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環球知識科普

    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認識論思想以“仁”為核心,倡導“知之為知之”的認識態度,主張不恥下問,溫故知新,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認識方法。孔子的“學而知之”思想首開儒家認識論的先河,對後世影響深遠,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學習,以加深我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從而指導我們的學習生活。

  • 2 # 吉誠

    透過孔子的一些存留於世的著作以及孔子弟子編撰的《論語》來判斷,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是主張先而知之而是主張學而知之的。

    我們先從《論語》說起。

    《論語》反映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學術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在諸經中,《論語》得到的評價極高,對後世影響的時間最長久、地域最廣遠。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至今值得引起我們重視和學習。

    1、重視教育社會功能和促進個體發展的作用

    從《論語》中可知,孔子認為治國治民,政治、軍事、法律都不可缺少,但最根本的還是教育,他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孔子認為教育可以把社會的政治思想、倫理道德,傳播到民眾之中,從而對政治產生重大影響。

    《論語.為政》載“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這就是說,透過教育把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風氣傳播開來,就會影響政治。

    孔子認為教育是立國治國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業的發展要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

    《論語.子路》中“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透過冉有之問,孔子扼要地闡明瞭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綱。“先富後教”的觀點表明,須先發展經濟,教育才能更好地發展,教育要受經濟的制約。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不能只靠政令、法律,而要透過教育引導實現德政。他透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表明:教育可以感化人,既使百姓守規矩,又使百姓有“羞恥之心”,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收到德治的效果。

    孔子對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持肯定態度。他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指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天賦比平民高貴、優越的思想。孔子的“舉賢才”及整個教育思想都放在這種天賦平等的人性論基礎上,他盡力將教育推向平民,為其“有教無類”主張提供理論根據。同時,孔子指出人的個性差異是後天作用的結果,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影響力,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倡導培養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論語》反映出孔子致力於透過教育來培養“士”、“君子”,以完善人格為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他的學生也頗有體會,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

    孔子主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士”,而“士”的標準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隸主貴族統治者的專稱,即奴隸主貴族老爺的意思。孔子把它發展成為具有一定道德標準的精神貴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當作教育的培養目標。他明確提出作為一個“君子”,一要能“修養自己,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即要有“德”。二要有“使親族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樂”的治國安民之術,即要有“才”。君子德才兼備,以德為主。

    “學而優則仕”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3、實施以道德教育為重心的豐富的教育內容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這是指教學內容的四個基本方面。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孔子還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首先要求做一個品行符合道德標準的社會成員,其次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內容中,道德教育佔首位,文化知識的學習必須為德育服務。

    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書”,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六藝”偏重於才能和技術的訓練,“六書”偏重於文化知識,屬於文的範圍。

    總之,孔子的教學內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培養等三個部分。這三個方面,從教育內容結構,以及社會需要和個人人格形成看,是初步完整化了的。這是孔子在教學內容發展史上的貢獻。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他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4、主張“有教無類”,擴大了教育物件

    春秋以前,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接受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在教育物件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的辦學方針,這是孔子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實現這一原則,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誨焉。”(《論語述而》),意思是: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幹肉作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弟子。

    事實表明,孔子招收學生不分貴賤、貧富、地域、種族。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分佈地區廣;弟子成分複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其中大多數出身平民,如顏回、子路、曾參、原憲、仲弓等,也有貴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南宮敬叔、司馬牛等,還有商人出生的子貢和“大盜”出生的顏涿聚。

    孔子“有教無類”的招生原則,打破了貴族壟斷、學在官府的格局,把受教育的物件擴大到一般平民,使教育活動擴充套件到了民間。雖門下人品混雜,卻皆能兼收幷蓄,教之成才,這說明了孔子教育家胸懷的寬大能容,教育藝術的高明善化。

    另外孔子在《周易.繫辭傳》等著作中也一定程度反映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史記·孔子世家》

    從《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述來看,孔子的上述著作是可信的而不僅是傳說。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了六經和四書。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了儒家經典《論語》。同時,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一人,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災難、地震、龍捲風、恐龍的滅絕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風水,提出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著名美學命題。

    孔子發現了《周易》所蘊含的深刻哲理:“故《易》剛者使知瞿,柔者使之剛;愚人為而不忘,人為而去詐。”這也就是孔子所謂的《周易》之“德義”。

    孔子發現《周易》的“德義”以後,當然把“德義”放在首要的位置:“我觀其德義耳也。”儘管如此,他並不因此而否定占筮,只是把占筮放在次要的地位,即“我後其祝卜矣”。從而,孔子將《周易》的內容分為三個層次:“贊”、“數”、“德”。孔子認為:“幽贊而達乎數,明數而達乎德,又仁守者而義行之耳。贊而不達於數,則其為之巫;數而不達於德,則其為之史。史巫之筮,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德”是最高層次,是《周易》本質的體現。如果沒有達到這個層次,則為“史巫之筮”,皆未得《周易》之真諦。

    天、地、人三才各有其道的思想乃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思想的共識,但只有《易傳》對此作了深入而一貫的探討,從而影響深遠。在《易傳》那裡,天、地既有其體,又有其德。天之體為陰陽之氣,地之體為剛柔之質。陰陽之氣實質上是能量與資訊所構成之“場”,而剛柔之質則是氣的能量密集化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天之德為乾,而地之德為坤。乾是健動不息的創生品格,而坤則是厚德載物的接納性品格。天地各有其能,各具其德,但只有人能夠會通天地之能、合和天地之德。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人的智慧能夠代替天地,因為人總是有其自身的限制,但人的存在也同樣不是天地的重複,而是以其不同於天地的品格,與天地並列為三。

    《易傳》釋《易》開中國哲學史之先聲,一是《易傳》提出了一系列的哲學概念和哲學範疇,諸如:陰陽、乾坤、太極、太和、鬼神、道與器、先天與後天、形而上與形而下等哲學術語,二是《易傳》在解讀卦爻辭、探索起源、揭示規律、闡述應等方面充滿了豐富的哲學思想,諸如陰陽思想、中和思想、人本思想、憂患思想、天人合一(三才)思想、對稱平衡思想等等。《易傳》諸篇,構思嚴謹、旨遠辭文,識見精闢,思想深邃,為人類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探索活動,提供了科學思維方法,也為中國教育提供哲學思想,德學評定和美學價值,具有普遍指導意見和當代教育研究參考價值。

  • 3 # 陳廣逵

    當然是學而知之的了。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意思是:

    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經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困惑才去學習的人,是又次一等的人;困惑還不學習的人,就是人群中最下等的人了。”  

    根據智力聰明與否,孔子把人們分為四個層次。雖然他說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認自己是這種人,也沒有見到這種人——實際上世上沒有這種人。孔子希望人們透過學習達到“知”。孔子曾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第20章)連聖人都是“敏以求之”的“學而知之”者,我輩更多的則屬於不是“敏以求之”的“學而知之”者和為用而學的“困而學之”者。

    去掉“生而知之”者,實際上智力聰明與否只剩下三種人了,這三種人的區別取決於學習與否。主動學“而知之者”為上,“困而學之”者為中,“困而不學”者為下,孔子還曾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陽貨》第2章),如果按我們這個上中下的“公式”套用,“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的判斷是正確的。

    可能人的先天智力是有差異的,因為同樣學習的人理解能力也有差異。但不管怎麼說,只有學,才能“知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知之”甚多;“困而學之”,也會受益。天才出自於勤奮,成功出自於努力。

    孔子說自己少年貧賤,為謀生才掌握了許多技藝。其實古之聖賢哪個沒有經歷過磨難呢,包括孔子的前人舜也是“發於畎畝之中”的。用孟子的話來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真才實學來源於實踐,古今成大氣候者莫不如此。從小養尊處優,沒有經過磨礪,缺少生活實踐,從小學到中學、大學直到研究生畢業,工作能力不一定強,生活知識不一定豐富。《禮記·學記》就說:“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真正的君子也要有技藝。所以要讓孩子從小就要學些技藝,做些雜事——不一定要求很精,從而成為多能多才的人,進而促進學習興趣。

  • 4 # 儒者讀書

    世界上有一種人,天生就對某個領域的事物有極強的天分,即使不經過系統的學習,他也能站在這個領域的巔峰。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天才。

    霍去病

    霍去病年少習武,初次上戰場是跟隨衛青。這個天才少年,初上戰場便展現出非凡的天分,帶領八百人奇襲數百里,立下奇功,十七歲,封冠軍侯。

    這個如流星一樣的璀璨的少年,不但功勳卓著,其軍事思想更是獨樹一幟。霍去病對於騎兵的運用超越了前人,在大漠上迂迴穿插,完美髮揮出騎兵的速度戰鬥力,對匈奴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世界上還有一種人,天資不強,但毅力驚人,別人學一遍就能會的東西,他要學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這種人其實就是我們大多數普通人,我們沒有天才們那非凡的天資,只有靠著堅持,才能向天才們靠齊。

    例如曾國藩,曾國藩本身是一個很平庸的人,任何一個見到他的人都不會認為他能取得很高的成就。但他透過官場打磨出來的圓滑和不斷的學習,屢敗屢戰,最後也獲得了成功。

    世界上有天才,有“生而知之者”,但天才也需要機遇才能飛騰。而大部分人,就努力做一個“學而知之者”,如果成功的路有一百個臺階,那麼只有堅持的人才能踏上最後一階。

  • 5 # 教育者山坡羊

    人是生而知之,還是學而知之?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只能是學而知之。

    最早論述這個問題的人是春秋時儒家的學術的奠基人孔子,他的弟子在《論語 第十六章 季氏篇》中曾提到他的觀點。他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其大概意思是說:“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聰明,透過學習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難才去學習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還不學習,就是下等的愚民。”

    這裡,孔子根據掌握知識的先後和程度,把人分成了幾等。但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天生就懂得知識的人,應該從未出現過,所以,孔子在這裡所謂的“生而知之”的人,只能僅僅算是一個假設而已。並不表示孔子本人是承認“生而知之”這樣一種人是存在的。

    到唐代,韓愈在“師說”一文裡,也提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明確的表明了他的態度,即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知識的,誰能沒有疑惑呢?

    根據這樣一個思路來看,即使我們古人在認識能力有限的情形下,也沒有武斷的認為世上有“生而知之”這樣特殊的人存在。

    不過到了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筆下出現一個少而聰慧的人,這件事記錄在他的《傷仲永》一文裡。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你看,仲永確實可稱為一個“奇人”

    他到五歲之前,甚至都沒見過筆墨,然後有一天就哭著和父母要這些東西,父母自然很奇怪,就向鄰居給他借來了筆墨,沒想到立即就寫出了四句詩,並給它提了名。

    這件事讓王安石說的有鼻子有眼,彷彿像真的一樣,但王安石的本意也並非想表明此事的真實性,其本意不過是想借這個故事,說明後天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像“仲永”這樣的人,即使真的有,如果沒有後天繼續的努力和勤奮,仍不能長久,由此可見,“生而知之”這樣的人和看法,只能是無稽之談。

    至於“學而知之”,它強調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也符合人類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儘管即使在同樣的環境下學習,每個人學到的知識程度也不同,但畢竟“學而知之”才是我們成才的正途!

  • 6 # 毛剪秋蘿

    我認為是學而知之啦!孔子也說過“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生而知之只是本能,百度上對本能是這麼解釋的:

    發育完全的正常動物,不需經過學習、練習、適應、模擬或經驗,即能表現出某種協調一致的複雜固定性行為。如蜘蛛織網、蜜蜂跳舞和鳥類遷徙等,都是本能行為。

    而人作為有智慧的高等動物,本領都是要經過學習的才掌握的。

    幼年時期越長的動物(包括高等動物),越是需要學習的。熊、獅子、老虎等等這些捕乳動物,幼年時期較其他動物要長,那是因為它們要學習捕食。

    人的童年時期更長,十八歲才成年,也是因為我們人類要學習。

    而且我們並不是說到了18歲就不用學了,其實人是要終身學習的,小的時候學基礎知識,學學基本的技能,工作以後的不斷學習,那就是為了讓業務、社交技能不斷的進步,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不斷的進步。

  • 7 # 國學子才

    兩者皆有。

    《季氏第十六》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學而第一》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泰伯第八》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衛靈公第十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泰伯第八》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結合孔子和子夏的話理解。可知堯舜禹等上古聖王未學而成聖,為生而知之者。如果沒有生而知之者,那夫子為何要說沒有的事情呢?《論語》裡沒有多餘的話,如果我們認為有,是我們沒有理解夫子的意思。

    只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生活越來越豐富,但是同時

    道德經·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入大道更難,生而知之者罕見。

    論語第一個字就是“學”字,因此其他人大多是學而知之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輔導孩子作業,如何避免語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