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小四
-
2 # 強仔視野
(一)、竹螟
為害我區竹林的主要有竹織葉野螟,屬鱗翅目螟蛾科。以幼蟲食葉,為害毛竹、剛竹、紅竹、淡竹、早園竹、紫竹等,嚴重時可造成毛竹大面積死亡,受害毛竹砍下後重量減輕35%~50%。
1、發生規律
竹織葉野螟在我區主要是1代幼蟲為害,為害期為5月底到7月下旬。5月初成蟲羽化後,性器官未成熟,須進行補充營養,常群集飛往蜜源植物上;白天不活動,夜晚吸取花蜜。經1周補充營養後,成蟲開始交尾、產卵,卵多產在新竹梢頭竹葉背面,每個卵塊有卵7~58粒,多為30粒左右。每雌蛾可產卵92~152粒。剛竹出筍遲,成蟲產卵時新葉尚未開放,卵被迫產在新竹杆的上、中部;當卵孵化時,新竹放葉,初孵幼蟲爬上卷葉取食。幼蟲老熟後,下竹入土結繭,多在竹根基下方及雜草根處疏鬆土壤中結繭,入土2~5釐米深。蟲繭常黏結在雜草根上。積水地及沙礫地蟲繭很少。毛竹林出筍有大小年之分,第一年受害的大年毛竹林,次年小年不受害,林中羽化的成蟲要飛到新的大年竹林中產卵;笫3年成蟲再飛回大年毛竹林。山頂竹林受害較重。
2、防治方法
①結合竹林撫育,消除林內的小灌木和雜草。冬季竹林墾複鬆土,消滅越冬幼蟲。
②藥劑防治,幼蟲期林間噴Bt或白僵菌;每畝用阿維蘇雲可溼性粉劑20克加水2000倍噴霧防治幼蟲;或用阿維蘇雲粉劑每畝20克加中性載體(輕鈣粉)0.7千克噴粉防治。
④竹腔內注射10%吡蟲啉乳劑原液或50%殺螟松乳油原液或50%乙醯甲胺磷原液(1.5毫升/株)。
(二)、竹舟蛾
竹舟蛾主要有竹籮舟蛾、竹篦舟蛾、竹鏤舟蛾、擬皮舟蛾,均屬鱗翅目舟蛾科。以幼蟲食葉,為害毛竹、早竹、淡竹等。
1、發生規律
竹舟蛾1年發生3—4代,以第3、4代蛹在表土下越冬。下年第3代蛹在4月初羽化,第4代蛹於4月下旬羽化,至5月上旬結束。成蟲白天不活動,多靜伏於竹枝、雜灌枝上。夜晚活動,飛行迅速。無補充營養習性。有趨光性。成蟲交尾後,當日或隔日產卵,1頭雌蟲一生可產卵161-286粒。成蟲老熟後沿竹杆爬行落地,尋覓竹子下方土壤疏鬆的適宜地點,鑽入土下化蛹。
2、防治方法
①竹林松土撫育,可以殺傷、滅除越冬幼蟲和蛹。
②舟蛾天敵較多,以卵期黑卵蜂寄生率為高,在天敵發生期或天敵較多的竹林應慎用藥。
④藥劑防治。對地勢平緩低矮竹林,可用動力機械,噴施阿維蘇雲可溼性粉劑2000倍,用量每畝20克,或80%敵敵畏乳油、25%乙醯甲胺磷乳油每畝700毫升2000倍液,效果達95%以上。對毛竹林可使用20%敵敵畏煙劑每畝0.7千克。蟲口密度特別高時,可竹腔注射。煙霧劑燻殺或利用幼蟲上竹前在竹基部噴綠色威雷阻止其上竹。
(三)、卵圓蝽
卵圓蝽屬半翅目蝽科。以若蟲和成蟲吸汁為害毛竹、淡竹、早竹、紅竹、石竹等,被害嚴重時出現枯枝,直至整株枯死。
1、發生規律
卵圓蝽1年1代,以4齡若蟲及少數3齡若蟲於落葉、土塊下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活動,若蟲在晴天的上午,從竹基沿竹稈上爬,爬行迅速,直至竹上小枝,停棲在枝節上取食。遇氣溫下降,颳風下雨,若蟲跌落地面,於落葉下隱蔽,天氣轉好,再爬行上竹。被害小枝枯死,越冬後若蟲多尋找老竹取食。4~5月份是卵圓蝽越冬若蟲上竹高峰和為害期,若蟲5齡,於5月下旬老熟羽化,6月上旬羽化盛期,羽化以上午為多,晚上次之。初羽化成蟲體軟,黃白色,半天后可以取食,體色變深。成蟲群集於竹稈節的上下取食,雌雄均可多次交尾。6月中旬成蟲開始產卵,7月上旬產卵高峰,8月底卵終見。卵多產於新竹葉背、竹稈上,每塊卵14粒,分2行排列,也有多或少1~2粒者。初孵幼蟲均圍集在卵殼四周,2~6天,脫皮為2齡,爬行取食,3齡可轉到竹稈節下取食,11月下竹越冬。天敵有黑卵蜂。
2、防治方法
①在4月上旬,用黃油1份加機油3份於竹稈基部塗10釐米1圈阻止若蟲上竹。
②在若蟲上竹前,用帶細嘴的揹負式噴霧器將8%綠色威雷觸破式微膠囊劑按1:200倍液在竹稈基部噴50~100釐米寬的一閉合環,可以殺死上竹若蟲。
④被害嚴重竹,可竹腔注射。
(四)、淡竹根腐病
淡竹根腐病主要為害當年出土的淡竹嫩竹。
1、症狀
首先在新竹基郡出現小病斑,在環境適宜的條件下,小病斑迅速連合成大塊狀斑。當病斑包圍竹稈一圈時,病竹便枯死。輕度發病則竹稈基部留下傷疤,易風折。
2、病原
一種是尖鐮孢,另一種是茁芽短梗黴。
3、發生規律
發生在5月初,當竹筍約1.5米左右,筍衣開始解脫,如遇降雨,在離地第3~4節處發病。雨水與發病的關係十分密切。 。
4、防治方法
50%名菌靈可溼性粉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1000倍液,或1%波爾多液,從展葉時起每隔15天連續噴2~3次。
-
3 # 使用者105334253782
一、苗期蟲害 在竹類苗期常見的害蟲中,危害竹苗根部的有金龜子蠐螬、地老虎、螻姑、蟋蟀等,區域性地區還有蚯蚓;危害竹苗嫩葉的有蚜蟲、葉竹蟎、蚧殼蟲、竹螟、刺蛾等。採用綜合措施防治。選擇苗圃或造林地時,要挖土進行蟲情調查,如蟲口密度大,應採用滅蟲措施。將觸殺型或燻蒸型農藥用細土拌勻,撒在土表,翻人土中,也可以結合整地把害蟲翻出土面捕殺,或用碎土機械殺死害蟲。若出苗後,發現地下害蟲危害竹苗根部,每公頃可用50%可溼性敵百蟲20~30kg,加水3000~4000kg,在苗行間開溝澆灌,再行覆土,或用鮮草傍晚堆在苗床誘集,次晨捕殺。對一些吸食液汁的害蟲如蚜蟲、蚧殼蟲等,可用樂果3000倍注人或敵敵畏2000倍液噴射;對食葉害蟲,用25%二二三乳劑200~300倍噴射。
二、筍期蟲害 常見的筍期害蟲有筍夜蛾、筍泉蠅、筍象鼻蟲等,這類害蟲都是鑽蛀性的,蛀食竹筍,引起退筍或畸形竹株。要貫徹“防重於治”的方針,作好預防工作。結合劈山鬆土,清除林內雜草灌木,改善竹林衛生環境,對消滅竹筍夜蛾的初齡幼蟲和防止越冬的筍蟲出土為害均有良好的效果。在竹筍出土時,用25%二二三乳劑200倍塗幹,竹筍出土後,每隔1星期噴1次,對防治各種筍蟲都有效果。有筍泉蠅發生的竹林,可在成蟲期施放敵敵畏煙劑,每公頃用10kg,燻殺成蟲。對竹筍象鼻蟲可利用其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此外,還應及時挖掉退筍,消滅其中幼蟲。
三、成竹期蟲害
(一)做好預測預報
1.發現竹林已有少量的竹螟、竹蝗、竹青蟲、竹斑蛾等危害,在冬季調查林地上越冬幼蟲、蛹及卵塊的數量。若數量多,應組織群眾挖除卵塊、消滅越冬幼蟲。
2.蚜蟲、蚧殼蟲、竹蟎等的這類害蟲危害,在竹稈、枝、葉上可發現留有黑黴、蚧殼等痕跡。若數量較多,應採取防治措施。
(二)防治原則和方法:
1.防治原則:及時掌握蟲情,貫徹“治早、治少、治了”的方針,以藥劑防治為主,並結合採用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
2.防治方法 對局部發生的食葉害蟲,可用25%二二三乳劑200倍液,敵百蟲500倍液或80%乳劑敵敵畏釋稀1000~2000倍液噴殺;在地形複雜、山高而稠密的竹林中,食葉害蟲可用敵敵畏煙劑,每公頃林地用10~20kg燻殺;大面積發生時,可用飛機噴灑90%敵百蟲50倍液。生物防治可用蘇雲金桿菌,每毫升含孢子1億的濃度。防治竹斑蛾,用赤眼蜂每公頃放200萬頭防治竹螟。
對於蚧殼蟲,要加強檢疫工作,發現蚧殼蟲應消滅後再栽植。竹林發生蚧殼蟲,可在幼蟲期噴射敵敵畏乳劑或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噴殺,也可用內吸劑1059的20倍液塗稈包紮,或在竹根周圍6~10cm土中灌藥,覆土踏實。
防治蚜蟲、竹蟎,可用樂果50%乳劑1000~2000倍液,在害蟲活動期噴殺,每10天噴1次,連續2~3次。
另外,竹螟、竹筍夜蛾等成蟲有趨光性,在這些害蟲羽化期,設誘蛾燈誘殺成蟲。利用劈山撫育,清除林內的雜草灌木,消滅各種害蟲的中間寄主;利用削山、鬆土,消滅各種害蟲的越冬幼蟲或卵塊。
四 常見蟲害防治
(一)竹筍害蟲及其防治 對竹筍產生較大危害的害蟲主要有:竹筍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淡竹筍禾夜蛾(Kumasia kumaso Sugi)、筍秀禾夜蛾(Oligia apameoidis Draudt)、竹筍泉蠅(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竹筍絨莖蠅(Chyliza bambusae Yang et Wang)、竹大象蟲(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icius)、一字竹象蟲(Otidognathus davidis Fairmair)、長足大象蟲(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山竹緣蝽(Notobitus montanus Hsian)等。
1.竹筍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 竹筍禾夜蛾,又名竹筍夜蛾、筍蛀蟲,為竹類筍期的主要害蟲之一。竹筍禾夜蛾幼蟲蛀食毛竹、淡竹、剛竹、哺雞竹、雷竹、水竹等經濟類竹筍,發生嚴重地區大量竹筍被害,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斷頭折梢。 竹筍禾夜蛾成蟲灰褐色,體長17――20mm左右,翅展約38――43mm。頭部及胸部黃褐色,頸板、翅基片黑棕色;腹部淡褐灰色;前翅淡褐色,前翅基部有1個三角形的褐色斑,亞端區前緣有一漏斗形大褐斑,基線褐色,從褐斑中穿過,內線雙線褐色,波浪形,環形及腎紋黃白色,腎紋外緣白色,中線褐色,粗,鋸齒形,後端與外線相連線,外線黃白色,鋸齒一、苗期蟲害 在竹類苗期常見的害蟲中,危害竹苗根部的有金龜子蠐螬、地老虎、螻姑、蟋蟀等,區域性地區還有蚯蚓;危害竹苗嫩葉的有蚜蟲、葉竹蟎、蚧殼蟲、竹螟、刺蛾等。採用綜合措施防治。選擇苗圃或造林地時,要挖土進行蟲情調查,如蟲口密度大,應採用滅蟲措施。將觸殺型或燻蒸型農藥用細土拌勻,撒在土表,翻人土中,也可以結合整地把害蟲翻出土面捕殺,或用碎土機械殺死害蟲。若出苗後,發現地下害蟲危害竹苗根部,每公頃可用50%可溼性敵百蟲20~30kg,加水3000~4000kg,在苗行間開溝澆灌,再行覆土,或用鮮草傍晚堆在苗床誘集,次晨捕殺。對一些吸食液汁的害蟲如蚜蟲、蚧殼蟲等,可用樂果3000倍注人或敵敵畏2000倍液噴射;對食葉害蟲,用25%二二三乳劑200~300倍噴射。
二、筍期蟲害 常見的筍期害蟲有筍夜蛾、筍泉蠅、筍象鼻蟲等,這類害蟲都是鑽蛀性的,蛀食竹筍,引起退筍或畸形竹株。要貫徹“防重於治”的方針,作好預防工作。結合劈山鬆土,清除林內雜草灌木,改善竹林衛生環境,對消滅竹筍夜蛾的初齡幼蟲和防止越冬的筍蟲出土為害均有良好的效果。在竹筍出土時,用25%二二三乳劑200倍塗幹,竹筍出土後,每隔1星期噴1次,對防治各種筍蟲都有效果。有筍泉蠅發生的竹林,可在成蟲期施放敵敵畏煙劑,每公頃用10kg,燻殺成蟲。對竹筍象鼻蟲可利用其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此外,還應及時挖掉退筍,消滅其中幼蟲。
三、成竹期蟲害
(一)做好預測預報
1.發現竹林已有少量的竹螟、竹蝗、竹青蟲、竹斑蛾等危害,在冬季調查林地上越冬幼蟲、蛹及卵塊的數量。若數量多,應組織群眾挖除卵塊、消滅越冬幼蟲。
2.蚜蟲、蚧殼蟲、竹蟎等的這類害蟲危害,在竹稈、枝、葉上可發現留有黑黴、蚧殼等痕跡。若數量較多,應採取防治措施。
(二)防治原則和方法:
1.防治原則:及時掌握蟲情,貫徹“治早、治少、治了”的方針,以藥劑防治為主,並結合採用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
2.防治方法 對局部發生的食葉害蟲,可用25%二二三乳劑200倍液,敵百蟲500倍液或80%乳劑敵敵畏釋稀1000~2000倍液噴殺;在地形複雜、山高而稠密的竹林中,食葉害蟲可用敵敵畏煙劑,每公頃林地用10~20kg燻殺;大面積發生時,可用飛機噴灑90%敵百蟲50倍液。生物防治可用蘇雲金桿菌,每毫升含孢子1億的濃度。防治竹斑蛾,用赤眼蜂每公頃放200萬頭防治竹螟。
對於蚧殼蟲,要加強檢疫工作,發現蚧殼蟲應消滅後再栽植。竹林發生蚧殼蟲,可在幼蟲期噴射敵敵畏乳劑或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噴殺,也可用內吸劑1059的20倍液塗稈包紮,或在竹根周圍6~10cm土中灌藥,覆土踏實。
防治蚜蟲、竹蟎,可用樂果50%乳劑1000~2000倍液,在害蟲活動期噴殺,每10天噴1次,連續2~3次。
另外,竹螟、竹筍夜蛾等成蟲有趨光性,在這些害蟲羽化期,設誘蛾燈誘殺成蟲。利用劈山撫育,清除林內的雜草灌木,消滅各種害蟲的中間寄主;利用削山、鬆土,消滅各種害蟲的越冬幼蟲或卵塊。 四 常見蟲害防治
(一)竹筍害蟲及其防治 對竹筍產生較大危害的害蟲主要有:竹筍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淡竹筍禾夜蛾(Kumasia kumaso Sugi)、筍秀禾夜蛾(Oligia apameoidis Draudt)、竹筍泉蠅(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竹筍絨莖蠅(Chyliza bambusae Yang et Wang)、竹大象蟲(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icius)、一字竹象蟲(Otidognathus davidis Fairmair)、長足大象蟲(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山竹緣蝽(Notobitus montanus Hsian)等。
1.竹筍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 竹筍禾夜蛾,又名竹筍夜蛾、筍蛀蟲,為竹類筍期的主要害蟲之一。竹筍禾夜蛾幼蟲蛀食毛竹、淡竹、剛竹、哺雞竹、雷竹、水竹等經濟類竹筍,發生嚴重地區大量竹筍被害,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斷頭折梢。
竹筍禾夜蛾成蟲灰褐色,體長17――20mm左右,翅展約38――43mm。頭部及胸部黃褐色,頸板、翅基片黑棕色;腹部淡褐灰色;前翅淡褐色,前翅基部有1個三角形的褐色斑,亞端區前緣有一漏斗形大褐斑,基線褐色,從褐斑中穿過,內線雙線褐色,波浪形,環形及腎紋黃白色,腎紋外緣白色,中線褐色,粗,鋸齒形,後端與外線相連線,外線黃白色,鋸齒形,
回覆列表
竹枝杆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華人民喜愛,常常被拿來做園林觀賞用。竹子有著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長特徵,被人賦予高雅、純潔、虛心、有節、剛直等人格化的精神文化象徵。竹子是重要的園林觀賞樹種,在生長過程中常會受到病害的侵染,造成整株枯死甚至全園毀滅。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竹子一些常見的病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竹叢枝病
發生此病的竹種有佛肚竹、淡竹、水竹、剛竹、桂竹、麻竹等。感病的竹子小枝細長、菱生狀,葉變小成鱗片狀。2年~3年後又進行二次或三次分枝。節間變短,如此繼續分枝到兩年以後形成鳥窩狀,叢生成團下垂。從5月下旬到7月間,有時9月~10月間,在葉鞘包裹的裂縫處生出細小粒狀物,在高溼條件下生成黃色的分生孢子角。有性世代的子座為灰褐色,平時很少產生病株,生長衰弱,發筍逐年減少,重病植株可逐漸枯死。
佛肚竹
防治方法:竹叢枝病只是區域性新梢生長點受侵染,鞭竹一般不帶病,徹底剪除帶有病菌的病枝梗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對初發生叢枝病的竹林效果更好。
竹竿鏽病
主要危害淡竹、剛竹、斑竹、桂竹、箭竹、苦竹、短穗竹等品種。竹竿被害後,病部發黑變脆,嚴重的細小病竹容易整株枯死。病部多發生在竹竿的中下部或近地表基部的竹節處。病部最初產生退色斑塊,前一年冬季及翌年春季間在病部產生土紅色至橙黃色的冬孢子堆,幹後呈黃棕色,圓形或橢圓形,緊密集結成氈狀。4月中下旬冬孢子堆吸水翅裂脫落,夏孢子堆顯露,呈黃褐色粉質。夏孢子堆飛散後病斑處即呈暗褐色,到下一年老病斑周圍又會重複產生冬孢子堆和夏孢子堆。病斑擴大包圍竹竿一週時病竹枯死,或向一邊斷裂。
防治方法:當竹林零星發生竹竿鏽病時,砍除病株就能控制發展,但當發病率高時,除砍除病竹之外,對尚存的發病輕的竹子,可用1:1的柴油加煤焦油塗治,防治效果良好。此外,竹林壓土並加入有機肥,能有效壓住基部的稈鏽病斑,從而減少傳病的夏孢子飛散和侵染。
毛竹枯鞘病
主要危害毛竹,是毛竹的毀滅性病害,發生嚴重時可造成連片整株枯死。一般在7月上中旬於新竹枝杈上出現病斑,病斑淺褐色或褐色,舌形或梭形,病斑繞主梢或枝條一週,其上的葉片開始萎蔫,縱卷枯黃脫落,形成枯梢或枯枝。該病為一種真菌性病害。
防治方法:徹底清除林內病株、病枝、病梢;在病菌侵入前,每隔一週可用50%多菌靈、或50%託布津、或50%苯來特500倍~1000倍液連噴3次~4次,即有滿意的防治效果。
毛竹
竹赤糰子病
發生在小枝上,春天小枝葉鞘膨大破裂,出現灰白小塊,質軟,後變為木栓質,顏色漸變至赤灰色,以後繼續膨大成球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塊狀物,表面肉質粉紅色。
防治方法:適當疏伐,減少密度;加強撫育,增強抗病力;發病時及時剪除並燒燬病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