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羅小胖愛理財

    一、風險能力與目標不同,導致金錢觀不一樣

    不可否認,很多窮人的思維相對比較老舊,他們對錢的風險接受能力以及目標是不一樣的。說白了,是想將錢努力的存下來,而且容不得自己所存的錢有半分的損失。

    而有錢人卻不一樣,他們會享受理財或投資帶來的快感,而且會在賺錢與虧損之間慢慢的摸索一條更佳的方案,找準了這種適合自身的方案,便能加快財富的積累。利用錢生錢,遠比光儲蓄要強得多。

    其實,或許大家也發現了,很多父母存了一輩子的錢,但到頭來非但不能支撐孩子買房的夢想,甚至是錢還在不斷的貶值。如此一來,便會導致越來越窮,甚至是這種思維會帶給下一代人,讓他們也一直存下去,最終都不可能翻得了身。

    二、窮人不相信科技,富人享受科技

    另外,窮人之所以窮,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思維以及觀念方面的影響。也就是說,窮人在接觸新鮮事物的時候,會先天性的排斥,而待看到別人賺錢了,或者說別人透過新鮮事物改變生活了,自己才開始慢慢的去接觸。

    這,說得好聽點叫做保守,說得難聽點,要叫觀念老舊。正是這種老舊的思想,會導致窮人在追趕富人的腳步上慢很多拍,最終差距越來越大。

    例如,時下是一個網際網路理財非常流行的年代,但依然還有很多窮人不相信這種理財方式,寧願將錢放在銀行裡享受活期的利息,這種存款方式,完全不能帶來一點實質性的幫助。他們在保守的同時,又非常的羨慕富人透過錢生錢賺了一大筆,就這樣糾結的活著。

    三、窮人相信雙手,富人相信知識

    知識改變命運,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聽過,應該也沒有誰會反駁。的確,只有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才能改變自身的命運。在這方面來看的話,富人更加堅信這一點,所以他們每天不停的在看書,並且將一些書中有用的知識記下來,時間一久,自己思維也就得到了昇華,甚至能從中嗅出一絲賺錢的商機。

    在這方面來看,窮人就相對排斥一些。他們固然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但多半會自暴自棄甚至是抱怨自己看不進去書,甚至是一味的排斥某些理財類書籍,認為那都是騙人的。誠然,有些書籍的確是質量堪憂,但是書中總有一兩個知識點能夠有用。

    窮人,其實更加的堅信自己的幸福是透過雙手創造出來的。這話,放在十幾年前的確受用,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只有知識與技術相結合,再透過理財等手段不斷讓自己的錢增值,才能真正的做到幸福生活,不然,就只能是不斷的從事一些體力的勞動,最終依然沒錢,依然是窮人。

    乍一看上去,窮人與富人之間似乎只是財富上的差距,但是其背後,卻是思維層次上的差異,以及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正是這種差異,時間一久之後,雙方的差距將會越來越明顯。

    窮並不可怕,甚至很多富人都是窮過來的,但是,哪怕再窮,也要做出一定的改變,不斷的充實自身的知識,甚至是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改變自己的命運與人生,甚至是財富,不是嗎?

  • 2 # 欣冉跨境電商孵化中心

    我感覺有錢人就有有錢的道理的,他們對錢更有一定追求,至於說沒錢人愛儲蓄,我感覺是因為更保守,他們的觀念就是這樣的,講一下我自己吧,大學畢業之前在學校勤工儉學存了一小部分錢,存在支付寶裡面的餘額寶裡,每天數著利息,身邊有的同學早就做起來小生意,而是好像還很不錯的樣子。於是我也想找一個比較好的事情去做,接觸過快遞行業,然後就買了一個電動三輪車開始跑快遞,跑了不到倆月我就放棄了,放棄不是因為我做不了,而是我接觸快遞行業的時候發現電商真的很賺錢,每天大大小小的快遞讓我看到了商機,但是做哪一塊電商呢?我決定不做國內電商,因為國內電商過分飽和,做起來難度太大,思來想去我決定做跨境電商,還好當時選對了路,如今一個月單店鋪最高營業額45萬,我感覺我已經做的比較好了,至少比當時把錢存在支付寶裡要強很多

  • 3 # 資本小散

    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為什麼記帳會讓窮人愈來愈窮?因為記帳會讓窮人成為事後諸葛,查帳則會讓富人洞燭機先。

    窮人總是在數字上下文章,只是加一塊減一塊就像發生什麼大新聞似的,這樣的觀念,只能計算眼前擁有的收入與支出,而無法衡量未來的資產與負債,因此就只好在加加減減的小錢中庸碌一生。

    窮人的注意力總是隻在數字上

    富人不會把時間花在沒有效益的事情上,他們不記帳,但必定按時查帳。只有加減的數字遊戲對他們而言一點用處也沒有,衡量金錢的關鍵,應該要從「比例」開始。

    窮人的金錢觀念錢是等差級數,不是賺一元就是虧一元,但富人的觀念是等比級數,轉眼之間就已賺了好幾座金山銀山。

    想變成有錢人,你得先知道有錢人都在做什麼。富人想的跟你不一樣,做的也不一樣,如果你不觀察不學習,以為用窮人習性就可以為自己的身價翻本,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不過,想成為富人其實並不難,只要你願意把身上的窮人習性升級為富人慣性,雖然剛開始一定會發生程式不相容的成本,但最終一定會讓你大呼值回票價。

    十年不喝星巴克,就能買一棟房子?

    「在我眼裡金錢像糞便一樣,如果你把它散出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要是把它藏起來,就會變得臭不可聞。」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信中寫到。

    洛克菲勒幾乎是「富人」的代名詞,但他卻不會告訴你省錢能致富。

    洛克菲勒

    有錢人喜歡的不是「有錢」,只是無法忍受貧窮;富腦袋的「脫貧計劃」之所以能成功,就是不想忍受低水平的生活。

    知名的「拿鐵理論」說的是:每天少喝一杯星巴克拿鐵,幾十年後,省下來的錢足以買一棟臺北的房子。

    就算你根本不喝星巴克,你有因此買得起房子嗎?

    如果這是真的,窮忙族早該絕跡了。

    那些大老闆的桌上每天都擺一杯星巴克,他們照樣坐擁豪宅,甚至是好幾棟;你只能望著老闆桌上的星巴克,喝著即溶咖啡、咬牙切齒的默唸「我要省錢」。

    你能忍耐龐大的工作量和高漲的物價,但薪水卻不會因此追上通膨的速度。

    如果你仍想靠著儲蓄脫貧,十年後你還會在原地踏步;如果你認為勒緊褲袋就能抵抗通膨,四十年後你將追悔莫及。

    猶太人的致富典籍《塔木德(Talmud)》中有段名言:「上帝把錢作為禮物送給我們,目的是讓我們購買這世間的歡樂,而不是讓我們攢起來還給祂。」

    我們一直被教導節約理財,卻經常忽略一個事實──錢本來就是拿來用的。

    試想到星巴克消費讓你心情愉快,使得工作效率大增,那樣的效益就不是「拿鐵的價格加上投資報酬率」可以取代的。

    只會勒緊荷包的人,絕對賺不到錢

    很多理財方式一味鼓吹存錢,卻忽略懂得花錢才是健康的致富之道;這不是鼓勵你效法美華人的「負債式享受」,有錢人自有一套「量力而為」的享受方式。

    80%的人有儲蓄的習慣,錢有八成是放進銀行;富人們卻幾乎不會把錢存在銀行裡,而是想方設法的「貸」錢去用。

    同樣是挑選住屋,窮人只願意每個月花錢租屋;有錢人會評估房產的增值率,相中滿意的房子貸款也要買下,不僅住得舒服、轉手還能再賺一筆,何樂而不為?

    窮人就算繳一輩子房租,房子也不會變成自己的,付出的錢多半打了水漂;相反的,有錢人在貸款買屋的那一刻,擁有的不只是一棟房子,還有隨時間增值的財富。

    從現況看來,愈捨得花錢的人愈有錢,愈不敢花錢的人愈窮。

    想在理財上自我突破,先換顆富人的腦袋,別再想著「我只賺22K,根本無財可理」,這隻會讓你永遠無法擺脫貧窮的命運。

    為何有錢人從不蒐集折價券和排隊撿便宜?

    我曾經聽過有個案例是這樣的,有位不動產業界的大老闆,早上在家固定都要看三份報紙,瞭解每天的時事與趨勢,每當他看完報紙後,就會放在桌上跟早餐一起讓女傭收拾。

    一直以來其實他心裡都有個疑問,就是每次在回收箱的報紙總是看起來破破爛爛,被東剪一塊西剪一塊,於是他忍不住向女傭問起這件事,結果對方回答,因為每天的報紙上都會有50元商品折價券,所以就會花幾分鐘的時間把它們剪下來。

    用餐結束之後,女傭收拾完早餐,就花了5分鐘剪下報紙上的折價券,同一時間,在書房談生意的大老闆,把房子賣出之後一轉手就賺了5千萬。

    我們都想當有錢人,但總是常常在做女傭會做的事,完全不知道名為「省錢就是賺錢」的稻草堆下,暗藏意想不到的貧窮陷阱。

    使用折價券的次數愈頻繁,荷包的生命就被折壽得愈多

    折價券就是業者極盡所能要讓窮人掏出錢的殺手鐧,他們會灌輸你「很窮嗎?沒關係,用折價券就可以幫你省錢」或是「折價券保證可以讓你用最少的錢買到多的東西」的觀念。

    但是他們故意沒說出口的事實是:雖然打折,但買愈多就一定花費愈多,而且還會買下一些不需要的東西。

    窮人花時間蒐集折價券,以為可以讓荷包不會瘦得這麼快,無形中卻因為價格便宜,導致多買了根本不必要的東西,反而花掉更多的錢,每個月的月底依舊要面對「月光光,心慌慌」的窘境。

    堆積如山的折價券只堆疊了你的成就感,以及成為有錢人的假象,並不能真正讓你得到額外的金錢,而且你省下來的錢,日後還是必須被花掉,你只是遞延它被使用到的時間而已。

    窮人只有省小錢的觀念所以只能賺小錢,而富人會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賺更多錢。

    成本與效益,是成為富人的必備觀念

    富人不會花時間去搜集折價券或是排隊買便宜,因為他們瞭解時間成本的重要性,既然每天24小時是無法變動的成本,在成本不能調整的情況下,想要有高收益,就要選擇能產生高收益的方法。

    而排隊搶便宜對富人來說除了「浪費時間」之外,不然就是「毫無意義」。他們在喝一杯水的時間就能幫自己賺進大把鈔票,怎麼會把時間花在排兩個小時的隊,只是為了前一百名的消費者可以享受半價的芒果冰。

    同樣是一分鐘,窮人如果能賺到錢就心滿意足,富人則是絞盡腦汁,能賺一萬元就絕對不賺一百元。

    窮人完全不瞭解成本與效益的概念,他們只知道只要做了這件事就會得到這個結果,富人會考慮到這個結果是否值得花費這些時間及金錢後,再決定是否要進行。

    當窮人在蒐集便宜的優惠券,富人可能已經在研究世界趨勢與經濟動態,正準備要加碼投資或是擴大事業版圖。

    窮人只知道鈔票的多跟少,富人卻瞭解金錢的本質,他們深知金錢是工具,身價才是財富,不使用折價券的原因,是因為不希望身價也跟著折價了。

    把錢花在刀口上,不會讓你翻身致富

    事實上,你的消費方式,將會決定你未來會變成窮人還是富人。

    曾經聽過很多上班族談論他的理財之道,最普遍的說法就是:「我的錢都花在刀口上。」所以每天花大把時間在貨比三家「省小錢」,一看到清倉大拍賣就見獵心喜,其實,錙銖計較可以省下多少銅板,才是壓垮窮人的最後一塊「磚頭」。

    窮人之所以窮,不是因為沒有投資的資金,而是沒有讓自己變有錢的腦袋。窮人的錢幾乎拿來當作生活費用,用負債消費的方式過日子,無法轉換為創造更多收入的資本;相反的,富人之所以愈來愈有錢,是因為他們的消費都是資產性的流動。

    富人的手邊不會留有太多現金,因為他知道鈔票每分每秒都在變薄,他們在意的是資產淨值,富人手上的鈔票跟著他們的注意力流動,在分秒間不斷轉換成不同形式的資產。

    窮人的眼中只看得到工作收入,他們手上的鈔票無法簡化,財產只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歸零,最後甚至會變成沉重的負債。

    大多數人還在依循著上一代對金錢的態度,先找到一個穩定工作努力向前,再把薪水拿來儲蓄買房子,這樣看似務實的理財觀念,會讓你未來遭遇到非常大的風險。

    很多人都是沒有目的的存著錢,當一個「守財奴」或是「屋奴」,終其一生也很難變成真正的富人。

    窮人無論任何情況都習慣「Show Hand」

    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會把錢放在不同地方。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個簡單的道理人人都懂,儘管如此,我還是經常聽到很多人會說:「我手上的錢全都拿來投資某支股票」或是「我的收入都用在哪裡了」,直到有一天莫名其妙被「斷頭」或「套牢」,才嚷著要去跳樓。

    事實證明,貧窮是一種習慣,不是你的口袋有多少錢。

    很多人最不想要的就是債務,但是腦子裡卻沒有任何風險概念,經常用「Show Hand(梭哈)模式」拿自己畢生的積蓄到市場上豪賭一把,這就是窮人不可逆的慣性。

    所以,想要脫貧的第一堂課,就是不要再感情用事把手上的錢「All In」,學習分配金錢用在甚麼地方非常重要。

    富人的致富模式基本上都遵循同一個法則,他們聚焦在「如何運用自己的金錢」,而不是如何存錢,他們不斷地把錢投資在可以創造更多現金、提供被動收入、對抗通貨膨脹,以及不斷增值的資產之上。

    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雙城記》開頭寫著:「那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現在我們也面臨了同樣的時代;美好的是,任何人都有機會在全世界經濟重新洗牌的時候,乘勢而起一躍變成富人;糟糕的是,你抱著窮人的信念兜兜轉轉了大半輩子,最後還是過著原來的窮酸日子。

    大部份的人都逐漸淪為窮忙族與低收入戶,你每天拚命賣力工作也快要賺不到三餐溫飽的收入,想要置換你骨子裡的貧窮基因打造成富貴體質,首先,趕快丟掉窮人的信仰,克勤克儉不是你的致富聖經,鐵飯碗更不會變成你的救贖。

    我們總是為了手邊沒錢而感到羞愧苦澀,只有讓自己學會用富人的想法思考,痛下決心將貧窮的內在「重新裝潢」,這才是真正讓你翻身的「富貴風水」。

    富人的富,不是先天的,窮人的窮,也不是命定的。

    人之所以會有窮富貴賤之別,其實關鍵是在習性,而不是祖先風水或八字好不好,更不是取決於你的爸爸是誰或有沒有娶到富可敵國的千金小姐。

    說難聽一點,如果你整個人都散發著「窮酸」的習氣,就算你祖先或老爸多有錢,你也稱不上是富人或有錢人,頂多是擁有很多鈔票且身上散發著銅臭味的暴發戶罷了。

    畢竟,做人可以沒錢,但不能窮酸一生。

    習性,才是決定你是富人或窮人的關鍵點。

  • 4 # 若土投資

    關於這個問題,主要是人的財商差距引起,推薦大家去看看羅伯特·清崎的《窮爸爸富爸爸》,財商教育的經典書籍,讓人受益匪淺,窮人富人對錢的態度完全不同:

    1、讓錢去幫您掙錢,窮人儲蓄,富人從銀行借走窮人的儲蓄去掙錢;絕佳案例:看看那些早年能從銀行借款買到房子的人吧,現在賣掉房子,都是40倍以上的收益。所以窮人要做個富人必須學會從銀行借錢,

    2、關於負債與資產區分,負債永遠是從您手裡拿錢,比如貸款買的汽車;資產是能夠不斷產生現金流的財產,往您口袋裡經常放錢的財產,如果您利用上述貸款購買的汽車做一些事情,收入超過按揭貸款以及磨損,這部車子成為了您的資產。

    給大家一個思考題,當下貸款買的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呢?

    3、在生活中你掙了多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了多少錢,需要積蓄一些錢。這些積蓄的錢將成為您投資的第一步,否則您永遠都會成為貓追老鼠中的那隻老鼠,只有工資收入勞苦一輩子,而不可能成為富人。

    4、套利,《窮爸爸富爸爸》作者本人羅伯特·清崎就是靠地產套利發家致富的,套利是投資界的大殺器,需要每個人去發現;回到前文關於貸款的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的話題:如果您的8成20年按揭貸款的月供是10000元,而您的房租每月收入也是11000元,出租的稅費、維修、中介費用大約1000元,那您的房租正好覆蓋按揭月供,不計算未來房租隨著通貨膨脹上漲,那您想象過麼,20年後,房子完整的屬於您了,而您只付出了2成首付,這是一筆很好的套利投資,只支付2成首付,20年後卻拿到了房產的全部產權,8成房款銀行給你提供了,而月供則由房客幫你支付了。

    筆者10多年前曾誤打誤撞(當時還沒有閱讀過《窮爸爸富爸爸》),也實現了這樣一筆投資,在中關村買下一商住兩用房(住宅立項,辦公裝修),8成20年月供8000,首付30萬,兩年後房子交付時月租金12000元,當然現在這套房子的租金已經超過3萬了,早把當年的首付都覆蓋了,很好的一次套利成功的體驗。後來基本再沒有發現如此黃金的套利機會。

    對於當下買房,大部分是無法實現租金覆蓋月供的,如果是自住,如果按照從負債永遠從您口袋裡拿錢的定義,在不是炒房出手的情況下,您還覺得那是資產麼?最起碼不算是很好的資產,沒有還完貸款前,你一直有筆負債。

    5、窮人與富人對儲蓄看法不同所致,富人把儲蓄當做很不好的投資,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啃噬;而窮人卻把儲蓄當做一種很穩定收益的投資,因為有穩定的利息收入。回想一下,如果在2000年,儲蓄30萬,與30萬按揭買套北京的房子,到現在差距就大發了,儲蓄本息合計大約60萬,而那套房子1000萬以上了。

    6、對投資的風險意識不同,窮人害怕風險,不敢承擔一點點風險。而富人則合理評估風險,當收益遠大於風險的時候,會排除心中的恐懼,勇敢去投資。比如當前的股市,個人就調研過很多散戶們,沒有人認為會有牛市,皆持有懷疑態度。

    7、窮人與富人擁有的財富數量級別不同,富人有大量的資產需要打理、投資,窮人更多的還在考慮每月的按揭、孩子學費等必要支出,而沒有剩餘資產。

    8、複利,偉大的複利可以讓窮人有朝一日變成富人,1萬元,每年20%的收益,40年後您將擁有1469萬的資產。在此呼籲每個人,都需要逐步建立自己的財產性收入,最差也可以從定投基金開始積累財富,如果每年都定投1萬,每年20%的收益,40年變成2.9億。

    不在於人窮,關鍵在於財商思維,希望大家能夠早日財富自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西紅柿一般第一穗坐果後,二三穗極易發生空穗,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