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元飛龍

    東吳政權為什麼沒有進行擴張。東吳的綜合國力其實遠強於劉備集團。吳國的水軍戰鬥力也十分強悍。陸軍不管是戰鬥力還是數量。也不是蜀可以比的,統帥方面如周瑜 ,呂蒙 ,陸遜, 都是我們特別熟悉的。陸抗 , 魯肅 ,程普 ,甘寧 ,太史慈 ,也是有謀有略,驍勇善戰。反觀蜀漢政權不顧益州疲弊。也要北伐。結果顆粒無收。曹魏政權也一直想一統天下。為什麼吳不進行“北伐”。我想有其中幾點。

    第一是陸遜要面對東吳內部嚴峻的派系問題。什麼樣的派系問題呢?東吳孫氏是一個絕對的實力派系,他們都緊緊圍繞在孫權的身邊,算是本家人。孫姓以外,陸姓也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然而陸姓家族卻並不是以陸遜為核心,很多人甚至因為陸遜年紀輕輕就那麼高的地位眼紅,而故意和他作對。這樣的情況對孫權最為有利,因為這樣他就能在陸遜和陸姓家族勢力之間,充當和事佬的角色,既能讓陸遜忠心耿耿的為他效力,又能防止陸姓家族勢力過於龐大,威脅到自己的地位。當然還有其他幾股豪強勢力。也需要壓制提防他們座大。還有釘子戶山越,蠢蠢欲動。

    第二東吳北伐風險更大。大家都知道蜀國地勢險惡,諸葛亮之所以能夠進退自如,除了他出色的軍事才能以外,還主要依靠蜀國利於防守的地理優勢,來為自己帶來安全感。出兵打勝仗最好,就算打敗了,也不至於讓自己的國家暴露在危險之中。東吳就不一樣了,出兵北伐,如果遭遇重大失敗,則很有可能會招來魏兵趁勢反攻,在自己的國家沒有巨大防禦優勢的情況下,很有造成滅國的風險。

    第三,我想是東吳的統治階級。安於現狀不願意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歷來東吳統治的地區繁榮富庶。在孫氏家族幾代人的治理下欣欣向榮。而吳對於興復漢室興趣也不大。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如果對外用兵失敗了有亡國的風險。如果取勝了風險更大。如果其他勢力要求分享戰爭紅利,怎麼辦。很可能打破原來的政治生態平衡 ,而曹魏虎視眈眈。很可能威脅到孫家的利益和統治。所以乾脆偏安一隅。永享太平。我想這就是吳對於發動戰爭沒有興趣動力的緣故吧。

  • 2 # 河東一粟

    東吳,我們都知道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一個國家,因他的開國元勳孫策能征善戰,開創了東吳的基業,他戰死後,他的弟弟孫權成為了三國鼎立時期的一方霸主。應該說東吳在三國時期軍事力量還是數二的,蜀國正是因為聯盟了他才成就了三國鼎足。那麼真的如提問者所言,東吳坐擁數十萬而很少發動戰事嗎?

    我們來看看真實的三國時期的東吳。

    公元208年,當年赤壁之戰時,曹操率先發難,東吳此時的精銳兵力按照周瑜的話:“三萬”,而此時尋求聯合的劉備不過萬人,然而他們藉助於天時地利人和,讓八十萬大軍的曹操割須棄袍大敗而逃,由此成就三國局勢。

    公元228年,由於魏國不斷在江淮地區尋求擴張,不願被分一杯羹的東吳展開反擊,多次較量之後,東吳決定籌劃一場一勞永逸的戰爭,以殲滅魏國有生力量,在幾番謀劃之後,孫權派太守周魴聯合久居山林的“山越人”(就是今安徽一代)詐降魏國揚州牧曹休,為了接應周魴,曹休報朝廷批准後,自己率領步騎兵十萬人,魏明帝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三路大軍共計數十萬人,此時東吳的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率近十萬大軍夾擊曹休,由於曹休的輕敵冒進,最後被生擒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驢騾車輛上萬,以及幾乎全部的軍資器械,曹休雖在賈逵的死戰救援下僥倖逃脫,但此役讓魏國元氣大傷,這就是著名的“石亭之戰”。在接下來的近三十年裡,魏國再也無力尋求新的戰爭,戰後次年孫權稱帝,東吳進入鼎盛時期。

    公元233年,東吳將衛將軍全琮攻魏國廬江郡六安,但沒有取勝。 

    公元234年,孫權出征合肥,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東吳第四次攻打合肥了,這是東吳“五徵合肥”戰役其中一次戰役。這次戰役是應邀配合蜀國諸葛亮的 “第五次北伐”。東吳的“五打合肥”以失敗告終。卻成就了張遼的威名,這場戰役使得張遼可謂威震魏吳,令孫權心有餘悸,即便是張遼已經年老體病的許多年以後,,孫權仍稱:“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公元240年,大都督全琮與魏將王凌在芍陂決戰,全琮率其子全緒、全端奮力殺敵勢不可抵擋,魏軍損失慘重。此役最後以東吳獲勝告終。

    公元237年,朱然出征柤中。魏將蒲忠、胡質各自率領數千士兵。蒲忠控制險要的地方,企圖斷絕朱然後路,胡質作為蒲忠的後繼支援。當時朱然所率領帳下僅有的八百人迎戰獲勝。 246年 ,朱然再次出征柤中,魏將李興等人聽聞朱然率軍深入,於是帶領六千步騎斷絕朱然的後路,朱然趁晚上出擊迎戰魏軍,戰鬥最終勝利,斬獲數千,軍隊凱旋。

    一直到277年,夏口督、鎮南將軍孫慎,還出兵江夏、汝南,掠奪一千多戶人口以後離開。

    所以東吳不是因為無名將,也不是沒有發動過擴張戰爭。

    東吳對曹魏發動的有記載的戰爭大大小小有十七八次,對西晉達七八次,對蜀國也有三次之多。東吳發動的一些戰爭,有時候甚至還是兩路戰役同時展開。

    東吳時期的名將有周瑜、甘寧、太史慈、呂蒙、程普、黃蓋、淩統、諸葛恪、丁奉、陸遜、全棕、朱然、陸抗、孫慎等等。雖然名將如雲,人才輩出,奈何曹操的魏國地廣人多,國力強盛,雖然不斷出征,可是收穫甚微!奈何雖然人勤奮,蒼天眷顧翹楚者,曹賊辣手摧東漢,司馬翻手還予曹!

    要說不出兵征討,那就已經到了東吳末期。孫氏後代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涉及王位的內鬥,且連年的征戰,人口減少、國家兵力不足,國力虛弱,也是他們息戰休養的主要原因,要不然,孫慎也不會去擄人口了。三國時期,攜民眾(變相的擄人口)轉移的例子很多,有名的就是劉備荊州敗退時,攜十餘萬民眾而走,劉備這樣做得民心是表面,根本就是要勞動力,勞動力就是生產力,就是一切的源泉。

    據史料記載, 東吳為了擴大人口,不斷從山越人那裡掠奪人口充實兵力,並且不斷吸引南方人定居,到他滅亡的時候,人口達250多萬,士兵也確實到了20多萬,而這些兵力,我認為以東吳世豪貴族的子弟兵最多,都以保家為主,保國得看主人的鬥志了!同時,我們不能忽略的是,東吳雖然兵力中,最厲害就是水軍,儘管這些水軍不僅可以據守長江天險還可以遊戈在大洋甚至到達臺灣,但是曹魏以及後來的西晉都是依託中原,揚長避短,陸軍橫掃,他的特長無法施展,所以到後期這些豪門階層只想頤養自保,鬥志毫無,甚至有的攜軍隊投降,最終的失敗也是必然的,這也是每個朝代滅亡時最基本的表現。

    總而言之,東吳末期的擁兵不戰,不是沒有將軍,而是貴族自保較多,這是改朝換代前的基本特徵。

  • 3 # 家庭理財顧問

    孫吳政權據有江東的孫吳集團,既不同於蜀漢,又不同於魏,而有著自己的特殊形態。

    如果說蜀漢集團具有“王者之政”的傾向,曹魏集團具有“霸者之政”的傾向,那麼,孫吳集團則更主要的是以追求實利為自己的特色。

    這種特殊形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三國演義》中的孫吳集團,既沒有主宰一切的“曹操”,也沒有幾十年間輔佐“主公”,使兩代君主言聽計從的“諸葛亮”,這是一個沒有“絕對權威”的政權。

    孫權,繼承父兄開創的基業而“坐領江東”,與曹操、劉備相比,他的“江山”不是“打”出來的。在執政時,他也往往多方受制。吳國太姊妹、喬國老、舊臣張昭等,都可以制約他,使他難以按自己的意志作出果斷的決策。當然,他本身的才識膽略也遜於曹操,因此,他也不可能有曹操那樣的權威。

    《三國志》作者陳壽,在評價作為歷史人物的孫權時,一方面說他“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另一方面也指出他“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顯然有相當的“保留”。而《三國演義》對孫權的刻畫,有些地方似乎更加突出了他的不足之處。有一個細節,值得一談:《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說,魯肅見孫權後,提出了他對天下大勢的看法,其內容與諸葛亮在隆中對劉備所言基本相同,只是魯肅講得更加明快。

    魯肅認為“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建議孫權“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也寫了這個情節。但不同的是,《三國志》寫孫權聽到魯肅這些話之後,表面上的反應是極其冷淡的:“權曰:‘今盡力一方,冀以輔漢耳,此言(指魯肅所言)非所及也’。”

    但實際上,對魯肅卻“益貴重之”,張昭在孫權面前說了不少魯肅的壞話,孫權亦“不以介意”。這或許就是陳壽所說的“性多嫌忌”。而《三國演義》所寫,則是“孫權聞言大喜,披衣起謝;次日厚賜魯肅⋯⋯”這“兩個”孫權的形象——氣質、修養、心機,就完全不同了:前者城府頗深,後者極為淺薄。《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什麼在這裡不“據正史”,而作如此刻畫,很難推斷,但這樣寫的結果,孫權的形象更加沒有光彩了。

    周瑜、魯肅等人,雖亦可謂“風流人物”,但似曇花一現,從性格到才能,在很多方面都有明顯的乃至致命的弱點。

    特別是周瑜,一方面“雄姿英發”,有膽有識,在赤壁之戰中,統率千軍萬馬,大敗曹操。但另一方面,他又心胸狹窄,嫉賢妒能,最後慘敗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魯肅的情況,較為複雜。按正史所記,魯肅與周瑜都被評為“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的“奇才”。魯肅不僅對天下大勢有明確的認識,而且在曹操大軍南下時,他也提出了與劉備“同心一意,共治曹操”的策略思想,並付諸實踐,到當陽長阪會見劉備,“勸備與權併力”。裴松之對這段記載提出異議,認為《諸葛亮傳》中說孫權聯劉抗曹的方針是諸葛亮提出並付諸實踐的;這裡又說是魯肅提出的:於是批評《三國志》同出一人之書而“舛互若此,非載述之體”。

    其實這本可不必深究,諸葛亮與魯肅,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是可能提出共同的主張的。總之,歷史上的魯肅,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

    但在《三國演義》裡,魯肅卻被渲染成一位極其寬厚善良的長者。他周旋於周瑜、孔明之間,還時時遭到孔明的善意的嘲弄,實際上已成為陪襯周瑜、孔明的人物。無論是孫權還是周瑜、魯肅乃至張昭,他們個人的品格和才能,都沒有達到曹操、劉備、諸葛亮那樣,影響著一個政權的形態。當然,這並不是說孫吳集團沒有人才,而且恰恰相反,這裡可謂人才濟濟,這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三十八回中都有詳細的交代。

    (2)孫吳集團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總體戰略

    例如,對曹魏集團,時而和好,時而宣戰。

    這就是因為孫吳集團既沒有北伐曹操的既定方針,也沒有聯合曹操的明確策略。當曹操“奏封孫權為將軍,兼領會稽太守”時,孫權則“大喜”接受。當曹操侵犯它的時候,就表示抗爭,比如曹操命孫權遣子“入朝隨駕”,實際上是要“人質”,孫權又拒絕了;曹操率大軍直逼江南,孫權終於決定對曹宣戰了。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決定,都是在經過一番爭論之後才作出的。

    在張昭與周瑜、魯肅之間,就對曹政策問題,始終存在著分歧乃至激烈的對抗。

    同樣的,對待劉備集團也是如此,時而聯合,時而破裂。這一切都表明,孫吳集團沒有像諸葛亮那樣明確提出的孫劉聯合共拒曹操的方針。

    這個集團的一切行動,似乎都是以眼前的“利害”為出發點。

    孫吳集團佔據江東,“國險民富”,人傑地靈,這是蜀、魏都不具備的“地利”。

    這個集團實際上有著十分雄厚的實力,在三國角逐中,本應取得更大的成效,但由於上述原因,使整個集團缺乏進取精神,最後,實際上是在內亂的形勢下為晉所滅。

  • 4 # 平安讀歷史

    在三國演義裡面把劉備和諸葛亮的蜀漢當做正統,所以在人們印象中似乎蜀國一直在發動北伐,而吳國並沒有怎麼行動。事實上吳國發動北伐的規模和次數要比蜀國要多,而且魏國的主要兵力都是在防備著吳國而不是蜀國。

    別的不說,首先赤壁之戰是以吳國作為主力軍,而大名鼎鼎的劉備當時只是寄人籬下而已,如果沒有吳國的出兵,劉備當時只能被擒或者跑路了。赤壁之戰後,吳國也是佔了荊州很多地方,不過因為形勢的需要,最後把這些地方借給了劉備。因為三國演義裡面美化劉備,所以說是劉備打下了這些地方,而吳國純粹是打醬油的。

    在赤壁之戰之後,孫權的東吳軍隊就對魏國發動了數次戰爭,並且從西到東多路,而劉備當時只是修身養息而已,並且趁機奪取了荊南四郡,擴充了自己的地盤。孫權多次出兵攻打合肥,合肥一直是魏國防衛東吳的重鎮,一直駐有很多的兵力,而曹魏的大將張遼、樂進等一直駐守於此。孫權當年還出兵攻打徐州,但是被徐州守將陳登打敗。此外,孫權還多次出兵攻打江夏,但是一直無法擊敗原劉表的大將文聘。由此可見,當年吳國也是多次北伐,次數和兵力都在劉備之上,只不過都失敗了。究其原因還是赤壁之戰時周瑜所說的北方計程車兵不善水戰,但是東吳的軍隊雖然善於水戰,但是到了北方的陸地平原上作戰就不行了。因為吳國幾次北伐,都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失敗了。

    後來劉備死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由於三國演義的宣傳,似乎聲勢無比浩大,但事實上6次北伐中除了第一次和最後一次之外,都是規模比較小的騷擾戰而已,而且對魏國並未造成多大的影響。而吳國在此期間至少有兩次北伐,一次打到新城,最後陸遜被迫撤退了。還有一次陸遜大敗魏軍,最後此戰曹魏的統帥,曹家的重要人物曹休在這一戰之後不久憂鬱而死。而諸葛亮氣死王朗和曹真只是演義中的說法而已,歷史上並無此事。

    諸葛亮死後,蜀國實際上基本上不怎麼主動北伐進攻了,姜維的九伐中原每次都只有很少兵力的騷擾而已,對魏國根本形不成威脅。而吳國在諸葛恪主政的時候,就打敗了魏軍的主動進攻,之後諸葛恪率領大軍北伐,兵力絕對不少,只不過最後是敗了。這一敗也最終導致了諸葛恪家族的敗亡,可見吳國的進攻絕對規模不小。而且自始至終魏國都在淮南有重兵把守,就是為了防備吳國,假如吳國從來都不主動進攻的話,魏國是不可能如此的。

    所以從歷史上來看,吳國有多次北伐,並且兵力和規模都要大於蜀國,只不過因為三國演義主要奉劉備諸葛亮為正統,重點描寫,所以似乎蜀國的主動進攻要多。

  • 5 # 人者仁義也

    答主可能不瞭解東吳這段歷史,畢竟人們所熟知的《三國演義》裡對於東吳的篇幅也是比較少的,但是在歷史上東吳也曾經舉行大規模的北伐,並且多次承受曹魏給予的壓力,這就是歷史的事實。

    首先可以看看東吳承受的巨大軍事壓力。

    曹操南征孫權

    赤壁之戰中出力最大,成果最為傑出就是孫權領導的東吳勢力,曹操一直以孫權為大患。

    建安十六年,孫權修築濡須塢以防曹操南侵以來,曹操開始對於東吳大規模用兵。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起兵號稱四十萬攻打濡須塢,孫權帥兵七萬前來增援。雙方相持近一個月,曹操退兵。

    建安二十一年開始,曹操再次南征,率軍猛攻濡須口,同時煽動山越鬧事,但是這次擊敗孫權,孫權派都尉徐詳求降。

    曹丕三次南征孫權

    222年,曹丕舉兵伐吳,三路出師。吳將朱桓大敗曹仁,曹丕才退軍。

    224年到225年,曹丕兩次親自督師伐吳,均止步於廣陵。

    從這裡我們看到東吳政權面臨的軍事壓力十分大,遠遠勝於蜀漢當時所面臨的壓力。

    東吳的北伐事宜:

    公元228年,孫權發動了著名的“石亭之戰”:在《三國演義》裡面也有記載那就是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髮賺曹休》,但是在歷史上,是由孫權主導的第二次大規模的對曹魏的作戰。鄱陽太守周魴以降魏為引誘當時的曹魏魏揚州牧曹休。於是曹休率領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接應周魴。魏明帝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三路大軍同時進發。八月,孫權到達皖城,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曹休,蔣濟、滿寵意識到曹休的不利之處,但曹休已經開戰,隨後大敗。

    諸葛恪掌權時代對於曹魏的進攻

    公元252年十月,孫權病亡,魏國大將軍司馬師欲乘機攻吳,以司馬昭為監軍,胡遵、毌丘儉、王昶十五萬大軍,分兵三路前去去進攻吳國。吳國大將軍諸葛恪,命人修築大堤並在兩山之間築城兩座,令將軍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東城,以防魏軍。魏軍達到後,發起進攻。諸葛恪率兵四萬前來救援,當時的前鋒丁奉親自率領屬下三千人快速突進,猛攻魏軍,魏軍大敗,丟盔棄甲,亡命而去。

    公元253年春,諸葛恪發動大規模北伐,徵發二十萬人伐魏。但是攻打新城不順利,被迫撤軍南還。

    蜀漢滅亡之後,東吳的掙扎之戰

    公元268年,東吳最後一個皇帝孫皓親率大軍對西晉發起進攻,正式北伐,當時的大軍分為四路。左大司馬施績攻江夏,右丞相萬彧攻襄陽,右大司馬丁奉、右將軍諸葛靚進攻合肥,交州刺史劉俊、前部督脩則、將軍顧容等率攻擊投降晉國的交阯叛軍,北伐大軍被司馬望大軍所拒,兩路主力施績、丁奉分別為晉將胡烈、司馬駿所敗,而南征交阯軍隊被晉將楊稷大敗。

    西陵之戰:公元272年,吳國西陵守將步闡降晉,吳派陸抗討伐步闡。兩軍接觸後,陸抗部將俞贊投降了西晉,但是陸抗針對俞贊可能提供給晉軍的情報,估計楊肇可能依俞贊之計先攻自己的薄弱環節,乃臨機應變,連夜撤下夷兵,換上精兵。第二天,晉軍果然從原夷兵防守之處進攻,遭到吳軍沉重打擊。西晉軍隊逃走,陸抗遂攻陷西陵城,將步闡等人夷滅三族,西陵之戰以吳勝晉敗而告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啥說老八學他不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