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戰王聊歷史

    “無能”也是相對而言的,大阪師團怎麼說也是“甲種師團”。據說,大阪師團是“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

    大阪師團又叫“第四師團”、"商販師團",它屬於日本二戰爆發前常設的17個師團之一。按照日軍編制排序,大阪師團就是日軍戰鬥力最強的“甲種師團”。可是,日本人卻認為大阪師團非常廢柴。

    日本士兵崇尚武士道精神,以為天皇獻身為榮。很多日軍乙種師團傷亡三分之二,依然頑抗到底。而大阪師團卻是個個例,大阪師團計程車兵多是出身於小商小販,做事愛"討價還價"。而且,古代的大阪的商販和“諸侯”(諸侯效忠天皇)關係一般,並不像農民一樣依附於諸侯。所以,大阪人缺少服從精神,認為自己交稅就行了,並不是特別“效忠天皇”。

    別的師團的代號多有尚武精神的象徵,例如:第二師團的代號“勇”,第九師團代號“武”,第19師團代號虎,第30師團代號豹。而大阪師團的代號是“澱”,取自橫穿大阪梅田商業區的澱川河,寓意招財進寶!!!一個軍隊竟然崇尚招財進寶!

    士兵出身(生活環境)對於戰鬥力的影響很大,這個道理中國古代將領也明白。也是因此,戚家軍選的兵員是義烏的農民和礦工,這些人吃苦耐勞;孫傳庭的秦軍是從陝西榆林,這個地方民風彪悍,聽說土匪來了,根本不用動員,喉一嗓子全村男女老幼,抄起傢伙就上;袁世凱天津小站練兵時,非常注重兵員素質,有文化體格好優先,地痞無賴一個不要。

    就是因為兵員素質問題,大阪師團戰鬥力跟其他甲種師團沒法比。例如:其下屬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因為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被稱為"敗不怕的八聯隊"。也是因為如此“優異”的表現,日本大本營很長時間內不敢用他上戰場攻堅,而是讓它負責警備任務。

    日本大本營也拿大阪師團沒有辦法。

    全面抗爭爆發後,日軍兵力不足,就把大阪師團劃歸到關東軍序列,讓它擔任警備任務。日本人不想放棄這隻師團,就把山下奉文調來訓練大阪師團。山下奉文後來指揮日軍千里躍進馬來半島,打敗英軍,攻佔新加坡,被稱為“馬來之虎”。

    在山下奉文的“嚴苛訓練下”,大阪師團毫無長進。一訓練就累,到駐地就開始吃吃喝喝,聽說要上前線,就開始生病。三天的行軍路程,能給你走出十天。任何理由都能成為大阪師團拒絕出征的藉口:帳篷不夠,天氣熱。。。好不容易出征了,半路能有很多人“掉隊”。

    在1939年諾門坎戰鬥時,日軍調第二師團(仙台師團)和大阪師團出征。第二師團強行軍4天,就從海拉爾趕到諾門坎。然後,迅速被蘇聯擊潰。而等到大阪師團磨蹭8天走到前線時,日蘇已經停戰了。大阪師團非常懊悔,沒有趕上此戰,不能為天皇效忠。

    其實,大阪師團戰鬥力非常不錯,只是它們不打沒有把握的仗!

    能被稱為甲種師團,就不是“弱雞”!我來句兩個例子:

    第二次長沙會戰時,9月24日,經過三天激戰,大阪師團和第三師團一起攻破我軍第37軍主陣地,並將第95師、第140師包圍。9月27日晨,日軍第三師團猛攻我軍74軍第57師陣地受阻時,大阪師團前來助攻,我軍57師傷亡3000餘人。三天後,大阪師團攻到長沙。

    1942年巴丹半島戰役時,大阪師團被調來打美菲駐守的巴丹要塞。在大阪師團之前,日軍“甲種師團”第16師團硬拼一場,結果被美軍擊潰:自損3000人,斃傷美菲1300人,繳獲0。

    而大阪師團出戰以後,開始動腦子了,日軍調來2門96式150MM遠端加農炮,在3分鐘內就從20公里外把20多發炮彈準確的打進了美軍4個14英寸加農炮炮壘裡。同時,日軍趁著夜間偷襲上去,迅速把美軍各坑道口控制住,俘虜大量美菲軍隊。五天時間就打掉美軍號稱能堅持三年的要塞。最終,日軍自損1000人,斃傷美菲5000人,繳獲盟軍大炮350門,坦克120輛,俘虜盟軍6萬人。

    不要嘲笑大阪師團,抗戰戰場上,我軍還真沒能力殲滅它。

  • 2 # 毅而三思吳六奇

    總的來說,因為“大阪”所以第四師團確實值得一黑。甚至早於《日本一弱かった陸軍師団》的時期,就可見這種挖苦諷刺和捕風捉影的風潮之端倪與爭議。比如今東光《毒舌日本史》、司馬遼太郎《手掘り日本史》、日下公人《人間はなぜ戦爭をするのか》等等……像司馬遼太郎就曾說過,鳥羽伏見之戰時德川家為啥敗了?大阪兵太多。西南戰爭時為啥敗了?大阪兵太多。就是日俄戰爭時,大阪兵(師團)也不出彩啊,不懂得豬突猛進、豬突豨[xī]勇的日本人就不是好軍人。然而……

    大阪師團創設於1888年,參與了1904年的日俄戰爭(從屬第二軍)。在5月25日南山之戰當天,由大阪師團所屬的第二軍於上午八點開始對俄華人的總攻,至午後已開始動用預備隊卻仍還減員的前提下,參謀長落合豐三郎建議撤離時,司令官奧保鞏(鞏)大將沒答應,而是繼續讓第二軍攻擊俄軍陣地,直至晚20:30分左右,因聯合艦隊的炮火支援,南山才得以佔領。

    在這一天裡,奧保鞏獲得了「南山の奧」的勇名,但大阪師團在內的第二軍卻為此付出了4,387名死傷的代價。事後東京大本營聽聞戰事,甚至懷疑這種操作帶來的死傷“或許還有個零?”(下為第二軍路線/南山戰事圖)。

    提到這件事因為事涉有二。一是間接證明大阪師團也曾豬突過。二是傳聞4387(0)這個傷亡數字在後來以訛傳訛,成了大阪師團後繼者消極待戰的最佳理由。

    上述的這個傳聞是有客觀成因的。大阪師團代號是“澱”,軍團符號是“4D”。對比“宮”(天皇近衛師團)、“勇”(第二師團)、“武”(第九師團)以及“鯉、菊、熊”等代號……大阪師團最尷尬的地方出現了。就像司馬遼太郎說的,他們沒有什麼像樣的武士文化的薰陶,大多都是商販出身的平民,歷史上町人自治性很強,不喜服從軍事管理。

    換而言之,就是有大阪人認可像南山之戰的這種犧牲,是上級把大阪人當炮灰博前程。繼而再看苦逼的大阪師團……嗯,下克上是沒可能下克上了,就只有偷奸耍滑惜命一下,才能在關鍵時刻為天皇效忠,而不是被無良上司拿來當炮灰這個樣子……

    事情果真如此?別說,還真是洗不清這個嫌疑。

    舉個例子,侵華戰爭期間,1940年5月棗宜會戰時,中國陣亡3.7萬餘人,日本陣亡1.1萬餘人,沒有大阪師團的蹤影。但在同年11月的漢水作戰(二號作戰),大阪第4師團和第17師團,還有第18混成旅團出現了,一仗下來只死了132人,445人受傷,順便還報了個馬死68傷82的數字……人就算了,馬也說是不是有點扎心?是想說大阪師團太能打,還是反諷其他日本師團不惜命啊?黑,必須黑!不黑難消此心頭之恨。

    於是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黑大阪師團成了日本軍史愛好者和退役軍人群體中容易引發共鳴的娛樂方式,別說文字了,漫畫也不時可見。反倒是原本的德川幕府時期和西南戰爭等歷史影響被逐漸淡化了……

    但是像日下公人的書中,曾提到如太平洋戰役中,大阪師團於1942年4月的第二次巴丹半島戰役中,在友軍幾乎完全失去戰鬥力的前提下(16師團折損近半、65旅團戰損三分之二),未能以“豬突猛進之玉碎精神”完成了對巴丹半島三道防線的突破。

    這得益於大阪師團遠超乎其他師團的步坦炮協同能力,並且美軍也承認這有效拖延了他們的時間。但當時乃至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日本國內不甚認可這種“優秀”。舉例如巴丹半島迫降美軍及菲律賓師七萬餘人、科雷吉多爾島逼降美軍第四海軍陸戰團在內的1.2萬餘守軍……對這種事的批判,不在於大阪師團傷亡的多少,而是這麼多戰俘必然給當時的日本造成極大的後勤壓力。這哪裡是日常開黑,簡直就是成桶地倒墨汁……

    所以縱觀這幾十年來的爭論,不難發現對大阪師團的各種吐槽總結起來,相對簡單粗暴:【一】大阪師團的戰術思想不符合日本各界的認知或需求;【三】包括中國在內,東亞民間可能更易認可勇往直前、力戰而竭的短期決戰理念;【三】地域黑造就了大阪師團的“神話”。

    但毋論如何,這種不喜玉碎衝鋒,懂得保證有生力量,且能不時打出彩的日本甲種軍團才是更值得警惕的。如果僅以“窩囊、無能”去看待……難道真要說日本鬼子在中國苦苦掙扎了十數年才逃還老家?那可就不只是歷史虛無主義了。

  • 3 # 小胖叨叨叨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隊大肆攻擊亞洲的國家,士兵兇狠和瘋狂程度超過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和軍隊,尤其是日本軍隊自殺式衝鋒的行為很是出名。但是第四師團就是日本軍隊裡面的一個異類,可以說日本大多數指揮官都不願意接受的軍隊,可以說是日軍裡面最窩囊的師團,但是現在日本還保留著這個師團的番號,難道這個師團真的這麼廢物嗎?

    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商人組成,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第四師團又名大阪師團。是日軍在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是陸軍的甲種師團。

    要知道第四師團是17分常備師團之一,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在日俄戰爭期間,第四師團曾經攻下第一師團沒有攻下的陣地,至於第一師團戰鬥力大家可以搜一下,絕對強悍。第四師團擅長的是山地作戰,日本很多的山地師團山地聯隊不少都是由第四師團改編出來的。

    別的師團都是以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著稱,但是第四師團是以智力見長。太平洋戰爭中第四師團的第8聯隊在攻克巴丹-科雷吉多爾之戰中出了大力,得到了本間雅晴中將的通令表揚。在日軍的戰史中記載:"不如該說大坂人是會用腦子戰鬥的軍隊,如果發現沒有勝機他們就不會勉強從事,而是退回去尋找下一次勝機。

    1942年,第四師團被調至菲律賓參與對巴丹半島美軍的進攻作戰並在兩週內攻下了美軍認為三年內日軍無法攻下的巴丹要塞,而同一地區的科雷吉多爾要塞第四師團更是僅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美軍甚至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日軍的炮火像長了眼睛一樣把己方碉堡一個個炸平。

    這些都足以說明這隻部隊的戰鬥力強悍,但是為什麼第四師團一直被黑呢?

    第一,這支部隊都是由大阪菜販子和小商販組成,商業頭腦很靈活,基本上不會和人硬碰硬,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不像別的師團發瘋的衝鋒。

    第二,正因為第四師團和別的師團的不同,遭到很多軍國主義將領的不喜歡,認為這隻部隊沒有武士道精神。

    第三,在日本投降之後,和別的師團不肯接受戰敗命運不同,第四師團投降的異常順利,別的師團回國都是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灰頭土臉的,但是第四師團是面色紅潤,身體健康的回國,回國的第二天甚至去美國軍營門口販賣戰利品。第四師團是日軍南方軍中戰死最少、裝備物資保留最完整的部隊。

    第四,我們認為的第四師團戰鬥力渣一樣的存在,基本上是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在文章《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中,詳細描述了第四師團的種種佚事。幾乎都是沒有根據的瞎侃。都是段子。

    現在日本陸上自衛隊目前依然保留著第4師團的番號,如果真想說的那麼廢物,按照日本的做法早就撤了,不可能留到現在。

  • 4 # 青春不將就523

    你好,很榮幸來回答這個問題,大阪師團作為日軍的甲種師團,戰力並不差,那他們為啥戰鬥力不行呢,我來談一下我的看法,主要是兩種原因,第一種,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來自於經商世家,受商業氣息的薰陶比較嚴重,第二種,他們當中很多人並不想打仗,他們不但不打仗,還和八路軍做起了生意,正是這兩種原因,才會讓他們戰鬥力那麼差,不過他們不是真的戰鬥力差,而是不想打仗罷了。

  • 5 # 不沉的經遠

    二戰中日本的大阪師團不像其他日軍一樣喜玩萬歲衝鋒,也不喜歡拿人命去填,所以在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軍裡面顯得比較另類,然後就被自己人黑的很慘。

    大阪師團其實就是日軍的第四師團,是日本陸軍建設時的7個師團之一,資格很老,因為兵源大多來自大阪,所以又被稱為大阪師團。大概因為大阪人做生意比較厲害的原因,所以他們打仗也喜歡動腦子,日軍傳統的那種萬歲式衝鋒他們是沒興趣的,擅長的是迂迴、包抄、炮兵火力覆蓋。

    大阪師團在日本的西南戰爭裡就已經出名,是至今為止日本唯一獲得天皇親自頒發的感狀的部隊。在日俄戰爭大阪師團第一個拿下南山,第一個攻進奉天。抗戰裡第二次長沙會戰時第三、第六兩個師團遇到拿不下的陣地,都是靠它來解決,先後擊破中國4個主力軍衝到長沙。菲律賓戰役中日軍攻擊巴丹半島和科雷吉多爾失敗以後,還是大阪師團來救場,他們先用大炮覆蓋,然後發起奇襲,直接搞定。

    不過這種做法在日軍裡顯得比較另類,二戰時的日軍軍國主義色彩濃厚,又崇尚所謂的武士道精神,主張精神戰勝一切,對於第四師團這種做法都覺得純粹是怕死。而且從經濟上來說,一個士兵明顯要比炮彈便宜,所以對於第四師團的風評比較差,認為不是真正的日本軍人。

    戰後一些日本軍人自己在寫回憶錄的時候就詳細描述了大阪師團如何不肯讓士兵去送死,並把這看成懦弱怯戰,因為這些資料來自於日本,所以很多人就會覺得這些都屬實,他們確實是無能,像《地下交通站》也跟著黑了一把。實際上大阪師團只是更用腦子打仗而已,這種敵人才最可怕。

  • 6 # 西府趙王爺

    歷史上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負面評價不少,比如什麼陸軍弱旅、“軟蛋”師團,甚至於窩囊、懦夫……這樣等等一些不好的外號。

    但這些更多的是相對於二戰日軍武士道狂熱體系下的一種“偏見”。

    正常來看,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絕對是一支強大的部隊。

    首先,日本大阪第四師團是日本最為古老的一支軍隊。

    其最早誕生於明治時期,當時日軍實行陸軍改革,設立六大鎮臺在全國範圍內自主募兵,並建立了六個師團。大版第四師團便是以大版鎮臺為基礎所建立,乃是日本陸軍最早的六個師團之一。而後,大阪師團又是日軍17個常設師團之一,也就是咱們所俗稱的日本陸軍甲種師團。

    而甲種師團,乃是二戰時期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其不論是武器裝備、兵員素質還是軍中地位,那都是日本陸軍中最高級別的存在,是日軍的絕對主力。所以,這樣一支部隊怎麼可能是窩囊廢呢?

    由於成軍很早,所以第四師團幾乎參加了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所有的對內對外戰爭,戰績上也可圈可點。

    首先包括西南戰爭在內的日本內戰中,面對從小就經歷戰場生死訓練的薩摩武士,商販出身的第四師團士兵,打出了血性,還獲得過明治天皇的嘉獎。這是當時所有參與平叛部隊中的獨一份兒。

    而中日甲午戰爭,第四師團作為陸上部隊參戰,於遼東半島登陸。但我們都知道,在遼東戰場的戰鬥,已經是屬於甲午戰爭的第二階段。經歷了北韓戰場上的潰敗以及北洋水師的覆滅,此時的清政府已經無力再戰,一心只想講和。所以第四師團並沒有什麼出彩的表現,戰績一般。

    但在十年後日俄戰爭中,第四師團可以說是日本扭轉國運的關鍵。在最為關鍵的金州南山戰役中,接替第一師團上陣的第四師團,成功突破沙俄軍隊用馬克沁機槍組成的火力網,隨後拿下金州和大連,奠定了日俄戰爭的勝利基礎。

    當然,第四師團最為輝煌的戰績還是在二戰中。

    首先在中國戰場上,長沙會戰中,中國長沙方面軍最為精銳的中央軍預10師,被第四師團一波打殘。

    而後第四師團轉戰東南亞,其以絕對主力的身份參加了菲律賓戰役。其在巴丹-科雷吉多爾之戰中出了大力,面對16師團久攻不下的巴丹要塞,第四師團以僅600餘人的傷亡成功拿下。而對面處於要塞保護下的美菲聯軍卻傷亡超過5000人,其餘的六萬人則成了俘虜。

    而之後的科雷吉多爾島要塞,更為堅固,美軍幾乎挖空了馬利塔山底,使得日軍連日的轟炸根本起不了效果。最終還是第四師團,將其拿下。

    而著兩場戰役,也說明了第四師團的實力。

    那麼,既然第四師團表現不俗,為何還會被稱為窩囊廢?

    其實,這很大程度上源於日本軍界的地域黑。第四師團的前身乃是大阪鎮臺,其組成人員大都是關西地區的商人小販。其在關東“武士”集團做主的日本陸軍中屬於不怎麼被待見的那一類人。

    有趣的是,1937年,因為中國戰場吃緊,第四師團被調往東北駐防,進入到了關東軍序列。緊接著在1939年,蘇聯與日本在中蒙邊界的諾門坎地區爆發戰爭,當時日軍在蘇聯人面前沒能佔到便宜,日軍主力第23師團近乎全滅。

    由於這本來就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見識到了蘇聯人厲害的日軍,最終選擇了剋制,並沒有擴大戰爭規模。所以原本作為增援部隊的第四師團根本就沒有參加這場戰爭。可是,掌控輿論的日本關東集團,丟擲了一篇《我無傷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的文章,大力嘲諷第四師團,稱其增援不積極,延誤了作戰。

    第四師團“懦夫”的外號便由此傳開,事實上,這場戰役和人家根本就沒有半毛錢關係。

    當然,第四師團在日本國內名聲不好的也不僅僅是因為被地域黑,其軍隊有些時候的作風,確實和當時的日本軍隊有些不一樣。

    在二戰時期,這支軍隊打仗,很少會有像其他日本軍隊那樣不要命的打法,他們往往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算了,談不上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更談不上為天皇盡忠。

    最有趣的是,在二戰結束後,第四師團是所有甲種師團中建制儲存最為完整的部隊。而且據說在投降回國後的第二天,第四師團計程車兵們就開始重操舊業,跑到美軍兵營外邊,做起倒賣生意來。在日本戰後那個物資最為匱乏的時期,第四師團是最不缺罐頭的。

    其實,這也挺符合第四師團士兵們原本的商販形象。

    人家富的早,民智開化的早,不容易被武士道忽悠。相比於關東關東那邊沒見過世面,被軍國主義武士道洗腦的人,他們不知要理智多少。

    而且前面也說過,第四師團的戰績並不差,他們更多的是在用腦子打仗,不作無謂的犧牲,這和窩囊二字,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最後值得一提的,第四師團,是二戰時期,日軍中少有的一支沒有大規模屠殺行為的部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個月的寶寶,突然不吃奶了,是不是到了厭奶期,厭奶期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