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9912036028
-
2 # 小學生閱讀劉老師
關於草房子,書中第一章 禿鶴 第2節有描述:草房子是由海灘上生長的一種茅草蓋成的,茅草受著海風的吹拂與毫無遮擋的Sunny的曝曬,一根一根地都長得很有韌性Sunny一照,閃閃發亮如銅絲,海風一吹,竟然能發出金屬般的聲響。用這種草蓋成的房子,是經久不朽的。冬暖夏涼,古樸而華貴。
草房子的特點,正是生活在油麻地的人的特點。生活樸實,精神上是富足而高貴的。每個人都有金光閃閃的一面,富有韌性。
從小學生閱讀的角度,讀《草房子》有諸多收穫:
一、優美的文筆
曹老師的文筆,最大的特點:以物喻人,以景喻情。事件娓娓道來,情景交融,人物內心的細膩化在了人物的一個個小動作、一個眼神、一絲情緒的外露、一點點環境的變化裡,再加上各種修辭和白描,讀來身臨其境,似在看一部電影。
二、故事的敘事結構
舉例,在第二章裡,作者給出慧思和尚和紙月父親的諸多線索:
線索一、紙月由農村外婆帶大,剛到油麻地小學時卻“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女孩子”,她的毛筆字寫得最好,蔣一輪老師恨不得給紙月的大字薄上的每一個字都畫上紅色的圓圈。小紙月還會背許多古詩詞,還很會朗誦。她的作文有一般孩子根本不可能有的靈氣與書卷氣。這一切說明,紙月一定有名師指點。而對於慧思和尚,桑桑的父親認為他從前是一個很有學問的教書先生,他有一手很好的毛筆字和一口風雅言辭。
線索二、桑桑初見紙月時,紙月了眼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望著慧思和尚的臉,他無端地覺得,他的眼睛似乎像另外一個人的眼睛,反過來說,有另外一個人的眼睛,似乎像慧思和尚的眼睛。
線索三、慧思和尚問桑桑往哪兒去,當桑桑回答是去板倉找紙月時,慧思和尚兩次給出了反問,說明,這兩個詞語對慧思和尚有著特別的含義。桑桑離開時,慧思和尚說:過了河,就是板倉了。說明他對去板倉的路非常熟悉。
書中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伏筆,細讀去發現也是一種樂趣。
三、苦難中的幸福
這也是曹文軒作品最大的特點。
不管是誰,性格如何,境遇怎樣,苦難是避免不了的。
從書中的人物中,我們是否能感悟到一些幸福的密碼,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不正如《草房子》中形形色色的人?
生活中的各樣的事,不正如《草房子》故事中的事?
追求幸福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不必去重複他們的苦難,卻可以從中領悟溫暖的幸福。
回覆列表
《草房子》是我小時候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在四大名著的大部頭之餘,《草房子》是為數不多能讓我反覆翻閱的作品,在大學期間選修兒童文學時,期末考查作業也是寫了這本小說的分析。由於我比較不懂煽情,所以分析時語言偏於理性,可能也不符合題目說的“感覺”一詞,不管如何還是放上來供大家批評指正吧。
————————
追尋靈魂成長的腳步
——淺談《草房子》中的兒童形象
作為一個文科生,從小到大看過各類小說,也寫過不少讀後感,但唯一讓我怯於評價的,就是曹文軒的《草房子》。
我總是記得家中那本母親買來的書,已經在我無數次的翻閱下變得殘破不堪,也記得第一次看完合上書時,那一縷纏繞不絕的憂傷。彼時我尚且稚嫩,只覺得這本書是很好很好的,但到底好在哪,卻無法言說。曾經試著寫一篇讀後感介紹給朋友,卻氣餒地發現,自己的語言完全無法概括出書中那種空靈寧靜的美,就如佛門至理,一說便要著相。
長大之後我才知道,《草房子》不但是寫給兒童的小說,更是寫給靈魂渴望迴歸純真的成人。作者在不厚的一本書裡,藉助幾個孩子的形象,寄寓了對人生的深沉思考。這種思考,可以讓孩童時期的我莫名地憂傷,也可以讓已經長大的我重新回憶起關於童年、甚至關於內心隱秘角落裡的種種心境,也許連我自己都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些心境,或者它們已經在長久的年月中幾乎被我遺忘於風中,但它們卻被一個素未謀面的作者時隔經年精準地描述了出來,讓我不由得驚歎。
要寫《草房子》的故事簡介是很困難的,因為它不像其他故事小說,它沒有一條很明確的故事主線,甚至沒有一個固定的主人公。也許桑桑算是,因為他出場的次數最多,故事也是以他作結的。但實際上,他更多時候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看著身邊的人在他面前上演種種悲歡離合。如果小說的型別劃分得再仔細些,我認為《草房子》大概可以稱為“散文小說”,形散而神不散。作者似乎只是信手描繪出了一個叫油麻地的村莊的眾生相,誰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誰都有可能進入作者的筆端,成為這個章節的主人公。然而在眾多的人物線索背後,作者是有自己的追問和求索的,那就是這部小說的“神”。
關於這個“神”為何,也許每個人都會自己的答案,而我認為,應該是對人的靈魂成長足跡的追尋。
然而難能可貴的是,曹文軒並沒有將這種追尋流於表面的說教和灌輸,而是透過塑造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來完成自己的追問,我認為這正是《草房子》的最大價值所在。在這種追尋中,作者和讀者是平等的,他們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並共同叩問生活的真諦,不存在居高臨下的訓斥和規訓,這也是讓讀者——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感到親切的原因。
書中的精華,無疑是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兒童形象。特別之處在於,作者在描寫他們時,採用的是近乎白描的手法,雖然敘述視角靈活多變,但敘述者顯然是有意識地自我約束,隱藏幕後,只負責講述故事,決不跳出來直接評論人物行為,將作者對讀者的干預降至最低。
這個特點,突出表現在了對兒童的心理描寫上。作者在這裡採取的是“冰山理論”的敘述手法,每個兒童的心理變化背後,都是有著極為豐富的心理學內蘊的,但作者只讓它露出了冰山一角。兒童的情緒是很敏感多變的,作者敏銳而準確地抓住了這種多變性,但他不會直接闡述情緒變化的原因。小說中有相當多的描述都是“他並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只是覺得這時候就應該要……”,這就是兒童心理的直觀性和難以解釋性。
這種只描述而不解釋的做法,無形中拉近了讀者和人物的距離,讓讀者和人物共同成長,並隨著人物的喜怒哀樂而起伏。同時,就如國畫一般,“不解釋”為人物的解讀留下了餘韻無窮的空白,每個讀者都能對人物形象有不同的理解。
而在我看來,書中的幾個兒童的形象,代表的是人的靈魂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完善的不同方面,下面試著逐個分析。
1. 禿鶴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因為自身的一些特點甚至是缺陷而變得格外敏感。禿鶴的故事無疑就是對這種敏感情緒的最好展現。
一開始,禿鶴髮現自己的禿頭在孩子當中是特別的,於是他就利用這一點為自己謀利,具體做法就是讓那些想摸他頭的孩子給他好處,以換取摸頭機會。這道理就如兒童透過哭等方式獲取成人的關愛一樣,是兒童的趨利性和觀察力決定的。
然而隨後,禿鶴開始在意起自己的禿頭來,並想努力掩蓋這個明顯的差異。對於這個心理轉變,作者同樣採取不解釋的方法,只是簡單地說:
“禿鶴讀三年級時,偶然地,好像是在一個早晨,他對自己的禿頭在意起來了。”
看似沒頭沒腦,但又非常符合我們的生活體驗,尤其是兒童的生活體驗。我們有時候在意一件事,似乎也是情不知其所起,沒有任何徵兆,也沒有任何理由,帶有很強的偶然性。但禿鶴的這種情緒,其實反映的是兒童個體意識的覺醒,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與其他人的區別,並且由於禿頭的特點,這種區別被他無限放大了。他需要比一般的兒童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適應這樣的差異性。
在適應的過程中,他開始與集體發生了種種衝突。他先是努力阻止別人對他禿頭的關注,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做法,反而使身邊的人對他的戲弄變本加厲。於是他希望透過實際行動消除這種差異,讓父親找生薑調配生髮的配方。在這個手段也失敗後,他越發感到自己與集體的隔膜,陷入了破罐破摔的心理狀態中,在集體操比賽中故意搞砸了整個比賽,以特有的方式報復他人對他禿頭的嘲笑,結果換來的卻是他人報復性的冷漠和忽視。最後在學校文藝匯演中,他用精湛表演,完成了自己的贖罪,也獲得了他人的理解。
每個兒童也許都苦惱過:“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而作者透過禿鶴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首先坦然接受自己的身體,才能收穫他人的尊重,進而融入集體。與集體的相處,既不需要與所有人保持一致,也不需要一味強調和別人的區別。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態的平和與自尊自愛的品質。
透過禿鶴心理發展的幾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出,這其實隱喻的是作為個體的兒童,如何在集體中定位自己,尋找與集體的相處之道。人在集體中都有趨同性,但個體與個體之間畢竟各不相同,特別是像禿鶴這樣的有突出身體特點的,如何處理個性與共性的關係,使個體能更好地在集體中生存而又不失個性,正是作者要討論的。
2. 紙月
如果說禿鶴的故事探討的是兒童學會如何接受自我、融入集體,那麼紙月的故事則是牽涉到更高成長階段的問題——性意識的覺醒。
紙月是一個文靜瘦弱的女孩,她從外地轉來油麻地小學,並憑自己的學識和教養贏得了師生們的喜愛。
更多時候,她的力量體現在對主人公桑桑的影響上。桑桑覺得“紙月的眼睛彷彿會說話一般”,他每做一件事,似乎都會感受到來自紙月的目光。這種目光讓他開始注意起自己的形象,他開始變得安靜、講衛生、懂禮貌,使母親大為驚訝:“我們家桑桑,怎麼變得文雅起來了?”
這種力量,是兒童處在由童年向青春期過渡時期的性意識萌動。他們開始注意到性別的差異,逐漸對異性產生好奇,在意起異性的目光,並希望向異性展現出自己的性別特點來吸引異性。如桑桑,他不但開始改變自己的行為舉止,還為了紙月和外村的三個小混混打架,這樣的情節,正是很多男孩成長中所憧憬的“英雄救美”,在異性面前表現出男性的力量和勇氣。
但兒童畢竟還不是完全成熟的大人,他們對這種異性之間的感情感到好奇,但他們還沒有完全理解這種感情,自然也還沒有準備好該如何對待它,這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好奇透過一種不友好的方式表現出來,傷害到當事人稚嫩的心靈。
桑桑和紙月的關係,後來就遭到班裡其他同學不停的起鬨。同學們未必是有惡意的,只是他們都開始對兩性感情有了朦朧的認識,於是就用起鬨的方式來發洩心中的好奇。然而這種起鬨卻對心智尚未成熟的桑桑和紙月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使他們差點無法正確處理這種朦朧的美好。紙月比桑桑成熟,她已經隱約感覺到這種起鬨背後的真實含義,但桑桑還沒有,他只是有種小秘密被發現的羞恥感,並透過實際行動(和起鬨者打架)來制止他人的圍觀。
桑桑和紙月之間算是愛情嗎?當然不是的。甚至連曖昧都不是,而僅僅是少年少女單純的相互吸引。但我想在桑桑的一生中,紙月一定會佔有一個最重要的位置。因為紙月出現在了他人生觀開始成熟的最重要的那幾年,也許在他長大後回首往事,他依然會記得這份朦朧的情愫,記得自己是如何為了這個女孩而努力變得更好。
小說最後,紙月已經和自己的生父遠走他鄉,桑桑在告別油麻地時,“無法告別的,只有紙月”。但他覺得,“他無論走到哪兒,紙月都能看到他”。
也許,我們每個人心底,都珍藏著一雙目光,追隨著自己走過天涯海角。
3. 杜小康
杜小康的身世,大概算是全篇小說中變動最大的了。
從一開始全村裡最富裕的人家,到後來父親破產而家道中落,這個十多歲的少年,也在經歷著遠比其他孩子更大的考驗。
我一直覺得,杜小康的故事,是僅次於桑桑的,它講述的是兒童如何在逆境中掙扎並學會坦然面對。而苦難,作為人生裡必然出現的事物,是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都無法迴避的一課。
杜小康出場時,是孩子們中最顯眼的一個,他穿著好看的白襯衫,渾身上下一塵不染,個子又高,臉色又紅潤,站在孩子們中,“象一簸箕黑芝麻中的一粒富有光澤的白芝麻”。
優渥的家世,出色的成績,都為杜小康帶來了一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在他平和的外表下,隱藏的是充實的自負和高傲的自尊。孩子們尊敬他,但也疏遠他。連村裡的成年人,見到他玩泥丸或爬草垛,都要戲謔地問一句:“杜家大少爺,你在幹什麼?”
在命運跟他開那個殘酷的玩笑前,他是與眾不同的,但這種與眾不同,不過是物質上的,可以讓他在人前風光,卻經不起風雨的洗禮。
在破產之後,他陡然從天上掉下地來,命運開始一步步剝奪他擁有的一切。輟學了,腳踏車賣了,往日象徵著富足的紅門,徒然剩一具空殼,就連曾經和孩子們玩的捉迷藏,他也只能當個“炮灰”,不能再當“司令”了。
在這種打擊下,他開始自暴自棄,孩子們再看到他時,他已經完全沒有了以前的乾淨整潔,“衣服扣沒有扣上 ,褲帶沒有插進褲鼻兒而聾拉著,鞋子跟拉在腳上,頭髮也亂糟糟的。”
然而在被命運剝奪走豐裕物質的同時,他也迎來了精神上的一次涅槃。
父親為了重振家業,帶著杜小康外出養鴨掙錢。正是在幾乎與世隔絕的一片蘆蕩中,在幾乎使人發瘋的孤獨中,杜小康感受到了來自生命的啟示和真諦。
“桑桑現在所見到的杜小康,已經不是過去的杜小康了。
對於杜小康來講,無論到哪一天,他也不會忘記在蘆蕩度過的那幾個月——
那是一個荒無人煙的世界。天空、蘆蕩、大水、狂風、暴雨、鴨子、孤獨、憂傷、生病、寒冷、飢餓……這一切,既困擾、磨難著杜小康,但也在教養、啟示著杜小康。當杜雍和因為鴨群連續幾次誤入人家的魚塘,幾乎吃盡了塘中剛放養的幾萬尾魚苗,被憤怒的當地人扣下小船與整個鴨群,而陷入一貧如洗的絕望時,他萬萬不會想到這段 時間的生活給了兒子多少珍貴的財富!杜雍和不吃不喝地躺在魚塘邊上時,杜小康也一動不動地坐在了他的身邊。他有父親的悲傷,卻並無父親的絕望。現在,倒什麼也不怕了。他坐在那裡,既沒有向人家哀求,也沒有向人家發怒。他反而覺得父親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他們的鴨子毀掉了幾十戶人家的一片希望,就像他們也被毀掉了希望一樣。杜小康是坐在那裡咀嚼著油麻地的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會去咀嚼的,由大蘆蕩給予他的那些美麗而殘酷的題目。他不可能立即領悟,但他確實比油麻地的孩子們提前懂得了許多……
桑桑現在再見到的杜小康,已經是一個遠遠大於他的孩子了。”
直到最後,杜小康依然是在孩子們中鶴立雞群的一個,但這一次,已不再是淺薄的物質上的突出,而是精神上的富有了。
靈魂成長中關於直面苦難的重要一課,就由杜小康完成了。
4. 細馬
盧梭在《愛彌兒》中,曾大力倡導順應兒童天性的、自由自主的教育方法。這一點,在細馬上清晰體現了出來。
從小開始,身邊的親友家長都提醒著我們,好好讀書才是最重要的。無形中,掐斷了我們的其他選擇,使我們被綁上了一輛永不停息的戰車,只能在一條單行道上一路開到底。
但是在讀書之外,我們能不能還有其他的選擇?
細馬給出的答案是:有。
細馬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壞學生,他打架、逃課,而且是發自內心地厭惡讀書,僅有的一次嘗試融入油麻地小學的學習也很快宣告失敗。
那麼,作者寫這個孩子,就是為了說明讀書無用嗎?細馬就真的是一個壞孩子嗎?
並非如此。
看起來是個壞孩子的細馬,卻有著一顆熱愛自然的心,而且非常孝順自己的養父母邱二爺和邱二媽。同時,他有著一般同齡人所沒有的自主意識,在經過了認真思考之後,選擇了放羊這條路,並認真地安排起了日後的生活計劃。
一直到小說結束,細馬都仍然堅持著放羊。
如果說其他孩子只是被動地上學,隨波逐流地接受著家長安排的一切,那麼細馬則恰恰相反,他有著強烈的自主意識,非常清楚自己適合做什麼,也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樣的生活。
由此可見,作者並非要否定讀書,而是要告訴我們,重要的不是我們選擇了哪條路,而是我們能不能認真選擇並敢於為之負責到底。讀書確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在選擇其他出路時,一樣需要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
細馬的這一課,應該叫“責任與擔當”。
5. 桑桑
作為貫穿全篇的人物,正如前文所述,桑桑更像是一個旁觀者。但是作者在最後一章,卻安排由這個經歷了大部分事件的旁觀者,來完成靈魂成長裡最重要的一課,也是最沉重的一課。
那就是“死亡意識”。
孔子雖然說過:“未知生,焉知死?”但是一個從沒有體會過死亡為何的人,又怎能指望他熱愛生命呢?
然而要體會死亡,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能與死神擦肩而過,並從死神那裡收穫到一筆寶貴財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桑桑正是其中一個。
自從桑桑患上了鼠瘡,他往日平靜的生活就被徹底攪亂了。執著事業的父親第一次扔下了工作,帶著兒子遍尋名醫,卻無一能治。眼看著死亡日益逼近,桑桑第一次模糊體會到了死亡的味道:
“桑桑終於開始懵懵懂懂地想到一個他這麼小年紀上的孩子很少有機會遇到的問題:突然地,不能夠再看到太陽了!他居然在一天之中,能有幾次想到這一點。”
作者在處理這樣的生離死別的場景時,並沒有落入一般作品的窠臼,他筆下的人物依然保持了一種淡泊和寧靜,那是一種在死亡面前的優雅。沒有歇斯底里的哭泣,也沒有驚慌失措的叫嚷,只是用隱忍的啜泣,來表達對生活無聲的抗議。
而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桑桑依舊保持了一個孩童該有的天性,他對死亡,畢竟還不如成人那般瞭解,於是他的心理,就變成了一種複雜難言的微妙狀態:
“桑桑說不清楚他到底是害怕還是不害怕。他甚至有點渴望自己生病。但他又確實感覺到了,事情似乎太嚴重了。他倒是有一種模模糊糊的孤獨感。”
生病了,就能獲得身邊人的關注和愛憐,這是兒童的本性,但在這之外又有一種孤獨感,這種孤獨感,正是生與死的隔膜,是一個感覺到死亡逼近的孩子被命運強行隔離開了生活後的反應,那是一般孩子所不會有的感受。
難能可貴的是,桑桑沒有因為死亡的逼近而放縱自己的脾氣,相反,他開始改正以往的缺點,努力地多為別人做些事。
“桑桑對誰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顯得更加善良。他每做一件事,哪怕是幫別人從地上撿起一塊橡皮,心裡都為自己而感動。
桑桑願意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幫細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給一個飢渴的過路人,……。他甚至願意為羊,為牛,為鴿子,為麻雀們做任何一件事情。”
這種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到底的態度,是他的老師溫幼菊教會他的。
溫幼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一首無字歌,讓桑桑收穫了勇氣:
“咿呀……呀,
咿呀……呀,
咿呀……喲,
喲……,
喲喲,喲喲……,
咿呀咿呀喲……”
這首神秘的歌,彷彿是對命運不屈的宣言,它讓桑桑覺得,死亡並非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重要的是,如何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他居然有點思念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那一天。那時,他竟然一點也不感到害怕。因為,在想著這一天的情景時,他的耳畔總是飄揚著溫幼菊的那首無詞歌。於是,在他腦海裡浮現的情景,就變得一點也不可怕了。”
沒有刻意的強調,只有平靜的歌謠,將一切關於生命的體悟都融在不言中。能將死亡處理得如此富有詩意,如此富有傳統文化的含蓄美,也許只有《草房子》了。
小說的最後,桑桑幸運地找到了藥方,治好了鼠瘡。在和父親的一次打獵中,槍聲過後,他放聲大哭:
“桑桑雖然沒有死,但桑桑覺得自己已經死過一回了。”
是的,與死神的一次擦肩,他的精神最終重獲新生。
我不知道還有哪部兒童文學,能寫出比這個更富於成長感的結尾了。
至此,五個兒童的形象,為我們勾勒出了靈魂成長的五個角度。雖然《草房子》有韻味的文字實在太多,無法一一分析,但有了這一條主線,我們可以更好地體會作者為我們帶來的種種感動。限於所學,只能簡要分析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