延是要略強過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張郃。

    不光是諸葛亮這樣認為,恐怕司馬懿也是這樣認為,同樣是第三次北伐,諸葛亮和司馬懿鬥法,“汝欲鬥將?鬥兵?鬥陣法?”結果司馬懿先鬥陣法再鬥兵就是沒有鬥將,如果張郃武力真的強過魏延,直接派張郃上去就行了,加上司馬懿自己也親自和魏延交過手可能對魏延的武力有所瞭解(“懿挺槍接戰。不上三合,延撥回馬便走,懿隨後趕來”),因此司馬懿認為張郃武力可能不如魏延,鬥將實在沒把握才沒派張郃上場,這也側面說明魏延武力強過張郃。

  • 5 # 宇文悅

    這個還真不好答,將領打仗,衝鋒陷陣,不像武俠小說裡說的那樣,什麼內力了。打仗是雙方拿著武器實打實拼命的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因此靠的是憑藉自身的反應速度,敏捷度,心裡素質,體力等。還要經常防備冷箭。

    如果長郃和魏延來場單挑的話,我覺得大機率張郃會戰上風。張郃在東漢末年,就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也就是說張郃的開始從軍的經歷和劉關張是差不多的。到了三國後期,有像這樣,從黃巾開始就打仗的將領基本都退出三國曆史舞臺了,當時的張郃絕對撐得經驗豐富的老資格了。而魏延真正顯露頭角是在劉備取益州的時候,這離黃巾之亂已經過去很多年了。因此張郃征戰沙場的經驗是多於魏延的。所以從最重要的心裡素質上和對戰爭的見識上優於魏延。

  • 6 # 不沉的經遠

    三國後期的張郃如果遇到魏延,那麼兩個人是水平差不多的,誰能贏,只能看臨場發揮和運氣了。

    張郃和魏延兩個人也交過手,不過這次交手魏延是來誘敵,目的是引張郃進木門道,都是戰十合左右就詐敗而走,因此不好直接判斷他們誰更厲害,只能從他們過往的戰績來看一二。

    說起來兩個人都和超一流武將交過手,不過結果都是敗了。像張郃在穰山三十多個回合輸給趙雲,在潼關二十合敗給馬超,在瓦口關不敢迎戰張飛,而魏延也是在漢中之戰被龐德奮力殺退。不過兩個人雖然敗過,但是他們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像張郃在宕渠雖然敗給張飛,但是死命打上三五十個回合以後還能全身而退,遇到黃忠也能打上二十多個回合不敗,在官渡和張遼交手四五十個回合打平,這個水平也是堪稱一流武將。

    而魏延的表現也不錯,在兵少的情況下和文聘戰平,殺敗過馬岱,連龐德也需要奮力才能將其殺退,其表現也可以算一流之列。

    在《三國演義》裡武將並沒有一個很詳細的排名,檔次接近的武將之間很難分出勝負,像張遼對淩統、太史慈結果都是平手,樂進對淩統也是戰平,連曹洪對上馬超,都能打上四五十個回合才敗。

    所以魏延和張郃兩個人如果在戰場上遇到,要分出勝負也是很難的事情,只能看臨場發揮。所以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司馬懿都不敢隨便讓兩人對拼,因為這個結果太不可預料了。

  • 7 # 三國逐鹿

    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是曹操手下的一員大將,為河北四庭柱之一,與顏良文丑等人齊名, 同時還是五子良將之一。作為一名武將可以說是文武雙全,深受曹操的器重。單論其資歷,在三國後期可以說是曹魏第一名將。畢竟當時來看,同為五子良將的其他幾名武將都已經死傷殆盡。而後來平定蜀漢的鐘會鄧艾等人還聲名不顯,以此來看當時的張郃其實已經是曹魏第一大將了。

    而蜀漢當中也有這麼一名武將,與張郃十分累死。隨著五虎上將或是老死,或是被殺。魏延成為了蜀國武將當中最為耀眼的存在。那麼如果魏延和張郃單挑,誰能夠取勝呢?

    其實相信大部分人對於這個結果都有著自己的看法,而從演義原文

    當中進行分析,單挑的情況下顯然張郃要勝過魏延一籌。

    首先,張郃的強大從諸葛亮對於張郃當時的評價就可見一斑。

    據《三國演義》原文描述:

    孔明在山上,見郃在萬軍之中,往來衝突,英勇倍加,乃謂左右曰:“嘗聞張翼德大戰張郃,人皆驚懼。吾今日見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必為蜀中之害。吾當除之。”遂收軍還營。

    要知道這諸葛亮可以說是演義當中最足智多謀的存在了。面對什麼大場面都能夠絲毫不慌亂,從容應對。早年一出山就是火燒新野,後來又在江東舌戰群儒,而北伐戰爭當中他的謀劃也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

    幾次都差一點就成功了,卻總是功虧一簣,讓人心疼。而從諸葛亮對於張郃的評價可以看出他對於張郃是十分忌憚的,從此也能看出張郃的能力十分的強悍,已經引起了諸葛亮的忌憚。而在這段文字當中,也描述張郃勇不可擋,顯現了他強大的武藝。

    其次,說完了張郃再來看一看魏延,當年曹操中計被困。魏延殺上前去意圖斬殺曹操,卻被龐德殺退。

    而這在演義當中原文如下:

    延棄弓綽刀,驟馬上山坡來殺曹操。刺斜裡閃出一將,大叫:“休傷吾主!”視之,乃龐德也。德奮力向前,戰退魏延,保操前行。

    當時來看,其實魏延是被龐德戰敗了。為什麼這麼說?有的人認為這場戰鬥其實是魏延取勝,畢竟他把曹操等人趕走了。因而鼓吹他能力強大。其實不然,仔細分析文字就能夠看出,其實是魏延被龐德戰退,而魏延一開始的目的不是驅逐曹軍。而是斬殺曹操,但是在交手當中他沒能打得過龐德,讓曹操給跑了,從此來看魏延的武藝其實不如龐德。而由此來看的話,他的武藝還是要比張郃弱了一些。

    最後再來看一看張郃大戰張飛的場面。

    演義第七十回:

    飛自引兵一萬,離閬中三十里,與張郃兵相遇。兩軍擺開,張飛出馬,單搦張郃。郃挺槍縱馬而出。戰到二十餘合,郃後軍忽然喊起:原來望見山背後有蜀兵旗幡,故此擾亂。張郃不敢戀戰,撥馬回走。張飛從後掩殺。前面雷銅又引兵殺出。兩下夾攻,郃兵大敗。

    一將當先,攔住去路,睜圓環眼,聲如巨雷,乃張飛也。挺矛躍馬,直取張郃。兩將在火光中,戰到三五十合。

    從這種描述當中不難看出,以張郃的能力面對張飛還是略微處於下風。但是受到了一定的外界環境干擾。當時的張郃是敗軍,要處理軍隊撤退的事情,而不能和張飛死戰。一身武藝沒有能夠充分的發揮出來。如果沒有這些外界因素的影響,二人真正陣前單挑,按照張郃一貫的表現。應該說能夠去撐到一百回合以後是問題不大的。畢竟他的武藝水平最起碼已經是一流到超一流之間了,面對萬人敵張飛走一百回合還是問題不大的。

    從此來看,武藝方面魏延的能力實在是比不過張郃。但是在統軍謀略方面,還是魏延要更勝一籌。先不談論他向諸葛亮提出的子午谷奇謀,畢竟這一策略沒有被採用,無法瞭解它實施後的真正效果。但就是魏延率領蜀軍守衛漢中,這張郃就比不過他。

    要知道這漢中可以說是蜀國魏國交戰的前線,隔三差五就會被魏國的軍隊襲擾,而在魏延的守衛之下,漢中數十年平安無事。他紮實穩健的治軍能力由此能夠可見一斑,從此來看魏延統軍的能力要比張郃要強一些。

    那麼關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

  • 8 # 巴山夜雨涮鍋

    謝邀。魏延和張郃基本上是勢均力敵的良將。名氣和資歷張郃更大,魏延的實際戰力還有可能更強。

    三國時代,魏延和張郃分別是蜀漢和曹魏的名將。尤其在諸葛亮北伐時代,兩個人算得上彼此陣營的中堅。那麼,兩人之間的勝負高下如何呢?

    從《三國演義》來說,魏延和張郃的武力值大致是同一檔次,都是A級。張郃曾與A+的張遼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敗,在與S級別高手的對戰中平過張飛、黃忠,輸給過趙雲、馬超,基本上算是A級的標杆。

    魏延先後戰平過文聘、張任,對泠苞先曾30回合不勝,後來在伏兵時數回合活捉;十合勝楊柏,十合勝馬岱(隨後馬岱射傷為魏延,可能是詐敗),加上在斜谷口與龐德戰時間較長後詐敗,基本上也是A級這個檔次。

    在諸葛亮北伐中,魏延三回合斬了曹遵,突襲殺了王雙。街亭之戰中,諸葛亮擔心高翔非張郃對手,於是派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後屯紮。可見,在諸葛亮心中魏延是少數能抵擋張郃的大將之一。在列柳城之戰中張郃曾詐敗魏延,而在木門道之戰中魏延曾詐敗張郃。從這幾次互相刷來看,兩者基本相當,難分伯仲。

    接下來再看歷史。正史上武將單挑例子較少,比較兩人就是比較作為將領的軍事才能。

    張郃是曹魏異姓五子良將之一。其從軍四十餘年,在曹魏集團從200年到230年,身經百戰。尤其後期五子良將碩果僅存後,張郃老而彌堅,成為曹魏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他被諸葛亮射死後,皇帝曹睿以下的曹魏朝廷一片哀鳴。在三國志的張郃傳中,記錄了張郃大量的勝利材料。而魏延的資歷比張郃要淺的多,雖然在蜀漢的時間也有30年左右,但勝績寥寥可數,從數量上完全沒法和張郃相比。

    但是,仔細閱讀雙方的戰績,可以發現張郃大部分時候是在虐菜,所謂平臺給他提供了優勢。真正對蜀漢打得酣暢淋漓的只有街亭一戰,而街亭一戰後面對王平帶著的千餘人馬虛張聲勢,張郃居然不敢進逼,讓王平從容收羅了不少敗兵退走。這使得張郃這些勝仗的平均質量很可疑。另一方面,在231年戰爭中,張郃不但最後被諸葛亮伏兵射死,而且之前圍攻王平率領的南圍也不能得手。而在215年,張郃更被張飛打得大敗,只剩十多個人徒步翻山逃亡。對一個名將來說這也太丟臉了。

    而魏延雖然記錄的戰績較少(蜀漢無史官),但劉備能將其破格提拔為漢中太守,其一定在入川之戰和漢中之戰中有很好表現;諸葛亮北伐時代,魏延在230年曾客場大破郭淮,231年又與吳班、高翔一起擊破司馬懿的主力部隊。雖然魏延史書有記載的僅有這兩場勝利,但從對手來看,質量是相當高的。這兩場勝利,說比張郃那滿篇勝績更值錢也不為過。

    當然,評價將領畢竟不能只看一兩場戰役。整體來說,魏延不遜於張郃的評價是當得上的。

  • 9 # 老夥計162720415

    就年齡而言,張郃和趙雲差不多,比魏延大個十歲左右。所以三國後期的張郃和魏延在伯仲之間,如往前推十年,魏延打不過張郃。

  • 10 # 歷史笑春風

    諸葛亮時期,蜀漢軍事能力最強的戰將要數魏延。而與諸葛亮對陣的魏軍之中,為首的則是五子良將中碩果僅存的張郃。這兩人在諸葛亮北伐中各為其主,在戰場上浴血奮戰。那麼,張郃與魏延的武力究竟誰高誰低呢?

    一、張郃與魏延的戰績。

    張郃原是袁紹手下的“河北四庭柱”之一,他在官渡之戰中與張遼單挑四五十合不分勝負,讓曹操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作戰失利,又遭到奸臣陷害的情況下,張郃毅然投降了曹操。曹操對張郃的來降十分高興,立刻封他為偏將軍、都亭侯。張郃對曹操的賞識感激涕零,從此忠心耿耿的為曹操效力。

    張郃在曹操手下東討西殺,屢立戰功。由於他作戰積極主動,也使他成為劉備陣營最大的敵人。劉備陣營中的五虎上將中的四位,都和他交過手。雖然張郃屢戰屢敗,但是也讓劉備留下了印象。在定軍山之戰時,劉備指著夏侯淵的首級說,要殺就殺張郃,夏侯淵這樣的將領殺了也沒什麼可誇耀的。

    在諸葛亮出兵北伐的時候,打得最大的敗仗就是街亭之戰。而街亭之戰中魏軍的主將就是張郃。張郃抓住馬謖守衛的南山沒有水源的缺點,先斷了蜀軍的汲水之道。當蜀軍因為缺水不戰自亂的時候,張郃趁機發起進攻,一舉把蜀軍打得崩潰。諸葛亮因為街亭之敗,只得退回蜀中,第一次北伐因此失敗。

    在此後,張郃就一直留在關隴戰場,成為諸葛亮的主要敵人。諸葛亮對張郃的能力也十分讚賞,發誓一定要除掉他。終於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抓住戰機,在木門道伏擊張郃。張郃的大腿中箭,傷重而死。

    魏延則是劉備選拔的將領,他跟隨劉備入川,在益州之戰和漢中之戰中表現出色。在劉備選擇漢中太守的人選時,出人意料地選擇了魏延。魏延在接受劉備的任命時,對劉備保證,如果曹操率領傾國之兵前來就阻止他,如果其他將領率領十萬大軍前來就消滅他,絕對要保證漢中的安全。

    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他將北伐基地設在漢中。魏延被諸葛亮調入麾下,成為他的先鋒。可是由於魏延和諸葛亮的戰術思想不同,經常發生矛盾衝突。魏延經常嘲笑諸葛亮膽怯,不能讓自己全力施展才能。

    在陽溪之戰中,魏延得以獨自帶兵作戰。在這一次戰役中,魏延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他率領部隊在曹魏的縱深穿插往來,張郃、郭淮等人摸不清魏延的企圖,只能困守據點。魏延抓住時機,西入羌中,魏軍發現已經無法阻攔了。

    魏延在羌中結好當地部落,很快組建了上萬人的騎兵部隊。在接到返回蜀中的命令後,魏延率軍迴歸,在半路上被費曜、郭淮帶領的魏軍堵截。在陽溪地區,魏軍將魏延團團包圍,並且逼近魏延的營寨佈設障礙,自以為勝券在握。誰知道雙方交戰,魏軍被魏延打得大敗。魏延因為此戰的勝利被封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

    不過魏延在諸葛亮去世後,因為爭奪軍權和楊儀火拼,在失敗後被殺,他的家人也被楊儀滅了三族。不過魏延的軍事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不但是蜀軍中地位僅次於諸葛亮的將領,也被大家公認是諸葛亮的接班人。

    二、張郃與魏延的武藝高低。

    由於魏延對蜀軍的重要性,諸葛亮當然對他的使用十分慎重。出於蜀漢人才匱乏的現狀,諸葛亮當然不會讓魏延去冒險。這正是諸葛亮不採納魏延“子午谷奇謀”的原因,並不是魏延所認為的膽怯。正是諸葛亮的謹慎,使得魏延缺少和張郃交手的機會。

    不過魏延和張郃還是有過兩次交手的,分別發生在街亭之戰和木門道之戰中。有趣的是,這兩次交手雙方的角色互為轉換。街亭之戰中,張郃是詐敗誘敵的將領,而在木門道之戰中,詐敗誘敵的將領卻是魏延。

    在街亭之戰中,魏延接受諸葛亮的命令,讓魏延領兵在街亭之後駐紮,接應街亭。馬謖在街亭慘敗後,被張郃追殺。魏延在半路攔住張郃的追兵,並直取張郃。張郃並沒有與魏延交手便回馬而走。魏延在追擊時中了司馬懿的埋伏包圍起來。多虧王平相救,魏延才得以突圍而出。

    等到木門道之戰的時候,則是魏延和關平一起詐敗引誘張郃。在這次引誘行動中,魏延和張郃戰鬥三次,每一次都是戰不到十合就詐敗而走。在最後一次戰鬥中,魏延戰不十合,就盡棄衣甲頭盔,匹馬率領敗兵望木門道而走。張郃也殺得興起,見魏延大敗,追趕進了木門道。結果,張郃中了諸葛亮的計謀,中箭而亡。

    我們看魏延和張郃的兩次交手,就感到兩人都不服對方。在第一次交手中,張郃詐敗而走,魏延絲毫就沒有懷疑,結果中了司馬懿的埋伏,險些沒能衝出包圍。而在第二次交手中,魏延的多次詐敗,張郃也同樣沒有懷疑。

    在這次交手中,魏延每一次交手,都不到十合就敗走。最後一次竟然誇張到丟棄衣甲頭盔而逃,張郃居然毫不猶豫跟著追進了木門道險地。從張郃的表現可以看到,他是從心底認為魏延不是自己的對手,這是經過長期作戰形成的經驗所得到的判斷。

    我們再從諸葛亮對魏延的使用來看,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如果魏延能夠直接打敗張郃,他就不會這麼煞費苦心去設計埋伏了。諸葛亮之所以讓魏延去誘敵,就是要利用魏延的武藝去吸引張郃追擊。因為在蜀軍中,只有魏延能夠和張郃單挑保證自身的安全。再加上魏延的身份地位,更會引起張郃的注意,達到誘敵的目的。

    因此,魏延和張郃兩人中張郃的武藝要略高一籌,不過並不能輕易將魏延斬於馬下。正是這一點差距,才使得魏延能夠引誘張郃上當,完成了誘兵之計。如果雙方公平單挑的話,張郃是能夠打敗魏延的,不過應該也在五六十合之後了。

    結語:

    魏延和張郃是諸葛亮北伐時的一對對手,他們在各自陣營中都是舉足輕重的將領。因此,諸葛亮對魏延的使用十分慎重,避免他們的正面交鋒。不過他們也曾經在戰場上打過兩次照面,分別是在街亭之戰和木門道之戰中。

    這兩次戰鬥,兩人互為誘敵者和追擊者。不過從這兩次照面,我們可以看到張郃對戰鬥的勝利充滿信心,他是真心認為魏延不是自己的對手。諸葛亮也深知這一點,才利用這一點讓魏延把張郃引入木門道射殺了他。如果兩人公平單挑,張郃是應該能夠在五六十合之後打敗魏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是生而知之,還是學而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