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藝曲成名趙新

    龍這種藝術是怎樣形成的

    我來答

    水墨太陽

    LV.4 2010-05-04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作為龍的傳人,不能對中國的龍文化一無所知。不瞭解龍文化,就無法瞭解古老的中華文明。龍的原形是什麼?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形象與文化含意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龍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這些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困擾人們,至今也未全部解決,還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這裡,我們將追尋龍的蹤跡,進入遠古的歷史和龍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龍的奧秘……

    龍的起源

    從本世紀初到現在,面世的有關龍的起源和本質的論著、論文已超過百餘種,觀點五花八門,莫衷一是。這裡我們不妨作一簡要的介紹--

    神異動物說

    這是以《辭源》和《辭海》為代表的最普遍的一種觀點。前者說“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後者說“龍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相近的說法還有:“龍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動物神”,“是中國古人幻想出來的動物,”(朱天順)“龍是出現於中國文化中的一種長身、大口、大多數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測變化的世間所沒有的神性動物,”(劉志雄、楊靜榮)

    爬行動物

    衛聚賢說“龍即鱷魚”;王明達說“龍形象的基調是鱷”;祁慶福認為龍“其實就是鱷魚的最早稱呼”;王大有認為“中國最原始的龍是灣鱷、揚子鱷”;唐蘭說龍“像蜥蜴戴角的形狀”;何新說龍“是古人眼中鱷魚和蜥蜴類動物的大共名”。

    徐乃湘、崔巖峋認為“龍是以蛇為基礎的”;李埏說“龍是蛇變成的”,是古人“以蛇為藍本,依照蛇的形狀和特徵,再附加某些想象而塑造出來的”;劉敦願認為“最早的龍就是有腳蛇,以角表示其神異性”;何星亮提出“龍的基形為蛇,而蛇類中最接近龍的是蟒蛇”,因此可以說“龍的原形為蟒蛇”。

    哺乳動物

    劉城淮說“在蛇類和蜥蜴類之外,龍還有一個主幹部分和基本形態,那便是馬類”;他進而指出“充任龍的模特兒之一的馬,最初不是一般的陸馬,而是河馬”,李埏認為“龍的首角是古人摹擬牛頭而塑造出來的”:”我們現在還常說‘牛鬼蛇神’,看來,龍就是二者的結合”。孫守道等提出“龍首源於豬首”。

    物候參照動物

    陳綬祥認為,龍身是“扭動的蟲形”,龍角是先民“測定時間的工具--表”。“在廣大的範圍中,人們選擇不同的物候參照動物,因此江漢流域的黿類、鱷類,黃河中上游的蟲類、蛙類、魚類,黃河中下游的鳥類、畜類等等都有可能成為較為固定的物候曆法之參照動物……後來,這些關係演化成觀念集中在特定的形象身上,便形成了龍。”

    圖騰合併說

    此說以聞一多在《伏羲考》中的觀點為代表。聞氏認為,龍“是一種圖騰,並且是隻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是“蛇圖騰兼併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何星亮亦認為,“龍原是一種圖騰,但它又與其他圖騰有區別。它最初可能是一個部落的圖騰,後來演變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為中華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續時間最長的圖騰神。”

    天象樹神說

    何新曾認為“龍的真相和實體是雲”,“龍就是雲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龍形不過是抽象的旋卷狀的雲紋。而後來逐漸趨於具體化、生物化,並且展開而接近於現實生物界中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的形象。”朱大順指出,“幻想龍這一動物神的契機或起點,可能不是因為古人看到了與龍相類似的動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閃電的現象引起的。因為,如果把閃電作為基礎來把它幻想成一種動物的話,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條細長的、有四個腳的動物。”趙天吏認為雷電龍“三位一體”,龍就是雷電的形象。

    胡昌健說,“龍的原型來自春天的自然景觀--蟄雷閃電的勾曲之狀、蠢動的冬蟲、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現的雨後彩虹,等等……其中虹是龍的最直接的原型,因為虹有美麗、具體的可視形象。”

    尹榮方的看法別緻一些,他認為,“華人傳說中的龍,原是樹神的化身。華人對龍的崇拜,是樹神崇拜的曲折反映,龍是樹神,是植物之神。龍的原型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主要是松)一類喬木。”“松、龍不僅在外部形象上驚人地相似,而且龍的其他屬性,與松也同樣驚人地相似。”

    恐龍遺記說

    葉玉森、徐知白及美國學者海斯等主張龍的觀念應是遠古先民對於巨大的爬行動物恐龍的記憶,或主張先民因對恐龍的恐懼而產生龍崇拜,王大有說,“龍,被古人公認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還是恐龍。古人以具有四足、細頸、長尾,類蛇、牛、虎頭的爬行動物為龍,這可能是古人當時見到並描繪下來的某種恐龍形象……或許古人見到的龍,真的就是恐龍,後來它們漸漸見不到了,才把它的同類海鱷、灣鱷或揚子鱷與其視為一類,加以崇拜。”

    外邦傳入說

    章鴻釗認為中國的龍就是西方文化中的毒龍,約在黃帝時期傳人中土,英國學者史密斯認為世界上的各大文明皆有龍,而且所有的龍都出於同一個文化發源地--巴比倫,中國的龍同樣也是巴比倫古龍的後裔。

    模糊集合說

    對於龍的起源和本質,龐進提出了“模糊集合說”,即認為龍是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霧、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中國龍起源於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是原始先民對身外異己力量模糊崇拜的產物,是以現實生物和自然天象為基礎,貫穿著、體現著模糊思維的藝術創造。

    評述

    作為古生物的恐龍,滅絕於距今七千萬年左右的中生代,最早的猿人生活於三百萬年以前的更新世,中間相差了六千多萬年,因此,猿人是不可能看到恐龍的,也就更談不上對恐龍的記憶和恐懼,顯然,龍為恐龍遺記說,是站不往腳的。

    章鴻釗是中國文化西來說的主張者,其觀點僅僅是一種理論假設。西方文化中的毒龍和中國文化中的神龍在與水的關係上有相似之處,但總體上差異很大,史密斯的說法緣於他的極端傳播論,即堅持認為世界文化發源於埃及和巴比倫,兩人的觀點都產生於本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中外學者對文化現象研究的深入,中國文化西來說和極端傳播論都失去了市場,龍為外邦傳人說也就為學術界所不取了。

    對龍為圖騰合併說也有比較大的爭議,否定的觀點認為,“迄今為止,考古學,歷史學均無可信資料證明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至於兼併與融合其他以馬,狗、魚、鳥、鹿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的說法更是完全出於臆想。”(劉志雄、楊靜榮)學者們還指出,將中國古文物上出現的動物造型或紋飾視作圖騰的表現形式,也是非常錯誤的。因為考古學中的某一型別文化與社會學中某一氏族部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還有的學者從圖騰文化的基本特徵提出悖論,如:幾乎所有圖騰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具體的生物或無生物,而龍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神物”;圖騰是氏族群體成員崇敬的物件,是不得損害、毀傷或殺害的,而在中國的古代典籍和神話傳說中,不乏貶龍、辱龍、鬥龍、斬龍的載述。

    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離今天的時間不會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Mustang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採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穀物以求收穫。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製石器、骨器,手工製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

    為什麼魚類穿遊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麼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為什麼海浪翻卷,虹貫長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

    他們模糊地猜測到,應當有那麼一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有一個頭領那樣;或者說,這些動物和自然天象是這個“神物”的品性體現,像人要說話,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罵一樣。

    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為我們的“時間定位”提供著證據。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巖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巖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接下來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出土的距今達七八千年的陶器龍紋,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距今達七千年的彩陶細頸瓶龍紋,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龍紋等。

    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起點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長足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了。這個“基本”有兩個意思,一是說構成龍的框架、要素、樣式,秦漢時都基本具備了;二是說龍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納新的系統,它並不滿足秦漢時的基本成形,之後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還都在不斷地加減、變衍和發展。

    龍的圖騰形象自商代形成後,隨著悠悠歲月的流轉,其形象也在變化和發展,政治的興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滄桑,歷史的一流一脈都在龍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淺的痕跡,產生過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在商代,龍被作為一種形態怪異的神獸。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給人強烈的神密感和一種獰厲的美,顯示出龍有超越世間的神的權威。商代的龍主要鑄造刻飾在青銅禮器上,線條錯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銅禮器那厚重沉穩的造型,使龍有一種巨大的威懾力,折射出一種無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紀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較為濃烈,這是因為周伐商並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無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來對商進行懲罰。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奪取了天下。周人打敗商人後,不但奪取了體現商人通天權力(實際上是統治權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鑄的禮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觀念。據說周人伐商之時,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鳳,口銜玉矽(也有記載說是口銜丹書)落在周的社廟,代表上天降瑞應給周,所以在周代的禮器上,鳳的形象更為突出,龍的形象趨於弱化,甚至在一些圖案中,將鳳的冠狀物安到了龍的頭上,龍的體態少了那種張揚和獰厲,失去了商代龍的攝人氣勢,變得比較平和,更趨於藝術化與圖案化。

    [編輯本段]龍生九子

    在明代,龍還被人們附會出了一個繁盛的家庭。龍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彙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而演化為龍。然而並非所有的怪異獸像都百川歸海,納入了龍像之中,在與龍形象形成、發展的同時,一些怪異獸象也在發展,並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龍的某一種形象特徵。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聯絡起來。在民間,很久就流傳著龍生九子的說法,但是九子為何物,並沒有確切的記載,然而這一公案卻由於“真龍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結果。據說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來潮,問以飽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倉卒間不能回答,退朝後左思右想,又向幾名同僚詢問,糅合民間傳說,七拼八湊,才拉出了一張清單,向皇帝交了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

    (蟲+八)(蟲+夏):性喜水,被雕成橋柱上的獸形;

    嘲風:喜好冒險,因而人鑄其像,置於殿角;

    睚眥:平生好殺,喜血腥之氣,其形為刀柄上所刻之獸像;

    贔屓:力大,其背亦負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龜;

    椒圖:形狀似螺蚌,性好閉,鋪首銜環是其形象;

    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獸頭之形;

    蒲牢:平生好鳴,它的頭像被用作大鐘的鐘紐;

    狻猊:喜歡蹲坐,佛像座下的獅子是其造型;

    囚牛:性喜音樂,其形為胡琴琴桿上端的刻像;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自遠古以來,廣袤無際的天空一直是人們幻想馳騁的場所。

    星河的浩瀚,明月的皎潔,朝陽的燦爛,雲霞的瑰麗,都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想,把天上視為人間無法比擬的美境;而斗轉星移的天象演化,冬去春來的四時變遷,電閃雷鳴、雨雪霜凍、洪水颶風乃至地震山崩、潮汐海嘯等自然現象與自然災害,又引起人們巨大的驚懼,認為上天存在著無限的權能,既可對人佑護,又可對人懲罰的神抵.這些神居住在美妙無比的仙境之中,注視著地上芸芸眾生的一舉一動,以威力來表達他們的喜怒。於是先民們產生了最初的仙及仙境的概念。按古代典籍《淮南子》、《穆天子傳》的記述,天分為三,崑崙之上有涼風之水,稱為下天,人登上可以長壽不死;再向上是中天,稱為懸圃,是無風無雨的靈界;再向上是上天,是大帝為首的諸神的居住之所。這裡有春山之澤,有清水之泉,溫和無風,飛鳥翔而百獸戲。

    古人對仙境的設想並不是一個模式。除了西北高聳的崑崙外,東方浩瀚的大海也同樣激發起人們的想象力。《列子》中這樣描繪:在渤海東下知幾萬億裡的地方,有一條大山谷,實際上是個無底的溝壑,稱為舊墟。天地間的江河之水,全都流到這裡,但壑中之水既不增,也不少。其中有5座仙山,分別是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每山高下週圍約3萬里,山頂平坦之處9000裡。山與山相距7000裡。山上有金石之臺,禽獸個個通體潔白如雪,又有叢生的珠玉之樹,上結甘美異常的果實,吃了不老不死。仙山上所居之人非神即聖,不可勝數。一日之內即能飛翔往來。

    中國龍文化中,龍的另一項功能是司水布雨。南宋詩人陸游所作的《龍湫歌》勾畫了湫龍行雲施雨的壯觀場面:

    環湫巨木老不花,淵沉千尺龍所家。

    爪痕入木欲數寸,歡者心掉不敢譁。

    去年大旱綿千里,禾不立苗麥垂死。

    林神社鬼無奈何,老龍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風,倒卷江水傾虛空。

    鱗間出火作飛電,金蛇夜掣層雲中。

    明朝父老來賽雨,大巫吹簫小巫舞。

    詞門人散月娟娟,龍歸抱珠湫底眠。

    龍何以被當作司雲布雨的神靈?這與龍的摹寫原型有密切的聯絡,也與遠古的農業經濟息息相關。我們知道,龍雖然是由多種動物的形體結合,並經過藝術的誇張和變異而成,但這些動物大都是與水有關,如魚、鱷、鯢、蛇等,某些與龍的起源有關的自然現象,如雲、虹、閃電等,也與水或雨有密切的聯絡。這樣,龍很容易被遠古的先民想象為一種下可潛於淵、上可騰於天、行有從雲雷電、可影響川澤雲雨的神獸。《易經》中就認為雲從龍,鳳從虎。東漢的學者王充說:“龍聽到雷聲而起。龍起必有云相伴隨,夏季則多有雷雨,龍多登雲,乘雲雨而行走。”

    龍有司水布雨的功能,又是神的助手,因此在上古傳說中,龍也成為神與神之間鬥爭的工具。《山海經》中記載了一則黃帝與蚩尤作戰的故事,故事中說蚩尤率軍隊進攻黃帝,黃帝命令應龍在冀州之野抵抗蚩尤的進攻。應龍受命後用它司水的本領將水蓄積起來,造成缺水,以圖阻止敵人。但蚩尤請來風伯和雨神,縱風下雨。黃帝又從上天派下一名稱作魃的女神協助應龍,止住了風雨,最後將蚩尤擊敗。但應龍與魃也無法回到天上,於是地上大旱。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大詩人蘇軾被貶調湖州。貶調的原因是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調時,蘇軾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謝。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黨的御史們作了手腳,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氣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寫出了略帶牢騷的“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一句。表上後,新黨官員們馬上從中嗅出了蘇軾的不滿情緒,他們決定找一個藉口,再給蘇軾一點顏色。

    藉口很快找到,這就是蘇軾的詩。

    詩人的天性是吟頌,無論是歡樂還是憤怒,都可入詩。蘇軾的弟弟蘇轍知道乃兄的毛病,所以特意告誡他:“北客南來休問訊,西湖雖好莫吟詩。”但蘇軾還是借詩抒發胸臆,宣洩胸中的塊壘,於是被人抓到把柄。到任三個月後,即被押回烏臺(即御史府,宋代糾彈百官的機構)。

    令蘇拭倒黴的詩句是歌詠檜樹的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這兩句詩被人指稱為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於此!”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臺詩案”,這不過是封建社會千百起文字獄中的一起,但原因較為特別,即因“龍”而起,文字中對“龍”的態度有了問題。因為龍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又是皇帝的代稱,皇帝是“真龍天子”。

  • 2 # 剪薈剪紙文化研究院

    龍是華夏民族的崇拜圖騰。

    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龍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蝦眼、鹿角、牛嘴、狗鼻、鯰須、獅鬃、蛇尾、魚鱗、鷹爪、九種動物合而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傳說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係,“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竹書記年》),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為赤龍。因而華人自稱為“龍的傳人”。而西方神話中Dragon,也翻譯成龍,但二者並不相同。

    1.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靈異神物,亦乃萬獸之首。虎鬚鬣尾,身長若蛇,有鱗似魚,有角仿鹿,有爪似鷹,能走,亦能飛,能倒水,能翻江倒海,吞風吐霧,興雲降雨。

    2.封建時代龍作為帝王的象徵,也用來指帝王和帝王的東西:龍顏、龍廷、龍袍、龍宮等。

    3.形狀像龍的或裝有龍圖騰:龍舟、龍燈、龍車。

    4. Lóng龍 姓氏。

    5.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一起並稱“四神獸”。

    6. 西方神話中帶翼的動物。

    7. 佛教中天龍八部之一。

    8.中國傳統十二生肖之一。

    9.恐龍的簡稱,如:馬門溪龍

     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龍形圖案來自於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興隆窪文化因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敖漢旗緊鄰遼寧省,查海遺址在遼寧阜新縣)發現了一條長約19.7米、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興隆窪文化的這條龍的發現,把華人崇龍的歷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

    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駱頭,蛇脖,鹿角,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的樣子,這種複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萬能之神。

    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其中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螭龍,無角名虯。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關於龍的起源,在經歷了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終於取得了一個較為一致的共識: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誌。

    甲骨文中“龍”字為獸首蛇身之狀,頭頂著一個表示刀狀器的“辛”字元號(見右圖,引之康殷著《文字源流淺說》)。

    甲骨文“龍”字有形有聲,既形象又高度概括。其一,獸以猙獰威猛著稱,尤其長有獠牙巨齒的猛獸;層狀閃電照亮雲團時呈面狀,與獸的面部相似,圖中的獸首尤其著力刻畫出牙齒,給人以蒼天發怒的震撼力。其二,蛇的身體呈條形;條形閃電也呈條形。其三,蛇行走宛轉曲折;條形閃電同樣宛轉曲折。其四,蛇隱蔽在陰暗的地方,現身突然;條形閃電隱身陰暗濃密的雲層之中,現身更加突然。其五,蛇多劇毒,一擊便會致人死命,非常恐怖,許多人甚至天生怕蛇;條形閃 電同樣極具威懾力量,閃電過後的雷聲更加令人膽戰之驚。人們見到猛獸或蛇時無不感到恐怖。甲骨文中用獸和蛇來形容龍,表示它是一種令人恐怖、令人敬畏的神秘力量。

    在甲骨文中,“辛”字符號表示“被驅使”之意。甲骨文“龍”字表示這是一種被驅使的力量,驅使它的是天,是古人心目中最高神靈。有意思的是,在遠神話傳說中,龍確實被人驅使,如幫助大禹治水的應龍。天驅使龍幹什麼呢,自然就是古人所渴望的“興雲佈雨”。

    所以,甲骨文“龍”字表示這樣一個概念:其一,它供天驅使;其二,它的聲音是隆隆之聲;其三,它的形象是閃電,頭像獸類,身軀像蛇,隱身在雲團之中;其四,它的工具是雲團;其五,它的功能是接受天的旨意播灑雨水。古人如此刻畫龍,意味著人們既懼怕它,又離不開它,對它敬畏有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羊羊與灰太狼每集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