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前瞻產業研究院
-
2 # 中研網
2014-2017年全國茶行業供給情況分析
一、全國茶行業總產值分析
2017年世界茶葉生產和銷售依然保持上漲的態勢。中國2017年茶葉銷售193萬噸。
圖表:2014-2017中國茶銷售量
2017年全國茶園總面積約為4448萬畝,比2016年增加132萬畝,同比增長3.05%,其中開採面積約3578萬畝,同比增長約5.64%。
2017年中國茶葉產量241萬噸,增產7.4%。2016年中國綠茶產量達143.8萬噸,出口量達27.2萬噸,內銷量為93.28萬噸。2016年中國紅茶產量達25.8萬噸,出口量達2.8萬噸,內銷量為15.84萬噸。
2017年茶類生產結構繼續調整,幹毛茶產量中綠茶、烏龍茶佔比繼續下降,分別為61.71%和11.09%;紅茶佔比超過烏龍茶,達到12.18%;黑茶(不含普洱)佔比有所提升,為8.51%。其中,綠茶產量約150.91萬噸,同比增長4.94%;紅茶、黑茶(含普洱茶)產量約分別增長15.88%和13.35%,分別達到29.79萬噸、33.48萬噸;烏龍茶產量約為27.12萬噸,增長4.80%;白茶產量保持平穩,約為2萬噸。2016年,中國茶銷售量179萬噸。2016年茶葉年產值估計約為1702億元,同比增長12.04%。茶葉供給側結構性調整逐步到位,2017年國內消費總量193萬噸,總產值為2180.9億元;庫存增量將不會明顯增加。
圖表:2014-2017年中國茶產業總產值
二、全國茶行業產成品分析
茶,世界三大非酒精類飲料之首,是“茶聖”陸羽眼中,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義。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茶”這個最古老的飲料,也開始變得年輕化,甚至出現了很多富有創意的茶產品。
茶日曆
德國茶葉公司發明了一種創意茶日曆,將茶葉做成日曆的樣式,365天可以單獨分離。每一天的口味也都不同,到了當天,只需把它放在熱水杯中即可。
茶啤酒
這種名字做“kombrewcha”的飲料,將茶與啤酒結合到了一起。茶啤酒在一般人的眼裡絕對是黑暗料理,不過能想到將茶與啤酒這對冤家結合到一起也是奇思妙想。
冰搖茶
茶葉糖
有人不太喜歡喝茶,很大的因素是茶葉略微苦澀的味道。茶葉糖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擁有茶葉的滋味,更是完全去除它的苦味。
茶葉煙
“飛茶”這個概念曾經引起過不小的熱潮,不過現在有一種茶葉煙,外表似煙,卻又不含香菸有害成分。“點燃是煙,下水是茶。”這款“茶煙”正確的使用方法是:點燃抽幾口,剝出茶絲來泡水喝。
茶葉米粉
這種茶葉米粉選用鐵觀音和米漿為原材料,採用科技手段提取茶葉粉末,將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拼配到米漿中,最後製成米粉。
較之晶潤通透的尋常米粉,茶葉米粉在色澤上略顯黃色,黃中透綠,跟茶湯的顏色比較接近。這種米粉,茶香中透著米香,完美詮釋了米粉和茶葉雙方的優點。
白茶卸妝油
白茶具有高效的抗老化功能,可強化肌膚抵抗力,改善人體防禦功效。利用白茶製成卸妝油效果十分好。
烏龍茶香水
茶葉具有一種濃厚的清香,相對其他香水,這種茶香味的香水是比較受年輕人喜歡的,味濃卻不刺激,聞起來讓人舒適,文藝青年必備。
-
3 # 普洱茶山味道
「茶事」普洱茶國內外研究動態與發展前景
經歷了從 2007 年的“洗牌”後,十年磨一劍 , 普洱茶已成長為“金牌”,於 2017 年被評為中國茶葉區域公用 第一品牌。
2018 年普洱茶品牌價值再次居全國“十強”之首,同比去年提高了 4 個億,被評為“最具品牌資源力”的品牌。普洱茶正成為大健康時代日益受消費者喜愛的飲品,普洱茶產業良性健康發展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
雲南普洱茶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文化底蘊 ,越來越受消費者的喜愛,被評為中國茶葉區域公用第一品牌。自古普洱茶就被雲南少數民族所運用, 茶與少數民族人們的生活習慣、生活習俗、思想觀念、 宗教信仰、文化藝術密切相關 。
普洱茶文化具有歷 史性、原生態性、多樣性等特徵 ,是以普洱茶作為載體的,產業發展融入到雲南各民族的生產生活中。認為茶旅結合有利於促進消費者對茶及茶文化的充分了解,在消費者和種植茶葉的少數民族之間產生一種特殊的互動模式,帶來了社會經濟價值,讓普洱茶成為少數民族地區生產的動力。
但目前普洱茶產業存在定位不明確、專業知識欠缺、虛假宣傳等問題,基於此情況,充分了解普洱茶 的研究現狀,結合專業知識為普洱茶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意見,並運用創新型普洱茶營銷模式、普洱茶供給側改革、新穎的包裝設計以及文化宣傳,積極推動普洱茶市場有效運轉。
雲南普洱茶的後發酵主要有三種方式:傳統發酵、 人工控制發酵和人為新增菌種發酵。利用代謝組學分析表明,普洱茶發酵過程中微 生物組成、集體功能基因和風味化合物發生了顯著變化,並提出了茶褐素、甲氧基酚類化合物、乙醇和香 芹酮等主要風味物質的形成途徑。
普洱茶在 渥堆發酵過程中,曬青茶和老黃片的芳樟醇呈波浪式 降低趨勢,受胞外酶和微生物代謝產生的熱量共同作 用,芳樟醇大量被氧化,芳樟醇氧化物呈增加趨勢。現代普洱茶的發酵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發酵,還可以透過人工控制發酵的溼度、溫度、時間等穩定普洱 茶的品質,提高其可控性。
在發酵的過程中不同的菌 種對普洱茶的品質可產生不同的影響,透過人為接種 特定的菌種,可以抑制雜菌和有害菌群的生長、提高 生產效率、保證產品的穩定性。
普洱茶貯藏從前,普洱茶有“生產在雲南,儲存在廣州”之說, 但隨著近年來雲南的倉儲技術的進步,普洱茶的倉儲 已經迴歸“家鄉”,從以前的“東莞倉”發展到現在 的“昆明倉”、“普洱倉”、“臨滄倉”等。
貯藏是普洱茶的後續加工過程,不同貯藏條件對普洱茶成分轉化的影響也不同,且溼倉貯藏對各成分的影響較幹倉貯藏更為明顯 。將同種原料的普洱茶分別在不專題綜述 5 同環境貯藏一段時間後,普洱茶的香氣成分發生了顯 著的變化 。
2018 年對普洱茶內含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洱 茶的內含物質的提取以及對微生物的研究。瞭解普洱茶最新的內含物質提取技術以及微生物技術為普洱茶品質的提升以及新產品的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古樹普洱茶提取到了到大量的酚類和遊離氨基酸,且古樹普洱茶提取物的 pH 值略低於栽培普洱茶的 pH 值;
古樹普洱的抗氧化電位和遊離氨基酸含量均高於栽培普洱。微生物發酵是形成普洱茶獨特品質的關鍵技術,研究普洱茶主要物質成分含量與微生物的種群、數量 及生長規律,對研製出更加符合其品質特徵的優質普 洱茶、普洱茶加工過程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
隨著茶葉製作工藝中的優勢菌被大量分離和鑑定,微生物作用機制和茶葉品質關係的逐漸明晰,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以茶葉為基質,人工接種特定的微生物製劑,旨在縮短加工週期、促進茶葉品質改善 。
現代人因飲食誘導的免疫代謝疾病 --- 高血脂、 高血糖、高血壓、尿酸、腫瘤、過敏的發生率越來越高, 而普洱茶引領了茶葉養生的時代。因此,越來越多的 人把研究和關注的焦點集中在了普洱茶降脂、降糖、 抗氧化、抗腫瘤、抗菌、消炎、抗病毒等預防免疫代 謝疾病的多種藥理活性。
普洱茶還可以透過各種分子機制有效地改善胰島素靶器官 如肝臟、脂肪、肌肉的功能,增強其對胰島素的反應性, 從而起到改善代謝綜合徵的作用 。
研究表明普洱茶的降血糖作用可能與多酚類、茶褐素、茶 多糖有關,降血脂作用可能與茶多酚、茶色素有關。
普洱茶對營養性肥胖大鼠有抑肥降脂作用,且普洱熟茶的效果優於普洱生茶 。且普洱茶能強化身體平衡力、加強抵抗力、塑型等功效,對人體的健康具 有良好的作用 。
明確目標、改革創新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明確普洱茶的提質增效、標準化生產的目標,堅持變革創新、規範運作,緊貼市場需求,打造供需平衡的質量與產能。
以提高質量和 效益為中心,以供應鏈與網際網路、物聯網深度融合為 路徑,以資訊化、標準化、信用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 為支撐,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 高效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提升產業整合和協同水平, 打造大資料支撐、網路化共享、智慧化協作的智慧供 應鏈體系。
緊扣優勢、提高影響力中國悠久的茶文明史為茶文化的產生、發展提供 了豐厚的土壤,在雲南,各具特色、異彩紛呈的民族 飲茶習俗,是雲南寶貴的精神財富。
充分發揮雲南的生態優勢、歷史優勢和民族文化優勢,圍繞品種、品質、區域特點,著力推進原產地保護和品牌建設,實 施品牌戰略,並加強對雲南茶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推 廣,構建茶產業、茶經濟、茶生態、茶旅遊和茶文化 互融共進、協調發展的現代茶產業體系,為普洱茶產 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提升產業競爭軟實力,豐富茶文 化活動、挖掘茶文化潛力、推動茶旅一體化發展。
規範標準、做優品牌 建立完善的普洱茶質量生產控制標準、檢測檢驗 和監管體系,嚴格普洱茶市場準入、流通、倉儲各環 節管控,實現普洱茶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採取最嚴 厲措施、實施最嚴格監管,提高普洱茶質量安全的“公 信力”,維護消費者權益按照“高效、優質、生態” 的要求。
堅持“集中連片、規模經營、重點佈局、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強茶園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 機制模式創新、加快茶葉初制所提升改造、著力打造 古茶名山基地。提高產品的識別度,建立名牌特色產 品,讓劣質普洱茶難以存在,提高普洱茶在消費者中 的聲譽,積極推動普洱茶市場有效運轉。
推陳出新、擴大產業鏈 隨著普洱茶不斷進入大眾的生活,市場需求量不斷 擴大,消費方式也變得多樣化,人們不僅僅滿足於傳 統清飲。所以,加大普洱茶新產品的開發力度,積極 拓寬普洱茶的應用領域,延伸普洱茶產業鏈,這不僅 是市場需求,也是普洱茶產業的發展要求。
任何一個 產業只有不斷推陳出新,不斷開發新產品,積極提高 產品的附加值,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幾千年前,在雲南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著大 自然最寶貴的資源,也孕育著這棵影響全世界神奇東 方之樹。而在幾千年後的這個大健康時代,雲南 -- 茶樹原產地也將以普洱茶引領世界進入茶葉養生新時 代繼續、為雲南茶產業譜寫新輝煌。
參考文獻 [1] 曹茂 , 蔡曉琳 . 普洱古茶園歷史變遷與保護研究—— 以雲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為例 [J/OL]. 農業考 古 ,2018(05):229-235.
[2] 王歡 . 雲南少數民族茶文化的內涵挖掘與社會功能解析 [J]. 貴州民族研究 ,2018,39(07):137-140.
[3] 史曉紅 . 試析普洱茶文化的特徵 [J]. 邊疆經濟與文 化 ,2018(07):28-30.
[4] 王煉煉 . 雲南民族地區普洱茶文化助推茶產業發展研 究 [D]. 大理大學 ,2018.
[5] 彭 文 書 , 何 磊 , 嚴 亮 .“ 一 帶 一 路” 背 景 下 普 洱 市 思 茅 區 普 洱 茶 旅 資 源 開 發 探 析 [J]. 現 代 農 業 科 技 ,2018(18):259-260
[6] 王之凡 . 特色產業小鎮建設的思考——以思茅普洱茶小 鎮為例 [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29(15):238-240.
[7] 孫禕然 . 雲南普洱茶廣告營銷成功策略研究 [J]. 福建 茶葉 ,2018,40(07):47.
[8]蘇豔 .整合普洱茶山資源 打造普洱山·普洱茶品牌 [J]. 中國茶葉 ,2018,40(05):80-81.
[9] 趙宏麗 , 葉鋼林 , 雷天寶 . 西薩老馬田普洱茶電子商務 平臺推廣策劃 [J]. 江西通訊科技 ,2018(01):27-32.
回覆列表
全球茶葉產銷量齊升,中國茶葉市場供應增加較快,綠茶、烏龍茶佔主要地位
茶/茶飲品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葉行業的上游為茶葉種植,上游行業的發展直接影響到茶葉產品原材料的供應數量與品質;下游是終端消費者與茶葉深加工行業。
近年來,全球茶葉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其中,亞太地區的綠茶消費增長強勁,而北美、西歐的紅茶市場也已發展成熟。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的茶葉消費量約為544萬噸,2015-2017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達4.3%,預計2018年消費量為567萬噸,到2020年全球茶葉消費量將超600萬噸。
同時,全球茶葉產量穩步增長,資料顯示,2017年產量共557萬噸,2015-2017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5%。預計2018年全球茶葉產量為576萬噸,到2020年產量將超600萬噸。
在國內市場,由於茶園面積穩中增長,湖北、貴州、陝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種植面積分別增加23.6萬畝、21.5萬畝、19.3萬畝、15萬畝,茶葉產量在2017年達到258萬噸。消費量方面,2017年中國茶葉消費量約為193萬噸,消費量穩步增長。2013-2017年,國內茶葉產量、消費量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7.6%、6.0%,預計2018年中國茶葉產量、消費量將分別在277.6、204.5萬噸左右。
目前,茶葉市場中綠茶、烏龍茶佔據主要份額,2017年二者比重分別為61%、13%;但近年的產量比重在下降。同時,普洱茶、紅茶、白茶等其他茶葉份額逐漸提升,紅茶、黑茶、白茶、黃茶等茶類佔26%。此外,市場上的柑普茶、柑紅茶、花草茶等特色產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飲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產品也在增加。
茶葉產業提檔升級,多元化、品牌內涵、健康消費成趨勢
前瞻認為,當前國內茶葉市場已經出現瞭如下趨勢。
政府發揮導向作用促進茶葉產業提檔升級。茶葉是重要經濟作物,也是傳統優勢產業。但是,中國茶產業大而不強、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差距明顯,影響了茶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當前,中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實施,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消費結構加快升級,茶產業提檔升級發展迎來難得的機遇。2016年10月,農業部發布《農業部關於抓住機遇做強茶產業的意見》,強調到2020年的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目標為提高茶葉質量效益、提高茶產業競爭力、提高茶產業持續發展能力;2017年2月5日,中央一號檔案《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提出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促進茶葉等產業提檔升級。
茶葉消費多元化成產業發展新趨勢。消費升級和人口紅利的雙重疊加,營造出更好的產業成長氛圍。“國八條”釋出以來,茶葉的產品結構也在逐步的調整,高階茶市場遇冷,整體行業的利潤率自2013年以來出現回落。行業利潤的回落預示著茶葉的消費也漸漸迴歸飲品的基本屬性。
從消費習慣來看,隨著消費群體進一步細分,多元化的消費將成為茶葉市場的新趨勢。茶葉天然、健康的特點以及對茶文化的推廣,使茶葉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茶葉的主要消費人群也從中老年男性為主向各類人群擴散。不同類別的消費者對茶葉的消費需求也存在較大差異,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費者更加註重品質與品牌內涵。目前中國茶葉行業企業數量多而分散,企業整體規模不大,作坊式小企業較多,達到一定規模並擁有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品牌企業較少。隨著國內消費水平提高,消費者對茶葉的品質、安全日益重視,己經由購買非品牌茶葉逐步轉向購買品牌茶葉。
品牌內涵變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費者感知且獨具特色的品牌將嶄露頭角。未來幾年,茶行業“品類強,品牌弱”的局面還會長期存在,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質化和簡單粗放的品牌建設思維。在對消費者的調研中,“品牌”成為消費者選購茶葉時的首要關注因素,消費者對於知名茶企的品牌溢價接受度遠遠超過想象。另一方面,新的業務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將為茶企帶來更多的機會。從“+網際網路”、“+旅遊”、“眾商模式”、“私人訂製”等新的業務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斷出現。
健康主題的消費需求日趨強烈。飲茶是一種有利於身體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質的習慣,符合現階段消費者對健康和高生活品質的訴求。飲茶人群的增長帶動著茶葉市場規模擴張,促使茶業企業擴大生產,使一些品牌認可度高的茶葉企業脫穎而出。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有機茶類似的健康類食品,必然將進入千家萬戶;在食品安全醜聞不斷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階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綠色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