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航趣文化

    治世之才,評價太高!但是,這些人中能人還是有的,比如說宋江,黃巢,洪秀全等

    《西江月》宋江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不第後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詩寫的都不錯!才氣是有的,能不能治世,就不知道了!咱也不敢問呢?

  • 2 # 正月三草

    文學之才能不能等同於治世之才,沒有政治覺悟的人,往往也沒有敏銳的政治眼光。比如沒有政治眼光的李白在安史之亂中站錯了隊伍,在乘風破浪時入永王李璘之幕,最終被唐肅宗李亨的正統朝廷治罪流放,徹底斷濟滄海的桅。

    所以,不能一概而論。文人的理想如果能與現實合理的融合,為社會發展是會做出重大貢獻的。

    每個時代的文人性格基本上是相似的,主要就是那麼幾個型別,他們各自的性格往往決定其人生命運,在文學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1. 以屈原李白為代表的理想浪漫主義文人。他們的文學作品可以說是千古傳頌,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泰山北斗的地位,是一代代後人敬仰的物件。但我對這類文人的性格最感興趣,如果對屈原和李白的個人性格和人生經歷做一個詳細的瞭解與分析,會發現他們那種理想化、浪漫化卻又傲骨錚錚的性格決定了其終生壯志難酬和的命運慘劇,或報國無門,含恨而死;或顛沛流離鬱鬱而終。屈原和李白都是才高八斗胸懷壯志的人物,但是他們所處的時代已經是從繁盛期開始走下坡路的王朝,統治者的身邊圍繞的是一群阿諛奉承,極盡滿足帝王個人慾望之能事的小人。在這種環境下,他們的剛正直言、放誕不羈、自視清高的性格顯然不容於時代,難以進入中央決策高層,得到帝王賞識重用。李白只是被李隆基當成宮廷詩人,喝酒聽戲,欣賞欣賞高雅詩作娛樂娛樂。至於屈原則是慘遭流放,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從他們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們的性格與時代的矛盾,反映出不得志與鬱悶。屈原在離騷中說“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是他不知道,有的時候委曲求全並不一定就比剛直不阿更沒有人格,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像他這樣堅守原則和文人的骨氣、為官的責任,操守道德固然為後世所敬仰稱頌,但個人悲劇卻無法避免,於國家於時事並無所補。而李白號稱詩仙,他的作品的確很有仙氣,給人的感覺就是一氣呵成,如黃河之水天上來,飛流直下三千尺,極度浪漫極度瀟灑。但細細讀來,李白並不是真正的瀟灑和浪漫,他的代表作無不或明或暗地表達了人生的不如意,愁恨的繁多與理想的難以實現。像《將進酒》,前面說了一大堆很瀟灑很超脫很豪情的話,但最後一句是“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乃是借酒消愁,逃避現實。《夢遊天姥吟留別》也是前面寫了一通看上去很風光霽月的句子,到後面來了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顯然主題是為了表明自己心跡,暗歎世事艱難,壯志未酬。而像“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難免有抱負實現之路難於上青天之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自嘆形單影隻,知己難逢。至於什麼“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之類就更是直訴愁情煩事,浪漫主義背後是深深的哀愁與不得志,詩仙有的其實是顆飽受折磨與煎熬的心。這一切都是由其性格決定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無論古今總是存在差距,心高志大而又寧折不屈者往往是悲劇命運,中國古代如是之文人墨客不在少數,他們的才華叫人驚歎,而命運卻令人惋惜。

    2. 以蘇軾、辛棄疾、陸游為代表的豪放樂觀主義文人。他們是北宋豪放派詩詞的代表,蘇軾更是詩詞文賦上的全才,這類人的性格可以說是比屈原李白更能適應社會的,他們在政治上的經歷與遭遇也並不好,同樣沒有能夠得到帝王足夠的信任和賞識,有許多不如意,仕途屢遭貶謫排擠,但他們用一種人生的豁達,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百折不饒、入世進取,依然堅守自己的理想和品格。其作品體現了真切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對世界、生活的熱愛,既反映國家大事、歷史文化又描繪自然山川、人生情懷,其風格豪情大氣而不失穩重理性,折射出他們的光明磊落與樂觀向上,乃是值得人欽佩的英雄豪傑。

    3. 以陶淵明,竹林七賢為代表的出世歸隱主義文人。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始終滲透著濃烈的歸隱思想,或是淡泊名利不願沾染紅塵是非,清心寡慾但求修身得道;或是經歷人生挫折看破世情超然出世,歸隱田園;或是不願與世人同流合汙,行事怪異出人意表,崇尚清談,自得其樂,對當局採取不合作態度。這種文人實際上是屬於與社會格格不入,難以適應也不願適應社會的高人、怪人。他們的作品超脫不俗,從不涉足政治俗世,著眼於理想世界和自然田園風光,描繪詩情畫意的生活,抒發內心的寧靜平和。這一類的文人往往寫出的作品是最原生態的純藝術作品,與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圓轉自如,注重個人內在修養是最貼近的,也與書法、繪畫、園林建造等其他藝術形式最能相通。他們這樣的性情和生活其實也不失高雅滋潤,有其叫人豔羨之處。

    4. 以杜甫、范仲淹、關漢卿等為代表的現實入世主義文人。這類文人是最具社會責任感,最關心民生疾苦的。他們置個人命運榮辱於國家民族百姓的興衰悲喜之後,用積極的姿態參與社會活動,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堅持信念毫不退縮,為國家命運而鞠躬盡瘁。他們的作品真實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與社會現象,為老百姓大聲疾呼。杜甫的《三吏》、《三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關漢卿的《竇娥冤》,無不成為千古傳頌的名作名句,而他們的人格魅力與道德品質更是萬古流芳,這類人物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頂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5. 以柳永、李清照、納蘭性德等為代表的平民小資主義文人。他們都是婉約派的代表,這類文人在政治上既沒有屈原李白之類的報負,也沒有杜甫范仲淹之類憂國憂民的情懷,更不會來個歸隱田

  • 3 # 越奔跑越努力

    可以說詩人大多數還是很有才華的,但要說治世之才就不好說了。況且世上其實根本就沒有懷才不遇這一說,更不用說有治世之才而不得志的了。詩人通常是情感非常豐富的人,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詩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以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寫得好的流傳開來得到大家的同情和認可。但詩寫得好並不代表其他方面的才華一定很高,更不用說治世之才了。曹操把王位傳給詩詞並不如曹植的曹丕,就是綜合考量了兩人的綜合能力,雖然曹植在詩詞文章上更生一籌,但曹丕確實比曹植更適合接替王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4 # 紫園仙子

    我們知道,古代絕大多數詩人寫詩的目的是為了抒發情感、放飛心靈。但幾乎沒有哪個文化人會把寫詩當作自己終身職業來搞,寫詩在古代從來就不是一種獨立的職業。

    因此,古代有的文化人因為仕途不暢等原因,而有懷才不遇之感,於是吟詩作賦表達不滿也是常事。

    那麼,這些以詩文來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之感的文化人,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顯然,要因人而異,這裡面有的是真有本事;有的是有名聲沒本事;有的是自以為有本事,實際上沒本事……。

  • 5 # 吳公子燎

    詩人中有經世之才的少而又少,我能想到的只有倆位,一位是曹操,一位是毛潤之(主席)

    這裡有個區別,就是後世在評價定位他們的時候首先是政治家,軍事家,其次才是詩人,詩歌只是他們抒發胸懷的一種手段和工具而已。

    詩人 這個活靠的是感性思維,比常人的情感和對生活現實的感受更敏感,更豐富,更獨特,所以才會:“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而所謂經世致用,靠的是理性思維,是謀略,是識人用人,是數目字管理,大白話就是這是倆個工種,需要的是不同的才能。

    古代詩人,有情懷的多,有能力的少,有現實治理管理能力的就更少,他們所說的不得志,更多的是沒有官做,不被皇帝賞識,而不是他們有多少實際治世沒有機會發揮。

    詩人中很多人做過官,但是他們的官做的通常都很一般,或者很差,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詩人有治世才能的其實不多。

    好的詩人,需要個性,需要眼高,但是這樣的特質放到實際生活中卻正是弱點。

  • 6 # 暖洋洋大叔

    文人大多是理想主義者,對社會上的方方面面抱有一種理想的態度,然而,社會的發展變化,又往往和他們想象中的的不一樣,嚴酷的事實面前,他們難以發揮自己投身報國的理想,因此,常常不得志。這也是很正常的。

    但還是有些詩人們,在當時能夠擔任高官,或多或少的施展自己的抱負,如唐代的張九齡,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宋代的晏殊同平章事兼樞密使,這二位的官職相當於宰相了。更別說家喻戶曉的紀曉嵐了。

  • 7 # 如若天風

    《自由體詩》

    ——(論一下“詩人”)

    詩人定無治世才,文不能文武歇菜。

    口氣時常還不小,角樓深處怨氣埋。

    ——(詩人)

    莫去輕信詩人才,詩人僅有詩文懷。

    安邦定國不著調,鬧著嚷著時不乖。

    ——(詩人)

    李白欲求官,憑詩站邊上。

    不知何治理,羞愧離朝堂。

    ——(詩人)

    雲想衣裳花想容,定與治世大不同。

    如此他向家國事,所思所慮必成空。

  • 8 # 四分之一月色

    古代詩人的經世之才

    王安石,在古代中國,是典型的中國式文人,而且還不能光用詩人來評定他的文人地位,他是唐宋八大家拍前位的文人裡的牛人。光就詩人來評定他,他的詩詞,在古代浩如煙海的作品裡,也是靠前。比如他的名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又綠江南岸”,等等,都可以說是千古絕唱。

    所以,作為詩人,他是合格的並且可以說是偉大的。

    中國古代仕人階層,都是文人也是詩人,因為古代科舉,詩歌做答,也是必修課的。

    王安石不光會寫詩,他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王安石,最令後世記起的,還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的水平。他的熙寧變法,可以稱做為商鞅變法後最偉大的改革,雖然沒有很好的成功,但是也功照千秋。他是中國歷史上三大改革手之一。

    他為了理想,也是三起三落,而且,品德高尚,不從私處處理國家大事和個人小事。可以說,他才應該是“三德完人”,立言,立功,立德。

  • 9 # 蒙山裡才

    詩人<文人〉治天下,說到底,是一個文韜武略的問題。詩人能不能治天下?

    一:不說屈子,也不說射虎南山的陸老先生,還有沙場秋點兵的辛子,單說李白的一句: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胡虜坐瓊宴,便可知詩人的雄心,便可知他們不甘於:誰能南窗下,白首太玄經。於是,投筆從戎者屢屢可見。但由於種種原因,成功治天下者,鮮矣!

    二治天下者,項羽的出身,可能歸為詩人,都不認可。可`才拔山兮氣蓋世……有幾個詩人能比?

    劉邦的一首:大風起兮雲飛揚……又有幾個詩人比的上?

    一代梟雄,橫槊賦詩的孟德,到謂當代詩壇的魁首了。。

    還有共和國的元帥,被毛主席贊為:一柱南天百戰身,將軍本色是詩人。

    還有……。

    還有毛澤東,詩也罷,治也罷,上下五千年,有幾人能望其項背?

    三丶不是詩人能不能治天下,而是治天下者,不是詩人者鮮!

  • 10 # 萬方談人生

    首先古代詩人很多很多,有經常說不得志的,也有很得志的;也有”經常說不得志”,但真正讓他治國安邦,可能有些乏才;但也不排除的確有安邦治國之才,但可能由於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其實世事非常複雜,絕對不是如有些朋友的某些邏輯,詩寫得好的,別的就不行!

    詩寫得好,又很有治世之才,如魏武帝曹操,範文正范仲淹,於肅愍于謙

    在中國古代,詩寫得好,又很有治世之才的人大有人在,最典型的如魏武帝曹操、範文正范仲淹、於肅愍于謙等。

    提到曹操,大家應該很熟悉,就是《三國演義》中曹操。曹操是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他最有名的故事莫過於挾天子以令諸侯,三國中的魏國就是曹操打下的基業,由他兒子曹丕代漢而建立的,他的政治才能許歡《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有所見識。曹操不但是個政治家、軍事家,並且還是散文家、詩人、書法家。他的散文開啟了建安風骨,他的詩有名的如《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詩風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說到范仲淹,大家一定想到了《岳陽樓記》,岳陽樓之所以成為江南四大名樓之一,就是因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名揚天下的。范仲淹在詩和詞方面也很有成就,范仲淹詩歌存世305首,詞作存世5首。他的《漁家傲·秋思》影響甚廣。

    範公一介書生出身,但很有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從寶元元年(1038年)至 慶曆三年(1043年),範公一直在西北戍邊,抵禦西夏李元昊的進攻,迫使李元昊與宋議和。

    從慶曆三年(1043年)至 慶曆五年(1045年)正月範公為參知政事,主持慶曆新政。

    於肅愍于謙,明代人,名詩《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就是他所作。

    他最傑出的功跡就是北京保衛戰,明正統十四年 (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首領也先進犯大同,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結果發生了明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變,20餘萬人損失數萬,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明英宗被俘。

    並且也先挾土木堡之威,直接進攻北京,是于謙力挽狂瀾,主持北京保衛戰,取得了勝利。

    詩寫得好,但沒有治世之才,這樣的人也大有人在

    在古代,詩寫得很好,但沒有治世之才,這樣的人也大有人在,最典型的比如南唐的李後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就是現在還有很多歌唱家在唱,這首詞表達的哀傷情調和它的藝術水平,的確達到了極至的高度,但要說到李後主治國,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他不怎麼樣,這樣的人我相信大家還可找出不少來的。

    詩寫得好,經常說不得志,有沒有治世之才,沒有實際檢驗過,在古代這樣的詩人也很多

    詩寫得好,經常說不得志,有沒有治世之才,沒有實際檢驗過,這樣的人在古代也不少,最典型的莫過於李白。

    李白詩寫得好,這是舉世公認的;但有沒有治世之才,沒有經過實際的檢驗。李白只是有天寶二年(743年),四十三歲時,做過翰林院侍詔,沒有從事過與治世有關的職位。

    象這樣的詩人,大家還可以列舉很多。

  • 11 # 如果這是歷史

    他們常說的話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但是,他們真的是千里馬麼?很多自持高大罷了!

  • 12 # 日月高懸

    古代詩常常表達有才難展,有志難申的鬱悶之情,像李白的《臨路歌》,讀來催人淚下,孔子感嘆“天喪予”,都表達出對命運的不滿和無奈,不可否認,他們都有過人的才華,遠大的志向。但是,以他們的才幹而論,當分有兩類。一類文采飛揚,像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又如謝靈運,自認才高八斗,傲視天下眾生,但他們的才情,大多表現在文學上,可以說,他們是傑出的文學家,但他們卻不一定是能幹的政治家。真讓他們治國安邦,他們未必能夠駕輕就熟,遊刃有餘。正如宋徽宗,李煜之流,他們在文學藝術上的造詣,不可謂不高,但治理國家,卻搞得一榻糊塗,民不聊生,最終落得個國破身亡的悲慘命運。當然也有一類人,既有文學方面的高深造詣,又有敏銳的政治覺察力,眼界高遠,思維縝密,堅韌頑強,最終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這當中,毛主席最為典型。毛主席在哲學、文學、歷史、書法等方面的成就,達到了中國文學藝術方面的新高度。但他更突出的才智,則表現在政治軍事方面,正是他,帶領華人民戰天鬥地,建立了偉大的新中國。這後一類人,才是國家的脊樑,才是真正的治世之才。

  • 13 # 慧日傳音

    學富五車,不一定有治世之才。誇誇其談者也不乏其數,但是有治世之才的人一定有文韜武略之能。

  • 14 # 鬍子碎碎念

    嗯。沒事查查歷史書吧。唐詩宋詞請八股就是如今的高考。不得志就是高考沒考好。至於有沒有治世之能,聽過“腦袋決定屁股”這句話嗎?同意自己領導很有才得舉手

  • 15 # 抵足可慰

    不得志而言詩,得志者無空閒。

  • 16 # 文笙詩書

    有治世之才的人都已在臺面上,不管是不是詩人,懷才不遇不過託詞罷了,懷才本該造福他人,服務社會。

  • 17 # 王鐵堯

    寫詩講天分,治政靠民心。

    大部分詩人,與群眾離的遠。

    少群眾經驗,治不好一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實體店生意這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