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鴻濤

    霜黴病和灰黴病的區分和防治。 1、霜黴病從幼苗到收穫各階段均可發生,以成株受害較重。主要危害葉片,由基部向上部葉發展。發病初期在葉面形成淺黃色近圓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氣潮溼時葉背產生霜狀黴層,有時可蔓延到葉面。後期病斑枯死連片,呈黃褐色,嚴重時全部外葉枯黃死亡。     2、灰黴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花、果、葉、莖均可發病。果實染病,青果受害重,殘留的柱頭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後向果實擴充套件,致使果皮呈灰白色,並生有厚厚的灰色黴層,呈水腐狀,葉片發病從葉尖開始,沿葉脈間成“V”形向內擴充套件,灰褐色,邊有深淺相間的紋狀線,病鍵交界分明。 3、霜黴病和灰黴病防治

    黃瓜霜黴病防治應該以預防為主,一般在陰雨天到來之前及連續陰雨的情況下進行預防。方法可採用噴灑保護性藥劑或採用煙燻劑、粉塵等進行預防。霜黴病一旦發生,應用藥劑進行防治。藥劑以水劑為主,噴藥時要均勻周到,葉子正、背面均勻噴灑,此外要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同時,注意通風排溼,降低田間潮溼度,並保持棚內通風透光,及時清除老葉、病葉。“中午時刻密閉大棚兩小時,使棚內溫度達到44℃~46℃,每隔7天進行1次。灰黴病主要防治措施要注意棚內的溫溼度情況,防止光照太弱、溼度過大,並且要及時摘除病花、病瓜、病葉,帶出棚外埋掉。調節溫溼度,控制病菌侵染。室內溫度提高到31~33℃,超過33℃開始放風,下午溫度維持在20~25℃,降至20℃時關閉風口,使夜間溫度保持在15~17℃。

  • 2 # 肥仔農經

    黃瓜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各種病蟲的危害,其中灰黴病和霜黴病就為常見病害,而且許多人在防治時容易將兩者混淆,所以在防治時會有些不理想,既然兩者為不同病害,那麼黃瓜灰黴病和霜黴病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又該怎麼進行防治呢?下面就帶大家認清黃瓜灰黴病和霜黴病。

    黃瓜灰黴病症狀

    灰黴病可發生於植物葉、莖、花及果實,從而引起腐爛,最顯著的特徵就是發病部位會產生灰色黴層,有時也會產生菌核,尤其棚室發生更為嚴重。

    而黃瓜感染灰黴病後,會先從近謝花的幼果侵入,從而導致花瓣腐爛並長出灰褐色黴層,隨後病菌繼續向幼瓜擴充套件,致使果實臍部呈水漬狀腐爛,病部萎縮並長滿灰色粉狀黴層。而黃瓜葉片感染初期則呈現水漬狀不規則病斑,溼度大會產生灰色黴層。發病後的病瓜和爛花會附在莖蔓上引起腐爛,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莖蔓枯折。

    黃瓜霜黴病症狀

    瓜類、茄果類極易發生霜黴病,霜黴病是一種可以透過空氣傳播的病害,蔬菜在苗期至成株期都會發生此病害,其中以成株期危害最為嚴重。蔬菜發病後,在清晨或潮溼的條件下,病斑背面可見白色黴層。

    黃瓜在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斑,擴充套件後形成黃褐色不規則病斑,當田間溼度大時,葉片背面先呈水漬壯,隨後併產生灰黑色黴層,而且病斑處會滲出無色或淺黃色液體。尤其早晨病斑最明顯,直到中午才稍微隱退。而到了病發後期,病斑及附近葉肉呈鐵鏽色,當病重時葉片佈滿病斑互相連片,從而導致葉緣捲曲乾枯,最後葉片枯黃。而一些抗病品種葉片褪綠斑擴充套件緩慢,病斑背面黴層稀疏或沒有黴層。

    黃瓜灰黴病防治措施清除菌源:首先要及時摘除殘花病葉,若發現病株或病果,應及時清除並帶出田間銷燬,在收穫後要徹底清理田間,再深耕曬田來減少病菌源。藥劑防治:在病發初期應選用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或50%乙烯菌核利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可每隔7-10進行1次,一般連續2-3次即可。煙霧燻蒸:煙霧劑燻蒸主要針對棚室種植,可用45%百菌清大棚煙霧劑燻蒸,對灰黴病防治有顯著效果,同時還能兼防霜黴病、炭疽病等病害。注意:煙霧劑應傍晚燻蒸,而且要封閉大棚,每畝用量200g,在發病初期開始燻蒸,每隔7-10天燻蒸1次,連續3-4次。黃瓜霜黴病防治措施栽培防病:種植黃瓜要合理密植,同時還要做到早間苗、早定苗,並清除病殘體,這樣可有效減輕此病害的發生。種子消毒:黃瓜播種時,種子可用3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或7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進行拌種,用量一般是種子重量的0.3%-0.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為最佳防治時期,可用7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相同效果的其它藥劑都可以進行防治,同樣每隔710天進行噴施一次,一般連續2-3次。煙霧燻蒸:同樣針對棚室種植,可用69%烯醯嗎啉大棚煙霧劑進行燻蒸,在燻蒸時一定要封閉大棚,才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 3 # 農人顧流芳

    黃瓜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餐桌中是最常見的一種綠色蔬菜,因營養價值較高,深受市場青睞。目前黃瓜的市場行情還不錯,想要種植黃瓜,科學的管理方法對於黃瓜增產來說很關鍵,而在我們農民種植過程中黃瓜灰黴病和霜黴病是最為普遍的病害。

    這兩種病害有什麼不同,又該如何防治?對此,流芳根據自身種植經驗,簡單分享如下。

    ▎黃瓜霜黴病和灰黴病的區別 ▎

    1/1、黃瓜霜黴病是黃瓜種植過程中發生最普遍、最具侵害性的主要病害種類之一。霜黴病這類病害主要侵害黃瓜的功能葉片,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且傳播迅速。病菌可以在越冬繁殖,病害初期是由植株中部葉片開始發病逐漸擴充套件,發病初期葉片有褪綠現象,而後逐漸形成不規則形病斑。

    1/2、黃瓜霜黴病對黃瓜開花結果阻礙頗大、為害極深,而且黃瓜霜黴病還會反覆侵染植株。尤其是在溫差大、連續降雨和溼度過大的土壤環境中最容易發生。若此病防治不及時會嚴重的危害到黃瓜產能,農民經濟損失嚴重。

    1/1、而黃瓜灰黴病是屬於低溫高溼型病害,是黃瓜保護地栽培常年發生的一種病害。這類病害主要為害幼瓜、以及植株整體。明顯變現為植株被害病部長有灰色長毛,近年來黃瓜灰黴病發生呈逐年趨重。

    2/2、其次,爛瓜或爛花依附在植株莖葉上時,也是能夠引發植株莖部的腐爛,灰黴病嚴重時植株下部的莖節腐爛會導致植株蔓葉折斷,隨後植株枯萎而死。由於黃瓜灰黴病而致使果實常常受到侵擾而引起腐爛,我們當地常常稱之爛果病,黴爛病。

    ▎如何防治黃瓜霜黴病 ▎

    對於防治黃瓜霜黴病,種植戶需要根據不同的黃瓜品種來對霜黴病的防治。像是一些早熟的品種是最容易發病的,而晚熟品種發病會較少。現在的農民也大都採用苗期人工接種技術培育的黃瓜新品種,這樣可以大幅度增強抗病性。

    其次,連年種植黃瓜的地塊也容易發生霜黴病,種植戶儘量採用膜下供水,有條件的農民可以採取滴灌技術。切忌進行大水漫灌,建議保持晴天小水勤澆方式供水,陰天和雨天堅決不澆水的原則。與此同時合理種植行株距,並及時摘除病葉、老葉,保持良好的通風通光條件。

    大棚黃瓜在進入霜黴病病發期時,可以採取高溫悶棚殺菌的方式處理。對於已經發生霜黴病的瓜棚,可以用相關的藥物在瓜棚分散點燃悶棚燻蒸一夜,隨後進行通風將溫度降到正常室溫,這樣有利於黃瓜正常生長髮育。最後,流芳覺得黃瓜一定要杜絕與瓜類作物連作,最好與葉菜類、水生蔬菜類輪作最佳。

    ▎如何防治黃瓜灰黴病 ▎

    為了避免黃瓜侵染灰黴病,大多數種植戶的防治手段都是進行高壟地膜或膜下滴灌栽培。及時增強光照,生長前期及發病後適當控制澆水,調控好種植地塊溫度,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發病率。

    其次,種植戶需要注意在黃瓜收穫後要及時徹底清除病株殘體,並且進行深翻曬土,將土表的病株殘體翻入底層,以減少侵染源。 植株發病時及時摘除病殘葉以及病瓜,此期間要注意帶出種植田外深埋或者燒燬。

    不管是霜黴病還是灰黴病,能不用藥儘量不用藥,以無公害蔬菜為標準。堅持“預防為主、防控相結合”的原則進行防治。以上是流芳根據我們當地種植的經驗所總結,僅供參考!

  • 4 # 鄉村螢火蟲

    黃瓜灰黴病和黃瓜霜黴病是菜農在種植黃瓜的過程中時常遭遇的兩種病害,雖然從病害的名字上看,只不過是“灰”與“霜”的一字之差,但就是因為這一字之差,就註定了黃瓜灰黴病和黃瓜霜黴病的千差萬別,要是不能從根本上弄清楚兩種病害的差別,防治起來可能就難免會南轅北轍了。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它們的區別和並不完全一樣的防治方法吧!

    病原不同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灰黴病的病原菌叫灰葡萄孢,歸屬於子囊菌門,錘舌菌綱,柔膜菌目,核盤菌科,孢盤菌屬。灰葡萄孢是一種廣寄主效能引起多種植物幼苗、果實及儲藏器官猝倒、落葉、花腐、爛果的病菌。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霜黴病的病原菌屬於鞭毛菌亞門,霜黴菌目,假霜黴菌屬,名字叫古巴假霜黴菌。古巴假霜黴菌的菌絲體無隔膜,無色,專門侵染黃瓜。存活的方式是以卵形或指狀分枝的吸器伸入寄主細胞內吸收營養,無性繁殖產生孢子囊梗和孢子囊。

    傳播途徑不同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灰黴病的灰葡萄孢,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存活,並能在有機物上腐生。它的分生孢子經氣流、流水和菜農的農事作業傳播。感病的黃瓜病苗和病花等也是重複傳播的途徑。在溫度較低、空氣相對溼度90%以上和黃瓜植株表面大量結露的時候,古巴假霜黴菌的分生孢子會萌發產生芽管,從寄主傷口、衰老器官或死亡組織等侵入,並在寄主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進行頻繁的再侵染,造成灰黴病流行。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霜黴病的古巴假霜黴菌,在寄主黃瓜的病葉上週年傳播危害。北方地區冬季無瓜類蔬菜生產的地方,病菌的孢子囊從南方或臨近的地區借季風遠距離傳播,雨水濺射或棚室內滴水也會引起近距離傳播。氣溫在15——30℃的時候,病菌在黃瓜葉面上結出的露水和水膜中,只需3個小時就能萌出芽管,從黃瓜的葉片氣孔、水孔或直接侵入,潛育3——5天后發病,隨氣流、雨水和菜農的農事操作傳播,進行反覆的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

    發病條件不同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灰黴病的灰葡萄孢,生長髮育溫度範圍2——31℃,最適20——23℃。其分生孢子抗逆性較強,在室內乾燥的情況下,病菌依然能夠保持生活力135天。而黃瓜不耐低溫,15——16℃就會變得生長緩慢。如果氣溫在5℃以下,植株生理失調,抗病性差。可灰葡萄孢的分生孢子卻能在2℃時萌發侵染。因此,低溫潮溼的環境,反而有利於其侵染黃瓜,引起灰黴病。陰雨天多、栽培過密、表面結露、澆水不當都屬於黃瓜灰黴病的誘因。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霜黴病的古巴假霜黴菌,在田間溫度15——16℃的時候開始侵染並致黃瓜發病。溫度20——24℃、空氣相對溼度83%並且黃瓜葉面結露的時候,最有利於其對黃瓜的侵染。溫度低於15℃,或溫度高於30℃,其侵染危害會受到抑制。晝夜溫差大、多雨溼潤、霧大露重的天氣、黃瓜結瓜期容易發病蔓延。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密度過大、澆水過多、通分透光差、肥料不足等都是誘發霜黴病的原因。

    症狀表現不同

    黃瓜灰黴病可使黃瓜花、果實、葉片和莖蔓都染病。病菌多從開敗的黃瓜花瓣處侵入,使花腐爛並生出灰褐色黴層,進而向幼果果蒂擴充套件,引起水漬狀軟腐、萎縮,瓜條病害處密生灰褐色黴層,使幼瓜部分或全部腐爛。葉片和莖節發病,多由帶菌花瓣散落上面引起。葉片初生水漬狀、灰白色病斑,漸變近圓形至不規則形,淡褐色或褐色。潮溼時病部呈溼腐狀,病斑表面常有輪紋,並長出灰色黴層。乾燥時,病斑穿孔,葉片枯焦。莖節部位病斑灰白色,密生灰色黴層。病斑環繞莖節後,上部葉片萎蔫,植株枯死。

    霜黴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生,主要危害葉片。發病時,葉片背面初生水漬狀淺綠色斑點,擴大後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病斑由黃變褐,邊緣黃綠色。潮溼時,葉片背面病斑長出紫黑色的黴層,乾燥時黴層易消失。後期病斑破裂或連片,全葉呈黃褐色,乾枯捲縮,嚴重時瓜田一片枯黃。

    防治上有所區別,各有側重。

    黃瓜灰黴病在保護地或露地栽培時均可發生,但以保護地黃瓜受害重,常造成大量爛瓜,因此防治時要考慮棚室反季節栽培的特點,採取針對性措施。

    ▪改善棚室條件。選擇新型的日光溫室,覆蓋流滴、消霧、保溫、防老化多功能棚膜,選擇高畦栽培,運用滴灌,有效降低棚室溼度,減少棚膜滴水、黃瓜葉面結露及葉緣吐水。保持棚膜清潔,在棚室北山牆上張掛鍍鋁反光幕,增加棚室反射光照。設定二氧化碳發生器,合理釋放二氧化碳。

    ▪加強栽培管理。施足腐熟的農家肥,適時追肥,增施磷鉀肥,適當控制氮肥,增強黃瓜的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使用壯苗,及時吊蔓整枝,適當放風,降低棚室溼度,低溫天氣,注意保溫,提高棚室溫度。

    ▪棚室消毒。黃瓜定植前,對棚室內部,以及準備使用的架材噴施啶醯菌胺或定菌噁唑等藥液滅菌。

    ▪摘除清理可能帶菌的病殘體。苗期,黃瓜膨大前及時摘除可能的病葉、病花、病果,帶出棚室深埋,減少再侵染病源。拉秧清茬時,徹底清理殘葉碎蔓,將土壤深翻20釐米以上。夏季輪作換茬間隙,可利用悶棚等方式,殺滅病菌。

    ▪生物農藥防治。發病初期選用10%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1000億孢子/千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溼性粉劑700——1000倍液等噴霧,視病害情況,5——7天防治1次。

    ▪預防性化學用藥。在環境適宜發病但未發病之前,使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7天1次。

    ▪治療性用藥。發病初期可使用敏感藥劑50%啶醯菌胺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或25%啶菌噁唑乳油800——1000倍液,或50%咯菌腈可溼性粉劑4000——5000倍液,或45%噻菌靈懸浮劑3000倍液,或21%過氧乙酸水劑300——400倍液等輪換噴霧,7天1次,視病情考慮使用次數。

    霜黴病防治,需要根據其發生普遍,屬於流行性病害,具有毀滅性的特點,把防治的重點,放在做好品種選擇,栽培防病上。

    ▪選用抗病品種。①華北型刺黃瓜:日光溫室專用品種有北京101、北京102、津優303、萊發2號等;溫室和大棚品種有津優401、寒秀等;露地專用品種有北京403、魯緣11號、洛蔬2號、津優49、盛秋1號、博美4號、粵秀3號、津園12號、春秋亮豐等。②華南型旱黃瓜:露地栽培有春華1號;保護地栽培有鄂黃4號、塞納、菸農1號;露地和保護地兼用有唐秋206、吉雜4號等。③水果型北歐溫室型黃瓜:中農19號、中農29號、迷你2號、迷你5號、綠多星、綠秀1號、南海3號、浙秀1號、康德、卡斯特、3966、戴多星等。

    ▪栽培防病。選擇地勢平坦,排灌配套的地塊。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有機活性肥,增施磷鉀肥。培育無病壯苗,定植後前期少澆水、多中耕,以土壤含水量20——25%為宜。澆水時需要選擇晴天上午,切莫陰雨天澆水。黃瓜生長中後期,使用尿素0.25公斤加白糖0.25公斤,兌水50升配成溶液,噴施葉面,也可使用1%尿素,或者0.3%的磷酸二氫鉀,追施葉面肥。5——7天1次,連續使用3——4次。

    ▪生態防病。棚室採用聚乙烯無滴薄膜或轉光膜。採用高畦蓋膜栽培,使用滴灌或滲灌方式,注意溫室氣候調節。結瓜期晴天日出後閉棚增溫,至28℃後開始通風,控制溫度不能超過35℃,空氣相對溼度75%,夜間溫度控制在12——20℃。病害發生難以控制時,可考慮密閉棚室升溫到45℃左右1天,利用高溫殺菌,抑制病害發展。

    ▪預防性用藥。可選用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丙森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10天1次。

    ▪治療性用藥。可選用50%烯醯嗎啉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20%氟嗎啉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18.7%烯醯•吡唑酯水分散粒劑500——800倍液,或60%氟嗎•錳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69%烯醯•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47%春雷•王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7——10天1次,視病情考慮使用次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瑟狙擊槍和春田狙擊槍為什麼現在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