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名將錄

    紅顏,好像在古代的中就不是一個好的詞語。一提到“紅顏”兩個字,人們首先想到“紅顏薄命”“紅顏禍水”。從這兩個詞我們不難看出古時候的人對“紅顏”有一定的偏見。類似於現在的“黑粉”。個人認為古時候的人嫉妒“紅顏”的天生麗質。

    所以對“紅顏”部分群體所擁有的一點點通病便加以放大,揪住不放。文人騷客更是如此,對待“紅顏”的態度更是極端。好像自己的政治失意全部都是統治者身邊的“紅顏”所害。將自己不被重用的憤怒化為筆尖的力量,全都發洩到一個柔弱女子身上。那麼“紅顏”群體真的有如傳聞那般不堪嗎?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早在奴隸社會,“紅顏禍水”便出現了。夏桀寵愛妺喜,作為夏朝最後一位天子的寵妃。妺喜的真的是擔得起“紅顏禍水”的稱號,出身於部落的美女。首先顏值能打,是一位紅顏。其次妺喜的行為也擔得起“禍水”這個叫法。喜歡聽絲綢撕裂的聲音也喜歡看人們在巨大的酒池裡面游泳。

    這在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妺喜這般奢侈當真是暴殄天物,而且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勢必當時人們的思想落後封建。在男權社會,妺喜喜歡穿男性的衣服,雖然在現在看來這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在當時這般大逆不道的行為肯定會招來好多人的不滿,夏桀也是暴戾無常。

    妺喜與夏桀荒淫無道最終導致了夏朝的氣數將近,商湯滅夏,建立商朝。這樣看來,夏朝的滅亡真的可能是“紅顏”引起的“禍水”導致的。類似的王朝滅亡還有商朝,商朝最後一代天子商紂王,寵幸妲己。聽信奸臣的阿諛奉承,大興樓臺,誅殺比干,最終商朝滅亡。

    後世為了表達對妲己的怨恨,將其身份化作一隻陰險狡詐的狐狸精。後世對商朝商朝的滅亡也是歸因於是商紂王聽了妲己的枕邊風,是狐狸精妲己迷惑了紂王。而除了對紂王好色,暴戾的批判外,再沒有其他的不滿。原始社會的最後一個天子是西周的周幽王,熟悉周幽王是因為他為了博寵妃褒姒一笑。

    而“烽火戲諸侯”,最終周天子失去了諸侯對自己的信任,在真正的敵人入侵時,不得不自刎在烽火臺。當然了,後世對褒姒的評價也沒有比褒姒,妺喜好到哪裡。“紅顏禍水”絕不僅僅在原始社會,即使古代中國從原始社會進化到封建社會,“紅顏”即為“禍水”的言論也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漸減少。

    典型的朝代有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踐獻上沉魚落雁之貌的西施,曲線救國,打敗吳王闔閭。西漢的漢成帝沉迷於飛燕合德的美色,而荒廢朝政。在王太后賜死飛燕合德後,後人提起飛燕合德便認為她們是禍是亂。唐朝玄宗寵愛楊貴妃而引發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由盛而衰。

    唐玄宗以後,文人騷客皆吐槽楊妃,高歌梅妃,認為都是楊貴妃的迷惑使得玄宗失去了原有的明智。清朝的順治帝為了董鄂妃甘願放棄江山,出家為僧。在人們眼中,浪漫的背後也是“禍水”在作怪。清朝詩人曾吟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有“禍水”,必定就有“甘霖”。

    秦朝的秦宣太后,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太后,作為一名普通的妃子,卻能夠為六國有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做出奠基的貢獻。西漢皇后陰麗華,一代賢后,制止了自己外戚干政的局面。西漢著名美女王昭君能夠舍小家顧大家,甘到塞外和親,確保了西漢和匈奴長達百年的和平。

    唐朝的長孫皇后,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時,不露懼色,成為皇后後不恃寵而驕。仍然和睦後宮,試想,如果沒有長孫皇后為李世民打理後宮。貞觀之治可能也不會如現在這般,有如此高的評價。更不用說有“媚娘”之稱的武則天那“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的功績了。還有巾幗不讓鬚眉的花木蘭。

    綜上可知,“紅顏”可能是禍水,但是不能一見到“紅顏”就“一棒子打死”,全部認為其為禍國殃民的妖怪。其實在我看來“紅顏”真的不是禍水。她們只是帝王為了開罪的犧牲品。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會,這些“紅顏”的命運也是身不由己的。記得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有這樣一句話,繁盛時,她是帝國的象徵,衰敗時,帝國將不再需要她。

    這是劇中對楊貴妃的評價,我想這句話也是適用於所有被當做“禍水”的紅顏。在男權社會,一個女子連自己的命運都不能自己做主,何來能夠掌握一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能力。縱觀中國五千年曆史,每一個皇帝身邊都有出挑的美女。但是卻不是每一個皇帝都因為有著這些“紅顏”而使自己的國家滅亡,使自己成為亡國之君。

    比如齊宣王喜歡美女夏迎春。卻也沒有冷落頗有才華的鐘無豔,齊國也是各國畏懼的諸侯國。其實,我們不難看出將美人定義為“禍水”的,大都在一個朝代末代,氣數將盡。皇帝自知無能為力,只好放縱自己,他們沉迷於美色,或許他們能夠自己安慰自己。

    國家的滅亡不是因為自己的無能,也是因為這些美女使自己迷了心智。這類皇帝大概也是個昏君,本就天資低下,試問,如果不是自身的原因,抵不住誘惑,那麼,縱使眼前美女如雲,也能鎮定自若。時至今日,這些被定義為“禍水”紅顏揹負了太多,國家的滅亡與她們無關。

    卻與亡國之君一起揹負著滅國的罵名,即使她們用自己的生命來為國家獻祭,也阻礙不住死後的偏見。紅顏無罪,她們不是禍水,錯的是統治者,那些不敢承認自己錯誤的統治者。這些紅顏不過是為統治者開罪的可憐人。

  • 2 # 開心畫者

    紅顏禍水,是歷史上那些淫逸權貴把自己威權擔責應該做好的事切底做壞後,想方設法找到的可惡卸責藉口。嬌嬈溫柔美麗如花的女子,美麗何罪之有?為世間養眼添彩,只是無奈為權勢力摘取為手中物,終日沉迷玩賞,不務正事,荒業敗績,實乃自身頹敗之為,十足禍水不自認,反說花兒害了他,真豈有此理!關鍵是其聲大,誰敢說不?於是"紅顏禍水"盛傳,可悲,美麗如花溫婉如水的紅顏!

  • 3 # 霧巷清歡

    古代紅顏就一定是禍水嗎?看到這個題,心中一陣感概,不僅僅是古代,現在人們不也常常指責長相貌美的女人為禍水嗎?不也常常說找了個貌美的老婆不安心嗎?前兩天才答了個這樣的題。

    紅顏禍水這個詞來源於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我們讀書的時候學過,還有上下五千年的書裡也有的,說的是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美人褒姒一笑,竟幾次點燃用於邊關告急時用的烽火,使各路諸侯長途跋涉而來,結果不是,只是周幽王為讓褒姒開心而開的玩笑而己,從此以後眾諸侯再也不相信周幽王了,就像那長期騙人,喊狼來了的小孩一樣。

    古代被說成是紅顏禍水的女人很多,如妲己,妹喜,西施,呂雉,楊玉環等等,這其中妲己的故事也是大家熟悉的,她是帝辛征戰之時帶回的戰利品,妲己身材很好,長相秀氣,深得帝辛喜歡,帝辛從此不思朝政,一心只想著女人,最後滅亡了,但是這一切的一切莫非真的全是女人們的錯嗎?

    在我看來,女人其實是弱者,特別是古代的女人,她們的一生一世幸福與否關鍵是她的男人寵不寵愛她,她的命運完全掌握在男人手裡,況且古時候的男人並非一夫一妻而是有很多的女人,因此女人們一生都是在爭寵中度過,她們為了籠住男人,為了自己的幸福使盡心計,為的就是讓男人多看她幾眼,女人是禍水,但主要的責任是男人造成的,但是男人們為了推卸被滅囯的責任,為了掩飾統治者的昏庸,就將所有的責任推給女人,女人們成了犧牲品而己。

  • 4 # 赤焰子

    當然不是,這是典型的男權至上論觀點。

    之所以形成這種觀點,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第一,男性掌握絕對的輿論控制權。古代社會,女性識字率遠遠低於男性,文字權全掌握在男人手中,女人無法對社會輿論進行把握,男人對女人的不滿就經常付諸於文字,在客觀上導致了文字的流傳至今。

    其次,從哲學的內因和外因分析。紅顏禍水, 這恰恰是男人沉迷女色,陷於溫柔鄉以後,因為事業失敗,最終將其歸咎於女人,這從根本上講,是男人自己的問題,怪不得女性,這是男人耍無賴的做法,不在自己身上找問題找原因。

    第三,紅顏禍水,這句話太絕對。我們不排除有一些蛇蠍心腸的女人,向蘇妲己之類的人,但是就像男人一樣,男人也有好壞。我們也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往往還有一個偉大的女性,而有的偉大女性絕對算得上紅顏。

  • 5 # 口水雜談

    當然不是了. 女禍觀念是父權制社會的荒謬觀念之一,在世界各國和地區均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在中國,夏商周三代亡國之罪過,便是由妹喜、擔己、褒擬三位女性來承擔的。在西方,亞當也是受夏娃誘惑而犯下千古原罪。 女禍論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其一,女人的存在就是一種危險;其二,性別意識... 女人的行為活動;其三,天子還有以女禍告誡諸侯的制度。其共同主題是表現女色、情愛給男性造成的困擾及禍患。

  • 6 # 歷史湮滅的足跡

    紅顏禍水四個字經常形容在古魅惑君王的女子。比如,褒姒、妲己、楊玉環等。幾乎每個王朝都會有那麼一兩個。

    紅顏真的是禍水嗎!不禁感嘆。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時裡。很多時候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屬品。

    就拿妲己來說,《左轉》中有記載,商王朝為了擴張領土攻打蘇部落,由於蘇部落比較弱小無力抵抗,於是就戰敗後獻上牛羊、馬屁和美人,而妲己就是其中一個,說白了她只是紂王的一個戰利品而已。妲己在嫁給紂王時,紂王已經60歲了。而且紂王本身剛猛自負,不願聽人擺佈。說他亡國是因為妲己禍國殃民簡直是無稽之談。

    商紂王本身就淫樂無度,而妲己只是剛好滿足了他對美人的需求罷了。

    再看楊貴妃,楊玉環跟武則天同是唐朝非常有名的女人,但她們卻有些完全相反的性格和不同的命運。楊玉環是個比較淡泊的女子,在唐朝後妃中她嬌媚卻不妖豔,可能跟她在尼姑庵待過有一定關係。也因此唐玄宗特別鍾愛與她,而楊貴妃也是一味享受在和唐玄宗的情愛裡,從不幹政。在叛軍想殺楊貴妃時,唐玄宗稱“貴妃無罪”,而楊玉環身為一個女子確實沒有最錯什麼。如果真說錯,那可能就是沒有時時刻刻叮囑皇帝少寵愛她 多關心政治和百姓。就因為這樣就將罪名全怪到一個女人身上,未免有些。。太過牽強了。

    所謂紅顏禍水,並不是女人真的是禍水,只不過是男人為了推卸自己的責任,而將罪名強加到女人身上罷了。

  • 7 # 震言

    “紅顏禍水”一詞大約成型於唐朝時期

    “禍水”一詞出於漢代淖方成之口,代指惑人敗事的女子。

    “紅顏”出自於杜甫的詩《暮秋憶枉裴道州手札》,代指美麗的女子。

    二者結合起來就是我們所常說的“紅顏禍水”,意指漂亮女人是禍害的根源。

    古代禍水的紅顏確實不少

    先說歷史有名的四大妖姬:妺喜、妲己、褒姒、驪姬就是紅顏禍水的最典型代表。這四人各個是國色天香的容貌,引得一代代君王沉淪美色,誤朝誤國。

    再說直接干預朝政的一批:呂雉、武則天、慈禧,這幾人雖為女兒身,卻有男兒心,分別在漢、唐、清三朝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最後看一定程度上改變歷史走向的一批:貂蟬、楊玉環、西施、趙飛燕几人或出於自願,或出於無奈,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時的政局,可謂都是四兩撥千斤的主兒。

    紅顏也好,禍水也罷,說回來,生得美並不是她們的錯,還是當權者沉迷女色、肆意放權的結果。

    就像之前我和愛人一起看《甄嬛傳》一樣,皇帝看上了甄嬛的妹妹玉嬈,愛人問我“皇上明明已經有了甄嬛,為何還要惦記她妹妹呢?”我告訴他說“這就是權利的慾望,整個大清都是他的,對待女人又怎會善罷甘休呢。”當權者一心想把所有“紅顏”都據為己有,而後寵愛無限,自然易發“禍水”。一部電視劇雖不足以做史料參考,但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

    紅顏立功同樣不在少數

    說到歷史上“紅顏”的貢獻,不得不提的是歷來有之的和親政策,這些紅顏捨棄王宮的榮華安逸,遠赴邊塞他鄉,用她們的一生換取了當朝的穩定,換到了國家的和平,換來了百姓的安和。

    和親政策中,最為著名的要屬大唐文成公主和西漢王昭君:

    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兩百年間,和平共處。

    昭君出塞,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漢匈兩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關係,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和親之外,歷史上還有無數的“紅顏”在歷史長河推衍中不遺餘力的奉獻著自己:

    美貌、智慧與勇氣並存的楊門女將;

    勤儉明德、後宮典範的明朝馬皇后;

    賢明、大德、的清朝孝莊文皇太后;

    斷機教子、能識大局的戰國孟子母;

    天生麗質、驚世紅顏的她們,影響著當朝,改變著歷史,啟示著當下。

    歷史太多的經驗告訴我們,女人可以美,皇帝可以色,重點就在於度的把控,所以說是不是禍水跟紅顏並無多大關係,重點在於當權者的態度。

  • 8 # 蘇皮皮

    紅顏,好像在古代的中就不是一個好的詞語。一提到“紅顏”兩個字,人們首先想到“紅顏薄命”“紅顏禍水”。從這兩個詞我們不難看出古時候的人對“紅顏”有一定的偏見。類似於現在的“黑粉”。個人認為古時候的人嫉妒“紅顏”的天生麗質。

    所以對“紅顏”部分群體所擁有的一點點通病便加以放大,揪住不放。文人騷客更是如此,對待“紅顏”的態度更是極端。好像自己的政治失意全部都是統治者身邊的“紅顏”所害。將自己不被重用的憤怒化為筆尖的力量,全都發洩到一個柔弱女子身上。那麼“紅顏”群體真的有如傳聞那般不堪嗎?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早在奴隸社會,“紅顏禍水”便出現了。夏桀寵愛妺喜,作為夏朝最後一位天子的寵妃。妺喜的真的是擔得起“紅顏禍水”的稱號,出身於部落的美女。首先顏值能打,是一位紅顏。其次妺喜的行為也擔得起“禍水”這個叫法。喜歡聽絲綢撕裂的聲音也喜歡看人們在巨大的酒池裡面游泳。

    這在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妺喜這般奢侈當真是暴殄天物,而且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勢必當時人們的思想落後封建。在男權社會,妺喜喜歡穿男性的衣服,雖然在現在看來這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在當時這般大逆不道的行為肯定會招來好多人的不滿,夏桀也是暴戾無常。

    妺喜與夏桀荒淫無道最終導致了夏朝的氣數將近,商湯滅夏,建立商朝。這樣看來,夏朝的滅亡真的可能是“紅顏”引起的“禍水”導致的。類似的王朝滅亡還有商朝,商朝最後一代天子商紂王,寵幸妲己。聽信奸臣的阿諛奉承,大興樓臺,誅殺比干,最終商朝滅亡。

    後世為了表達對妲己的怨恨,將其身份化作一隻陰險狡詐的狐狸精。後世對商朝商朝的滅亡也是歸因於是商紂王聽了妲己的枕邊風,是狐狸精妲己迷惑了紂王。而除了對紂王好色,暴戾的批判外,再沒有其他的不滿。原始社會的最後一個天子是西周的周幽王,熟悉周幽王是因為他為了博寵妃褒姒一笑。

    而“烽火戲諸侯”,最終周天子失去了諸侯對自己的信任,在真正的敵人入侵時,不得不自刎在烽火臺。當然了,後世對褒姒的評價也沒有比褒姒,妺喜好到哪裡。“紅顏禍水”絕不僅僅在原始社會,即使古代中國從原始社會進化到封建社會,“紅顏”即為“禍水”的言論也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漸減少。

    典型的朝代有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踐獻上沉魚落雁之貌的西施,曲線救國,打敗吳王闔閭。西漢的漢成帝沉迷於飛燕合德的美色,而荒廢朝政。在王太后賜死飛燕合德後,後人提起飛燕合德便認為她們是禍是亂。唐朝玄宗寵愛楊貴妃而引發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由盛而衰。

    唐玄宗以後,文人騷客皆吐槽楊妃,高歌梅妃,認為都是楊貴妃的迷惑使得玄宗失去了原有的明智。清朝的順治帝為了董鄂妃甘願放棄江山,出家為僧。在人們眼中,浪漫的背後也是“禍水”在作怪。清朝詩人曾吟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有“禍水”,必定就有“甘霖”。

    秦朝的秦宣太后,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太后,作為一名普通的妃子,卻能夠為六國有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做出奠基的貢獻。西漢皇后陰麗華,一代賢后,制止了自己外戚干政的局面。西漢著名美女王昭君能夠舍小家顧大家,甘到塞外和親,確保了西漢和匈奴長達百年的和平。

    唐朝的長孫皇后,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時,不露懼色,成為皇后後不恃寵而驕。仍然和睦後宮,試想,如果沒有長孫皇后為李世民打理後宮。貞觀之治可能也不會如現在這般,有如此高的評價。更不用說有“媚娘”之稱的武則天那“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的功績了。還有巾幗不讓鬚眉的花木蘭。

    綜上可知,“紅顏”可能是禍水,但是不能一見到“紅顏”就“一棒子打死”,全部認為其為禍國殃民的妖怪。其實在我看來“紅顏”真的不是禍水。她們只是帝王為了開罪的犧牲品。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會,這些“紅顏”的命運也是身不由己的。記得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有這樣一句話,繁盛時,她是帝國的象徵,衰敗時,帝國將不再需要她。

    這是劇中對楊貴妃的評價,我想這句話也是適用於所有被當做“禍水”的紅顏。在男權社會,一個女子連自己的命運都不能自己做主,何來能夠掌握一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能力。縱觀中國五千年曆史,每一個皇帝身邊都有出挑的美女。但是卻不是每一個皇帝都因為有著這些“紅顏”而使自己的國家滅亡,使自己成為亡國之君。

    比如齊宣王喜歡美女夏迎春。卻也沒有冷落頗有才華的鐘無豔,齊國也是各國畏懼的諸侯國。其實,我們不難看出將美人定義為“禍水”的,大都在一個朝代末代,氣數將盡。皇帝自知無能為力,只好放縱自己,他們沉迷於美色,或許他們能夠自己安慰自己。

    國家的滅亡不是因為自己的無能,也是因為這些美女使自己迷了心智。這類皇帝大概也是個昏君,本就天資低下,試問,如果不是自身的原因,抵不住誘惑,那麼,縱使眼前美女如雲,也能鎮定自若。時至今日,這些被定義為“禍水”紅顏揹負了太多,國家的滅亡與她們無關。

    卻與亡國之君一起揹負著滅國的罵名,即使她們用自己的生命來為國家獻祭,也阻礙不住死後的偏見。紅顏無罪,她們不是禍水,錯的是統治者,那些不敢承認自己錯誤的統治者。這些紅顏不過是為統治者開罪的可憐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皇帝自稱是“孤家寡人”,會不會有一堆逢迎的大臣太監等圍繞著他,導致他聽不到真實的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