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1簡譜

    1、李純一在《山東地區音樂考古研究課題》一文中認為,音樂應該發生在舊石器時代。

    2、馮文慈在《漫談音樂的起源》一文中說,到了新石器時代,生產力有了較大發展,歌舞藝術才有可能從無到有。

    3、舞陽賈湖古笛。

    喜歡我的回答記得給我一個哦

  • 2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5858

    早期詩、樂、舞三位一體,先秦兩漢古籍中多所記述,其中最為系統、後來時常為人所引用的,是《呂氏春秋·古樂》篇的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在這裡,有樂,有操尾投足之舞,也有八闕之歌詩,正透露出三者的密切關係。《古樂》篇中另有一些記載,現在已無法分辨真偽,但記黃帝之樂名《咸池》、堯樂名《大章》、禹樂名《夏濩》、商湯作《大筲》、周武王樂舞名《大武》等,由於可與《周禮·春官·大司樂》所載“六樂”(又稱“六舞”)相印證,所以後人大多信從。《古樂》中還說“昔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士達作為五絃瑟”。朱襄氏或說即炎帝別號,或說在炎帝之前,雖然已無可考證,但透露出的資訊則是中國古代音樂起源極早,源遠流長。當代的考古發掘中,曾在甘肅玉門關火燒溝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壎,一吹孔,兩按孔,可發四個聲階;山東濰坊市姚官莊也出上了新石器時代陶壎,可發出小三度音程的兩個音,這也都是有力的證明。

    進入商周以後,中國古代音樂有了長足的進步。商湯時的《大笳》,西周初年的《大武》,都是歌功頌德的長篇樂舞,與之相配的音樂當然須相當水平。尤其是《大武》,據《史記·樂書》等多種史籍記載,其舞蹈分為“六成”,即六個大的段落。可知用以伴奏的音樂也是相當繁複的。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發展,音樂的發展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呂氏春秋·侈樂》篇曾記載,春秋時宋國為了音樂演奏,曾“作為千鍾”,即鑄造了一千口大小不一、音階不同的編鐘。無獨有偶,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今湖北隨縣擂鼓墩曾候乙墓發掘出一套共65件青銅鑄造的編鐘。經樂律學家黃翔鵬等測試證明,只要按鐘上標音位置敲擊,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音階的樂音,每鍾可發兩個音,音色優美。整套編鐘音域寬廣,跨5個八度,中心音域約佔3個八度,12個半音齊全。不僅如此,曾侯乙墓編鐘上的銘文還記下了曾國和楚、齊、晉、周、申等國的律名、階名、變化音名及對應關係,以便用來演奏其他國家的樂曲。傳說中周代所定的十二律,在編鐘上就記有八個。曾國只是戰國初年尚存的一個區區小國,樂器鑄造之精美就如此令今人讚歎,當時整個社會的音樂發展成就可想而知。

    能夠反映出當時音樂發展水準的,還有十二律及五音的確立。十二律之“律”,指音樂體系中各音的絕對準確高度及在一個音中可以劃分成若干音位的準則或規律;而五音則指不同的音階。中國大約在商代已有明顯的音階概念,至周朝,律制漸嚴,春秋時就已能用文字作理論的總結。相傳為公元前七世紀時齊國丞相管仲所作的《管子·地圓》篇中,就有宮、商、角、徵、羽的五音名稱,及“三分損益”的定位方法。後來的《國語·周語下》,記載樂官伶州鳩回答周景王問話時,不僅在五音加上變宮、變徵成為七音,還提到十二律的完整系統,即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戰國末年成書的《呂氏春秋·音律》篇,不僅也記有十二律名,還用三分損益的方法,記錄了十二律相生的法則。這都證明在中國古代音樂中長期起著標準作用的音律系統,至遲在戰國以前就已確立了,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此後中國音樂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進步,在不同的時期各有其特點,這裡不再詳述。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統一國家,歷史上又曾與周邊及中西亞不少國家有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反映於音樂方面,便形成善於吸收其他民族音樂,不斷完善改進本民族音樂的特點。這種吸收改造活動可以說在歷史上從未斷絕。即以隋唐時代為例:隋朝初年隨著不同民族音樂交流的增加,在宮廷中置燕樂七部樂,即國伎(西涼樂)、清商伎(中原及南方樂)、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今中亞布哈拉)、龜茲伎(西域廣泛流行的音樂)、文康伎(紀念晉庾亮的音樂)。後來隋煬帝時經過整理,增加康國、疏勒,定為九部。到唐太宗李世民時,又增高昌樂(今新疆吐魯番),成為著名的十部樂。西域的不少樂器,如箜篌、琵琶等,也先後傳入中國,使中國音樂的表現力更加豐富。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支歌曲是《詩經》。

  • 3 # 愛迴路

    人類社會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音樂,已無法查考。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資訊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當人們慶賀收穫和分享勞動成果時,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達喜悅、歡樂之情,這便是原始樂器的雛形。

    一、絃樂器的起源傳說

    墨丘利(Mercury)是希臘神話中諸神的使神。據說他在尼羅河畔散步時,腳觸一物發出美妙的聲音,他拾起一看,發現原是一個空龜殼內側附有一條幹枯的筋所發出的聲響。墨丘利從此得到啟發,而發明了絃樂器。雖說後人考證在墨丘利以前就已經有了絃樂器,但也可能是由此得到了啟發。

    二、管樂器的起源傳說

    中國古代歷史記述了距今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有一位名叫做伶倫的音樂家,他進入西方昆化山內採竹為笛。當時恰有五隻鳳凰在空中飛鳴,他便合其音而定律。雖然這一故事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可將其看做是有關管樂器起源的帶有神秘色彩的傳說。

    三、中國古代音樂

    中國最初的帝王———黃帝,是五千年前創造了曆法和文字的名君。當時,除了前述的伶倫之外,還有一位名叫“伏羲”的音樂家。據說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彈奏了張有五十弦的琴,由於音調過於悲傷,黃帝將其琴斷去一半,改為二十五絃。

    此外,在黃帝時代的傳說中,還有一位名為神農的音樂家,他教人耕作,並發現了醫藥,據說是牛首人身。他創造了五絃琴,如果設想當時的音樂是使用五聲音階,那麼這是理所當然的。海的思念 回答採納率:51.8% 2009-09-17 23:18 檢舉音樂的由來

    先秦典籍《呂氏春秋》裡說:“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遠至何時,史無確載,但不斷髮現的音樂文物,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它的“由來”之遠。

    本世紀五十年代初,安陽殷墟“商代虎紋大石磐”出土,證明中國樂器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五十年代中,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出“一音孔陶壎”,樂器曳一下子上溯到6700餘年前;七十年代,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又發現大批7000多年前的“骨哨”和一件“陶壎”……中國音樂確實像一條歷史的長河,這條河曲折婉蜒、多姿多彩,永不止息;這條河由涓涓細流匯成滔滔大江。近些年,河南舞陽賈湖村的一次考古發掘使它再向更古老的年代延伸……

    中國音樂的歷史,古代文獻一般追溯到黃帝。儘管關於黃帝的傳說夾雜著後人的理想成分,並有不少神怪內容,不完全可信(例如說黃帝時代建立了“十二律”,就是把後來的創造歸功於黃帝的說法,與現代科學考古發現不合。)要把黃帝作為中國音樂的源頭,也嫌太晚了:現代考古發現已把中國音樂的歷史,從黃帝時代大大向前推進棗其歷史遠比黃帝時代古老!

    1986年—987年,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村新石器遺址發掘出了隨葬的至少16支骨笛,據碳14測定,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這些骨笛用鶴類尺骨製成,大多鑽有7孔,在有的音孔旁還遺留著鑽孔前刻劃的等分標記,個別音孔旁邊另鑽一小孔,應是調整音高用的。這些情況起碼說明,那時人們已對音高的準確有一定要求,對音高與管長的關係也已具備初步認識。經音樂工作者對其中最完整的一支所作測音可知,號稱以五聲音階為主的中國,其實早在七、八千年之前,就已具備了有著穩定結構,超出五聲的音階形態了。(這一歷史事實雄辯地說明,中國音樂後來以五聲為主,並不象有人臆想的,是所謂“音階發育不完善”,而是一種歷史的、審美的選擇結果。)這也證明當時的音樂已發展到了相當高的程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在這之前,中國音樂一定還存在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這段時間以千年還是以萬年計,現在難以猜測。

    除骨笛外,新石器時期的樂器,還發現有骨哨、壎、陶鍾、磬、鼓等。這些樂器分佈於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時間跨度也很大,說明它們是中國原始時期的主要樂器。其中鍾、磬、鼓在後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至於壎和哨,還有與骨笛形制、原理相同(今天稱為“籌”)的樂器,甚至直到今天仍存活於民間。

    壎是一種很有特點的樂器,用土燒製而成,外形似蛋(或作各種變形),其大小近似中人的拳頭,中空,頂端開一吹孔,胸腹部開一個或數個指孔。壎是除骨笛之外,已發現的原始時代樂器中唯一能確定地發一個以上樂音的樂器,原始時期的壎只有1-3個音孔,只能吹出2-4個音,(這很可能與在不大的蛋形的壎上開孔,比在管狀的笛上開孔要難以計算有關。)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音階發展的程序,尤其能揭示出在中國音階的發展程序中佔有重要地位的音程關係;當今有學者指出,那就是從只能發兩個音的一音孔壎起便一再被強調的小三度音程。這一觀點對於認識中國音階的發展,音階音之間的律學關係,乃至中國的七聲音階仍以五聲為骨幹現象的內在機理,無疑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原始時期的音樂和舞蹈密不可分,這大概是世界各民族歷史上共有的現象,中國也不例外。最遲在公元前11世紀,中國已稱這種音樂舞蹈結合的藝術形式為“樂”,甚至在音樂舞蹈各自成為獨立

  • 4 # 老劉34614

    答:

    天地創造萬物。此從地球上有了人類的生存,就有勞動,而勞動就是音樂的起源,音樂從此就在人的生活與勞動中誕生了。

    音樂來源於遠古人類的生活勞動過程中使用的石塊,木頭的敲擊和碰撞所發出的聲音,大自然的風聲,雨聲,流水聲,浪潮聲,還有人類在沒有產生語言之前,從人的喉嚨裡發出來的聲音,雖聲調不同,有高有低,但很動聽。人在行走而有規律的腳步聲,在勞動時有規律的動作,在搬抬東西時共同發出有規律的啍哈的呼聲,都是音樂節奏和音調的來由,所以音樂是在遠古人的生活與勞動中誕生的。

    人類歷史第一支歌曲是民歌(即民謠),從人類有了語言之後,也是在長期的生活,勞動,交流過程中產生的,是人類語言交流類的民歌,是用來表達高興或傳情的歌曲,是人類遠古時期歷史上第一支最簡易的民歌。

  • 5 # 樂器評估

    規律的聲音既音樂,伴隨著人類的起源音樂便誕生了。

    最早的音樂是勞動中人們相互傳遞資訊的聲音,在人類語言未產生前用敲擊(打擊)物體傳遞聲音,前後聲音時間長短一致便有了拍子,強與弱的規律迴圈形成了節拍,長短不一的聲音規律出現又產生了節奏,長期的積累昇華,逐漸出現了打擊樂。

    與此同時,人們發現用嘴吹管狀物體聲音悠長、高亢,更易傳遞資訊,後來人們發現吹的氣力大小和管子的粗細長短不同能使聲音有高低變化,為解決同一支管子上吹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人們在管子上挖出孔洞,吹響管子時,用手指按住或放開管身上的孔洞,使管子出現高低不同的聲音,對!旋律產生了,從而誕生了吹奏樂。

    加之後來的弓弦樂器、彈撥樂器、以及再後來的鍵盤樂器和聲樂,逐漸形成了完整的音樂體系。

    說到歌曲,既有詞的聲樂作品,中國古代的詩歌皆為此,只是大多數曲調旋律已失傳,無從考證吟唱,流傳下來的古曲少之又少,最早的詩歌總彙是《詩經》,裡面記錄了自周朝開始上下600年成體系的經典詩詞,可惜無曲。有證可查的完整歌曲,最早的單曲是漢樂府的“上邪”。

  • 6 # 菜鳥everyday

    音樂起源於何時何地?”在這充滿音樂的生活世界裡,何處不充滿聲音,何處不充滿著動人的音樂,音樂已經與人類的生活緊密相連,不能想象,缺少音樂的生命世界將顯得何其寂寞和沉悶。儘管至今,音樂仍然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但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民族都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本書將告訴你,音樂原來就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音樂起源於勞動,勞動給音樂以內容,勞動的呼聲給音樂以節奏和音調,音樂在勞動中、在生活中產生。

    你在無意之中敲擊某一塊石頭,發現它可以發出美妙的聲音,吹一張樹葉也能發出聲音,大自然的風聲、雨聲、潮水聲、浪聲,還有人類自己創作的樂器聲、人類自己的嗓音發出的聲音,怎麼竟會那樣美妙?音樂從何而來?音樂何以能發展到今天的地步?音樂家是如何找到和發現聲音的規律,是怎樣用各種材料製作成精美的樂器,並使它們發出美妙的聲音。人類一開始就會唱歌嗎?美妙動聽的民歌是如何形成的?所有這些都是世界人類文明發展史的一大謎語。

    “音樂起源於何時何地?”這個問題從來也沒有人作過準確的回答。這個問題與生命的起源一樣,它們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當然,毫無疑問,自從有了人類就出現了音樂。

    同學們是否設想一下,如果我們住在原始的森林或山洞裡,在那種令人畏懼的環境中,你們要生存下去,就得學會保護自己,或者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掌握幾種與自然環境抗爭的方法。當電閃雷鳴、火山爆發、大地顫動時,當山洪和乾旱交替地毀滅莊稼時,我們的祖先是否會自然而然產生這樣的感受:大自然充滿了人類不可理解的強大的神秘的力量。這時,我們的人類可能會自發地對著天空和大地發出尖利的聲音或虔誠的禱告。當人類在遇到野獸的侵襲或聽到那些動物發出的各種聲音時,我們便會以牙還牙模仿動物的叫聲,發出多種尖厲的呼喊。他們發出的各種聲音可能便逐漸發展成為原始人類的狩獵歌或像聖歌那樣歌唱的禱告。——這就是最原始的人類歌唱的萌芽。

    當然,原始人類的音樂還遠不止這些,當他們無意之中敲擊某一塊石頭,發現它可以發出一種美妙的聲音;還有的人偶爾撥動一下獵用的弓弦,就聽到一種不尋常的聲音;甚至有的人發現把一根竹筒拿來一吹也能發出聲音,於是,最原始的最簡單的能發出各種不同聲音的樂器便產生了。

    由於人類本能的衝動,有了歌詠的產生或樂器的創制,但遠遠滿足不了他們對情感的需要和追求,因為,人類生活和生存的環境到處充滿了節奏,像晝夜的迴圈、潮水的漲落、月亮的圓缺、四季的更替、脈搏的跳動,原始的人類感覺到這種節奏的交替是那樣的奇妙,於是,我們的人類祖先在最初的階段便慢慢學會了用有節奏的動作、有節奏的歌聲和製造發出神秘聲音的樂器把人們帶到神秘的、理想的生活中去,豐富他們原本單調而枯燥的生活,並使音樂成為透過聲音的傳達來寄託人類希望的一種魅力。——真正的音樂、舞蹈便這樣誕生了。

    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無限的想象和創造力,逐漸找到了創造音樂的規律,並能根據生活的需要和不同的場合創造並形成了各種不同種類的音樂,如在中國傳唱的民歌中就有許多不同形式和內容的歌曲,包括放牧狩獵歌曲、勞動歌曲、民族英雄的讚歌、傳說故事的敘事歌、愛情歌、婚嫁歌、兒歌等等。人類透過音樂抒發自己的情感,傾訴自己的喜怒哀樂,表達對人類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讚美和對宇宙空間的好奇。

  • 7 # 舟舟音悅臺

    “音樂起源於何時何地?”在這充滿音樂的生活世界裡,何處不充滿聲音,何處不充滿著動人的音樂,音樂已經與人類的生活緊密相連,不能想象,缺少音樂的生命世界將顯得何其寂寞和沉悶。儘管至今,音樂仍然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但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民族都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本書將告訴你,音樂原來就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音樂起源於勞動,勞動給音樂以內容,勞動的呼聲給音樂以節奏和音調,音樂在勞動中、在生活中產生。

    你在無意之中敲擊某一塊石頭,發現它可以發出美妙的聲音,吹一張樹葉也能發出聲音,大自然的風聲、雨聲、潮水聲、浪聲,還有人類自己創作的樂器聲、人類自己的嗓音發出的聲音,怎麼竟會那樣美妙?音樂從何而來?音樂何以能發展到今天的地步?音樂家是如何找到和發現聲音的規律,是怎樣用各種材料製作成精美的樂器,並使它們發出美妙的聲音。人類一開始就會唱歌嗎?美妙動聽的民歌是如何形成的?所有這些都是世界人類文明發展史的一大謎語。

    “音樂起源於何時何地?”這個問題從來也沒有人作過準確的回答。這個問題與生命的起源一樣,它們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當然,毫無疑問,自從有了人類就出現了音樂。

    同學們是否設想一下,如果我們住在原始的森林或山洞裡,在那種令人畏懼的環境中,你們要生存下去,就得學會保護自己,或者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掌握幾種與自然環境抗爭的方法。當電閃雷鳴、火山爆發、大地顫動時,當山洪和乾旱交替地毀滅莊稼時,我們的祖先是否會自然而然產生這樣的感受:大自然充滿了人類不可理解的強大的神秘的力量。這時,我們的人類可能會自發地對著天空和大地發出尖利的聲音或虔誠的禱告。當人類在遇到野獸的侵襲或聽到那些動物發出的各種聲音時,我們便會以牙還牙模仿動物的叫聲,發出多種尖厲的呼喊。他們發出的各種聲音可能便逐漸發展成為原始人類的狩獵歌或像聖歌那樣歌唱的禱告。——這就是最原始的人類歌唱的萌芽。

    當然,原始人類的音樂還遠不止這些,當他們無意之中敲擊某一塊石頭,發現它可以發出一種美妙的聲音;還有的人偶爾撥動一下獵用的弓弦,就聽到一種不尋常的聲音;甚至有的人發現把一根竹筒拿來一吹也能發出聲音,於是,最原始的最簡單的能發出各種不同聲音的樂器便產生了。

    由於人類本能的衝動,有了歌詠的產生或樂器的創制,但遠遠滿足不了他們對情感的需要和追求,因為,人類生活和生存的環境到處充滿了節奏,像晝夜的迴圈、潮水的漲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會出現季節性敏感呢?用護膚品能有效改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