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大一個福
-
2 # 良人一品
鳴梁海戰又稱鳴梁大捷,即公元1597年10月26日,北韓王朝海軍將領李舜臣指揮朝軍與日軍在今南韓鳴梁海峽進行了一場海戰。朝軍利用鳴梁海峽特殊的地理特徵以十二艘板屋船擊退日軍戰船一百三十餘艘,成為海戰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2]
2歷史背景編輯北韓地圖1592年閒山島大捷後,日本海軍屢戰屢敗,主力喪失殆盡。特別是丟掉制海權後,日軍的陸上攻勢因為缺乏補給而被迫減弱,在佔領平壤後,日軍停止了攻勢。後於1593年開始議和。李舜臣也因為閒山島等一系列戰功,被北韓王封為二品正憲大夫、三道水軍統制使。據說,“三道水軍統制使”是北韓專為他而第一次設定的官職。
但好景不長,日本為了拔去這顆眼中釘,使用反間計誣李舜臣居功自傲,陰謀篡權。1597年1月,小西行長用豐臣秀吉的計策,利用北韓的黨派之爭,派人在漢城散佈謠言,陷害北韓水軍名將李舜臣,北韓國王李昖中計將李舜臣下獄,幸虧一些愛國將領出面死保,李舜臣才得以免死,但被貶為士兵,白衣從軍。得知反間計成功後,豐臣秀吉立刻於2月21日再度下令調動14萬陸軍和2萬水軍入侵北韓!從動員到集結共花費5個月時間,在7月集結完畢。1597年3月,日本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率領14萬陸軍、萬餘海軍以及戰船數百艘,再次大舉侵朝。[3]
3戰爭經過編輯日軍出擊豐臣秀吉的日軍是從水陸兩路進犯北韓,7月7日,日本水軍統帥九鬼嘉隆決定一雪前恥,他率領龐大的日本艦隊,偷襲了停泊在漆川島(世濟島北端西)的北韓海軍。他考慮到日本安宅船不是北韓龜船的對手,所以此次日本海軍專門針對北韓海軍的龜甲船做了改進,把原有的安宅船及大關船都臨時包上鐵殼,變成了巨型鐵甲船。
北韓抵禦日軍侵略北韓總路線開戰時,北韓海軍以為日本的艦隊是路過的運輸艦隊,沒有料到日本艦隊突然發起進攻,由於當時還在談判期間,所以北韓海軍沒有絲毫戒備,在戰役中北韓戰船全被日本海軍擊沉擊毀,海軍指揮官三道水軍都統制元均被火炮擊中身亡,北韓水軍被重創。7月15日,日本水軍配合陸軍水陸突襲漆川島北韓水軍駐地,朝軍毫無準備,北韓水軍幾乎全軍覆沒,日海軍完全控制了制海權。日本陸軍分為左路軍和右路軍。登陸後採取的是鉗形攻勢,兩路軍分別向南原和全州前進,根據計劃,這兩路軍應在北韓王京漢城會師。
全州失守8月1日,14000餘日本左路軍進攻全羅道,正趕上明軍進駐全羅、忠清兩道。明軍楊元率3000人守衛南原,經奮勇戰鬥後因寡不敵眾,明軍兩千七百餘人戰死,南原失守。駐守全州的明將陳愚忠因南原失陷立即撤退,這樣日本右路軍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全州。攻下兩地後,日軍又分別攻陷黃石山、金州、公州等地,王京漢城已經無險可守。8 月19日,明軍除守衛稷山外全線退至漢城,日軍已經佔領了全羅道全部地區。
啟用舜臣大敵當前,北韓舉國上下一致強烈要求重新啟用李舜臣。北韓王迫於形勢,不得不順應民心,重新任命李舜臣為三道水軍統制使。而此時,當年揚威海上的威武水師,現在只剩下可憐的12艘軍艦。1597年,鳴梁海峽之戰中,北韓名將李舜臣以十二艘板屋船攻擊倭艦一百三十餘並殲滅一半,創下了世界海戰史上難以超越的奇蹟。
抵禦措施日本侵略戰略圖,豐臣以北韓為基地征服東亞李舜臣到任後,在全羅道右水營著手重建海軍,8月28日,抱國心切的李舜臣指揮這支小小的海軍,毅然投入鳴梁海戰。
在鳴梁和珍島碧波亭之間,有一水流湍急的海峽。李舜臣乘退潮時派人設定了鐵索與木樁。日本海軍打敗元均艦隊後,企圖在北韓水師重建之前將其徹底摧毀。9月16日,日軍藤堂高虎率領330餘艘戰船和2萬陸軍從蘭浦出發,準備趁漲潮時進入鳴梁海峽,向北韓水軍發起攻擊。
鳴梁海峽是珍島與大陸之間的狹窄海峽,水流湍急。每隔3個小時鳴梁海峽內的海流方向會發生逆轉。海峽僅寬約294米,狹窄到可以在兩岸拉鋼索。
10月26日的清晨,一切準備就緒後,李舜臣派出一艘軍艦引誘敵軍進入事先設好的圈套。在倭艦駛入鳴梁海峽時,李舜臣早已嚴陣以待。等倭艦靠近時,隱蔽在山腳的李舜臣海軍對倭艦發起猛烈的炮轟。由於倭寇艦船是尖底,在湍急的海流中搖晃不定,加之李舜臣海軍有山體的遮掩,倭寇的炮火無法打中目標。而北韓海軍使用的是平底船,船身平穩因此炮火命中率高。另外李舜臣在海峽內事先已經拉起了鋼索使入侵的倭艦處境更加悲慘。入侵的倭寇被打得措手不及,倭寇首領來島通總也被擊斃。
很快鳴梁海峽的海流開始逆轉,倭寇的戰艦開始相互磕碰,一片混亂。李舜臣趁亂率領北韓海軍對倭寇展開猛烈攻勢。大量的倭艦擁擠在狹窄的鳴梁海峽內,成了極其被動的攻擊目標。雖然李舜臣只有12只軍艦,憑藉著地利天時擊沉了倭寇31艘軍艦,另有大約92倭艘喪失戰鬥力。洶湧的海水使得跳下船的倭寇因無法游到岸上而被淹死。此次海戰倭寇有8000多人陣亡,而北韓陣亡人數只有34人。
李舜臣在鳴梁海峽的勝利,有效地切斷了倭寇從黃海對稷山之戰的供給,使倭寇最終撤退。李舜臣(北韓語:是李舜臣最負盛名的兩場海戰。1598年,李舜臣在露梁大捷中陣亡,死後被北韓民族譽為民族英雄。[4]
4人物簡介編輯李舜臣
鐵甲龜船1576年,李舜臣武科及第,授權知訓練院奉事。1579年調往咸鏡道參與防禦女真。1586年擔任造山萬戶兼鹿屯島屯田事宜,在此期間與上司李鎰不和,後因女真入侵鹿屯島造成人員傷亡,隨即以延誤戰機過失罪革職,以白衣從軍。不久,受全羅道觀察使李洸舉薦,備邊司任命李為全羅道助防將。1589年,金海都護府使李慶祿向時任左議政李山海推薦李舜臣,後者調任井邑縣監。1591年升任珍島郡守,未赴任就升任加里浦僉節制使。豐臣秀吉入侵北韓前夕,時任右議政柳成龍舉薦李舜臣任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加封折衝將軍。他改制的龜甲船能攻能防,在抵禦日本海軍的海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592年,時任日本關白的豐臣秀吉征伐北韓,李舜臣帶領北韓龜船艦隊在玉浦、唐項浦、泗川、閒山島、釜山等地抵抗日軍。後因讒言一度下獄。1597年,日本出動14萬兵力,水陸並進入侵北韓。李舜臣被再次起用,出任三道水軍節度使,在鳴梁海峽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他率北韓官兵和明朝援軍共同禦敵,反抗日軍。1598年,他和明朝水師楊紹勳總兵和副總兵鄧子龍共同指揮聯合艦隊迎擊日本海軍,是以打響露梁大捷。李舜臣在戰事中遭遇到島津家的突襲戰死。此戰中朝聯合水師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戰船包圍500艘日本戰船,幾乎全殲日船,日軍死亡以萬計。
1950年7月,北韓設立李舜臣勳章和李舜臣獎章,用以授予作戰中榮立戰功的海軍將士。在南韓,首爾光化門廣場和釜山龍頭山公園建有李舜臣將軍銅像。他的頭像也出現在100韓元硬幣上。大韓民國海軍開發的KDX-II驅逐艦被稱為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首爾的忠武路也是為紀念李舜臣的歷史功績所命名。[5]
5歷史意義編輯日船遠渡重洋而來,以大型軍船居多,李舜臣將其誘入淺海,水底佈下鐵鎖木樁,然後趁退潮時用小船蟻聚襲殺。日軍水軍進退不能,雖然援軍紛至,但無法上前救援,眼睜睜看著李舜臣放火將擱淺的船隻焚燬。李舜臣擊敗了十倍於己的日軍水軍,擊沉日軍指揮艦及其它31只戰艦,還擊斃日軍主將村上通總(村上通總的次子村上康親繼承來島村上氏當主,後來關原會戰後被轉封至豐後國森藩14000石),溺斃日軍2000餘。李舜臣以13艘新敗之水軍,力抗十倍於己的強敵,並取得擊沉31艘敵艦的輝煌勝利,縱觀世界海軍史,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以自己的實力向世人證明了“天才”這個詞的真正意義。後來的許多海軍名將, 如曾為英國擊敗拿破崙的海軍名將納爾遜(Horatio Nelson,1758~1805)就高度讚譽李舜臣。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海軍將領更把李舜臣捧為不可企及的海軍界傳奇。東鄉平八郎就說:“雖然我也認同世人將我和Horatio Nelson 相提並論,但我們都不可能及得上李舜臣。他是無人能比的!”
中朝聯軍取得在稷山和鳴梁海峽的勝利後,日軍的攻勢受阻,中朝聯軍轉入戰略反攻階段。
-
3 # 俗人味道
按照一般的宣傳,“鳴梁大捷”是明朝神宗萬曆年間北韓王朝抗倭名將李舜臣在 北韓半島鳴梁海峽重創日本豐臣政權的一場海戰。公元1597年10月26日,李舜臣將軍利用鳴梁海峽的特殊地理特徵,以12艘“龜船”擊退130餘艘日艦 (也有說法是300多艘),創下了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個奇蹟。
在 日本與明朝的和平談判破裂以後,雙方重新爆發戰爭。中國萬曆25年,日本慶長2年,公元1597年2月,日本釋出軍令摧毀全羅道和忠清道的抵抗力量。日本 軍隊主力在5-6 月渡海進入北韓。在7月15日的漆川梁海戰中毀滅性打擊了北韓水師。在陸地上的南原城和黃石山城都迅速擊敗北韓軍獲勝。
隨後日軍將領加藤清正,黑田長政和毛利秀元率領大軍繼續按預定目標推進。到9月中旬,北韓在全羅道的抵抗僅存在於南部小塊地方。戰鬥力僅有北韓水師僅剩的12艘船隻。而此時,日本陸軍正在繼續推進,而日本水軍則沿海推進。
鳴梁海戰實際是李舜臣伏擊日本前鋒。日 本水軍在藤堂高虎,加藤嘉明,安治脅坂等將領帶領下,正在全羅道沿海推進,日軍前哨在9月7日抵達蘭浦達洋麵,在這裡與李舜臣的12艘戰船遭遇。北韓水師 開始誘惑日本水軍。9月16日,在獲得了發現北韓軍主力的訊息後,藤堂高虎帶領中型關船30艘甩開大部隊開始追擊,準備與北韓水師決戰。結果被北韓水師 引誘到一片陌生水域,此時海水退潮,日本水軍前面的幾艘船被北韓埋在淺海底的鐵索和木樁擋住去路,遭到北韓水師掉頭圍攻。導致來島通總等數十名日本人陣 亡,那幾艘擱淺的戰船也被放棄。
在這次海戰中的北韓水師損害輕微,但是眾寡不敵,所以傍晚開始急速退卻。日本水軍不熟悉路況,無法繼續追擊北韓水師,也是害怕再中這樣的圈套。第二天,也就是9月17日,藤堂高虎和脅坂安治再次來到戰場上巡視,沒有發現北韓水師。
日本水軍一看北韓水師已經退去,繼續前進攻克北韓水師的大本營。一面突進到全羅道西岸地區,支援日本陸軍的攻擊。此時日本軍隊的作戰目標和掃蕩全羅道北韓水師的任務已經全部完成。開始在順天,泗川,昌原,蔚山修築城牆要塞,準備與南下的明軍決戰。
鳴 梁海戰就是在日本水陸大軍進軍全羅道的過程中,李舜臣在預定海區引誘並且伏擊了日本水軍的前鋒部隊,只是使日本前鋒稍微受到一點損失,隨後為儲存就離開撤 退。日本水軍奪取了該地的制海權和摧毀了北韓水師的基地,這麼看實際上是日本取勝,損失日本損失了幾艘船,死了幾十個人,但是日本達成了摧毀對方水師基 地,奪取制海權,掩護陸軍前進的戰略目標。但是在現代南韓的說法裡,這場戰鬥變成了,李舜臣的12-13艘戰船迎戰日本133艘戰船和200艘運輸船,並 且擊沉31艘日船,擊傷92艘日船,殺死日軍9000人,陣斬對方主將的巨大勝利,並且拍出了“天軍”和“鳴 梁海戰”兩部票房大片。要知道整個日本艦隊也只有7200人,藤堂高虎2800人、加藤嘉明2400人、脅坂安治1200人、來通總600人和菅平右衛門 們長200人。另外,李舜臣自己寫了的亂中日記也只寫有“賊船有三十隻撞破”而已,不要說擊沉的記述,就是撞傷敵艦的記述也沒有。
南韓現在 完全沒有告訴大家,這次戰鬥結束後,李舜臣艦隊是向北方退卻了,而且被日軍摧毀了水師基地,日本水陸軍順利完成既定計劃的事情。北韓水師就算全是龜船,那 12艘龜船上,也僅有200多個只能打7錢鐵子和射程不超過30米的大箭。靠什麼打沉打傷對方的133艘戰船和運輸船?南韓電影的表現手法是李舜臣水師火 箭萬箭噴發打敗了日本艦隊,實在不想再說什麼了。
在 那場戰爭中真正對日本水軍進行重擊的是露梁海戰。在這場最後的大決戰中,中國明朝水師精銳盡出,明軍一個水師營,大福船4艘,中型海蒼船和小型蒼山船,配 備4門前裝大發熕,40門佛郎機炮和碗口銃,68支鳥銃,500個噴筒,2000只火箭和登船近戰的標槍,勾廉槍,過船釘槍。
海戰時,先是前裝大發熕和佛郎機開火,到了近距離碗口銃,鳥銃和火箭開始射擊。靠的再距離近一些,就是噴筒和火球了,最後就是勾廉槍,過船釘槍,鉤住敵船,進行跳幫,用標槍,軍刀白刃戰了,這個才是哪個時代海戰的典型方法。
如果按照北韓那樣就拿著幾隻打出7錢小鐵子的噴子就想靠純粹火力戰打沉數十艘大船?就是把一艘1000石的大船擺在哪裡不動?20多個人拿著那種小噴子在20-30米外隨便打,打一天能打沉嗎?
明朝的大型佛郎機炮,只有大號佛郎機才有可能在海上重創對方艦隊,而不是北韓那些百十斤的小炮。
露梁海戰李舜臣打下手明軍才是主力。露梁海戰那才是貨真價實的打敗了日本水軍主力。這場大戰的日本水軍島津義宏,立花宗茂和高橋直次帶領500只戰船,17000日軍出戰。
迎戰的明軍水師是陳璘,王元周領導的600只海船和19400名明軍。李舜臣的北韓水師只不過是打下手的,才100只船和7000士兵,李舜臣和明軍將領鄧子龍都是擔任伏兵角色,分別埋伏在露梁海峽北側和南海島附近的觀音浦。
明朝海軍提督陳璘才是統帥和擔負正面決戰任務,日本水軍在向外突圍的時候在觀音浦打死了前來封堵的李舜臣和明軍將領鄧子龍。
但是隨後明軍水師主力壓上爆發艦隊決戰,在明軍佛郎機炮轟擊和近距離投擲火球的攻擊下,日軍大敗,損失戰船200多艘,而日軍只捕獲2艘明軍戰船。露梁海戰和中途島海戰就是是日本海軍300年不敗神話的一頭和一尾。
李 舜臣確實是一個水師高手,在那個北韓面臨亡國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全國一片慘敗的情況下,還能打出勝利,鼓舞了北韓軍民計程車氣,確實非常厲害。但是沒有 必要做過分的誇大。在明軍水師進入北韓以前,李舜臣實際上就是在沿海搞襲擊或者伏擊戰,戰果實際上都不大。而他的戰績也是來自於自己的記述,全部記錄在他 的亂中雜錄中,無論是對手日本,還是聯軍明朝都缺乏這些光輝耀眼戰績記錄。
-
4 # 孔見文史
真實的鳴梁海戰
大家也許知道之前南韓有一部電影,創下了南韓本土票房記錄,名字叫《鳴梁海戰》。電影以1597年的“鳴梁大捷”為背景,講述了李舜臣率領12艘戰船在絕境之下戰勝330艘日本戰船的故事。
南韓史學界認為,李舜臣以12-13艘戰船迎戰日本133艘戰船和200艘運輸船,並且取得了擊沉31艘,擊傷92艘,殺死日軍9000人,斬殺對方主將的巨大勝利。
李舜臣像
很明顯,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日本方面認為鳴梁海戰不過是日軍前哨海軍與李舜臣率領的北韓水師一次小規模遭遇戰,日本方面史料記載日水師在鳴梁海戰中損失僅幾十人。
我個人認為,北韓方面取得勝利是無疑的,但擊斃日軍九千人那太誇張了,日本資料顯示,當時藤堂高虎水師有2800人、加藤嘉明2400人、脅坂安治1200人、來島通總600人、菅平右衛門達長200人,總才共7200人。
北韓所取得的戰果其實是非常的小,日本損壞的船不過三十來艘,(李舜臣自己寫的亂中日記寫有“賊船有三十隻撞破”)也就是日軍前鋒藤堂高虎率領的中型關船30艘,但是,日軍艦隊有大型與中型的船多達三百三十艘,北韓的勝利其實對當時日軍對海權的掌控影響是非常小的。
鳴梁海戰其規模與戰果還不到其後露梁海戰的十分之一。露梁海戰日軍出動了所有海軍,軍艦數量多達千艘,中朝聯合水師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戰船包圍日本主力戰艦500多艘,燒燬擊沉日本戰艦四百多艘,日本海軍主力幾乎被全殲,日軍死亡1.2萬人。
中朝聯合水師其主力是明水師,明水師多達1.3萬人,戰船500餘艘。戰船的種類繁多,有福船、樓船、栢槽、沙船、蒼船、銅絞艄、海舫、八喇虎等。戰船的武器精良,除弓、弩、刀槍、矛等冷兵器外,還有大量火器,如佛郎機、虎蹲炮等。據史料記載,明軍火炮的射程最遠可達3000米,而日軍的只有100—200米。而北韓水師擁有船舶488艘,但戰船隻有80艘(每船80人),其餘為輔助戰船192艘(每船30—60人),勤務船26艘。
朝方戰船為龜船,龜船甲板堅固,機動靈活,防護能力好,但攻擊力並不強,當時北韓使用的不是弗朗機,而是明朝中期淘汰下來的將軍銅炮,射程沒有當時日本採購自荷蘭的火槍遠,我模糊記得好像火槍射程是120步,銅炮射程是70-80步,龜船的攻擊主要是靠撞擊,龜船堅固,遍插堅刀,可噴出燒硫黃和焰硝等毒氣,但重火力、遠端火力嚴重不足,龜船裝備二十四門長一米的銅鐵製造的帶箍火炮,射程300米,龜船長35米。人員只能有裝二、三十名士兵。
但明軍水師裝備卻恐怖得多,明軍的水雷和飛龍出水、弗朗機炮及神火飛鴉,這些裝備當時是非常恐怖的,明軍的福船在當時被稱為鉅艦,船的長度可達百米,可容納300多名士兵。此鉅艦“高大如樓”“堅固如城”,可以居高臨下對任何船隻進行投擲火磚與轟天雷(早期手榴彈),配備20餘門弗朗機,將軍炮,迅雷炮威力一炮可沉一艘日艦且射程均在1000-3000米。最大型的福船至少還裝有一門西洋的紅夷炮,其火力強度可想而知,其火力是當時北韓龜船的幾十倍。露梁海戰是貨真價實的打敗了日本海軍主力。當然靠的也是明朝水師的大海船和佛郎機炮。否則就靠北韓那些13世紀水準,靠撞船的方式來滅日水師,可能連十分之一的日本水師都消滅不了。
但世界上的人都知道南韓有個名將叫李舜臣,卻不知明朝的水師名將陳璘,為何,主要還是宣傳問題,所謂喧賓奪主,粉飾過的歷史大抵如此。
回覆列表
因為還有十萬明軍主力被刻意遺忘了!李舜臣就一突擊隊的隊長!南韓人強行把該戰役的功勞強加在其身上,反應出來的效果就成了無法想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