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老火湯

    說到擅長守城的將領,袁崇煥應該可以算一個。

    在與努爾哈赤的戰鬥中,袁崇煥之前的主將都犯了戰略性的錯誤。他們經常開啟城門,到曠野與後金的精銳騎兵肉搏,當然被打得丟盔棄甲了。

    袁崇煥當上主帥後,改變了策略,採用拒敵於外的政策,戰爭前做好萬全準備,完善武器,並裝備了先進的西洋紅衣大炮。敵人進攻時,利用堅城重炮嚴防死守。後金的騎兵失去了地利優勢,處處受制。

    寧遠之戰中,後金軍久攻不下,顯露敗績,據說明軍的大炮還擊傷了努爾哈赤。後金軍只得倉皇撤退。努爾哈赤在寧遠遭到用兵44年來最嚴重的慘敗,之後鬱鬱而終。明軍則獲得了一次難得的勝利,鼓舞了全國士氣。袁崇也一戰成名,成為全國的英雄。

    後來,袁崇煥還指揮明軍取得了寧錦大捷,進一步顯示了其擅於守城作戰的實力。

  • 2 # 史海小白丁

    我認為憑藉著地利堅守釣魚城並擊斃蒙古大汗蒙哥的南宋將領王堅算一個。

    王堅,是南宋的抗蒙名將,寶祐二年(1254年),任興元府都統兼知合州,主持釣魚城防務。寶祐六年(1258)七月,蒙哥汗統兵4萬,號10萬,自六盤山(今寧夏境)分兵三路進攻四川。當時的蒙古軍隊,自成吉思汗以來,所向披靡,很少吃敗仗。本次攻宋,大汗蒙哥親自駐釣魚城東五里的石子山督戰。然而在面對王堅的防守下,歷時9個月,蒙古軍都沒打下來。面對蒙古的勸降,王堅緻信蒙哥“爾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1259年七月,蒙哥汗以馬軍寨之馬鞍山為橋頭堡,向釣魚城內城發起進攻,在王堅的指揮下,用流矢將蒙哥汗擊中,導致蒙哥受創而死。經此一役,蒙軍被迫撤退,史稱釣魚城之戰。

    釣魚城之戰使得蒙古內部為爭奪汗位開始了長期的內部爭戰,大大延緩了蒙古侵略南宋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南宋的命運。釣魚城由此在世界中古史上豎立了“延續宋祚、緩解歐亞戰禍、阻止蒙古向非洲擴張”的不朽豐碑!被譽為“東方的麥迦城”、“上帝折鞭處”。

    釣魚城之戰後,王堅因為軍功被封為寧遠軍節度使。後調任湖北安撫使等職,後來因為遭到奸臣賈似道的排斥,1264年三月,鬱憤而卒。諡忠壯。在王堅離開釣魚城後,釣魚城守將更替較快,到釣魚城的防衛依然沿用了王堅的策略,期間多次重創元軍。直到1279年正月,在南宋帝后均已投降的情況下,時任釣魚城守將王立降元,堅守了三十餘年的釣魚城才最終失陷。

  • 3 # 小怪軟體管家

    我們中國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其中的名臣武將甚多,而有一些武將是極其擅長守城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1、李牧

    李牧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將,被譽為是趙國的最後一面牆!因為趙國的地理原因,李牧一直在雁門關抵禦匈奴,為趙國乃至整個中原都做出的突出的貢獻,而且為趙國訓練出了一支裝備精良而且素質極高的邊防軍!在抵禦匈奴的過程當中,一直供奉的是避而不戰的原則,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李牧很膽怯,所以趙王便令別的將領替換他,結果邊地大亂。趙王只好再請李牧駐守,於是匈奴之戰便被迅速平定了!

    不僅如此,在後來的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爭當中,秦國攻取趙國的時候,趙王命李牧為大將軍,在宜安大敗秦軍,遏制住了秦軍的瘋狂攻勢!但後來卻因為趙王輕信讒言,於是在趙王殺掉李牧之後的三個月,王翦攻取了邯鄲,滅掉了趙國!

    2、王堅

    王堅是南宋抗蒙名將。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在釣魚城之戰中,面對由蒙哥大汗親率的蒙古大軍,堅守五個月,致使蒙哥受傷而玩,徹底改變整個歐亞非大陸的歷史!

  • 4 # 高老酒說歷史

    有這麼一座山城,它被歐洲史學家稱為“東方的麥加城”和“上帝的折鞭處”,守城軍民勠力同心,不屈不撓,頑強抵抗元軍長達36年之久,它創造了世界守城之戰的奇蹟,並改變了歐洲歷史的程序。這座山城就是釣魚城,這場戰役發生在南宋末年,這兩位守城將軍就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的王堅將軍和張鈺將軍。

    一,釣魚城保衛戰前期的形勢。十三世紀的中國註定是一個非凡的世紀,它誕生了一位世紀強者__成吉思汗。他的騎兵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這支強大的騎兵所向披靡,罕逢對手。然而,誰曾料到,四川的一座小小的山城:釣魚城卻讓蒙元軍隊折戟沉沙,望城興嘆,徒呼奈何!那時,蒙哥繼承了蒙古的汗位,這位大汗志得意滿,雄心勃勃。他欲先克四川,然後對南宋進行戰略大迂迴,大包抄。公元1236年7月,蒙古西路軍從陳倉道進入四川,一路斬將奪關,勢如破竹,一時之間,漢中丟失,成都淪喪,四川盆地亦被攻陷。蒙元軍隊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重慶,拿下重慶,則四川全境盡在掌握。而南宋則面臨兩面夾擊之勢,所以,保衛重慶,就是守住南宋最後的屏障。要想守衛重慶市,距離重慶市一百餘華里的釣魚城就是重中之重了!

    二,釣魚城的地形特點。釣魚城三面環江__渠江,涪江和嘉陵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它是戰功卓著的將軍餘玠主持修建的。城內不僅有充足的生活用水,還有大量農田可供耕種。餘玠主持四川軍政事務之後,他聽從播州冉氏兄弟的建議,依山傍水建立城堡,構築了一個綜合性的防禦體系。釣魚城就是這個防禦體系的門戶。冉氏兄弟說道,若將釣魚城加固,並且在裡面屯糧,可抵十萬雄兵。

    三,釣魚城保衛戰經過。公元1259年2月,蒙古在利用南宋降將晉寶國勸降無果之後,開始攻城。然而,在這座刻意為防禦蒙古騎兵而修建的山城面前,蒙元軍隊第一次感到束手無策,無能為力。蒙古的騎兵只適合平原作戰,到了崇山峻嶺種只能恨自己沒有翅膀,飛不起來;蒙古軍隊的攻城利器_大炮也奈何不了分毫,畢竟人家這座城是建立在山上的耶!史載,元軍“炮矢不可及也,梯衝不可接也”。城中有一萬多名守軍和十七萬名百姓,在守城將軍王堅和張鈺的指揮下,齊心協力,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蒙元軍隊的進攻。雖然蒙元軍隊一度曾經登上外城城牆,然而,還是被趕了下去。從二月到五月,蒙元軍隊還是一籌莫展,一點辦法都沒有!

    當此時,蒙哥大汗召開軍事會議,商討策略。有的人主張放棄攻城,轉而沿江而下,一路直取南宋的都城。然而,大部分將領主張攻城。所以,蒙哥決定繼續攻城。蒙哥大汗在城下親自督戰,不料被炮風所震。七月,蒙元開始撤軍,蒙哥大汗卻醫治無效,死於撤軍途中。至此,這支“上帝之鞭”折戟斷翼。而蒙元軍隊又忙於爭奪汗位,無暇顧及其它,所以,又讓南宋朝廷苟活了二十年。

    如此一來二去的反覆,這座神奇的山城居然堅守了三十六年。直到1279年正月,守將王立和元軍談判,以不屠城為條件向元軍投降,而此時的南宋都城臨安早已陷落。不久,南宋的小朝廷在崖山被團滅,一個羸弱的朝代結束了,一個強大的政權誕生了!至此,我感慨萬千,情不能自已,賦打油詩一首:

    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大廈將傾時,將軍憑獨木。

    三江清水流,一帝魂飛苦。

    英雄今何在,瀟瀟落暮雨。

  • 5 # 寄暇學宮

    擅長守城的將領很多。如果不是因為偶然的因素,這些將領的防禦能力便會不被世人所知,從而被自己的其它才能所埋沒。

    在這方面最典型的人物,就是曹操手下頭號戰略家荀彧。荀彧不僅是個出色的戰略家,在戰術上也是同樣的出色。曹操每次出征帶走大量能征善戰的將領,把大後方就完全交給了荀彧。

    呂布趁曹操外出征伐導致後方空虛的時機攻打,荀彧卻能據守兗州等三城而不失。曹操四處征伐所取得的功績,跟荀彧善於防禦有很多的關係。只不過荀彧在防禦方面的才能被自己的其它光環給掩蓋沒了!

    三國後期的郝昭,則是以善於防禦的名聲而流傳於後世。諸葛亮用盡一切攻城的方法,卻始終拿郝昭沒有辦法。郝昭在據守陳倉的時候,防禦的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所以郝昭善於防禦的名聲也就因此而起。

    南宋時期抵禦蒙元的將領有很多,令蒙元每前進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但是一場常規化的戰爭,很容易就會被人忘記。只有釣魚城的王堅,因為一炮把上帝從雲端上打落(此取蒙哥被砲風所傷說),這才被世人所知。

    這些將領們的防禦,都是基於墨子的理論。這種防禦的理論和實踐,主要還是著眼於被動防禦。這無疑就會有著巨大的侷限性,只能在戰術上取得一時的效果。廉頗、李牧的善守,改變不了趙國被滅的命運;一個釣魚城也改變不了戰爭的走向,所以南宋最終還是被蒙元所滅。

    戰爭理論就和圍棋一樣,有時候黑棋獲利,有時候白棋得勢。當墨子的被動性防禦表現出侷限性的時候,就是主動性防禦展示優勢的時候。

    與墨子一起被譽為“黑白雙煞”,一個同樣是善於防禦的著名將領,開始向世人展現出他那無與倫比的防禦技巧。在這個人的防禦之下,東方六國從此再也沒有奪取過秦國的一城一池。

    秦昭襄王時期,秦國面臨著魏國、趙國和楚國的巨大威脅。這三個國家,都有著進攻秦國的能力,具備與秦國互相爭雄的實力。秦昭襄王面對這三個國家,唯恐一但疏忽便會被其攻入秦國,秦國的壓力自然是不小。

    為了增加自己國家的防禦,秦昭襄王啟用白起來加強自己的防禦,以徹底消除這種威脅。白起所採取的防禦措施很多,主要措施有三步。

    白起加強防禦的第一步,就是消滅了南韓和魏國的聯軍24萬。之後白起又發兵進攻魏國,一舉奪取了魏國61座城池。從此秦國佔領了對於秦國來說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令秦國從此進退自如。

    白起加強防禦的第二步,就是進攻楚國。白起不僅殲滅楚軍無數,奪取了不少楚國城池,還一舉拿下了楚國的國都郢,迫使楚頃襄王遷都。楚國在白起的打擊之下,從此一蹶不振。

    白起加強防禦的第三步,就是在長平之戰中徹底殲滅了趙國40餘萬趙軍。經過長平大戰之後,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法和秦國爭雄了!

    經過白起的這三步防禦佈局,秦國再也沒有自己會被進攻的擔憂了。從此奠定了秦國奪取天下的基礎。

    白起的這套防禦理論與實踐,充分展示了主動性防禦的優勢。

    秦始皇統一之後,抵禦北方匈奴的方法,就是命將軍蒙恬修築長城。秦始皇並不是單純的修築長城來做被動性防禦,同樣也是採取的白起那套主動性防禦。

    “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

    秦始皇在修築長城之前,先是命令蒙恬率30萬大軍攻擊匈奴,打得匈奴再也不敢南下。在奪取收復了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之後,這才利用地形險要修築長城。這也是採取了白起防禦理論中的擴大防禦空間、佔據戰略要衝的具體表現。

    從漢武帝開始,主動出擊攻擊匈奴,也是採取白起的防禦理念。可以說沒有白起的防禦理念,漢朝能夠處於一種什麼狀態,那就很難說了!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 6 # 歷史軍魂

    涿州守城之戰是近代戰爭史上有名的戰列,守城的傅作義被稱為“民初守城四傑”之一。

    傅作義在沒有獨立成系之前,屬於閻錫山的晉綏軍系。1927年北伐戰爭節節勝利的時候,原來依附於北洋軍閥的閻錫山選擇易幟於南京的國民政府,並出兵攻打奉軍。其中傅作義的第四師為閻錫山的直轄部隊,主要任務是切斷京漢、平綏兩鐵路和奉軍的聯絡,而涿州城就位於此。

    涿州城扼北京之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張作霖為了確保京漢鐵路的暢通,將指揮部設在了保定,並讓自己的兒子張學良親率奉軍第15師左鎮指揮。同年10月,傅作義部經過六天的浴血奮戰攻佔了涿州城,切斷了奉軍的後方。但是,此時閻錫山的部隊卻被奉軍打敗,涿州城卻被奉軍圍得水洩不通,傅作義是孤軍作戰。

    張學良得知涿州城被佔領,立即調集了三萬的部隊攻打涿州。三萬奉軍先後對涿州城發動了五次大的進攻,但是涿州守軍異常頑強,就是攻不進去。由於奉軍久攻不下,直接強攻不行,奉軍就改為長期圍困的辦法,從而逼迫傅作義投降。

    閻錫山在10月底電令守涿州城的傅作義固守待援,但是直到12分卻不見一兵一卒。隨著奉軍的長期圍困,涿州城內的糧食越來越少。傅作義的部隊也由初期的七千人減少到兩千人。為了避免城內的老百姓生靈塗炭,傅作義接受熊希齡的調停。經過多次談判,傅作義與張學良達成協議。1928年1月12日,傅作義命令部隊開啟城門,奉軍進駐涿州,歷時三個月的涿州守城之戰結束。

    傅作義以七千人之眾,孤軍奮戰,頑強抵抗三萬奉軍的進攻長達三個月,涿州守城之戰成為了有名的戰例。

  • 7 # 語說漫談

    看到這個問題,也就有著自己的一些想法,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任何一個領域,我們都無法準確的評出第一第二,就像給古代武將排名,誰能夠說他的排名沒有感情摻雜其中,對於某個武將的喜愛,也能夠左右他的觀點,這也就說明古代的史書都是由人來編寫,就算是司馬遷也無法避免,否則李廣也就不應該有著這麼大的名聲的。

    古代打仗,人們容易記得住的往往都是進攻的武將,因為人們評價一個名將的最直觀的標準,就是他的殲敵數量,在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武將,或者說各種排名都靠前的名將,幾乎都是進攻型武將,像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李靖、李績、郭子儀、甚至徐達和常遇春等人,都可以說是進攻型武將,後者說在他們的身上進攻的屬性更加突出。

    通常善於防守的名將,往往都是被人們忽視的,或者說人們認識不到這些武將的功績,畢竟防守很多時候無法用具體的資料衡量,一個最直觀的就是籃球比賽中負責防守的球員,他們在資料上可能不起眼,但是對於一個球隊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如果武將們都是重攻輕守,也是容易出現問題的,可以說每一個時代都有著一些不太出名的防守型武將,這裡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些古代的防守型名將。

    先秦時期的話,說到防守名頭最大的自然就是廉頗了,可以說能夠被列入戰國四大名將,本身就是對於他的軍事能力的肯定,但是不同於其他三位武將,廉頗的戰績可以說是最差的,很多人能夠說出白起的長平之戰、王翦的滅楚之戰,李牧的肥之戰和番吾之戰,多次大敗秦軍,似乎只有廉頗拿不出什麼戰績,甚至還有一個長平之戰的汙點,不過廉頗是戰國有名的防守名將,一個長平之戰能夠與強大的秦軍堅持三年,就是廉頗採用了守勢,採用築壘堅守的策略,事實證明這個方式就是最正確的方式,後面趙括改變了這個方針,結果就是趙軍被白起坑殺了40萬,這一站足以說明廉頗的實力,能夠硬拖秦軍三年,雙方之間可不是和平相處的,其中的大小戰爭也不會再少數了。

    後面秦軍獲得長平之戰的勝利,趙國都城邯鄲只剩下老弱病殘,趁著趙國實力大降的時候,燕國想要坐收漁翁之利,這個時候廉頗被起用,帶著老弱病殘的趙軍硬是打敗了燕國軍隊的入侵,所以廉頗並不是僅僅會防守,進攻方面也是一把高手的。

    西漢時期守城比較厲害的武將,這裡只說兩個人,一個人是李廣,沒錯就是總打敗仗的李廣,在外出攻打匈奴的主動進攻中,李廣的戰績可以說慘不忍睹,最後一次北伐的還因為迷路耽誤了軍事行動,落得一個自殺的結局,不過李廣這個人防守是不錯的,長期在右北平防守,沒能夠讓進攻的匈奴討到太多的便宜,本身就說明他是一個防守型的武將,另外他的孫子李陵也是一個防守名將,在跟隨李廣利出兵北伐匈奴的時候,李陵的五千步兵和八萬匈奴起兵戰鬥,最後寡不敵眾,選擇了投降匈奴,有一種說法認為是詐降,這裡也就不去討論了,但是李陵防守的戰果是顯著的,消滅數倍於自己的匈奴騎兵,這還是在大漠中幾乎無險可守的情況下,如果有堅城的話,或者說歷史給與他機會的話,絕對能夠成為一代名將的。

    三國時期善於防守的名將,首推曹魏的張遼了,鎮守合肥大敗東吳的孫權,還差一點活捉孫權,後面長期鎮守合肥,讓東吳都不敢進攻曹魏,這樣的戰績足以讓他成為一流的守將了,還有荀彧和程昱等謀臣,當初呂布偷襲曹操,就是他們守住了最後三座縣城,才能夠讓曹操最後東山再起,只不過歷史沒有給與他們倆太多機會證明自己統兵的能力而已。

    唐朝最出名的防守武將自然就是張巡了,睢陽保衛戰憑藉幾千人的軍隊,抵抗安祿山十萬叛軍兩年多時間,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卻不能夠不說此人的守城的實力了,在歷史上各大王朝中,說到最善於防守的朝代,那麼只有宋朝了。

    宋朝對外戰爭很少主動進攻,採用的往往都是防守,自然誕生了大批防守能力出眾的武將,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鎮守襄陽的呂文煥,在金庸的武俠劇中,此人被描寫成為一個貪生怕死之輩,當然這麼處理,就是為了突出郭靖,但是真實的歷史上,襄陽能夠抗擊蒙古軍隊長達六年,還是在成為一座孤城的情況下,足以看得出呂文煥的能力了;另外一個自然就是鎮守重慶釣魚城的王堅了,正是有他的存在,讓蒙古人付出了天大的代價,蒙古大汗蒙哥就是因為指揮攻打釣魚城,最後被投石機砸中一命嗚呼了,正是這次的勝利,讓南宋又苟延殘喘了20年。

    明朝防守厲害的武將也不少,這裡主要說三個人,第一個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如果大家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話,對於此人不會陌生,他的成名戰就是洪都保衛戰,面對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圍攻,在無援軍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了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硬是堅持了三個月,證明了他不弱於同時代的其他名將,可惜最後因為不滿朱元璋的封賞,投靠張士誠,最後被朱元璋軟禁而死,可以說非常可惜,真是一步走錯誤終生了。

    第二個人就是于謙了,不是說相聲的那位,在明英宗朱祁鎮被蒙古瓦剌俘虜後,整個明朝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就是于謙勇敢的承擔起守衛京師的責任,最後讓瓦剌軍隊無功而返,成為了挽救明王朝的大救星了;最後一位就是袁崇煥了,在防守滿洲的時候,採用了拒敵於外的策略,結合大炮的威力嚴防死守,讓滿洲最大的騎兵優勢完全發揮不出來,甚至還取得了寧遠大捷,可以說袁崇煥是一名善於防守的武將,這一點相信沒有人會質疑了。

    以上就是我能夠想到的善於防守的武將,當然肯定還有其他名將的存在,這裡也就不去一一介紹了。

  • 8 # 文史老火湯

    說到擅長守城的將領,袁崇煥應該可以算一個。

    在與努爾哈赤的戰鬥中,袁崇煥之前的主將都犯了戰略性的錯誤。他們經常開啟城門,到曠野與後金的精銳騎兵肉搏,當然被打得丟盔棄甲了。

    袁崇煥當上主帥後,改變了策略,採用拒敵於外的政策,戰爭前做好萬全準備,完善武器,並裝備了先進的西洋紅衣大炮。敵人進攻時,利用堅城重炮嚴防死守。後金的騎兵失去了地利優勢,處處受制。

    寧遠之戰中,後金軍久攻不下,顯露敗績,據說明軍的大炮還擊傷了努爾哈赤。後金軍只得倉皇撤退。努爾哈赤在寧遠遭到用兵44年來最嚴重的慘敗,之後鬱鬱而終。明軍則獲得了一次難得的勝利,鼓舞了全國士氣。袁崇也一戰成名,成為全國的英雄。

    後來,袁崇煥還指揮明軍取得了寧錦大捷,進一步顯示了其擅於守城作戰的實力。

  • 9 # 史海小白丁

    我認為憑藉著地利堅守釣魚城並擊斃蒙古大汗蒙哥的南宋將領王堅算一個。

    王堅,是南宋的抗蒙名將,寶祐二年(1254年),任興元府都統兼知合州,主持釣魚城防務。寶祐六年(1258)七月,蒙哥汗統兵4萬,號10萬,自六盤山(今寧夏境)分兵三路進攻四川。當時的蒙古軍隊,自成吉思汗以來,所向披靡,很少吃敗仗。本次攻宋,大汗蒙哥親自駐釣魚城東五里的石子山督戰。然而在面對王堅的防守下,歷時9個月,蒙古軍都沒打下來。面對蒙古的勸降,王堅緻信蒙哥“爾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1259年七月,蒙哥汗以馬軍寨之馬鞍山為橋頭堡,向釣魚城內城發起進攻,在王堅的指揮下,用流矢將蒙哥汗擊中,導致蒙哥受創而死。經此一役,蒙軍被迫撤退,史稱釣魚城之戰。

    釣魚城之戰使得蒙古內部為爭奪汗位開始了長期的內部爭戰,大大延緩了蒙古侵略南宋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南宋的命運。釣魚城由此在世界中古史上豎立了“延續宋祚、緩解歐亞戰禍、阻止蒙古向非洲擴張”的不朽豐碑!被譽為“東方的麥迦城”、“上帝折鞭處”。

    釣魚城之戰後,王堅因為軍功被封為寧遠軍節度使。後調任湖北安撫使等職,後來因為遭到奸臣賈似道的排斥,1264年三月,鬱憤而卒。諡忠壯。在王堅離開釣魚城後,釣魚城守將更替較快,到釣魚城的防衛依然沿用了王堅的策略,期間多次重創元軍。直到1279年正月,在南宋帝后均已投降的情況下,時任釣魚城守將王立降元,堅守了三十餘年的釣魚城才最終失陷。

  • 10 # 小怪軟體管家

    我們中國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其中的名臣武將甚多,而有一些武將是極其擅長守城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1、李牧

    李牧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將,被譽為是趙國的最後一面牆!因為趙國的地理原因,李牧一直在雁門關抵禦匈奴,為趙國乃至整個中原都做出的突出的貢獻,而且為趙國訓練出了一支裝備精良而且素質極高的邊防軍!在抵禦匈奴的過程當中,一直供奉的是避而不戰的原則,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李牧很膽怯,所以趙王便令別的將領替換他,結果邊地大亂。趙王只好再請李牧駐守,於是匈奴之戰便被迅速平定了!

    不僅如此,在後來的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爭當中,秦國攻取趙國的時候,趙王命李牧為大將軍,在宜安大敗秦軍,遏制住了秦軍的瘋狂攻勢!但後來卻因為趙王輕信讒言,於是在趙王殺掉李牧之後的三個月,王翦攻取了邯鄲,滅掉了趙國!

    2、王堅

    王堅是南宋抗蒙名將。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在釣魚城之戰中,面對由蒙哥大汗親率的蒙古大軍,堅守五個月,致使蒙哥受傷而玩,徹底改變整個歐亞非大陸的歷史!

  • 11 # 高老酒說歷史

    有這麼一座山城,它被歐洲史學家稱為“東方的麥加城”和“上帝的折鞭處”,守城軍民勠力同心,不屈不撓,頑強抵抗元軍長達36年之久,它創造了世界守城之戰的奇蹟,並改變了歐洲歷史的程序。這座山城就是釣魚城,這場戰役發生在南宋末年,這兩位守城將軍就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的王堅將軍和張鈺將軍。

    一,釣魚城保衛戰前期的形勢。十三世紀的中國註定是一個非凡的世紀,它誕生了一位世紀強者__成吉思汗。他的騎兵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這支強大的騎兵所向披靡,罕逢對手。然而,誰曾料到,四川的一座小小的山城:釣魚城卻讓蒙元軍隊折戟沉沙,望城興嘆,徒呼奈何!那時,蒙哥繼承了蒙古的汗位,這位大汗志得意滿,雄心勃勃。他欲先克四川,然後對南宋進行戰略大迂迴,大包抄。公元1236年7月,蒙古西路軍從陳倉道進入四川,一路斬將奪關,勢如破竹,一時之間,漢中丟失,成都淪喪,四川盆地亦被攻陷。蒙元軍隊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重慶,拿下重慶,則四川全境盡在掌握。而南宋則面臨兩面夾擊之勢,所以,保衛重慶,就是守住南宋最後的屏障。要想守衛重慶市,距離重慶市一百餘華里的釣魚城就是重中之重了!

    二,釣魚城的地形特點。釣魚城三面環江__渠江,涪江和嘉陵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它是戰功卓著的將軍餘玠主持修建的。城內不僅有充足的生活用水,還有大量農田可供耕種。餘玠主持四川軍政事務之後,他聽從播州冉氏兄弟的建議,依山傍水建立城堡,構築了一個綜合性的防禦體系。釣魚城就是這個防禦體系的門戶。冉氏兄弟說道,若將釣魚城加固,並且在裡面屯糧,可抵十萬雄兵。

    三,釣魚城保衛戰經過。公元1259年2月,蒙古在利用南宋降將晉寶國勸降無果之後,開始攻城。然而,在這座刻意為防禦蒙古騎兵而修建的山城面前,蒙元軍隊第一次感到束手無策,無能為力。蒙古的騎兵只適合平原作戰,到了崇山峻嶺種只能恨自己沒有翅膀,飛不起來;蒙古軍隊的攻城利器_大炮也奈何不了分毫,畢竟人家這座城是建立在山上的耶!史載,元軍“炮矢不可及也,梯衝不可接也”。城中有一萬多名守軍和十七萬名百姓,在守城將軍王堅和張鈺的指揮下,齊心協力,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蒙元軍隊的進攻。雖然蒙元軍隊一度曾經登上外城城牆,然而,還是被趕了下去。從二月到五月,蒙元軍隊還是一籌莫展,一點辦法都沒有!

    當此時,蒙哥大汗召開軍事會議,商討策略。有的人主張放棄攻城,轉而沿江而下,一路直取南宋的都城。然而,大部分將領主張攻城。所以,蒙哥決定繼續攻城。蒙哥大汗在城下親自督戰,不料被炮風所震。七月,蒙元開始撤軍,蒙哥大汗卻醫治無效,死於撤軍途中。至此,這支“上帝之鞭”折戟斷翼。而蒙元軍隊又忙於爭奪汗位,無暇顧及其它,所以,又讓南宋朝廷苟活了二十年。

    如此一來二去的反覆,這座神奇的山城居然堅守了三十六年。直到1279年正月,守將王立和元軍談判,以不屠城為條件向元軍投降,而此時的南宋都城臨安早已陷落。不久,南宋的小朝廷在崖山被團滅,一個羸弱的朝代結束了,一個強大的政權誕生了!至此,我感慨萬千,情不能自已,賦打油詩一首:

    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大廈將傾時,將軍憑獨木。

    三江清水流,一帝魂飛苦。

    英雄今何在,瀟瀟落暮雨。

  • 12 # 寄暇學宮

    擅長守城的將領很多。如果不是因為偶然的因素,這些將領的防禦能力便會不被世人所知,從而被自己的其它才能所埋沒。

    在這方面最典型的人物,就是曹操手下頭號戰略家荀彧。荀彧不僅是個出色的戰略家,在戰術上也是同樣的出色。曹操每次出征帶走大量能征善戰的將領,把大後方就完全交給了荀彧。

    呂布趁曹操外出征伐導致後方空虛的時機攻打,荀彧卻能據守兗州等三城而不失。曹操四處征伐所取得的功績,跟荀彧善於防禦有很多的關係。只不過荀彧在防禦方面的才能被自己的其它光環給掩蓋沒了!

    三國後期的郝昭,則是以善於防禦的名聲而流傳於後世。諸葛亮用盡一切攻城的方法,卻始終拿郝昭沒有辦法。郝昭在據守陳倉的時候,防禦的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所以郝昭善於防禦的名聲也就因此而起。

    南宋時期抵禦蒙元的將領有很多,令蒙元每前進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但是一場常規化的戰爭,很容易就會被人忘記。只有釣魚城的王堅,因為一炮把上帝從雲端上打落(此取蒙哥被砲風所傷說),這才被世人所知。

    這些將領們的防禦,都是基於墨子的理論。這種防禦的理論和實踐,主要還是著眼於被動防禦。這無疑就會有著巨大的侷限性,只能在戰術上取得一時的效果。廉頗、李牧的善守,改變不了趙國被滅的命運;一個釣魚城也改變不了戰爭的走向,所以南宋最終還是被蒙元所滅。

    戰爭理論就和圍棋一樣,有時候黑棋獲利,有時候白棋得勢。當墨子的被動性防禦表現出侷限性的時候,就是主動性防禦展示優勢的時候。

    與墨子一起被譽為“黑白雙煞”,一個同樣是善於防禦的著名將領,開始向世人展現出他那無與倫比的防禦技巧。在這個人的防禦之下,東方六國從此再也沒有奪取過秦國的一城一池。

    秦昭襄王時期,秦國面臨著魏國、趙國和楚國的巨大威脅。這三個國家,都有著進攻秦國的能力,具備與秦國互相爭雄的實力。秦昭襄王面對這三個國家,唯恐一但疏忽便會被其攻入秦國,秦國的壓力自然是不小。

    為了增加自己國家的防禦,秦昭襄王啟用白起來加強自己的防禦,以徹底消除這種威脅。白起所採取的防禦措施很多,主要措施有三步。

    白起加強防禦的第一步,就是消滅了南韓和魏國的聯軍24萬。之後白起又發兵進攻魏國,一舉奪取了魏國61座城池。從此秦國佔領了對於秦國來說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令秦國從此進退自如。

    白起加強防禦的第二步,就是進攻楚國。白起不僅殲滅楚軍無數,奪取了不少楚國城池,還一舉拿下了楚國的國都郢,迫使楚頃襄王遷都。楚國在白起的打擊之下,從此一蹶不振。

    白起加強防禦的第三步,就是在長平之戰中徹底殲滅了趙國40餘萬趙軍。經過長平大戰之後,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法和秦國爭雄了!

    經過白起的這三步防禦佈局,秦國再也沒有自己會被進攻的擔憂了。從此奠定了秦國奪取天下的基礎。

    白起的這套防禦理論與實踐,充分展示了主動性防禦的優勢。

    秦始皇統一之後,抵禦北方匈奴的方法,就是命將軍蒙恬修築長城。秦始皇並不是單純的修築長城來做被動性防禦,同樣也是採取的白起那套主動性防禦。

    “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

    秦始皇在修築長城之前,先是命令蒙恬率30萬大軍攻擊匈奴,打得匈奴再也不敢南下。在奪取收復了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之後,這才利用地形險要修築長城。這也是採取了白起防禦理論中的擴大防禦空間、佔據戰略要衝的具體表現。

    從漢武帝開始,主動出擊攻擊匈奴,也是採取白起的防禦理念。可以說沒有白起的防禦理念,漢朝能夠處於一種什麼狀態,那就很難說了!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 13 # 歷史軍魂

    涿州守城之戰是近代戰爭史上有名的戰列,守城的傅作義被稱為“民初守城四傑”之一。

    傅作義在沒有獨立成系之前,屬於閻錫山的晉綏軍系。1927年北伐戰爭節節勝利的時候,原來依附於北洋軍閥的閻錫山選擇易幟於南京的國民政府,並出兵攻打奉軍。其中傅作義的第四師為閻錫山的直轄部隊,主要任務是切斷京漢、平綏兩鐵路和奉軍的聯絡,而涿州城就位於此。

    涿州城扼北京之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張作霖為了確保京漢鐵路的暢通,將指揮部設在了保定,並讓自己的兒子張學良親率奉軍第15師左鎮指揮。同年10月,傅作義部經過六天的浴血奮戰攻佔了涿州城,切斷了奉軍的後方。但是,此時閻錫山的部隊卻被奉軍打敗,涿州城卻被奉軍圍得水洩不通,傅作義是孤軍作戰。

    張學良得知涿州城被佔領,立即調集了三萬的部隊攻打涿州。三萬奉軍先後對涿州城發動了五次大的進攻,但是涿州守軍異常頑強,就是攻不進去。由於奉軍久攻不下,直接強攻不行,奉軍就改為長期圍困的辦法,從而逼迫傅作義投降。

    閻錫山在10月底電令守涿州城的傅作義固守待援,但是直到12分卻不見一兵一卒。隨著奉軍的長期圍困,涿州城內的糧食越來越少。傅作義的部隊也由初期的七千人減少到兩千人。為了避免城內的老百姓生靈塗炭,傅作義接受熊希齡的調停。經過多次談判,傅作義與張學良達成協議。1928年1月12日,傅作義命令部隊開啟城門,奉軍進駐涿州,歷時三個月的涿州守城之戰結束。

    傅作義以七千人之眾,孤軍奮戰,頑強抵抗三萬奉軍的進攻長達三個月,涿州守城之戰成為了有名的戰例。

  • 14 # 語說漫談

    看到這個問題,也就有著自己的一些想法,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任何一個領域,我們都無法準確的評出第一第二,就像給古代武將排名,誰能夠說他的排名沒有感情摻雜其中,對於某個武將的喜愛,也能夠左右他的觀點,這也就說明古代的史書都是由人來編寫,就算是司馬遷也無法避免,否則李廣也就不應該有著這麼大的名聲的。

    古代打仗,人們容易記得住的往往都是進攻的武將,因為人們評價一個名將的最直觀的標準,就是他的殲敵數量,在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武將,或者說各種排名都靠前的名將,幾乎都是進攻型武將,像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李靖、李績、郭子儀、甚至徐達和常遇春等人,都可以說是進攻型武將,後者說在他們的身上進攻的屬性更加突出。

    通常善於防守的名將,往往都是被人們忽視的,或者說人們認識不到這些武將的功績,畢竟防守很多時候無法用具體的資料衡量,一個最直觀的就是籃球比賽中負責防守的球員,他們在資料上可能不起眼,但是對於一個球隊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如果武將們都是重攻輕守,也是容易出現問題的,可以說每一個時代都有著一些不太出名的防守型武將,這裡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些古代的防守型名將。

    先秦時期的話,說到防守名頭最大的自然就是廉頗了,可以說能夠被列入戰國四大名將,本身就是對於他的軍事能力的肯定,但是不同於其他三位武將,廉頗的戰績可以說是最差的,很多人能夠說出白起的長平之戰、王翦的滅楚之戰,李牧的肥之戰和番吾之戰,多次大敗秦軍,似乎只有廉頗拿不出什麼戰績,甚至還有一個長平之戰的汙點,不過廉頗是戰國有名的防守名將,一個長平之戰能夠與強大的秦軍堅持三年,就是廉頗採用了守勢,採用築壘堅守的策略,事實證明這個方式就是最正確的方式,後面趙括改變了這個方針,結果就是趙軍被白起坑殺了40萬,這一站足以說明廉頗的實力,能夠硬拖秦軍三年,雙方之間可不是和平相處的,其中的大小戰爭也不會再少數了。

    後面秦軍獲得長平之戰的勝利,趙國都城邯鄲只剩下老弱病殘,趁著趙國實力大降的時候,燕國想要坐收漁翁之利,這個時候廉頗被起用,帶著老弱病殘的趙軍硬是打敗了燕國軍隊的入侵,所以廉頗並不是僅僅會防守,進攻方面也是一把高手的。

    西漢時期守城比較厲害的武將,這裡只說兩個人,一個人是李廣,沒錯就是總打敗仗的李廣,在外出攻打匈奴的主動進攻中,李廣的戰績可以說慘不忍睹,最後一次北伐的還因為迷路耽誤了軍事行動,落得一個自殺的結局,不過李廣這個人防守是不錯的,長期在右北平防守,沒能夠讓進攻的匈奴討到太多的便宜,本身就說明他是一個防守型的武將,另外他的孫子李陵也是一個防守名將,在跟隨李廣利出兵北伐匈奴的時候,李陵的五千步兵和八萬匈奴起兵戰鬥,最後寡不敵眾,選擇了投降匈奴,有一種說法認為是詐降,這裡也就不去討論了,但是李陵防守的戰果是顯著的,消滅數倍於自己的匈奴騎兵,這還是在大漠中幾乎無險可守的情況下,如果有堅城的話,或者說歷史給與他機會的話,絕對能夠成為一代名將的。

    三國時期善於防守的名將,首推曹魏的張遼了,鎮守合肥大敗東吳的孫權,還差一點活捉孫權,後面長期鎮守合肥,讓東吳都不敢進攻曹魏,這樣的戰績足以讓他成為一流的守將了,還有荀彧和程昱等謀臣,當初呂布偷襲曹操,就是他們守住了最後三座縣城,才能夠讓曹操最後東山再起,只不過歷史沒有給與他們倆太多機會證明自己統兵的能力而已。

    唐朝最出名的防守武將自然就是張巡了,睢陽保衛戰憑藉幾千人的軍隊,抵抗安祿山十萬叛軍兩年多時間,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卻不能夠不說此人的守城的實力了,在歷史上各大王朝中,說到最善於防守的朝代,那麼只有宋朝了。

    宋朝對外戰爭很少主動進攻,採用的往往都是防守,自然誕生了大批防守能力出眾的武將,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鎮守襄陽的呂文煥,在金庸的武俠劇中,此人被描寫成為一個貪生怕死之輩,當然這麼處理,就是為了突出郭靖,但是真實的歷史上,襄陽能夠抗擊蒙古軍隊長達六年,還是在成為一座孤城的情況下,足以看得出呂文煥的能力了;另外一個自然就是鎮守重慶釣魚城的王堅了,正是有他的存在,讓蒙古人付出了天大的代價,蒙古大汗蒙哥就是因為指揮攻打釣魚城,最後被投石機砸中一命嗚呼了,正是這次的勝利,讓南宋又苟延殘喘了20年。

    明朝防守厲害的武將也不少,這裡主要說三個人,第一個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如果大家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話,對於此人不會陌生,他的成名戰就是洪都保衛戰,面對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圍攻,在無援軍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了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硬是堅持了三個月,證明了他不弱於同時代的其他名將,可惜最後因為不滿朱元璋的封賞,投靠張士誠,最後被朱元璋軟禁而死,可以說非常可惜,真是一步走錯誤終生了。

    第二個人就是于謙了,不是說相聲的那位,在明英宗朱祁鎮被蒙古瓦剌俘虜後,整個明朝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就是于謙勇敢的承擔起守衛京師的責任,最後讓瓦剌軍隊無功而返,成為了挽救明王朝的大救星了;最後一位就是袁崇煥了,在防守滿洲的時候,採用了拒敵於外的策略,結合大炮的威力嚴防死守,讓滿洲最大的騎兵優勢完全發揮不出來,甚至還取得了寧遠大捷,可以說袁崇煥是一名善於防守的武將,這一點相信沒有人會質疑了。

    以上就是我能夠想到的善於防守的武將,當然肯定還有其他名將的存在,這裡也就不去一一介紹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漢質帝稱為“跋扈將軍”的梁冀是如何做到霸權的?又為何倒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