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莊楚狂

    以前伊朗是美國的鐵桿盟友。站在對抗蘇聯的第一線。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大力扶持。

    但是自從七九年伊斯蘭革命趕跑了國王巴列維,一切都變了。

    很多人都搞不明白為什麼伊朗會反美?國王多好的人啊!開明,世俗,有志於工業化。建設強大國家。還想給貧下中農土地。

    為什麼會被推翻呢?

    伊朗的石油收入。國庫裡轉了一圈。變成了軍費。變成了朝廷與皇室的奢靡消費。與伊朗廣大內陸山區地區的農民是沒有半點關係的。

    國王搞工業化。新建了大量的工廠。但這與廣大民眾有啥關係?民眾手裡沒錢。

    國王對外開放。伊朗的地主們有志於實業的。競爭不過國王的廠還有外資。脆弱的民族工業完全抵不過。所以斷了他們投身工業化的渠道。

    而國王的工業化,需要土地與人口。所謂贖買土地分田於民。

    實際上就是壓低土地價格,壓低農產品價格。首先受到衝擊的不是大地主大貴族,而是中小地主以及佃農!常常出現多收了三五斗日子更難過。

    所以巴列維政權就是一個買辦政權。他辦的工廠。與其說是伊朗人的工廠,還不如說是西方人的分廠!總之不是伊朗的。

    所以神官地主貴族農民,都起來反對他。

    也就是反對美國。

    工業化的生根發芽,需要封閉的市場與保護!普通農民最重要的是穩定,而不是市場的起起伏伏。激烈衝擊。

    所以伊朗的封建貴族神官農民民族資本。一切力量聯合起來打倒了國王巴列維,巴列維背後的主人美國就很不爽了,因為這根本就是對著他們來的。伊朗對美國封閉的市場。

    雙方就結仇了。

  • 2 # 李建秋的世界

    是因為伊朗伊斯蘭革命。

    二戰後的伊朗

    二戰後的伊朗是巴列維王朝,由於蘇聯,英國根據協議撤走了駐紮在伊朗的部隊,反而讓美華人趁虛而入,透過經濟和軍事援助滲透進伊朗,當時統治伊朗的巴列維王朝屬於親美集團。

    摩薩臺

    1951年伊朗首相摩薩臺執政,開始推行伊朗石油國有化的法案,觸動了美華人利益,中央情報局派人到伊朗秘密活動,在1953年發動政變,顛覆了摩薩臺民族主義政府,自此以後,美國成為伊朗支配性力量。

    此後的伊朗逐漸喪失了對自己的掌控能力,在1955年,加入了《巴格達條約》,1959年,美國和伊朗簽訂了《雙邊防禦合作協定》,伊朗被納入了美國勢力範圍,自此以後在美國軍事和經濟的援助下,伊朗發展的很快,購買了大量的美式裝備,伊朗當時和沙特一樣,成為美國在中東的支柱。

    伊朗伊斯蘭革命

    巴列維在西方支援下發動“白色革命”運動,對整個國家進行改造,從最終結果來看,白色運動很難稱得上成功,一方面貧富差距擴大,政府官員極其腐敗,巴列維良莠不分的引進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對於本民族文化衝擊過大,招致了伊朗人民的反感。

    反對巴列維的運動一開始並不是霍梅尼發起的,但是局勢很快被巴列維掌控,1979年伊朗享有很高威望的宗教領袖霍梅尼順應人民要求,高舉伊斯蘭革命的旗幟,號召人民反對國王,由於各式各樣不滿的群眾,很快彙集起來,佔領監獄,電視臺,議會大樓和軍事設施,迫使巴列維出逃到美國。

    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後,三件事情大大惡化了和美國關係:

    第一件事,是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扣押52名使館人員成為人質。

    第二件事,是伊朗對外輸出革命,引發了中東遜尼派國家的恐慌。

    第三件事,是兩伊戰爭期間,美國實質上是支援薩達姆領導下的伊拉克,兩伊戰爭給伊朗和伊拉克導致了100萬人的傷亡,兩國損害時都非常慘重。

    整個八十年代,伊朗基本處於被動挨打的階段。

    1990年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意外的給了伊朗喘息之際。

    中東所有國家裡面,伊拉克對於伊朗的威脅最大,伊拉克本身是什葉派人口居多的國家,但是掌權的薩達姆卻是遜尼派,一度和美國關係交好,但是兩伊戰爭導致了巨大損失,迫使薩達姆不得不鋌而走險,入侵科威特來消除債務問題。

    於是出現歷史性的諷刺:美國和伊朗同時反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中東其他國家紛紛改變了態度,和伊朗交好,伊朗不失時機的抓住了時機和海灣國家改善了關係。海灣戰爭結束以後,由於美國繼續在伊拉克駐軍引發了伊朗的不滿,當時的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發表談話,聲稱海灣問題 應該由海灣國家來解決,伊朗不能容忍美國繼續在海灣地區繼續興建軍事基地以及擴大勢力範圍。

    伊拉克戰爭帶來的短暫性關係修復很快被終止,克林頓總統上臺後,推行雙重遏制政策,同時遏制伊拉克和伊朗,一直持續到1997年,由於伊朗當時已經改善了和西歐國家的關係,美國企圖顛覆伊朗政權的企圖沒有達成,尤其是伊朗哈塔米總統上臺以後,其人較為溫和和開明,推行一系列經濟和社會文化上的改革。

    2001年,美國爆發911恐怖襲擊,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發動反恐戰爭,伊朗和塔利班組織的矛盾已久,立即響應美國號召,這兩個不共戴天的仇敵居然在阿富汗問題上意外的達成一致,伊朗採取實際行動支援美國打擊塔利班,包括迅速下令關閉和阿富汗的邊界,支援北方聯盟,允許國際救援物資透過伊朗境內運到阿富汗。

    對於美華人來說,獲得伊朗的支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對於伊朗大家褒獎,然而就在兩國關係逐漸升溫的時候,小布什發表的“邪惡軸心”演講給兩國關係直接潑了冷水。

    小布什的指責非常奇怪,比如說小布什指責伊朗袒護基地組織,但是基地組織和伊朗從任何角度上------無論從國家安全和意識形態上都是背道而馳的。

    伊朗和海灣的其他國家不一樣,伊朗是一個有8100萬人口的大國,擁有四倍於伊拉克的領土,伊朗不可能永遠匍匐在美華人的腳下,即便是現在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下臺以後,只要美國繼續推行遏制伊朗的政策,美伊關係都很難轉好。

  • 3 # 姜運倉

    當前美國與伊朗的關係已走到戰爭邊緣。兩國關係從近代以來之所以走到這一步,過程非常複雜,簡要理一個脈絡:

    在二十世紀70年代以前,美伊關係密切,尤其是在巴列維時期,美國是伊朗的密友與後臺,伊朗也在進行著世俗化變革。但1979年伊朗宗教革命的爆發使美伊關係急轉而下,伊朗建立了伊斯蘭共和國,走上了反美、反西方的道路。

    其中標誌性的事件就是伊朗青年佔領了美國駐伊使館,並扣壓了52名美華人質。隨著美國多方營救人質的失敗,美伊走向了全面對抗之路。尤其是在兩伊戰爭中,美國明顯偏袒伊拉克。

    兩伊戰爭結束之後,由於薩達姆錯估形勢,強行佔領科威特,招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打擊。在此期間,美國與伊朗有部分合作。9.11之後,美髮動了阿富汗與伊拉克兩次戰爭,由於美國與伊朗之間有利益重疊,因而雙方關係有所緩和。但敵對仍是常態。

    從小布什開始,伊朗一直被美國定位為邪惡國家,對其制裁不斷在加重。2015年,世界六國共同努力達成了伊核協議,美伊關係有所緩解。但特朗普上臺後很快就退出了伊核協議,並且一步步加重對伊朗的制裁為度,雙方關係惡化至今日局面。

  • 4 # 心傳真實

    謝邀,咱們從二戰時說,說的簡化一點。英國曾幫助禮薩·汗上校發動政變推翻了卡加王朝。此後自己親任國王,巴列維王朝建立,建立新的制度,伊朗得到很大的發展。後來由於這個統治者被德國洗腦說是一家人,親德政策讓他流亡他鄉,但巴列維王朝依然在繼續。

    二戰尾聲時,美國也加入英蘇在伊朗爭執這個遊戲中來,後來蘇聯在伊朗北部搞了傀儡政權,美國支援伊朗保持政權的完整,這裡不多講,這也是美蘇冷戰的爆發點。之後蘇聯撤出伊朗,冷戰這才完美爆發。

    美伊關係開始好轉,乳膠似水,伊朗政府開始大力推行世俗化,經濟高速發展,同樣富裕帶來了政府的腐朽,順便說一下錢能腐蝕和變質一切,一定要注意。高層的腐敗醜聞此起彼伏、層出不窮,民眾開始逐漸對政府產生了強烈的不滿,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伊朗依然是世襲制國家。

    外來的伊斯蘭教在伊朗世俗化的大背景非常難受,認為伊朗正在遭受西方文化的腐蝕,他們非常痛恨美華人。就這樣力量會於一點,伊朗內部的革命開始了,宗教領袖霍梅尼他的想法和主張非常符合當時伊朗人民的心意,公開對抗政府,最後被流放到土耳其15年,這十幾年裡巴列維王朝力量節節衰退,最終宗教力量獲勝,霍梅尼

    回國,成為了伊朗的精神領袖。並支援伊朗人衝入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扣壓了66名美華人,製造了伊朗人質危機。至1981年,美伊斷交,美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

  • 5 # 清水空流

    有倒是小孩沒娘,說起來話長,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後,美國和伊朗就結下了樑子。而且還是死結無解。到現在正好40年。但美伊關係是一下子就決裂了。但絕非兩國關係惡化這麼簡單,更多的是因為中東整體利益包括宗教,以色列,沙特等綜合原因,造成美伊惡化40年。

    在1979年之前,伊朗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極度親美,就和現在的沙特一樣,而且作用要比沙特有用的多。但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徹底改變這一切,應該說,伊朗的政變十分突然,“強大”的巴列維王朝一夜傾覆完全出乎美國意料之外。當時的卡特政府根本對此沒有任何預案。加上後來伊朗挾持美國外交人員。讓美國喪盡顏面。兩國樑子就此徹底算結上了。直到現在。

    這是由於伊朗建立政教合一的政府以後。將反美作為戰略原則,美國出於意識形態上的分歧,也是無法伊朗相處。更為關鍵是伊朗是中東大國,八千多萬人口,獨立的軍事工業。民風彪悍,驍勇善戰。地處中東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控制霍爾木茲海峽——石油出口通道。可謂中東第一強國,而美國絕對不會允許中東地區出現一個“霸主”尤其是一個反美霸主。所以才挑動起兩伊戰爭,但歷時 八年也沒有推翻伊朗政府,但卻引發後來的海灣戰爭是美國沒有預料到的。

    伊朗雖為政教合一國家。但社會發展程度上,經濟架構上,軍事力量上,遠遠高於沙特等國,在整個中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伊朗的對手,包括以色列。伊朗武裝力量十分強大規模大。總兵力約52萬人。軍事水平位居全球十四位,是中東第二位(以色列第一)。伊朗作為中東大國,盟友不少。尤其是伊朗與俄羅斯關係不錯。這是美國絕對無法容忍的。作為伊斯蘭教什葉派領袖,擁有巨大的政治號召力和信仰感召力。這才是美國最為懼怕的,一旦整個中東徹底伊斯蘭化,不僅以色列死無葬身之地,美國也勢必被趕出中東,美國如果失去中東控制,後果可想而知。

    美國的底線是,不允許任何國家在中東地區稱王稱霸,不允許打破地區平衡、而伊朗確是有執中東之牛耳的想法。所以這才是導致美國伊朗關係緊張的原因。也是由於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衝擊了整個中東政治版圖,美國只好扶持沙特作為盟友。而且不得不同意沙特油田國有化。可以說,伊朗1979年的革命,讓美國在中東喪失了巨大的利益啊!美國的氣憤是肯定的、也只有推翻伊朗現政權,才是伊朗的最終目的。但伊朗韌性之強大大地出乎了美國意料之外,可以說,除了直接動武之外,美國已經對伊朗沒有任何辦法。

  • 6 # 澹奕

    如今的伊朗與美國之間勢成水火,雙方都互相將對方視作眼中釘,然而幾十年前,伊朗與美國之間卻親密無間非常融洽。之所以會有如此逆變性的轉變,直接的原因就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親近西方的巴列維王朝終結。

    巴列維王朝覆亡以後,新生的伊朗走的是反美反西方路線,使得美國與伊朗這對原本非常親近的盟友變成了仇敵。伊朗人質危機爆發之後到今天,美伊斷交至今都仍舊沒有恢復,幾十年來,美國在各個領域圍堵伊朗,伊朗又不願低頭各種硬槓,讓雙邊關係愈加惡化。當年的伊朗巴列維王朝,就是依靠英美等西方力量建立起來的,所以也向來與西方親近。巴列維王朝建立以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伊朗各種扶持,當年正是憑藉著西方的幫忙,伊朗建立起6座核反應堆,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中東乃至整個亞洲發展水平首屈一指的國度。這段歲月,也被稱作伊朗與美國的蜜月時期,而實際上巴列維王朝也就是美國扶持的利益代言者。

    除了因為伊朗擁有極度豐富的石油資源,是美國等非常渴求的,更重要的是伊朗的地理位置。伊朗處於中東核心,北邊隔著裡海與蘇聯相鄰,成為美國等西方遏住前蘇南下染指中東的前沿。正因如此,伊朗親近西方承受了巨大的地緣壓力,作為補償,美國當時對於伊朗的各種扶持也是情理之中。巴列維王朝時代,伊朗施行世俗化統治。當時的伊朗經濟繁榮,從教育到生活習俗都相當西化。城市街頭隨處可見穿著時尚的波斯美女,很多家庭都有子女在西方留學,而巴列維大多數的供職者都有在西方受教育的背景。現代婚姻最重要的就是三觀是否一致,國家也一樣,當時的伊朗從教育到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都高度西化,被西方認為是自己人,親近也正常。

    然而,在我們看來很正常的事,在伊朗很多保守的教士團體眼中,卻是墮落的表現。由於巴列維王朝推動的世俗化運動,使得伊斯蘭教士團體們的影響力愈加削弱,世俗王權與宗教力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而巴列維王朝的富有也存在極大問題,少數城市地區高度發展的同時,廣大鄉村地區依舊貧苦落後,最終釀成了之後的伊朗伊斯蘭革命,直接推翻了巴列維王朝。美國等西方的代言人巴列維王朝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走反美路線的新伊朗,美國等西方世界與伊朗的關係自然驟冷遇惡。新生的伊朗施行的是教權統治,扶持弱勢群體,嚴禁西方文化的同時,大規模按照伊斯蘭原教旨對伊朗的方方面面進行改造,而美國與以色列被定為頭號敵人。當年的美國也曾經為了弱化影響,希望與新生的伊朗建立起聯絡,卻被伊朗斷然拒絕,伊朗內部,連可口可樂、麥當勞等都被視為西方文化代表被禁。看不到希望的美國,乾脆也就一拍兩散,與伊朗之間徹底扭臉。

    巴列維王朝覆滅以後,當時的伊朗王室逃到了美國進行避難,伊朗要求美國交出舊王室,美國卻因內部的大量反對力量阻止,而拒絕了伊朗的要求。之後又爆發伊朗人質事件,伊朗與美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糟糕,美國也開始終止進口伊朗原油。而這件事也成為伊朗反美情緒國家化的標誌,對於伊朗,美國也是愈加的忌憚與敵視,不僅僅是結下樑子,更是深仇。

  • 7 # 子不是魚

    誠邀回答,

    2019年5月,美國的航母和戰機已經包圍了波斯灣,集結在伊朗附近,而同時美國代理部長沙納漢,已經向白宮遞交針對伊朗的作戰計劃,集結12萬美軍對伊朗作戰。而在此之前,5月12日靠近阿聯酋的海域,4艘商業船隻遭到襲擊。

    一提到伊朗,我們想到的是【霍爾木斯海峽】【石油】【美國】【經濟制裁】等詞語。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造成了數百萬人口死亡,無數人流離失所。伊朗和伊拉克兩個國家都不得不採取措施打擊對方的經濟,而波斯灣狹窄的水域,有很多來往的遊輪,伊拉克首先宣佈對於進去伊朗港口,波斯灣水域的所有船隻,無論國籍,實行無差別攻擊。

    而伊朗也不甘示弱,開始所有支援伊拉克的第三國商船和遊輪雙方對於所有透過波斯灣海域的無差別襲擊的戰術,稱為“襲船戰”

    據資料統計1984年有37艘商船和油輪在波斯灣遭遇襲擊,1985年為50艘,1986年為84艘,1987年高達169艘,而8年的兩伊戰爭大約400艘船隻在“襲船戰”中被襲擊。

    由於石油的重要性,也是西方國家的經濟命脈,1987年6月,美國海軍以科威特油輪護航為由,介入了兩伊戰爭。美國派了50艘海軍特混艦隊。而伊朗針對美軍的艦隊,採取武裝快艇,實施自殺式襲擊,並在波斯灣佈設水雷,阻撓美軍護航

    1988年4月14日美國“羅伯茨”號導彈護衛艦在波斯灣觸發了一枚沉底水雷。而艦體底部被炸出一個27米的大洞。4月18日美國海軍與伊朗艦隊在波斯灣交火,而伊朗海軍兩艘精銳戰艦受到了重創。

    美國與伊朗的蜜月期

    巴列維國王1941年登基,美國一直是他的主要支持者,從羅斯福到吉米·卡特總統,一共有8位總統為巴列維王朝,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1951年,隨著伊朗的民主化改革,改革派的摩薩臺在民主選舉中勝出成為伊朗首相,掌握實權,而巴列維國王大權旁落。

    將英國資產國有化。

    摩薩臺將英國BP石油公司在伊朗的石油開採權收歸國有。1953年英國聯合美國直接廢掉摩薩臺首相。這就是近代伊朗歷史上,最為著名的【1953政變】

    此後巴列維國王在1975年宣佈取消黨派,實現一黨制度,透過透過手段打擊反對黨。此時,以保守黨的霍梅伊,伊斯蘭教什葉派的虔誠教徒,宣揚一切歸於真主。指責一切世俗的政權都是違法的。必須建立一個伊斯蘭政權。這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神權政權合一的國家—伊朗,伊斯蘭教在伊朗擁有至高無上的道德】

    1979年1月6日巴列維國王和王后因為無法處理國內日益高漲的反抗浪潮,乘坐飛機去往國外,1980年,巴列維病死在開羅。

    1979年4月1宣佈更改國名為【伊斯蘭共和國】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制度。西方的君主化程序被突然中斷,伊朗和西方的關係也全面逆轉。

    【美伊關係惡化】

    1979年2月14日伊朗學生襲擊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隨著抗議活動越來越大,使館的工作人員被伊朗抓了,霍梅伊公開支援學生運動,還威脅說53名人質將以間諜罪進行審判,於是美國凍結了伊朗在美國的所有資產,並對伊朗的石油實行禁運。這就是美國結下樑子的開始。

    而此時的伊朗政府,官方態度已經非常明確,堅決抵制西方君主立憲制度的滲透。伊朗的國體永遠為正教合一的什葉派穆斯林國家。美國與伊朗之間的衝突,是因為伊朗挑戰了美國在伊朗的核心利益,石油和美國扶植的政治體系。伊朗後來發展核武器,是為了在伊拉克,等眾多的伊斯拉國家取得話語權,需求外交突破,美伊關係會一直維持在高度緊張的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國家擁有陸軍空中突擊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