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朱學派

    在李自成看來,崇禎是聖賢明君,大臣們是一幫貪官汙吏。他造反也沒有稱帝,只是稱闖王。

    如果最後,崇禎肯封李自成為王。他就向崇禎稱臣了。但是崇禎不妥協。

  • 2 # 非議史

    很簡單,他們不認為明朝如今的境地是崇禎的過錯,相反,崇禎一心想重振大明江山,奈何天災人禍不斷,據史學家分析,明末剛好處在一次小冰川期,北方溫度急劇下降,處於東北地區的滿族人在這種環境下無法生存,只能南下拼命,而大明已經過了200多年,社會矛盾激化,貧富差距拉大,反抗不斷,這是朝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即使崇禎也無力迴天

  • 3 # 西安—豐鎬遺子

    李自成攻破北京三天之後,已經投降李自成了的太監們才在煤山發現了遺體。太監將崇禎屍體和周皇后屍體一起放在蘆棚下,大部分明朝官員已經投降李自成,為了和重振劃清界限,對崇禎的遺體,不屑一顧,揚長而去。這讓李自成大為憤怒。

    李自成唯獨對在崇禎皇帝屍首前痛哭流涕的李國禎大有好感,並且聽從了其建議,將崇禎皇帝以天子的禮儀入葬。《甲申傳信錄》中說:三月二十四日,“東華門東北首,哭聲大震。闖問何故,答曰:‘諸臣及士民、內監請葬先帝’。”李自成答應“葬以帝禮,祭以王禮”。

    李自成卻親自下令以天子的禮儀厚葬崇禎皇帝,並且他自己還親自到祭壇,向崇禎皇帝的梓宮四拜垂淚。李自成安葬崇禎表達了兩個意思。

    1.崇禎已經死亡,明朝已滅,新朝建立。

    2.農民軍不是流寇,也懂得華夏禮數。

    3.收復明朝遺老遺少的心。

    4.給投向官員上眼藥,忠君愛國者用,無禮義廉恥者不用,表達了自己新王朝的用人態度。又給自己手下的將領闡明瞭自己的用人標準,那就是“忠君”

  • 4 # 一點點歷史

    崇禎皇帝確實是李自成安葬的,但是所謂天子之禮也確實太寒酸了一些,由於崇禎生前並沒有修陵墓,所以死後無處安葬,李自成命令開啟崇禎禮妃田秀英的墳墓,將崇禎和周皇后一同葬入,只能算草草下葬。

    清軍入關後,為了籠絡人心,重修了思陵。更是給崇禎的貼身太監王承恩立碑,以表其忠。

    從歷史上來看,後世王朝對於前朝的亡國之君一般都不會太苛刻,李自成雖然是農民起義軍,但是也懂得收攏人心的含義,所以並沒有褻瀆崇禎遺體,但是也說不上按天子之禮下葬,唯一有關係的可能就是崇禎也被葬在了十三陵。

  • 5 # 平陽侯

    因為他以為自己要當皇帝呢,給自己留點名聲,安撫一下明朝餘臣,收買一下人心。

    覺得李自成是個好人的都是蠢人。

    清軍入關還把崇禎埋到十三陵裡呢。

    康熙皇帝還六次祭拜明孝陵呢。

    收買人心懂不懂?

  • 6 # 三日軒主人

    中國的國運傳承是一脈相承的,這就是所謂的“正朔”,中國的江山社稷屬於“老天爺”,而每一朝的天子都是得天命“代天牧民”,每一個朝代對於前朝的社稷江山都是屬於繼承,而不是另立,明白了這一點就清楚了為什麼說華夏文明能夠一直延續至今了。

    舉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西晉司馬氏的江山是得自三國時魏國的傳承,所以西晉統治者就必須承認魏國的統治才是“正朔”而蜀國和吳國則是非法的,只有這樣,西晉的統治也才算合法,所以晉人陳壽的三國志稱曹操為太祖,而孫權和劉備只能稱吳主和蜀先主。

    李自成如果想理所當然的統治中國,首先就要明確他的政權是屬於華夏“正朔”也就是必須證明他的前一朝的統治地位是正統,而他自己是得“天命”繼承大統的,所以無論他願不願意,只有承認了崇禎的天子地位,也就相當於變相的承認自己的天子地位。

  • 7 # 宋安之

    據明季北略記載,李自成準襄城伯李國禎為首的百官請求將崇禎的葬禮以帝禮葬,王禮祭,設祭一罈,自成亦出,四拜垂淚。

    李自成的確是在名義上以天子之禮葬的崇禎帝。

    李自成能如此,還是出於政治目的,任何朝代建立起初,雖然在開國過程中跟前朝死磕到底,但是立國後還是會承認前朝的正統性,以表示自己繼承的正統性,就好比當年朱元璋北伐趕走元朝,立國後也承認元朝為正統,並編寫元史一般,李自成以天子之禮葬崇禎帝就是為了正統性和收買人心。

    但李自成終究是流寇上不得檯面,剛開始對於崇禎帝遺體安排是發錢二貫,遣太監市柳木棺,枕以土塊,停於東華門外施茶庵,覆以蓬廠。真是淒涼至極,經過惟襄城伯李國禎與兵部郎成德、主事劉養貞帶動百官請求李自成厚葬以後,只是同意名義上以天子之禮安葬崇禎帝,加上以下待遇:以丹漆殯先帝,點漆殯先後。加帝翼善冠,袞玉滲金靴;後袍帶亦如之。因為崇禎帝生前沒有營造自己的陵墓,李自成也不捨得花錢,最後還是昌平小吏趙一桂等人將崇禎帝與皇后合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中。

    李自成同意以天子之禮葬崇禎帝,代表著對明朝的正統的認可,也代表著對崇禎帝的認可,更是代表著藉以承認明朝正統來顯示自己的正統性,可惜他只是表面上如此,崇禎帝身後事還是悽悽涼涼的完成。

    清軍入關後,以“帝體改葬崇禎帝,並且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葬於十三陵思陵。雖然思陵也是淒涼,但是最起碼崇禎帝的葬身之地成為陵,而且下葬場面極大,臣民服喪三日,收買人心來說,比之李自成草葬崇禎帝強太多太多了。

    李自成有打破舊世界的能力,卻沒有安世的能力,最終成全了清朝,就好像,他明明知道以天子之禮葬崇禎帝可以收買人心和正統性,也答應了這樣做,卻是虎頭蛇尾的草葬了崇禎帝。

  • 8 # 徒步說史

    崇禎皇帝能夠死社稷是李自成萬萬沒有想到的。

    因為就在攻進北京城之前,李自成還曾經試圖與崇禎皇帝進行談判,但是遭到了崇禎的拒絕,以崇禎皇帝的性格,他是不恥於和李自成這樣的流寇做交易的。

    李自成進入北京城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尋找崇禎的下落,在全城貼出告示;“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滅族。”。三天後,崇禎皇帝凍僵的屍體被找到後,李自成聞訊趕來,淚流滿嗎,如喪考妣。

    李自成為什麼如此傷心呢?

    這一切都源於他的皇帝情結。李自成出身貧寒,一把年紀了還只是個驛卒,如果沒有後來裁撤驛站的事情,估計李自成也就靠著這點銀子熬成個老軍了。沒想到,崇禎皇帝的一道命令讓李自成失去了餬口的飯碗,無奈之下他參加了舅舅高仙芝的起義隊伍。雖然打下了江山,滅了大明,李自成也似乎沒有想過要把崇禎皇帝怎麼樣,他在攻城之前還試圖與崇禎談判,打算讓其封自己為西北王。但是亡國之君崇禎似乎有些猶豫不定,在沒有得到群臣的肯定意見之後,崇禎還是拒絕了李自成。於是,大明滅亡,崇禎身死社稷。

    崇禎死了以後,如何處理崇禎的屍體就成為一道難題擺在了李自成面前。有些六神無主的李自成最終打算以天子之禮安葬崇禎皇帝。但是大明朝的國庫裡只有十萬兩白銀,這是李自成沒想到的。其實,大明國庫沒有錢並不奇怪。朱元璋建國的時候,就規定地方稅收可以預留一部分,這樣就省的將來再往下發放。而且明朝是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的體制,朝廷所有的稅收苛捐攤派等等一切,都要從老百姓那裡收取。明朝的疆域在崇禎年間也只有大約300萬平方公里,每年國庫收上來的銀兩大概只有四百萬左右。崇禎繼位以後,國家連續遭遇天災,農民起義又此起彼伏,再加上滿清持續騷擾,這點銀子根本就不夠用。崇禎後來甚至連裁撤驛站的法子都想了,所以沒有銀子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埋葬崇禎的問題上,李自成並不願意把抄家弄來的銀兩用來安葬崇禎,他想的辦法是讓昌平府拿錢。但是昌平州也沒有錢,昌平州吏趙一桂只好採取募捐的辦法來籌錢安葬崇禎。崇禎一生節儉,沒有在生前修建陵墓,李自成就下令將崇禎葬在李自成的寵妃田貴妃墓中。由於時間倉促,又沒有充裕的資金,所以趙一桂負責的這個天子葬禮是非常寒酸的。

    李自成後來與清兵作戰失敗後退出北京城後,滿清統治者為收攏民心,將明思宗朱由檢重新以天子之禮安葬,並且修建了思陵,此舉對於安撫民心、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李自成在北京城草率安葬崇禎和後來縱兵搶掠、擄掠崇禎皇帝的妃子以及斬殺大明降臣的做法大失民心,從這點上看李自成是遠遠不如滿清的皇太極的。

  • 9 # 使用者05191903721

    既然已得天下,得天下是什麼?天子呀!

    他自身是反賊出身不得正統。而崇禎是正統天子。其行為不外乎就是,表率的作用。大致就是說。天下還是天子的。你領導無方推倒了。但天子就是天子。我作為你的繼任者敬天子。這是道德的層面。長幼有序。另一個層面也體現自己是一個有修養大度的賢君。

  • 10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李自成這個人,政治智慧和軍事能力都不太夠。說他不太夠,是因為攻進北京後,沒有很好地善待明朝的大臣,靠牛金星這種沒經驗又沒能力的人來訂立法度,治國安邦,怎麼行呢?軍事上,他一是沒有處理好和吳三桂的關係,造成吳三桂引清軍入關;二是沒有建立自己的根據地,以至於清軍打進來,攻佔北京後,無處可去,迅速土崩瓦解。

    (李自成)

    李自成雖然政治及軍事方面都不是很出色,但是,以“天子之禮”安葬崇禎,這件事卻做對了。為什麼說他做對了呢?

    我們知道,當諸侯或者農民起義者推翻舊有的王朝統治,建立新的政權的時候,他不能說這是因為我的拳頭硬,所以我勝了。他只能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我的皇位是前朝皇帝“禪讓”給我的。比如曹魏的皇位是漢獻帝“禪讓”的,王莽的皇位是漢平帝“禪讓”的。趙匡胤黃袍加身打回京城來的時候,也要再搞一次柴宗訓“禪讓”給他的儀式,就是這個道理。第二種是我的皇位是受命於天的。因為前朝皇帝亂政,失德,因此上天要把皇位“轉讓”,“轉讓”給新的“天命所歸”的人。劉邦起義的時候為什麼有斬白蛇的故事?趙匡胤為什麼生下來就滿室紅光?就是因為他們是上天選擇的“真龍天子”。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必須承認前朝皇帝的存在。只有承認前朝皇帝,才可能“禪讓”;只有承認前朝皇帝,才叫做前朝“失德”,上天把皇位“轉讓”給真龍天子。

    (崇禎)

    明朝的老祖宗朱元璋當皇帝以後,就非常明確地表示要承認元朝,要善待元朝的皇室,要立刻給元朝修史等等,就是這個道理。

    李自成以“天子之禮”厚葬崇禎皇帝,是不是有這樣的認識呢?

    我們來看看李自成在《登極詔》中對崇禎皇帝的評價:“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崇禎皇帝也不算昏庸,他做了許多打擊貪官汙吏的事情。不過大臣們大都徇私舞弊,很少有忠臣良將,所以最終明朝的江山丟掉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李自成似乎還沒有認識到帝位應該“天命所歸”,江山應該“有德者居之”這樣一個道理。他只是說了崇禎是個好皇帝,都是身邊的大臣把他誤了。他這個評價,倒和崇禎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是很相似的。

    (崇禎上吊)

    李自成對自己獲得帝位的問題,沒有非常清醒的認識,還體現在當農民軍把北京團團圍住的時候,李自成在那時候給崇禎去了一封信,希望崇禎能夠封自己的西北王,讓他回西北那一帶去當一個藩王。李自成的這一個做法,確實很讓人費解。一般情況是,崇禎應該給李自成來信,封他為王,這樣的話,大家都明白是“緩兵之計”。可現在卻反過來了,李自成請求封王,崇禎卻不同意。由此可見,李自成就算是打到最後一刻,依然把崇禎當皇帝看待的,自己寧願只在他手下當個王。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李自成確實是自始至終把崇禎當皇帝對待的,他自然要按照“天子之禮”來厚葬崇禎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郎平接受採訪時提到朱婷、張常寧、丁霞三人要帶領球隊一起成長,你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