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舉報糾察
-
2 # 不忘初心Ya
中華酷聯,四大品牌當年憑藉運營商渠道的成功,可以說是一代人的記憶。
今天的中興已經將重心移至,技術研發和積累,國外市場的開闢。在國內市場上的聲音越來越弱。聯想手機可以說是歷經磨難,很多次瀕臨死亡。酷派屢次賣身。而其賣身的樂視,現在已經自身難保。更不要說東山再起。
中華酷聯的名號已成為了歷史,華米OV已經成為了當下全新的市場主角。
華為成功的原因:
1、技術積累
華為畢竟是世界500強,並且在通訊領域深耕多年,技術實力毋庸置疑;並且華為在2003年就成立了手機業務部,可以說是要經驗有經驗,要技術有技術。
2、學習能力強
2011年,小米手機橫空出世,以高性價比切入市場,並提出”為發燒而生“的口號。打的傳統手機廠商措手不及。於是華為在2013年釋出”榮耀“子品牌,與小米対飆。並且在小米公司推出“紅米Note”系列的前一天,推出榮耀”暢玩“系列。 小米有MIUI,於是華為推出了EMUI;小米有一群忠實的粉絲,叫”米粉“,於是華為也開始培養重視自己的粉絲,華為的粉絲叫”花粉“。
3、產品線清晰
華為的手機的每個系列所針對的人群是不一樣。華為的手機產品定位清晰,多而不亂。不像有些廠商,產品線多且雜亂,一個月發幾款手機(比如當年魅族)。當然,有些也是PPT手機,純粹是為了刷存在感。
4、營銷
華為手機之所以能成功,可以歸結為:1.有技術;2.會學習;3.產品定位明確,多而不亂;4.華為人很拼。
-
3 # 鎂客網
中興、華為、酷派、聯想,作為曾經的智慧手機界四大巨頭,如今人們提到智慧手機,能想到的也僅剩華為,其餘三家都已日薄西山。
我認為,造成這一結局的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華為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路並堅持走了下去
華為一直不肯上市,將“為使用者創造價值”作為自己的理念。不像OV倆兄弟各種炫酷廣告滿天飛,我們很少能看到華為打廣告,即便如此華為的銷量仍在中國產機中稱王,正是因為華為注力於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等領域才能被使用者所看好。使用者用的滿意,就會像周圍人推薦華為手機,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華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就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樣,華為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宣傳自己,只要把產品越做越好,認可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二、注重人才的培養,大力收攏尖端技術人員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說過:“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大樓蓋再精美沒有好的靈魂工程師又能教出怎樣的學生呢?大學如此,一個企業同樣如此。如果只在乎眼前的收入,這家企業是走不長遠的。華為Quattroporte任正非說過:“一個企業的強大,不在於收入強,也不在於是不是世界500強,而在於它能不能凝聚起全球最頂尖的人才。”
華為捨得為人才花錢,願意花費眾多的財力物力去收納五湖四海的人才,所以人才也願意為華為獻上自己的全部才能。
每年投入數十億,只為培養大量創新人才
三、居安思危,從不懈怠
曾經火遍全球的諾基亞帝國迅速走向了衰敗,正如當今很多企業一樣,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就從繁華走向了末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危機意識,在這個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如果沒有危機感,不願花大功夫去適應潮流,沒有新鮮的元素注入是很難長遠立足的。
還記得去年中興被制裁的事件嗎?突然有一天美華人不賣晶片給你們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華為擁有超前的危機意識,去年美國製裁中興,正中要害,今年舉國之力來制裁華為,結果不但沒啥影響反而還給華為免費打了廣告。
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這麼說道:“10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10年。”
-
4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當年中國中國產手機裡的"中華酷聯"四大巨頭,現在酷派已經消失在江湖了,中興、聯想的手機業務也都逐步的淪為了其他,而只剩下華為成為了中國中國產手機的龍頭,這裡邊,不僅僅是華為有錢,不過華為有錢也可以說是一個優勢。
"中華酷聯"成名於定製機時代,也結束於"定製機時代”的結束。曾經,運營商是手機的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以前個人使用者的手機,絕大部分是從運營商那裡獲得的,我們預存一定的話費,或者是承諾某個固定的套餐,就可以從運營商那裡"領到"一部手機,那個時代,也被稱為"運營商定製機時代"。不過就這塊而言,其實全世界都是這樣。而且,除了中國之外,就是現在,也基本是這樣。
運營商定製機時代,也是三星稱霸中國的時代,也是蘋果公司進入中國的時代。在那個時代之中,中國中國產手機有四家非常有名氣,佔據了運營商定機制的最大部分,那就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所以那個時代也被稱為"中華酷聯"時代。
2009年中國進入3G時代之後,三大運營商大量的購機補貼,使得運營商成為了最大的手機的出貨渠道。
2014年6月,國資委要求三大運營商大幅度的降低營銷成本,每年遞減20%。運營商的終端補貼開始大幅度的降低,也宣佈了"運營商定製機"時代的結束。
運營商定製機時代結束了,"中華酷聯"的時代也就結束了。
運營商定製機時代的結束,華為是唯一倖存的手機企業,這是由於華為轉型更早的原因。在2011年,開始計劃對終端開始轉型,希望擺脫運營商定製機的束縛,走出自己的道路來。也是從2011年開始,華為開始大規模的建設自己的銷售渠道。因此,在2014年突然來臨的"運營商定製機"時代的結束,四家之中,華為的應對能力也是最強的。而其他三家,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不過在這背後,是華為一貫的"居安思危"的思維起作用的原因。
最早的華為,是賣"小電話交換機"起家的,開始是代理,後來自己創立了品牌在銷售。但是後來一段時間由於銷售太好了,導致了被斷貨,也讓華為差一點兒由於無法交貨而破產,這也導致了華為在以後的這麼多年之中,一直有非常強的危機感。
這也是華為在"運營商定製機"大賣的同時就開始轉型的重要的原因。
轉型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華為可以撐過轉型的陣痛,也有的確華為"有錢"的原因。就華為而言,運營商業務一直是華為的主業,也正是由於有運營商業務的貼補,才可以讓華為支撐過那個轉型的階段,這裡不得不說,"有錢"還是真的是很好的。
就中興而言,家底其實也挺厚,不過還是轉型沒有成功,歸根到底是中興對於終端的重視不夠,中興的運營商業務的收入和利潤雖然不如華為,其實也是不錯的。
酷派則是沒有什麼其他的業務可以支撐,倒在了轉型的路上,還是比較可惜的。
相比之下,聯想的轉型有一些胡亂,品牌定位不明確,品牌也太多,這可能是聯想手機失敗的主要原因。
就華為手機轉型成功,也有海思的功勞在裡邊,長期堅持研發投入也是成功的原因。華為一直致力於投入研發,海思的晶片的逐漸成長,的確在華為手機的成功之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這點也是不能抹殺的。
不過就這點而言,如果不是華為持續的資金投入,也是不能成功的,資金面的充裕,再一次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就華為的轉型而言,運氣其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華為的手機而言,成功其實是從Mate 7開始的。Mate 7順利的打入高階手機市場,是華為手機走向成功的最關鍵的轉折點。
這背後有華為終端部門的努力,但是也有一絲運氣在裡邊。當年的"斯諾登事件"的發酵起到的作用,也導致當時的大量的政企高階使用者選擇中國產手機,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總而言之,"中華酷聯"之中,只剩下了華為還笑傲手機界,這裡邊是和華為的長期投入研發離不開的,也和華為的居安思危的積極的提前轉型是分不開的,這裡邊和華為的龐大的資金投入不無關係,不過就歷史來看,也是有一絲運氣在裡邊的。
-
5 # Lscssh科技官
中華酷聯現在僅存華為和有錢並沒太大關係,更多的是廠商在面對市場變化時做出了失敗的選擇,做出了不符合市場需求的轉變,中華酷聯中消失的其他3家更多的是他們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我們可以一家家來看!
聯想:如果沒記錯的話,聯想在手機領域取得的最好成績是全球第三!2014年10月30日聯想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後是其在手機市場上的最高光時刻,當時成為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廠商。而這時候的小米、華為、OV這些當年的三大巨頭可以說都剛剛起步,小米僅僅問世兩年多,雖然國內銷量取得不錯成績,但全球還沒起步,而華為剛剛調整策略,不斷那榮耀碰瓷小米,OV更不用說基本沒影。
但是,此後的聯想卻昏招連連,基本不知道該如何運營手機市場,不斷的人員調整,不斷的品牌調整,毫無章法。而對於moto的收購更是累贅,原本以為拿下之後可以搞一票專利,想要複製收購IBM PC業務的模式,結果一敗塗地。摩托羅拉在智慧手機領域無論是技術團隊研發能力,還是產品競爭力都差的要死,無法有效的將自己從功能機王者轉變為智慧手機王者,根本就打不開智慧手機市場局面。
失敗的收購加上自身毫無戰略可言,這樣的聯想能在手機市場撐下去才怪呢!
酷派:這家本身就是靠和運營商做定製機起家的(當然其他三家其實也有類似情況),但這家的轉變和其他幾家相比是最慢的。
在2014年這個檔口酷派在國內雖然也佔據這前三的名頭,但是其實敗像已露,因為酷派真正的轉型就是在2014年才開始。而此後的2014~2015年這2年期間,是4G快速發展的風口,而酷派在這個風口上並沒把握機會,慢吞吞!
設立的子品牌ivvi雖然燒了不少錢,但僅僅是模仿vivo的方式顯然路子不對,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此後,和樂視以及360的合作則給了酷派最致命的一擊!尤其是樂視的進入,不僅沒能給到酷派更多的發展資金,反而使得不斷虧損的債務讓自己越走越遠。
中興:這家的情況又不一樣,其實中興自身優勢還是很明顯的,有渠道有一定技術實力,當年和運營商搞定製機也有不錯的銷量。但是中興在面對智慧手機快速崛起的年代,卻始終不僅不慢,完全屬於和市場脫節的狀態,雖然很早就建立了努比亞這個子牌子,產品效能也OK,但對於手機市場的運作和營銷基本沒有。
中興這家企業或許是之前和企業打交道太多了,以致於在面對手機這樣的消費終端時,只知道去抓渠道建設,而不知道面對toc的市場如何去營銷,可以說技工貿這三字,中興一定程度擁有了前2者,但在貿上完全是失敗的。
以至於現在的中興高不成低不就!
最後華為的情況就不多說了,華為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歸功於其高層的戰略眼光和格局,敢於資金投入,同時面對市場競爭時能積極調整,最終做出符合當前市場的發展方式。可以說,華為是解決了聯想、酷派以及中興這3家的各種問題,從而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
因此,中華酷聯這三家的整體發展都和錢沒太大關係,最核心的還是高層的格局,以及從上而下的堅定執行力。
-
6 # IT老菜鳥
萬事由自己,和有沒有錢沒有太大的關係。在智慧手機中華酷聯僅存華為走向世界,是因為兩個因素,一方面是因為華為一直聚焦核心技術研發,另一方面,也是華為不斷的向業界先進廠商學習並超越的結果。
華為是中華酷聯中最第二個轉型的裝置商,其實第一個轉型的智慧手機制造商是中興,中興的確在華為之前就推出了努比亞這個高階品牌,努比亞走的也不是運營商的定製路線,但是最終中興沒有走出來,這和中興的特點有關,相對於其他網際網路廠商,中興太低調了。
華為和中興最大的差別就是餘承東掌管華為的終端後,積極的向小米和蘋果、三星學習,學習小米的網際網路營銷方式,學習蘋果和三星聚焦核心技術的特點。而中興其實底子一直都很好,但是一直活在自己的小空間裡,營銷和黑科技都跟不上,所以導致中興一直是不溫不火
而且中興一直有些固有的問題不能解決,例如萬年垃圾的系統和百年不夠用的電量。不過中興最大的問題是空有好產品但是不會營銷,導致在業界慢慢的沒有聲音,沒有抓住4G時代智慧手機爆發的大潮,要知道目前大部分智慧手機基本都是在3G末期、4G初期發展的的
而聯想和酷派最大的問題就是轉身太慢,甚至比中興還要慢的多,中興至少在時尚上還推出了努比亞這個拉風的品牌和造型,聯想和酷派卻一直在做運營商定製機的春秋大夢。一旦運營商的定製機推出歷史舞臺,外觀、硬體和OS設計老化的他們一下子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不過,酷派的問題還在於自己一女二嫁。本來酷派和360已經合資成立了奇酷公司,結果酷派自己由貼上了樂視,結果最後360和酷派分手,樂視大家都懂的,樂視近乎倒閉後,酷派從此一蹶不振,至今都沒有緩過氣來
聯想的問題在於昏招連連,朝令夕改,對更換品牌和策略如吃飯一樣正常。在2018年之前基本不知道該如何運營手機市場,智慧手機不斷的高層人員調整,不斷的品牌調整,辛辛苦苦建立的品牌一夕之間推倒重來,導致聯想也失去了黃金的5年。
而反觀華為,華為向小米學習,堅定不移的走網際網路營銷的路線,向三星和蘋果學習,聚焦手機的核心科技的開發,華為同時集合和小米、蘋果各自的優勢,所以華為不成功,也難。
如果華為只發展科技,不像小米學習網際網路的營銷思維和手段,那麼華為說不定像中興一樣默默無聞,養在深閨人未識;如果華為不注重核心技術,說不定現在也沒法走的那麼遠,和三星、蘋果一爭天下。
-
7 # 瘋行者005
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題主理解稍有偏頗
這裡我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不喜勿噴。
中華酷聯緣由“中華酷聯”代表的是中國產手機廠商:中興,華為,酷派,聯想。
之所以給著四個廠商這樣的簡稱,是因為在早期手機市場,這四個手機品牌銷售量佔據著前端。所以給了這四個手機巨頭這樣的稱號。
中華酷聯解體原因2015年雙十一晚,阿里公佈了手機銷量排行,小米第一,華為緊跟第二,其他三家手機廠商,在排行榜上沒了蹤影。可以說,這樣的結果標誌著,“中華酷聯”正式解體,取而代之的是手機廠商品牌是,小米,華為,魅族,大神。
這裡說一點“大神”這個品牌的誕生週期很短,由大神團隊和酷派聯合打造,大神團隊的新人的活力和酷派的手機制造經驗,讓這個品牌火了一段時間。
1、中興
首先看看中興,它的產品覆蓋到了哪些?
主要產品包括:2G/3G/4G/5G無線基站與核心網、IMS、固網接入與承載、光網路、晶片、高階路由器、智慧交換機、政企網、大資料、雲計算、資料中心、手機及家庭終端、智慧城市、ICT業務,以及航空、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訊號傳輸裝置可以看到中興作為國內早一批的老大哥,產品覆蓋的範圍,所以,我認為,中興並沒有專注在手機行業一條路上,只能說中興不夠堅定和專注的在手機行業發展。
2、酷派
酷派發家致富的產業就是手機行業,一開始致力於發展手機高階市場。18年1月,隨著樂視人的退出(不得不退出),酷派同時也沒有放棄手機產業,現在的策略是發展海外市場。
3、聯想
說到聯想,中國500強企業,排名第四。它的電腦銷售量遠遠大於手機銷售量,本身起家的就是電腦產業,所以手機也就是當個副業來操作。如果非要說它的問題,我覺得和中興一樣,沒有專注在手機行業上。
有錢並沒有為所欲為四家廠商,除了酷派,我覺得真的都算是有錢的主,但是雖然有錢,並沒有為所欲為,有錢的企業依然專注在自己的“發跡”事業上。而華為重視了手機行業,為此成立了“華為”和“榮耀”兩個手機品牌。
08年,華為打算賣掉自己手機業務,出售終端部門不少於49%的股份,後來交易取消。但是華為抱著“要麼快速發展,要麼走向滅亡”的決心。從3G時代開始發力,迎來了現在的“春天”。
總結所以我認為,“中華酷聯”,早期的輝煌成就,有的是因為選擇的方向不同,有的是因為融資問題。還有的破釜沉舟,砥礪前行。都有自己的選擇。在手機這個迸發活力的行業,希望有更多的企業能夠不墨守成規,讓使用者體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
8 # 沉默的瘋子110
餘大嘴的一個屌絲品牌,做的手機也只有屌絲去用。請問攻擊使用者是屌絲的餘大嘴把!看看華為創始人的人品,幾個老婆,幾個孩子,有幾個跟自己姓的,有幾個是外華人,面對美國的打壓,全家用蘋果致敬美國,每年還給美國高校捐款3億美金,我們國難之日8000億的體量捐款3000萬,看看你僱傭海軍黑的小米,集團捐款1300萬,雷軍捐款1200萬,員工捐款1155萬,華米捐款1000萬。
-
9 # 使用者7546666700868
因為沒有扶助的自然市場競爭下,最按市場規律運作的公司才能存活,其他公司都減負國家任務和使命,但是做的又是開放市場,自然搞不下去。
回覆列表
開廠講究產品競爭力跟利潤,沒利就沒投入,沒利就沒推廣,沒利就沒熱心網友支援,沒利就沒公益媒體推廣,沒利經銷商就不會代理賣力推廣,沒利就沒有銷售團隊推廣!所以講低價及價效比的基本都要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