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繆偉秀I4

    那是不一定的,童年沒有愛會學得更加堅強獨立,從小就沒有父母的小孩,在環境所迫下煅煉著一種求生的本領!會變得更懂事。與人相處和人溝通,也是隨之個人,遇到投緣的自然會有話說,無雖要擔心!

  • 2 # 雲之彼牧馬人

    童年歸童年,現在歸現在。

    把責任丟給童年很容易,把責任扛在肩膀上去改變自己很難。

    現實生活中極少見到無法與人相處的人,大多是以為自己不知道,或者沒花心思好好琢磨這件事。臨床上見過最多的,是不能很好地與自己相處,例如:自己的童年。解決了和自己相處的問題,基本上就解決了與他人相處的問題。最簡便的方式,就是對自己好一點,吃好、睡好、看點好書好電影,少生氣,多走路。

    生活沒有那麼複雜,大道至簡,不需要成為哲學家,也可以活得很好(話說哲學家往往都活得不怎麼好)。以上。

  • 3 # 易經商道

    嗯,真誠的提問哪麼凡辰也真誠的回答。

    普通人說過去,永遠活在恐懼,痛苦當中

    高手說未來,永遠激情四射,活在快樂當中。

    你小時候缺愛,正因為這樣你才要懂愛,就是懂愛別人,關心別人。比如,朋友間親切關心的問候,和領導之間端茶倒水尊敬,和父母之間和愛和親的交流,和愛人之間溫柔典雅的溝通等等,多做有愛的事情,放下私心真心得去關心別人。有時做不多說話更能讓別人感覺到你內心強大的境界。這樣人緣慢慢自然得。記住放下過去才是出路。同時你還要經常學習,學什麼,例如: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四書五經,商務禮儀,溝通技巧類等等的書。記住光有愛還不行,你還得學智慧如何去表達愛,去用愛,這樣你有了愛別人的心,別人自然也會愛你,這就叫人性,這樣你定能與別人拉開差距,開起你新的道路。祝您開心快樂成功。我是凡辰,我愛大家。

  • 4 # 春華秋實284761848

    缺愛的童年,是一輩子的痛。長大後心裡自卑,自我保護意識強,不相信愛,有時容易被一點小事感動,太敏感,結婚後感情易破裂。

    我有一個乾女兒,也是我們單位的一個年輕教師,結婚後孩子不到一歲就離婚了,我出於好心問她要找個什麼樣的物件,她說要有錢有車有房,年齡大的也行,只要疼我就行,我開始很看不慣她這麼勢力,後來瞭解到她從小是要的,爸爸媽媽從來沒管過她,她沒嘗過父母疼愛的滋味,她跟姥姥長大,我對她很同情,經常叫她到家裡吃飯,談心,有一天在我家廚房,我老公拍拍她的後背說"小青,這有油煙,你出去吧!她忽然眼含淚花說我認你們當爸爸媽媽吧,我們爽快地答應,後來她跟我說她爸爸從來沒這樣疼過她,我老公對她的關心讓她心裡熱乎乎的。她說其實她找物件條件沒那麼高,只要對她好就好!

    她變得開朗,不再那麼焦慮自負。

    後來終於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小夥子。

    透過她的經歷,小時缺愛的人,長大後要善於施愛,勇於接受愛,別封閉自己,慢慢就會走出陰影,讓生活明媚燦爛!

  • 5 # 你的好心情會感染到我

    缺少愛的童年,長大後如何與人相處?性格冷漠是這樣人的個性,如果自己是提出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就是一種積極的訊號,知道尋別人的求幫助,這樣人就好辦的多,如果不是那麼就難辦了,意識到了就明白自己的需求,而意識不到就不知所以然,因為意識不到的人往往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所以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意識到了,那麼你就要明白,給人好感往往都是來自與你自己,因為一個把笑常常掛在臉上的人,大多是不太討厭的,其次是學會主動示好於別人,這樣對一個缺少愛的人是難了些,不過這樣是對自己最大的體驗,最後是學會包容,不過我想前提是你得看到我的提議,哈哈也許這就是緣分吧?一種見解而已。

  • 6 # 日更達人

    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童年時代的問題很嚴重,這樣的人需要做專業的心理諮詢,在諮詢師的幫助下進行心理建設,慢慢會調整好。記住,不是一次諮詢就能解決問題,需要做一箇中程或長程諮詢。

    第二種情況,童年時代的問題不嚴重,自己透過學習和實踐,實現自我成長。可以參加一些心理學相關的培訓班,看一些心理學相關的書籍,甚至多閱讀,不限於心理學方面的。

    總之,透過閱讀、學習慢慢治癒內心創傷,慢慢成長。學會助人,主動助人,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學習給予愛,體會愛的感受。同時,積極主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關係中學習與成長。

  • 7 # 放歌聲野老梁

    謝謝邀請。缺愛的童年,永遠難以撫平愛的創傷。這倒叫我想起一句歌詞: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向懷抱。是的,有媽的孩子向懷抱,可是也有極少數缺父少母愛的孩子;他們是可憐的孩子。這些孩子是難以釋懷的,因為,他們從小失去了父母的愛惜和親人的憐敏。於是長大以後總有對愛的(父母及親人)痛惜及恨,甚至產生了冷苦無情。那麼,如何走出這種被冷落的心理呢?這就要自我把握自己的心態及心理平衡了。一、走出自我悲慘的心景,撫平愛的創傷。二、將怨恨化為愛善,與人多溝通,不生怨氣;化仇恨於玉帛。三、多讀詩書,廠開心扉,不疾不妒。四、把得不到的愛埋起來,嚮往新的生活。五、自立自強做個勇敢者。六參與社會互動,加大交流範圍,培養愛的養成,為自己的新生活打下堅強的基礎。所以,做好這一切,才能活出自我;千萬不要糾結。人生就有光明。

  • 8 # 初夏染指憂傷151113280

    “人際關係以及親密關係特別差,不能夠落落大方與人相處,有時顯得很拘謹,不夠自信”——此種體驗和表現非常典型,而且普遍,感到“我也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這是一個現象級問題,充斥在生活和案例中。

    1.教養方式有誤

    如果人際關係不好,或建立關係困難,回溯早年經歷,往往是缺愛的。大概說“我從小體會到的愛非常多”的人,比例不會太高——另一方面,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父母是愛孩子,想為孩子好的。

    那麼,這種理智上知道“父母為我們好”,但卻體會不到真正的愛,從教養方式來說,即專制型父母。

    父母希望孩子好,於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來,父母認為自己都是對的,於是看孩子怎麼都不順眼——這種態度就是專制型父母——在教養方式排行榜上,長期高舉首位,數量龐大。

    理論上他們的確是想為孩子好,理智上孩子也會知道,這是為我好,可是體會到的愛總體來說比較少。如提問群友所言,從小被父母主導——主導即專制。

    教養方式分兩個維度:一個是管,一個是愛,專制型教養的特點是“管得多愛得少”。具體解析,管得多——就是給孩子制定大量規則,要求孩子絕對遵照執行,對錯涇渭分明,且父母對孩子錯。愛得少——很少耐心傾聽,認真討論,不真正關注孩子真實的需要,忽略孩子內心世界。這也符合提問群友所說,她原話叫“心靈溝通極少”。

    真正的父母之愛不是溺愛,不是孩子要什麼給什麼,而是說我的孩子是個人,他到底怎麼想的呢,其實他困難在哪呢,我該怎麼幫他呢……他有錯很正常,我很接受他,我要好好地陪伴和指導他。

    這樣一說,大家就能瞭解我們真正需要的愛,是有一個人好好對待我們,尊重我們,能和我們耐心交談,能真實地理解包容我們。尊重的、包容的、溝通良好的,才是內心能體會到的愛,充足而溫暖。

    專制型父母沒有這樣的愛,或很少有,他的愛是控制、要求、評判。

    全世界都有這樣的父母——這是父母的問題——所以我老說,作為成年人,咱們要好好改變自己,哪怕你現在是一個單身年輕人,但是你成年了,把重心放在修理自己身上,因為未來你可能是父母。如果你的父母並非惡意,而是無心但給不到你很好的愛,希望你能夠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給你的孩子更好的愛,減少重蹈覆轍,避免傷害延續。

    大量專制型父母畢竟是一種客觀存在(閱讀),後果之一,就是給孩子打下烙印。不管是什麼孩子遇到專制型父母,都可能出現以下一系列特徵:

    孩子長期處在刻板要求、大量否定之下,缺乏主見和獨立思考能力,安全感不足,自信心、自我價值比較低,創新能力不夠,社交性欠缺,團隊合作能力弱,情緒上易焦慮和抑鬱,經常產生退縮逃避,或逆反對抗的行為表現。

    現在大家頭腦裡會勾勒出一個內心壓抑不安,脆弱無助,沒有自我,同時在心裡深深吶喊,卻發不出任何聲音的形象。

    專制型父母的孩子,如果是安全依戀型孩子,就是“乖孩子”,經常猶猶豫豫、優柔寡斷,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張來執行。如果是不安全依戀型,很可能劇烈反抗,但內心又是受傷的,無力的。

    不管乖孩子還是造反派,社交性通常都不好。簡單說,就是不會建立良好關係——安全、穩定、健康、持久、可發展的關係。有些幾乎沒有社交,變成孤家寡人,有些也能建立關係,就是處理不好,問題百出。

    在案例中,這個人表面呈現出來的,常常是關係問題。比如說親密關係 / 家庭關係,和父母、伴侶、親子、婆媳、親戚等一組或幾組關係;比如對外關係,和同學老師、同事領導、客戶熟人、孩子老師;特殊一點的是和寵物的關係(這也不止一個案例)。表面是關係問題,本質都一樣。

    2.行為習得不良

    如果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內部關係矛盾紛爭,長期不睦,你幾乎可以僅憑經驗,推論出這個人成年後,在關係上會出問題,因為他小時候沒學到,自然而然學習、領會的過程不好。

    青少年或成年人不會建立關係,回溯早年經歷,往往沒被父母好好對待,父母言傳身教也偏差,於是沒有機會學習如何建立良好的關係。

    有個詞叫“習得”,在環境中自然地模仿,不知不覺地學習,不需要有人過來認認真真告訴你,你該怎麼怎麼做。行為角度來說,身教比言傳重要得多,如果父母做不好,光嘴上說沒用。

    你跟孩子說教,自己盡做相反的事——教育孩子勤奮學習,你自己天天沙發上一躺抱個手機;教育孩子團結友愛,你兩口子天天吵架;教育孩子理解包容,你看他什麼都不順眼張嘴就否定……就算牆上有家訓,做不好,也是擺設。

    孩子從小就把父母的表現看在眼裡,父母之間的關係他也非常清楚。自己的爸爸媽媽好不好,三歲的孩子心裡就有數了,他不明白為什麼,但是瞭解你們好不好。

    有些家庭關係不睦,不真正想辦法面對解決,刻意營造表面的平靜美滿,覺得是為孩子著想,孩子不瞎不傻,最後很可能反而學會了粉飾太平、逃避問題。

    一對夫妻關係融洽,能包容會合作,對孩子也能給與充分、恰當的愛,那孩子自然學會了怎麼去建立、維護關係,不需要你多說,你做就好了。但各種原因,這對父母做不到,孩子就沒地方學,甚至他只能看到、聽到、學到壞的部分。

    那麼,是不是家庭裡從來風平浪靜,絕對和諧美滿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呢?不是。

    你有問題你會處理,你有矛盾你能解開,你有紛爭你懂合作——這些才是真正會建立關係的人的作為,這些對孩子的幫助更高。

    假如我們會處理關係,孩子一看,父母之間有分歧有衝突,不怕,有辦法,能解開能解決——這時要讓個步,那時要充分表達,平時要會示愛,有事要多包容……他就學去了。

    我案例中有些孩子,初高中各種問題,再一看整個家庭關係惡劣,等到上了大學,他出現的典型狀況,就是人際關係不良。因為初高中對人際關係要求還不高,你跟老師同學也會有摩擦,但環境還比較簡單,重心又在學習上,等到了大學,學業輕鬆了,大家都是個性十足的青年,態度和需求更自我了,就開始感到苦惱。

    我有好幾個在手的案例,初高中階段我跟著走,最後幫他渡過難關,但到了大學,統一的反應是:我交不到朋友,我不會跟人相處,沒有人喜歡我……照我看,這也是有因可循的“必然”。

    這個人繼續長大,他會建立自己的家庭,會有自己的孩子,社會角色越來越多,所要處理的關係也越來越複雜。其中有些關係是不可迴避的,比如上一次我群答疑的主題:婆媳關係。他從小沒看到、聽到、學到好的,讓他去處理真的挺困難。這是從小在這樣的教養方式、家庭環境之下長大,後期在關係上的邏輯軌跡。

    說到這兒,不能一味責怪父母,要是他們知道該怎麼愛你,要是他們很會建立關係,當然不會故意不做,他們也不會,才是真相。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未來建立人際關係的起跑線。

    所以我希望大家,最終訓練自己成為問題解決專家,力爭修復自己,做孩子的好父母,而不是期待生活沒有問題,指望運氣,或怨天尤人。

    3.自我接納無能

    我很喜歡說,我們對外的關係,就是和自我的關係,是映象或折射。

    不管關係親疏遠近,跟別人相處不好,往往你跟自我是不和解的——就是自我接納不足,這也是普遍現象。專制型父母教養的結果之一,孩子的自我評價負面。否定批評,我為你好,你錯我對,你得聽我的,那麼這個孩子從一開頭,自信心、安全感都被破壞了。

    長大以後,他對外建立關係時,除了不擅長,還會不安,不信任自己,“別人會不喜歡我,否定我,拒絕我”這些認知都會阻礙他,不敢開始;

    態度被動、防範,無法向別人開放自己,難以主動建立關係,大多觀望、猶豫不決、止步不前;

    如果發生一些狀況,被人拒絕、冷落、誤解、意見分歧、產生摩擦,或者別人一句評價,都會極其敏感,難以承受和消化;

    因為不擅長建立關係,從處理矛盾、解決衝突,到求同存異、爭取合作,每一步都很困難,難以推進、達成目標;

    很快會自我封閉,放棄建立關係,避免可能帶來的傷害和挫敗。

    就這個過程。

    小時候經常被否定,長大了我們跟自我的關係是緊張的,不調和的,不能接納自己。對外關係,從起點就敏感不安,一路勢必坑坑窪窪。

    我自己從小也不是在一個被肯定的環境之下長大的,父母也屬於專制型。父親比較忽略我,同時一直家暴我,而我母親對我要求非常高。這樣的背景下長大,成年後,比如婆媳關係,我也過了幾個關,有意識地慢慢改造自己。不然公公婆婆隨便說一句話,我就崩不住了——希望別人接納我,我自己都不接納自己。

    前面分析了兩種成因,都和父母有關。提問群友自己意識到了這個因素。這個歸因就擱在這兒,不要糾纏——因為你不可能從原生家庭著手解決,重新來過,責怪父母,要求他們認錯、改正統統無用。所以,這個角度幫助我們來覺察自己,是對自己的一種認識,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警醒。

    第三個角度是,從小經常被父母否定,不被接納,所以我們也做不到接納自己,所以對外建立關係時,常常敏感不安,迴避放棄。這個角度其實更深,但依然不能從父母入手。你歸因到他的頭上於事無補,而且還會讓自己覺得,我沒錯,我是受害人,我能怎麼辦……這是一個撇除自己責任的想法。

    以上,教養方式有誤、行為習得不良、自我接納無能三個因素,不難理解。無論是否成年,你開始意識到問題背後的原因,恭喜你,你有所發現。不僅如此,還要意識到人生在你手裡。

    你能改善,也只能從你自身改善。

    4.認知 / 行為雙破

    很多案例,來訪者會說,我很想跟別人交朋友,但是他們都不過來搭理我,那我也不去主動交談。

    這個困境我懂,我想大家都懂,但你會不會找一個只是冷眼旁觀,揣摩他人,但絕不主動跟你說話的人去交朋友呢?現在有八個人,四個笑臉相迎,你肯定跟他們先說話,不管他們可不可愛,投不投緣。那四個說不定人也挺好,更渴望交朋友,但不開口,沒反應,你真的熱臉貼冷屁股嗎?咱們倒過來想。

    如果你建立關係的開場如此,如果你只是被動等待,恐怕你也只好守株待兔。運氣好碰上主動熱情的人,大部分情況,你被動防範的姿態天然隔絕了其他人,進一步交往的可能性被自己斷送了。

    這種防禦姿態,來自自我接納不足+認知歪曲,其結果,你會不斷跟自己說,我不行,我交不到朋友,沒人會接受我。而不去分析到底發生了什麼,反思問題究竟出在哪兒,研究自己該如何改變。

    如果我這個姿態,別人很難接近我,不能怪別人,那我這樣做有用嗎,沒用,我往前進一點,試著去表達,看看會不會因此別人就打上來了,還是怎麼嚴詞拒絕我,看到底會發生什麼嚴重的後果。

    我的想法實際可行嗎,上次的做法哪裡有問題,要不要去嘗試一下呢……這時,你可能會發現一些具體的bug,總結出經驗教訓,幫助自己前進。

    在逐步改善的過程中,你會嘗試去建立關係,而不是停在原地,想象各種後果。你更自覺地把關注度放在改變自我上,而不是他人評價上。

    最終要破解的是:你是否能接納你自己。不接納自己,外顯行為被動防禦,這要從根本上突破、瓦解、跟自我和解。

    接納自我是一項終生任務,是艱難的浩大工程,即便事業有成,人生得意,心理上卡在這個深坑裡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自己非常困擾,最好找一位你信得過的諮詢師,能夠階段性地幫助你,更快速高效地成長,爭取達到更高程度的自我接納。

    一般從認知和行為(溝通)兩方面入手,修正你對自我和客觀的認知歪曲,調整行為,學習溝通技術,進行實踐。認知行為互相推動,齊頭並進。認知、行為是個完整的系統,這兒不多說了,說了隔靴搔癢。

    從交往困難,拘謹不自信,到落落大方,自信自然,絕非朝夕之功。

    比如拘謹。這是怕呀,怕什麼呢?問問自己。你怕被拒絕,你怕人家對你評價不高,你怕他和你內心深處一樣否定你……不就是這些嗎,但是這些就算髮生了又怎麼樣?發生的機率到底有多高呢?這種思辨是認知型的突破。

    如果很難做到從認知化解,我建議至少要在行為上努力改變、嘗試,不要一下子攻到一百分,你前進個五分試試。驗證一下,現實生活裡會發生什麼可怕的後果,還是並沒有。

    當然,認知沒得到改善,單純行為改變的確很難執行。這類案例,在諮詢中需要一階段的專業指導和陪伴。如果拿我當答題機,我能給的就是以上這些角度。

    改變自我是艱苦的歷程,希望快速高效完成,離不開系統方案和實踐。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小販到村裡收玉米,拉一趟能賺多少錢?有什麼技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