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攝影圈老王
-
2 # 光學法則
選好要修的片之後,就要開始進行統一的調整,因為拍攝時的場景基本一樣,所以可以在LR裡面進行統一的白平衡校正以及高光的減弱和陰影的加強。
最後就要到photoshop裡面進行顏色的校正,以及區域的處理,例如菜的陰影區,如果太暗,就要使用快速蒙版功能將其選擇出來,然後將其用曲線加亮。如果影象偏黃或者偏藍,就要使用色彩平衡功能進行調整,當然,我喜歡用一些外掛例如銳化外掛對菜品進行銳化,這樣看起來會更有質感,輪廓更加分明。
-
3 # 遊夢人Dream
我是一名攝影愛好者,日常都是用手機和相機拍攝照片,所以每天幾乎都在進行拍照和後期的操作,我簡單從我個人的一些習慣簡單聊聊這個話題。
因為我用兩部手機和一部相機拍攝,當我完成一組拍攝之後,我一般會用蘋果進行後期,因為蘋果的螢幕顏色還原度大家是比較認可的。所以我用其他手機或相機拍攝後會透過雲盤上傳照片。然後用蘋果手機下載並統一進行後期。
後期我一般使用三種後期軟體snapseed、VSCO、MIX。
先用snapseed進行基礎的調整,常用的操作如下。裁剪:主要用於二次構圖,去掉多餘的部分,或者影響照片主體的內容,讓畫面的構圖更加符合審美。
旋轉和視角:如果地平線不平可以透過旋轉矯正一下,如果照片有一定的畸變,特別是建築,可以用視角功能進行矯正。
白平衡:照片的白平衡可能因為光線原因而發生變化,這時候需要進行一些顏色的矯正工作,那麼白平衡就是非常主要的功能。
基礎調整:包括亮度,飽和度,對比度,高光和陰影,這是為了讓照片拍攝時產生的問題進行調整,讓照片的曝光等得到正常的結果。
以上的基礎調整都做完之後,你就得到了一張非常合適的照片,所謂合適就是不管構圖,顏色,曝光,變形等都得到了很好的矯正。
再用snapseed、VSCO、MIX其中的一個軟體進行風格化的調整,也就是偏濾鏡的使用。snapseed並沒有提供太多選擇,但完全可以利用其豐富的細節效果調整組合出一個自己滿意的濾鏡來使用。
VSCO有大量的濾鏡,當然絕大數是付費的,但很多還是值得付費的,如果你經常使用的話。
MIX號稱濾鏡大師,不管是系統自帶的還是攝友上傳的,都是海量的選擇,當然去選擇一個需要的還是能找到的。
照片基本完成,後面可根據需要進行分享或者增加一些文字後分享。
以上就是我用手機拍攝和做後期的基本過程,當然如果有更復雜的效果,肯定需要的後期技巧更多,比如多重曝光,蒙版,曲線等等。
’
-
4 # oldman14
簡單說一下。
首先三照片的色域是在Adobe RGB空間,這個設定一般都是相機預設的工作空間。我們的電腦基本上都是SRGB色彩空間。兩個色域如果不轉換,在電腦上看這三張圖片顏色怪怪的。
第二就是拍攝時有兩張是現場光,一張做了閃光燈補償,這樣在原有色溫的偏差下,閃燈的這張與前兩張偏差就更大了。
第三個是拍攝時的問題,擺姿可以重新調整,最關鍵是儘量避開不利於面部塑造的光線,尤其是是鼻子上的三角光,這個是現場紀實拍攝的大忌。
根據以上情況調整這三張片的方向就清楚了,1、在PS裡透過“指定配置檔案”和“轉換為配置檔案”進行色域轉換。(也可以在Lightroom或是ACR輸出設定時指定SRGB色域)
2、用曲線工具進行色溫、白平衡矯正和畫面整體對比度調整。
3、第三個問題就是前期必須要做而後期無法彌補的或是後期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調整問題。
所以前期要檢查拍攝環境、與模特的溝通,擺姿的調整,相機各項檢查和調整等等,儘量避免照片拍完後回到家看到照片很鬧心。
以上只是對照片的一個分析以及調整方向的確定,具體的操作網上有很多在這裡就不囉嗦了。
自己也只是個業餘的,本想寫的簡單些...抱歉。調整後效果如下:
原片
調整後
-
5 # 小智攝影文學
後期處理很重要,這與前期的拍攝是一套的連貫動作。在前期拍攝時,就要預想到後期處理的模式,想要達到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為後期處理留足空間,得到更好的照片。
後期空間是一個重要的概念,一張照片需不需要後期值不值得後期,都在於前期考慮的結果。一般來說,新聞紀實、夜景焰火,微距等照片是無需後期或不應該過多處理的。
需要處理的主要是風光、人像照片。拍攝期間最好使用raw格式,以保持更多的細節和獲得最原始的影象。風光照片主要處理方式現在Camera raw中調整曝光、增加暗調使照片更通透,進入PS後調整的是圖片的風格、冷暖色調、增加通透度、去除照片中的斑點、汙點和雜物等。
人像照片處理主要是改變膚色、調整臉部亮度、磨皮處理、根據前期的拍攝決定後期所達成的風格,是清新照糖水片兒、暗色調、高光片、背景的處理,以及人物形體、臉形的美化等等。
我一直在強調,前期拍攝決定後期的風格,自己腦海中要有一個預處理的過程。這樣在後期處理起來才會錦上添花,後期處理絕不是雪中送炭、無中生有。
問題中的幾張照片都是車展上的照片。車展照片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光場條件較雜,模特膚色怪異失真、臉上或身上光斑較多,沒有細節。背景雜亂也難以處理。選了一張照片事處理了一下,原圖缺點是色調偏冷、清藍光較多、膚色不正常,處理的思路是,調整色溫,改變膚色。
-
6 # 筆記本生產裝置
數碼拍攝一般都會用電腦放大,透過軟體檢查清晰度、色溫和稍作剪裁等等,當然要看你的專業程度和對照片的要求了。相聚
-
7 # 光影的光陰社
很多攝影師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拿到單反之後不看說明書就拍攝,拍攝完了之後就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前期也許沒到位,就想靠後期補,後期又做不到位,那怎麼辦呢? 後期
所謂的後期,在我看來,在數碼時代,還是挺重要的,即便你的JPG直出,JPG直出的話,片子也是經過壓縮處理過的,色彩還是不飽滿,偏灰,色彩很淡。所以一般我們會選擇無損格式RAW格式進行拍攝,然後直接進行後期操作。
來談談我自己對於後期的一些理解吧先來說下後期軟體的選擇,一般都是LR和PS為主。對於我來說我自己的後期就是選擇將進行拍攝的RAW格式匯入LR。
在LR裡,我會進行一個曝光度,色調,對比度,高光,陰影,白色色階,黑色色階還有清晰度,鮮豔度飽和度的調整,對於個別顏色,會在HSL理進行單個調整,調整色相,飽和度還有明度。顏色調整的基準是針對整個畫面而言,做到整個畫面的顏色不偏。
LR調整之後,再匯入PS進行修飾,在PS修飾的選擇是先做減法,把畫面中不必要的雜亂先去掉,讓畫面整體顯得乾淨,畫面乾淨了,修起來也舒服啊。然後進行磨皮液化,對人物進行一個修飾。修飾完之後,去做畫面的明暗,把畫面的氛圍感做出來。
接下去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加銳度加銳度加銳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很多人修圖都會忽略這個步驟,其實加銳度很重要,會增加畫面的質感,一般都是最後再加,然後儲存輸出。
-
8 # 攝影自學班
效果圖: 原圖: 一、先挑毛病:
1、亂:根據原圖,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張照片比較亂。
①圖前面,叢生的雜草很亂,水泥溝渠的顏色,和綠樹、昏暗的天,很不搭。
②右側的電線杆子、電線很亂。
二、再說修圖構思:1、對以上亂的地方進行修理。
2、很明顯,攝影者想突出那朵心形的雲,也許我們可以對雲彩做些什麼。
3、調下顏色等。
三、開始修圖:我們需要運用兩個手機修圖工具:Retouch和Snapseed。都是英文的名字,漢語的內容,英語不好的朋友別擔心。
1、用Retouch開啟圖片,修掉雜亂。
3、用Snapseed修:(1)開啟剛才匯出的圖片,工具——裁剪。裁剪見到馬路邊緣。
(2)工具——旋轉,進一步讓馬路的邊緣和水平線平行。
(3)工具——調整圖片。加亮:提高亮度、高光、陰影,讓圖片更鮮豔:提高對比度、飽和度、氛圍。讓圖片更通透,降低暖色調(適當降低,讓圖片稍稍偏藍)。對號儲存此步。
(4)讓心形的雲朵更突出:
工具——HDR景觀,選擇人物。
工具——突出細節,結構、銳化,各加50。這時發現,樹、山、雲等所有景物細節都更明顯了,可我只想讓心形雲朵的細節明顯,怎麼辦?
對號儲存此步後, 右上角返回——檢視修改內容——右側突出細節——中間畫筆。突出細節數值設定為100,對心形雲朵進行塗抹。右下角對號,左上角箭頭,匯出儲存(此步有損)。關於Snapseed的無損輸出,可私信小編:Snapseed無損輸出,獲得相關教程。
關鍵字為:加印章、手機修人像、蒙版、製作海報、工筆畫、摳頭髮絲、文字填滿圖片、照片做成油畫、照片做成水彩畫、心形九宮格、九宮格、換天、黑色背景、 小清新、心相框、手繪、加字、區域性彩色、調色、證件照換背景、日系風格、雙重曝光、電子書、下雨、下雪、加仙氣、大片效果、分散、圓相框、模糊、小星球、水墨畫。最後, -
9 # 老鐵視界
拍完照片做後期只是個必須的也是必要的過程,無論是膠片時代還是數碼時代,後期都比較重要。但無論如何,在前期拍攝的時候我們爭取拍攝好每一幅照片,後期主要是給照片起到修飾潤色的作用。所以,早在幾十年前,美國的亞當斯,就說過”前期是譜曲,後期是演奏”,可見前期拍攝和後期處理都很重要。我們現在說的後期主要是指的數碼相機拍攝完的照片處理。可能有的人說,我拍的是jpg格式的照片,可以不需要後期處理。實際上jpg格式的照片,是相機透過計算等處理過,已經給你做了後期的照片格式。而這種格式的照片,我們在後期軟體處理的時候,可調性相對狹窄,或者jpg格式的照片沒有體現出拍攝者想要的效果,這種格式的照片後期處理難度增大、效果不好,我們建議拍攝RAW格式,嚴格的講RAW格式它是一個數據包,不是照片,我們透過軟體ACR轉檔處理它就可以變成照片。怎麼做後期呢?一般我們是對影調、色調及曝光的進行處理,可以區域性調整也可以是整體的調整處理,先校正的白平衡,再區域性處理和整體的處理曝光、清晰度等以及包括二次構圖、頭矯正等等。在我們基本處理以後,在ACR準備進入PS或者準備輸出轉檔的照片時我們要進行降噪、銳化處理。這是因為我們拍的數碼照片,它的銳化程度比膠片相機拍攝的要低的很多,拍攝數碼照片一定要進行銳化處理。一說在acr裡頭70%的照片已經可以處理完成。我們進入ps,做精細的處理,最後的修飾。我們最後儲存為jpg格式之前。進行再次銳化。有關後期處理的度的問題,原則是保持還原我們現場拍攝的情況,還原我們現場的色調、影調。照片的後期處理這不排除一些創意的藝術類的作品,它的處理可以根據你自己的需要,即使是天馬行空式的處理合成都是可以的。人文紀實的照片,也可以一定的後期處理,要避免進行過度修飾增加或者減少像數等處理。
-
10 # 無花無花
現在數碼攝影時代,給了大家很大的自由處理照片的空間,因此現在攝影圈越來越重視後期修圖。
攝影后期處理的流程,跟具體的攝影題材有關,比如人像攝影,可能跟風光攝影、生態攝影的後期處理的著重點不一樣。總體來講,大致的過程按順序如下:
2、調整照片的影調和色調。包括各種命令(如色階、曲線)的運用。這步處理就比較專業了,一方面是PS技術要專業一些,另一方面,也考驗了操作人員的審美,要融入自己的想法,就像導演剪輯影片一樣,得有一個思路。
3、照片的藝術化處理。這個算是最後一步,包括製作繪畫效果、各種濾鏡等,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現在攝影圈的後期水平尤其是商業攝影的後期水平還比較落後,商業攝影后期處理技術還遠遠不及國際水平,這方面的發展空間比較大。
回覆列表
看了幾個回答沒有一個回答到點上的,老王教你怎麼做後期!
俗話說:三分拍照七分後期,在過去膠片時代就存在後期技術了,比如:加光減光,迫衝、加雲、開眼等等,所以現在的很多數碼攝影后期其實也是從那時傳承下來的。那後期到底怎麼做?到底要修的是什麼?
第一、是否需要二次構圖
哪怕是很有經驗的攝影師可能也會由於各種環境條件的限制,導致拍攝畫面的構圖不是很令人滿意,所以需要經過二次構圖裁掉多餘景物來進行調整,突然顯主體挽回照片。
第二、去掉多餘雜物
有時候我們在進行拍攝過程中,偶爾會發現這個背景好漂亮,這個角度方位很正,卻發現雜物過多,或者旁邊有路人干擾,那麼沒關係我們可以拍攝下來再進行後期處理,把影響畫面和諧的雜物P掉,讓整個畫面更加乾淨,突顯主體。
第三、修補光線的不足
很多時候可能會因為光線的因為而導致拍攝的效果大不理想,因為老天爺不可能每次都會給你藍天白雲,所以需要後期來作出調整,陰天時天空一片灰白可以P出藍天白雲等。
第四、修正建築變形
在拍攝風光建築時經常會碰到由於鏡頭廣角畸變而造成畫面中建築物傾斜,當然其他情況下也會出現變形的建築,這時我們就需要在後期來進行“扶正”。
第五、還原細節
有時候總會遇到無論你怎麼調整相機引數,或者測光,總會出現要不就是這個部位太暗,要不就那個地方太亮。所以我們就需要在後期進行處理時把亮部和暗部的細節還原出來了。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可以做的,比較是否需要調整色溫 ,或者加入其他元素增加氛圍等等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